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38780A - 充电方法、系统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充电方法、系统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38780A
CN112238780A CN201911178205.8A CN201911178205A CN112238780A CN 112238780 A CN112238780 A CN 112238780A CN 201911178205 A CN201911178205 A CN 201911178205A CN 112238780 A CN112238780 A CN 1122387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charging
wireless charging
wireless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7820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泽兴
代予龙
原成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New Energy Vehicle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New Energy Vehicle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New Energy Vehicle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New Energy Vehicle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17820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38780A/zh
Publication of CN1122387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3878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60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charging st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2Reservations, e.g. for tickets, services or ev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4Forecasting or optimis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or management purposes, e.g. linear programming or "cutting stock problem"
    • G06Q10/047Optimisation of routes or paths, e.g. travelling salesman proble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nergy or water suppl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充电方法、系统及车辆。所述方法包括:通过无线链路接收车辆发送的充电请求,进而根据所述车辆的位置信息、行驶路线以及所监测的预设范围内M个无线充电设备的工作状态,为所述车辆调度相匹配的无线充电设备。采用本方法实现了电动车辆根据行驶需求,自动寻找附近无线充电场站并完成充电的功能,整个过程高度智能化,实现无人值守充电,从而提高充电的自动智能化、安全性以及操作便利性的。

Description

充电方法、系统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充电方法、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近十年来,伴随着移动端处理器、网络通信、大数据、机器人、传感器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动车辆的出现代表了世界车辆发展的方向。但受制于充电效率、充电电池的储存能力和充电场站等因素,电动车辆充电难问题也日益突出。
目前电动车辆充电方式主要为传导式充电,需要人工插拔充电枪并操作充电机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
然而,目前的方法,存在安全性低或操作繁琐等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充电的自动智能化、安全性以及操作便利性的充电方法、系统及车辆。
一种充电方法,应用于调度中心,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无线链路接收车辆发送的充电请求;
根据所述车辆的位置信息、行驶路线以及所监测的预设范围内M个无线充电设备的工作状态,为所述车辆调度相匹配的无线充电设备,其中,M大于等于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车辆的位置信息、行驶路线以及所监测的预设范围内M个无线充电设备的工作状态,为所述车辆调度相匹配的无线充电设备之前包括:
接收所述车辆的位置信息、行驶路线以及所监测的预设范围内M个无线充电设备的工作状态;
其中,所述位置信息包括车第一当前位置信息和第一目标位置信息,所述工作状态为充电状态和非充电状态,M大于等于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车辆的位置信息、行驶路线以及所监测的预设范围内M个无线充电设备的工作状态,为所述车辆调度相匹配的无线充电设备包括:
根据所述车辆的第一当前位置信息、第一目标位置信息和行驶路线,确定所述车辆即将行驶路线;
在所述M个无线充电设备中选取工作状态为非充电状态的N个无线充电设备;
根据所述车辆即将行驶路线和N个无线充电设备,为所述车辆调度相匹配的无线充电设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车辆即将行驶路线和N个无线充电设备,为所述车辆调度相匹配的无线充电设备包括:
剔除所述N个无线充电设备中与所述车辆即将行驶路线方向相反的无线充电设备,得到K个无线充电设备,其中,N大于等于K,K大于等于1;
计算所述车辆即将行驶路线上的每个点与所述K个无线充电设备的距离,选取距离最小值所对应的无线充电设备作为所述车辆相匹配的无线充电设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无线链路与用户终端进行交互,用于对所述车辆进行监控;
优选的,所述通过无线链路与用户终端进行交互,用于对所述车辆进行监控包括:
在所述车辆准备充电前,接收用户终端的预设充电模式,根据所述预设充电模式向所述车辆下发与所述预设充电模式所对应的充电指令;
优选的,所述通过无线链路与用户终端进行交互,用于对所述车辆进行监控包括:
在所述车辆充电过程中,监测所述车辆的电池状态信息,其中,所述电池状态信息包括电池电量和充电状态;
根据所述车辆的电池电量,计算所述车辆的可续驶里程;
将所述车辆的充电状态、电池电量和可续驶里程传输至所述用户终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过无线链路与用户终端进行交互,用于对所述车辆进行监控包括:
接收用户终端的用车指令;
根据所述用车指令和所述可续驶里程,判断所述车辆是否满足用户的用车需求;
若满足,则向所述车辆下发停止充电指令,并响应用户终端的用车需求;
若不满足,则根据所述用车指令和所述可续驶里程,计算所述车辆的剩余充电时间,并将所述剩余充电时间反馈给用户终端,其中,所述用车指令至少包括第二当前位置信息和第二目标位置信息。
一种充电方法,应用于车辆,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无线链路向调度中心发送充电请求;
接收所述调度中心分配的无线充电设备的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位置信息驶向所述无线充电设备进行充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位置信息驶向所述无线充电设备进行充电包括:
驶入所述无线充电设备的充电车位,并对所述充电车位进行对位监测和异物监测,以确定监测结果;
若监测结果符合充电条件,则将当前电池电量传输至所述调度中心,待接收所述调度中心反馈的用户终端的预设充电模式,其中,所述充电模式包括立即充电模式和预约充电模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若监测结果符合充电条件,则将当前电池电量传输至所述调度中心,待接收所述调度中心反馈的用户终端的预设充电模式之后包括:
若接收到所述调度中心发送的与立即充电模式对应的立即充电指令,则通过无线链路向无线充电设备周期性地发送电池所需电压与电流;
周期性地接收从所述无线充电设备传输的电功率,以满足所述电池电量的需求;其中,所述电功率的值满足电压与电流的乘积。
一种充电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调度中心,与M个无线充电设备和车辆进行无线通信,用于监测预设范围内M个无线充电设备的工作状态,以及当接收到车辆发送的充电请求时,根据所述车辆的位置信息、行驶路线以及所监测的预设范围内M个无线充电设备的工作状态,为所述车辆调度相匹配的无线充电设备,其中,M大于等于1;
无线充电设备,与车辆进行无线通信,接收所述车辆发送的电池所需电量,将所述电量传输至所述车辆;
优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终端,与所述调度中心进行无线通信,用于向所述调度中心发送用车指令、预设充电模式和停止充电指令,并接收所述调度中心发送的车辆的剩余充电时间和可续驶里程。
一种车辆,应用于所述充电系统,所述车辆包括:
副边线圈,用于接收与所述车辆相匹配的无线充电设备的原边线圈发送的车辆所需的用电量的交流电;
车载充电变换器,与副边线圈和车载无线充电控制单元连接,用于接收车载无线充电控制单元发送的待充电信息和停止充电指令,并将副边线圈接收的交流电转化成直流电;
电池,与所述车载充电变流器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直流电进行充电;
电池管理系统,与所述电池、整车控制器和车载无线充电控制单元连接,用于接收整车控制器发送的开始充电指令,接收电池状态信息和充电参数,并将电池状态信息传输至整车控制器、将充电参数传输至车载无线充电控制单元;
整车控制器,与自动驾驶控制单元、电池管理系统和车载无线充电控制单元连接,用于向自动驾驶控制单元发送充电请求、待充电信息和电池状态信息,以及接收自动驾驶控制单元发送的与所述车辆相匹配的无线充电设备的位置信息、开始充电指令和停止充电指令,并向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发送开始充电指令和停止充电指令,接收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发送的电池状态信息,以及所述车载无线充电控制单元发送的待充电信息;
自动驾驶控制单元,与整车控制器和调度中心连接,用于将从所述整车控制器接收的充电请求、待充电信息和电池状态信息发送至所述调度中心,以及将从所述调度中心接收的与所述车辆相匹配的无线充电设备的位置信息、开始充电指令和停止充电指令发送至所述整车控制器;
车载无线充电控制单元,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整车控制器和车载充电变换器连接,并与所述无线充电设备进行无线通信,用于对所述无线充电设备进行监测,且监测结果符合充电条件,则向所述整车控制器发送待充电信息,接收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的电池充电参数,并将电池充电参数传输至所述无线充电设备,以及向所述车载充电变换器发送待充电信息和停止充电指令。
上述充电方法、系统及车辆,通过无线链路接收车辆发送的充电请求,进而根据所述车辆的位置信息、行驶路线以及所监测的预设范围内M个无线充电设备的工作状态,为所述车辆调度相匹配的无线充电设备,其中,M大于等于1。通过上述方法实现了电动车辆根据行驶需求,自动寻找附近无线充电场站并完成充电的功能,整个过程高度智能化,实现无人值守充电,从而提高充电的自动智能化、安全性以及操作便利性的。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应用于调度中心的一种充电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应用于车辆的一种充电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应用于车辆的一种充电方法中步骤S6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充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充电方法,应用于调度中心,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通过无线链路接收车辆发送的充电请求;
步骤S2:根据所述车辆的位置信息、行驶路线以及所监测的预设范围内M个无线充电设备的工作状态,为所述车辆调度相匹配的无线充电设备,其中,M大于等于1。
在步骤S1-S2中,调度中心与车辆和无线充电设备进行无线通信,调度中心监测车辆实时位置信息、行驶路线,同时监测预设范围内M个无线充电设备的工作状态,其中,无线充电设备的工作状态包括充电状态和非充电状态,无线通信不限于WIFI、蓝牙、RFID、移动通信网络等方式。调度中响应上述充电请求,以执行为车辆调度相匹配的无线充电设备。调度中心可为任意一种终端或服务器,终端如手机APP、平板电脑等,服务器如单一服务器或集群服务器。此外,M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如3、5、8等。
上述充电方法、系统及车辆,通过无线链路接收车辆发送的充电请求,进而根据所述车辆的位置信息、行驶路线以及所监测的预设范围内M个无线充电设备的工作状态,为所述车辆调度相匹配的无线充电设备。通过上述方法实现了电动车辆根据行驶需求,自动寻找附近无线充电场站并完成充电的功能,整个过程高度智能化,实现无人值守充电,从而提高充电的自动智能化、安全性以及操作便利性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之前包括:
步骤S12:接收所述车辆的位置信息、行驶路线以及所监测的预设范围内M个无线充电设备的工作状态;
其中,所述位置信息包括车第一当前位置信息和第一目标位置信息,所述工作状态为充电状态和非充电状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包括:
步骤S21:根据所述车辆的第一当前位置信息、第一目标位置信息和行驶路线,确定所述车辆即将行驶路线;
步骤S22:在所述M个无线充电设备中选取工作状态为非充电状态的N个无线充电设备;
步骤S23:根据所述车辆即将行驶路线和N个无线充电设备,为所述车辆调度相匹配的无线充电设备。
在步骤S21-S23中,调度中心根据车辆的即将行驶路线以及N个无线充电设备,来为车辆调度相匹配的无线充电设备。设车辆的第一当前位置为B,第一目标位置为E,若存在两条路线可使车辆从第一当前位置为B到达第一目标位置为E,两条线路分别为A-B-C-D-E和H-B-F-G-E,若车辆规划的行驶路线为A-B-C-D-E,则可确定车辆的即将行驶路线为B-C-D-E。调度中心会在车辆的即将行驶路线为B-C-D-E附近为车辆匹配工作状态为非充电状态的无线充电设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3包括:
步骤S24:剔除所述N个无线充电设备中与所述车辆即将行驶路线方向相反的无线充电设备,得到K个无线充电设备,其中,N大于等于K,K大于等于1;
步骤S25:计算所述车辆即将行驶路线上的每个点与所述K个无线充电设备的距离,选取距离最小值所对应的无线充电设备作为所述车辆相匹配的无线充电设备。
在步骤S24-S25中,调度中心为车辆调度的与车辆相匹配的无线充电设备满足在车辆的即将行驶沿线上且与车辆行驶沿线上点距离最近,这样车辆无需返回到原来的路线去充电,节省了车辆的用电量,同时使车辆及时到达无线充电设备进行充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S3:通过无线链路与用户终端进行交互,用于对所述车辆进行监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3包括:
步骤S31:在所述车辆准备充电前,接收用户终端的预设充电模式,根据所述预设充电模式向所述车辆下发与所述预设充电模式所对应的充电指令。
具体地,预设充电模式包括立即充电和预约充电。用户终端可为手机APP、平板电脑等任意一种终端。用户终端通过调度中心控制车辆的充电模式,若用户终端指定车辆的充电模式为立即充电,则车辆在收到与之匹配的无线充电设备后,立即驶向与之匹配的无线充电设备进行充电。若用户终端指定车辆的充电模式为预约充电,则车辆按照预约充电的规则进行充电,具体规则不进行限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3包括:
步骤S32:在所述车辆充电过程中,监测所述车辆的电池状态信息,其中,所述电池状态信息包括电池电量和充电状态;
步骤S33:根据所述车辆的电池电量,计算所述车辆的可续驶里程;
步骤S34:将所述车辆的充电状态、电池电量和可续驶里程传输至所述用户终端。
在步骤S32-S34中,车辆充电过程中,用户终端实时通过调度中心监控车辆的电池状态信息以及可续驶里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3包括:
步骤S35:接收用户终端的用车指令;
步骤S36:根据所述用车指令和所述可续驶里程,判断所述车辆是否满足用户的用车需求;
步骤S37:若满足,则向所述车辆下发停止充电指令,并响应用户终端的用车需求;
步骤S38:若不满足,则根据所述用车指令和所述可续驶里程,计算所述车辆的剩余充电时间,并将所述剩余充电时间反馈给用户终端,其中,所述用车指令至少包括第二当前位置信息和第二目标位置信息。
在步骤S35-S38中,在车辆进行充电的过程中,若用户终端发送用车指令,则调度中心根据车辆的充电情况以及用车指令进行合理安排。例,若用户终端发送用车指令,则调度中心根据用户的第二当前位置信息和第二目标位置信息,计算车辆从与车辆匹配的无线充电设备行驶至第二当前位置以及从第二当前位置行驶至第二目标位置的总里程,若总里程大于等于车辆的可续驶里程,则将车辆当前的可续驶里程达到总里程所需的剩余充电时间反馈给用户终端;若总里程小于车辆的可续驶里程,则控制车辆停止充电,并反馈给用户终端可以用车信息以及车辆驶向用户所用时间。
如图2所示,一种充电方法,应用于车辆,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5:通过无线链路向调度中心发送充电请求;
步骤S6:接收所述调度中心分配的无线充电设备的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位置信息驶向所述无线充电设备进行充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步骤S6包括:
步骤S61:驶入所述无线充电设备的充电车位,并对所述充电车位进行对位监测和异物监测,以确定监测结果;
步骤S62:若监测结果符合充电条件,则将当前电池电量传输至所述调度中心,待接收所述调度中心反馈的用户终端的预设充电模式,其中,所述充电模式包括立即充电模式和预约充电模式。
在步骤S61-S62中,车辆驶入充电车辆后,先对充电车位进行对位监测、异物检测或活体监测等,如果监测结果为位置合适、无异物或活体,则满足充电条件。预约充电模式指车辆可以预约充电时段,由于电价根据不同时段进行变化,车辆可预约当天电价最小值对应的时段进行充电,以减小对电网的冲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62之后包括:
步骤S63:若接收到所述调度中心发送的与立即充电模式对应的立即充电指令,则通过无线链路向无线充电设备周期性地发送电池所需电压与电流;
步骤S64:周期性地接收从所述无线充电设备传输的电功率,以满足所述电池电量的需求;其中,所述电功率的值满足电压与电流的乘积。
具体地,周期的具体时间不进行限定,一个周期可为100ms—500ms。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1-2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1-2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参见图4,本申请提出一种充电系统,其中,ICARD为自动驾驶控制单元,VCU为整车控制器,BMS为动力电池管理系统;
所述系统包括:
调度中心,与M个无线充电设备和车辆进行无线通信,用于监测预设范围内M个无线充电设备的工作状态,以及当接收到车辆发送的充电请求时,根据所述车辆的位置信息、行驶路线以及所监测的预设范围内M个无线充电设备的工作状态,为所述车辆调度相匹配的无线充电设备,其中,M大于等于1;
无线充电设备,与车辆进行无线通信,接收所述车辆发送的电池所需电量,将所述电量传输至所述车辆。
具体地,无线充电设备采用地面无线充电设备,无线充电设备无外露导体,使用时人体无需接触充电设备,避免漏电,保障人身安,可做到即停即充,无线充电发射端可埋入地下,减少地面空间占用面积。无线充电的便捷性、安全性和美观性均优于现有的传导式充电,本发明可以实现充电无人值守、高度智能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
终端,与所述调度中心进行无线通信,用于向所述调度中心发送用车指令、预设充电模式和停止充电指令,并接收所述调度中心发送的车辆的剩余充电时间和可续驶里程。
一种车辆,应用于所述充电系统,所述车辆包括:
副边线圈,用于接收与所述车辆相匹配的无线充电设备的原边线圈发送的车辆所需的用电量的交流电;
车载充电变换器,与副边线圈和车载无线充电控制单元连接,用于接收车载无线充电控制单元发送的待充电信息和停止充电指令,并将副边线圈接收的交流电转化成直流电;
电池,与所述车载充电变流器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直流电进行充电;
电池管理系统,与所述电池、整车控制器和车载无线充电控制单元连接,用于接收整车控制器发送的开始充电指令,接收电池状态信息和充电参数,并将电池状态信息传输至整车控制器、将充电参数传输至车载无线充电控制单元;
整车控制器,与自动驾驶控制单元、电池管理系统和车载无线充电控制单元连接,用于向自动驾驶控制单元发送充电请求、待充电信息和电池状态信息,以及接收自动驾驶控制单元发送的与所述车辆相匹配的无线充电设备的位置信息、开始充电指令和停止充电指令,并向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发送开始充电指令和停止充电指令,接收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发送的电池状态信息,以及所述车载无线充电控制单元发送的待充电信息;
自动驾驶控制单元,与整车控制器和调度中心连接,用于将从所述整车控制器接收的充电请求、待充电信息和电池状态信息发送至所述调度中心,以及将从所述调度中心接收的与所述车辆相匹配的无线充电设备的位置信息、开始充电指令和停止充电指令发送至所述整车控制器;
车载无线充电控制单元,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整车控制器和车载充电变换器连接,并与所述无线充电设备进行无线通信,用于对所述无线充电设备进行监测,且监测结果符合充电条件,则向所述整车控制器发送待充电信息,接收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的电池充电参数,并将电池充电参数传输至所述无线充电设备,以及向所述车载充电变换器发送待充电信息和停止充电指令。
通过上述系统实现了电动车辆根据行驶需求,自动寻找附近无线充电场站并完成充电的功能,整个过程高度智能化,实现无人值守充电。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终端,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5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显示屏和输入装置。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充电方法。该计算机设备的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者电子墨水显示屏,该计算机设备的输入装置可以是显示屏上覆盖的触摸层,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外壳上设置的按键、轨迹球或触控板,还可以是外接的键盘、触控板或鼠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5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通过无线链路接收车辆发送的充电请求;
根据所述车辆的位置信息、行驶路线以及所监测的预设范围内M个无线充电设备的工作状态,为所述车辆调度相匹配的无线充电设备,其中,M大于等于1。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通过无线链路接收车辆发送的充电请求;
根据所述车辆的位置信息、行驶路线以及所监测的预设范围内M个无线充电设备的工作状态,为所述车辆调度相匹配的无线充电设备,其中,M大于等于1。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通过无线链路向调度中心发送充电请求;
接收所述调度中心分配的无线充电设备的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位置信息驶向所述无线充电设备进行充电。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通过无线链路向调度中心发送充电请求;
接收所述调度中心分配的无线充电设备的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位置信息驶向所述无线充电设备进行充电。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充电方法,应用于调度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无线链路接收车辆发送的充电请求;
根据所述车辆的位置信息、行驶路线以及所监测的预设范围内M个无线充电设备的工作状态,为所述车辆调度相匹配的无线充电设备,其中,M大于等于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车辆的位置信息、行驶路线以及所监测的预设范围内M个无线充电设备的工作状态,为所述车辆调度相匹配的无线充电设备之前包括:
接收所述车辆的位置信息、行驶路线以及所监测的预设范围内M个无线充电设备的工作状态;
其中,所述位置信息包括车第一当前位置信息和第一目标位置信息,所述工作状态为充电状态和非充电状态,M大于等于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车辆的位置信息、行驶路线以及所监测的预设范围内M个无线充电设备的工作状态,为所述车辆调度相匹配的无线充电设备包括:
根据所述车辆的第一当前位置信息、第一目标位置信息和行驶路线,确定所述车辆即将行驶路线;
在所述M个无线充电设备中选取工作状态为非充电状态的N个无线充电设备;
根据所述车辆即将行驶路线和N个无线充电设备,为所述车辆调度相匹配的无线充电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车辆即将行驶路线和N个无线充电设备,为所述车辆调度相匹配的无线充电设备包括:
剔除所述N个无线充电设备中与所述车辆即将行驶路线方向相反的无线充电设备,得到K个无线充电设备,其中,N大于等于K,K大于等于1;
计算所述车辆即将行驶路线上的每个点与所述K个无线充电设备的距离,选取距离最小值所对应的无线充电设备作为所述车辆相匹配的无线充电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无线链路与用户终端进行交互,用于对所述车辆进行监控;
优选的,所述通过无线链路与用户终端进行交互,用于对所述车辆进行监控包括:
在所述车辆准备充电前,接收用户终端的预设充电模式,根据所述预设充电模式向所述车辆下发与所述预设充电模式所对应的充电指令;
优选的,所述通过无线链路与用户终端进行交互,用于对所述车辆进行监控包括:
在所述车辆充电过程中,监测所述车辆的电池状态信息,其中,所述电池状态信息包括电池电量和充电状态;
根据所述车辆的电池电量,计算所述车辆的可续驶里程;
将所述车辆的充电状态、电池电量和可续驶里程传输至所述用户终端;
优选的,所述通过无线链路与用户终端进行交互,用于对所述车辆进行监控包括:
接收用户终端的用车指令;
根据所述用车指令和所述可续驶里程,判断所述车辆是否满足用户的用车需求;
若满足,则向所述车辆下发停止充电指令,并响应用户终端的用车需求;
若不满足,则根据所述用车指令和所述可续驶里程,计算所述车辆的剩余充电时间,并将所述剩余充电时间反馈给用户终端,其中,所述用车指令至少包括第二当前位置信息和第二目标位置信息。
6.一种充电方法,应用于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无线链路向调度中心发送充电请求;
接收所述调度中心分配的无线充电设备的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位置信息驶向所述无线充电设备进行充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位置信息驶向所述无线充电设备进行充电包括:
驶入所述无线充电设备的充电车位,并对所述充电车位进行对位监测和异物监测,以确定监测结果;
若监测结果符合充电条件,则将当前电池电量传输至所述调度中心,待接收所述调度中心反馈的用户终端的预设充电模式,其中,所述充电模式包括立即充电模式和预约充电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监测结果符合充电条件,则将当前电池电量传输至所述调度中心,待接收所述调度中心反馈的用户终端的预设充电模式之后包括:
若接收到所述调度中心发送的与立即充电模式对应的立即充电指令,则通过无线链路向无线充电设备周期性地发送电池所需电压与电流;
周期性地接收从所述无线充电设备传输的电功率,以满足所述电池电量的需求;其中,所述电功率的值满足电压与电流的乘积。
9.一种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调度中心,与M个无线充电设备和车辆进行无线通信,用于监测预设范围内M个无线充电设备的工作状态,以及当接收到车辆发送的充电请求时,根据所述车辆的位置信息、行驶路线以及所监测的预设范围内M个无线充电设备的工作状态,为所述车辆调度相匹配的无线充电设备,其中,M大于等于1;
无线充电设备,与车辆进行无线通信,接收所述车辆发送的电池所需电量,将所述电量传输至所述车辆;
优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终端,与所述调度中心进行无线通信,用于向所述调度中心发送用车指令、预设充电模式和停止充电指令,并接收所述调度中心发送的车辆的剩余充电时间和可续驶里程。
10.一种车辆,应用于所述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
副边线圈,用于接收与所述车辆相匹配的无线充电设备的原边线圈发送的车辆所需的用电量的交流电;
车载充电变换器,与副边线圈和车载无线充电控制单元连接,用于接收车载无线充电控制单元发送的待充电信息和停止充电指令,并将副边线圈接收的交流电转化成直流电;
电池,与所述车载充电变流器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直流电进行充电;
电池管理系统,与所述电池、整车控制器和车载无线充电控制单元连接,用于接收整车控制器发送的开始充电指令,接收电池状态信息和充电参数,并将电池状态信息传输至整车控制器、将充电参数传输至车载无线充电控制单元;
整车控制器,与自动驾驶控制单元、电池管理系统和车载无线充电控制单元连接,用于向自动驾驶控制单元发送充电请求、待充电信息和电池状态信息,以及接收自动驾驶控制单元发送的与所述车辆相匹配的无线充电设备的位置信息、开始充电指令和停止充电指令,并向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发送开始充电指令和停止充电指令,接收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发送的电池状态信息,以及所述车载无线充电控制单元发送的待充电信息;
自动驾驶控制单元,与整车控制器和调度中心连接,用于将从所述整车控制器接收的充电请求、待充电信息和电池状态信息发送至所述调度中心,以及将从所述调度中心接收的与所述车辆相匹配的无线充电设备的位置信息、开始充电指令和停止充电指令发送至所述整车控制器;
车载无线充电控制单元,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整车控制器和车载充电变换器连接,并与所述无线充电设备进行无线通信,用于对所述无线充电设备进行监测,且监测结果符合充电条件,则向所述整车控制器发送待充电信息,接收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的电池充电参数,并将电池充电参数传输至所述无线充电设备,以及向所述车载充电变换器发送待充电信息和停止充电指令。
CN201911178205.8A 2019-11-27 2019-11-27 充电方法、系统及车辆 Pending CN11223878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78205.8A CN112238780A (zh) 2019-11-27 2019-11-27 充电方法、系统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78205.8A CN112238780A (zh) 2019-11-27 2019-11-27 充电方法、系统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38780A true CN112238780A (zh) 2021-01-19

Family

ID=741682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78205.8A Pending CN112238780A (zh) 2019-11-27 2019-11-27 充电方法、系统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38780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50016A (zh) * 2021-02-22 2021-03-26 北京主线科技有限公司 无人驾驶电动集装箱卡车的充电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2911513A (zh) * 2021-02-25 2021-06-04 昆山宝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2907121A (zh) * 2021-03-22 2021-06-04 拉扎斯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充电调度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103887A (zh) * 2021-04-08 2021-07-13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充电配对方法、装置、电子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4801832A (zh) * 2022-06-24 2022-07-29 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充电设备、方法、装置、车辆、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7542134A (zh) * 2024-01-10 2024-02-09 深圳市每开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无源设备的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89717A (zh) * 2016-04-15 2016-07-20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根据电动汽车特征自动搜索充电设备的方法和装置
CN106225796A (zh) * 2016-07-01 2016-12-14 宁波轩悦行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分时租赁系统车载app跟踪车辆电量方法
CN106573546A (zh) * 2014-02-07 2017-04-19 充电网公司 为电动车辆呈现路线信息
CN106696954A (zh) * 2016-11-03 2017-05-24 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7351694A (zh) * 2016-05-09 2017-11-17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的移动充电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704938A (zh) * 2017-10-31 2018-02-16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车辆的预约充电方法及装置
CN108229708A (zh) * 2016-12-15 2018-06-29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无人机的预约充电方法和装置
CN108284761A (zh) * 2018-01-17 2018-07-17 中惠创智无线供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充电车辆、无线充电智能控制系统及方法
US20180205235A1 (en) * 2015-09-01 2018-07-19 Xi'an Tgood Intelligent Charging Technology Co., Ltd. Power matching method of matrix power distribution charging system
CN109774504A (zh) * 2019-01-23 2019-05-21 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系统及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方法
CN110015094A (zh) * 2017-09-18 2019-07-16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及其充电方法、充电系统
CN110015127A (zh) * 2017-08-21 2019-07-16 大石祖耀 电动车的充电站搜寻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73546A (zh) * 2014-02-07 2017-04-19 充电网公司 为电动车辆呈现路线信息
US20180205235A1 (en) * 2015-09-01 2018-07-19 Xi'an Tgood Intelligent Charging Technology Co., Ltd. Power matching method of matrix power distribution charging system
CN105789717A (zh) * 2016-04-15 2016-07-20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根据电动汽车特征自动搜索充电设备的方法和装置
CN107351694A (zh) * 2016-05-09 2017-11-17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的移动充电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225796A (zh) * 2016-07-01 2016-12-14 宁波轩悦行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分时租赁系统车载app跟踪车辆电量方法
CN106696954A (zh) * 2016-11-03 2017-05-24 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8229708A (zh) * 2016-12-15 2018-06-29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无人机的预约充电方法和装置
CN110015127A (zh) * 2017-08-21 2019-07-16 大石祖耀 电动车的充电站搜寻方法
CN110015094A (zh) * 2017-09-18 2019-07-16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及其充电方法、充电系统
CN107704938A (zh) * 2017-10-31 2018-02-16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车辆的预约充电方法及装置
CN108284761A (zh) * 2018-01-17 2018-07-17 中惠创智无线供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充电车辆、无线充电智能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9774504A (zh) * 2019-01-23 2019-05-21 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系统及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方法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50016A (zh) * 2021-02-22 2021-03-26 北京主线科技有限公司 无人驾驶电动集装箱卡车的充电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2911513A (zh) * 2021-02-25 2021-06-04 昆山宝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2907121A (zh) * 2021-03-22 2021-06-04 拉扎斯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充电调度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907121B (zh) * 2021-03-22 2023-02-03 拉扎斯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充电调度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103887A (zh) * 2021-04-08 2021-07-13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充电配对方法、装置、电子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4801832A (zh) * 2022-06-24 2022-07-29 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充电设备、方法、装置、车辆、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7542134A (zh) * 2024-01-10 2024-02-09 深圳市每开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无源设备的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7542134B (zh) * 2024-01-10 2024-04-05 深圳市每开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无源设备的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38780A (zh) 充电方法、系统及车辆
US10828996B2 (en) On-board unit and electric vehicle management system
CN109726888A (zh) 配车系统以及配车方法
CN108146263B (zh) 蓄电系统、输送设备和蓄电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3534740B (zh) 车辆信息取得装置、车辆信息供给装置、具有车辆信息取得装置及车辆信息供给装置的车辆信息通信系统
CN104553834B (zh) 电动汽车电力能量调度系统及方法
US20200086753A1 (en) Mobile charg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charging an electric vehicle
KR101262166B1 (ko) 전기자동차 충전을 위한 시스템
CN105398347A (zh) 一种提高充电效率的电动汽车智能排队方法
CN112997154A (zh) 使用计算机单元的方法
WO2013019989A2 (en) Intelligent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system
JP2015507914A (ja) 電気自動車のバッテリーを充電する方法、システムおよび充電器
KR20140094362A (ko) 전기차 에너지 관리 장치 및 방법
CN104599079A (zh) 一种智能电动汽车充电管理系统
US10491670B2 (en) Method for lowering an energy demand of a vehicle
KR20170086749A (ko) 전기 차량 충전 제어 및 충전 관리 방법
CN104052107A (zh) 一种基于wifi的电动汽车自适应充电控制方法
CN112744098A (zh) 报知控制装置、移动体、电力系统以及报知方法
JP7310722B2 (ja) 蓄電システム、及び車両
KR20180080975A (ko) 이동식 전기 충전소 운영 시스템
CN111864861A (zh) 机器人智能充电方法及智能充电交互系统
CN113022334B (zh)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远程智能充电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7196356A (zh) 一种基于智能电网的可预约电动汽车充电站
CN105739412A (zh) 具远程监控功能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力调度装置
US20220289060A1 (en) Control system and energy management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100176 floor 10, building 1, zone 2, yard 9, Taihe 3rd Street,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National New Energy Vehicle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76 1705, block a, building 1, No. 10, Ronghua Middle Road,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NEW ENERGY VEHICLE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11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