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31862A - 复合受力状态下的矩形钢管混凝土截面极限承载判断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复合受力状态下的矩形钢管混凝土截面极限承载判断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31862A
CN112231862A CN202011126144.3A CN202011126144A CN112231862A CN 112231862 A CN112231862 A CN 112231862A CN 202011126144 A CN202011126144 A CN 202011126144A CN 112231862 A CN112231862 A CN 1122318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crete
rectangular
section
steel tube
filled st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2614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31862B (zh
Inventor
陈杭滨
张景一
付波
童根树
孙浩
赵晓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Timur Xinke Building Structure Design Off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Timur Xinke Building Structure Design Off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Timur Xinke Building Structure Design Off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Timur Xinke Building Structure Design Off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2614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3186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2318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318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318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318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7Mechanical parametric or variational desig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3Architectural design, e.g. computer-aided architectural design [CAAD] related to design of buildings, bridges, landscapes, production plants or road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受力状态下的矩形钢管混凝土截面极限承载判断方法。根据矩形钢管混凝土柱自身属性处理获得矩形钢管混凝土柱的全截面受压承载力和混凝土工作承担系数;将矩形钢管混凝土柱的轴心压力设计值全截面受压承载力之间的比值与混凝土工作承担系数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分段分类按照以下方式判断矩形钢管混凝土柱截面的承载稳定性并采取措施提高稳定性。本发明全面解决了轴力和弯矩联合作用下矩形钢管混凝土截面的极限承载判断问题,具有更高的精度,并采取措施提高稳定性,极大提高了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复合受力状态下的矩形钢管混凝土截面极限承载判断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结构设计技术领域的一种建工结构极限承载判断方法,具体涉及一种轴力和弯矩联合作用下的矩形钢管混凝土截面极限承载判断方法。
背景技术
钢管混凝土柱通过在空钢管中填充混凝土而形成,按截面形式不同可分为圆钢管混凝土柱,方、矩形、宽钢管混凝土柱等,如图1所示。在受力过程中,钢管对其内部混凝土的约束作用使混凝土处于三向受压状态,提高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变形能力;钢管内部的混凝土又可以有效地防止钢管发生局部屈曲,因此钢管混凝土柱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具体表现为高承载力、高延性的特点。
关于轴力和弯矩联合作用下的矩形钢管混凝土柱截面极限承载力计算,目前主要有三方法作出了相关规定,分别是《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方法》(CECS159:2004),《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方法》(GB50936-2014)和《组合结构设计方法》JGJ138-2016,但现有的计算方法存在很多局限性和不足。由于弱轴方向的初始屈服曲面更靠近塑性铰相关曲线,这说明弱轴方向的塑性开展潜力低于绕强轴的塑性开展潜力,对应用来说,宜限制塑性弯矩的充分利用,但CECS159:2004中的三折线方程未考虑此因素。且当宽矩形截面退化成矩形钢管截面时,三折线方程的误差增大。现有技术缺少了更加接近真实构件截面极限承载力的处理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在矩形钢管混凝土柱中准确判断截面的承载力,克服现有方法存在的偏差,本发明提供一种轴力和弯矩联合作用下的矩形钢管混凝土柱截面极限承载力判断方法,解决了现有方法中承载能力判断不准确、导致结构处理误差较大的技术问题,该方法吻合数值分析结果,准确度好,适用范围广泛,在矩形钢管混凝土柱结构处理中准确判断和提高截面的承载力。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是在现有方法上,经过与试验值对比,提出了一种在轴力和弯矩联合作用下更适合矩形钢管混凝土截面的极限承载力计算本发明新方法。
所述矩形钢管混凝土柱为承受轴力和弯矩联合作用下的矩形钢管混凝土柱;
1)根据矩形钢管混凝土柱自身属性处理获得矩形钢管混凝土柱的全截面受压承载力PP和混凝土工作承担系数αck
2)将矩形钢管混凝土柱的轴心压力设计值P和全截面受压承载力PP之间的比值与混凝土工作承担系数αck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按照以下分段曲线(三曲线拟合)方式判断矩形钢管混凝土柱截面的承载稳定性并采取措施提高稳定性:
Figure BDA0002733681830000021
Figure BDA0002733681830000022
Figure BDA0002733681830000023
Figure BDA0002733681830000024
Figure BDA0002733681830000025
Figure BDA0002733681830000026
Figure BDA0002733681830000027
式中,Mx——截面弯矩设计值;
Mpx0——只有弯矩作用时的截面抗弯承载力;
P——轴心压力设计值;
PP——轴心抗压承载力;
αck——混凝土工作承载系数;
β——修正指数;
γ——截面抗弯承载力折减系数;
3)若满足2)中的公式条件,则矩形钢管混凝土柱在弯曲平面内的承载稳定,不作调整;
若不满足2)中的公式条件,则矩形钢管混凝土柱在弯曲平面内的承载不稳定;若不稳定,则增加矩形钢管混凝土柱的截面尺寸,可增加长边或者短边或者两者共同,增加矩形钢管混凝土柱的壁厚,即钢管壁厚。
所述的矩形钢管混凝土柱的全截面受压承载力PP采用以下公式处理获得:
PP=fAs+fcAc
其中,As、Ac——矩形钢管混凝土柱的截面钢管面积和混凝土面积;
f、fc——矩形钢管混凝土柱所用的钢材、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所述的混凝土工作承担系数αck采用以下公式处理获得:
Figure BDA0002733681830000031
其中,As、Ac——矩形钢管混凝土柱的截面钢管面积和混凝土面积;
f、fc——矩形钢管混凝土柱所用的钢材、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所述的修正指数β根据不同的弯曲轴设置不同,弯曲轴分为强轴和弱轴:
对绕强轴b≤h:
Figure BDA0002733681830000032
对绕弱轴b>h:
Figure BDA0002733681830000033
式中,b——与弯曲轴平行的矩形钢管截面边长;
h——与弯曲轴垂直的矩形钢管截面边长。
所述的截面抗弯承载力折减系数γ根据不同的弯曲轴设置不同,弯曲轴分为强轴和弱轴:
若绕弱轴b>h:
Figure BDA0002733681830000034
(绕弱轴折减)
若绕强轴b≤h:γ=1(绕强轴不折减)
绕强轴时,强轴x平行矩形钢管混凝土柱横截面的矩形短边,矩形钢管混凝土柱的矩形长边所在柱面承受单向压弯荷载。绕弱轴时,弱轴y平行矩形钢管混凝土柱横截面的矩形长边,矩形钢管混凝土柱的矩形短边所在柱面承受单向压弯荷载。
所述的矩形钢管混凝土柱是由矩形钢管内部浇筑混凝土而成。
所述的矩形钢管混凝土柱横截面的长边与短边比值为1~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发明全面解决了轴力和弯矩联合作用下矩形钢管混凝土截面的极限承载判断问题。
2、本发明提出的计算判断相比现有方法具有更高的精度,并根据承载判断结果采取措施提高承载,结果与数值结果非常吻合,极大提高了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的准确性。
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竖向构件全部或部分采用矩形钢管混凝土柱的各类建筑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适用的矩形钢管混凝土柱结构示意图。
图2为矩形钢管混凝土柱的混凝土工作承载系数αck取0.2,高宽比h/b=1.5时,矩形钢管混凝土截面强轴和弱轴分别运用折减后的三曲线拟合公式与现有方法三折线方程的对比图。
图3为矩形钢管混凝土柱的混凝土工作承载系数αck取0.4,高宽比h/b=1.5时,矩形钢管混凝土截面强轴和弱轴分别运用折减后的三曲线拟合公式与现有方法三折线方程的对比图。
图4为矩形钢管混凝土柱的混凝土工作承载系数αck取0.6,高宽比h/b=1.5时,矩形钢管混凝土截面强轴和弱轴分别运用折减后的三曲线拟合公式与现有方法三折线方程的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及其具体步骤如下:
1、如图1所示,矩形钢管混凝土柱是由矩形钢管1和在矩形钢管1内部浇筑混凝土2组合而成。
以下选取3个实施例,αck分别取0.2、0.4、0.6时进行计算。
①代入现有方法三折线方程绘制出对应的承载曲线:
Figure BDA0002733681830000041
Figure BDA0002733681830000042
Figure BDA0002733681830000043
其中:
P——轴心压力设计值;
PP——轴心抗压承载力;
αck——混凝土工作承载系数;
Figure BDA0002733681830000044
Mx——截面弯矩设计值;
Mpx0——只有弯矩作用时的截面抗弯承载力;
②代入本发明的三曲线拟合曲线公式绘制出对应的承载曲线:
Figure BDA0002733681830000051
Figure BDA0002733681830000052
Figure BDA0002733681830000053
对绕强轴(b<h)
Figure BDA0002733681830000054
对绕弱轴(b>h):
Figure BDA0002733681830000055
对绕弱轴b>h:
Figure BDA0002733681830000056
对绕强轴b≤h:γ=1 (11)
式中,Mx——截面弯矩设计值;
Mpx0——只有弯矩作用时的截面抗弯承载力;
P——轴心压力设计值;
PP——轴心抗压承载力;
αck——混凝土工作承载系数;
β——修正指数;
b——与弯曲轴平行的矩形钢管截面边长;
h——与弯曲轴垂直的矩形钢管截面边长;
γ——截面抗弯承载力折减系数;
将本发明三曲线拟合与现有方法三折线进行对比,分析现有方法三折线存在的不足和本发明的优势所在。
2、当αck为0.2,h/b=1.5时,矩形钢管混凝土截面强轴和弱轴分别运用折减后的三曲线拟合公式和现有方法三折线方程进行计算,绘制承载力P/PP—Mx/MPx0包络曲线,如图2所示。
折减后的三曲线拟合曲线与现有方法三折线相比,强轴承载能力包络范围略有扩大,但尚不明显;弱轴承载能力由于考虑了折减,包络范围相对于强轴有所减小。说明在αck较小时,采用现有方法三折线与采用新方法的三曲线拟合公式误差不大。
3、当αck为0.4,h/b=1.5时,矩形钢管混凝土截面强轴和弱轴分别运用折减后三曲线拟合公式和现有方法三折线方程进行计算,绘制承载力P/PP—Mx/MPx0包络曲线,如图3所示。
折减后的三曲线拟合曲线与现有方法三折线相比,强轴承载能力包络范围扩大明显,尤其是在0<P/PP<αck时。说明当αck增大时,采用现有方法三折线方程判断的矩形钢管混凝土截面绕强轴承载力准确性下降明显,设计偏于保守。弱轴承载能力由于考虑了折减,包络范围相对于强轴有所减小,与三折线近似,说明在αck不太大时,矩形钢管混凝土柱截面绕弱轴的相关曲线采用三折线是比较合适的。
4、当αck为0.6,h/b=1.5时,矩形钢管混凝土截面强轴和弱轴分别运用三曲线拟合公式和现有方法三折线方程进行计算,绘制承载力P/PP—Mx/MPx0包络曲线,如图4所示。
折减后的三曲线拟合曲线与现有方法三折线相比,强轴承载能力包络范围扩大非常显著,尤其是在0<P/PP<αck时。说明在αck较大时,采用现有方法三折线方程判断的矩形钢管混凝土截面强轴承载力准确性严重下降,太过于保守。弱轴承载能力由于考虑了折减,包络范围相对于强轴有所减小,但在0<P/PP<αck时仍与三折线差异明显,说明αck较大时,采用现有方法三折线方程判断的矩形钢管混凝土截面承载力准确性严重下降,太过于保守。
通过典型算例来验证本发明提出的公式,图上同时给出了CECS159:2004中对应的压弯与拉弯承载力三折线方程和本发明提出的折减后三曲线拟合公式。根据本发明公式判断轴力和弯矩联合作用下矩形钢管混凝土截面的极限承载,计算结果与数值结果非常吻合,极大提高了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的准确性,解决了现有方法中承载能力判断不准确、导致结构处理误差较大的技术问题。
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内容仅仅是对发明构思的实现形式的列举,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实施例所陈述的具体形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也及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构思所能够想到的等同技术手段。

Claims (6)

1.一种复合受力状态下的矩形钢管混凝土截面极限承载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钢管混凝土柱为承受轴力和弯矩联合作用下的矩形钢管混凝土柱;
1)根据矩形钢管混凝土柱自身属性处理获得矩形钢管混凝土柱的全截面受压承载力PP和混凝土工作承担系数αck
2)将矩形钢管混凝土柱的轴心压力设计值P和全截面受压承载力PP之间的比值与混凝土工作承担系数αck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按照以下分段曲线方式判断矩形钢管混凝土柱截面的承载稳定性并采取措施提高稳定性:
Figure FDA0002733681820000011
Figure FDA0002733681820000012
Figure FDA0002733681820000013
Figure FDA0002733681820000014
Figure FDA0002733681820000015
Figure FDA0002733681820000016
Figure FDA0002733681820000017
式中,Mx——截面弯矩设计值;
Mpx0——只有弯矩作用时的截面抗弯承载力;
P——轴心压力设计值;
PP——轴心抗压承载力;
αck——混凝土工作承载系数;
β——修正指数;
γ——截面抗弯承载力折减系数;
3)若满足2)中的公式条件,则矩形钢管混凝土柱在弯曲平面内的承载稳定;
若不满足2)中的公式条件,则矩形钢管混凝土柱在弯曲平面内的承载不稳定,则增加矩形钢管混凝土柱的截面尺寸,增加矩形钢管混凝土柱的壁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受力状态下的矩形钢管混凝土截面极限承载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矩形钢管混凝土柱的全截面受压承载力PP采用以下公式处理获得:
PP=fAs+fcAc
其中,As、Ac——矩形钢管混凝土柱的截面钢管面积和混凝土面积;
f、fc——矩形钢管混凝土柱所用的钢材、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受力状态下的矩形钢管混凝土截面极限承载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凝土工作承担系数αck采用以下公式处理获得:
Figure FDA0002733681820000021
其中,As、Ac——矩形钢管混凝土柱的截面钢管面积和混凝土面积;
f、fc——矩形钢管混凝土柱所用的钢材、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受力状态下的矩形钢管混凝土截面极限承载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修正指数β根据不同的弯曲轴设置不同,弯曲轴分为强轴和弱轴:
对绕强轴b≤h:
Figure FDA0002733681820000022
对绕弱轴b>h:
Figure FDA0002733681820000023
式中,b——与弯曲轴平行的矩形钢管截面边长;
h——与弯曲轴垂直的矩形钢管截面边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受力状态下的矩形钢管混凝土截面极限承载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截面抗弯承载力折减系数γ根据不同的弯曲轴设置不同,弯曲轴分为强轴和弱轴:
若绕弱轴b>h:
Figure FDA0002733681820000024
若绕强轴b≤h:γ=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受力状态下的矩形钢管混凝土截面极限承载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矩形钢管混凝土柱是由矩形钢管内部浇筑混凝土而成。
CN202011126144.3A 2020-10-20 2020-10-20 复合受力状态下的矩形钢管混凝土柱截面极限承载判断方法 Active CN1122318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26144.3A CN112231862B (zh) 2020-10-20 2020-10-20 复合受力状态下的矩形钢管混凝土柱截面极限承载判断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26144.3A CN112231862B (zh) 2020-10-20 2020-10-20 复合受力状态下的矩形钢管混凝土柱截面极限承载判断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31862A true CN112231862A (zh) 2021-01-15
CN112231862B CN112231862B (zh) 2024-02-20

Family

ID=741181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26144.3A Active CN112231862B (zh) 2020-10-20 2020-10-20 复合受力状态下的矩形钢管混凝土柱截面极限承载判断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31862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82725A (zh) * 2020-10-20 2021-01-05 杭州铁木辛柯建筑结构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复合受力状态下的方钢管混凝土截面极限承载判断方法
CN116956395A (zh) * 2023-05-06 2023-10-27 杭州铁木辛柯建筑结构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用临界温度法的矩形钢管混凝土柱防火保护层的设计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00648A (zh) * 2010-06-30 2010-12-01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多种受力情况下的钢管混凝土承载力确定方法及应用
CN101936852A (zh) * 2010-07-12 2011-01-05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一种钢管-frp-混凝土柱轴压承载力确定方法及应用
CN104594174A (zh) * 2014-07-23 2015-05-06 广西大学 一种基于强度与延性的钢管混凝土拱桥抗震能力评估方法
CN105279325A (zh) * 2015-10-13 2016-01-27 成都建筑材料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考虑整体空间作用的钢管混凝土锥形柱等效计算长度及稳定性的计算方法
CN108399306A (zh) * 2018-03-12 2018-08-14 武汉大学 常高温统一的钢管混凝土构件压弯承载力计算方法
CN108487542A (zh) * 2018-03-16 2018-09-04 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 钢管混凝土束组合构件稳定承载力计算方法
CN109610650A (zh) * 2018-11-23 2019-04-12 大连理工大学 钢管混凝土柱-钢梁穿心螺栓连接节点抗弯承载力和弯矩-转角曲线的一种计算方法
CN109783940A (zh) * 2019-01-16 2019-05-21 杭州铁木辛柯建筑结构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一种钢管混凝土柱平面内稳定承载判断方法
CN110263486A (zh) * 2019-07-02 2019-09-20 杭州铁木辛柯建筑结构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一种异形钢管混凝土柱双向压弯稳定承载判断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00648A (zh) * 2010-06-30 2010-12-01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多种受力情况下的钢管混凝土承载力确定方法及应用
CN101936852A (zh) * 2010-07-12 2011-01-05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一种钢管-frp-混凝土柱轴压承载力确定方法及应用
CN104594174A (zh) * 2014-07-23 2015-05-06 广西大学 一种基于强度与延性的钢管混凝土拱桥抗震能力评估方法
CN105279325A (zh) * 2015-10-13 2016-01-27 成都建筑材料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考虑整体空间作用的钢管混凝土锥形柱等效计算长度及稳定性的计算方法
CN108399306A (zh) * 2018-03-12 2018-08-14 武汉大学 常高温统一的钢管混凝土构件压弯承载力计算方法
CN108487542A (zh) * 2018-03-16 2018-09-04 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 钢管混凝土束组合构件稳定承载力计算方法
CN109610650A (zh) * 2018-11-23 2019-04-12 大连理工大学 钢管混凝土柱-钢梁穿心螺栓连接节点抗弯承载力和弯矩-转角曲线的一种计算方法
CN109783940A (zh) * 2019-01-16 2019-05-21 杭州铁木辛柯建筑结构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一种钢管混凝土柱平面内稳定承载判断方法
CN110263486A (zh) * 2019-07-02 2019-09-20 杭州铁木辛柯建筑结构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一种异形钢管混凝土柱双向压弯稳定承载判断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BIN LIU ET AL.: "Flexural behavior of concrete-filled rectangular steel tubular composite truss beams in the negative moment region", 《ENGINEERING STRUCTURES》, vol. 216, pages 11 - 16 *
XIANGGANG LIU ET AL.: "Research on special-shaped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ular columns under axial compression", 《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 vol. 147, pages 215 - 222 *
屠永清等: "L形钢管混凝土柱轴压承载力计算", 《建筑结构学报》, vol. 34, pages 315 - 319 *
查晓雄等: "《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中承载力公式的一致性研究", 《建筑结构学报》, vol. 34, pages 12 - 18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82725A (zh) * 2020-10-20 2021-01-05 杭州铁木辛柯建筑结构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复合受力状态下的方钢管混凝土截面极限承载判断方法
CN112182725B (zh) * 2020-10-20 2024-02-20 杭州铁木辛柯建筑结构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复合受力状态下的方钢管混凝土截面极限承载判断方法
CN116956395A (zh) * 2023-05-06 2023-10-27 杭州铁木辛柯建筑结构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用临界温度法的矩形钢管混凝土柱防火保护层的设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31862B (zh) 2024-0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83940B (zh) 一种钢管混凝土柱平面内稳定承载判断方法
CN112231862A (zh) 复合受力状态下的矩形钢管混凝土截面极限承载判断方法
CN110263486B (zh) 一种异形钢管混凝土柱双向压弯稳定承载判断方法
CN110263484B (zh) L形钢管混凝土柱在复合受力下的截面极限承载判断方法
CN110795879B (zh) 一种连续的钢管混凝土构件压弯承载力计算方法
CN112949105B (zh) 各向同性双管混凝土柱挤压应力计算方法及系统
CN108399306B (zh) 常高温统一的钢管混凝土构件压弯承载力计算方法
CN112948909B (zh) 各向同性双管混凝土柱承载力计算方法及系统
CN111177944A (zh) 一种基于板壳理论的深海管道屈曲传播压力的计算方法
CN112417548A (zh) 一种圆钢管混凝土柱截面单向压弯极限承载提高方法
CN110763568A (zh) 一种管材任意方向厚向异性系数的确定方法
CN112182725A (zh) 复合受力状态下的方钢管混凝土截面极限承载判断方法
CN111058546B (zh) 一种具有拉压功能的屈曲约束支撑及其设计方法
CN112214822A (zh) 一种宽钢管混凝土柱单向压弯稳定极限承载提高方法
CN112112277B (zh) 一种矩形钢管混凝土柱单向压弯稳定极限承载提高方法
CN112307550B (zh) 复合受力状态下的宽钢管混凝土柱强轴极限承载判断方法
CN112307412B (zh) 复合受力状态下的宽钢管混凝土弱轴极限承载判断方法
Idrus et al. Tubular strength comparison of offshore jacket structures under API RP2A and ISO 19902
CN112883600A (zh) 钢管混凝土构件整体与局部损伤联合评估模型的构建方法
CN205857407U (zh) 内圆外方中空夹层带预应力筋钢管混凝土桁架相贯节点
CN112989586A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空心墩柱破坏模式的判断方法
CN206571413U (zh) 一种组合式建筑工程用爬行梯
JP3778733B2 (ja) 鋼管柱梁接合部の耐力推定方法
CN106759861B (zh) 焊接空心球节点空间网格结构梁单元杆件弯矩的计算方法
CN114638040A (zh) 一种精确计算双管混凝土柱承载力的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