CN112259748A - 一种柔性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及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柔性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及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59748A
CN112259748A CN202011132727.7A CN202011132727A CN112259748A CN 112259748 A CN112259748 A CN 112259748A CN 202011132727 A CN202011132727 A CN 202011132727A CN 112259748 A CN112259748 A CN 1122597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ffusion layer
gas diffusion
fuel cell
parts
flexible fu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3272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军堂
陈庆
司文彬
白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New Keli Chemical Scie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New Keli Chemical Scie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New Keli Chemical Scie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New Keli Chemical Scie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3272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59748A/zh
Publication of CN1122597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59748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86Inert electrodes with catalytic activity, e.g. for fuel cells
    • H01M4/88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 H01M4/8803Supports for the deposition of the catalytic active composition
    • H01M4/8807Gas diffusion lay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86Inert electrodes with catalytic activity, e.g. for fuel cells
    • H01M4/8605Porous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86Inert electrodes with catalytic activity, e.g. for fuel cells
    • H01M4/8647Inert electrodes with catalytic activity, e.g. for fuel cells consisting of more than one material, e.g. consisting of composit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86Inert electrodes with catalytic activity, e.g. for fuel cells
    • H01M4/8647Inert electrodes with catalytic activity, e.g. for fuel cells consisting of more than one material, e.g. consisting of composites
    • H01M4/8657Inert electrodes with catalytic activity, e.g. for fuel cells consisting of more than one material, e.g. consisting of composites layere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posite Material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Inert Electrod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及制备方法。所述气体扩散层由以下步骤制得:a、将铝熔化后加入石墨烯,得到复合物;b、与碳微球以强气流对撞分散、冷凝,得到复合微球;c、与导电剂、氧化钠、聚四氟乙烯粉末混合后热冲压成薄片、清水浸泡、辊筒热定型陈化,即得柔性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所述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聚四氟乙烯为基材,加入了铝与石墨烯分散包覆碳微球,氧化钠在扩散层中促进了微孔形成,制得的气体扩散层兼具高耐冲击强度、优异的疏水性以及通透的气体扩散性。

Description

一种柔性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燃料电池涉及领域,具体涉及气体扩散层的制备,尤其是涉及一种柔性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燃料电池是一种新型的发电方式,发展燃料电池对于改善环境, 实施能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燃烧是将燃料燃烧转化为热能,推动蒸汽汽轮产生电。如燃煤发电厂大约有近70%要消耗在锅炉和汽轮发电机的损耗上。而燃料电池发电,尽管也采用燃料(氢气、甲烷、天然气、甲醇、乙醇等),但该能量是以化学能的形式通过特殊的转化介质直接转化为电能,不需要进行燃烧,没有多余的能量转换过程,理论上能量转换率为100%。燃料电池实际是一个小型发电厂,应用十分广泛,可以在企业、饭店、宾馆、家庭应用,装置为积木式结构,容量可大可小。
气体扩散层在燃料电池中起到重要作用,主要包括:实现电子在催化层与双极板之间的传导、将反应物稳定而高效地传输到催化层、保持质子交换膜润湿的同时防止催化层水淹实现电池水管理。因此气体扩散层需要有良好的电子传导能力、优异的透气性和合理的疏水性。目前气体扩散层大都采用碳纤维纸,一方面,现有碳纤维纸成本高,主要依靠进口;另一方面现有碳纤维纸发脆,耐冲击强度低,尤其是薄层化后极易断裂,影响在燃料电池的使用寿命。技术人员希望在保证导电性的同时增加气体扩散层的强度,如已有报道利用多孔金属网为基材制备气体扩散层。但由于金属易被腐蚀氧化,导电性会逐步降低,而且在水环境易受环境的腐蚀脱落,影响催化剂的负载。
专利申请号200710118874.7公开了一种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的制备方法,气体扩散层中的聚四氟乙烯(PTFE)分散均匀,扩散层具有相对较低的电子电阻和气体传质阻力。制备方法如下:微孔层浆液采用易于碳粉润湿的低沸点有机溶剂与碳粉混合,并在加入PTFE水分散液前,在PTFE水分散液中加入氟表面活性剂;然后将微孔层浆液均匀的分散在扩散层的支撑层上,经热处理形成气体扩散层。
专利申请号201510475625.8公开了一种耐腐蚀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的制备方法,气体扩散层由微孔层和支撑层组成,制备方法如下:将金属氧化物纳米粉体加入到含有分散剂的水溶液中,并搅拌、超声分散至形成均匀的悬浮液;再加入憎水剂乳液,搅拌至形成微孔层浆料;将微孔层浆料均匀涂覆到支撑层的一侧上,支撑层另一侧喷涂低浓度的憎水剂乳液;烘干并置于充氮烘箱中烧结得到气体扩散层。
专利申请号201310300060.0公开了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气体扩散层,包括基底与微孔层,所述基底为多孔金属网,多孔金属网表面设有电镀层,多孔金属网孔径为0.076~0.4mm,多孔金属网厚度为0.01~0.4mm;微孔层由炭黑浆料涂覆于碳纤维织物表面,基底与微孔层重叠后通过压合为一体。其制备方法,烧结的微孔层与一层或多层处理后的多孔金属丝网叠合后,进行压制,制备出以金属丝网为基底的气体扩散层。具有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的优点。
专利申请号201710874025.8公开了一种气体扩散层及其制备方法和燃料电池,该气体扩散层,包括基底和设置于所述基底至少一侧面的导电微孔层,基底为多孔石墨纸。此发明的气体扩散层采用多孔石墨纸为基底,多孔石墨纸基底上的孔构成水气传输纵向快速通道,微孔层提供纵向和横向传输路径,以便使水气传输覆盖整个活性面积。
由此可见,现有技术中用于燃料电池的气体扩散层普遍存在强度低、柔性差、成本高,以及疏水传气不畅通等缺陷,而传统的增强技术方法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为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柔性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及制备方法,可有效提高气体扩散层的韧性、疏水性以及气体扩散性。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柔性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的制备方法,所述气体扩散层由铝和石墨烯制成复合物在碳微球表面形成薄膜,将得到复合微球与导电剂、氧化钠、聚四氟乙烯粉末混合,经过冲压成片、清水浸泡、辊筒热定型陈化而制得,具体的制备步骤为:
a、将铝在氮气氛围中加热至660~680℃完全熔化,加入石墨烯,搅拌均匀,使液态铝与石墨烯充分复合,得到复合物;
b、将碳微球与步骤a得到的复合物分别通过高压氮气流输送,在分散室中以强气流对撞分散、冷凝,使得石墨烯镶嵌于铝并在碳微球表面形成薄膜层,收集,得到复合微球;
c、将步骤b得到的复合微球与导电剂、氧化钠、聚四氟乙烯粉末混合均匀,将混合物料经冲压机热冲压成薄片,接着连续经过清水浸泡,使氧化钠与水反应并经水洗除去,辅助形成微孔,60℃真空干燥6~12h,最后经辊筒热定型陈化,即得柔性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
铝为银白色轻金属,有延展性,商品常制成棒状、片状、箔状、粉状、带状和丝状。在潮湿空气中能形成一层防止金属腐蚀的氧化膜。铝粉和铝箔在空气中加热能猛烈燃烧,并发出眩目的白色火焰。易溶于稀硫酸、硝酸、盐酸、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溶液,不溶于水。相对密度2.70。熔点660℃,沸点2327℃,以其轻、良好的导电和导热性能、高反射性和耐氧化而被广泛使用。
步骤a中将铝加热熔融温度不低于660℃,但是也不宜过高,过高会消耗更多的热能,浪费资源;因此,本发明优选采用加热至660~680℃使铝完全熔化。
优选的,步骤a中,铝60~70重量份、石墨烯30~40重量份。
优选的,所述步骤b中,碳微球的颗粒粒径为3~10μm。
优选的,所述步骤b中,高压氮气流的压力为0.8~1.2MPa,强气流速率为150~200m/s,冷凝温度为-10℃~0℃。
优选的,步骤b中,复合物10~20重量份、碳微球80~90重量份。
步骤c中冲压机热冲压成薄片可以为常规热冲压工艺,具体可为如下工艺:冲压之前先将混合物料放在加热箱内加热到400~450℃后保温,保温时间30~90min;冲压时将冲压机模具预热到260~300℃并保持在该温度区间,压力为30~60MPa下并保持60~90s,将混合物料冲压成薄片,取出。
优选的,所述步骤c中,导电剂为乙炔黑、碳纳米管、碳纤维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步骤c中,复合微球14~18重量份、导电剂10~15重量份、氧化钠4~8重量份、聚四氟乙烯粉末59~72重量份。
优选的,所述步骤c中,浸泡的时间为8~10h。
优选的,所述步骤c中,辊筒热定型陈化的温度为300~350℃,时间为5~10s。
本发明以聚四氟乙烯为基材,其优异的耐高低温性(-100~250℃稳定使用)、良好的机械韧性以及能耐强酸强碱腐蚀性,提升了气体扩散层的强度和使用寿命,而且膜表面水接触角大,具有优异的疏水性;通过将铝与石墨烯分散包覆碳微球,分散于聚四氟乙烯中,增加了扩散层的导电性以及包覆膜中铝受氧化钠影响,形成氧化铝与石墨烯的包膜层,显示出导电性,同时保证了疏水性;氧化钠在遇水时在扩散层中促进微孔形成,保证了扩散层优异的气体透过性,形成的微孔具有超疏水、高孔隙的特点。
本发明上述内容还提出一种柔性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由以下步骤制得:a、将铝熔化后加入石墨烯,得到复合物;b、与碳微球以强气流对撞分散、冷凝,得到复合微球;c、与导电剂、氧化钠、聚四氟乙烯粉末混合后热冲压成薄片、清水浸泡、辊筒热定型陈化,即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提出了以聚四氟乙烯为基材制备柔性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的方法。
2.本发明通过聚四氟乙烯为基材,加入了铝与石墨烯分散包覆碳微球,氧化钠在扩散层中促进了微孔形成,制得的气体扩散层兼具高韧性、优异的疏水性以及较好的孔隙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方法思想的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的各种替换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实施例1
a、将铝在氮气氛围中加热至670℃完全熔化,加入石墨烯,搅拌均匀,使液态铝与石墨烯充分复合,得到复合物;其中,铝65重量份、石墨烯35重量份;
b、将平均颗粒粒径为6μm的碳微球与步骤a得到的复合物分别通过压力为1MPa的高压氮气流输送,在分散室中以强气流对撞分散、冷凝,强气流速率为180m/s,冷凝温度为-5℃,使得石墨烯镶嵌于铝并在碳微球表面形成薄膜层,收集,得到复合微球;其中,复合物15重量份、碳微球85重量份;
c、将步骤b得到的复合微球与导电剂乙炔黑、氧化钠、聚四氟乙烯粉末混合均匀,将混合物料经冲压机热冲压成薄片,接着连续经过清水浸泡9h,使氧化钠与水反应并经水洗除去,辅助形成微孔,干燥,最后经辊筒热定型陈化,辊筒热定型陈化的温度为320℃,时间为8s,即得柔性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其中,复合微球16重量份、导电剂12重量份、氧化钠6重量份、聚四氟乙烯粉末66重量份。
实施例2
a、将铝在氮气氛围中加热至665℃完全熔化,加入石墨烯,搅拌均匀,使液态铝与石墨烯充分复合,得到复合物;其中,铝62重量份、石墨烯38重量份;
b、将平均颗粒粒径为5μm的碳微球与步骤a得到的复合物分别通过压力为0.9MPa的高压氮气流输送,在分散室中以强气流对撞分散、冷凝,强气流速率为160m/s,冷凝温度为-10℃,使得石墨烯镶嵌于铝并在碳微球表面形成薄膜层,收集,得到复合微球;其中,复合物13重量份、碳微球87重量份;
c、将步骤b得到的复合微球与导电剂碳纳米管、氧化钠、聚四氟乙烯粉末混合均匀,将混合物料经冲压机热冲压成薄片,接着连续经过清水浸泡8.5h,使氧化钠与水反应并经水洗除去,辅助形成微孔,干燥,最后经辊筒热定型陈化,辊筒热定型陈化的温度为310℃,时间为9s,即得柔性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其中,复合微球15重量份、导电剂12重量份、氧化钠5重量份、聚四氟乙烯粉末68重量份。
实施例3
a、将铝在氮气氛围中加热至668℃完全熔化,加入石墨烯,搅拌均匀,使液态铝与石墨烯充分复合,得到复合物;其中,铝67重量份、石墨烯33重量份;
b、将平均颗粒粒径为9μm的碳微球与步骤a得到的复合物分别通过压力为1.1MPa的高压氮气流输送,在分散室中以强气流对撞分散、冷凝,强气流速率为190m/s,冷凝温度为0℃,使得石墨烯镶嵌于铝并在碳微球表面形成薄膜层,收集,得到复合微球;其中,复合物18重量份、碳微球82重量份;
c、将步骤b得到的复合微球与导电剂碳纤维、氧化钠、聚四氟乙烯粉末混合均匀,将混合物料经冲压机热冲压成薄片,接着连续经过清水浸泡9.5h,使氧化钠与水反应并经水洗除去,辅助形成微孔,干燥,最后经辊筒热定型陈化,辊筒热定型陈化的温度为340℃,时间为6s,即得柔性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其中,复合微球17重量份、导电剂14重量份、氧化钠7重量份、聚四氟乙烯粉末62重量份。
实施例4
a、将铝在氮气氛围中加热至680℃完全熔化,加入石墨烯,搅拌均匀,使液态铝与石墨烯充分复合,得到复合物;其中,铝60重量份、石墨烯40重量份;
b、将平均颗粒粒径为3μm的碳微球与步骤a得到的复合物分别通过压力为0.8MPa的高压氮气流输送,在分散室中以强气流对撞分散、冷凝,强气流速率为150m/s,冷凝温度为-2℃,使得石墨烯镶嵌于铝并在碳微球表面形成薄膜层,收集,得到复合微球;其中,复合物10重量份、碳微球90重量份;
c、将步骤b得到的复合微球与导电剂碳纳米管、氧化钠、聚四氟乙烯粉末混合均匀,将混合物料经冲压机热冲压成薄片,接着连续经过清水浸泡8h,使氧化钠与水反应并经水洗除去,辅助形成微孔,干燥,最后经辊筒热定型陈化,辊筒热定型陈化的温度为300℃,时间为10s,即得柔性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其中,复合微球14重量份、导电剂10重量份、氧化钠4重量份、聚四氟乙烯粉末72重量份。
实施例5
a、将铝在氮气氛围中加热至675℃完全熔化,加入石墨烯,搅拌均匀,使液态铝与石墨烯充分复合,得到复合物;其中,铝70重量份、石墨烯30重量份;
b、将平均颗粒粒径为10μm的碳微球与步骤a得到的复合物分别通过压力为1.2MPa的高压氮气流输送,在分散室中以强气流对撞分散、冷凝,强气流速率为200m/s,冷凝温度为-8℃,使得石墨烯镶嵌于铝并在碳微球表面形成薄膜层,收集,得到复合微球;其中,复合物20重量份、碳微球80重量份;
c、将步骤b得到的复合微球与导电剂碳纤维、氧化钠、聚四氟乙烯粉末混合均匀,将混合物料经冲压机热冲压成薄片,接着连续经过清水浸泡10h,使氧化钠与水反应并经水洗除去,辅助形成微孔,干燥,最后经辊筒热定型陈化,辊筒热定型陈化的温度为350℃,时间为5s,即得柔性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其中,复合微球18重量份、导电剂15重量份、氧化钠8重量份、聚四氟乙烯粉末59重量份。
对比例1
将平均颗粒粒径为6μm的碳微球与导电剂乙炔黑、聚四氟乙烯粉末混合均匀,将混合物料经冲压机热冲压成薄片,接着连续经过清水浸泡9h,干燥,最后经辊筒热定型陈化,辊筒热定型陈化的温度为320℃,时间为8s,即得柔性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其中,碳微球16重量份、导电剂12重量份、聚四氟乙烯粉末66重量份。
对比例2
a、将铝在氮气氛围中加热至675℃完全熔化,加入石墨烯,搅拌均匀,使液态铝与石墨烯充分复合,得到复合物;其中,铝70重量份、石墨烯30重量份;
b、将平均颗粒粒径为10μm的碳微球与步骤a得到的复合物分别通过压力为1.2MPa的高压氮气流输送,在分散室中以强气流对撞分散、冷凝,强气流速率为200m/s,冷凝温度为-8℃,使得石墨烯镶嵌于铝并在碳微球表面形成薄膜层,收集,得到复合微球;其中,复合物20重量份、碳微球80重量份;
c、将步骤b得到的复合微球与导电剂碳纤维、聚四氟乙烯粉末混合均匀,将混合物料经冲压机热冲压成薄片,接着连续经过清水浸泡10h,干燥,最后经辊筒热定型陈化,辊筒热定型陈化的温度为350℃,时间为5s,即得柔性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其中,复合微球18重量份、导电剂15重量份、聚四氟乙烯粉末59重量份。
对比例3
市售台碳纸HCP020N。
上述实施例1~5及对比例-31的气体扩散层,测试其韧性、水接触角、孔隙率,表征的方法或条件如下:
柔性:通过弯折90°的次数来衡量气体扩散层的柔性;
水接触角:直接采用德国克吕士KRUSS接触角测试仪测试本发明制得的气体扩散层表面的水接触角;
孔隙率:采用压汞法测试碳纸孔隙率。
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Figure 692968DEST_PATH_IMAGE002
通过测试,本发明得到的气体扩散层相比于市售碳纤维纸,具有良好的柔性,可以耐反复弯折,这对提升在燃料电池中的使用寿命由极大的帮助。对比例1由于没有使用铝包覆碳微球,没有使用氧化钠,从而得到的气体扩散层不但柔性较差,而且微孔显著降低;对比例2使用了铝包覆碳微球,耐折性好,但由于缺少氧化钠,使得形成微孔大幅降低,影响孔隙率。

Claims (10)

1.一种柔性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扩散层由铝和石墨烯制成复合物在碳微球表面形成薄膜,将得到复合微球与导电剂、氧化钠、聚四氟乙烯粉末混合,经过冲压成片、清水浸泡、辊筒热定型陈化而制得,具体的制备步骤为:
a、将铝在氮气氛围中加热至660~680℃完全熔化,加入石墨烯,搅拌均匀,使液态铝与石墨烯充分复合,得到复合物;
b、将碳微球与步骤a得到的复合物分别通过高压氮气流输送,在分散室中以强气流对撞分散、冷凝,使得石墨烯镶嵌于液态铝中并在碳微球表面形成薄膜层,收集,得到复合微球;
c、将步骤b得到的复合微球与导电剂、氧化钠、聚四氟乙烯粉末混合均匀,将混合物料经冲压机热冲压成薄片,接着连续经过清水浸泡,使氧化钠与水反应并经水洗除去,辅助形成微孔,干燥,最后经辊筒热定型陈化,即得柔性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柔性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铝60~70重量份、石墨烯30~40重量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柔性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碳微球的颗粒粒径为3~1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柔性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高压氮气流的压力为0.8~1.2MPa,强气流速率为150~200m/s,冷凝温度为-1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柔性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复合物10~20重量份、碳微球80~90重量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柔性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导电剂为乙炔黑、碳纳米管、碳纤维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柔性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复合微球14~18重量份、导电剂10~15重量份、氧化钠4~8重量份、聚四氟乙烯粉末59~72重量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柔性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浸泡的时间为8~10h。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柔性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辊筒热定型陈化的温度为300~350℃,时间为5~10s。
10.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一种柔性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
CN202011132727.7A 2020-10-21 2020-10-21 一种柔性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及制备方法 Withdrawn CN11225974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32727.7A CN112259748A (zh) 2020-10-21 2020-10-21 一种柔性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及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32727.7A CN112259748A (zh) 2020-10-21 2020-10-21 一种柔性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及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59748A true CN112259748A (zh) 2021-01-22

Family

ID=742643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32727.7A Withdrawn CN112259748A (zh) 2020-10-21 2020-10-21 一种柔性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及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5974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48759B (zh) 面向高电流密度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的制备方法
CN101557001B (zh) 一种燃料电池膜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84943A (zh) 一种高功率密度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膜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09666A (zh) 一种双层微孔层式气体扩散层制备方法
CN110444769A (zh) 一种高导电性超疏水气体扩散层及其制备方法
JP6025230B2 (ja) 燃料電池用逆オパール構造の金属触媒電極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552342B (zh)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与膜电极组件复合制造方法
JPWO2002037585A1 (ja) 固体高分子型燃料電池用電極
CN102456886B (zh) 一种提高燃料电池中气体扩散层弯曲强度的方法
CN106549162A (zh) 复合电极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其在全钒液流电池中的应用
CN113991127A (zh) 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991129A (zh) 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微孔层及其制备方法
JP2007273145A (ja) 燃料電池用ガス拡散電極及び燃料電池
CN104852069A (zh) 一种自支撑磺酸功能化表面带孔氧化石墨烯纸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JP6572416B1 (ja) 導電性ナノファイバ部材、燃料電池用部材、燃料電池、及び導電性ナノファイバ部材の製造方法
KR101162472B1 (ko) 연료전지 전극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11477887A (zh) 一种Co3O4负载空心碳微球的复合氧还原催化剂及其制法
CN110600749B (zh) 一种燃料电池一体式扩散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488662B (zh) 一种均衡燃料电池内部水平衡的气体扩散层及制备方法
CN109193004A (zh) 一种金属基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12323510A (zh) 一种连续涂敷低成本制备气体扩散层碳纸的方法
CN113113617A (zh) 一种膜电极、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56543B (zh) 一种用于直接甲酸燃料电池的独立木基阳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12259748A (zh) 一种柔性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及制备方法
CN105702977A (zh) 一种氢溴储能电池用溴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122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