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15670A - 一种电子发票自动化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发票自动化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15670A
CN112215670A CN202011121183.4A CN202011121183A CN112215670A CN 112215670 A CN112215670 A CN 112215670A CN 202011121183 A CN202011121183 A CN 202011121183A CN 112215670 A CN112215670 A CN 1122156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invoice
electronic invoice
obtaining
pre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2118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15670B (zh
Inventor
江玉如
曹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andp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andp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andp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andp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2118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15670B/zh
Publication of CN1122156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156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156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156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4Billing or invoic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N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SPECIFIC COMPUTATIONAL MODELS
    • G06N20/00Machine learn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40/00Finance; Insurance; Tax strategies; Processing of corporate or income taxes
    • G06Q40/12Accounting
    • G06Q40/123Tax preparation or submis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5Push-based network ser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Finance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发票自动化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得第一企业信息;判断第一企业的财务方与税务供应商之间是否签订第一资质信息;若未签订,则双方签订第一资质信息之后,由税务供应商确定第一对接信息;获得第一企业的业务系统发送的第一待开电子发票信息;根据第一待开电子发票信息和第一授权信息,按照税务供应商预设的接口格式,集成调用税务供应商接口;获得第一预设时间,进而获得第一待开电子发票的结果信息,判断第一待开电子发票是否开票成功;若开票成功,则按照预设业务规则,将开好后的电子发票根据预设量打包推送给第一客户。解决了传统的财务开票采用纸质票的形式存在的资源浪费等诸多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发票自动化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发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发票自动化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公司内部财务开票采用的是纸质票的形式,现在需要新增电子票开票方式,通过供应商提供的标准的API接口,将开票信息发送至供应商,供应商电子票开具完成后,回传信息,具备批量下载、批量打印,以及邮件发送的功能。
但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发明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传统的采用纸质票的开票形式,不仅流程繁琐复杂,浪费人力物力,更是对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电子发票自动化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解决了传统的纸质发票的开票流程复杂、浪费人力物力以及对资源造成极大浪费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方便企业节约成本、优化处理流程以及减少资源浪费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发票自动化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获得第一企业信息;判断所述第一企业的财务方与税务供应商之间是否签订第一资质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资质信息包括所述第一企业开具电子发票的合同资质信息;若未签订,则所述财务方与税务供应商之间签订第一资质信息之后,由所述税务供应商确定第一对接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对接信息包括第一对接接口地址、第一平台编码、第一授权信息;获得所述第一企业的业务系统发送的第一待开电子发票信息;根据所述第一待开电子发票信息和第一授权信息,按照所述税务供应商预设的接口格式,集成调用所述税务供应商接口;获得第一预设时间;根据所述第一预设时间,获得所述第一待开电子发票的结果信息;根据所述第一待开电子发票的结果信息,判断所述第一待开电子发票是否开票成功;若开票成功,则按照预设业务规则,将开好后的电子发票根据预设量打包推送给第一客户。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发票自动化数据处理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包括:第一获得单元:所述第一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第一企业信息;第一判断单元:所述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企业的财务方与税务供应商之间是否签订第一资质信息;第一确定单元: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用于若未签订,则所述财务方与税务供应商之间签订第一资质信息之后,由所述税务供应商确定第一对接信息;第二获得单元:所述第二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所述第一企业的业务系统发送的第一待开电子发票信息;第一调用单元:所述第一调用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待开电子发票信息和第一授权信息,按照所述税务供应商预设的接口格式,集成调用所述税务供应商接口;第三获得单元:所述第三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第一预设时间;第四获得单元:所述第四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预设时间,获得所述第一待开电子发票的结果信息;第二判断单元:所述第二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待开电子发票的结果信息,判断所述第一待开电子发票是否开票成功;第一推送单元:所述第一推送单元用于若开票成功,则按照预设业务规则,将开好后的电子发票根据预设量打包推送给第一客户。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根据税务供应商不同开票公司的对接共性,提供统一的解决方案,再为企业不同业务系统的不同开票公司提供统一接入方式,同时具备批量下载、批量打印,邮件打包发送,使得企业开具电子发票更简单,节省物流成本等,同时系统也更具有安全性、扩展性和通用性。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电子发票自动化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电子发票自动化数据处理方法中的根据所述第一待开电子发票的结果信息,判断所述第一待开电子发票是否开票成功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电子发票自动化数据处理方法中的获得所述第一企业的业务系统发送的第一待开电子发票信息之后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电子发票自动化数据处理方法中的按照预设业务规则,将开好后的电子发票根据预设量打包推送给第一客户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电子发票自动化数据处理方法中的将开好后的电子发票根据预设量打包推送给第一客户之后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电子发票自动化数据处理方法中的按照所述推送优先级信息,将所述开好后的电子发票根据预设量打包推送给第一客户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电子发票自动化数据处理方法中的获得所述开好后的电子发票的目标用户信息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电子发票自动化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示例性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第一获得单元11,第一判断单元12,第一确定单元13,第二获得单元14,第一调用单元15,第三获得单元16,第四获得单元17,第二判断单元18,第一推送单元19,总线300,接收器301,处理器302,发送器303,存储器304,总线接口306。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电子发票自动化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解决了传统的纸质发票的开票流程复杂、浪费人力物力以及对资源造成极大浪费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方便企业节约成本、优化处理流程以及减少资源浪费的技术效果。
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的描述根据本申请的示例实施例。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本申请的全部实施例,应理解,本申请不受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例的限制。
申请概述
目前公司内部财务开票采用的是纸质票的形式,现在需要新增电子票开票方式,通过供应商提供的标准的API接口,将开票信息发送至供应商,供应商电子票开具完成后,回传信息,具备批量下载、批量打印,以及邮件发送的功能。传统的采用纸质票的开票形式,不仅流程繁琐复杂,浪费人力物力,更是对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总体思路如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发票自动化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获得第一企业信息;判断所述第一企业的财务方与税务供应商之间是否签订第一资质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资质信息包括所述第一企业开具电子发票的合同资质信息;若未签订,则所述财务方与税务供应商之间签订第一资质信息之后,由所述税务供应商确定第一对接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对接信息包括第一对接接口地址、第一平台编码、第一授权信息;获得所述第一企业的业务系统发送的第一待开电子发票信息;根据所述第一待开电子发票信息和第一授权信息,按照所述税务供应商预设的接口格式,集成调用所述税务供应商接口;获得第一预设时间;根据所述第一预设时间,获得所述第一待开电子发票的结果信息;根据所述第一待开电子发票的结果信息,判断所述第一待开电子发票是否开票成功;若开票成功,则按照预设业务规则,将开好后的电子发票根据预设量打包推送给第一客户。
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发票自动化数据处理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00:获得第一企业信息;
具体而言,所述第一企业信息为需要申请电子发票的企业。企业信息,指和该企业的注册和经营有关的信息,一般包括:企业名称、企业所在地、法人代表、注册资本、经营范围、经营资质、员工人数、企业网址、联系方式等。
步骤S200:判断所述第一企业的财务方与税务供应商之间是否签订第一资质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资质信息包括所述第一企业开具电子发票的合同资质信息;
具体而言,所述第一资质信息为所述第一企业申请电子发票所具备的资质,包括所述第一企业开具电子发票的合同资质信息,通过判断所述第一企业的财务方与税务供应商之间是否签订第一资质信息来为后续的开具电子发票等流程提供法律保证。
步骤S300:若未签订,则所述财务方与税务供应商之间签订第一资质信息之后,由所述税务供应商确定第一对接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对接信息包括第一对接接口地址、第一平台编码、第一授权信息;
具体而言,在所述财务方与税务供应商之间签订第一资质信息之后,由所述税务供应商确定第一对接信息,所述的第一对接信息包括第一对接接口地址、第一平台编码、第一授权信息,所述第一对接接口地址为供应商提供的标准的API(ApplicationProgramming Interface)接口,即应用程序接口,应用程序接口又称为应用编程接口,是一组定义、程序及协议的集合,通过API接口实现计算机软件之间的相互通信,API的一个主要功能是提供通用功能集,API同时也是一种中间件,为各种不同平台提供数据共享;所述第一平台编码为基于开具电子发票的平台进行的程序编码;所述第一授权信息为所述第一企业对所述税务供应商进行授权,授权其开具不同的电子发票。
步骤S400:获得所述第一企业的业务系统发送的第一待开电子发票信息;
具体而言,所述第一待开电子发票信息指企业ID、开票公司、发票类型、购货方发票抬头、购货买方纳税人识别号、购货方地址电话、购货方开户行及账号、购货方企业类型、购货方邮箱、财务发票内容代码、数量、开票金额、成本金额、开票银行等信息,通过获得所述第一企业的业务系统发送的第一待开电子发票信息,使得待开发票信息更加准确具体。
步骤S500:根据所述第一待开电子发票信息和第一授权信息,按照所述税务供应商预设的接口格式,集成调用所述税务供应商接口;
具体而言,在获得所述第一待开电子发票信息和授权信息之后,根据所述税务供应商提供的预设接口格式,对所述税务供应商提供的接口进行集成调用,开始进行电子开票,继而定时调用税务供应商下载开票结果信息。
步骤S600:获得第一预设时间;
步骤S700:根据所述第一预设时间,获得所述第一待开电子发票的结果信息;
具体而言,所述第一预设时间为预设的在对所述税务供应商提供的接口进行集成调用之后,开始进行电子开票的所用时间,根据所述第一预设时间,获得所述第一待开电子发票的结果信息,即在所述预设时间之后,判断所述第一待开电子发票是否成功,获得所述第一待开电子发票的结果信息。
步骤S800:根据所述第一待开电子发票的结果信息,判断所述第一待开电子发票是否开票成功;
步骤S900:若开票成功,则按照预设业务规则,将开好后的电子发票根据预设量打包推送给第一客户。
具体而言,通过所述第一待开电子发票的结果信息,其结果可能是开票成功、开票失败或者待开票等状态,来判断所述第一待开电子发票是否开票成功,若开票成功,则按照预设业务规则,将开好后的电子发票根据预设量打包推送给第一客户,进一步可理解为定时按业务规则,同一发票抬头,邮箱号的开票数据按20张发票附件打包成一封邮件发送给客户。
进一步,为了对电子开票进行扩展,可与税务供应商新签电子开票公司,开票系统新增公司信息、配置授权等对接信息,如图1中所述的步骤,对新增开票公司配置平台编码、授权码、接口地址等,并进行后续电子开票操作。
为了确保所述待开电子发票信息的安全性,确保其不被篡改,可进行基于区块链的加密操作。区块链技术是一项具有普适性的底层技术架构,它通过共识机制在分布式节点上生成和同步数据、借助可编程脚本实现合约条款的自动执行和数据操作。区块链被定义为一种按时间顺序来组织数据区块,不同区块之间按序形成链条状连接的数据结构,借助这种数据结构来构建数字账本。
根据所述第一待开电子发票信息生成第一验证码,其中,所述第一验证码是与所述第一待开电子发票信息一一对应的;根据所述第二待开电子发票信息和第一验证码生成第二验证码;将所述第一待开电子发票信息和所述第一验证码作为第一存储单位;将所述第二待开电子发票信息和所述第二验证码作为第二存储单位;将所述第一存储单位、所述第二存储单位分别复制保存在两台设备上,其中,每个设备对应于一个节点。所有节点组合起来形成了区块链,这样的区块链就构成了一个便于验证(只要验证最后一个区块的Hash值就相当于验证了整个版本),不可更改(任何一个交易信息的更改,会让所有之后的区块的Hash值发生变化,这样在验证时就无法通过)的总账本。
区块链系统采用分布式数据形式,让每一个参与节点都能够获得一份完整的数据库备份,除非能够同时控制整个系统中51%的节点,否则单个节点对数据库的修改是无效的,也无法影响其他节点上的数据内容。因此,参与系统中的节点越多,算力越强,系统中的数据安全性也就越高。对所述待开电子发票信息基于区块链的加密处理,有效保证了所述待开电子发票信息的安全,达到了对于所述待开电子发票信息进行安全存储的技术效果。
如图2所示,根据所述第一待开电子发票的结果信息,判断所述第一待开电子发票是否开票成功,步骤S800还包括:
步骤S810:当所述第一待开电子发票的结果信息为开票成功时,获得所述开好后的电子发票的第一发票信息;
步骤S820:将所述第一发票信息发送给所述业务系统;
步骤S830:当所述第一待开电子发票的结果信息为开票失败时,获得所述第一待开电子发票的开票失败原因信息;
步骤S840:将所述开票失败原因信息发送给所述业务系统。
具体而言,根据所述第一待开电子发票的结果信息,判断所述第一待开电子发票是否开票成功,当所述第一待开电子发票的结果信息为开票成功时,获得所述开好后的电子发票的第一发票信息,所述第一发票信息包括电子发票pdf文件、开票抬头及票号等信息,将所述第一发票信息发送给所述业务系统,包括ID、发票号、开票时间、开票形式、开票状态、已开发票凭证等信息;当所述第一待开电子发票的结果信息为开票失败时,获得所述第一待开电子发票的开票失败原因信息,可能是所述第一对接接口地址、第一平台编码、第一授权信息等出现问题导致开票失败,并将所述开票失败原因信息发送给所述业务系统。通过判断所述第一待开电子发票是否开票成功,达到了使得所述电子发票的开票流程更加具体、开票结果更加明确的技术效果。
如图3所示,所述获得所述第一企业的业务系统发送的第一待开电子发票信息之后,步骤S400还包括:
步骤S410:获得上传发票申请信息,其中,所述上传发票申请信息中包括所述第一待开电子发票信息;
步骤S420:获得所述第一发票额度列表;
步骤S430:根据所述第一发票额度列表,判断所述第一企业是否存在于所述第一发票额度列表中;
步骤S440:若不存在,则发送第一提示信息;
步骤S450:若存在,则判断所述第一待开电子发票的发票金额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一金额,其中,所述第一金额为所述第一企业的金额上限;
步骤S460:如果未超过所述第一金额,则当所述上传发票申请为成功之后,将所述第一待开电子发票信息的状态设定为待开票;
步骤S470:如果超过所述第一金额,则将所述第一待开电子发票的发票金额划分为多个开票申请记录;
步骤S480:当所述多个上传发票申请为成功之后,将所述多个开票申请记录的状态设定为待开票。
具体而言,获得所述第一企业的业务系统发送的第一待开电子发票信息之后,在上传发票申请时,需要校验发票额度、发票金额等信息,获得所述第一发票额度列表,所述第一发票额度列表包括需要电子开票的开票公司列表信息,根据所述第一发票额度列表,判断所述第一企业是否存在于所述第一发票额度列表中,即判断开票公司是否在发票额度列表中存在,若不存在,则发送第一提示信息,所述第一提示信息为“第N行开票公司不存在”;若存在,则判断所述第一待开电子发票的发票金额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一金额,其中,所述第一金额为所述第一企业的金额上限,如果超过所述第一金额,则将所述第一待开电子发票的发票金额划分为多个开票申请记录,进一步可理解为发票金额需小于等于该开票公司的金额上限,如果超出金额上限,则自动拆分成N笔开票申请记录,使得所述第一待开电子发票的发票金额小于或等于第一金额,当所述多个上传发票申请为成功之后,将所述多个开票申请记录的状态设定为待开票。通过分别对发票额度、发票金额等信息进行校验,达到了使得开票申请上传的整个流程更加细致、准确无误的技术效果。
如图4所示,若开票成功,则按照预设业务规则,将开好后的电子发票根据预设量打包推送给第一客户,步骤S900还包括:
步骤S910:获得第二预设时间;
步骤S920:每间隔所述第二预设时间,获得所述第一企业的发票余量信息;
步骤S930:获得第一预警值和第二预警值;
步骤S940:根据所述第一预警值和第二预警值,判断所述发票余量信息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步骤S950:若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获得第一指令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令信息用于发送第一邮件至第一邮箱;
步骤S960:若不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则判断所述发票余量信息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步骤S970:若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获得第二指令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指令信息用于发送第二邮件至所述第一邮箱;
步骤S980:若不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则判断所述发票余量信息是否满足第三预设条件;
步骤S990:若满足所述第三预设条件,则获得第三指令信息和第三预设时间,其中,所述第三指令信息用于在第三预设时间发送第三邮件至所述第一邮箱。
具体而言,如需开票成功,应实时获得所述发票的余票数额,获得第二预设时间,每间隔所述第二预设时间,获得所述第一企业的发票余量信息,所述第二预设时间为进行所述发票的余票数额查询的时间,在此不做具体限定;获得第一预警值和第二预警值,所述第一预警值为所述发票的余票数额为预警值的最高值,所述第二预警值为所述发票的余票数额为预警值的最低值;若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获得第一指令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令信息用于发送第一邮件至第一邮箱,进一步可理解为当日余票数介于所述第一预警值和所述第二预警值之间,可发送第一预警邮件至第一邮箱,对当日发票余额进行预警提示;若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获得第二指令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指令信息用于发送第二邮件至所述第一邮箱,进一步可理解为当日余票数介于0和所述第二预警值之间,可发送第二预警邮件至第一邮箱,对当日发票余额进行预警提示;若满足所述第三预设条件,则获得第三指令信息和第三预设时间,其中,所述第三指令信息用于在第三预设时间发送第三邮件至所述第一邮箱,进一步可理解为当日余票数已经清空,暂无余票数,则应立即发送第三预警邮件至第一邮箱,提醒用户进行发票余额补给,通过设置当日余票数的不同预警值,达到了避免因企业发票余额不足耽误开票,使得开票流程更加简洁高效的技术效果。
如图5所示,将开好后的电子发票根据预设量打包推送给第一客户之后,本申请实施例还包括:
步骤S1010:获得第四预设时间;
步骤S1020:根据所述第四预设时间,获得第二发票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发票信息为在第四预设时间未发送给所述第一客户的发票信息;
步骤S1030:获得第五预设时间;
步骤S1040:根据所述第五预设时间,将所述第二发票信息按照所述预设业务规则发送给所述第一客户。
具体而言,在将开好后的电子发票根据预设量打包推送给第一客户之后,因设备、网络等原因导致发送失败,此时获得第四预设时间,根据所述第四预设时间,获得第二发票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发票信息为在第四预设时间未发送给所述第一客户的发票信息,则应对其补发,获得第五预设时间,根据所述第五预设时间,将所述第二发票信息按照所述预设业务规则发送给所述第一客户,即在所述第五预设时间对未发送成功的发票信息进行补发,通过对未发送成功的发票信息进行补发,达到了确保发票信息没有遗漏、被完整发送的技术效果。
如图6所示,若开票成功,则按照预设业务规则,将开好后的电子发票根据预设量打包推送给第一客户,本申请实施例还包括:
步骤S1110:获得所述开好后的电子发票中的第一发票的第一票号间隔信息;
步骤S1120:获得所述开好后的电子发票中的第一发票的第一时间需求信息;
步骤S1130:将所述第一票号间隔信息与所述第一时间需求信息输入训练模型,其中,所述训练模型通过多组训练数据训练获得,所述多组中的训练数据中的每一组训练数据均包括:所述第一票号间隔信息、所述第一时间需求信息和用来标识第一发票的推送优先级的标识信息;
步骤S1140:获得所述训练模型的输出信息,其中,所述输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发票的推送优先级信息;
步骤S1150:按照所述推送优先级信息,将所述开好后的电子发票根据预设量打包推送给第一客户。
具体而言,按照预设业务规则,即按照设定的打印规则包括票号间隔、时效要求等信息,将开好后的电子发票根据预设量打包推送给第一客户,所述第一票号间隔信息即所述电子发票的排号间隔,所述第一时间需求信息即要求的所述电子发票的时间紧迫信息,对所述第一票号间隔信息与所述第一时间需求信息进行训练,使得所述第一发票的推送优先级信息更加准确。
具体而言,所述训练模型是一个神经网络模型即机器学习中的神经网络模型,神经网络(Neural Networks,NN)是由大量的、简单的处理单元(称为神经元)广泛地互相连接而形成的复杂神经网络系统,它反映了人脑功能的许多基本特征,是一个高度复杂的非线性动力学习系统。神经网络模型是以神经元的数学模型为基础来描述的。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是对人类大脑系统的一阶特性的一种描述。简单地讲,它是一个数学模型。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所述第一票号间隔信息与所述第一时间需求信息输入神经网络模型,用标识的第一发票的推送优先级信息对所述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
进一步来说,所述训练神经网络模型的过程实质为监督学习的过程。所述多组训练数据具体为:所述第一票号间隔信息、所述第一时间需求信息和用来标识第一发票的推送优先级的标识信息。通过输入所述第一票号间隔信息与所述第一时间需求信息,神经网络模型会输出所述第一发票的推送优先级信息,通过将所述输出信息与所述起标识作用的第一发票的推送优先级信息进行校验,如果所述输出信息与所述起标识作用的第一发票的推送优先级信息要求相一致,则本数据监督学习完成,则进行下一组数据监督学习;如果所述输出信息与所述起标识作用的第一发票的推送优先级信息要求不一致,则神经网络学习模型自身进行调整,直到神经网络学习模型输出结果与所述起标识作用的第一发票的推送优先级信息要求相一致,进行下一组数据的监督学习。通过训练数据使神经网络学习模型自身不断地修正、优化,通过监督学习的过程来提高神经网络学习模型处理所述信息的准确性,进而达到使得获得的所述第一发票的推送优先级信息更加精确的技术效果。
如图7所示,若开票成功,则按照预设业务规则,将开好后的电子发票根据预设量打包推送给第一客户,本申请实施例还包括:
步骤S1210:获得所述开好后的电子发票的目标用户信息;
步骤S1220:按照第一分类规则,将所述目标用户信息进行分类,获得第一客户;
步骤S1230:按照第二分类规则,将所述开好后的电子发票进行分类,获得第一打包信息;
步骤S1240:将所述第一打包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客户。
具体而言,为了对开好后的电子发票根据预设量打包推送给第一客户进行更加快速有效的管理,可以对所述目标用户信息以及开好后的电子发票进行分类,按照第一分类规则,将所述目标用户信息进行分类,获得第一客户;按照第二分类规则,将所述开好后的电子发票进行分类,获得第一打包信息;即就是将同一个收件人相同的发票抬头放在同一封邮件,进而根据每封邮件的发票预设量将发票发送给第一客户,例如一个邮件发票数量上限为20张,进一步的,发票的预设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本实施例中不做具体限制。进而将所述第一打包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客户,达到了对开好后的电子发票根据预设量打包推送给第一客户进行更加快速高效管理的技术效果。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子发票自动化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根据税务供应商不同开票公司的对接共性,提供统一的解决方案,再为企业不同业务系统的不同开票公司提供统一接入方式,同时具备批量下载、批量打印,邮件打包发送,使得企业开具电子发票更简单,节省物流成本等,同时系统也更具有安全性、扩展性和通用性。
2、通过判断所述第一待开电子发票的发票金额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一金额、对所述第一企业的发票余量信息设置不同的预警值、对未发送给所述第一客户的发票信息进行补发、按照推送优先级信息对开好后的电子发票进行推送以及对目标用户和开好的电子发票进行分类,达到了对开好后的电子发票根据预设量打包推送给第一客户进行更加快速高效管理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二
基于与前述实施例中一种电子发票自动化数据处理方法同样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子发票自动化数据处理装置,如图8所示,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得单元11:所述第一获得单元11用于获得第一企业信息;
第一判断单元12:所述第一判断单元12用于判断所述第一企业的财务方与税务供应商之间是否签订第一资质信息;
第一确定单元13:所述第一确定单元13用于若未签订,则所述财务方与税务供应商之间签订第一资质信息之后,由所述税务供应商确定第一对接信息;
第二获得单元14:所述第二获得单元14用于获得所述第一企业的业务系统发送的第一待开电子发票信息;
第一调用单元15:所述第一调用单元15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待开电子发票信息和第一授权信息,按照所述税务供应商预设的接口格式,集成调用所述税务供应商接口;
第三获得单元16:所述第三获得单元16用于获得第一预设时间;
第四获得单元17:所述第四获得单元17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预设时间,获得所述第一待开电子发票的结果信息;
第二判断单元18:所述第二判断单元18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待开电子发票的结果信息,判断所述第一待开电子发票是否开票成功;
第一推送单元19:所述第一推送单元19用于若开票成功,则按照预设业务规则,将开好后的电子发票根据预设量打包推送给第一客户。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五获得单元:所述第五获得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待开电子发票的结果信息为开票成功时,获得所述开好后的电子发票的第一发票信息;
第一发送单元:所述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发票信息发送给所述业务系统;
第六获得单元:所述第六获得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待开电子发票的结果信息为开票失败时,获得所述第一待开电子发票的开票失败原因信息;
第二发送单元:所述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开票失败原因信息发送给所述业务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七获得单元:所述第七获得单元用于获得上传发票申请信息,其中,所述上传发票申请信息中包括所述第一待开电子发票信息;
第八获得单元:所述第八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所述第一发票额度列表;
第三判断单元:所述第三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发票额度列表,判断所述第一企业是否存在于所述第一发票额度列表中;
第三发送单元:所述第三发送单元用于若不存在,则发送第一提示信息;
第四判断单元:所述第四判断单元用于若存在,则判断所述第一待开电子发票的发票金额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一金额,其中,所述第一金额为所述第一企业的金额上限;
第一设定单元:所述第一设定单元用于如果未超过所述第一金额,则当所述上传发票申请为成功之后,将所述第一待开电子发票信息的状态设定为待开票;
第一划分单元:所述第一划分单元用于如果超过所述第一金额,则将所述第一待开电子发票的发票金额划分为多个开票申请记录;
第二设定单元:所述第二设定单元用于当所述多上传发票申请为成功之后,将所述多个开票申请记录的状态设定为待开票。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九获得单元:所述第九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第二预设时间;
第十获得单元:所述第十获得单元用于每间隔所述第二预设时间,获得所述第一企业的发票余量信息;
第十一获得单元:所述第十一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第一预警值和第二预警值;
第五判断单元:所述第五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预警值和第二预警值,判断所述发票余量信息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第十二获得单元:所述第十二获得单元用于若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获得第一指令信息;
第六判断单元:所述第六判断单元用于若不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则判断所述发票余量信息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第十三获得单元:所述第十三获得单元用于若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获得第二指令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指令信息用于发送第二邮件至所述第一邮箱;
第七判断单元:所述第七判断单元用于若不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则判断所述发票余量信息是否满足第三预设条件;
第十四获得单元:所述第十四获得单元用于若满足所述第三预设条件,则获得第三指令信息和第三预设时间,其中,所述第三指令信息用于在第三预设时间发送第三邮件至所述第一邮箱。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十五获得单元:所述第十五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第四预设时间;
第十六获得单元:所述第十六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四预设时间,获得第二发票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发票信息为在第四预设时间未发送给所述第一客户的发票信息;
第十七获得单元:所述第十七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第五预设时间;
第四发送单元:所述第四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五预设时间,将所述第二发票信息按照所述预设业务规则发送给所述第一客户。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十八获得单元:所述第十八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所述开好后的电子发票中的第一发票的第一票号间隔信息;
第十九获得单元:所述第十九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所述开好后的电子发票中的第一发票的第一时间需求信息;
第一输入单元:所述第一输入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票号间隔信息与所述第一时间需求信息输入训练模型;
第二十获得单元:所述第二十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所述训练模型的输出信息,其中,所述输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发票的推送优先级信息;
第二推送单元:所述第二推送单元用于按照所述推送优先级信息,将所述开好后的电子发票根据预设量打包推送给第一客户。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十一获得单元:所述第二十一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所述开好后的电子发票的目标用户信息;
第二十二获得单元:所述第二十二获得单元用于按照第一分类规则,将所述目标用户信息进行分类,获得第一客户;
第二十三获得单元:所述第二十三获得单元用于按照第二分类规则,将所述开好后的电子发票进行分类,获得第一打包信息;
第五发送单元:所述第五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打包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客户。
前述图1实施例一中的一种电子发票自动化数据处理方法的各种变化方式和具体实例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的一种电子发票自动化数据处理装置,通过前述对一种电子发票自动化数据处理方法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的知道本实施例中一种电子发票自动化数据处理装置的实施方法,所以为了说明书的简洁,再次不再详述。
实施例三
下面参考图9来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
图9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基于与前述实施例中一种电子发票自动化数据处理方法的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发票自动化数据处理装置,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文所述一种电子发票自动化数据处理方法的任一方法的步骤。
其中,在图9中,总线架构(用总线300来代表),总线300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总线300将包括由处理器302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304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300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306在总线300和接收器301和发送器303之间提供接口。接收器301和发送器303可以是同一个元件,即收发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处理器302负责管理总线300和通常的处理,而存储器304可以被用于存储处理器302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发票自动化数据处理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获得第一企业信息;判断所述第一企业的财务方与税务供应商之间是否签订第一资质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资质信息包括所述第一企业开具电子发票的合同资质信息;若未签订,则所述财务方与税务供应商之间签订第一资质信息之后,由所述税务供应商确定第一对接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对接信息包括第一对接接口地址、第一平台编码、第一授权信息;获得所述第一企业的业务系统发送的第一待开电子发票信息;根据所述第一待开电子发票信息和第一授权信息,按照所述税务供应商预设的接口格式,集成调用所述税务供应商接口;获得第一预设时间;根据所述第一预设时间,获得所述第一待开电子发票的结果信息;根据所述第一待开电子发票的结果信息,判断所述第一待开电子发票是否开票成功;若开票成功,则按照预设业务规则,将开好后的电子发票根据预设量打包推送给第一客户。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9)

1.一种电子发票自动化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一电子发票服务平台,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第一企业信息;
判断所述第一企业的财务方与税务供应商之间是否签订第一资质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资质信息包括所述第一企业开具电子发票的合同资质信息;
若未签订,则所述财务方与税务供应商之间签订第一资质信息之后,由所述税务供应商确定第一对接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对接信息包括第一对接接口地址、第一平台编码、第一授权信息;
获得所述第一企业的业务系统发送的第一待开电子发票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待开电子发票信息和第一授权信息,按照所述税务供应商预设的接口格式,集成调用所述税务供应商接口;
获得第一预设时间;
根据所述第一预设时间,获得所述第一待开电子发票的结果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待开电子发票的结果信息,判断所述第一待开电子发票是否开票成功;
若开票成功,则按照预设业务规则,将开好后的电子发票根据预设量打包推送给第一客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待开电子发票的结果信息,判断所述第一待开电子发票是否开票成功,包括:
当所述第一待开电子发票的结果信息为开票成功时,获得所述开好后的电子发票的第一发票信息;
将所述第一发票信息发送给所述业务系统;
当所述第一待开电子发票的结果信息为开票失败时,获得所述第一待开电子发票的开票失败原因信息;
将所述开票失败原因信息发送给所述业务系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获得所述第一企业的业务系统发送的第一待开电子发票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得上传发票申请信息,其中,所述上传发票申请信息中包括所述第一待开电子发票信息;
获得所述第一发票额度列表;
根据所述第一发票额度列表,判断所述第一企业是否存在于所述第一发票额度列表中;
若不存在,则发送第一提示信息;
若存在,则判断所述第一待开电子发票的发票金额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一金额,其中,所述第一金额为所述第一企业的金额上限;
如果未超过所述第一金额,则当所述上传发票申请为成功之后,将所述第一待开电子发票信息的状态设定为待开票;
如果超过所述第一金额,则将所述第一待开电子发票的发票金额划分为多个开票申请记录;
当所述多上传发票申请为成功之后,将所述多个开票申请记录的状态设定为待开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若开票成功,则按照预设业务规则,将开好后的电子发票根据预设量打包推送给第一客户,还包括:
获得第二预设时间;
每间隔所述第二预设时间,获得所述第一企业的发票余量信息;
获得第一预警值和第二预警值;
根据所述第一预警值和第二预警值,判断所述发票余量信息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若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获得第一指令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令信息用于发送第一邮件至第一邮箱;
若不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则判断所述发票余量信息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若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获得第二指令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指令信息用于发送第二邮件至所述第一邮箱;
若不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则判断所述发票余量信息是否满足第三预设条件;
若满足所述第三预设条件,则获得第三指令信息和第三预设时间,其中,所述第三指令信息用于在第三预设时间发送第三邮件至所述第一邮箱。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将开好后的电子发票根据预设量打包推送给第一客户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得第四预设时间;
根据所述第四预设时间,获得第二发票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发票信息为在第四预设时间未发送给所述第一客户的发票信息;
获得第五预设时间;
根据所述第五预设时间,将所述第二发票信息按照所述预设业务规则发送给所述第一客户。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若开票成功,则按照预设业务规则,将开好后的电子发票根据预设量打包推送给第一客户,还包括:
获得所述开好后的电子发票中的第一发票的第一票号间隔信息;
获得所述开好后的电子发票中的第一发票的第一时间需求信息;
将所述第一票号间隔信息与所述第一时间需求信息输入训练模型,其中,所述训练模型通过多组训练数据训练获得,所述多组中的训练数据中的每一组训练数据均包括:所述第一票号间隔信息、所述第一时间需求信息和用来标识第一发票的推送优先级的标识信息;
获得所述训练模型的输出信息,其中,所述输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发票的推送优先级信息;
按照所述推送优先级信息,将所述开好后的电子发票根据预设量打包推送给第一客户。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若开票成功,则按照预设业务规则,将开好后的电子发票根据预设量打包推送给第一客户,还包括:
获得所述开好后的电子发票的目标用户信息;
按照第一分类规则,将所述目标用户信息进行分类,获得第一客户;
按照第二分类规则,将所述开好后的电子发票进行分类,获得第一打包信息;
将所述第一打包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客户。
8.一种电子发票自动化数据处理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得单元:所述第一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第一企业信息;
第一判断单元:所述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企业的财务方与税务供应商之间是否签订第一资质信息;
第一确定单元: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用于若未签订,则所述财务方与税务供应商之间签订第一资质信息之后,由所述税务供应商确定第一对接信息;
第二获得单元:所述第二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所述第一企业的业务系统发送的第一待开电子发票信息;
第一调用单元:所述第一调用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待开电子发票信息和第一授权信息,按照所述税务供应商预设的接口格式,集成调用所述税务供应商接口;
第三获得单元:所述第三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第一预设时间;
第四获得单元:所述第四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预设时间,获得所述第一待开电子发票的结果信息;
第二判断单元:所述第二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待开电子发票的结果信息,判断所述第一待开电子发票是否开票成功;
第一推送单元:所述第一推送单元用于若开票成功,则按照预设业务规则,将开好后的电子发票根据预设量打包推送给第一客户。
9.一种电子发票自动化数据处理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011121183.4A 2020-10-20 2020-10-20 一种电子发票自动化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122156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21183.4A CN112215670B (zh) 2020-10-20 2020-10-20 一种电子发票自动化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21183.4A CN112215670B (zh) 2020-10-20 2020-10-20 一种电子发票自动化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15670A true CN112215670A (zh) 2021-01-12
CN112215670B CN112215670B (zh) 2022-12-09

Family

ID=740559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21183.4A Active CN112215670B (zh) 2020-10-20 2020-10-20 一种电子发票自动化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15670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65220A (zh) * 2021-02-24 2021-05-07 汇正(广州)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业务数据监测方法及系统
CN112819441A (zh) * 2021-02-05 2021-05-18 汇正(广州)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企业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3592615A (zh) * 2021-08-04 2021-11-02 北京多达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发票的开票预警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5187320A (zh) * 2022-08-01 2022-10-14 港航纵横(上海)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发票的送账方法/系统、设备、介质及财务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44151A (zh) * 2018-10-11 2019-03-29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收款确认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09544254A (zh) * 2017-09-21 2019-03-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票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669954A (zh) * 2018-09-25 2019-04-23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合同数据的获取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装置
CN109685660A (zh) * 2018-12-27 2019-04-26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清算交收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44254A (zh) * 2017-09-21 2019-03-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票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669954A (zh) * 2018-09-25 2019-04-23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合同数据的获取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装置
CN109544151A (zh) * 2018-10-11 2019-03-29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收款确认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09685660A (zh) * 2018-12-27 2019-04-26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清算交收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19441A (zh) * 2021-02-05 2021-05-18 汇正(广州)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企业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2819441B (zh) * 2021-02-05 2024-05-03 爱晋仕(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企业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2765220A (zh) * 2021-02-24 2021-05-07 汇正(广州)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业务数据监测方法及系统
CN113592615A (zh) * 2021-08-04 2021-11-02 北京多达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发票的开票预警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5187320A (zh) * 2022-08-01 2022-10-14 港航纵横(上海)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发票的送账方法/系统、设备、介质及财务系统
CN115187320B (zh) * 2022-08-01 2024-01-30 港航纵横(上海)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发票的送账方法/系统、设备、介质及财务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15670B (zh) 2022-1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15670B (zh) 一种电子发票自动化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US8620713B2 (en) Mechanism to control delegation and revocation of tasks in workflow system
CN109285071B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平台及数据处理方法
CN108022080A (zh) 一种申诉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US20190050810A1 (en) Terminal automation solutions supporting blockchain technology
CN111667267A (zh) 一种区块链交易风险识别方法及装置
US20060184995A1 (en) Creating a privacy policy from a process model and verifying the compliance
CN110601896B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节点的数据处理方法以及设备
CN111833034A (zh) 一种批量扣款方法、支付服务器、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830715A (zh) 批量文件部分回盘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12737926A (zh) 邮件发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338716A (zh) 基于规则引擎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Hosseinzadeh et al. A Systematic Approach toward Extracting Technically Enforceable Policies from Data Usage Control Requirements.
CN115509765A (zh) 一种超融合云计算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265577A (zh) 业务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469637A (zh) 一种补贴发放方法和系统
CN112507668A (zh) 项目数据存证方法、存证系统、终端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Pourheidari et al. A case study of execution of untrusted business process on permissioned blockchain
CN114693316A (zh) 合同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5034674A (zh) 计费管理方法、系统和电子设备
CN114491662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资产审计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13810379A (zh) 一种异常处理方法及多服务系统
CN111291065A (zh) 由计算设备执行的资产数据变更方法、装置和计算设备
CN114707954B (zh) 企业智慧平台的信息管理方法及系统
KR102612583B1 (ko) 수출을 위한 면허 대행 시스템 및 방법과 이를 위한 컴퓨터 프로그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