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30011A - 流体引导模块和有至少两个流体引导模块的流体引导系统 - Google Patents

流体引导模块和有至少两个流体引导模块的流体引导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30011A
CN112230011A CN202010645282.6A CN202010645282A CN112230011A CN 112230011 A CN112230011 A CN 112230011A CN 202010645282 A CN202010645282 A CN 202010645282A CN 112230011 A CN112230011 A CN 1122300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fluid
redirecting
module
fluid gu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4528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霍尔格·利珀特
托马斯·普福希
麦科·托尔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ndress and Hauser Conducta GmbH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Endress and Hauser Conducta GmbH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ndress and Hauser Conducta GmbH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Endress and Hauser Conducta GmbH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122300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300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3/00Containers or dishes for laboratory use, e.g. laboratory glassware; Droppers
    • B01L3/50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 B01L3/502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with fluid transport, e.g. in multi-compartment structur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00Sampling; 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 G01N1/02Devices for withdrawing samples
    • G01N1/22Devices for withdrawing samples in the gaseous state
    • G01N1/2247Sampling from a flowing stream of ga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10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samples or any liquids to, in, or from, the analysis apparatus, e.g. suction devices, injection devices
    • G01N35/1095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samples or any liquids to, in, or from, the analysis apparatus, e.g. suction devices, injection devices for supplying the samples to flow-through analys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11/00Component parts of measuring arrangement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 G01D11/24Housings ; Casings for instrumen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00Sampling; 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 G01N1/02Devices for withdrawing samples
    • G01N1/10Devices for withdrawing samples in the liquid or fluent state
    • G01N1/18Devices for withdrawing samples in the liquid or fluent state with provision for splitting samples into por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00Sampling; 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 G01N1/02Devices for withdrawing samples
    • G01N1/10Devices for withdrawing samples in the liquid or fluent state
    • G01N1/20Devices for withdrawing samples in the liquid or fluent state for flowing or falling materials
    • G01N1/2035Devices for withdrawing samples in the liquid or fluent state for flowing or falling materials by deviating part of a fluid stream, e.g. by drawing-off or tapp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18Wate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00Sampling; 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 G01N2001/002Device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samples to an analysing apparatu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linical Laboratory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Hemat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Measuring Fluid Pressure (AREA)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 Exhaust Gas After Treatment (AREA)
  • Sealing Using Fluids, Sealing Without Contact, And Removal Of Oi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流体引导模块和有至少两个流体引导模块的流体引导系统,引导模块包括:壳体,具有位于其中并沿第一轴线延伸且具有第一端和与第一端轴向地隔开的第二端的传感器腔室;第一区域,用于连接到第二引导模块,其位于壳体的第一外侧上并沿第二轴线延伸并具有第一改向通道,其沿第二轴线延伸并具有第一端和与该第一端轴向地隔开的第二端;入口通道,将第一通道端流体地联接到第一腔室端,其中第一通道适合于流体地联接到第二引导模块的出口通道;第二区域,用于连接到第三引导模块,其位于壳体的第二外侧上并沿平行于第二轴线的第三轴线延伸;出口通道,将第二区域流体地联接到第一腔室端,其中出口通道适合于连接到第三引导模块的入口通道。

Description

流体引导模块和有至少两个流体引导模块的流体引导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流体引导模块和具有至少两个流体引导模块的流体引导系统。
背景技术
在分析测量技术中,特别是在水管理和环境分析领域和诸如食品技术、生物技术和制药业之类的工业中以及对于各种实验室应用而言,气态或液态测量介质中的分析物((例如离子或溶解气体)的被测量(例如pH值、电导率或浓度)至关重要。可以使用具有相关分析物敏感性的传感器来检测和评估这些被测量。
为了将待分析的测量介质供应到传感器,将传感器安装在流通配件中。流通配件使得测量介质能够以预定方式流动抵靠于传感器。取决于要测量的被测量的数量,将一个或多个传感器容纳在流通配件中。设置在流通配件中的流体通道确保待分析的测量介质从规定方向流动抵靠于传感器。
流通配件可以被构建成多传感器配件或具有多个流体引导模块的流体引导系统。多传感器配件能够容纳多个传感器,这些传感器被布置在多传感器配件的不同腔室中。各个腔室彼此连接,以使得通过多传感器配件形成用于引导流体的通道。流体引导系统包括任意数量的流体引导模块,其中,每个流体引导模块均包括用于容纳传感器的腔室。这些流体引导模块互连起来,以使得这些流体引导模块形成用于将流体引导通过流体引导系统的所有腔室的通道。测量介质必须要取决于用在流体引导模块中的传感器而从规定方向流动抵靠于传感器。通常,抵靠于传感器的流从上到下或者从下往上沿着该流的延展轴线流动。
在多传感器配件中,通过固定地布置的传感器腔室和流体通道来预先确定流动方向。然而,在具有流体引导模块的流体引导系统中,取决于用在流体引导模块中的传感器,流体引导模块之间的流动方向必须在流体引导模块之间改变。
能够使得测量介质改向的已知的流体引导系统在两个模块化流通配件之间的联接部处不具有最佳的密封性能。此外,改向区域中会出现死容积,从而增加污染物沉积、藻类形成等风险。此外,密封元件通常不能最佳地放置在两个模块化流通配件之间,这使得密封元件的插入变得复杂,并影响了密封元件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单、安全并且耐用的流体引导模块。
根据本发明,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引导模块来实现上述目的。
根据本发明的流体引导模块包括:
-壳体,该壳体具有处在壳体中的传感器腔室,该传感器腔室沿着第一轴线延伸并且具有第一腔室端和第二腔室端,该第二腔室端与第一腔室端轴向地隔开,
-第一连接区域,该第一连接区域用于连接到第二流体引导模块,该第一连接区域位于壳体的第一外侧上并且沿着第二轴线延伸,并且具有第一改向通道,该第一改向通道沿着第二轴线延伸并具有第一改向通道端和第二改向通道端,该第二改向通道端与第一改向通道端轴向地隔开,
-腔室入口通道,该腔室入口通道将第一改向通道端流体地联接到传感器腔室的第一腔室端,
其中,该第一改向通道适合于流体地联接到第二流体引导模块的腔室出口通道,
-第二连接区域,该第二连接区域用于连接到第三流体引导模块,该第二连接区域位于壳体的第二外侧上并且沿着平行于第二轴线的第三轴线延伸,
-腔室出口通道,该腔室出口通道将第二连接区域流体地联接到传感器腔室的第一腔室端,
其中,该腔室出口通道适合于连接到第三流体引导模块的腔室入口通道,其中,该第一改向通道和/或第二改向通道每个均适合于容纳密封单元,使得当流体引导模块连接到第二流体引导模块和/或第三流体引导模块时,该密封单元在各种情形中均设置用以接触在流体引导模块和第二流体引导模块之间传递的流体和/或在流体引导模块和第三流体引导模块之间传递的流体。
根据本发明的流体引导模块使得流体引导模块能够容易地并且牢固地连接到另一流体引导模块。此外,该流体引导模块允许在两个流体引导模块彼此连接时,使得两个已连接起来的流体引导模块之间的死容积最小。该流体引导模块能够避免密封在两个流体引导模块彼此连接时过度挤压。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区域和第二连接区域每个均从壳体突出,并且每个均适合于由连接元件所围绕,例如第一连接区域和第二连接区域可以每个均具有燕尾形横截面。这能够将彼此连接的两个流体引导模块牢固地压在一起。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连接区域具有第二改向通道,该第二改向通道沿着第三轴线延伸并且具有第一改向通道端和第二改向通道端,该第二改向通道端与第一改向通道端轴向地隔开。通过能够彼此连接起来的两个改向通道来简化两个流体引导模块的组装。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改向通道和/或第二改向通道由周向侧壁和底壁形成,该周向侧壁界定该改向通道,其中,该底壁构造成平面表面并且适合于容纳密封单元。这允许该密封元件不会在两个流体引导模块相连接时被挤压。
上述目的也可通过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流体引导系统来实现。
根据本发明的流体引导系统包括: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流体引导模块,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流体引导模块,
-密封单元,该密封单元用于密封第一流体引导模块的第一连接区域与第二流体引导模块的第二连接区域,
-连接元件,该连接元件用于将第一流体引导模块的第一连接区域连接到第二流体引导模块的第二连接区域,
-其中该第一流体引导模块和第二流体引导模块适合于通过第一流体引导模块的第一改向通道来将第二流体引导模块的腔室出口通道流体地联接到第一流体引导模块的腔室入口通道。
该流体引导系统使得能够安全地并且容易地操纵流体引导模块。因此,取决于应用领域,可以将任意数量的流体引导模块组装成应用专用的流体引导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该密封单元包括密封元件和定位元件,其中,该密封元件和定位元件是互补的并且适合于填充第一改向通道或第二改向通道,从而使得该密封元件通过定位元件定位在第一改向通道或第二改向通道中,以使得该密封元件与腔室入口通道或腔室出口通道对准。因此,如果不期望使得测量介质改向,则使得两个流体引导模块之间的死容积最小。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该密封单元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该第一段具有开口,其中,该第一段和第二段被布置成使得当该密封单元被插入到第一改向通道或第二改向通道中时,该开口适合于与腔室入口通道或腔室出口通道对准。因此,如果不期望使得测量介质改向,则使得两个流体引导模块之间的死容积最小。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该密封单元具有密封唇部和改向开口,其中,该密封唇部设计成使得当密封单元布置在第一改向通道或第二改向通道中时,该密封唇部从第一改向通道端延伸到第二改向通道端。因此,如果期望测量介质的改向,则使得两个流体引导模块之间的死容积最小。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该密封单元具有围绕改向开口延伸的密封边沿。该密封边沿能够在生产密封单元时节省材料。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一流体引导模块和第二流体引导模块的第一连接区域和第二连接区域每个均具有燕尾形横截面,并且该连接元件具有与连接区域互补的形状。因此,在待连接的两个流体引导模块之间实现牢固的连接。
附图说明
基于下文对附图的描述来更加详细地解释本发明。附图示出了:
图1:根据本发明的流体引导模块的示意性纵剖视图;
图2:根据本发明的流体引导模块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纵剖视图;
图3:图1所示的流体引导模块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4:根据本发明的流体引导系统的纵剖视图;
图5:穿过图4所示的流体引导系统的剖视图;
图6:密封单元;
图7:密封单元的另一实施例;
图8:密封单元的替代性实施例;
图9:图8所示密封单元的另一实施例;
图10:图8所示密封单元的另一实施例;
图11:图8所示密封单元的另一实施例;和
图12:密封单元的另一替代性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流体引导模块101,该流体引导模块101具有壳体102。在壳体102中,存在传感器腔室103,该传感器腔室103沿着第一轴线Y1延伸。传感器腔室103具有第一腔室端104和第二腔室端105,该第二腔室端105与第一腔室端104轴向地隔开。传感器腔室103具有传感器入口,并且适合于通过传感器入口来接纳传感器。该传感器沿着轴线Y1从上方被引入到传感器腔室103中。例如,传感器腔室103适合于容纳pH传感器、氧化还原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或氯传感器。
流体引导模块101具有第一连接区域106,该第一连接区域106用于连接到第二流体引导模块201或第三流体引导模块301。
第二流体引导模块201和第三流体引导模块301与流体引导模块101是相同的,该流体引导模块出于简化起见在下文中被称为第一流体引导模块101。也就是说,第二流体引导模块201和第三流体引导模块301与第一流体引导模块101具有相同的特征。因此,关于第一流体引导模块101介绍的所有以下特征也被认为是关于第二流体引导模块201和第三流体引导模块301介绍的。针对第二流体引导模块201的特征的附图标记在百位处具有2,并且针对第三流体引导模块301的特征的附图标记在百位处具有3。针对流体引导模块101、201、301的特征的附图标记的十位和个位均是相同的。
第一连接区域106位于壳体102的第一外侧107上并且沿着第二轴线Y2延伸。第一连接区域106具有第一改向通道108,该第一改向通道沿着第二轴线Y2延伸。改向通道108具有第一改向通道端109和第二改向通道端110,该第二改向通道端110与第一改向通道端109轴向地隔开。
流体引导模块101包括腔室入口通道111,该腔室入口通道111将第一改向通道端109流体地联接到传感器腔室103的第一腔室端104。第一改向通道108适合于流体地连接到第二流体引导模块201的腔室出口通道212。
流体引导模块101具有第二连接区域113,该第二连接区域113用于连接到第三流体引导模块301。第二连接区域113位于壳体102的第二外侧114上并且沿着平行于第二轴线Y2的第三轴线Y3延伸。
流体引导模块101包括腔室出口通道112,该腔室出口通道112将第二连接区域113流体地联接到传感器腔室103的第一腔室端104。腔室出口通道112适合于连接到第三流体引导模块301的腔室入口通道311。
在流体引导模块101'的替代实施例中,腔室入口通道111将第二改向通道端110流体地连接到传感器腔室103的第二腔室端105(参见图4中的中间的流体引导模块101'和右侧的流体引导模块301')。在该实施例中,腔室出口通道112将传感器腔室103的第一腔室端104流体地连接到第二连接区域113(参见图4中的中间的流体引导模块101'和右侧的流体引导模块301')。
在图1中示出的流体引导模块101中,第二连接区域113具有第二改向通道116。第二改向通道116沿着第三轴线Y3延伸,并且具有第一改向通道端117和第二改向通道端118,该第二改向通道端118与第一改向通道端117轴向地隔开。在该实施例中,第一改向通道108和第二改向通道116每个均适合于接纳密封单元2的一半。
相比之下,在图2中示出的流体引导模块101中,第二连接区域113并不具有第二改向通道116。然而,在该实施例中,第一改向通道108相对于第一外侧107更深地形成在壳体102中,从而通过自身来接纳密封单元2。图4和图5中示出的流体引导模块101'、201'、301'具有第一改向通道108、208、308和第二改向通道116、216、316。
图3示出了流体引导模块101的侧视图,并且详细地说明了第一改向通道108。第一改向通道108由界定第一改向通道108的周向侧壁120以及底壁121所限定。底壁121构造成平面表面并且适合于接纳密封单元2。底壁121有利地是平坦的,即该底壁121不具有凹凸不平和凹槽。这防止底壁121上产生沉积物。底壁121有利地直接抵接于界定第一改向通道108的侧壁120。第二改向通道116可以类似于第一改向通道108而形成。
第一改向通道108允许容纳密封单元2,该密封单元2沿着侧壁120延伸并且可以从侧壁120向内变形到第一改向通道108中。因此,当两个流体引导模块相连接并且由密封单元2密封时,密封单元2不会以损坏的方式受挤压。侧壁120有利地是平坦的,即该侧壁不具有凹凸不平和凹槽。这防止侧壁120上产生沉积物。
图4示出了流体引导系统1,其中,第一流体引导模块101'、第二流体引导模块201以及第三流体引导模块301'串联地布置。串联地布置在这里意指腔室出口通道212、112被流体地联接到对应的腔室入口通道111、311。因此,形成系统通道,该系统通道通过流体引导模块101'、201、301'且由此通过流体引导系统1而从腔室入口通道211延伸到腔室出口通道312。该系统通道包括腔室入口通道211、111、311、传感器腔室203、103、303、腔室出口通道212、112、312、第一改向通道208、108、308以及可选地是还有第二改向通道216、116、316,它们在图4中示出的流体引导模块的实施例中被示出。
密封单元2在各种情形中均被布置在第二流体引导模块201、第一流体引导模块101'以及第三流体引导模块301'之间。密封单元2适合于将两个相邻的流体引导模块密封,使得任何测量介质均无法泄漏到外部。“到外部”在这里意指流体引导系统1的系统通道之外。当然,如果少于三个或多个三个的流体引导模块用在流体引导系统中,则密封单元2被布置在各个流体引导模块之间。
流体引导系统1允许两个并排的流体引导模块101'、201、301'能够适合于通过第一流体引导模块101'的第二改向通道116和第三流体引导模块301'的第一改向通道108而共同地形成朝向外部封闭的改向通道。
在图4和图5中示出的流体引导模块101'、201、301'中,第一连接区域206、106、306和第二连接区域213、113、313每个均从壳体202、102、302突出。第一连接区域106和第二连接区域113适合于由连接元件8围绕。例如,第一连接区域106和第二连接区域113每个均具有燕尾形横截面(参见图5)。第一连接区域106和第二连接区域113也可以具有适合于将通过连接元件8所连接起来的流体引导模块压在一起的其它横截面形状。
连接元件8具有与第一连接区域106和第二连接区域113的燕尾形横截面互补的横截面(参见图5)。因此,如图5中所示,连接元件8适合于将第一流体引导模块101的第一连接区域106和第二流体引导模块201的第二连接区域213压在一起,并且适合于将第一流体引导模块101'的第二连接区域113和第三流体引导模块301'的第一连接区域306压在一起。
连接元件8例如被实施为两个部分。在该情形中,连接元件8的两个部分适合于通过张紧元件(例如,螺纹(未示出))而彼此连接。
图6示出了密封单元2的一个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密封单元2包括密封元件3和定位元件4。密封元件3例如是O型环。密封元件3例如由橡胶制成。定位元件4例如是塑料元件。定位元件4允许O型环不打滑。因此,密封元件3保持在流体引导系统1中定位于两个流体引导模块的腔室出口通道和腔室入口通道之间。定位元件4和O型环被设计成使得流体引导模块的第一改向通道和/或第二改向通道由定位元件4和O型环填充。定位元件4还允许填充“不需要的”改向通道,从而减小流体引导系统1中的死容积。如果如图4中所示,第二流体引导模块201的腔室出口通道212与第一流体引导模块101'的腔室入口通道111对准(即,能够由密封元件3直接连接而无需使得测量介质改向),则所述改向通道是“不需要的”。换言之,在该情形中,测量介质不会发生改向。图7示出了密封单元2'的替代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密封单元2'一体地形成。密封单元2'例如由橡胶制成。密封单元2'具有带有开口的第一段3'和第二段4'。第一段3'适合于将第二流体引导模块201的腔室出口通道212与第一流体引导模块101、101'的腔室入口通道111密封(还参见图4)。第二段4'适合于填充流体引导模块的第一改向通道和/或第二改向通道(还参见图4)。因此,第二段4'使得第一段3'能够定位在第一改向通道和/或第二改向通道中,使得开口与所要连接起来的两个流体引导模块的腔室出口通道和腔室入口通道对准,并且由此减小第一改向通道和/或第二改向通道中的死容积。如图7中所示,第二段4'可选地是具有带有开口的第三段3”。第三段3”与第一段3'相同。由于无需考虑密封单元2”的定向,因此第三段3”使得用户易于组装流体引导系统1。换言之,密封单元2”确保:在使得腔室出口通道111与腔室入口通道211对准的流体引导系统1中,段3'、3”总是定位成使得开口在腔室入口通道211和腔室出口通道111之间对准。
图8示出了密封单元2”的另一替代性实施例。密封单元2”具有密封唇部5和改向开口6。密封唇部5适合于将第一流体引导模块201的腔室出口通道112与第三流体引导模块301、301'的腔室入口通道311密封(还参见图4和图5)。改向通道6适合于使得测量介质从第一流体引导模块201的腔室出口通道112改向到第三流体引导模块301、301'的腔室入口通道311。改向在这里意指从流体引导模块101'、201的第二改向通道116的第一改向通道端117、217到流体引导模块101'、301'(在图4中部分地示出)的第一改向通道108、308的第二改向通道端110、310的改变,或者从流体引导模块101、201的第二改向通道116的第二改向通道端118、218到流体引导模块101、301(未示出)的第一改向通道108、308的第一改向通道端109、309的改变。
图9示出了具有密封边沿5'的密封单元2”。密封单元2”例如由橡胶制成。密封边沿5'围绕改向开口6延伸。密封边沿5'被形成为适合于与改向通道108、116的底壁121相接触。密封边沿5'被设计成并不与改向通道108、116的侧壁120相接触。密封边沿5'是层状的。密封边沿5'允许在生产密封单元2”时节省材料。
图10和图11示出了密封单元2”的一个实施例,其中,至少一个保持按钮9被布置在密封唇部5上。保持按钮9优选地是被布置成使得该保持按钮并不突出到改向开口6中。例如,如图10中所示,多个保持按钮被周向地布置在密封唇部5的外边缘上。替代地是,如图11中所示,保持按钮9被布置在密封单元2”的每个端部处。保持按钮9适合于由流体引导模块101、201、301中的互补开口所接纳。保持按钮9具有这样的优点,密封单元2”的密封唇部5被稳定地保持在流体引导模块101、201、301中、更精确地是被保持在流体引导模块的改向通道中。
图12示出了替代性的密封单元2”',该密封单元2”'具有密封板10、密封螺纹11以及通孔12,该密封螺纹11和通孔12被布置在密封板10中。通孔12被布置成使得当密封单元2”'被定位在两个流体引导模块101、201、301之间时,一个流体引导模块的腔室出口通道连接到另一流体引导模块的腔室入口通道。连接元件8适合于将密封单元2”'以及待连接的两个流体引导模块固定就位。密封螺纹11围绕通孔行进。这样,密封单元2”'以防泄漏的方式连接到流体引导模块。密封单元2”'的优点在于,该密封单元2”'易于安装在流体引导系统1中。
取决于流体引导模块的设计,即:取决于腔室入口通道111、211、311通到第一改向通道108、208、308的第一改向通道端109、209、309中还是第二改向通道端110、210、310中和/或取决于腔室出口通道112、212、312通到第二改向通道116、216、316的第一改向通道端117、217、317中还是第二改向通道端118、218、318中且因此流体引导系统1中的测量介质是否意图在两个接连的流体引导模块101、201、301之间改向,将密封单元2、2'或密封单元2”、2”'用在接连布置的流体引导模块101、201、301之间。
将密封单元2、2'、2”、2”'用在流体引导系统1中具有这样的优点,流体引导模块101、201、301能够以防泄漏且省空间的方式连接。因此,特别是如果需要在两个流体引导模块之间实施改向的话,则密封单元2”可以无需将附加的需要空间的改向部件放置在流体引导模块之间。
流体引导模块101、201、301的优点在于,当流体引导模块101、201、301结合在一起时,密封单元2、2'、2”、2”'不会受到剪切。当密封单元包括弹性材料(例如,橡胶)时,这尤为重要。例如在图3中可以看到的是,第一改向通道108、208、308和/或第二改向通道116、216、316被设计成使得密封单元2、2'、2”、2”'能够膨胀到第一改向通道108、208、308和/或第二改向通道116、216、316的中心中。例如在图3中还可以看到的是,第一改向通道108、208、308和/或第二改向通道116、216、316具有围绕腔室入口通道111、211、311和/或腔室出口通道112、212、312的区域,该区域由侧壁120界定并且适合于接纳密封单元2、2'、2”、2”'。该周向区域优选地是平面的。换言之,该周向区域敞开,以便于密封单元向内、即在腔室入口通道111、211、311和/或腔室出口通道112、212、312的方向上膨胀,并且/或者并不限制密封单元向内膨胀。

Claims (10)

1.一种流体引导模块(101),所述流体引导模块包括:
壳体(102),所述壳体(102)具有在所述壳体(102)中的传感器腔室(103),所述传感器腔室(103)沿着第一轴线(Y1)延伸并且具有第一腔室端(104)和第二腔室端(105),所述第二腔室端(105)与所述第一腔室端(104)轴向地隔开,
第一连接区域(106),所述第一连接区域(106)用于连接到第二流体引导模块(201),所述第一连接区域(106)位于所述壳体(102)的第一外侧(107)上并且沿着第二轴线(Y2)延伸,并且具有第一改向通道(108),所述第一改向通道(108)沿着所述第二轴线(Y2)延伸并具有第一改向通道端(109)和第二改向通道端(110),所述第二改向通道端(110)与所述第一改向通道端(109)轴向地隔开,
腔室入口通道(111),所述腔室入口通道(111)将所述第一改向通道端(109)流体地联接到所述传感器腔室(103)的所述第一腔室端(104),
其中,所述第一改向通道(108)适合于流体地联接到所述第二流体引导模块(201)的腔室出口通道(212),
第二连接区域(113),所述第二连接区域(113)用于连接到第三流体引导模块(301),所述第二连接区域(113)位于所述壳体(102)的第二外侧(114)上并且沿着平行于所述第二轴线(Y2)的第三轴线(Y3)延伸,
腔室出口通道(112),所述腔室出口通道(112)将所述第二连接区域(113)流体地联接到所述传感器腔室(103)的所述第一腔室端(104),
其中,所述腔室出口通道(112)适合于连接到所述第三流体引导模块(301)的腔室入口通道(311),
其中,所述第一改向通道(108)和/或所述第二改向通道(116)每个均适合于容纳密封单元(2),使得当所述流体引导模块(101)连接到所述第二流体引导模块(201)和/或所述第三流体引导模块(301)时,所述密封单元(2)在各种情形中均被设置用以接触在所述流体引导模块(101)和所述第二流体引导模块(201)之间传递的流体和/或在所述流体引导模块(101)和所述第三流体引导模块(301)之间传递的流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引导模块(101),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区域(106)和所述第二连接区域(113)每个均从所述壳体(102)突出,并且适合于由连接元件(8)围绕;例如,所述第一连接区域(106)和所述第二连接区域(113)每个均具有燕尾形横截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流体引导模块(101),其中,所述第二连接区域(113)包括第二改向通道(116),所述第二改向通道(116)沿着所述第三轴线(Y3)延伸,并且具有第一改向通道端(117)和第二改向通道端(118),所述第二改向通道端(118)与所述第一改向通道端(117)轴向地隔开。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流体引导模块(101),其中,所述第一改向通道(108)和/或所述第二改向通道(116)由周向侧壁(120)和底壁(121)形成,所述周向侧壁(120)界定所述改向通道(108、116),其中,所述底壁(121)被构造成平面表面并且适合于接纳密封单元(2)。
5.一种流体引导系统(1),所述流体引导系统(1)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第一流体引导模块(101),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第二流体引导模块(201),
密封单元(2、2'、2”、2”'),所述密封单元(2、2'、2”、2”')用于将所述第一流体引导模块(101)的所述第一连接区域(106)与所述第二流体引导模块(201)的所述第二连接区域(213)密封,
连接元件(8),所述连接元件(8)用于将所述第一流体引导模块(101)的所述第一连接区域(106)连接到所述第二流体引导模块(201)的所述第二连接区域(213),
其中,所述第一流体引导模块(101)和所述第二流体引导模块(201)适合于通过所述第一流体引导模块(101)的所述第一改向通道(108)来将所述第二流体引导模块(201)的所述腔室出口通道(212)流体地联接到所述第一流体引导模块(101)的所述腔室入口通道(1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流体引导系统(1),其中,所述密封单元(2)包括密封元件(3)和定位元件(4),其中,所述密封元件(3)和所述定位元件(4)被构造成是互补的并且适合于填充所述第一改向通道(108、208、308)或所述第二改向通道(116、216、316),以使得所述密封元件(3)由所述定位元件(4)定位在所述第一改向通道(108、208、308)或所述第二改向通道(116、216、316)中,使得所述密封元件(3')与所述腔室入口通道(111、311)或所述腔室出口通道(112、212)对准。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流体引导系统(1),其中,所述密封单元(2')包括第一段(3')和第二段(4'),所述第一段(3')具有开口,其中,所述第一段(3')和所述第二段(4')被布置成使得当所述密封单元(2')被插入到所述第一改向通道(108、208、308)或所述第二改向通道(116、216、316)中时,所述开口适合于与所述腔室入口通道(111、311)或所述腔室出口通道(112、212)对准。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流体引导系统(1),其中,所述密封单元(2”)具有密封唇部(5)和改向开口(6),其中,所述密封唇部(5)被设计成使得当所述密封单元(2”)被布置在所述第一改向通道(108)或所述第二改向通道(116)中时,所述密封唇部(5)从所述第一改向通道端(109、117)延伸到所述第二改向通道端(110、118)。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流体引导系统(1),其中,所述密封单元(2”)具有密封边沿(5'),所述密封边沿(5')围绕所述改向开口(6)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5或6中的一项所述的流体引导系统(1),其中,所述第一流体引导模块(101)和所述第二流体引导模块(201)的所述第一连接区域(106、206)和所述第二连接区域(113、213)每个均具有燕尾形横截面,并且所述连接元件(8)具有与所述连接区域(106、113、206、213)互补的形状。
CN202010645282.6A 2019-07-15 2020-07-07 流体引导模块和有至少两个流体引导模块的流体引导系统 Pending CN11223001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9119078.9 2019-07-15
DE102019119078 2019-07-1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30011A true CN112230011A (zh) 2021-01-15

Family

ID=740933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45282.6A Pending CN112230011A (zh) 2019-07-15 2020-07-07 流体引导模块和有至少两个流体引导模块的流体引导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969726B2 (zh)
CN (1) CN112230011A (zh)
DE (1) DE10202011670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155709A1 (en) * 2021-09-28 2023-03-29 Bayer AG On-line biomolecular interaction analysi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ioprocesses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24589A1 (de) * 2007-08-21 2009-02-26 Belimo Holding Ag Durchflusssensor und herstellungsverfahren dafür
US20090214387A1 (en) * 2005-10-26 2009-08-27 Endress + Hauser Conducta Gesellschaft Fur Mess- U Assembly for Accommodating a Probe
CN102103113A (zh) * 2009-11-11 2011-06-22 恩德莱斯和豪瑟尔测量及调节技术分析仪表两合公司 用于测量容纳在特别是消毒用的过程容器中的流体的测量变量的探头系统
WO2013023859A1 (de) * 2011-08-12 2013-02-21 Endress+Hauser Flowtec Ag SENSOR-MODUL ZUM MESSEN UND/ODER ÜBERWACHEN VON PARAMETERN VON IN ROHRLEITUNGEN STRÖMENDEN MEDIEN SOWIE DAMIT GEBILDETES MEßSYSTEM
WO2014125457A1 (en) * 2013-02-18 2014-08-21 Seko S.P.A. Modular probe-holder
US20150377476A1 (en) * 2013-03-28 2015-12-31 Nec Corporation Water proof structure providing illumination func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156226C (en) * 1994-08-25 1999-02-23 Takayuki Taguchi Biological fluid analyzing device and method
DE29703788U1 (de) 1997-03-03 1997-06-26 Buerkert Werke Gmbh & Co Modularer Steuerblock für die Analysentechnik
DE19917330B4 (de) 1999-04-16 2004-08-26 INSTITUT FüR MIKROTECHNIK MAINZ GMBH Mikroreaktormodul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214387A1 (en) * 2005-10-26 2009-08-27 Endress + Hauser Conducta Gesellschaft Fur Mess- U Assembly for Accommodating a Probe
WO2009024589A1 (de) * 2007-08-21 2009-02-26 Belimo Holding Ag Durchflusssensor und herstellungsverfahren dafür
CN102103113A (zh) * 2009-11-11 2011-06-22 恩德莱斯和豪瑟尔测量及调节技术分析仪表两合公司 用于测量容纳在特别是消毒用的过程容器中的流体的测量变量的探头系统
WO2013023859A1 (de) * 2011-08-12 2013-02-21 Endress+Hauser Flowtec Ag SENSOR-MODUL ZUM MESSEN UND/ODER ÜBERWACHEN VON PARAMETERN VON IN ROHRLEITUNGEN STRÖMENDEN MEDIEN SOWIE DAMIT GEBILDETES MEßSYSTEM
WO2014125457A1 (en) * 2013-02-18 2014-08-21 Seko S.P.A. Modular probe-holder
US20150377476A1 (en) * 2013-03-28 2015-12-31 Nec Corporation Water proof structure providing illumination func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969726B2 (en) 2024-04-30
DE102020116704A1 (de) 2021-01-21
US20210016268A1 (en) 2021-0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73923B2 (en) Multi-port inline flow cell for use in monitoring multiple parameters in a sanitary process line
US9138744B2 (en) Fluid interface cartridge for a microfluidic chip
US9644794B2 (en) Flow cell with cavity and diaphragm
US10393553B2 (en) Modular sensor system
US20060002827A1 (en) Liquid reservoir connector
US9457504B2 (en) Column filter retainer connector with structural reinforcement and biocompatible fluid passageway
EP1994392B1 (en) Flow cell for optical detector and method of forming same
EP2012573A2 (en) Industrial automation input output module with elastomeric sealing
JP4910179B2 (ja) フローセンサ
CN112230011A (zh) 流体引导模块和有至少两个流体引导模块的流体引导系统
US9494613B2 (en) Modular flow injection analysis system
WO2004090409A1 (ja) 配管部材の接続構造
JP5002016B2 (ja) 弁シール部材及び弁
KR20070056990A (ko) 유체용 가스켓
JP5871863B2 (ja) マイクロ流路チップおよび医療用測定装置
RU2569903C2 (ru) Преобразователь давления технологической текучей среды со сменным фильтром средства сообщения с атмосферой
KR20040078150A (ko) 유동 매체용 다중 밸브 장치
US7748410B2 (en) Fluid handling apparatus
CN101372991B (zh) 模块化表面安装的流体系统
CN103380372A (zh) 具有多管连接件的处理分析仪器
JP5003372B2 (ja) 流量測定装置
JP2005345300A (ja) 圧力測定器
US10371672B1 (en) Integrated chromatography column injector detector device
CN213811938U (zh) 用于板式热传递器的分配器
CN117759745A (zh) 无泄漏切换阀和密封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