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49847A - 一种家用电梯的重量平衡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家用电梯的重量平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49847A
CN112249847A CN202011134354.7A CN202011134354A CN112249847A CN 112249847 A CN112249847 A CN 112249847A CN 202011134354 A CN202011134354 A CN 202011134354A CN 112249847 A CN112249847 A CN 1122498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unterweight
guide
main
auxiliary
hoistw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3435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亚旭
韩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lta Plus Home Elevator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elta Plus Home Elevator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lta Plus Home Elevator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Delta Plus Home Elevator Shangha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2498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498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7/00Hoistway equipment
    • B66B17/12Counterpoi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005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hoistway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7/00Other common features of elevators
    • B66B7/02Guideways; Guides
    • B66B7/04Riding means, e.g. Shoes, Rollers, between car and guiding means, e.g. rails, rop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02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家用电梯的重量平衡系统,包括主对重、副对重和导向固定组件,主对重和副对重分别位于井道的两侧,所述两侧与电梯门相邻,导向固定组件连接主对重和副对重,且副对重通过导向固定组件固定,副对重与主对重位于同一高度上。本发明通过双对重结构,增加对重的有效长度,以减少对重宽度,从而可以更好地利用了井道空间,而且也降低了对重系统对土建尺寸的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家用电梯的重量平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的重量平衡系统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家用电梯的重量平衡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梯,特别是家用电梯领域,普通曳引式电梯一般会采用重量平衡系统来平衡轿厢重量。在电梯工作中能使轿厢与对重间的重量差保持在限额之内,以保证电梯的曳引传动正常工作。重量平衡系统主要由对重和重量补偿装置组成。
目前电梯对应对重,一般都采用单对重系统,如布置方式为侧置(即布置于轿厢的一侧)、后置(即布置于轿厢的后侧)乃至角置(即布置于轿厢的角上)的方式,用于轿厢侧的重量。
但是考虑到对重系统需要平衡轿厢及载重等重量,所以对重需要设计合适的重量。当综合考虑对重和轿厢的布置以及井架底坑和顶层的高度,这些因素对对重的宽度和高度是有限制的,若要对重宽度要满足对重系统重量的要求,那对重一般相对较宽,且土建尺寸也需要满足该对重宽度的要求。
另外,相对而言,很多家用电梯的井道尺寸比较特殊,对于单对重系统,通常电梯结构尺寸难以布置:1、一种是对于井道特别扁平的电梯结构,当井道的顶层高度和底坑深度限制了对重系统的总高时,此时单对重系统的对重侧置,对于井道深度方向的尺寸就可能对对重的宽度方向尺寸有影响,导致对重难以布置。如果对重后置,则会进一步的挤压轿厢空间,造成实际上轿厢无法布置的情况。2、还有一种是部分家用电梯的井道采用的是圆弧的安装结构,此时,单对重系统的较宽的宽度会影响电梯圆弧的结构尺寸,影响电梯的结构和楼梯安装环境的配合,且美观性也较差。而且考虑到圆弧的轿厢也需要相对轿厢门的中心对称设计,此时,如果是单对重系统的结构设计,那轿厢相对对重系统的另一侧也有与对重系统那一侧差不多的空间,那这一侧的空间就不能很好的利用,降低了轿厢的有效使用面积。
综上,单对重系统对于现有的很多家用梯井道(或井架)情况,如上述特别扁平的井道或圆弧形的井道安装环境而言,存在以下几点缺点:1、会造成电梯系统难以布置;2、会影响电梯的结构尺寸;3、会影响电梯的结构和安装环境的结合,美观性差,且轿厢有效使用面积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井道空间利用率高且更美观的家用电梯的重量平衡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家用电梯的重量平衡系统,包括主对重、副对重和导向固定组件,所述主对重和副对重分别位于轿厢的两侧,所述两侧与电梯门相邻,所述导向固定组件连接所述主对重和副对重,且所述副对重通过所述导向固定组件固定,所述副对重与主对重位于同一高度上。
优选地,所述副对重相对于主对重倒置,且所述副对重的长度和高度均大于所述主对重。
优选地,所述主对重和副对重均包括对重框、对重块和导靴,所述对重块位于对重框内,所述导靴设置于对重框的上下两端。
优选地,所述导向固定组件包括绳头组件、第一连接件和多个固定于井道内的导向件,所述主对重的下端和副对重的上端均固定有所述绳头组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一端与主对重下端的绳头组件连接,另一端绕过多个导向件与副对重上端的绳头组件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为钢丝绳,所述导向件为导向轮。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为钢丝带,所述导向件为转轴。
优选地,所述导向轮包括固定于井道底坑且分别位于主对重和副对重下方的两个第一导向轮及固定于井道顶部的第二导向轮,所述第一连接件依次绕过两个所述第一导向轮和所述第二导向轮,且与副对重上端的绳头组件相连。
优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与主对重和副对重的导靴分别相滑动配合的导轨,所述导轨通过导轨支架固定于井道的两侧面。
优选地,所述副对重的下方设置有缓冲器或者所述主对重和副对重的下方均设置缓冲器。
优选地,所述主对重和副对重分别对称位于轿厢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主对重和副对重分别位于轿厢的左侧和右侧。
优选地,所述主对重还包括设置于主对重上端的第三导向轮,且所述主对重上端通过固定组件固定于井道顶部。
优选地,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二连接件、至少一个第四导向轮和主机曳引轮,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固定于一固定点,另一端依次绕过所述第四导向轮和主机曳引轮和第三导向轮后固定于井道顶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将原先设置于井道内一侧的对重系统,分为两部分,分别设置于井道的两侧,形成双对重系统,增加对重的有效长度,以减少对重宽度,从而可以更好地利用了井道空间,而且也降低了对重系统对土建尺寸的要求,且改善了对电梯外形结构的影响,更美观。具有较好的运行视觉效果,用户体验感更好。
2、本发明的双对重系统还具有井架两侧受力均匀,结构稳定,对于旋转楼梯,土建结构固定较少的情况比较有优势。
3、本发明在副对重的下方设置缓冲器,提供电梯冲顶或蹲底时的缓冲力,提高了电梯使用的安全性能。
4、本发明的双对重系统可以不布置在同一井道内,甚至均不放置在轿厢所在井道内,使得井道内从视觉上只能看到轿厢,从而更加改善了电梯的运行视觉效果,用户体验感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主对重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副对重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主对重,2、副对重,21、对重框,22、对重块,23、导靴,24、第三导向轮,3、井道,31、前侧,32、后侧,33、左侧,34、右侧,4、轿厢,5、电梯门,6、固定组件,61、第二连接件,62、第四导向轮,63、主机曳引轮,7、井道顶部,8、固定点,9、绳头组件,10、第一连接件,11、第一导向轮,12、第二导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本发明所揭示的一种家用电梯的重量平衡系统,通过将原先设置于井道内一侧的对重系统,分为两部分,分别设置于井道的两侧,形成双对重系统,从而可以更好地利用了井道空间,而且具有较好的运行视觉效果。
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所揭示的一种家用电梯的重量平衡系统,包括主对重1、副对重2和导向固定组件,其中,主对重1设置于井道3的一侧,副对重2通过导向固定组件对称设置于井道3与主对重1相对的另一侧,且与主动重1位于同一高度上。
具体地,井道3内设置有轿厢4,井道3具有前、后、左、右四侧,其中,井道前侧31即为靠近电梯门5的一侧,井道后侧32即为与井道前侧31相对的另一侧,井道左侧33和右侧34与井道的前侧31和后侧32相邻。本实施例中,主对重1和副对重2分别设置于井道3的左、右两侧,作为可替换的,也可以主对重1设置于井道右侧34,副对重2设置于井道左侧33,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当电梯运行时,主对重1和副对重2以同样的速度进行运行。
结合图3和图4所示,主对重1和副对重2位置相倒置,且两者结构类似。本实施例中,主对重1和副对重2均具体包括对重框21、对重块22和导靴23,其中,对重块22位于对重框21内,导靴23设置于对重框21的上下两端,用于提供对重上下运行的导向作用。与副对重2不同的是,主对重1还包括第三导向轮24,第三导向轮24设置于主对重1的上端。具体地,主对重1上端的对重框21内预留有安装第三导向轮24的空间,第三导向轮24容纳于该空间内。因副对重2与主对重1相比,少设置了第三导向轮24的结构,所以在安装空间的限制比主对重1要小,所以副对重2的长度一般可以做的比主对重1要长(但运行时,主副对重的相对位置是固定的)。且由于副对重2此时不安装第三导向轮24,所以副对重2可以放较多的对重块22,所以重量一般也大于主对重1。另外,主对重1和副对重2还可包括盖合在对重框21上的对重盖板(图未示),使得对重框21内形成一封闭的安装空间,从而对主对重1和副对重2的使用起到保护作用。
主对重1的上端通过固定组件6固定于井道顶部7,具体地,固定组件7包括第二连接件61、至少一个第四导向轮62和主机曳引轮63,其中,第二连接件61的一端固定于一固定点8,具体为轿厢绳头板,第四导向轮62固定于轿厢的上端,且轿厢上端的两侧各设置一第四导向轮62,第二连接件61的另一端依次绕过第四导向轮62、主机曳引轮63和主对重1上端的第三导向轮24,再通过绳头组件(图未示)固定到井道顶部7。实施时,第二连接件61也可以是钢丝绳或钢带。
导向固定组件连接主对重1和副对重2。本实施例中,导向固定组件具体包括绳头组件9、第一连接件10和多个固定于井道内的导向件,其中,主对重1的下端和副对重2的上端均固定有绳头组件9,具体地,主对重1下端的对重框21内留有安装绳头组件9的空间,主对重1的绳头组件9安装于该空间内,同样地,副对重2上端的对重框21内留有安装绳头组件9的空间,副对重2的绳头组件9安装于该空间内。第一连接件10的一端与主对重1下端的绳头组件9连接,另一端绕过导向件与副对重2上端的绳头组件9连接。
本实施例中,导向件具体包括两个第一导向轮11、第二导向轮12,其中,两个第一导向轮11设置于井道底坑,且分别位于主对重1和副对重2的下方,第二导向轮12固定于井道顶部7。两个第一导向轮11通过一导向轮固定件(图未示)固定于底坑(或井道壁)上。本实施例中,通过一导向轮固定梁固定,具体地,导向轮固定梁固定于底坑(或井道壁)上,两个第一导向轮11均固定于导向轮固定梁上,因第一导向轮11的运行需要一定的安全空间,所以固定第一导向轮11的导向轮固定梁也需要有足够的强度。在其他实施例中,两个第一导向轮11也可以分别通过一导向轮固定件固定。
第一连接件10首先绕过位于其下端的第一导向轮11,之后再绕过另一第一导向轮11,然后绕过第二导向轮12,之后第一连接件10的另一端固定到副对重上端。另外,实施时,上述第一连接件10可以是钢丝绳或者钢丝带,当第一连接件10使用钢丝绳时,对应的导向件可以是导向轮;当第一连接件10使用钢丝带时,对应的导向件可以是转轴。
当然,本发明对导向固定组件的结构可不做具体限定,只要能将副对重2固定到井道3的另一侧,与主对重1相对即可。
另外,考虑主、副对重的连接方式及空间问题,上述导向轮的结构外径尺寸一般较小。且因第一连接件10和第二连接件61的弯折次数较多,所以当第一连接件10和第二连接件61选用钢丝绳时,钢丝绳最好选择小直径的裹塑钢丝绳。主副对重之间钢丝绳的张力主要来自于副对重2的重量相对较小,所以副对重2上的钢丝绳的根数可以少于主对重1上部的钢丝绳。此时,导向固定组件的导向件的结构设计能够兼容主副对重两处钢丝绳数量不同的要求。
优选地,本发明还包括两个导轨(图未示),两个导轨分别与主对重1和副对重2的导靴23分别相滑动配合。实施时,导轨通过导轨支架(图未示)固定到井架(图未示)或水泥楼板(图未示)或井道壁(图未示)的两侧面上。当井道为旋转楼梯结构,仅开门面有水泥楼板时,导轨支架需要固定在开门面楼板伸出来的固定支架上面。此时双对重系统结构对另一个优势是,使得安装井架两侧受力比较均匀,结构稳定,在对于类似旋转楼梯,土建结构固定较少的情况比较有优势。
进一步地,副对重2的下端设置有缓冲器(图未示)或者主对重1和副对重2的下方均设置缓冲器,缓冲器位于底坑的导向轮固定梁的上方,当电梯发生冲顶或蹲底时,缓冲器撞击在导向轮固定梁的上端,给电梯运行提供缓冲力,从而提高了电梯的使用安全性。
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多种类型的电梯,如井道特别扁平的电梯结构、井道采用的是圆弧的安装结构、井道为旋转楼梯结构等。如对于井道特别扁平的电梯结构,双对重系统布置于轿厢的两侧,可以解决对重宽度布置问题。
在特殊的情况下,主副对重可以不必布置在同一井道(井架)内,甚至均不放置在轿厢所在井道(井架)内。这样可以使得井道内从视觉上只能看到轿厢,从而更加改善了电梯的运行视觉效果,用户体验感更好。
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及技术特征已揭示如上,然而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仍可能基于本发明的教示及揭示而作种种不背离本发明精神的替换及修饰,因此,本发明保护范围应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的内容,而应包括各种不背离本发明的替换及修饰,并为本专利申请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家用电梯的重量平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主对重、副对重和导向固定组件,所述主对重和副对重分别位于轿厢的两侧,所述两侧与电梯门相邻,所述导向固定组件连接所述主对重和副对重,且所述副对重通过所述导向固定组件固定,所述副对重与主对重位于同一高度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用电梯的重量平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对重相对于主对重倒置,且所述副对重的长度和高度均大于所述主对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家用电梯的重量平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对重和副对重均包括对重框、对重块和导靴,所述对重块位于对重框内,所述导靴设置于对重框的上下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用电梯的重量平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固定组件包括绳头组件、第一连接件和多个固定于井道内的导向件,所述主对重的下端和副对重的上端均固定有所述绳头组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一端与主对重下端的绳头组件连接,另一端绕过多个导向件与副对重上端的绳头组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家用电梯的重量平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为钢丝绳,所述导向件为导向轮,或者所述第一连接件为钢丝带,所述导向件为转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家用电梯的重量平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轮包括固定于井道底坑且分别位于主对重和副对重下方的两个第一导向轮及固定于井道顶部的第二导向轮,所述第一连接件依次绕过两个所述第一导向轮和所述第二导向轮,且与副对重上端的绳头组件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家用电梯的重量平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与主对重和副对重的导靴分别相滑动配合的导轨,所述导轨通过导轨支架固定于井道的两侧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用电梯的重量平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对重的下方设置有缓冲器或者所述主对重和副对重的下方均设置缓冲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用电梯的重量平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对重还包括设置于主对重上端的第三导向轮,且所述主对重上端通过固定组件固定于井道顶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家用电梯的重量平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二连接件、至少一个第四导向轮和主机曳引轮,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固定于一固定点,另一端依次绕过所述第四导向轮和主机曳引轮和第三导向轮后固定于井道顶部。
CN202011134354.7A 2020-07-15 2020-10-21 一种家用电梯的重量平衡系统 Pending CN11224984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893373 2020-07-15
CN202021389337 2020-07-1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49847A true CN112249847A (zh) 2021-01-22

Family

ID=7426309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354847.3U Active CN213505532U (zh) 2020-07-15 2020-10-21 一种家用电梯的重量平衡系统
CN202011134354.7A Pending CN112249847A (zh) 2020-07-15 2020-10-21 一种家用电梯的重量平衡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354847.3U Active CN213505532U (zh) 2020-07-15 2020-10-21 一种家用电梯的重量平衡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213505532U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212172U (zh) * 2013-03-15 2013-09-25 北京升华电梯有限公司 大吨位双侧对重直行升降电梯
CN103569813A (zh) * 2012-08-08 2014-02-12 丁国务 对重侧采用副对重的电梯轿厢与对重自动平衡节能装置与控制系统
CN105084156A (zh) * 2015-09-15 2015-11-25 赵忠义 一种用于双主机驱动电梯的补偿装置
CN106516955A (zh) * 2016-12-30 2017-03-22 苏州沃诺斯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升降梯的对重装置及升降梯
CN208308191U (zh) * 2018-04-16 2019-01-01 浙江西子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双对重电梯
CN109678033A (zh) * 2019-01-14 2019-04-26 珠江富士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平衡型的曳引电梯
CN111153309A (zh) * 2020-02-29 2020-05-15 东南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联合与独立混合驱动双轿厢电梯及其驱动方法
CN210594863U (zh) * 2019-08-07 2020-05-22 杭州奥立达电梯有限公司 高速电梯对重架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69813A (zh) * 2012-08-08 2014-02-12 丁国务 对重侧采用副对重的电梯轿厢与对重自动平衡节能装置与控制系统
CN203212172U (zh) * 2013-03-15 2013-09-25 北京升华电梯有限公司 大吨位双侧对重直行升降电梯
CN105084156A (zh) * 2015-09-15 2015-11-25 赵忠义 一种用于双主机驱动电梯的补偿装置
CN106516955A (zh) * 2016-12-30 2017-03-22 苏州沃诺斯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升降梯的对重装置及升降梯
CN208308191U (zh) * 2018-04-16 2019-01-01 浙江西子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双对重电梯
CN109678033A (zh) * 2019-01-14 2019-04-26 珠江富士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平衡型的曳引电梯
CN210594863U (zh) * 2019-08-07 2020-05-22 杭州奥立达电梯有限公司 高速电梯对重架
CN111153309A (zh) * 2020-02-29 2020-05-15 东南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联合与独立混合驱动双轿厢电梯及其驱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05532U (zh) 2021-06-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84596B2 (en) Elevator
EP1778577B1 (en) Elevator with rope tension compensating system
KR101160066B1 (ko) 엘리베이터
EP1789357B1 (en) Method for installing an elevator, and elevator
US8141684B2 (en) Method for installing an elevator, and elevator
US7481299B2 (en) Elevator with compensating device
AU2005266341B2 (en) Safety brake for elevator without counterweight
EP0663367A1 (en) Buffer structure
EP1727760B1 (en) Elevator
IL169664A (en) Elevators
JP2004521050A (ja) エレベータ
WO1997011020A1 (en) Traction sheave elevator without machine room
CA2513820A1 (en) Triangulated support structure for an elevator system
CN201395455Y (zh) 无机房电梯
KR101332595B1 (ko) 엘리베이터 및 장치
WO2001074704A1 (en) Machine-room-less elevator installation structure with traction machine mounted at a rooftop
CN213505532U (zh) 一种家用电梯的重量平衡系统
WO2006010785A1 (en) Mounting base for an elevator machine
CN102408052A (zh) 无对重曳引式乘客电梯
CN206069169U (zh) 一种对重加装安全钳的小机房电梯
CN208980118U (zh) 一种无机房电梯绳头固定装置
CN201850027U (zh) 无对重曳引式乘客电梯
CN217676233U (zh) 高适用性电梯轿底
CN213265231U (zh) 一种对重后置的钢带电梯主机架结构及电梯
CN202687699U (zh) 一种电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