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48840A -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接口防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接口防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48840A
CN112248840A CN202011201053.1A CN202011201053A CN112248840A CN 112248840 A CN112248840 A CN 112248840A CN 202011201053 A CN202011201053 A CN 202011201053A CN 112248840 A CN112248840 A CN 1122488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screw
new energy
fixed
energy automob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0105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48840B (zh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umingwa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120105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48840B/zh
Publication of CN1122488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488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488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488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1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ergy transfer between the charging station and the vehicle
    • B60L53/14Conductive energy transfer
    • B60L53/16Connectors, e.g. plugs or sock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rging electric vehi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接口防水装置,包括连接装置主体和防水外壳主体,所述连接装置主体通过固定机构与防水外壳主体连接,所述防水外壳主体内固定安装有固定连接板,且固定连接板正面开设有“圆形”槽口,所述连接装置主体正面左侧开设有第一开槽,且第一开槽左方的固定连接板上开设有第二开槽,所述第二开槽内设置有动力机构。本发明确保了在充电时使得外部环境中的灰尘和水分进入盒体内,对插座的使用造成影响的问题,可以对外界雨水进行隔离,同时确保在使用过程中也能防止水进入接口内部,提高了装置的使用效果,对装置进行保护作用,同时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确保了装置的完整性。

Description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接口防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水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接口防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已成为人们常用的交通工具,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因其节能环保且技术相对成熟,是发展的重要方向,因此能充电的汽车作为主要的新能源汽车,越来越被广大消费者所认可,这些充电型的新能源汽车需要在车身设置充电口,现有的充电口结构主要包括盒体和连接在盒体上的盖板,当汽车不充电时,将盖板扣合盒体上,当汽车需要充电时,打开盖板将充电枪与汽车充电口连接,电源线与外部电源连接后就可实现充电,目前的充电接口结构的盖板和盒体之间密封不紧密,在充电时,导致充电枪与充电接口之间会产生一个间隙,因此外部环境中的灰尘和水分将很容易进入盒体内对插座的使用造成影响,或者由于碰撞等原因,都会导致出现细微空隙,导致漏水短路问题,对内部的零件造成损坏,从而造成巨大损失,因此亟需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接口防水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接口防水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的充电接口在充电时,导致在外部环境中的水分和灰尘进入充电口,对内部零件造成损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接口防水装置,包括连接装置主体和防水外壳主体,所述连接装置主体通过固定机构与防水外壳主体连接,所述防水外壳主体内固定安装有固定连接板,且固定连接板正面开设有“圆形”槽口,所述连接装置主体正面左侧开设有第一开槽,且第一开槽左方的固定连接板上开设有第二开槽,所述第二开槽内设置有动力机构,且动力机构右侧连接有双向丝杆,所述双向丝杆设置在固定连接板内部开设的第一开槽内,且双向丝杆上对称螺纹连接有第一丝母,所述第一丝母左侧皆通过第一稳定机构与固定连接板内壁连接,两组所述第一丝母右侧皆固定连接有密封板,两组所述密封板的右侧皆固定连接有第二丝母,第二丝母的右侧皆通过第二稳定机构与固定连接板内壁连接,所述固定连接板正面右侧开设有第三开槽,且固定滑杆固定连接在第三开槽内壁上下两端。
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螺丝,所述连接装置主体和防水外壳主体通过固定螺丝固定连接,且固定螺丝通过螺纹连接将防水外壳主体固定安装在连接装置主体上。
优选的,所述固定螺丝设置有四组,四组所述固定螺丝分别设置于防水外壳主体前端拐角处。
优选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拉环、凹槽、滑块、第二固定连接杆、固定块、第二开槽、第一齿轮、第一固定连接杆和第二齿轮,所述固定连接板上开设有凹槽,且凹槽上下两端皆滑动连接有第二固定连接杆,所述滑块内侧皆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连接杆,且第二固定连接杆底端皆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连接杆滑动在凹槽内壁,所述第二开槽上设置有第一固定连接杆,且第一固定连接杆通过轴承连接在第二开槽上,所述拉环右侧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右侧设置有第二齿轮,且第二齿轮和第二齿轮之间相互啮合。
优选的,所述凹槽内壁底端中部胶粘有防护软垫,且防护软垫的材质为橡胶材质。
优选的,所述第一稳定机构包括第一连接块、第一限位槽和第一限位滑块,两组所述第一丝母左侧中部皆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滑块,所述第一开槽左侧上下两端皆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且第一连接块上皆开设有第一限位槽,两组所述第一限位槽上皆滑动连接有第一限位滑块,且第一限位滑块背离第一连接块的一端皆固定连接在第一丝母左侧中部。
优选的,两组所述密封板相贴合的一端皆胶粘有密封垫,且密封垫的材质为橡胶材质。
优选的,所述第二稳定机构包括第二连接块、第二限位滑块和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三开槽内壁右侧上下两端皆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且第二连接块上皆开设有第二限位槽,两组所述第二限位槽上皆滑动连接有第二限位滑块,且第二限位滑块背离第二限位槽的一端皆固定连接在第二丝母左侧中部。
优选的,所述“圆形”槽口的正方固定连接有防护装置,且防护装置设置的开口大于“圆形”槽口的开口。
优选的,所述防护装置的上方设置为斜坡形,且防护装置的外表面皆涂有聚氨酯防水涂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接口防水装置通过设置拉环、滑块、第二固定连接杆、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丝母、双向丝杆、第一限位槽、第一限位滑块、第二丝母、固定滑杆、和第二限位滑块,“圆形”槽口进行使用时,此时应先向外侧拉动拉环,在力的作用下,使得滑块向外侧进行滑动,在滑块移动的同时,带动第二固定连接杆进行移动,使得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相互啮合,同时带动双向丝杆进行双向旋转,使得套设在双向丝杆上下两端的第一丝母向相反方向进行移动,由于第一限位滑块和第一丝母之间为一体式结构设计,在第一丝母移动的同时,使得第一限位滑块在第一限位槽上进行相同方向滑动,此时与第一丝母右侧连接的密封板也向第一丝母转动的方向进行上下移动,在密封板进行移动的同时,带动第二丝母在固定滑杆上进行移动,此时上下两端与固定螺丝右侧固定连接的第二限位滑块进行相同方向移动,当装置移动到设置槽内的最外侧时,此时“圆形”槽口完全打开可以进行使用,当下雨时,由于防护装置为斜坡式设计,使得雨水会在防护装置上进行滚落简单便捷,上述装置,确保了在充电时,充电枪与接口之间会产生一个间隙,确保了在充电时使得外部环境中的灰尘和水分进入盒体内,对插座的使用造成影响的问题,可以对外界雨水进行隔离,同时确保在使用过程中也能防止水进入接口内部,提高了装置的使用效果,对装置进行保护作用,同时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确保了装置的完整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正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使用状态正视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的拉环的局部结构侧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局部结构侧视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图2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图2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图3中C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连接装置主体;2、防水外壳主体;201、固定螺丝;3、固定连接板;301、第一开槽;302、第二开槽;303、第一齿轮;304、第一固定连接杆;305、第二齿轮;306、第一丝母;307、双向丝杆;308、第一连接块;309、第一限位槽;310、第一限位滑块;4、“圆形”槽口;5、防护装置;6、拉环; 601、凹槽;602、滑块;603、第二固定连接杆;604、固定块;605、防护软垫;7、密封板;701、第二丝母;702、固定滑杆;703、第二连接块;704、第二限位滑块;705、第二限位槽;706、第三开槽;707、密封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8,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接口防水装置,包括连接装置主体1和防水外壳主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主体 1通过固定机构与防水外壳主体2连接,所述防水外壳主体2内固定安装有固定连接板3,且固定连接板3正面开设有“圆形”槽口4,所述连接装置主体1正面左侧开设有第一开槽301,且第一开槽301左方的固定连接板3上开设有第二开槽302,所述第二开槽302内设置有动力机构,且动力机构右侧连接有双向丝杆307,所述双向丝杆307设置在固定连接板3内部开设的第一开槽301内,且双向丝杆307上对称螺纹连接有第一丝母306,所述第一丝母306左侧皆通过第一稳定机构与固定连接板3内壁连接,两组所述第一丝母306右侧皆固定连接有密封板7,两组所述密封板7的右侧皆固定连接有第二丝母701,第二丝母701 的右侧皆通过第二稳定机构与固定连接板3内壁连接,所述固定连接板3正面右侧开设有第三开槽706,且固定滑杆702固定连接在第三开槽706内壁上下两端,其作用在于确保了在充电时,充电枪与接口之间会产生一个间隙,使得外部环境中的灰尘和水分将很容易进入盒体内对插座的使用造成影响的问题,在未使用过程中,可以对外界雨水进行隔离,同时确保在使用过程中也能防止水进入接口内部,提高了装置的使用效果,对装置进行保护作用,同时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使得装置在操作过程中更加完整,确保了装置的完整性。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螺丝201,所述连接装置主体1和防水外壳主体2通过固定螺丝201固定连接,且固定螺丝201通过螺纹连接将防水外壳主体2固定安装在连接装置主体1上,其作用在于使得装置能够固定安装,使得装置在使用时相对便捷,确保了装置的稳固性。
所述固定螺丝201设置有四组,四组所述固定螺丝201分别设置于防水外壳主体2前端拐角处,其作用在于对装置进一步进行稳固,提高了装置的使用效果,确保了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固性。
所述动力机构包括拉环6、凹槽601、滑块602、第二固定连接杆603、固定块604、第二开槽302、第一齿轮303、第一固定连接杆304和第二齿轮305,所述固定连接板3上开设有凹槽601,且凹槽601上下两端皆滑动连接有第二固定连接杆603,所述滑块602内侧皆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连接杆603,且第二固定连接杆603底端皆固定连接有固定块604,所述第二固定连接杆603滑动在凹槽601内壁,所述第二开槽302上设置有第一固定连接杆304,且第一固定连接杆304通过轴承连接在第二开槽302上,所述拉环6右侧设置有第一齿轮303,所述第一齿轮303右侧设置有第二齿轮305,且第二齿轮305和第二齿轮305之间相互啮合,使得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可以相对便捷,使得装置在操作过程中更加合理,提高了使用效果,确保了装置的合理性。
所述凹槽601内壁底端中部胶粘有防护软垫605,且防护软垫605的材质为橡胶材质,其作用在于对装置进行使用时起到保护作用,确保了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完整性,提高了装置的使用效果。
所述第一稳定机构包括第一连接块308、第一限位槽309和第一限位滑块 310,两组所述第一丝母306左侧中部皆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滑块310,所述第一开槽301左侧上下两端皆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308,且第一连接块308上皆开设有第一限位槽309,两组所述第一限位槽309上皆滑动连接有第一限位滑块 310,且第一限位滑块310背离第一连接块308的一端皆固定连接在第一丝母306 左侧中部,有效的对装置进行调节,使得进行调节的同时对其进行限位,提高了装置的便捷,同时使得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更加完整,确保了装置的完整性。
两组所述密封板7相贴合的一端皆胶粘有密封垫707,且密封垫707的材质为橡胶材质,使得装置密封性增强,提高了装置的使用效果,使得装置更加完整,确保了装置的完整性。
所述第二稳定机构包括第二连接块703、第二限位滑块704和第二限位槽 705,所述第三开槽706内壁右侧上下两端皆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703,且第二连接块703上皆开设有第二限位槽705,两组所述第二限位槽705上皆滑动连接有第二限位滑块704,且第二限位滑块704背离第二限位槽705的一端皆固定连接在第二丝母701左侧中部,能够有效的对装置进行调节,使得进行调节的同时对其进行限位,提高了使用效果,使得装置更加合理,同时使得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更加完整,确保了装置的整体性。
所述“圆形”槽口4的正方固定连接有防护装置5,且防护装置5设置的开口大于“圆形”槽口4的开口,其作用在于使得装置设计更加合理,对内部进行防护作用,确保了装置的使用过程中的完整性。
所述防护装置5的上方设置为斜坡形,且防护装置5的外表面皆涂有聚氨酯防水涂料,同时对雨水进行抵挡,对内部进行防护作用,确保了装置的使用过程中的完整性,同时防护装置5外表面的设计有效的对雨水进行防护,对内部进行保护,这种材料具有耐水性能好的优点,从而使得装置整体的使用效果提高,确保了装置的合理性。
工作原理:需对“圆形”槽口4进行使用时,此时应先向外侧拉动拉环6,在力的作用下,使得滑块602向外侧进行滑动,由于滑块602和第二固定连接杆603为一体式结构设计,在滑块602移动的同时,带动第二固定连接杆603 进行移动,在作用力下,使得第一齿轮303和第二齿轮305相互啮合,同时带动双向丝杆307进行双向旋转,使得套设在双向丝杆307上下两端的第一丝母 306向相反方向进行移动,由于第一限位滑块310和第一丝母306之间为一体式结构设计,在第一丝母306移动的同时,使得第一限位滑块310在第一限位槽 309上进行相同方向滑动,此时与第一丝母306右侧连接的密封板7也向第一丝母306转动的方向进行上下移动,在密封板7进行移动的同时,带动第二丝母 701在固定滑杆702上进行移动,此时上下两端与固定螺丝201右侧固定连接的第二限位滑块704进行相同方向移动,当装置移动到设置槽内的最外侧时,此时“圆形”槽口4完全打开,可以进行使用;
知道充电结束后,再向反方向推动拉环6,在挤压力下,对第二固定连接杆 603向凹槽601内壁底端进行移动,在第二固定连接杆603移动的同时,滑块 602也进行移动,在作用力的过程中,使得第一齿轮303和第二齿轮305进行相反方向的啮合,同时带动第一丝母306进行转动,在转动的同时,使得上下两组第一丝母306向相同方向移动,在第一丝母306移动的同时,使得两组第一限位滑块310在第一限位槽309内向相同方向滑动,此时两组密封板7同时向相反方向进行移动,在密封板7进行移动的同时,带动右侧设置的第二限位滑块704同时向相同方向进行滑动,直至第二限位滑块704滑动至第二限位槽705 内壁相贴合时,使得两组密封板7互相贴合,此时操作到此结束。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接口防水装置,包括连接装置主体(1)和防水外壳主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主体(1)通过固定机构与防水外壳主体(2)连接,所述防水外壳主体(2)内固定安装有固定连接板(3),且固定连接板(3)正面开设有“圆形”槽口(4),所述连接装置主体(1)正面左侧开设有第一开槽(301),且第一开槽(301)左方的固定连接板(3)上开设有第二开槽(302),所述第二开槽(302)内设置有动力机构,且动力机构右侧连接有双向丝杆(307),所述双向丝杆(307)设置在固定连接板(3)内部开设的第一开槽(301)内,且双向丝杆(307)上对称螺纹连接有第一丝母(306),所述第一丝母(306)左侧皆通过第一稳定机构与固定连接板(3)内壁连接,两组所述第一丝母(306)右侧皆固定连接有密封板(7),两组所述密封板(7)的右侧皆固定连接有第二丝母(701),第二丝母(701)的右侧皆通过第二稳定机构与固定连接板(3)内壁连接,所述固定连接板(3)正面右侧开设有第三开槽(706),且固定滑杆(702)固定连接在第三开槽(706)内壁上下两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接口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螺丝(201),所述连接装置主体(1)和防水外壳主体(2)通过固定螺丝(201)固定连接,且固定螺丝(201)通过螺纹连接将防水外壳主体(2)固定安装在连接装置主体(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接口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螺丝(201)设置有四组,四组所述固定螺丝(201)分别设置于防水外壳主体(2)前端拐角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接口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包括拉环(6)、凹槽(601)、滑块(602)、第二固定连接杆(603)、固定块(604)、第二开槽(302)、第一齿轮(303)、第一固定连接杆(304)和第二齿轮(305),所述固定连接板(3)上开设有凹槽(601),且凹槽(601)上下两端皆滑动连接有第二固定连接杆(603),所述滑块(602)内侧皆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连接杆(603),且第二固定连接杆(603)底端皆固定连接有固定块(604),所述第二固定连接杆(603)滑动在凹槽(601)内壁,所述第二开槽(302)上设置有第一固定连接杆(304),且第一固定连接杆(304)通过轴承连接在第二开槽(302)上,所述拉环(6)右侧设置有第一齿轮(303),所述第一齿轮(303)右侧设置有第二齿轮(305),且第二齿轮(305)和第二齿轮(305)之间相互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接口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601)内壁底端中部胶粘有防护软垫(605),且防护软垫(605)的材质为橡胶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接口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稳定机构包括第一连接块(308)、第一限位槽(309)和第一限位滑块(310),两组所述第一丝母(306)左侧中部皆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滑块(310),所述第一开槽(301)左侧上下两端皆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308),且第一连接块(308)上皆开设有第一限位槽(309),两组所述第一限位槽(309)上皆滑动连接有第一限位滑块(310),且第一限位滑块(310)背离第一连接块(308)的一端皆固定连接在第一丝母(306)左侧中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接口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密封板(7)相贴合的一端皆胶粘有密封垫(707),且密封垫(707)的材质为橡胶材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接口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稳定机构包括第二连接块(703)、第二限位滑块(704)和第二限位槽(705),所述第三开槽(706)内壁右侧上下两端皆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703),且第二连接块(703)上皆开设有第二限位槽(705),两组所述第二限位槽(705)上皆滑动连接有第二限位滑块(704),且第二限位滑块(704)背离第二限位槽(705)的一端皆固定连接在第二丝母(701)左侧中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接口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槽口(4)的正方固定连接有防护装置(5),且防护装置(5)设置的开口大于“圆形”槽口(4)的开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接口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装置(5)的上方设置为斜坡形,且防护装置(5)的外表面皆涂有聚氨酯防水涂料。
CN202011201053.1A 2020-11-02 2020-11-02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接口防水装置 Active CN1122488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01053.1A CN112248840B (zh) 2020-11-02 2020-11-02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接口防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01053.1A CN112248840B (zh) 2020-11-02 2020-11-02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接口防水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48840A true CN112248840A (zh) 2021-01-22
CN112248840B CN112248840B (zh) 2022-01-28

Family

ID=742683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01053.1A Active CN112248840B (zh) 2020-11-02 2020-11-02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接口防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4884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47460A (zh) * 2021-04-01 2021-07-23 安徽工程大学 一种接口方向可调节的新能源汽车户外防雨型充电桩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62966A (zh) * 2017-12-01 2018-04-27 小毛驴充电(武汉)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窄带物联网单机控制的电单车共享充电系统
CN108515854A (zh) * 2018-03-02 2018-09-11 深圳市奈士迪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水及收线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JP6480256B2 (ja) * 2015-05-15 2019-03-06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固定構造及びコイルユニット
US20190351948A1 (en) * 2018-04-24 2019-11-21 Roger Derissaint Kinetic Automobile
CN211468584U (zh) * 2019-09-27 2020-09-11 姚海成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口防护装置
CN111743442A (zh) * 2020-07-05 2020-10-09 湖南盛顺纸业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水作用的卫生纸存放架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80256B2 (ja) * 2015-05-15 2019-03-06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固定構造及びコイルユニット
CN107962966A (zh) * 2017-12-01 2018-04-27 小毛驴充电(武汉)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窄带物联网单机控制的电单车共享充电系统
CN108515854A (zh) * 2018-03-02 2018-09-11 深圳市奈士迪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水及收线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US20190351948A1 (en) * 2018-04-24 2019-11-21 Roger Derissaint Kinetic Automobile
CN211468584U (zh) * 2019-09-27 2020-09-11 姚海成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口防护装置
CN111743442A (zh) * 2020-07-05 2020-10-09 湖南盛顺纸业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水作用的卫生纸存放架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47460A (zh) * 2021-04-01 2021-07-23 安徽工程大学 一种接口方向可调节的新能源汽车户外防雨型充电桩
CN113147460B (zh) * 2021-04-01 2022-07-08 安徽工程大学 一种接口方向可调节的新能源汽车户外防雨型充电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48840B (zh) 2022-0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48840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接口防水装置
CN210629063U (zh) 一种新型发电车接入箱
CN205986087U (zh) 10kV旁路电缆作业中间接头保护箱
CN208093273U (zh) 一种硅橡胶绝缘护罩
CN212381545U (zh) 智能微机保护装置
CN214589421U (zh) 一种连接电子雷管防水接线盒
CN111089262B (zh) 一种可保护太阳能板的太阳能路灯
CN108736232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接口
CN112505369A (zh) 一种集手机支架的柔性屏电力仪表盘
CN207753404U (zh) 一种方便安装密封性好的太阳能连接器
CN208478850U (zh) 一种户外电气柜
CN220830363U (zh) 一种直驱式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
CN211858985U (zh) 一种带开关的汽车充电小门
CN216052585U (zh) 一种计算机科学教学用投影装置
CN217848654U (zh) 低压成套静态无功功率补偿装置
CN114301383B (zh) 一种避免外界击打破坏的太阳能板自动保护装置
CN215834643U (zh) 一种便于可替换电池户外储能电源箱
CN218997218U (zh) 一种具有防护效果的电动车充电接口
CN218498852U (zh) 一种usb移动电源
CN211790911U (zh) 一种便于携带的移动电源
CN220563969U (zh) 一种导电橡胶条防护装置
CN219018167U (zh) 一种配电控制设备用防尘控制箱
CN215221720U (zh) 一种光伏设备用直流防雷装置
CN113162006A (zh) 一种光伏设备用直流防雷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5870296U (zh) 一种具有防水防雷击功能的控制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07

Address after: 518000 Guangming Street Gongming Office, Guangmi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Alisheng Electron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264000 Shuidao Zhen Xi Zhi Ge Zhuang Cun, Muping District, Yantai City, Shan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Li Xiaoya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000 Guangming Street Gongming Office, Guangmi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yumingwang Electron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Guangming Street Gongming Office, Guangmi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Alisheng Electronic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