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33801B - 内置假体拓扑优化数学模型构建方法及拓扑优化设计方法 - Google Patents

内置假体拓扑优化数学模型构建方法及拓扑优化设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33801B
CN112233801B CN202011490365.9A CN202011490365A CN112233801B CN 112233801 B CN112233801 B CN 112233801B CN 202011490365 A CN202011490365 A CN 202011490365A CN 112233801 B CN112233801 B CN 1122338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doprosthesis
topology optimization
model
prosthesis
maxim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9036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33801A (zh
Inventor
刘亚雄
陈旭
曲晓丽
赵广宾
伍言龙
康建峰
易荣
李涤尘
王玲
连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 Hua Laboratory
Original Assignee
Ji Hua Laborato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 Hua Laboratory filed Critical Ji Hua Laboratory
Priority to CN20201149036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3380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2338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338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338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338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5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 G16H50/5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for simulation or modelling of medical disord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06F30/23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using finite element methods [FEM] or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s [FD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1/00Details relating to CAD techniques
    • G06F2111/04Constraint-based CA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9/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type or aim of the analysis or the optimisation
    • G06F2119/14Force analysis or force optimisation, e.g. static or dynamic for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内置假体拓扑优化数学模型构建方法及拓扑优化设计方法,涉及骨科假体技术领域。内置假体拓扑优化数学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计算参考应变能、计算应变能总和、计算归一化应变能、建立内置假体的最大材料保留率、最大范式应力、计算所有单元平均材料保留率以及假体包含区域所有有限元单元的几何中心的应力的最大值、建立并令刚度匹配函数对归一化应变能的偏导数为零解得加权因子的取值并带入得到刚度匹配函数、建立拓扑优化数学模型。将健康骨作为假体设计的参照,利用加权因子和增减函数来可控调节假体刚度达到与参考应变能相近水平,利用增减函数的互相抵耗作用实现优化模型函数的极值调控,使得收敛稳定,以便于获得最优解,方便实际工程的运用。

Description

内置假体拓扑优化数学模型构建方法及拓扑优化设计方法
技术领域
涉及骨科假体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骨损伤是一类由先天性骨异常或后天因素造成的骨科疾病,骨替代重建手术往往是治疗骨损伤的有效手段,常见的骨替代假体有自体骨、异体骨和人工内置假体等。自体骨移植虽然具有良好的骨融合效果,但存在骨来源受限和容易给患者带来二次创伤的缺点;异体骨植入后愈合困难并存在感染的风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工内置假体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金属内置假体。
金属内置假体具有高强度、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抗疲劳性能,但金属(如钛合金、不锈钢合金和钴镍合金等)的弹性模量远远高于人体骨,正是由于假体和骨之间极大的弹性模量差异,使得在负荷时,假体承担了绝大部分应力而导致宿主患处局部周围骨所承担的应力大大减少,造成应力屏蔽现象。根据Wolff定律(伍尔夫定律),骨会根据所处应力环境实现自适应生长,承担应力减少时,会造成骨质流失,使假体缺乏有效支承造成松动,常常会引发应力屏蔽效应并导致局部骨吸收以及远期假体松动失效,严重制约着骨科内置假体使用寿命的提高。
要从根本上避免松动,增加骨科内置假体使用寿命,应当从减小假体和周围骨之间的弹性模量差异的角度出发,降低假体弹性模量即降低刚度以匹配植入后周围健康骨的刚度从而减小应力屏蔽程度。研究者通常通过优化改变金属内置假体的尺寸、形状和拓扑结构来解决应力屏蔽问题,由于拓扑结构的改变可以最大限度的挖掘假体结构设计的潜能,所以拓扑结构优化在假体设计中的优势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两种拓扑优化设计方法分别是以最大刚度为目标函数的拓扑优化设计方法以及以最小刚度为目标函数的拓扑优化设计方法。以最大刚度为目标函数的拓扑优化设计具有数学表达简单、灵敏度求解容易、优化过程收敛性好等特点,在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要满足假体整体刚度的降低和应力屏蔽的减小,需要通过最大限度降低材料用量来实现,显然以最大刚度为目标函数不仅与最大限度降低假体刚度使之接近健康骨的刚度矛盾,导致假体刚度和周围建康骨的刚度匹配度不高。如果以最小刚度为目标函数的拓扑优化设计,其本身不存在唯一的最优解,理论上难以收敛,即难以获得最优解,因此在工程中难以得到实际应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内置假体拓扑优化数学模型的构建方法,可以构建出刚度匹配度更高、更容易收敛的数学模型。
本发明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使用上述内置假体拓扑优化数学模型对骨科假体进行拓扑优化设计的方法,可以设计出刚度更匹配的骨科假体模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1. 内置假体拓扑优化数学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
计算与所设计的内置假体的初步模型与周围骨的有限元装配模型相同空间范围内健康骨的有限元单元的应变能总和,记为参考应变能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1
建立所设计的内置假体的最大材料保留率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2
建立所设计的内置假体允许的最大范式应力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3
,最大范式应力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4
为制造所述内置假体所用材料的屈服极限的0.05-0.8倍;
计算所述内置假体包含空间范围内有限元单元的应变能总和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5
建立并计算归一化应变能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6
计算所有单元平均材料保留率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7
计算假体包含区域所有有限元单元的几何中心的应力的最大值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8
建立刚度匹配函数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9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0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1
为加权因子,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2
是关于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3
在区间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4
上的单调增函数,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5
是关于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6
在区间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7
上的单调减函数,其中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8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9
为指数函数、幂函数、对数函数或上述不同类型函数的组合且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0
Figure 437003DEST_PATH_IMAGE015
使得刚度匹配函数
Figure 841439DEST_PATH_IMAGE009
在区间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1
上存在唯一极小值,即刚度匹配函数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2
在加权因子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3
处取得上述唯一极小值;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4
和偏导数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5
,然后求解此时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6
的取值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7
,并令
Figure 519807DEST_PATH_IMAGE027
代入刚度匹配函数中得到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8
建立拓扑优化数学模型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9
针对最大刚度目标函数和最小刚度目标函数在假体设计中存在的缺陷,将健康骨的应变能作为假体设计的参考应变能,利用加权因子和增减函数来可控调节假体刚度达到与参考应变能相近水平,获得与周围健康骨匹配度更高的假体刚度。
并且在利用加权刚度目标函数实现参考刚度拓扑优化的同时,利用了增减函数的互相抵耗作用实现优化模型函数的极值调控,使得收敛稳定,以便于获得最优解,方便在实际工程上的运用。
2. 基于刚度匹配的骨科内置假体拓扑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采集患者骨缺损处数据,并建立骨缺损处周围骨组织三维模型,设计在骨解剖形态下与骨缺损处匹配的内置假体的初步模型,然后执行步骤2;
步骤2:对所述初步模型和周围骨进行有限元网格划分和材料力学属性赋值,并设置接触界面属性为绑定约束以模拟内置假体远期固定状态,设计所述初步模型与周围骨的有限元装配模型,然后执行步骤3;
步骤3:将步骤1中设计的内置假体初步模型划分为设计区域和非设计区域,然后执行步骤4;
步骤4: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建方法建立内置假体拓扑优化数学模型,然后执行步骤5;
步骤5:根据步骤4所建立的拓扑优化数学模型,进行变密度结构拓扑优化迭代,直至迭代收敛为止,然后执行步骤6;
步骤6:依据原有健康骨的最大位移建立假体允许的最大位移
Figure DEST_PATH_IMAGE030
,评估应用步骤5中迭代收敛的模型制造的假体的最大位移是否满足假体允许的最大位移
Figure DEST_PATH_IMAGE031
,若满足则输出变密度假体模型并执行步骤7;若不满足,则改变步骤4中定义的最大材料保留率
Figure DEST_PATH_IMAGE032
的取值并执行步骤4;
步骤7:将位于设计区域的相对密度值按照Gibson-Ashby模型理论投影生成梯度多孔结构,并与非设计区域进行布尔并运算,输出内置假体的最终模型。
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内置假体拓扑优化数学模型,设计出一种与周围骨刚度匹配的骨科假体模型,通过针对最大刚度目标函数和最小刚度目标函数在假体设计中存在的缺陷,将健康骨的应变能作为假体设计的参考应变能,利用加权因子和增减函数来可控调节假体刚度达到与参考应变能相近水平,获得与周围健康骨匹配度更高的假体刚度,使得内置假体的设计更加合理,假体综合性能得到提高,可以防止出现应力屏蔽效应,根本上避免松动,增加骨科内置假体使用寿命。
3.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一种基于刚度匹配的骨科内置假体拓扑优化设计方法,所述的步骤4中
Figure 222053DEST_PATH_IMAGE026
的取值范围为
Figure DEST_PATH_IMAGE033
4.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一种基于刚度匹配的骨科内置假体拓扑优化设计方法,所述的步骤4中最大材料保留率
Figure 613851DEST_PATH_IMAGE032
的取值范围为
Figure DEST_PATH_IMAGE034
5. 根据技术方案4所述的一种基于刚度匹配的骨科内置假体拓扑优化设计方法,
Figure 454768DEST_PATH_IMAGE032
的初值的取值范围为10%-30%。
6. 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一种基于刚度匹配的骨科内置假体拓扑优化设计方法,步骤3中的设计区域包括结构拓扑优化设计中可变拓扑区域或可变弹性模量区域。
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一种基于刚度匹配的骨科内置假体拓扑优化设计方法,步骤1中的患者骨缺损处数据包括CT数据和/或MRI数据。所述CT数据为利用CT技术扫描所得到的数据,所述MRI数据为利用MRI技术扫描所得到的数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基于刚度匹配的骨科内置假体拓扑优化设计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创造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基于刚度匹配的骨科内置假体拓扑优化设计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假体结构初步建模,针对一例左侧髂骨缺损案例,采集患者左侧髂骨缺损处CT数据,并利用三维断层数据处理软件建立骨缺损处周围骨组织三维模型,并利用三维机械设计软件设计与骨解剖形态匹配的内置假体初步模型。
步骤2:建立内置假体与周围骨的有限元装配模型,对步骤1中内置假体和左侧髂骨进行有限元网格划分和材料力学属性赋值,建立内置假体与左侧髂骨的有限元装配模型,并设置接触界面属性为绑定约束以模拟内置假体远期固定状态,参考髂骨在人体中生物力学环境设置边界条件和力学加载。
步骤3:划分设计结构,将步骤1中设计的内置假体分割为设计区域和非设计区域,其中设计区域为结构拓扑优化设计中可变拓扑区域或可变弹性模量区域,选择钛合金作为制造假体的材料,其屈服极限为900Mpa。
步骤4:建立内置假体拓扑优化数学模型,采集与患者左侧髂骨缺损处对称的健康右侧髂骨CT数据,并利用mimics软件重建右侧髂骨组织模型,对健康右侧髂骨进行有限元网格划分和材料力学属性赋值,参考髂骨在人体中生物力学环境设置边界条件和力学加载,进行有限元静力学分析,并计算与所设计的内置假体的初步模型与周围骨的有限元装配模型相同空间范围内健康骨的有限元单元的应变能总和,记为参考应变能
Figure DEST_PATH_IMAGE035
建立设计区域的最大材料保留率
Figure DEST_PATH_IMAGE036
,并设定
Figure DEST_PATH_IMAGE037
的初值为10%,按最大范式应力
Figure 945399DEST_PATH_IMAGE004
为制造所述内置假体所用材料的屈服极限的0.05-0.8倍的规则定义假体允许的最大范式应力
Figure DEST_PATH_IMAGE038
,参考正常人健康骨的位移定义假体允许的最大位移
Figure DEST_PATH_IMAGE039
;对步骤2中装配模型进行有限元计算,并计算内置假体包含空间范围内有限元单元的应变能总和
Figure DEST_PATH_IMAGE040
,并求出归一化应变能
Figure DEST_PATH_IMAGE041
建立刚度匹配函数
Figure DEST_PATH_IMAGE042
,其中
Figure DEST_PATH_IMAGE043
Figure DEST_PATH_IMAGE044
,并令
Figure 857860DEST_PATH_IMAGE024
和偏导数
Figure 963220DEST_PATH_IMAGE025
,然后求解此时
Figure 443879DEST_PATH_IMAGE026
的取值为0.1192,并令
Figure DEST_PATH_IMAGE045
代入得到刚度匹配函数
Figure DEST_PATH_IMAGE046
建立拓扑优化数学模型
Figure DEST_PATH_IMAGE047
步骤5:对步骤4中的拓扑优化数学模型进行变密度结构拓扑优化迭代,直至迭代收敛为止。
步骤6:然后评估收敛时即得到解时,假体的最大位移是否满足小于步骤4中定义的允许的最大位移
Figure DEST_PATH_IMAGE048
,若满足则输出变密度假体模型并执行步骤7,若不满足,则改变步骤4中定义的最大材料保留率
Figure 939583DEST_PATH_IMAGE032
=
Figure 62260DEST_PATH_IMAGE032
+0.1,回到步骤4继续执行。
步骤7:根据步骤6输出的变密度假体模型,将位于设计区域的相对密度值按照Gibson-Ashby模型理论投影生成梯度多孔结构,并与非设计区域进行布尔并运算,输出内置假体最终模型。
实施例2:一种基于刚度匹配的骨科内置假体拓扑优化设计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假体结构初步建模,针对一例右侧下颌骨缺损置换案例,采集患者右侧下颌骨缺损处CT数据,并利用三维断层数据处理软件建立骨缺损处周围骨组织三维模型,并利用三维机械设计软件设计与骨解剖形态匹配的下颌骨假体初步模型。
步骤2:建立内置假体与周围骨的有限元装配模型,对步骤1中设计的内置假体和右侧下颌骨进行有限元网格划分和材料力学属性赋值,建立内置假体与右侧下颌骨的有限元装配模型,并设置接触界面属性为绑定约束以模拟内置假体远期固定状态,参考下颌骨在人体中生物力学环境设置边界条件和力学加载。
步骤3:划分设计结构,将步骤1中设计的内置假体分割为设计区域和非设计区域,其中设计区域为结构拓扑优化设计中可变拓扑区域或可变弹性模量区域,选择钛合金作为制造内置假体的材料,其屈服极限为900Mpa。
步骤4:建立内置假体拓扑优化数学模型,采集与患者右侧下颌骨缺损处对称的健康左侧下颌骨CT数据,并利用mimics软件重建左侧下颌骨模型,对健康重建的左侧下颌骨进行有限元网格划分和材料力学属性赋值,参考下颌骨在人体中生物力学环境设置边界条件和力学加载,进行有限元静力学分析,并计算与所设计的内置假体的初步模型与周围骨的有限元装配模型相同空间范围内健康骨的有限元单元的应变能总和,记为参考应变能
Figure 648224DEST_PATH_IMAGE035
建立针对步骤3中设计区域的最大材料保留率
Figure 565364DEST_PATH_IMAGE037
,并设定
Figure 876260DEST_PATH_IMAGE032
的初值为15%,按最大范式应力
Figure 271469DEST_PATH_IMAGE004
为制造所述内置假体所用材料的屈服极限的0.05-0.8倍的规则定义假体允许的最大范式应力
Figure DEST_PATH_IMAGE049
,参考正常人健康骨的位移定义假体允许的最大位移
Figure DEST_PATH_IMAGE050
;对步骤2中装配模型进行有限元计算,计算内置假体包含空间范围内有限元单元的应变能总和
Figure 492366DEST_PATH_IMAGE040
,求出归一化应变能
Figure 845987DEST_PATH_IMAGE041
建立刚度匹配函数
Figure 378600DEST_PATH_IMAGE042
,其中
Figure DEST_PATH_IMAGE051
Figure DEST_PATH_IMAGE052
,并令
Figure 498871DEST_PATH_IMAGE024
和偏导数
Figure 167750DEST_PATH_IMAGE025
,然后求解此时
Figure 567639DEST_PATH_IMAGE026
的取值为0.2689,并令
Figure DEST_PATH_IMAGE053
代入得到刚度匹配函数
Figure DEST_PATH_IMAGE054
建立拓扑优化数学模型
Figure 853126DEST_PATH_IMAGE029
步骤5:对步骤4中的拓扑优化数学模型进行变密度结构拓扑优化迭代,直至迭代收敛为止。
步骤6:然后评估收敛时内置假体的最大位移是否满足小于步骤4中定义的允许的最大位移
Figure DEST_PATH_IMAGE055
,若满足则输出变密度假体模型并进入下一个步骤,若不满足,则改变步骤4中定义的最大材料保留率
Figure 750325DEST_PATH_IMAGE032
=
Figure 539289DEST_PATH_IMAGE032
+0.05,回到步骤4重新执行。
步骤7:根据步骤6输出的变密度假体模型,将位于设计区域的相对密度值按照Gibson-Ashby模型理论投影生成梯度多孔结构,并与非设计区域进行布尔并运算,输出内置假体最终模型。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创造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创造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7)

1.一种内置假体拓扑优化数学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
计算与所设计的内置假体的初步模型与周围骨的有限元装配模型相同空间范围内健康骨的有限元单元的应变能总和,记为参考应变能
Figure 43002DEST_PATH_IMAGE001
建立所设计的内置假体的设计区域的最大材料保留率
Figure 284627DEST_PATH_IMAGE002
建立所设计的内置假体允许的最大范式应力
Figure 215543DEST_PATH_IMAGE003
,最大范式应力
Figure 124593DEST_PATH_IMAGE004
为制造所述内置假体所用材料的屈服极限的0.05-0.8倍;
计算所述内置假体包含空间范围内有限元单元的应变能总和
Figure 459759DEST_PATH_IMAGE005
建立并计算归一化应变能
Figure 454260DEST_PATH_IMAGE006
计算所有单元平均材料保留率
Figure 798654DEST_PATH_IMAGE007
计算假体包含区域所有有限元单元的几何中心的应力的最大值
Figure 437577DEST_PATH_IMAGE008
建立刚度匹配函数
Figure 943644DEST_PATH_IMAGE009
Figure 425441DEST_PATH_IMAGE010
Figure 573526DEST_PATH_IMAGE011
为加权因子,
Figure 191589DEST_PATH_IMAGE012
是关于
Figure 134137DEST_PATH_IMAGE013
在区间
Figure 463750DEST_PATH_IMAGE014
上的单调增函数,
Figure 149946DEST_PATH_IMAGE015
是关于
Figure 888095DEST_PATH_IMAGE016
在区间
Figure 1544DEST_PATH_IMAGE017
上的单调减函数,其中
Figure 926775DEST_PATH_IMAGE018
Figure 292028DEST_PATH_IMAGE019
为指数函数、幂函数、对数函数或上述不同类型函数的组合且
Figure 884684DEST_PATH_IMAGE020
Figure 434614DEST_PATH_IMAGE021
使得刚度匹配函数
Figure 112720DEST_PATH_IMAGE009
在区间
Figure 265352DEST_PATH_IMAGE022
上存在唯一极小值,即刚度匹配函数
Figure 446935DEST_PATH_IMAGE009
在加权因子
Figure 167766DEST_PATH_IMAGE023
处取得上述唯一极小值;
Figure 333169DEST_PATH_IMAGE024
和偏导数
Figure 164858DEST_PATH_IMAGE025
,然后求解此时
Figure 200947DEST_PATH_IMAGE026
的取值
Figure 968046DEST_PATH_IMAGE027
,并令
Figure 620745DEST_PATH_IMAGE028
代入刚度匹配函数中得到
Figure 990546DEST_PATH_IMAGE029
建立拓扑优化数学模型
Figure 412300DEST_PATH_IMAGE030
2.一种基于刚度匹配的骨科内置假体拓扑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采集患者骨缺损处数据,并建立骨缺损处周围骨组织三维模型,设计在骨解剖形态下与骨缺损处匹配的内置假体的初步模型,然后执行步骤2;
步骤2:对所述初步模型和周围骨进行有限元网格划分和材料力学属性赋值,并设置接触界面属性为绑定约束以模拟内置假体远期固定状态,参考周围骨在人体中生物力学环境设置边界条件和力学加载,设计所述初步模型与周围骨的有限元装配模型,然后执行步骤3;
步骤3:将步骤1中设计的内置假体初步模型划分为设计区域和非设计区域,然后执行步骤4;
步骤4: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建方法建立内置假体拓扑优化数学模型,然后执行步骤5;
步骤5:根据步骤4所建立的拓扑优化数学模型,进行变密度结构拓扑优化迭代,直至迭代收敛为止,然后执行步骤6;
步骤6:依据原有健康骨的最大位移建立假体允许的最大位移
Figure 209355DEST_PATH_IMAGE031
,评估应用步骤5中迭代收敛的模型制造的假体的最大位移是否满足假体允许的最大位移
Figure 712798DEST_PATH_IMAGE031
,若满足则输出变密度假体模型并执行步骤7;若不满足,则改变步骤4中定义的最大材料保留率
Figure 151870DEST_PATH_IMAGE032
的取值并执行步骤4;
步骤7:将位于设计区域的相对密度值按照Gibson-Ashby模型理论投影生成梯度多孔结构,并与非设计区域进行布尔并运算,输出内置假体的最终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刚度匹配的骨科内置假体拓扑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4中
Figure 428130DEST_PATH_IMAGE026
的取值范围为
Figure 661666DEST_PATH_IMAGE03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刚度匹配的骨科内置假体拓扑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4中最大材料保留率
Figure 898743DEST_PATH_IMAGE034
的取值范围为
Figure 344768DEST_PATH_IMAGE03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刚度匹配的骨科内置假体拓扑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
Figure 741114DEST_PATH_IMAGE032
的初值的取值范围为10%-30%。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刚度匹配的骨科内置假体拓扑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的设计区域包括结构拓扑优化设计中可变拓扑区域或可变弹性模量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刚度匹配的骨科内置假体拓扑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的患者骨缺损处数据包括CT数据和/或MRI数据。
CN202011490365.9A 2020-12-17 2020-12-17 内置假体拓扑优化数学模型构建方法及拓扑优化设计方法 Active CN1122338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90365.9A CN112233801B (zh) 2020-12-17 2020-12-17 内置假体拓扑优化数学模型构建方法及拓扑优化设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90365.9A CN112233801B (zh) 2020-12-17 2020-12-17 内置假体拓扑优化数学模型构建方法及拓扑优化设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33801A CN112233801A (zh) 2021-01-15
CN112233801B true CN112233801B (zh) 2021-03-26

Family

ID=741241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90365.9A Active CN112233801B (zh) 2020-12-17 2020-12-17 内置假体拓扑优化数学模型构建方法及拓扑优化设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3380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26588B (zh) * 2021-06-22 2023-02-28 清华大学 一种仿制生物骨刚度的多孔骨植入物结构设计方法
CN114155286B (zh) * 2021-11-09 2022-05-10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骨骼ct图像的解剖形态和材料力学特性模板库的个性化配准方法
CN114429045B (zh) * 2022-01-26 2024-06-25 华侨大学 一种磨牙假体变梯度牙冠结构优化设计方法
CN114330027B (zh) * 2022-01-26 2024-07-26 华侨大学 一种磨牙假体牙冠的结构优化设计方法
CN114429070B (zh) * 2022-01-26 2024-06-25 华侨大学 一种磨牙假体种植体的结构优化设计方法
CN114398799B (zh) * 2022-01-26 2024-07-26 华侨大学 一种磨牙假体变梯度种植体结构的优化设计方法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63885A (zh) * 2018-03-08 2018-08-03 西安交通大学 反馈系统和带反馈系统膝关节矫形器及其有限元建模方法
CN108577958A (zh) * 2018-04-04 2018-09-28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一种基于拓扑优化的个性化3d打印跟骨钢板的设计方法
CN109009572A (zh) * 2018-07-12 2018-12-18 广东省新材料研究所 髋关节假体柄及其制造方法
CN109091273A (zh) * 2018-06-13 2018-12-28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拓扑结构优化的个性化盆骨内置假体设计方法
CN109472096A (zh) * 2018-11-16 2019-03-15 山东大学 一种宏观与微观拓扑优化结合的植入体设计方法
CN110236741A (zh) * 2019-04-15 2019-09-17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具有拓扑优化固定单元和多孔髁突头单元的个性化髁突假体设计方法及个性化髁突假体
CN110833472A (zh) * 2019-11-22 2020-02-25 吉林大学 基于3d打印的个体化定制膝关节仿生假体的制作方法
CN110840626A (zh) * 2019-11-05 2020-02-28 吉林大学 一种股骨柄假体的设计方法
CN110929379A (zh) * 2019-10-25 2020-03-27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拓扑优化人工椎体及其设计方法
CN111192688A (zh) * 2019-12-27 2020-05-22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生物力学的嵌甲预测方法
CN112075990A (zh) * 2020-09-29 2020-12-15 华侨大学 一种球体多孔填充结构跟骨假体及其优化设计方法
CN112075989A (zh) * 2020-09-29 2020-12-15 华侨大学 一种正多面体多孔填充结构跟骨假体及其优化设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548690B2 (en) * 2015-10-07 2020-02-04 uLab Systems, Inc. Orthodontic planning systems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63885A (zh) * 2018-03-08 2018-08-03 西安交通大学 反馈系统和带反馈系统膝关节矫形器及其有限元建模方法
CN108577958A (zh) * 2018-04-04 2018-09-28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一种基于拓扑优化的个性化3d打印跟骨钢板的设计方法
CN109091273A (zh) * 2018-06-13 2018-12-28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拓扑结构优化的个性化盆骨内置假体设计方法
CN109009572A (zh) * 2018-07-12 2018-12-18 广东省新材料研究所 髋关节假体柄及其制造方法
CN109472096A (zh) * 2018-11-16 2019-03-15 山东大学 一种宏观与微观拓扑优化结合的植入体设计方法
CN110236741A (zh) * 2019-04-15 2019-09-17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具有拓扑优化固定单元和多孔髁突头单元的个性化髁突假体设计方法及个性化髁突假体
CN110929379A (zh) * 2019-10-25 2020-03-27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拓扑优化人工椎体及其设计方法
CN110840626A (zh) * 2019-11-05 2020-02-28 吉林大学 一种股骨柄假体的设计方法
CN110833472A (zh) * 2019-11-22 2020-02-25 吉林大学 基于3d打印的个体化定制膝关节仿生假体的制作方法
CN111192688A (zh) * 2019-12-27 2020-05-22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生物力学的嵌甲预测方法
CN112075990A (zh) * 2020-09-29 2020-12-15 华侨大学 一种球体多孔填充结构跟骨假体及其优化设计方法
CN112075989A (zh) * 2020-09-29 2020-12-15 华侨大学 一种正多面体多孔填充结构跟骨假体及其优化设计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仿生微孔髋关节假体结构建模技术研究》;陈为;《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基础科学辑》;20200215;第A006-423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33801A (zh) 2021-0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33801B (zh) 内置假体拓扑优化数学模型构建方法及拓扑优化设计方法
CN109091273B (zh) 一种基于拓扑结构优化的个性化盆骨内置假体设计方法
CN110226991B (zh) 用于生产定制的矫形植入物的方法
CN105997306B (zh) 一种骨骼植入体内填充多孔网格结构的设计方法
CN110929379B (zh) 一种拓扑优化人工椎体及其设计方法
CN106264731B (zh) 一种基于点对点配准技术虚拟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模型构建的方法
CN110613533B (zh) 用于下颌骨体箱状缺损修复的pekk个性化植入体设计制作方法及植体
CN110236741B (zh) 一种具有拓扑优化固定单元和多孔髁突头单元的个性化髁突假体设计方法及个性化髁突假体
CN108635084B (zh) 熔融沉积3d打印制备的聚醚醚酮变模量人工骨骼替代物及制备方法
CN110840626A (zh) 一种股骨柄假体的设计方法
CN108433851B (zh) 一种胫骨中上段肿瘤型假体的制备方法
CN105740523A (zh) 一种基于宿主骨应力环境的定制化假体优化设计方法
CN111986310A (zh) 一种考虑软组织附着和骨生长的下颌骨多孔植入体的设计方法及多孔植入体
Cheng et al. A personalized mandibular implant with supporting and porous structures designed with topology optimization–a case study of canine
CN106580520A (zh) 具有pekk支撑固定单元与组织工程生长单元的下颌骨植入体制作方法及植入体
Šljivić et al. Implemenation of FEM and rapid prototyping in maxillofacial surgery
CN109472096B (zh) 一种宏观与微观拓扑优化结合的植入体设计方法
CN110833472B (zh) 基于3d打印的个体化定制膝关节仿生假体的制作方法
CN111297524B (zh) 一种膝关节缺损垫块及其制造方法
CN118643549A (zh) 一种针对不同类型的桡骨骨折个性化骨板的构建方法
Zheng et al. An innovative additively manufactured implant for mandibular injuries: Design and preparation processes based on simulation model
Husain et al. Procedure for creating personalized geometrical models of the human mandible and corresponding implants
CN210354993U (zh) 一种具有拓扑优化固定单元和多孔髁突头单元的个性化髁突假体
CN116029161B (zh) 一种具有渐变孔隙率的假体设计方法
CN212624155U (zh) 一种考虑软组织附着和骨生长的下颌骨多孔植入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