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14065B - 设备同步校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设备同步校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14065B
CN112214065B CN202010980816.0A CN202010980816A CN112214065B CN 112214065 B CN112214065 B CN 112214065B CN 202010980816 A CN202010980816 A CN 202010980816A CN 112214065 B CN112214065 B CN 1122140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estamp
devices
synchronization
deviation
synchrono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8081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14065A (zh
Inventor
蒋文裕
龚桂强
王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gol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Rigol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gol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Rigol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to CN20201098081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1406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2140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14065A/zh
Priority to JP2023517788A priority patent/JP2023541963A/ja
Priority to PCT/CN2021/118635 priority patent/WO2022057844A1/zh
Priority to KR1020237012479A priority patent/KR20230066106A/ko
Priority to US18/026,672 priority patent/US20230341892A1/en
Priority to EP21868666.5A priority patent/EP4216019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140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140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04Generating or distributing clock signals or signals derived directly therefrom
    • G06F1/14Time supervision arrangements, e.g. real time clock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04Generating or distributing clock signals or signals derived directly therefrom
    • G06F1/12Synchronisation of different clock signals provided by a plurality of clock genera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ynchronisation In Digital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 Hardware Redundancy (AREA)
  • Electric Cloc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设备同步校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可以包括获取至少两台设备两两之间的时间戳同步偏差;判断至少两台设备两两之间的时间戳同步偏差是否为设定值;在任一时间戳同步偏差不为设定值的情况下,生成同步校准指令;其中,同步校准指令用于对与任一时间戳同步偏差对应的两个设备进行同步校准。这样,通过时间戳同步偏差,可以有效解决多台设备之间的同步问题。

Description

设备同步校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信号处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设备同步校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对多个设备的多个通道进行同步或对齐时,通常需要先对单台设备中的一个或多个通道进行对齐,再对多个设备之间的通道进行对齐。其中,对多个设备之间的通道进行对齐通常采用并联方式和串联方式。并联方式如图1所示,即利用同步源(或称之为同步机)将多台设备用并联的方式连接,通过同步源对多台设备之间的同步信号和时钟信号进行严格的同步对齐。串联方式如图2所示,即是将多台设备进行串联,通过测量串联路径的延迟,调节或补充各台设备的延迟。
但是,上述两种方案都需要基于工作时钟进行同步,时钟同步又分为并行时钟同步方案和串行时钟同步方案。其中,并行时钟同步方案可以理解为由一个标准的时钟源输出多路同步时钟给多个设备,从而实现多个设备的时钟的频率和相位保持一致。这样在多个设备的场景下,需要使用复杂的时钟源电路才能保证严格的对齐校准和测试,电路成本较高。串行时钟同步可以理解为一个时钟源提供时钟,多个设备之间通过时钟串联,并且各设备通过锁相环(Phase Locked Loop,PLL)对时钟进行鉴相和同步跟踪,实现各设备之间的时钟频率相同。但由于时钟路径延迟的问题,会存在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钟相位差,进而导致串联的多个设备之间的产生误差累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设备同步校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旨在通过时间戳同步偏差实现多台设备之间的同步校准。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同步校准方法,应用于控制器,包括:获取至少两台设备两两之间的时间戳同步偏差;
判断所述至少两台设备两两之间的时间戳同步偏差是否为设定值;
在任一时间戳同步偏差不为设定值的情况下,生成同步校准指令;
其中,所述同步校准指令用于对与所述任一时间戳同步偏差对应的两个设备进行同步校准。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同步校准方法,应用于设备,包括:获取采样信号;
对所述采样信号进行处理产生时间戳;
将所述时间戳发送至控制器。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同步校准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至少两台设备两两之间的时间戳同步偏差;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至少两台设备两两之间的时间戳同步偏差是否为设定值;
生成模块,用于在任一时间戳同步偏差不为设定值的情况下,生成同步校准指令;
其中,所述同步校准指令用于对与所述任一时间戳同步偏差对应的两个设备进行同步校准。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同步校准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采样信号;
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采样信号进行处理产生时间戳;
传输模块,用于将所述时间戳发送至控制器。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设备同步校准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设备同步校准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同步校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可以包括获取至少两台设备两两之间的时间戳同步偏差;判断至少两台设备两两之间的时间戳同步偏差是否为设定值;在任一时间戳同步偏差不为设定值的情况下,生成同步校准指令;其中,同步校准指令用于对与任一时间戳同步偏差对应的两个设备进行同步校准。这样,通过时间戳同步偏差,可以有效解决多台设备之间的同步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多个设备并联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多个设备串联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设备同步校准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设备同步校准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设备同步校准框架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时间戳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同步校准结果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设备同步校准方法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设备同步校准方法流程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设备同步校准方法流程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设备同步校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设备同步校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选地”或者“示例性地”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被描述为“可选地”或者“示例性地”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可选地”或者“示例性地”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同步校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可以应用于控制器中,该方法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S301、获取至少两台设备两两之间的时间戳同步偏差。
本步骤中两台设备之间的时间戳同步偏差可以理解为两台设备分别针对不同信号记录的时间戳的间隔之间的偏差,例如,设备a记录的两个信号的时间戳的间隔与设备b记录的相同两个信号的时间戳的间隔之间的偏差。当存在两台以上的设备时,可以对所有设备进行两两组合,确定每种组合中两台设备之间的时间戳同步偏差。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控制器可以为独立的设备中的控制器,也可以为上述设备内部的控制器。
S302、判断至少两台设备两两之间的时间戳同步偏差是否为设定值。
示例性地,上述设定值可以为0,也可以为两台设备之间的固定偏差值。其中,在两台设备之间的时间戳同步偏差为设定值的情况下,表示两台设备的传输通道保持同步。
例如,以设备a和设备b为例,在设定值为0的情况下,说明设备a记录的两个信号的时间戳的间隔与设备b记录的相同两个信号的时间戳的间隔之间的偏差为0,即这两台设备的传输通道同步。同样地,在设定值为固定偏差值,即设备a的传输通道与设备b的传输通道之间存在一定的偏差的情况下,若设备a记录的两个信号的时间戳的间隔与设备b记录的相同两个信号的时间戳的间隔之间的偏差仍为该固定偏差值,那么表示这两台设备之间的传输通道保持同步。
S303、在任一时间戳同步偏差不为设定值的情况下,生成同步校准指令。
本步骤中的任一时间戳同步偏差可以理解为与该同步偏差对应的两台设备之间的时间戳同步偏差。若任一时间戳同步偏差不为设定值,说明与该任一时间戳同步偏差对应的两台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不同步,此时,由控制器生成同步校准指令。该同步校准指令可以用于对与上述任一时间戳同步偏差对应的两个设备进行同步校准。
可选地,该同步校准指令中可以携带有校准偏差,控制器可以通过该校准偏差对对应的两台设备进行同步校准。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同步校准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控制器中,具体包括获取至少两台设备两两之间的时间戳同步偏差;判断至少两台设备两两之间的时间戳同步偏差是否为设定值;在任一时间戳同步偏差不为设定值的情况下,生成同步校准指令;其中,同步校准指令用于对与任一时间戳同步偏差对应的两个设备进行同步校准。这样,通过时间戳同步偏差,可以有效解决多台设备之间的同步问题。
如图4所示,在一种实时例中,上述步骤S301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S401、获取当前两台设备针对第一触发处理信号的第一时间戳间隔。
示例性地,如图5所示,本步骤中的第一触发处理信号可以为同步机输出同步信号至设备a和设备b,经由设备a和设备b的输入通道分别传输至对应设备的触发模块后产生的信号。
针对该第一触发处理信号的第一时间戳间隔的获取方式可以为,获取当前两台设备中任一设备针对第一触发处理信号记录的第一时间戳,获取当前两台设备中另一设备针对第一触发处理信号记录的第二时间戳,根据第一时间戳和第二时间戳获取当前两台设备针对第一触发处理信号的时间戳间隔。
例如,在设备a内部,输入通道传输的信号可以通过延时模块传输至数据处理模块,触发模块将第一触发处理信号传输至数据处理模块后,数据处理模块针对该第一触发处理信号对延时模块传输的信号进行粗调处理,并记录当前的时间戳,即为第一时间戳。在设备b内部,触发模块将第一触发处理信号传输至数据处理模块后,数据处理模块执行相同的处理过程,并记录当前的时间戳为第二时间戳。这样,设备a和设备b分别针对第一触发处理信号记录的第一时间戳与第二时间戳之间的间隔即为第一时间戳间隔。
其中,同步信号的获取方式可以为,将一台设备内部的通道对齐,例如,将数据通道和触发通道对齐,利用通道对齐后的设备对同步机的输出进行校准,进而将校准后的同步机的输出端连接至至少两台设备,由同步机中的触发源向至少两台设备传输同步信号。如图5所示,该同步机的输出端连接两台设备,向这两台设备传输同步信号。
S402、获取当前两台设备针对第二触发处理信号的第二时间戳间隔。
同样地,按照上述步骤S401的实现方式,如图5所示,本步骤中的第二触发处理信号可以为同步机分别向设备a和设备b传输另一同步信号后,设备a和设备b中的触发模块基于该同步信号产生的信号。
设备a内部的触发模块将第二触发处理信号传输至数据处理模块后,数据处理模块接收延时模块传输的输入通道传输的信号,并针对该第二触发处理信号对延时模块传输的信号进行处理,同时记录第一时间戳,设备b内部的触发模块将第二触发处理信号传输至数据处理模块后,数据处理模块针对该第二触发处理信号进行相同的处理,并记录第二时间戳,那么设备a和设备b分别记录的第一时间戳和第二时间戳之间的间隔即为第二时间戳间隔。
S403、根据第一时间戳间隔与第二时间戳间隔,确定当前两台设备之间的时间戳同步偏差。
将当前两台设备针对两个同步信号确定的第一时间戳间隔与第二时间戳间隔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作为时间戳同步偏差。
例如,假设当前两台设备为设备a和设备b,那么可以通过以下公式确定设备a与设备b之间的时间戳同步偏差Offset_ab,即为:
Offset_ab=||(a.TS1-b.TS1)|-|(a.TS2-b.TS2)|| (1)
其中,a.TS1为设备a针对第一触发处理信号记录的时间戳,b.TS1为设备b针对第一触发处理信号记录的时间戳,a.TS2为设备a针对第二触发处理信号记录的时间戳,b.TS2为设备b针对第二触发处理信号记录的时间戳,|(a.TS1-b.TS1)|为设备a和设备b针对第一触发处理信号的第一时间戳间隔,|(a.TS2-b.TS2)|为设备a和设备b针对第二触发处理信号的第二时间戳间隔。
上述时间戳主要包含两部分信息,一部分是每台设备的工作时钟产生,以时钟周期为步进,从初始值(例如,为0)开始累积的计数值,另一部分是利用信号触发通过精细触发判断得到更准确的时间位置信息。即a.TS1、b.TS1、a.TS2、b.TS2均由粗调整和精细调整两部分组成,示例性地,该两部分可以如图6所示。
S404、在至少两台设备中选取与当前两台设备中至少一台不同的两台设备,并将选取的两台设备作为当前两台设备。
示例性地,假设存在4台设备,分别为设备a、设备b、设备c、设备d,若当前两台设备为设备a和设备b,那么在这四台设备中可以选取与设备a、设备b中至少一台不同的两台设备,例如,选取设备a与设备c,或者设备c与设备d等,将选取的两台设备作为当前两台设备。
S405、重复执行上述步骤S401至步骤S404,直至获取至少两台设备两两之间的时间戳同步偏差。
步骤S404中选取当前两台设备后,可以重复执行上述步骤S401至步骤S404,例如针对选取的设备a和设备c,确定两台设备之间的时间戳同步偏差后,可以重新选取与设备a、设备c不同的两台设备,并继续确定选取后的两台设备之间的时间戳同步偏差,直至获取至少两台设备中所有设备两两之间的时间戳同步偏差。
在一种实施例中,在上述步骤S303之后,控制器还可以向与任一时间戳同步偏差对应的两个设备发送同步校准指令,和/或,向同步机发送同步校准指令,该同步校准指令可以包括前级校准指令,和/或,后级校准指令。
其中,前级校准指令用于指示与任一时间戳同步偏差对应的设备根据任一时间戳同步偏差调整自身的通道延时;或者,前级校准指令用于指示同步机根据任一时间戳同步偏差调整自身内部与任一时间戳同步偏差对应的通道的延时,同步机通过自身内部的至少两个通道分别与至少两台设备连接。也即,在时间戳同步偏差不为设定值的情况下,该前级校准指令可以用于与该时间戳同步偏差对应的设备根据时间戳同步偏差调整自身的通道延时,或者,由同步机根据时间戳同步偏差对与对应设备连接的通道的延时进行调整。
后级校准指令用于指示控制器根据任一时间戳同步偏差对信号显示方式进行延时补偿。
通过同步校准指令对两台设备进行同步校准后的结果如图7所示,图7中的被测信号可以理解为同步机输入至连接点两台设备的信号,CLK.A和CLK.B分别为两台设备对被测信号采样的信号波形,SYNC.A和SYNC.B分别为两台设备同步后的信号波形。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同步校准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设备中,如图8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801、获取采样信号。
该采样信号可以理解为与设备连接的同步机传输的信号。
S802、对采样信号进行处理产生时间戳。
示例性地,本申请实施例中,设备对获取的采样信号的处理方式可以包括粗调和微调两种方式。例如,对采样信号进行粗调整处理,并根据触发信号对粗调整后的采样信号进行微调整处理,基于微调整后的采样信号产生时间戳,
其中,上述过程中的触发信号是设备基于采样信号生成的。
S803、将时间戳发送至控制器。
该控制器可以为独立的设备中的控制器,或者,也可以为设备内部的控制器。设备产生时间戳之后,可以将该时间戳传输至控制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同步校准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采样信号,对采样信号进行处理产生时间戳,并将时间戳发送至控制器。这样可以由控制器通过时间戳判断对应设备是否对齐,从而有效解决多台设备之间的同步问题。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在上述步骤S803之后,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S901、接收控制器发送的同步校准指令。
该同步校准指令中可以携带有时间戳同步偏差,该时间戳同步偏差可以为控制器根据上述步骤S803中的时间戳计算得到的。
S902、根据时间戳同步偏差调整自身的通道延时。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在上述步骤S803之后,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S1001、接收控制器发送的同步校准指令。
该同步校准指令中携带有时间戳同步偏差,该时间戳同步偏差可以为控制器根据上述步骤S803中的时间戳计算得到的。
S1002、将同步校准指令发送至同步机。
该同步机可以通过自身内部的至少两个通道中的任意一个通道与设备连接,那么设备可以基于该通道将同步校准指令发送至同步机,由同步机根据该同步校准指令对与设备连接的通道进行校准。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同步校准装置,如图11所示,该装置可以包括:获取模块1101、判断模块1102、生成模块1103;
其中,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至少两台设备两两之间的时间戳同步偏差;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至少两台设备两两之间的时间戳同步偏差是否为设定值;
生成模块,用于在任一时间戳同步偏差不为设定值的情况下,生成同步校准指令;
其中,同步校准指令用于对与任一时间戳同步偏差对应的两个设备进行同步校准。
示例性地,上述获取模块,可以用于实现以下步骤:
步骤一:获取当前两台设备针对第一触发处理信号的第一时间戳间隔;
步骤二:获取当前两台设备针对第二触发处理信号的第二时间戳间隔:
步骤三:根据第一时间戳间隔与第二时间戳间隔,确定当前两台设备之间的时间戳同步偏差;
步骤四:在至少两台设备中选取与当前两台设备中至少一台不同的两台设备,并将选取的两台设备作为当前两台设备;
重复执行上述步骤一至步骤四,直至获取至少两台设备中所有设备两两之间的时间戳同步偏差。
进一步地,获取模块,可以用于获取当前两台设备中任一设备针对第一触发处理信号或第二触发处理信号记录的第一时间戳;获取当前两台设备中另一设备针对第一触发处理信号或第二触发处理信号记录的第二时间戳;以及,根据第一时间戳和第二时间戳获取当前两台设备针对第一触发或第二触发处理信号的时间戳间隔。
可选地,上述同步校准指令可以包括前级校准指令,和/或,后级校准指令;
其中,前级校准指令用于指示与任一时间戳同步偏差对应的设备根据任一时间戳同步偏差调整自身的通道延时;或者,前级校准指令用于指示同步机根据任一时间戳同步偏差调整自身内部与任一时间戳同步偏差对应的通道的延时,同步机通过自身内部的至少两个通道分别与至少两台设备连接;
后级校准指令用于指示控制器根据任一时间戳同步偏差对信号显示方式进行延时补偿。
在一种示例中,上述装置还可以包括传输模块;
该传输模块,用于向与任一时间戳同步偏差对应的两个设备发送同步校准指令;和/或,向同步机发送同步校准指令。
上述设备同步校准装置可以执行图3、图4所提供的设备同步校准方法,具备该方法中相应的器件和有益效果。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同步校准装置,如图12所示,该装置可以包括:获取模块1201、处理模块1202、传输模块1203;
其中,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采样信号;
处理模块,用于对采样信号进行处理产生时间戳;
传输模块,用于将时间戳发送至控制器。
在一种示例中,上述处理模块,用于对采样信号进行粗调整处理;根据触发信号对粗调整后的采样信号进行微调整处理;以及,根据微调整后的采样信号产生时间戳;
其中,触发信号是上述装置基于采样信号生成的。
在一种示例中,上述传输模块,用于接收控制器发送的同步校准指令,该同步校准指令中携带有时间戳同步偏差;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时间戳同步偏差调整自身的通道延时。
在一种示例中,上述传输模块,用于接收控制器发送的同步校准指令,该同步校准指令中携带有时间戳同步偏差;以及,将同步校准指令发送至同步机;
该同步机通过自身内部的至少两个通道中的任意一个通道与上述装置连接。
上述设备同步校准装置可以执行图7、图8所提供的设备同步校准方法,具备该方法中相应的器件和有益效果。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13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该设备包括控制器1301、存储器1302、输入装置1303、输出装置1304;设备中控制器1301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图13中以一个控制器1301为例;设备中的控制器1301、存储器1302、输入装置1303和输出装置1304可以通过总线或其他方式连接,图13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存储器1302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图3、图4、图8、图9、图10实施例中的设备同步校准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例如,图11、图12实施例中设备同步校准装置中的模块)。控制器130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302中的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设备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设备同步校准方法。
存储器1302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终端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1302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1302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控制器1301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终端/服务器。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输入装置1303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设备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输出装置1304可包括显示屏等显示装置。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一种设备同步校准方法,该方法包括图3、图4、图8、图9、图10实施例所示的步骤。
通过以上关于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及必需的通用硬件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计算机的软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闪存(FLASH)、硬盘或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2)

1.一种设备同步校准方法,应用于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至少两台设备两两之间的时间戳同步偏差;其中,一个时间戳同步偏差为两台设备分别针对第一触发处理信号记录的第一时间戳间隔以及两台设备分别针对第二触发处理信号记录的第二时间戳间隔之间的偏差;
判断所述至少两台设备两两之间的时间戳同步偏差是否为设定值;
在任一时间戳同步偏差不为设定值的情况下,生成同步校准指令;
其中,所述同步校准指令用于对与所述任一时间戳同步偏差对应的两个设备进行同步校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至少两台设备两两之间的时间戳同步偏差,包括:
步骤一:获取当前两台设备针对第一触发处理信号的第一时间戳间隔;
步骤二:获取所述当前两台设备针对第二触发处理信号的第二时间戳间隔:
步骤三:根据所述第一时间戳间隔与所述第二时间戳间隔,确定所述当前两台设备之间的时间戳同步偏差;
步骤四:在所述至少两台设备中选取与当前两台设备中至少一台不同的两台设备,并将选取的两台设备作为当前两台设备;
重复执行上述步骤一至步骤四,直至获取所述至少两台设备中所有设备两两之间的时间戳同步偏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当前两台设备针对第一触发或第二触发处理信号的时间戳间隔,包括:
获取当前两台设备中任一设备针对第一触发处理信号或第二触发处理信号记录的第一时间戳;
获取当前两台设备中另一设备针对第一触发处理信号或第二触发处理信号记录的第二时间戳;
根据所述第一时间戳和第二时间戳获取当前两台设备针对第一触发或第二触发处理信号的时间戳间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校准指令包括前级校准指令,和/或,后级校准指令;
所述前级校准指令用于指示与所述任一时间戳同步偏差对应的设备根据所述任一时间戳同步偏差调整自身的通道延时;
或者,所述前级校准指令用于指示同步机根据所述任一时间戳同步偏差调整自身内部与所述任一时间戳同步偏差对应的通道的延时,所述同步机通过自身内部的至少两个通道分别与所述至少两台设备连接;
所述后级校准指令用于指示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任一时间戳同步偏差对信号显示方式进行延时补偿。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同步校准指令包括前级校准指令的情况下,在生成同步校准指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与所述任一时间戳同步偏差对应的两个设备发送所述同步校准指令;
和/或,向同步机发送所述同步校准指令。
6.一种设备同步校准方法,应用于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采样信号;
对所述采样信号进行处理产生时间戳;
将所述时间戳发送至控制器;
其中,在将所述时间戳发送至控制器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控制器发送的同步校准指令,所述同步校准指令中携带有时间戳同步偏差;根据所述时间戳同步偏差调整自身的通道延时,所述时间戳同步偏差为两台设备分别针对第一触发处理信号记录的第一时间戳间隔以及两台设备分别针对第二触发处理信号记录的第二时间戳间隔之间的偏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采样信号进行处理产生时间戳,包括:
对所述采样信号进行粗调整处理;
根据触发信号对粗调整后的采样信号进行微调整处理;
根据微调整后的采样信号产生时间戳;
其中,所述触发信号是所述设备基于所述采样信号生成的。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时间戳发送至控制器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控制器发送的同步校准指令,所述同步校准指令中携带有时间戳同步偏差;
将所述同步校准指令发送至同步机;
所述同步机通过自身内部的至少两个通道中的任意一个通道与所述设备连接。
9.一种设备同步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至少两台设备两两之间的时间戳同步偏差;其中,一个时间戳同步偏差为两台设备分别针对第一触发处理信号记录的第一时间戳间隔以及两台设备分别针对第二触发处理信号记录的第二时间戳间隔之间的偏差;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至少两台设备两两之间的时间戳同步偏差是否为设定值;
生成模块,用于在任一时间戳同步偏差不为设定值的情况下,生成同步校准指令;
其中,所述同步校准指令用于对与所述任一时间戳同步偏差对应的两个设备进行同步校准。
10.一种设备同步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采样信号;
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采样信号进行处理产生时间戳;
传输模块,用于将所述时间戳发送至控制器;
其中,所述传输模块用于接收控制器发送的同步校准指令,该同步校准指令中携带有时间戳同步偏差;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时间戳同步偏差调整自身的通道延时,所述时间戳同步偏差为两台设备分别针对第一触发处理信号记录的第一时间戳间隔以及两台设备分别针对第二触发处理信号记录的第二时间戳间隔之间的偏差。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同步校准方法,或者,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同步校准方法。
12.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同步校准方法,或者,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同步校准方法。
CN202010980816.0A 2020-09-17 2020-09-17 设备同步校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2140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80816.0A CN112214065B (zh) 2020-09-17 2020-09-17 设备同步校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JP2023517788A JP2023541963A (ja) 2020-09-17 2021-09-16 機器同期校正方法、装置、機器及び記憶媒体
PCT/CN2021/118635 WO2022057844A1 (zh) 2020-09-17 2021-09-16 设备同步校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KR1020237012479A KR20230066106A (ko) 2020-09-17 2021-09-16 설비 동기화 교정 방법, 장치, 설비 및 저장 매체
US18/026,672 US20230341892A1 (en) 2020-09-17 2021-09-16 Device synchronous calib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devices, and storage medium
EP21868666.5A EP4216019A1 (en) 2020-09-17 2021-09-16 Device synchronous calib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devices, and storage mediu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80816.0A CN112214065B (zh) 2020-09-17 2020-09-17 设备同步校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14065A CN112214065A (zh) 2021-01-12
CN112214065B true CN112214065B (zh) 2022-10-21

Family

ID=740504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80816.0A Active CN112214065B (zh) 2020-09-17 2020-09-17 设备同步校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341892A1 (zh)
EP (1) EP4216019A1 (zh)
JP (1) JP2023541963A (zh)
KR (1) KR20230066106A (zh)
CN (1) CN112214065B (zh)
WO (1) WO202205784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14065B (zh) * 2020-09-17 2022-10-21 北京普源精电科技有限公司 设备同步校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390452B (zh) * 2021-06-16 2023-08-18 北京康斯特仪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开关型仪表校准方法及装置
CN113726466B (zh) * 2021-07-21 2023-12-01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穿戴设备及其信号采集方法
CN114006674B (zh) * 2021-12-31 2022-04-01 深圳市海清视讯科技有限公司 出勤设备的校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932351B (zh) * 2023-03-09 2023-07-04 深圳市鼎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示波器级联的延时校正方法、示波器、终端及介质
CN116887077B (zh) * 2023-09-07 2023-11-24 南通市计量检定测试所 一种大型设备多仪器同步采集数据分析处理方法
CN117713983B (zh) * 2024-02-05 2024-05-07 浙江华创视讯科技有限公司 时钟同步监测方法、装置、级联系统和计算机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23876A (zh) * 2018-06-27 2018-11-30 北京艾瑞思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时间同步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719135A (zh) * 2019-10-17 2020-01-21 Ut斯达康通讯有限公司 时间校准方法、系统及电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15831B (zh) * 2008-02-22 2013-08-28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时间同步传递方法、系统及装置
US9306693B2 (en) * 2013-11-15 2016-04-05 Broadcom Corporation Time synchronization architecture in a network device
CN105099647A (zh) * 2014-05-16 2015-11-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同步方法、控制器、同步节点及同步网络
CN104836654B (zh) * 2015-04-15 2018-06-22 浙江大学 一种基于Ethernet POWERLINK的时钟同步方法
CN109842603A (zh) * 2017-11-29 2019-06-04 北京通号国铁城市轨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时间同步方法及装置
US10411793B1 (en) * 2018-06-20 2019-09-10 Goodrich Corporation Data transport and time synchronization for ISR systems
CN111008239B (zh) * 2018-10-07 2023-03-24 上海希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异步系统的数据同步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
CN109327899A (zh) * 2018-10-11 2019-02-12 恒大法拉第未来智能汽车(广东)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设备同步时间的方法、装置和同步时间系统
CN109194436B (zh) * 2018-11-01 2020-08-07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传感器时间戳同步测试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车辆
CN109379160A (zh) * 2018-12-30 2019-02-22 广东大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时钟校准服务器及方法
CN109547146B (zh) * 2019-01-14 2020-01-10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超宽带无线通信的无线时钟同步方法及装置
CN109818702A (zh) * 2019-03-04 2019-05-28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ieee802.1as时钟同步功能实现系统以及实现方法
CN111102689A (zh) * 2019-12-11 2020-05-0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时钟同步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12214065B (zh) * 2020-09-17 2022-10-21 北京普源精电科技有限公司 设备同步校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23876A (zh) * 2018-06-27 2018-11-30 北京艾瑞思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时间同步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719135A (zh) * 2019-10-17 2020-01-21 Ut斯达康通讯有限公司 时间校准方法、系统及电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341892A1 (en) 2023-10-26
WO2022057844A1 (zh) 2022-03-24
KR20230066106A (ko) 2023-05-12
JP2023541963A (ja) 2023-10-04
EP4216019A1 (en) 2023-07-26
CN112214065A (zh) 2021-0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14065B (zh) 设备同步校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8689035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and synchronization method
JP5068758B2 (ja) データ再生回路
CN104918319B (zh) 一种应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时钟同步精简信息交互方法
US9167545B2 (en) Receiver, method of calculating time difference, and program
CN103563287B (zh) 同步设备和同步方法
CN108881718A (zh) 多组tdi cmos成像系统的同步控制方法
US11388315B2 (en) Apparatus of synchronizing a video synchronizing signal with another signal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apparatus
CN113225152B (zh) 一种相机同步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US20190332139A1 (en) Clocking Synchroniz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JP2010103845A (ja) Ts信号遅延検出調整方法及び装置
CN207884639U (zh) 一种网络节点、时间噪声传递特性测量装置和同步通信网络
CN113497660B (zh) 一种信号源同步系统、方法、设备及通道同步方法
CN104780602A (zh) 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时钟自同步方法
JP2007306497A (ja) パケット伝送におけるクロック同期方法及び回路
US8804769B2 (en) Signal multiplexing method, signal demultiplexing method, digital signal reference frequency correction method, multiplexing device, demultiplexing devic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igital signal reference frequency correction device
JP5323826B2 (ja) 幾つかのチャネル測定部品及び/又は測定装置を同期させる方法並びに対応する測定装置
CN114520703B (zh) 用于工业网络设备间时间同步的时钟漂移补偿方法及电路
KR101427850B1 (ko) 주파수 오프셋 추적기를 이용한 패킷 지연 변이 극복 방법 및 주파수 오프셋 추적기
CN110138487B (zh) 一种时间噪声传递特性测量方法和网络节点
Xie et al. Application of Synchronous Acquisition Technology Based on JESD204B Protocol in Phased Array Radar
JP2009014363A (ja) 半導体試験装置
TWI400596B (zh) 同步接收電路及方法
US2023027567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ynchronizing signals of signal measuring devices
KR101423039B1 (ko) 기지국 시험장비의 상향링크 신호 동기화 장치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