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32818A - 数据对账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对账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32818A
CN112232818A CN202011104028.1A CN202011104028A CN112232818A CN 112232818 A CN112232818 A CN 112232818A CN 202011104028 A CN202011104028 A CN 202011104028A CN 112232818 A CN112232818 A CN 1122328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reconciliation
strategy
target
account che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0402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承炜
朱永亮
涂克东
张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ingdee Software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ingdee Software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ingdee Software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Kingdee Software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0402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32818A/zh
Publication of CN1122328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328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382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insuring higher security of transaction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Fina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数据对账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对账请求,所述对账请求携带业务标识以及对账参数;根据所述对账参数获取与所述业务标识对应的对账策略;获取与所述对账策略相对应的取数策略,所述取数策略包括至少一个待对账业务系统的系统标识;根据所述对账策略将所述取数策略进行二维拆分,得到多个目标策略分组;根据各目标策略分组抽取所述系统标识对应的待对账数据,以及所述业务标识对应的总账数据;将各目标策略分组、各目标策略分组对应的待对账数据以及总账数据生成一个对账任务,得到多个对账任务;并行执行所述对账任务,得到对账结果。采用本方法能够提高数据对账效率。

Description

数据对账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数据对账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金融业务的发展也越为重要。当金融业务涉及到支付时,则必然存在对账需求。对账作为支付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能够保障保障交易过程以及支付的安全性。在传统的对账方式中,当存在多个待对账业务系统时,是将每个待对账业务系统的数据与总账数据进行单独的数据对账。
然而,由于数据量较大,将每个待对账业务系统的数据与总账数据进行单独对账,会存在大量的重复性工作,例如,针对每个待对账业务系统,服务器均需要获取到相应的对账请求,才可进行对账操作,从而导致数据对账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数据对账效率的数据对账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一种数据对账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对账请求,所述对账请求携带业务标识以及对账参数;
根据所述对账参数获取与所述业务标识对应的对账策略;
获取与所述对账策略相对应的取数策略,所述取数策略包括至少一个待对账业务系统的系统标识;
根据所述对账策略将所述取数策略进行二维拆分,得到多个目标策略分组;
根据各目标策略分组抽取所述系统标识对应的待对账数据,以及所述业务标识对应的总账数据;
将各目标策略分组、各目标策略分组对应的待对账数据以及总账数据生成一个对账任务,得到多个对账任务;
并行执行所述对账任务,得到对账结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对账策略将所述取数策略进行二维拆分,得到多个目标策略分组包括:
根据所述对账策略的数据维度将所述取数策略进行横向拆分,得到多个维度策略分组;
根据各维度策略分组的取数类型将各维度策略分组进行纵向拆分,得到多个目标策略分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并行执行所述对账任务,得到对账结果包括:
调用多个线程,通过所述多个线程获取对账任务;
通过所述多个线程并行比对所述对账任务中的待对账数据与总账数据,得到对账结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过所述多个线程并行比对所述对账任务中的待对账数据与总账数据,得到对账结果包括:
通过多个线程在所述待对账数据以及所述总账数据中确定相同数据维度下的目标待对账数据以及目标总账数据;
将所述目标待对账数据以及目标总账数据进行比对;
当存在比对不一致的数据时,终止所述对账任务,得到对账差异结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目标待对账数据以及目标总账数据进行比对包括:
统计所述目标待对账数据的数量,以及所述目标总账数据的数量;
将统计得到的目标待对账数据的数量与统计得到的目标总账数据的数量进行比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过所述多个线程并行比对所述对账任务中的待对账数据与总账数据,得到对账结果包括:
通过所述多个线程在所述待对账数据以及所述总账数据中确定相同数据维度下的目标待对账数据以及目标总账数据;
将所述目标待对账数据以及目标总账数据进行比对;
记录比对不一致的数据,将记录的数据进行汇总处理,得到对账差异结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对账策略发送至终端,以使所述终端通过显示界面进行显示,在所述显示界面接收对账策略的更新操作,根据所述更新操作生成更新后的对账策略;
接收所述终端返回的更新后的对账策略,将所述更新后的对账策略进行存储。
一种数据对账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通信模块,用于接收对账请求,所述对账请求携带业务标识以及对账参数;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对账参数获取与所述业务标识对应的对账策略;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与所述对账策略相对应的取数策略,所述取数策略包括至少一个待对账业务系统的系统标识;
拆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对账策略将所述取数策略进行二维拆分,得到多个目标策略分组;
抽取模块,用于根据各目标策略分组抽取所述系统标识对应的待对账数据,以及所述业务标识对应的总账数据;
生成模块,用于将各目标策略分组、各目标策略分组对应的待对账数据以及总账数据生成一个对账任务,得到多个对账任务;
执行模块,用于并行执行所述对账任务,得到对账结果。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上述数据对账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接收对账请求,对账请求携带业务标识以及对账参数。从而根据对账参数获取与业务标识对应的对账策略,并获取与对账策略相对应的取数策略,取数策略包括至少一个待对账业务系统的系统标识。根据对账策略将取数策略进行二维拆分,得到多个目标策略分组。根据各目标策略分组抽取系统标识对应的待对账数据,以及业务标识对应的总账数据。将各目标策略分组、各目标策略分组对应的待对账数据以及总账数据生成一个对账任务,得到多个对账任务,并行执行对账任务,得到对账结果。通过获取包含至少一个系统标识的取数策略,根据对账策略将取数策略进行二维拆分,根据拆分得到的各目标策略分组进行数据抽取,并将生成的对账任务并行执行,实现将多个待对账业务系统的数据进行分类汇总,从而能够将多个待对账业务系统的数据与总账系统的数据进行同时对账,提高了数据对账效率,也能够在数据量较大时,提高数据对账效率。另外,服务器仅根据业务标识以及对账参数即可自动进行对账,无需人工操作,减少了工作人员的任务量。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数据对账方法的应用环境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数据对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获取到的取数策略的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对账策略将取数策略进行二维拆分,得到多个目标策略分组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另一个实施例中数据对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数据对账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提供的数据对账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应用环境中。参照图1,该数据对账方法应用于数据对账系统,数据对账系统包括终端102和服务器104。终端102与服务器104通过网络进行通信。服务器104接收终端发送的对账请求,对对账请求进行解析,得到业务标识以及对账参数。服务器104根据对账参数获取与业务标识对应的对账策略。服务器104获取与对账策略相对应的取数策略,取数策略包括至少一个待对账业务系统的系统标识。服务器104根据对账策略将取数策略进行二维拆分,得到多个目标策略分组。服务器104根据各目标策略分组抽取系统标识对应的待对账数据,以及业务标识对应的总账数据。服务器104将各目标策略分组、各目标策略分组对应的待对账数据以及总账数据生成一个对账任务,得到多个对账任务。服务器104并行执行对账任务,得到对账结果。其中,终端102可以但不限于是各种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便携式可穿戴设备。服务器104可以用独立的服务器或者是多个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来实现。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数据对账方法,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中的服务器为例进行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2,接收对账请求,对账请求携带业务标识以及对账参数。
对账是指将金融交易过程中产生的账单数据与总账数据进行核对,以保障交易安全的过程。总账是指总分类账簿,是根据总分类科目开设账户,用来登记全部金融业务,进行总分类核算,提供总括核算资料的分类账簿。总分类账簿所提供的核算资料,是编制会计报表的主要依据,任何企业都必须设置总分类账簿。
在办理金融业务的过程中,当需要进行对账处理时,用户可以登录数据对账系统,通过终端发起对账请求,服务器接收到对账请求后,响应该对账请求,解析对账请求,得到业务标识以及对账参数。其中,业务标识是指用于区分不同业务的唯一标识,可以是业务名称或者业务编号等,如业务名称可以是结账业务、转账业务等需要进行对账处理的业务。对账参数是指对账的查询维度,如核算组织、会计期间、主业务应用等。核算组织是指需要进行对账业务的企业或者机构。会记期间是指需要进行数据对账的时间范围,例如,一个月内的数据。主业务应用是指业务系统所对应的主要业务应用。
步骤204,根据对账参数获取业务标识对应的对账策略。
对账策略是指多个业务系统与总账系统进行数据对账的对账方案。例如,固定资产系统与总账系统的对账策略、应收系统与总账系统的对账策略、应付系统与总账系统的对账策略、出纳系统与总账系统的对账策略等。对账策略是服务器根据对账参数获取的,因此,对账策略中包括对账参数。对账策略中可以包括对账参数的类型,以对账参数为核算组织为例,对账参数类型可以是供应商,即核对所有供应商。对账策略中还可以包括该对账参数类型的数据范围,以对账参数类型为供应商为例,数据范围可以是只核对部分供应商,如供应商A和供应商B。
步骤206,获取与对账策略相对应的取数策略,取数策略包括至少一个待对账业务系统的系统标识。
取数策略是指在业务系统的业务数据以及总账系统的总账数据中进行数据抽取的规则。服务器根据对账策略获取该对账策略对应的取数策略。一个对账策略可以对应一个取数策略。一个取数策略中可以包括至少一个业务系统的系统标识,可以将取数策略中包含的业务系统作为待对账系统。当取数策略中包含多个待对账业务系统的系统标识时,例如,应付系统和出纳系统的组合,服务器需要将多个待对账业务系统同时与总账系统进行数据对账。
当对账策略为应收对账方案时,获取到的取数策略,即取数规则可以如图3所示。其中,取值类型可以是后续对账方案的数据维度,取值类型用于对取数策略进行横向维度的拆分。业务对象是指待对账业务系统对应的数据表。通用设置可以是不同取值类型的业务对象的通用名称。单据过滤可以是取数策略的数据抽取逻辑关系。取数类型用于对取数策略进行纵向维度划分。
步骤208,根据对账策略将取数策略进行二维拆分,得到多个目标策略分组。
服务器在获取到取数策略之后,可以根据对账策略将取数策略进行二维拆分,二维拆分是指将取数策略进行横向维度的拆分以及纵向维度的拆分。具体的,服务器可以根据对账策略的数据维度生成一个二维表,对账策略的数据维度是指对账策略的数据类型。该二维表为虚拟二维表,根据该二维表对取数策略进行横向维度的拆分、纵向维度的拆分以及后续进行数据对账处理。进一步的,服务器将对账策略的数据维度作为二维表的属性信息,即二维表的各个字段,例如,科目、总账维度、业务维度、总账系统的期初余额、业务系统的期初金额、总账系统的借方金额、业务系统的借方金额、总账系统的贷方金额、业务系统的贷方金额、总账系统的期末余额以及业务系统的期末余额等。从而服务器可以将二维表的属性信息中各金额属性对应的表格进行拆分,根据拆分的单元格数量将所有的属性信息对应的表格进行纵向维度的拆分,得到二维表。进而服务器可以先根据二维表的属性信息将取数策略进行横向维度的拆分,再对将横向拆分后的取数策略进行纵向维度的拆分,最终得到二维表中每个单元格对应的取数策略,将每个单元格对应的取数策略作为目标策略分组。目标策略分组可以包括多个取数策略。
步骤210,根据各目标策略分组抽取系统标识对应的待对账数据,以及业务标识对应的总账数据。
服务器可以根据各目标策略分组中的取数策略在系统标识对应的数据表中抽取对应的待对账数据,以及根据各目标策略分组中的取数策略在业务标识对应的数据表中抽取相应的总账数据。系统标识对应的数据表是指各系统标识对应的待对账系统的数据表。业务标识对应的数据表是指业务标识对应的总账系统的数据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服务器可以调用多个线程,通过多个线程根据各目标策略分组中的取数策略并行抽取系统标识对应的待对账数据,以及业务标识对应的总账数据。通过并行抽取数据可以提高数据抽取效率。
步骤212,将各目标策略分组、各目标策略分组对应的待对账数据以及总账数据生成一个对账任务,得到多个对账任务。
步骤214,并行执行对账任务,得到对账结果。
服务器可以将各目标策略分组、各目标策略分组对应的待对账数据以及总账数据生成一个对账任务。对账任务用于指示服务器对各根据目标策略分组将对应的待对账数据以及总账数据进行比对。服务器通过对生成的多个对账任务进行并行处理,得到对账结果。对账结果可以包括对账差异结果、对账正常结果。其中,对账差异结果可以仅包括对账存在差异的响应信息,也可以包括对账过程中存在的具体差异数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服务器可以通过分布式计算方式并行执行对账任务。例如,分布式计算方式可以是多线程、分布式计算引擎、分布式系统等中的任意一种。当服务器采用分布式系统进行并行计算时,可以将对账任务发送至分布式系统的多个分布式节点服务器,通过分布式节点服务器并行执行对账任务,并行比对对账任务中的待对账数据与总账数据,得到对账结果。
当采用多线程方式进行并行计算时,服务器可以调用运行的多个线程,通过多个线程获取对账任务进行并行执行;在一个对账任务完成之后,线程随机获取下一个对账任务来执行;或在一个对账任务执行完之后,线程固定获取下一个对账任务来执行。为了有效提高数据对账效率,服务器运行多个线程并发执行统计任务。线程的数量小于对账任务的数量。其中,线程可以固定执行某些对账任务,也可以随机获取某个对账任务来执行。线程可以根据目标策略分组来获取对账任务,也可以根据系统标识获取对账任务。线程可以被配置为固定执行某一目标策略分组的对账任务,或者固定执行某一系统标识的对账任务。由于线程固定执行某个对账任务,因此,容易发现在执行对账任务的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维护成本较低。线程还可以被配置为随机执行某一目标策略分组的对账任务,或者随机执行某一系统标识的对账任务,由于待对账业务系统的数据量较大,随机执行对账任务可以使得每个线程执行统计任务的数量趋于均衡,从而有效提高了多个线程并发执行对账任务的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服务器还可以将目标策略分组、系统标识以及业务标识生成数据比对任务,将数据比对任务下发至多个分布式节点服务器,通过多个分布式节点服务器并行执行数据比对任务。具体的,多个分布式节点服务器根据目标策略分组并行抽取系统标识对应的待对账数据,以及业务标识对应的总账数据。从而在待对账数据以及总账数据中确定相同数据维度下的目标待对账数据以及目标总账数据,将目标待对账数据以及目标总账数据进行比对,得到对账差异结果。
在本实施例中,服务器接收对账请求,对账请求携带业务标识以及对账参数。从而服务器根据对账参数获取与业务标识对应的对账策略,并获取与对账策略相对应的取数策略,取数策略包括至少一个待对账业务系统的系统标识。根据对账策略将取数策略进行二维拆分,得到多个目标策略分组。根据各目标策略分组抽取系统标识对应的待对账数据,以及业务标识对应的总账数据。将各目标策略分组、各目标策略分组对应的待对账数据以及总账数据生成一个对账任务,得到多个对账任务,并行执行对账任务,得到对账结果。通过获取包含至少一个系统标识的取数策略,根据对账策略将取数策略进行二维拆分,根据拆分得到的各目标策略分组进行数据抽取,并将生成的对账任务并行执行,实现将多个待对账业务系统的数据进行分类汇总,从而能够将多个待对账业务系统的数据与总账系统的数据进行同时对账,提高了数据对账效率,也能够在数据量较大时,提高数据对账效率。另外,服务器仅根据业务标识以及对账参数即可自动进行对账,无需人工操作,减少了工作人员的任务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根据对账策略将取数策略进行二维拆分,得到多个目标策略分组的步骤包括:
步骤402,根据对账策略的数据维度将取数策略进行横向拆分,得到多个维度策略分组。
步骤404,根据各维度策略分组的取数类型将各维度策略分组进行纵向拆分,得到多个目标策略分组。
对账策略包括多个数据维度,数据维度是指对账策略对应的数据类型。服务器根据对账策略的数据维度将取数策略进行横向拆分,得到多个维度策略分组。各维度策略分组中的取数策略对应一个数据维度。例如,数据维度可以是科目、总账维度、业务维度、总账系统的期初余额、业务系统的期初金额、总账系统的借方金额、业务系统的借方金额、总账系统的贷方金额、业务系统的贷方金额、总账系统的期末余额以及业务系统的期末余额等。
各维度策略分组中的取数策略对应的取数类型可以是不同的。因此,服务器可以再对各维度策略分组中的多个取数策略进行纵向拆分,得到多个目标策略分组。目标策略分组中的取数策略是以取数类型拆分得到的最细颗粒度。
在本实施例中,服务器根据对账策略的数据维度将取数策略进行横向拆分,再根据各维度策略分组的取数类型将各维度策略分组进行纵向拆分,得到多个目标策略分组。只需要二次拆分即可获取最细颗粒度的取数策略,减少了数据抽取的耗时,有效提高了数据对账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调用运行的多个线程,通过多个线程获取对账任务;通过多个线程并行比对对账任务中的待对账数据与总账数据,得到对账结果。由于采用多个线程并发执行对账任务,从而有效提高了数据对账效率。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提供了一种数据对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2,接收对账请求,对账请求携带业务标识以及对账参数。
步骤504,根据对账参数获取业务标识对应的对账策略。
步骤506,获取与对账策略相对应的取数策略,取数策略包括至少一个待对账业务系统的系统标识。
步骤508,根据对账策略将取数策略进行二维拆分,得到多个目标策略分组。
步骤510,根据各目标策略分组抽取系统标识对应的待对账数据,以及业务标识对应的总账数据。
步骤514,调用运行的多个线程,通过多个线程获取对账任务。
步骤516,通过多个线程在待对账数据以及总账数据中确定相同数据维度下的目标待对账数据以及目标总账数据。
步骤518,将目标待对账数据以及目标总账数据进行比对。
步骤520,当存在比对不一致的数据时,终止对账任务,得到对账差异结果。
在需要快速获取对账结果的情况下,在数据对账过程中,只要出现一个数据比对不一致的情况,则终止所有的对账任务。例如,在结账业务中,对账步骤只是其中的一个检测点,此时,只需要返回一个对账存在差异的响应信息,以提示结账业务是否可以继续进行下一个检测点。当服务器利用多个线程并行比对对账任务中的待对账数据与总账数据的过程中,服务器通过多个线程确定相同维度下的目标待对账数据以及目标总账数据,并将相同维度的目标待对账数据以及目标总账数据进行并行比对。具体的,服务器可以比对相同维度下目标待对账数据的金额与目标总账数据的金额是否一致,只要存在一个比对不一致的金额,服务器则立即终止所有的对账任务,得到对账差异结果。
在本实施例中,在将目标待对账数据以及目标总账数据进行比对的过程中,只要存在比对不一致的数据,则终止对账任务,得到对账差异结果。无需得到所有的差异数据,能够有效提高数据对账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将目标待对账数据以及目标总账数据进行比对包括:统计目标待对账数据的数量,以及目标总账数据的数量;将统计得到的目标待对账数据的数量与统计得到的目标总账数据的数量进行比对。
在本实施例中,服务器还可以统计相同维度下的目标待对账数据的数量,以及目标总账数据的数量,将统计的目标待对账数据的数量与统计的目标总账数据的数量进行比对,从而实现比对相同维度下目标待对账数据的分类个数与目标总账数据的分类个数是否一致,当比对不一致时,直接生成对账存在差异的结果。以存货核算系统与总账系统进行对账为例,当存货核算系统查询到10个物料维度的数据,但是总账系统只查询到9个物料维度的数据,则服务器可以直接生成对账存在差异的结果。只需要比对相同维度下对应的数据分类个数,无需确定具体的差异数据,能够在对账步骤仅作为一个监测点的情况下,进一步减少数据对比耗费的时间,有效提高了数据对账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多个线程并行比对对账任务中的待对账数据与总账数据,得到对账结果包括:通过多个线程在待对账数据以及总账数据中确定相同数据维度下的目标待对账数据以及目标总账数据;将目标待对账数据以及目标总账数据进行比对;记录比对不一致的数据,将记录的数据进行汇总处理,得到对账差异结果。
针对需要展示全部差异数据的情况下,当服务器利用多个线程并行比对对账任务中的待对账数据与总账数据的过程中,服务器通过多个线程确定相同维度下的目标待对账数据以及目标总账数据,并将相同维度的目标待对账数据以及目标总账数据进行并行比对。具体的,服务器可以比对相同维度下目标待对账数据的金额与目标总账数据的金额是否一致,将比对不一致的数据进行记录,并将记录的数据进行汇总。服务器将汇总的数据发送至终端,终端将汇总的数据以分页的形式在结果页面进行显示。服务器可以在需要展示全部差异数据时,汇总全部差异数据发送至终端进行显示,能够提高数据对账方式的通用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将对账策略发送至终端,以使终端通过显示界面进行显示,在显示界面接收对账策略的更新操作,根据更新操作生成更新后的对账策略;接收终端返回的更新后的对账策略,将更新后的对账策略进行存储。
服务器在获取到对账策略之后,可以将对账策略发送至终端进行显示。在面对多样化的对账需求时,若用户需要更新对账策略,用户可以在显示界面进行对账策略配置。具体的,终端具备对账策略更新功能,当终端在显示界面接收到对账策略的更新操作时,根据更新操作生成更新后的对账策略。对账策略的更新操作可以是在显示界面中增加对账策略或是删减对账策略的操作。终端根据更新操作生成更新后的对账策略。服务器接收终端返回的更新后的对账策略,将更新后的对账策略进行存储,服务器从而可以根据更新后的对账策略获取相应的取数策略,进而执行对账任务。
在本实施例中,服务器可以将对账策略发送至终端进行显示,当用户的对账需求发生变化时,可以自行配置对账策略,与传统方式,在对账需求发生改变时,需要修改代码的方式相比,对账效率更高,同时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2、图4及图5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2、图4及图5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提供了一种数据对账装置,包括:通信模块602、第一获取模块604、第二获取模块606、拆分模块608、抽取模块610、生成模块612和执行模块614,其中:
通信模块602,用于接收对账请求,对账请求携带业务标识以及对账参数。
第一获取模块604,用于根据对账参数获取与业务标识对应的对账策略。
第二获取模块606,用于获取与对账策略相对应的取数策略,取数策略包括至少一个待对账业务系统的系统标识。
拆分模块608,用于根据对账策略将取数策略进行二维拆分,得到多个目标策略分组。
抽取模块610,用于根据各目标策略分组抽取系统标识对应的待对账数据,以及业务标识对应的总账数据。
生成模块612,用于将各目标策略分组、各目标策略分组对应的待对账数据以及总账数据生成一个对账任务,得到多个对账任务。
执行模块614,用于并行执行对账任务,得到对账结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拆分模块608,还用于根据对账策略的数据维度将取数策略进行横向拆分,得到多个维度策略分组;根据各维度策略分组的取数类型将各维度策略分组进行纵向拆分,得到多个目标策略分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执行模块614,还用于调用多个线程,通过多个线程获取对账任务;通过多个线程并行比对对账任务中的待对账数据与总账数据,得到对账结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执行模块614,还用于通过多个线程在待对账数据以及总账数据中确定相同数据维度下的目标待对账数据以及目标总账数据;将目标待对账数据以及目标总账数据进行比对;当存在比对不一致的数据时,终止对账任务,得到对账差异结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执行模块614,还用于统计目标待对账数据的数量,以及目标总账数据的数量;将统计得到的目标待对账数据的数量与统计得到的目标总账数据的数量进行比对。
在一个实施例中,执行模块614,还用于通过多个线程在待对账数据以及总账数据中确定相同数据维度下的目标待对账数据以及目标总账数据;将目标待对账数据以及目标总账数据进行比对;记录比对不一致的数据,将记录的数据进行汇总处理,得到对账差异结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装置还包括:更新模块,用于将对账策略发送至终端,以使终端通过显示界面进行显示,在显示界面接收对账策略的更新操作,根据更新操作生成更新后的对账策略;接收终端返回的更新后的对账策略,将更新后的对账策略进行存储。
关于数据对账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数据对账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数据对账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服务器,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7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和数据表。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表。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数据表用于对账策略、取数策略、系统标识对应的数据、业务标识对应的总账数据以及对账结果。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数据对账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7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该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的步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表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数据对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对账请求,所述对账请求携带业务标识以及对账参数;
根据所述对账参数获取与所述业务标识对应的对账策略;
获取与所述对账策略相对应的取数策略,所述取数策略包括至少一个待对账业务系统的系统标识;
根据所述对账策略将所述取数策略进行二维拆分,得到多个目标策略分组;
根据各目标策略分组抽取所述系统标识对应的待对账数据,以及所述业务标识对应的总账数据;
将各目标策略分组、各目标策略分组对应的待对账数据以及总账数据生成一个对账任务,得到多个对账任务;
并行执行所述对账任务,得到对账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对账策略将所述取数策略进行二维拆分,得到多个目标策略分组包括:
根据所述对账策略的数据维度将所述取数策略进行横向拆分,得到多个维度策略分组;
根据各维度策略分组的取数类型将各维度策略分组进行纵向拆分,得到多个目标策略分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并行执行所述对账任务,得到对账结果包括:
调用多个线程,通过所述多个线程获取对账任务;
通过所述多个线程并行比对所述对账任务中的待对账数据与总账数据,得到对账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多个线程并行比对所述对账任务中的待对账数据与总账数据,得到对账结果包括:
通过多个线程在所述待对账数据以及所述总账数据中确定相同数据维度下的目标待对账数据以及目标总账数据;
将所述目标待对账数据以及目标总账数据进行比对;
当存在比对不一致的数据时,终止所述对账任务,得到对账差异结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目标待对账数据以及目标总账数据进行比对包括:
统计所述目标待对账数据的数量,以及所述目标总账数据的数量;
将统计得到的目标待对账数据的数量与统计得到的目标总账数据的数量进行比对。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多个线程并行比对所述对账任务中的待对账数据与总账数据,得到对账结果包括:
通过所述多个线程在所述待对账数据以及所述总账数据中确定相同数据维度下的目标待对账数据以及目标总账数据;
将所述目标待对账数据以及目标总账数据进行比对;
记录比对不一致的数据,将记录的数据进行汇总处理,得到对账差异结果。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对账策略发送至终端,以使所述终端通过显示界面进行显示,在所述显示界面接收对账策略的更新操作,根据所述更新操作生成更新后的对账策略;
接收所述终端返回的更新后的对账策略,将所述更新后的对账策略进行存储。
8.一种数据对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通信模块,用于接收对账请求,所述对账请求携带业务标识以及对账参数;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对账参数获取与所述业务标识对应的对账策略;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与所述对账策略相对应的取数策略,所述取数策略包括至少一个待对账业务系统的系统标识;
拆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对账策略将所述取数策略进行二维拆分,得到多个目标策略分组;
抽取模块,用于根据各目标策略分组抽取所述系统标识对应的待对账数据,以及所述业务标识对应的总账数据;
生成模块,用于将各目标策略分组、各目标策略分组对应的待对账数据以及总账数据生成一个对账任务,得到多个对账任务;
执行模块,用于并行执行所述对账任务,得到对账结果。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011104028.1A 2020-10-15 2020-10-15 数据对账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223281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04028.1A CN112232818A (zh) 2020-10-15 2020-10-15 数据对账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04028.1A CN112232818A (zh) 2020-10-15 2020-10-15 数据对账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32818A true CN112232818A (zh) 2021-01-15

Family

ID=741174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04028.1A Pending CN112232818A (zh) 2020-10-15 2020-10-15 数据对账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32818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05402A (zh) * 2021-05-29 2021-08-03 长沙市到家悠享家政服务有限公司 对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3326333A (zh) * 2021-06-30 2021-08-31 平安消费金融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3469805A (zh) * 2021-07-21 2021-10-01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账务数据核算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238317A (zh) * 2021-12-03 2022-03-25 武汉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存储和同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791915A (zh) * 2022-06-22 2022-07-26 深圳高灯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归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22179119A1 (zh) * 2021-02-24 2022-09-01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核对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26394A1 (en) * 1998-10-29 2002-02-28 Patrick Savage Method and system of combined billing of multiple accounts on a single statement
CN101710410A (zh) * 2009-10-28 2010-05-19 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核对账务数据的方法和系统
CN104156832A (zh) * 2014-08-28 2014-11-19 国家电网公司 系统间数据核对方法及装置
CN106408410A (zh) * 2016-11-29 2017-02-15 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对账方法及装置
CN107563881A (zh) * 2017-08-04 2018-01-09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记账方法和装置、服务器
CN109615495A (zh) * 2018-10-11 2019-04-12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的对账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CN109785106A (zh) * 2019-03-05 2019-05-21 浪潮通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erp系统对账方法
CN109816499A (zh) * 2017-11-20 2019-05-28 埃森哲环球解决方案有限公司 交易对账系统
CN110262998A (zh) * 2019-05-14 2019-09-20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对账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0765179A (zh) * 2019-10-18 2020-02-07 京东数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分布式对账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210804508U (zh) * 2019-12-28 2020-06-19 绍兴博华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计算机财务管理系统
CN111460298A (zh) * 2020-03-31 2020-07-28 深圳市酷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业务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26394A1 (en) * 1998-10-29 2002-02-28 Patrick Savage Method and system of combined billing of multiple accounts on a single statement
CN101710410A (zh) * 2009-10-28 2010-05-19 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核对账务数据的方法和系统
CN104156832A (zh) * 2014-08-28 2014-11-19 国家电网公司 系统间数据核对方法及装置
CN106408410A (zh) * 2016-11-29 2017-02-15 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对账方法及装置
CN107563881A (zh) * 2017-08-04 2018-01-09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记账方法和装置、服务器
CN109816499A (zh) * 2017-11-20 2019-05-28 埃森哲环球解决方案有限公司 交易对账系统
CN109615495A (zh) * 2018-10-11 2019-04-12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的对账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CN109785106A (zh) * 2019-03-05 2019-05-21 浪潮通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erp系统对账方法
CN110262998A (zh) * 2019-05-14 2019-09-20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对账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0765179A (zh) * 2019-10-18 2020-02-07 京东数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分布式对账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210804508U (zh) * 2019-12-28 2020-06-19 绍兴博华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计算机财务管理系统
CN111460298A (zh) * 2020-03-31 2020-07-28 深圳市酷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业务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MASTER: "出纳日常对账操作笔记", Retrieved from the Internet <URL:https://vip.kingdee.com/article/78197278846201088?productLineId=2>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79119A1 (zh) * 2021-02-24 2022-09-01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核对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205402A (zh) * 2021-05-29 2021-08-03 长沙市到家悠享家政服务有限公司 对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3326333A (zh) * 2021-06-30 2021-08-31 平安消费金融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3469805A (zh) * 2021-07-21 2021-10-01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账务数据核算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238317A (zh) * 2021-12-03 2022-03-25 武汉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存储和同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791915A (zh) * 2022-06-22 2022-07-26 深圳高灯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归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32818A (zh) 数据对账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8389121B (zh) 贷款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8876133B (zh) 基于业务信息的风险评估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和介质
CN110782240B (zh) 业务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8304554B (zh) 文件拆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780870B (zh) 一种业务执行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416665B (zh) 数据交互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851298B (zh) 异常分析及处理方法、电子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580874B (zh) 数据申请的系统安全控制方法、系统和计算机设备
CN108897729B (zh) 一种交易模板共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888299A (zh) 风控决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919664A (zh) Api资产风险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833182A (zh) 识别风险对象的方法和装置
CN113902415A (zh) 财务数据核对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687800A (zh) 文件打印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709709A (zh) 基于保理业务的信息处理方法、系统和计算机设备
CN110969430A (zh) 可疑用户的识别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US20230419403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curing risk in blockchain networks
CN116108007A (zh) 报表数据校验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784662A (zh) 交易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7522502A (zh) 元宇宙营业厅的资源推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介质
CN117390000A (zh) 资源交换数据处理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21072943A1 (zh) 财务数据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7372000A (zh) 金融资源转移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886452A (zh) 业务指令执行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