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39031A - 顶盖及包括其的集装箱 - Google Patents

顶盖及包括其的集装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39031A
CN112239031A CN201910654530.0A CN201910654530A CN112239031A CN 112239031 A CN112239031 A CN 112239031A CN 201910654530 A CN201910654530 A CN 201910654530A CN 112239031 A CN112239031 A CN 1122390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ok
overcap
lever
lever member
reta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5453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国权
范凯
徐玉琪
刘晓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CIMC Special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Manufacture Co Ltd
Nantong CIMC Special Logistics Equipment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tong CIMC Special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Manufacture Co Ltd
Nantong CIMC Special Logistics Equipment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tong CIMC Special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Manufacture Co Ltd, Nantong CIMC Special Logistics Equipment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tong CIMC Special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Manufact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5453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39031A/zh
Publication of CN1122390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390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90/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for large containers
    • B65D90/54Gates or closu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90/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for large contain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90/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for large containers
    • B65D90/54Gates or closures
    • B65D90/66Operating devices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顶盖及包括其的集装箱,所述顶盖包括盖体及设置于盖体上的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座,固定于所述盖体上;锁钩,可旋转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座上,所述锁钩包括相互固定连接且互呈角度设置的杠杆件及钩状件,所述钩状件沿盖体边缘向下延伸;止动装置,可活动连接于所述盖体上并且可移动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下,所述止动装置与所述杠杆件相抵持;在第二位置下,所述止动装置与所述杠杆件相脱离。在本发明中,所述止动装置移动至第一位置时,所述止动装置与杠杆件相抵持,因而可限制钩状件移动,并可防止钩状件和箱体相脱离。因此,在集装箱运输过程中,即使出现颠簸,也可以防止锁钩从箱体上脱离。

Description

顶盖及包括其的集装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顶盖及包括其的集装箱,特别是一种可防止运输中顶盖和箱体相脱离的顶盖及包括其的集装箱。
背景技术
目前,硬开顶集装箱在运输中承担越来越大的作用,其顶部开设有开口,方便装货,在配合翻转架或叉车时也方便卸货,现在多用于装载铜精矿粉、煤炭等货物。现有技术中,通常在顶盖边缘安装锁钩,从箱体的侧面将箱体和钩锁相互连接固定。在进行开盖操作时,通常由设置在顶盖吊具上的压块压迫顶盖锁钩尾部使得锁钩旋转并与箱体脱离。
但是,在运输过程中,集装箱在车辆、船舶等载具上颠簸晃动,很容易使得顶盖上的锁钩甩开,造成顶盖和箱体之间无法完全密封,从而货物有可能发生泄漏,同时,这也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因此,必须设计一种可确保运输中箱体和顶盖之间紧密连接的顶盖及包括其的集装箱。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顶盖,所述顶盖包括盖体及设置于盖体上的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座,固定于所述盖体上;锁钩,可旋转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座上,所述锁钩包括相互固定连接且互呈角度设置的杠杆件及钩状件,所述钩状件沿盖体边缘向下延伸;止动装置,可活动连接于所述盖体上并且可移动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下,所述止动装置与所述杠杆件相抵持;在第二位置下,所述止动装置与所述杠杆件相脱离。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杠杆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固定座枢转连接的固定部及设置于固定部两侧的左杆及右杆,所述左杆与所述钩状件固定连接;所述右杆具有下抵持面,在第一位置下,所述止动装置位于所述右杆下方并与所述下抵持面相抵持。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右杆还包括有与所述下抵持面相对应的上抵持面,在第一位置下,所述右杆也可位于所述止动装置的下方,所述止动装置与上抵持面相抵持。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锁定机构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止动装置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锁定机构还包括致动装置,所述致动装置包括与盖体相固定的第二固定座及与第二固定座活动连接的活动件,所述活动件与所述驱动装置、止动装置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装置、止动装置、活动件一体成型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活动件枢转连接于第二固定座上,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自所述活动件的径向向外延伸形成的摇杆部,所述止动装置也沿所述活动件的径向向外延伸形成。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自摇杆部末端延伸的受力部,所述受力部沿平行于顶盖表面的方向延伸。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固定座上形成有轨道,所述活动件可沿轨道在杠杆件的延伸方向上移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装置呈楔形且其具有呈倾斜坡面的上表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锁定机构还包括有复位装置,所述复位装置包括固定于盖体上的第三固定座、与所述止动装置固定连接的维持件、以及连接在第三固定座和维持件之间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用以提供维持件以朝向杠杆件方向的力。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固定座固定于所述维持件朝向杠杆件的一侧,止动装置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弹性件处于拉伸状态。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固定座固定于所述维持件远离杠杆件的一侧,止动装置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顶盖,所述顶盖包括盖体及设置于盖体边缘的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座,固定于所述盖体上;锁钩,可旋转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座上,所述锁钩包括相互连接且互呈角度设置的杠杆件及钩状件,所述钩状件沿盖体边缘向下延伸;止动装置,可活动连接于所述盖体上并且可移动至与所述杠杆件抵持以限制所述杠杆件远离钩状件的一端向下移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集装箱,所述集装箱装置包括顶部设置有开口的箱体,所述集装箱还包括设置于箱体上并可完全覆盖所述开口的如上述所述的顶盖。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因此,在本发明中,所述止动装置移动至第一位置时,所述止动装置与杠杆件相抵持,而止动装置又设置于盖体上,因而可以提供给杠杆件以抵持力,以限制杠杆件移动;而杠杆件和钩状件又相互固定连接,因而也可限制钩状件移动;因此,可防止钩状件和箱体相脱离。从而,在集装箱运输过程中,即使出现颠簸,但是由于止动装置的抵持,可以防止锁钩从箱体上脱离。当然,在卸货的过程中,所述止动装置也可在外力作用下移动至第二位置,使得止动装置与所述杠杆件脱离,从而,所述钩状件也不再受到抵持力,可在其他外力的作用下旋转移动并与箱体相脱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集装箱的顶盖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集装箱和顶盖吊具的配合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集装箱的锁定机构的部分俯视示意图;
图4为第一种实施方式中图1沿A-A`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锁定机构在第一种实施方式中锁紧箱体且止动装置位于第一位置时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圈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锁定机构在第一种实施方式中且止动装置位于第二位置时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锁定机构在第一种实施方式中脱开箱体且止动装置位于第一位置时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B圈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中锁定机构在第二种实施方式中锁紧箱体且止动装置位于第一位置时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C圈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中锁定机构在第二种实施方式中且止动装置位于第二位置时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中锁定机构在第二种实施方式中脱开箱体且止动装置位于第一位置时的示意图;
图14为图13中D圈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此外,在不同的实施例中可能使用重复的标号或标示。这些重复仅为了简单清楚地叙述本发明,不代表所讨论的不同实施例或结构之间具有任何关联性。
在本申请的各个图示中,为了便于图示,结构或部分的某些尺寸会相对于其它结构或部分夸大,因此,仅用于图示本申请的主题的基本结构。
另外,本文使用的例如“上”、“上方”、“下”、“下方”等表示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是出于便于说明的目的来描述如附图中所示的一个单元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单元或特征的关系。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可以旨在包括设备在使用或工作中除了图中所示方位以外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将图中的设备翻转,则被描述为位于其他单元或特征“下方”或“之下”的单元将位于其他单元或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性术语“下方”可以囊括上方和下方这两种方位。设备可以以其他方式被定向(旋转90度或其他朝向),并相应地解释本文使用的与空间相关的描述语。
如图1至图14所示,本发明中提供了一种用于集装箱900的顶盖8,所述顶盖8包括盖体81及设置于盖体81上的锁定机构100,如图1所示为该种硬开顶集装箱900的顶盖8,所述锁定机构100通常设置于顶盖8的边缘,并且通常一个长侧边设置有两个,因此,一共设置有四个,本发明中的顶盖8在锁定机构100的分布上与现有设计相同。
在本发明中,所述锁定机构100包括:
第一固定座,固定于所述盖体81上;
锁钩10,可旋转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座上,所述锁钩10包括相互固定连接且互呈角度设置的杠杆件1及钩状件2,所述钩状件2沿盖体81边缘向下延伸;
止动装置3,可活动连接于所述盖体81上并且可移动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下,所述止动装置3与所述杠杆件1相抵持;在第二位置下,所述止动装置3与所述杠杆件1相脱离。
所述钩状件2沿盖体81边缘向下延伸,并且如图5所示,其尾部呈钩状,因此所述钩状件2可移动至与所述箱体9侧板边缘相卡持。因此,在本发明中,所述止动装置3移动至第一位置时,所述止动装置3与杠杆件1相抵持,而止动装置3又设置于盖体81上,因而可以提供给杠杆件1以抵持力,以限制杠杆件1移动;而杠杆件1和钩状件2又相互固定连接,因而也可限制钩状件2移动;因此,可防止钩状件2和箱体9相脱离。从而,在集装箱900运输过程中,即使出现颠簸,但是由于止动装置3的抵持,可以防止锁钩10从箱体9上脱离。当然,在卸货的过程中,所述止动装置3也可在外力作用下移动至第二位置,使得止动装置3与所述杠杆件1脱离,从而,所述钩状件2也不再受到抵持力,可在其他外力的作用下旋转移动并与箱体9相脱离。
所述锁钩10可旋转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座上,显然的,所述锁钩10可相对第一固定座进行翻转。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杠杆件1基本上沿所述盖体81表面延伸,杠杆件1和钩状件2之间呈约90°,因此,当杠杆件1远离钩状件2的一端向下移动时,所述钩状件2向远离箱体9的一侧移动,当杠杆件1远离钩状件2的一端向上移动时,所述钩状件2靠近箱体9的一侧移动。当然,所述锁钩10与第一固定座的固定处可位于杠杆件1或钩状件2或杠杆件1与钩状件2之间,均可达到上述目的。
并且,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第一位置下,所述止动装置3与所述杠杆件1相抵持,所述止动装置3可以抵持于所述杠杆件1的下方,也可在杠杆件1的上方拉紧并抵持所述杠杆件1。所述止动装置3可以采用凸块、锁扣、吸铁石、螺钉等形式。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杠杆件1与第一固定座相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座自顶盖8向上凸伸形成。所述杠杆件1包括与所述第一固定座枢转连接的固定部11及设置于固定部11两侧的左杆12和右杆13,所述左杆12与所述钩状件2固定连接,所述右杆13具有下抵持面131,在第一位置下,所述止动装置3位于右杆13下方并与所述下抵持面131相抵持。即,所述锁钩10与第一固定座的固定处位于杠杆件1的中部位置,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所述右杆13自固定部11倾斜向上延伸,因此可提供给止动装置3以活动或抵持的空间。
相应的,所述右杆13还包括有与所述下抵持面131相对应的上抵持面132,在第一位置下,所述右杆13也可位于所述止动装置3的下方,所述止动装置3与所述上抵持面132相抵持,从而可限制右杆13向上移动。在这种状态下,可使得所述右杆13始终靠近盖体81表面,并且使得锁钩10始终保持与箱体9相脱离。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所述左杆12和右杆13并不代表其具体的方位,仅是代表左杆12、右杆13与固定部11之间的相对关系。
如上述所述,所述止动装置3均为向杠杆件1方向延伸的凸起,该制动装置3包括上侧表面31和下侧表面32,相应的,锁钩10在与箱体9相配合锁紧时,所述止动装置3的上侧表面31抵持在右杆13的下抵持面131上以防止右杆13向下移动;相应的,锁钩10在于箱体9保持脱离状态时,所述右杆13的上抵持面132抵持在止动装置3的下侧表面32以防止右杆13向上移动。
当然,所述杠杆件1也需要在外力的驱动下进行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的切换。所述杠杆件1可直接在外力的驱动下移动,当然,所述锁定机构100也可还包括驱动装置4,所述驱动装置4与所述止动装置3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装置4可在外力作用下移动,并带动所述止动装置3脱离所述杠杆件1。所述驱动装置4可与所述止动装置3一体成型设置或分立设置。
所述锁定机构100还包括致动装置5,所述致动装置5包括与盖体81相固定的第二固定座51及与第二固定座51活动连接的活动件52,所述活动件52与所述驱动装置4、止动装置3固定连接。因此,驱动装置4在外力的作用下被驱动并移动,也可带动所述活动件52及止动装置3移动。所述致动装置5相当于提供了止动装置3移动的方式和方向,以限制止动装置3在合适的范围内移动。
所述驱动装置4、止动装置3、活动件52可一体成型设置,当然也可分立设置。
具体的,如图3至图9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例,所述活动件52可枢转连接于第二固定座51上,所述驱动装置4包括自所述活动件52的径向向外延伸形成的摇杆部41,所述止动装置3也沿所述活动件52的径向向外延伸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止动装置3、驱动装置4均是沿围绕所述活动件52旋转,因而,当外力驱动所述驱动装置4时,所述止动装置3围绕所述活动件52进行旋转,以使得所述止动装置3脱离所述杠杆件1。即,所述止动装置3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上的移动,是通过围绕活动件52进行旋转形成的。
由于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止动装置3可进行旋转,因此为了使得移动更加方便,所述止动装置3也呈L状,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止动装置3先沿活动件52的径向延伸,再向其旋转方向进行弯折以形成上侧表面31和下侧表面32,并方便与下抵持面131和上抵持面132进行抵持。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所述驱动装置4还包括自摇杆部41末端延伸的受力部42,所述受力部42沿平行于顶盖8表面的方向延伸。所述受力部42和摇杆部41相互之间呈L状且向活动件52的延伸方向延伸,并且优选的,受力部42和摇杆部41相垂直。所述受力部42用以与外力直接接触以带动活动件52进行旋转。通常的,该外力是来自于顶盖吊具7的压迫装置71,压迫装置71向下压该受力部42,使得受力部42受力并围绕活动件52进行旋转,也带动止动装置3进行旋转,使得止动装置3和杠杆件1相脱离。进而再向杠杆件1的右杆13施加向下的压力,驱使钩状件2向上抬起,从而盖体81和箱体9之间相互脱离。
当然,如图4所示,所述活动件52可延伸的较长,则驱动装置4、止动装置3也可相互间隔一定距离。或者,所述活动件52也可较短,所述驱动装置4、止动装置3也可相互贴靠。
如图10至图14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例,在该第二种实施例中,所述止动装置3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移动不通过旋转进行,而是通过直线移动进行。具体的,所述第二固定座51上形成有轨道,该轨道沿杠杆件1的延伸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活动件52可沿轨道移动。由于在第二种实施例中,活动件52伸入第二固定座51的轨道中,因此在图中不方便显示,因此在图10至图14中不再进行标号。
那么,显然的,当活动件52在轨道上移动的较为靠近杠杆件1时,所述止动装置3也即可靠近所述杠杆件1,进一步的也可以抵持在杠杆件1上,当活动件52在轨道上移动的较为远离杠杆件1时,则止动装置3也可移动并远离所述杠杆件1,从而与杠杆件1完全脱离。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装置4、活动件52、止动装置3均集成于一块面板上,并且,和第一种实施例相同的,所述止动装置3也为向杠杆方向凸伸的凸块并具有上侧表面31和下侧表面32以实现与右杆13的下抵持面131及上抵持面132相抵持。
并且,所述驱动装置4呈楔形且其具有呈倾斜坡面的上表面,进一步的,该倾斜坡面是自靠近杠杆件1的一端向远离杠杆件1的一端倾斜向上延伸,因此,在顶盖吊具7的压迫装置71向下压迫的过程中,会驱使驱动装置4向远离杠杆件1的一侧移动。
另外,如上述所述,所述止动装置3被移动至第二位置且与杠杆件1相脱离,因此,为了使得止动装置3再恢复至第一位置,所述锁定机构100还包括有复位装置6。所述复位装置6包括固定于盖体81上的第三固定座61、与所述止动装置3固定连接的维持件62、以及连接在第三固定座61和维持件62之间的弹性件63,所述弹性件63用以提供维持件62以朝向杠杆件1方向的力。所述第三固定座61固定在盖体81上,从而相对盖体81保持不移动,因此通过弹性件63始终将维持件62拉向或推向杠杆件1方向。从而,在不受其他外力时,所述维持件62带动止动装置3始终朝向杠杆件1方向推动或拉动,因此,止动装置3可始终位于第一位置。当所述驱动装置4受到外力后,带动所述止动装置3克服所述弹性件63的力朝向远离杠杆件1的方向移动至第二位置,并在外力撤销后,又受到弹性件63的作用力快速恢复至第一位置。
具体的,所述第三固定座61的位置可配合弹性件63具有多种选择。例如,所述第三固定座61固定于所述维持件62朝向杠杆件1的一侧,止动装置3位于第二位置,所述弹性件63处于拉伸状态,从而所述弹性件63可以对止动装置3形成拉力以使得止动装置3复位;相反的,所述第三固定座61固定于所述维持件62远离杠杆件1的一侧,止动装置3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弹性件63处于压缩状态,从而所述弹性件63可以对止动装置3形成推力以使得止动装置3复位。所述弹性件63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压簧、拉簧、扭簧、气弹簧等结构。
在上述两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所述第三固定座61固定于所述维持件62朝向杠杆件1的一侧,所述弹性件63用于向维持件62提供朝向杠杆件1方向的拉力;并且,在该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维持件62也呈L状的结构,以方便与活动件52配合进行翻转。在第二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2所示,所述第三固定座61固定于所述维持件62远离杠杆件1的一侧,所述弹性件63用于向维持件62提供朝向杠杆件1方向的推力,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维持件62也与止动装置3、驱动装置4等一体成型于同一块面板上。当然,本发明中的5不局限于以上实施例,若有其他方式依然可以达到本发明的效果,理应当也涵盖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具体的,在第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5至图9所示,为锁定机构100的工作方式。
首先,如图5和图6所示,为止动装置3位于第一位置时,止动装置3的上侧表面31与锁钩10的右杆13的下抵持面131相抵持,从而可防止右杆13在运输过程中受到颠簸并向下移动。
其次,如图7所示,为止动装置3移动至第二位置,所述驱动装置4在外力的作用下向下翻转,所述止动装置3也相应的与杠杆件1相脱离,并且所述弹性件63得到进一步的拉伸。
最后,如图8和图9所示,所述锁钩10件的右杆13在外力作用下向下移动,从而钩状件2向上翻转并与箱体9边缘脱开;进一步的,将施加在驱动装置4上的外力移除,所述弹性件63将维持件62向杠杆件1方向拉动,并带动所述止动装置3复位至第一位置。并且,在该种状态下,所述止动装置3的下侧表面32可与所述右杆13的上抵持面132相抵持,从而通过弹性件63的拉力使得止动装置3能够向下压紧右杆13,以防止钩状件2向箱体9方向移动。
相应的,在第二种实施例中,如图10至图14所示,为锁定机构100的工作方式。
首先,如图10和图12所示,为止动装置3位于第一位置时,止动装置3的上侧表面31与锁钩10的右杆13的下抵持面131相抵持,从而可防止右杆13在运输的过程中向下移动。
其次,如图13所示,为止动装置3移动至第二位置,所述驱动装置4在外力的作用下向远离杠杆件1的方向直线移动,所述止动装置3也相应的与杠杆件1相脱离,并且所述弹性件63得到进一步的压缩。
最后,如图14所示,所述锁钩10件的右杆13在外力作用下向下移动,从而钩状件2向上翻转并与箱体9边缘脱开;进一步的,将施加在驱动装置4上的外力移除,所述弹性件63将维持件62向杠杆件1方向推动,并带动所述止动装置3复位至第一位置,并且,在该种状态下,所述止动装置3的下侧表面32可与所述右杆13的上抵持面132相抵持,从而通过弹性件63的推力使得止动装置3能够向下压紧右杆13,以防止钩状件2相箱体9方向移动。
或者,本发明也介绍了一种用于集装箱900的顶盖8,所述顶盖8包括盖体81及设置于盖体81边缘的锁定机构100,所述锁定机构100包括:
第一固定座,固定于所述盖体81上;
锁钩10,可旋转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座上,所述锁钩10包括相互连接且互呈角度设置的杠杆件1及钩状件2,所述钩状件2沿盖体81边缘向下延伸;
止动装置3,可活动连接于所述盖体81上并且可移动至与所述杠杆件1抵持以限制所述杠杆件1远离钩状件2的一端向下移动。
在该种技术方案中,所述止动装置3为可活动设置并且可移动至与所述杠杆件1相抵持以防止锁钩10脱离箱体9,从而也一样可以达到锁紧盖体81和箱体9并防止运输过程中锁钩10脱开的作用。具体的,所述止动装置3的设置与上述相同,所述锁定机构100也包括有和上述类似的致动装置5和驱动装置4,在此不再赘述。
当然,本发明还包括一种集装箱900,所述集装箱900包括顶部设置有开口的箱体9,所述集装箱900还包括设置于箱体9上并可完全覆盖所述开口的上述顶盖8,所述集装箱900的其他结构均与现有设计类似,在此也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中提供了一种顶盖8及包括该顶盖8的集装箱900,该顶盖8上的锁定机构100用于锁紧连接顶盖8和箱体9。本发明中的锁定机构100包括有止动装置3,所述止动装置3可与锁钩10中的杠杆件1相抵持以限制杠杆件1远离钩状件2的一端向下移动,从而即可防止所述钩状件2脱开箱体9。从而,在运输过程中,可防止颠簸导致的钩状件2和箱体9脱开。
并且,本发明中的锁定机构100还包括驱动装置4,所述驱动装置4可以与对接的顶盖吊具7相配合以驱动止动装置3旋转。
进一步的,本发明中的锁定机构100还包括有致动装置5,所述致动装置5相当于提供于所述止动装置3以移动的方向和方式,本发明中具体采用了旋转和平行移动的两种实施方式。
最后,本发明中的锁定机构100还设置有复位装置6,可使得止动装置3在被移动后依然能够恢复至第一位置。因此,通过上述部件的结合,可以使得本发明中的锁定机构100既可以保持于箱体9锁紧的状态,又可以保持常开的状态,解决运输过程中货物泄露的问题,又可在卸货的过程中使得操作更加方便。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例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例。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例的具体说明,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例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顶盖,所述顶盖包括盖体及设置于盖体上的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包括:
第一固定座,固定于所述盖体上;
锁钩,可旋转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座上,所述锁钩包括相互固定连接且互呈角度设置的杠杆件及钩状件,所述钩状件沿盖体边缘向下延伸;
止动装置,可活动连接于所述盖体上并且可移动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下,所述止动装置与所述杠杆件相抵持;在第二位置下,所述止动装置与所述杠杆件相脱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杆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固定座枢转连接的固定部及设置于固定部两侧的左杆及右杆,所述左杆与所述钩状件固定连接;所述右杆具有下抵持面,在第一位置下,所述止动装置位于所述右杆下方并与所述下抵持面相抵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杆还包括有与所述下抵持面相对应的上抵持面,在第一位置下,所述右杆也可位于所述止动装置的下方,所述止动装置与上抵持面相抵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止动装置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还包括致动装置,所述致动装置包括与盖体相固定的第二固定座及与第二固定座活动连接的活动件,所述活动件与所述驱动装置、止动装置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止动装置、活动件一体成型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枢转连接于第二固定座上,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自所述活动件的径向向外延伸形成的摇杆部,所述止动装置也沿所述活动件的径向向外延伸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自摇杆部末端延伸的受力部,所述受力部沿平行于顶盖表面的方向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座上形成有轨道,所述活动件可沿轨道在杠杆件的延伸方向上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呈楔形且其具有呈倾斜坡面的上表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还包括有复位装置,所述复位装置包括固定于盖体上的第三固定座、与所述止动装置固定连接的维持件、以及连接在第三固定座和维持件之间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用以提供维持件以朝向杠杆件方向的力。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固定座固定于所述维持件朝向杠杆件的一侧,止动装置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弹性件处于拉伸状态。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固定座固定于所述维持件远离杠杆件的一侧,止动装置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
14.一种顶盖,所述顶盖包括盖体及设置于盖体边缘的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包括:
第一固定座,固定于所述盖体上;
锁钩,可旋转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座上,所述锁钩包括相互连接且互呈角度设置的杠杆件及钩状件,所述钩状件沿盖体边缘向下延伸;
止动装置,可活动连接于所述盖体上并且可移动至与所述杠杆件抵持以限制所述杠杆件远离钩状件的一端向下移动。
15.一种集装箱,所述集装箱装置包括顶部设置有开口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还包括设置于箱体上并可完全覆盖所述开口的如权利要求1至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顶盖。
CN201910654530.0A 2019-07-19 2019-07-19 顶盖及包括其的集装箱 Pending CN1122390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54530.0A CN112239031A (zh) 2019-07-19 2019-07-19 顶盖及包括其的集装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54530.0A CN112239031A (zh) 2019-07-19 2019-07-19 顶盖及包括其的集装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39031A true CN112239031A (zh) 2021-01-19

Family

ID=741677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54530.0A Pending CN112239031A (zh) 2019-07-19 2019-07-19 顶盖及包括其的集装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3903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11362A (zh) * 2021-11-19 2022-01-11 广州成至智能机器科技有限公司 无人机制式弹药投放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11362A (zh) * 2021-11-19 2022-01-11 广州成至智能机器科技有限公司 无人机制式弹药投放装置
CN113911362B (zh) * 2021-11-19 2022-07-12 广州成至智能机器科技有限公司 无人机制式弹药投放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437812U (zh) 顶盖及包括其的集装箱
US7513541B1 (en) Rotary latch and lock mechanism
CN103573089B (zh) 用于闭合面板的可重置弹出系统
CN107023228B (zh) 带有具备软打开功能的电力释放和电力扣紧的单马达闩锁组件
US5613814A (en) Latching mechanism for securing shipping containers on transport vehicles
US8943751B2 (en) Lift assist mechanism
CN111867785A (zh) 工具储存装置
US20090252568A1 (en) Automatic Securing Device for Cargo Containers
US5871317A (en) Cargo latch
AU2020422814A1 (en) Container having top cover locks, spreader, and method for opening cover of container
US10316550B2 (en) Closing assembly for a luggage case
CN112239031A (zh) 顶盖及包括其的集装箱
US9677302B2 (en) Anti-relatch mechanism
CN116348333A (zh) 用于儿童汽车座椅的带锁闭机构
KR20210055827A (ko) 차량의 슬라이딩/스윙 복합도어
SG174647A1 (en) A twist lock assembly and system
KR101181905B1 (ko) 도어 개폐장치
US20160251021A1 (en) Connector system for securing stacked containers
KR100704477B1 (ko) 로드 플로어 래치
JP3135441U (ja) 貨物自動車における荷箱後部扉の開扉位置保持装置
US20220126975A1 (en) Ejection system for an emergency exit of a vehicle
JP2927778B1 (ja) 長尺ボックス用締付バックル装置
KR20170077430A (ko) 차량용 잠금 장치
GB2174972A (en) Vehicle tail-lift safety lock
EP4291423A1 (en) Locking system on the sphere of a towing hook for motor vehicl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