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10907B - 底线导入装置及其缝纫机 - Google Patents

底线导入装置及其缝纫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10907B
CN112210907B CN201910630856.XA CN201910630856A CN112210907B CN 112210907 B CN112210907 B CN 112210907B CN 201910630856 A CN201910630856 A CN 201910630856A CN 112210907 B CN112210907 B CN 1122109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bbin
clamp
thread
assembly
mo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3085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10907A (zh
Inventor
陈旭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esiang Sewing Machine SH Co ltd
Chee Siang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esiang Sewing Machine SH Co ltd
Chee Sia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esiang Sewing Machine SH Co ltd, Chee Siang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esiang Sewing Machine S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3085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1090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2109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109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109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109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59/00Applications of bobbin-winding or -changing devices; Indicating or control devices associated therewith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65/00Devices for severing the needle or lower threa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底线导入装置及其缝纫机,底线导入装置安装于缝纫机,包含:两运动组件、夹具组件以及两移动组件,其中一个运动组件设有刀片,并能带动梭芯卷绕底线,而夹具组件能在夹固位置来夹固底线,并通过两移动组件而能在两不同路径上来回移动,使夹具组件能从夹固位置先移动至预备位置,再由预备位置移动至导引位置,进而使夹具组件夹带底线碰触到刀片,其中,另一个运动组件在底线接触于梭壳时进行转动,使进行转动的梭壳将底线导入梭壳的导线沟,藉此,两运动组件、夹具组件以及两移动组件不但能共同将底线卷绕于梭芯,还能将底线导入梭壳的导线沟,进而能自动将底线安装于梭芯组。

Description

底线导入装置及其缝纫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运用于缝纫机的底线导入装置,特别是一种不但能将底线卷绕于梭芯,还能将底线导入梭壳的导线沟的底线导入装置。
背景技术
使用锁缝原理缝制的缝纫机时,不论是使用全回转的旋梭或是半回转的摆梭都会具有能卷绕底线的梭芯,并且,运用锁缝原理缝制的缝纫机大部分都具有能容纳梭芯的梭壳。
然而,为了提高缝纫机的转速,所以梭芯容置底线的容量不能过多,相对就会限制底线的长度,致使必须时常更换梭芯以避免底线耗尽,并且,当更换底线作业时,不仅缝纫机必须停止车缝作业,甚至操作人员还必须手动更换底线,相对无法提高生产效能。
为了克服前述缺失,目前缝纫机产业已有一种自动梭芯调换装置,当侦测到缠绕于梭芯的底线快要耗尽时,所述自动梭芯调换装置会将梭壳与梭芯同时从旋梭卸除,使得梭壳与梭芯都分离于旋梭,并再将另一组旋壳与有绕满底线的梭芯同时安装于旋梭以达到自动更换梭芯的功效。
然而,即使所述自动梭芯调换装置能将快要耗尽底线的梭芯分离于旋梭,但是,所述自动梭芯调换装置却无法协助操作人员将底线卷绕于梭芯以及将底线导入梭壳的导线沟,导致操作人员需要手动将底线卷绕于梭芯以及手动将底线导入梭壳的导线沟,致使会占用操作人员作业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不但能将底线卷绕于梭芯,还能将底线导入梭壳的导线沟,进而能自动将底线安装于旋梭以提高缝纫机的生产效率。
为实现前述目的,本发明有关于一种底线导入装置,所述底线导入装置能将一底线安装于一梭芯与一梭壳,并组装于一缝纫机,而所述底线导入装置主要由一第一运动组件、一底线夹固机构以及一第二运动组件所构成,其中,所述缝纫机具有一缝纫机本体以及一更换梭芯装置,所述缝纫机本体具有一旋梭,而所述更换梭芯装置组装于所述缝纫机本体,并能将所述梭芯从所述旋梭组装于所述底线导入装置。
所述第一运动组件具有一第一传动件以及一能带动所述第一传动件进行转动的第一驱动源,而所述梭芯受到所述第一传动件带动而同步转动,使所述底线卷绕于所述梭芯。
所述底线夹固机构具有一夹具组件、一第一移动组件以及一第二移动组件,所述夹具组件位于一夹固位置来夹固所述底线,而所述第一移动组件,能带动所述夹具组件由所述夹固位置沿着一第一路径移动至一第一预备位置,其中,所述第二移动组件能带动所述夹具组件由所述第一预备位置沿着一相交于所述第一路径的第二路径移动至一第一导引位置。
所述第二运动组件具有一第二传动件以及一能带动所述第二传动件进行转动的第二驱动源,所述梭壳受到所述第二传动件带动而同步转动,使进行转动的所述梭壳能将所述底线导入一形成于所述梭壳的导线沟。
于此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动件设有一刀片,而所述夹具组件由所述第一预备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一导引位置时,所述底线接触于所述刀片,并且,当所述夹具组件移动至所述第一导引位置,所述第一传动件带动所述刀片旋转以切断所述底线。
所述底线导入装置进一步具有一夹线释放机构,所述夹线释放机构具有一释放杆以及一释放驱动源,所述释放杆间隔排列于所述第一传动件,而所述释放驱动源能带动所述释放杆选择性靠近于或远离于所述第一传动件,使所述释放杆推抵于所述刀片时,让所述刀片相对于所述第一传动件进行移动,进而使一位于所述刀片与第一传动件之间的夹固空间呈现让所述底线进入的开启状态。
另外,所述底线导入装置进一步设有一位于所述第一运动组件与一夹线器之间的底线控制机构,所述底线控制机构具有一能产生动力的调整驱动源以及一受到所述调整驱动源带动而能靠近或远离所述底线的调整件,所述调整件靠近于所述底线时,所述调整件能限制所述底线靠近于所述夹具组件,使所述夹具组件能在所述夹固位置来夹固所述底线。
于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移动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二移动组件,而所述第二移动组件带动所述夹具组件沿着所述第二路径进行移动时,所述第一移动组件同时进行移动,其中,所述第二移动组件同时带动所述第一移动组件与所述夹具组件远离于所述第一导引位置,使所述夹具组件以一平行于所述第二路径的第三路径移动至一第二预备位置,而所述第一移动组件带动所述夹具组件从所述第二预备位置以一平行于所述第一路径的第四路径移动至一第二导引位置,使所述底线碰触到一形成于所述梭壳的勾臂。
此外,当所述夹具组件位于所述第二导引位置时,所述第二传动件进行转动以将所述底线导入一形成于所述勾臂的线孔,于此实施例中,所述梭壳进一步具有一能将所述底线限制于所述线孔的挡线片,所述挡线片具有一能弹性形变的弹臂,而所述弹臂位于所述勾臂的一侧以防止所述底线脱离于所述线孔。
最后,所述第一移动组件具有一连接于所述夹具组件的夹具传动件以及一连接于所述夹具传动件的夹具驱动源,所述夹具传动件与夹具驱动源共同连接一避开单元,而所述避开单元能在所述夹具组件沿着所述第一路径移动至夹固位置时,同时改变所述夹具传动件、夹具驱动源与夹具组件三者与所述梭壳之间的相对位置,使所述夹具组件沿着所述第一路径移动至夹固位置时,所述夹具组件通过所述避开单元而不会碰触到所述梭芯。
于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避开单元包含:一导引轮、一组装板、一摆动板、一保持件以及一滚轮,所述导引轮连接于所述夹具传动件,而所述组装板具有一能与所述导引轮接触的弧形导轨,其中,所述摆动板组装于所述夹具驱动源,并枢转连接于所述组装板,而所述保持件位于所述组装板与摆动板之间,并能形成一作用于所述摆动板的保持作用力,使所述摆动板通过所述保持作用力而相对于所述组装板进行摆动,进而使所述导引轮持续接触于所述弧形导轨,另外,所述滚轮可接触于所述夹具传动件,而当所述滚轮接触于所述第一移动组件时,所述摆动板进行摆动以带动所述导引轮分离于弧形导轨。
最后,所述夹具组件具有一能改变位置的活动夹具以及一固定于所述夹具传动件的固定夹具,所述活动夹具与固定夹具两者其中之一具有一夹槽,另一者具有一夹块,而当所述夹具组件夹固于所述底线时,所述夹块移入所述夹槽内部,使所述夹块与夹槽共同夹固所述底线的局部线段。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有前述底线导入装置的缝纫机,能将一底线安装于一梭芯与一梭壳,其特征在于:
一缝纫机本体,具有一旋梭;以及
一更换梭芯装置,组装于所述缝纫机本体,并能将所述梭芯从所述旋梭组装于所述底线导入装置。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第一运动组件设有刀片,并能带动梭芯卷绕底线,而夹具组件能在夹固位置来夹固底线,并通过第一、二移动组件而移动至导引位置,使夹具夹带底线接触到刀片,则第二运动组件在底线接触于梭壳时进行转动,使进行转动的梭壳将底线导入形成梭壳的导线沟,藉此,第一、二运动组件、夹具组件以及第一、二移动组件不但能共同将底线卷绕于梭芯,还能将底线导入梭壳的导线沟,进而能缩短将底线安装于旋梭的作业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自动卷绕底线缝纫机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自动卷绕底线缝纫机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3A为梭芯组的分解图;
图3B梭芯组于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更换梭芯装置的分解图;
图5为图2中底线导入装置的分解图;
图6为图5中梭芯组运动机构的分解图;
图7为梭芯组运动机构的剖视图;
图8为梭壳安装于第三传动件的示意图;
图9为图5中底线夹固机构的分解图;
图10为图5中夹线释放机构的分解图;
图11为图5中底线控制机构的分解图;
图12为图2中底线导入装置的分解图;
图13为梭芯安装于第一传动件的示意图;
图14A为旋梭与梭芯组运动机构各别组装梭芯组的示意图;
图14B为活动架朝向靠近旋梭的方向进行移动的示意图;
图14C为第一夹爪组件夹固于第一梭芯组的示意图;
图14D为第二夹爪组件夹固于第二梭芯组的示意图;
图14E为活动架朝向远离旋梭的方向进行移动的示意图;
图14F为活动架进行顺时针转动的示意图;
图14G为活动架再度靠近于旋梭的示意图;
图14H为第二夹爪组件松开第二梭芯组的示意图;
图14I为第一夹爪组件位于梭芯组运动机构正前方的示意图;
图14J为定位凸柱穿入定位凹槽的示意图;
图14K为闩锁夹件夹固于环沟的示意图;
图14L为第一梭芯组的梭芯通过对位机构连接于第一传动件的示意图;
图15A为梭壳与梭芯两者呈现分离状态的示意图;
图15B为切刀位于切断位置的示意图;
图15C为抽吸机构的另一实施样态的示意图;
图15D为图15C中局部剖面的示意图;
图16A为底线卷绕于梭芯的示意图;
图16B为底线控制机构控制底线位置的示意图;
图16C为夹具组件移动至夹固位置的示意图;
图16D为夹具组件夹固于底线的示意图;
图16E为夹具组件移动至第一预备位置的示意图;
图16F为夹线释放机构夹固于底线的示意图;
图16G为夹具组件移动至第一导引位置的示意图;
图16H为刀片切断底线的示意图;
图17A为梭壳与梭芯两者呈现组装状态的示意图;
图17B卷绕底线导入导线沟的示意图;
图17C为夹具组件移动至第二预备位置的示意图;
图17D为第一夹具传动件接触于滚轮的示意图﹔
图17E为夹具组件移动至第二导引位置的示意图;
图17F为卷绕底线导入线孔的示意图;
图18为于第二较佳实施例中梭芯组运动机构的示意图;
图19为于第三较佳实施例中梭芯组运动机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自动卷绕底线缝纫机;10-缝纫机本体;11-底座;12-旋梭;13-工作台板;14-固定架;15-夹线器;20-更换梭芯装置;21-梭芯组移动组件;211-移动驱动源;212-传动杆;22-活动架;221-第一连接端;222-第二连接端;223-组接部;23-第一夹爪组件;231-第一夹爪底座;231a-第一枢接部;232-第一固定夹爪;233-第一活动夹爪;233a-第一夹部;234-第一夹爪驱动器;24-第二夹爪组件;241-第二夹爪底座;242-第二固定夹爪;243-第二活动夹爪;243a-第二夹部;244-第二夹爪驱动器;25-梭芯组转动组件;251-转动驱动源;252-传动组;252a-第一传动齿轮;252b-第二传动齿轮;30-底线导入装置;31-梭芯组运动机构;311-第一运动组件;3111-第一驱动源;3112-第一传动件;3112a-连接盘;3112b-刀片;3112c-刀刃部;3112d-连接部;3113-第一连动组;3113a-第一主动皮带轮;3113b-第一从动皮带轮;3113c-第一皮带;312-第二运动组件;3121-第二驱动源;3122-第二传动件;3123-第二连动组;3123a-第二主动皮带轮;3123b-第二从动皮带轮;3123c-第二皮带;313-第三运动组件;3131-第三驱动源;3132-第三传动件;3132a-抵压块;3133-第三连动组;3133a-连动齿条;3133b-连动齿轮;3134-复位作用件;3134a-复位作用力;314-同步组件;3141-同步凹槽;3142-同步凸柱;315-限位组件;3151-防移单元;3151a-环沟;3151b-闩锁夹件;3151c-闩锁;3152-防转单元;3152a-定位凸柱;3152b-定位凹槽;32-底线夹固机构;321-第一移动组件;3211-第一移动夹具驱动源;3212-第一夹具传动件;322-第二移动组件;3221-第二移动夹具驱动源;3222-第二夹具传动件;323-夹具组件;3231-活动夹具;3231a-夹槽;3231b-挡销;3232-固定夹具;3232a-夹块;3232b-销孔;3233-夹具驱动源;324-避开单元;3241-摆动板;3242-组装板;3242a-弧形导轨;3243-滚轮;3244-导引轮;3245-保持件;3245a-保持作用力;33-夹线释放机构;331-释放杆;3311-枢接部;3312-推动部;3313-作用部;3314-夹固空间;332-释放驱动源;34-底线控制机构;341-调整件;3411-枢接轴;3412-调整板;3412a-通孔;3413-连接柱;342-调整驱动源;40-底线导入装置;41-活动机构;411--活动驱动源;412-活动臂;42-切线机构;421-切线驱动源;422-切刀;423-切线传动件;423a-吹气孔;43-抽吸机构;431-抽吸口;44-对位机构;441-导引组件;4411-磁铁;442-定位组件;4421-凸块;4422-定位槽;50-梭芯组;501-第一梭芯组;502-第二梭芯组;51-梭芯;511-卷线轴件;511a-第一卷线部;511b-第二卷线部;511c-轴件凹槽;511d-限位凸缘;512-限位板;512a-限位凹槽;513-卷绕空间;514-穿设空间;52-梭壳;521-壳体;522-梭轴;523-封闭端;524-开口端;525-容纳空间;526-导线孔;527-导线沟;528-夹线弹片;528a-导引口;529-勾臂;529a-线孔;530-挡线片;530a-弹臂;60-底线;61--卷绕底线;62-供应源底线;A-吸引气流;B-吹出气流;C-切断位置;D1—第一路径;D2-第二路径;D3-第三路径;D4-第四路径;L-运动轴线;S1-分离状态;S2-初始状态;S3-组装状态;P1-第一预备位置;P2-夹固位置;P3-第一导引位置;P4-第二预备位置;P5-第二导引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来进一步描述本发明,本发明的优点和特点将会随着描述而更为清楚。
请参阅图1与图2所示,于第一较佳实施例中,本发明自动卷绕底线缝纫机1配合一梭芯组50使用(如图3所示),并具有一缝纫机本体10、一更换梭芯装置20、一底线导入装置30以及一底线导入装置40,请参阅图3所示,梭芯组50具有一能卷绕一底线60(如图14A所示)的梭芯51以及一能组装于梭芯51的梭壳52,梭芯51设有一卷线轴件511以及两限位板512,而卷线轴件511的局部区段设为一第一卷线部511a,并且,卷线轴件511的剩余区段设为一外径大于第一卷线部511a的第二卷线部511b,其中,两限位板512间隔排列,并分别成形于第一卷线部511a与第二卷线部511b,使卷线轴件511位于两限位板512之间,进而卷线轴件511与两限位板512三者之间共同形成一能容置底线60(如图14A所示)的卷绕空间513,如图所示,卷线轴件511凹设形成一连通于卷绕空间513的轴件凹槽511c,而其中一个限位板512凹设形成一连通于卷绕空间513的限位凹槽512a,则轴件凹槽511c连通于限位凹槽512a,使轴件凹槽511c与限位凹槽512a共同形成一从梭芯51的表面轮廓凹设形成的穿设空间514,然而,梭芯51的卷线轴件511具有第一卷线部511a与第二卷线部511b仅方便说明之用,亦如图3B所示,卷线轴件511向外延伸一限位凸缘511d,而限位凸缘511d靠近于形成有限位凹槽512a的限位板512。
如图3A所示,梭壳52具有一呈现中空样态的壳体521,壳体521的内部设有一呈现中空样态的梭轴522,并于相对两端分别形成一封闭端523以及一开口端524,而壳体521的内缘与梭轴522的外缘之间形成一能容置梭芯51的容纳空间525,其中,壳体521贯穿形成一连通于容纳空间525的导线孔526,并从开口端524朝向封闭端523凹设形成一连通于容纳空间525的导线沟527,于此实施例中,壳体521组装一能让底线60(如图17B所示)从导线沟527导引至导线孔526的夹线弹片528,而壳体521向外延伸形成一勾臂529,其中,夹线弹片528的一侧设有一导引口528a,而勾臂529从勾臂529的外缘凹陷形成一线孔529a,另外,壳体521的封闭端523组装一能将底线60(如图17B所示)限制于线孔529a的挡线片530,挡线片530于靠近线孔529a处具有一能能弹性形变的弹臂530a,而弹臂530a位于勾臂529的一侧以防止底线60脱离线孔529a。
再请参阅图2所示,缝纫机本体10具有一底座11(图式仅表示底座11的局部样态),底座11内部具有一水平设置的下轴(图未示),所述下轴能带动一组装于底座11内部的旋梭12进行转动,其中,底座11上方具有一工作台板13,并连接一固定架14以及一连接于固定架14的夹线器15。
请参阅图2与图4所示,更换梭芯装置20位于旋梭12的前方,并具有一梭芯组移动组件21、一活动架22、一第一夹爪组件23以及一第二夹爪组件24以及一旋梭12,梭芯组移动组件21用以带动活动架22选择性靠近或远离于梭芯组转动组件25,并具有一能产生移动动力的移动驱动源211以及一组装于移动驱动源211的传动杆212,于此实施例中,移动驱动源211连接于活动架22,而传动杆212固定于缝纫机本体10的固定架14,使得移动驱动源211产生移动动力时,移动驱动源211整体沿着传动杆212轴向移动,使得活动架22能进行移动以靠近或远离于旋梭12。
活动架22具有一第一连接端221以及一远离于所述第一连接端221的第二连接端222,第一连接端221与第二连接端222之间具有一连接于移动驱动源211的组接部223,其中,第一夹爪组件23具有一由两个对称板件所构成的第一夹爪底座231,第一夹爪底座231组装一固定不动的第一固定夹爪232,并于远离所述第一固定夹爪232的一侧设有一第一枢接部231a,第一固定夹爪232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端221,而第一枢接部231a枢转连接一可进行摆动的第一活动夹爪233,另外,第一活动夹爪233具有一第一夹部233a(如图14C所示),并于远离所述第一夹部233a的一端组装一连接于所述活动架22的第一夹爪驱动器234,其中,第一夹爪驱动器234能带动所述第一活动夹爪233进行来回摆动,使得第一夹部233a能选择性接近或远离于第一固定夹爪232。
第二夹爪组件24连接于活动架22的第二连接端222,并主要由一结构样态相同于第一夹爪底座231的第二夹爪底座241、一结构样态相同于第一固定夹爪232的第二固定夹爪242、一结构样态相同于第一活动夹爪233的第二活动夹爪243(如图14D所示)以及一结构样态相同于第一夹爪驱动器234的第二夹爪驱动器244,并且,第二夹爪底座241、第二固定夹爪242、第二活动夹爪243以及第二夹爪驱动器244四者相互之间的连接方式相同于第一夹爪组件23,因而后续省略所述第二夹爪组件24的结构叙述。
梭芯组转动组件25具有一转动驱动源251以及一传动组252,转动驱动源251能产生转动动力,并固定于缝纫机本体10的固定架14,而传动组252位于转动驱动源251与梭芯组移动组件21的传动杆212之间,并具有一组装于转动驱动源251的第一传动齿轮252a以及一啮合于第一传动齿轮252a的第二传动齿轮252b,其中,第二传动齿轮252b以同轴方式组装于传动杆212,藉此,当转动驱动源251能产生转动动力时,第一、二传动齿轮252a、252b能带动活动架22以传动杆212为轴心进行转动,并且,由于梭芯组移动组件21的移动驱动源211与第一、二夹爪组件23、24都连接于活动架22,使活动架22进行转动时,第一、二夹爪组件23、24两者同步进行转动。
请参阅图2与图5所示,底线导入装置30组装于缝纫机本体10的固定架14,并具有一梭芯组运动机构31、一底线夹固机构32、一夹线释放机构33以及一底线控制机构34,请参阅图5至图7所示,梭芯组运动机构31主要由一第一运动组件311、一第二运动组件312、一第三运动组件313以及一同步组件314所构成,如图所示,第一运动组件311具有一第一驱动源3111以及一第一传动件3112,第一驱动源3111组装于缝纫机本体10的固定架14,并能产生转动动力以带动第一传动件3112进行旋转运动,而第一传动件3112同轴设置于一平行于第一传动件3112的运动轴线L,并于一端形成一连接盘3112a,其中,第一传动件3112安装一位于连接盘3112a下方的刀片3112b,刀片3112b是由弹性材料所构成,并具有一位于连接盘3112a下方的刀刃部3112c(如图10所示)以及一位于连接盘3112a后侧的连接部3112d(如图10所示),于此实施例中,运动轴线L重迭于第一传动件3112的轴心,而第一驱动源3111经由一第一连动组3113而连接于第一传动件3112,其中,第一连动组3113具有一组装于第一驱动源3111的第一主动皮带轮3113a以及一组装于第一传动件3112的第一从动皮带轮3113b,而第一主动皮带轮3113a组装一连接于第一从动皮带轮3113b的第一皮带3113c。
第二运动组件312具有一能产生旋转动力的第二驱动源3121以及一间隔排列于第一传动件3112的第二传动件3122,第二驱动源3121组装于缝纫机本体10的固定架14,并经由一第二连动组3123而连接于第二传动件3122,使第二驱动源3121能通过第二连动组3123而带动第二传动件3122进行旋转运动,而第二传动件3122同轴设置于第一传动件3112,使得第二传动件3122的轴心重迭于运动轴线L,如图所示,第二连动组3123具有一组装于第二驱动源3121的第二主动皮带轮3123a以及一组装于第二传动件3122的第二从动皮带轮3123b,而第二主动皮带轮3123a经由一第二皮带3123c而连接于第二从动皮带轮3123b。
第三运动组件313具有一能产生移动动力的第三驱动源3131以及一同轴设置于运动轴线L的第三传动件3132,第三驱动源3131安装一第三连动组3133,并带动第三连动组3133远离或抵触于第三传动件3132,而第三传动件3132的两端分别贯穿于第一传动件3112与第二传动件3122,并且,第三传动件3132能相对于第一、二传动件3112、3122进行移动,使第三传动件3132活动组装于第一、二传动件3112、3122,于此实施例中,当第三驱动源3131释放第三连动组3133远离于第三传动件3132时,一连接于第三传动件3132的抵压块3132a与第二传动件3122共同挤压一位于第二传动件3122与第三传动件3132之间的复位作用件3134,使复位作用件3134如同弹簧受到挤压而形成一作用于抵压块3132a的复位作用力3134a,而复位作用力3134a的力量大小小于第三驱动源3131的移动动力,藉此,当第三驱动源3131产生移动动力而带动第三连动组3133推抵于第三传动件3132时,第三驱动源3131克服复位作用件3134的复位作用力3134a而推动第三传动件3132沿着运动轴线L进行直线运动,使第三传动件3132远离于第三驱动源3131。
同步组件314位于第二传动件3122与第三传动件3132之间,并能让第二传动件3122与所述第三传动件3132同时进行旋转运动,如图所示,同步组件314具有一形成于第二传动件3122的同步凹槽3141以及一形成于第三传动件3132的同步凸柱3142,同步凹槽3141呈现长条状样态,而同步凸柱3142穿设于同步凹槽3141,并能在第三传动件3132进行移动时而在同步凹槽3141的内部进行轴向移动。
请参阅图8所示,梭芯组50的梭壳52安装于第三运动组件313的第三传动件3132,而梭壳52与第三传动件3132之间设有一限位组件315,限位组件315具有一能限制梭壳52无法相对于第三传动件3132进行轴向移动的防移单元3151以及一能限制梭壳52无法相对于第三传动件3132进行转动的防转单元3152,如图所示,防移单元3151设有一环沟3151a、一闩锁夹件3151b以及一闩锁3151c,环沟3151a形成于第三传动件3132外凸于第一传动件3112的局部区段,而闩锁夹件3151b与闩锁3151c相互枢接,并且,闩锁夹件3151b与闩锁3151c两者都安装于梭壳52的封闭端523,于此实施例中,闩锁夹件3151b与闩锁3151c两者是属于梭壳52的组件,其中,当梭壳52安装于第三传动件3132时,第三传动件3132穿过于梭壳52的梭轴522,使第三传动件3132的局部区段外凸于梭壳52的封闭端523,进而闩锁3151c可扣入环沟3151a以限制梭壳52无法轴向移动。
如图所示,防转单元3152具有一定位凸柱3152a以及一定位凹槽3152b,定位凸柱3152a形成于第三运动组件313的第三传动件3132,并间隔排列于防移单元3151的环沟3151a,而定位凹槽3152b形成于梭壳52的梭轴522,其中,当梭壳52安装于第三传动件3132时,第三传动件3132穿过于梭壳52的梭轴522,使定位凸柱3152a移入定位凹槽3152b的内部以限制缩梭壳52无法转动。
请参阅图9所示,底线夹固机构32具有一第一移动组件321、一第二移动组件322以及一夹具组件323,第一移动组件321具有一能进行单段移动行程的第一移动夹具驱动源3211以及一连接于第一移动夹具驱动源3211的第一夹具传动件3212,第一移动夹具驱动源3211与第一夹具传动件3212共同连接于一避开单元324,避开单元324能让第一移动夹具驱动源3211与第一夹具传动件3212两者能相对于第二移动组件322进行位移,藉此,当第一移动夹具驱动源3211带动第一夹具传动件3212进行移动时,第一移动夹具驱动源3211与第一夹具传动件3212两者能通过避开单元324而相对于第二移动组件322进行位移。
于此实施例中,避开单元324具有一组装于第一移动夹具驱动源3211的摆动板3241、一组装于第二移动组件322的组装板3242以及一组装于固定架14的滚轮3243,摆动板3241枢转连接于组装板3242,使摆动板3241能相对于组装板3242进行摆动,而组装板3242凹陷形成一中央较低的弧形导轨3242a,则弧形导轨3242a接触于一连接于第一夹具传动件3212的导引轮3244,其中,摆动板3241与组装板3242之间具有一设为弹簧的保持件3245,保持件3245受到摆动板3241与组装板3242共同挤压而能产生一作用于摆动板3241的保持作用力3245a,使摆动板3241通过保持作用力3245a而相对于组装板3242进行摆动,进而导引轮3244朝向弧形导轨3242a移动,致使导引轮3244通过保持件3245的保持作用力3245a而能持续接触于弧形导轨3242a。
如图所示,第二移动组件322具有一能进行二段移动行程的第二移动夹具驱动源3221以及一连接于第二移动夹具驱动源3221的第二夹具传动件3222,第二移动夹具驱动源3221组装于缝纫机本体10的固定架14,而第二夹具传动件3222连接第二移动组件322的组装板3242,藉此,当第二移动夹具驱动源3221带动第二夹具传动件3222进行移动时,第一移动组件321整体受到第二夹具传动件3222带动而整体进行移动,另外,夹具组件323具有一枢转连接于第一夹具传动件3212的活动夹具3231以及一固定于第一夹具传动件3212的固定夹具3232,活动夹具3231受到一安装于第一夹具传动件3212的夹具驱动源3233带动而能使活动夹具3231的末端选择性靠近或远离于固定夹具3232的末端(如图16A所示)。
如图9所示,活动夹具3231的末端具有一夹槽3231a,而固定夹具3232的末端具有一体积小于夹槽3231a的夹块3232a,如图所示,当夹具驱动源3233带动活动夹具3231进行摆动时,活动夹具3231靠近于固定夹具3232,使得夹块3232a穿入夹槽3231a的内部,让夹块3232a与夹槽3231a两者呈现密合状态,于此实施例中,活动夹具3231在夹槽3231a的中间设有一挡销3231b,而固定夹具3232从夹块3232a凹设形成一销孔3232b,而当夹块3232a与夹槽3231a两者呈现密合状态时,挡销3231b会穿入销孔3232b的内部。
请参阅图5与图10所示,夹线释放机构33具有一释放杆331以及一释放驱动源332,释放杆331具有一枢转连接于固定架14的枢接部3311,并于枢接部3311的两端形成一间隔排列于连接盘3112a的推动部3312以及一连接于释放驱动源332的作用部3313,刀片3112b的刀刃部3112c与连接盘3112a之间设有一夹固空间3314(如图7所示),其中,释放驱动源332能产生动力以带动作用部3313进行移动,使释放杆331以枢接部3311为轴心进行摆动,进而使推动部3312能选择性靠近或远离于连接盘3112a的后侧,进而使推动部3312推抵于刀片3112b的连接部3112d的下端,让刀刃部3112c远离于连接盘3112a以让夹固空间3314呈现让底线60进入的开启状态,另外,请参阅图5与图11所示,底线控制机构34位于梭芯组运动机构31与夹线器15之间,并具有一调整件341以及一调整驱动源342,调整件341具有枢转连接于固定架14的枢接轴3411,枢接轴3411的一端具有一调整板3412以及一连接柱3413,其中,调整板3412的局部区域贯穿形成一通孔3412a,而连接柱3413连接于调整驱动源342,其中,调整驱动源342能产生动力以带动调整件341以枢接轴3411轴心进行摆动。
请参阅图12所示,底线导入装置40位于梭芯组转动组件25的一侧,并具有一活动机构41、一切线机构42以及一抽吸机构43,活动机构41具有一组装于固定架14的活动驱动源411以及一枢转连接固定架14的活动臂412,活动驱动源411连接活动臂412,并能带动活动臂412进移动摆动,而切线机构42具有一组装于活动臂412的切线驱动源421以及一能受到切线驱动源421带动的切刀422,切线驱动源421组装一连接于切刀422的切线传动件423,其中,切线驱动源421经由切线传动件423能带动切刀422进行转动,而切刀422位于梭芯组运动机构31的上方,如图所示,抽吸机构43连接于活动臂412,并具有一抽吸口431,而抽吸机构43能形成一吸引气流A(如图15B所示)。
请参阅图13所示,梭芯组50的梭芯51安装于第一运动组件311的第一传动件3112,而梭芯51与第一传动件3112之间设有一对位机构44,而对位机构44能在梭芯51组装于第一传动件3112时限制梭芯51的穿设空间514位于梭芯51的正上方,使穿设空间514靠近于切线机构42的切刀422,如图所示,对位机构44具有一导引组件441以及一定位组件442,导引组件441设为两磁铁4411,而定位组件442设为能相互扣合的凸块4421与定位槽4422,如图所示,两磁铁4411分别组装于梭芯51与第一传动件3112,另外,凸块4421形成于第一传动件3112,而定位槽4422形成于梭芯51,其中,当梭芯51组装于第一传动件3112时,梭芯51可能呈现能自由转动的自由状态,随后,第一传动件3112带动梭芯51进行转动,使两磁铁4411相互磁性相吸而拉近梭芯51与第一传动件3112的相对位置,进而凸块4421扣合于定位槽4422以限制梭芯51与第一传动件3112之间的相对角度位置,使梭芯51无法相对于第一传动件3112进行转动,而当第一传动件3112停止转动并进行角度定位时,穿设空间514能位于梭芯51的正上方以对应于切刀422。
请参阅图14A所示,于具体应用时,缝纫机本体10的旋梭12与底线导入装置30的梭芯组运动机构31各别组装一个被一底线60卷绕的梭芯组50,使组装于旋梭12的梭芯组50设为一第一梭芯组501,而组装于梭芯组运动机构31的梭芯组50设为一第二梭芯组502,并且,将设置在缝纫机本体10的底线60组装于缝纫机本体10的夹线器15,而设置在缝纫机本体10的底线60穿过于底线控制机构34的通孔3412a,让设置在缝纫机本体10的底线60的局部区段能位于夹线释放机构33的夹固空间3314内部,进而使刀片3112b的刀刃部3112c与第一传动件3112的连接盘3112a共同夹固于设置在缝纫机本体10的底线60。
请参阅图14B所示,当缝纫机本体10进行车缝作业而使第一梭芯组501的底线60存量接近用完时,梭芯组移动组件21的移动驱动源211产生移动动力,使梭芯组移动组件21整体沿着传动杆212进行移动而靠近于旋梭12,进而使活动架22带动第一、二夹爪组件23、24分别靠近于缝纫机本体10的旋梭12与底线导入装置30的梭芯组运动机构31。
请参阅图14C与图14D所示,当第一、二夹爪组件23、24分别靠近于缝纫机本体10的旋梭12与底线导入装置30的梭芯组运动机构31时,第一夹爪组件23的第一固定夹爪232接触于第一梭芯组501的梭壳52,而第二夹爪组件24的第二固定夹爪242接触于第二梭芯组502的梭壳52,接下来,第一夹爪驱动器234带动第一活动夹爪233进行摆动,使得第一活动夹爪233的第一夹部233a靠近于第二固定夹爪242,进而第一夹部233a扣合于设置在第一梭芯组501的闩锁夹件3151b,藉此,第一活动夹爪233与第一固定夹爪232两者共同夹固于第一梭芯组501,同时,第二夹爪驱动器244带动第二活动夹爪243进行摆动,使第二活动夹爪243的第二夹部243a靠近于第二固定夹爪242,进而第二夹部243a扣合于设置第二梭芯组502的闩锁夹件3151b,致使第二活动夹爪243与第二固定夹爪242两者共同夹固于第二梭芯组502。
请参阅图14E与图14F所示,当第一夹爪组件23以及一第二夹爪组件24两者分别夹固于第一梭芯组501与第二梭芯组502时,梭芯组移动组件21的移动驱动源211产生移动动力,使梭芯组移动组件21整体沿着传动杆212进行移动而远离于旋梭12,进而第一夹爪组件23带动第一梭芯组501远离于缝纫机本体10的旋梭12,同时第二夹爪组件24带动第二梭芯组502远离于底线导入装置30的梭芯组运动机构31,藉此,第一夹爪组件23通过梭芯组移动组件21而能将第一梭芯组501分离于旋梭12,而第二夹爪组件24同样通过梭芯组移动组件21而能将第二梭芯组502分离于梭芯组运动机构31。
随后,梭芯组转动组件25的转动驱动源251能产生转动动力,使传动组252位的第一传动齿轮252a与传动组252件的第二传动齿轮252b带动梭芯组移动组件21的传动杆212进行转动,使进行转动的传动杆212带动活动架22沿着图式中的箭头方向进行顺时针旋转,使得第二梭芯组502位于旋梭12的正前方。
请参阅图14G与图14H所示,梭芯组移动组件21的移动驱动源211再度产生移动动力,使移动驱动源211沿着传动杆212而带动活动架22靠近于缝纫机本体10的旋梭12,使第二梭芯组502安装于旋梭12,随后,第二夹爪组件24的第二夹爪驱动器244带动第二活动夹爪243的第二夹部243a远离于闩锁夹件3151b,使第二梭芯组502确实组装于旋梭12,此时,第一夹爪组件23依然夹固于第一梭芯组501。
请参阅图14I、图14J与图14K所示,当第二梭芯组502组装于旋梭12时,更换梭芯装置20的活动架22受到梭芯组移动组件21与梭芯组转动组件25的带动而让第一夹爪组件23靠近于导入装置的梭芯组运动机构31,使第一梭芯组501能安装于梭芯组运动机构31,其中,当第一梭芯组501能安装于梭芯组运动机构31时,第三运动组件313的第三传动件3132穿设于第一梭芯组501的梭轴522,使得限位组件315的定位凸柱3152a穿入限位组件315的定位凹槽3152b以限制第一梭芯组501的梭壳52无法以运动轴线L为轴心进行转动。
如图所示,当限位组件315的定位凸柱3152a穿入限位组件315的定位凹槽3152b相互卡合时,第一夹爪组件23的第一夹爪驱动器234带动第一活动夹爪233的第一夹部233a远离于设置在第一梭芯组501的闩锁夹件3151b,而设置在第一梭芯组501的闩锁夹件3151b回弹而使闩锁3151c扣入于限位组件315的环沟3151a以限制第二梭芯组502的缩壳无法移动沿着运动轴线L进行移动。
之后,梭芯组移动组件21的移动驱动源211产生移动动力以带动活动架22远离于旋梭12,此时,第一夹爪组件23与第二夹爪组件24两者分别皆无夹取第一梭芯组501与第二梭芯组502,使第一夹爪组件23与第二夹爪组件24两者等待下一次夹取梭芯组50的动作。
请参阅图14L所示,当第一梭芯组501能安装于梭芯组运动机构31时,第一梭芯组501的梭芯51靠近于第一传动件3112的连接盘3112a,此时,梭芯51可能呈现能自由转动的自由状态,随后,第一传动件3112带动梭芯51进行顺时针方向转动,使得设为两磁铁4411的导引组件441相互磁性相吸而让第一梭芯组501的梭芯51以运动轴线L为轴线进行转动,并且,对位机构44的凸块4421扣合于对位机构44的定位槽4422以限制第一梭芯组501的梭芯51与第一传动件3112之间的相对角度位置,而当第一传动件3112转动数圈后停止运转并进行角度定位时,第一梭芯组501的穿设空间514能位于卷线轴件511的正上方,此外,当第一传动件3112进行转动时,第一梭芯组50的梭芯51能通过第一传动件3112进行转动,而进行转动的梭芯51能将位于壳体521与夹线弹片528之间的部分底线60以及露出于导线孔526的部分底线60都卷回于梭壳52内部,以便于后续的切线动作,于此实施例中,梭芯51具有两个穿设空间514,而两个穿设空间514呈现180度间隔排列,而对位机构44与穿设空间514皆形成180度对称,因此,梭芯51具有两个可定位的角度。
请参阅图15A所示,当第一夹爪组件23与第二夹爪组件24两者都没有夹固梭芯组50之后,开始清除残留于第一梭芯组501的底线60,首先,第三运动组件313的第三驱动源3131带动第三运动组件313的第三传动件3132沿着运动轴线L进行移动,使同步组件314的同步凸柱3142朝向同步凹槽3141的端部进行移动,进而进行移动的第三传动件3132能带动第一梭芯组501的梭壳52轴向分离于第一梭芯组501的梭芯51,让第一梭芯组501的梭壳52与第一梭芯组501的梭芯51两者呈现一相互分离的分离状态S1。
请参阅图15B所示,接下来,切线机构42的切线驱动源421带动切线机构42的切刀422进行转动,而抽吸机构43开始进行运转以形成吸引气流A,随后,活动机构41的活动驱动源411带动活动机构41的活动臂412进行摆动,使切线驱动源421、切刀422与抽吸机构43三者同步进行向下摆动,进而使进行转动的切刀422移动至一切断位置C以切断位于卷绕空间513内部剩余的底线60,而当位于卷绕空间513内部的底线60被切刀422切断时,抽吸机构43的抽吸口431会位于梭芯51的侧边,使得抽吸机构43的吸引气流A能除去被切刀422切断的底线60,如图所示,由于对位机构44能将限制第一梭芯组501的穿设空间514要位于卷线轴件511的正上方,进而当切刀422位于切断位置C时,穿设空间514通过对位机构44能对齐于位于切断位置C的切刀422,使切刀422不但能穿入穿设空间514以确保切刀422能确实切断底线60,还能确保不会干涉到卷线轴件511,接下来,活动机构41的活动驱动源411带动活动机构41的活动臂412向上摆动,使切线驱动源421、切刀422与抽吸机构43三者远离梭芯51,其中,当切刀422刚脱离梭芯51的穿设空间514时,第一运动组件311的第一传动件3112即可带动梭芯51进行转动以增进抽吸机构43吸除剩余底线60的效果,使第一梭芯组501的梭芯51呈现一未卷绕底线60的初始状态S2即完成清除底线60的作业。
请参阅图15C所示,抽吸机构43组装于活动机构41的活动臂412仅方便说明之用,亦即可将抽吸机构43组装于缝纫机本体10的固定架14,使得活动臂412进行摆动时,抽吸机构43不会随着活动臂412进行摆动,如图所示,抽吸机构43的抽吸口431位于梭芯51的下方,并且,抽吸口431的外观呈现漏斗样态,藉此,当切刀422位于切断位置C以切断底线60时,抽吸机构43能承接被切刀422切断后自然落下的底线60,使得底线60被由吸引气流A带离梭芯51。
请参阅图15D所示,于较佳实施例中,切线机构42的切线传动件423连接于一能产生气流的空气压力源(图未示),其中,切线传动件423设有多个靠近于切刀422的吹气孔423a,进而当切刀422位于切断位置C以切断底线60时,所述空气压力源会形成一由吹气孔423a流出的吹出气流B以防止被切断的底线60缠绕于切线传动件423。
请参阅图16A所示,完成清除底线60之后,开始进行卷绕底线60作业,首先,第一运动组件311的第一驱动源3111产生旋转动力以带动第一连动组3113的第一主动皮带轮3113a进行转动,使第一连动组3113的第一皮带3113c经由第一连动组3113的第一从动皮带轮3113b带动第一传动件3112以运动轴线L为轴心进行转动,进而使位于夹固空间3314内的底线60开始跟着第一传动件3112进行旋转,致使第一梭芯组501的梭芯51同步进行转动而将底线60带入梭芯51的卷绕空间513。
当第一梭芯组501的梭芯51卷绕底线60初期时,由于第一梭芯组501的第一卷线部511a的外径小于第一梭芯组501的第二卷线部511b的外径,使得底线60会先卷绕于梭芯51的第一卷线部511a以确保底线60先覆盖于第一梭芯组501的穿设空间514,进而第一梭芯组501的梭芯51经过车缝作业之后所剩余的底线60也会余留在第一卷线部511a,使得切线机构42的切刀422位于切断位置C时能确实切断底线60,于较佳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确保卷线动作初期底线60先卷绕第一卷线部511a,底线控制机构34的调整驱动源342带动底线控制机构34的调整件341进行摆动,使调整件341的通孔3412a限制底线60偏向于连接盘3112a,而当底线60卷绕于第一卷线部511a达到一定圈数时(如10圈或20圈),调整驱动源342再带动调整件341,让通孔3412a不限制底线60偏位,使底线60均匀卷绕于梭芯51的卷线轴件511,并且,当底线60卷绕于第一卷线部511a达到一定圈数时(如10圈或20圈),夹线释放机构33的释放驱动源332也带动夹线释放机构33的释放杆331进行摆动,使得释放杆331的推动部3312推抵于刀片3112b的连接部3112d的下端(如图16F所示)以释放于底线60,让位于夹固空间3314内的底线60线头呈现松弛状态而被一并卷入卷绕空间513,随即,释放驱动源332带动推动部3312远离于连接盘3112a,进而刀片3112b通过本身的弹力而使刀片3112b的刀刃部3112c接触于连接盘3112a,接下来,当第一梭芯组501的梭芯51卷绕底线60而达到预设圈数时,第一梭芯组501的卷绕空间513内部已绕满底线60,此时,第一运动组件311的第一驱动源3111停止转动。
请参阅图16B所示,停止卷绕底线60之后,由于无法确定底线60与夹具组件323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所以底线控制机构34的调整驱动源342需带动底线控制机构34的调整件341以枢接轴3411为轴心进行摆动,使调整件341的调整板3412抵触到位于夹线器15与梭芯51之间的底线60,进而使调整板3412的通孔3412a限制位于夹线器15与梭芯51之间的底线60靠近于夹具组件323,藉此,接下来让夹具组件323能确保夹固于位于夹线器15与梭芯51之间的底线60,为了达到前述效果,另一个实施程序是停止卷绕底线60之前,调整驱动源342带动调整件341进行摆动,使调整板3412抵触到位于夹线器15与梭芯51之间的底线60,进而限制位于夹线器15与梭芯51之间的底线60靠近于夹具组件323,让最后卷绕于梭芯51的底线60能位于夹具组件323的动作路径上。
请参阅图16C所示,第一移动组件321的第一移动夹具驱动源3211带动第一移动组件321的第一夹具传动件3212向外延伸,而底线夹固机构32的夹具组件323受到第一夹具传动件3212带动而由一第一预备位置P1(如图16A所示)沿着一相交于运动轴线L的第一路径D1(如图16D所示)移动至一夹固位置P2,使介在梭芯51与夹线器15之间的底线60位于活动夹具3231与固定夹具3232之间,于此实施例中,夹具组件323由第一预备位置P1移动到夹固位置P2的过程中,避开单元324的导引轮3244通过保持件3245的保持作用力3245a而持续接触于组装板3242的弧形导轨3242a,使得导引轮3244由弧形导轨3242a的一端移动至弧形导轨3242a的另一端时,避开单元324的摆动板3241会带动第一移动组件321与夹具组件323进行逆时针方向的路径摆动,进而改变第一移动夹具驱动源3211、第一夹具传动件3212与夹具组件323三者与第一梭芯组501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导致夹具组件323能避开于第一梭芯组501的梭芯51,藉此,夹具组件323沿着第一路径D1移动至夹固位置P2时能通过避开单元324而不会碰触到第一梭芯组501的梭芯51,请参阅图16D所示,当底线夹固机构32的夹具组件323位于夹固位置P2时,活动夹具3231的挡销3231b会抵触于位于梭芯51与夹线器15之间的底线60,藉此,当底线60处于较松弛状态时,挡销3231b能限制底线60的局部长度位于活动夹具3231与固定夹具3232之间,进而能确保夹具组件323夹固于底线60时,底线60与夹具组件323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随后,夹具组件323的夹具驱动源3233带动夹具组件323的活动夹具3231进行摆动,使活动夹具3231靠近于夹具组件323的固定夹具3232,进而使活动夹具3231与固定夹具3232在靠近于调整件341的地方夹固于位于梭芯51与夹线器15之间的底线60,此时,固定夹具3231的夹块3232a移入夹槽3231a,进而使夹槽3231a与夹块3232a两者呈现密合状态,使夹槽3231a与夹块3232a夹固于底线60以避免底线60脱离于夹具组件323,而夹槽3231a与夹块3232a共同夹固底线60的局部线段,在此,底线60区分为一位于梭芯51与夹具组件323之间的卷绕底线61,而底线60的其余部分设为一组装于夹线器15的供应源底线62。
请参阅图16E与图16F所示,第一移动组件321的第一移动夹具驱动源3211带动第一移动组件321的第一夹具传动件3212向内收缩,而底线夹固机构32的夹具组件323受到第一夹具传动件3212带动而由夹固位置P2沿着第一路径D1移回至第一预备位置P1,使供应源底线62穿过第一梭芯组501的梭芯51下方,此时,夹线释放机构33的释放驱动源332带动夹线释放机构33的释放杆331进行摆动,使释放杆331的推动部3312推抵刀片3112b的连接部3112d的下端,使刀片3112b的刀刃部3112远离于连接盘3112a以让夹固空间3314呈现让底线60进入的开启状态,接下来,第一运动组件311的第一驱动源3111通过第一连动组3113而带动第一传动件3112进行顺时针方向旋转,使供应源底线62穿过夹固空间3314的内部,然后,释放驱动源332带动释放杆331进行摆动,使得释放杆331的推动部3312远离于刀片3112b的连接部3112d的下端,进而刀片3112b通过本身的弹力而使刀片3112b的刀刃部3112c与连接盘3112a共同夹固供应源底线62(如图16F所示)以等待下一次对底线60进行卷绕动作,之后,第二移动组件322的第二移动夹具驱动源3221带动夹具组件323的第二夹具传动件3222进行第一段移动行程,使第一夹具组件323与夹具组件323两者受到第二夹具传动件3222带动而进行移动,使夹具组件323由第一预备位置P1沿着一相交于第一路径D1的第二路径D2移动至一第一导引位置P3,当夹具组件323位于第一导引位置P3时,供应源底线62会接触到刀片3112b的刀刃部3112c,随后如图16G与图16H所示,第一运动组件311的第一驱动源3111通过第一连动组3113再带动第一传动件3112以运动轴线L为轴心进行逆时针方向转动,使刀片3112b受到第一传动件3112带动而切断供应源底线62,此时,供应源底线62的线头端受刀片3112b夹持,而卷绕底线61的线头端受夹具组件323夹持,以上图16A至图16H中,为了方便说明而将梭壳52轴向移远离于梭芯51,实际上梭壳52与梭芯51的相对距离应如图15A的分离状态S1所示,并且在图16G中,为了显示清楚刀片3112b的角度状态而将梭芯51移出连接盘3112a。
于前述图16A至图16E步骤中,为了避免夹具组件323沿着第一路径D1进行移动时,夹具组件323会干涉到连接盘3112a与刀片3112b,第一运动组件311能带动连接盘3112a与刀片3112b进行转动,使得刀片3112b转动到可避开夹具组件323的角度,但不限定在如图显示的角度。
请参阅图17A所示,完成切断底线60之后,开始将卷绕底线61安装于第一梭芯组501的梭壳52,首先,第三运动组件313的第三驱动源3131带动第三连动组3133远离于第三传动件3132,复位作用件3134的复位作用力3134a作用于抵压块3132a,使第三传动件3132朝向第三驱动源3131进行移动,进而进行移动的第三传动件3132能带动第一梭芯组501的梭壳52组装于第一梭芯组501的梭芯51,让第一梭芯组501的梭壳52与第一梭芯组501的梭芯51两者由分离状态S1转变为一相互组装的组装状态S3,此时,卷绕底线61接触于梭壳52的开口端524,让卷绕底线60呈现拉紧状态。
请参阅图17B所示,当卷绕底线60接触于梭壳52的开口端524时,第二运动组件312的第二驱动源3121产生旋转动力以带动第二连动组3123的第二主动皮带轮3123a进行转动,使第二连动组3123的第二皮带3123c经由第二连动组3123的第二从动皮带轮3123b带动第二传动件3122以运动轴线L为轴心进行转动,而当第二传动件3122进行转动时,同步组件314的同步凸柱3142受同步凹槽3141的限制无法移动,使得第二传动件3122通过同步组件314而带动第三运动组件313的第三传动件3132进行转动,进而使第一梭芯组501的梭壳52同步进行转动,如图所示,第二驱动源3121通过第二传动件3122而先带动第一梭芯组501的梭壳52进行顺时针方向转动,而后第二驱动源3121再带动第一梭芯组501的梭壳52进行逆时针方向转动,使得进行转动的梭壳52能将卷绕底线60导入梭壳52的导线沟527,让卷绕底线61的局部线段位于梭壳52的壳体521与梭壳52的夹线弹片528之间。
请参阅图17C所示,接下来,第二移动组件322的第二移动夹具驱动源3221带动夹具组件323的第二夹具传动件3222进行第二段移动行程,使第一夹具组件323与夹具组件323两者受到第二夹具传动件3222带动朝向远离连接盘3112a的方向进行移动,使夹具组件323由第一导引位置P3沿着一平行于第二路径D2的第三路径D3移动至一第二预备位置P4,如图17D所示,夹具组件323移动至第二预备位置P4的过程中,第一移动组件321的第一夹具传动件3212接触到避开单元324的滚轮3243,使避开单元324的摆动板3241进行摆动,进而使避开单元324的导引轮3244分离于弧形导轨3242a,藉此,底线夹固机构32的夹具组件323拉动卷绕底线61,使卷绕底线61被导入夹线弹片528的导引口528a,进而夹线弹片528能将卷绕底线61从导线沟527导引至导线孔526。
请参阅图17E所示,当夹具组件323位于第二预备位置P4时,第一移动组件321的第一移动夹具驱动源3211再度带动第一移动组件321的第一夹具传动件3212向外延伸,使第一夹具传动件3212带动夹具组件323由第二预备位置P4沿着一平行于第一路径D1的第四路径D4移动至一第二导引位置P5,其中,夹具组件323移动至第二导引位置P5的过程中,卷绕底线61会先碰触到梭壳52的勾臂529,而后卷绕底线61会推抵挡线片530的弹臂530a,让弹臂530a产生形变,使得卷绕底线61被导引至勾臂529的线孔529a内部,藉此,即完成将卷绕底线61安装于梭壳52的作业,其中,当卷绕底线61位于线孔529a内部时,弹臂530a因为没有被卷绕底线61推抵而重迭于线孔529a,使得卷绕底线61受弹臂530a阻挡而能避免脱离于线孔519a。
请参阅图17F所示,卷绕底线61被导引至勾臂529的线孔529a内部,夹具组件323的夹具驱动源3233带动夹固组件的活动夹具3231进行摆动,使活动夹具3231远离于夹具组件323的固定夹具3232,进而使夹具组件323放开卷绕底线61的线头,最后,夹具组件323通过第一移动组件321与第二移动组件322而从第二导引位置P5移回至第一预备位置P1,使夹具组件323等待将底线60安装于梭壳52。
请参阅图18所示,于第二较佳实施例中,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差别在于第一运动组件311、第二运动组件312、第三运动组件313与同步组件314四者之间的组装方式,如图所示,第二运动组件312的第二传动件3122活动穿设于第一运动组件311的第一传动件3112,而第二运动组件312的第二连动组3123设为单一个空心轴,第三传动件3132活动组装于第二连动组3123的外周,并通过同步组件314的同步凸柱3142组装于第二传动件3122,其中,第一传动件3112与第三传动件3132分别位于第二传动件3122的相对两侧,此外,第三运动组件313的第三连动组3133设有一可带动于第三传动件3132轴向位移的连动齿条3133a以及一组装于第三驱动源3131的连动齿轮3133b,则连动齿条3133a啮合于连动齿轮3133b,其中,同步组件314的同步凹槽3141形成于第二连动组3123,使同步凹槽3141呈现长条状样态,而使同步凸柱3142同时穿设于第三传动件3132、第二连动组3123以及第二传动件3122。
于此实施例中,当第二运动组件312的第二驱动源3121产生旋转动力,使第二驱动源3121带动第二传动件3122相对于第一传动件3112进行转动,此时,同步组件314的同步凸柱3142不会受到第一传动件3112影响而进行转动,而同步组件314的同步凹槽3141同步与第二传动件3122进行转动,此外,第三运动组件313的第三驱动源3131产生旋转动力,第三连动组3133的连动齿轮3133b带动第三连动组3133的连动齿条3133a进行移动,使第三传动件3132沿着运动轴线L进行移动,而当第三传动件3132进行移动时,同步组件314的同步凸柱3142会沿着同步组件314的同步凹槽3141移动,使得第三传动件3132通过同步组件314而带动第二传动件3122整体进行轴向移动。
请参阅图19所示,于第三较佳实施例中,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差别在于梭芯组运动机构31没有同步组件314以及第三运动组件313的第三传动件3132设为一板件而组装于第二运动组件312的第二驱动源3121,使第三传动件3132没有同轴设置于运动轴线L,其中,当第三运动组件313的第三驱动源3131带动第三传动件3132沿着运动轴线L的轴线方向进行移动时,第二运动组件312整体(包含第二驱动源3121、第二传动件3122与第二连动组3123)同时沿着进行移动,使得梭壳52进行移动以分离于梭芯51,于此实施例中,第三传动件3132能直接连接于第三驱动源3131,但是,第三传动件3132也能经由第三连动组3133来连接于第三驱动源3131。
然而,第三传动件3132组装于第二驱动源3121仅方便说明之用,亦即第三传动件3132可组装于第一运动组件311的第一驱动源3111,进而第三传动件3132通过第三驱动源3131沿着运动轴线L的轴线方向进行移动时,第一运动组件311整体(包含第一驱动源3111、第一传动件3112与第一连动组3113)可同时沿着运动轴线L进行移动,使得梭芯51进行移动以分离于梭壳52。
另外,于此实施例中,在底线60卷绕于梭芯51之前,底线夹固机构32的夹具组件323能先暂时夹固于供应源底线62,随后,夹线释放机构33的释放驱动源332带动夹线释放机构33的释放杆331进行摆动,使释放杆331的推动部3312推抵刀片3112b的连接部3112d的下端,进而刀片3112b的刀刃部3112远离于连接盘3112a以让夹固空间3314呈现开启状态,接下来,夹具组件323受到第一移动组件321与第二移动组件322的带动而能将供应源底线62暂时脱离于夹固空间3314,藉此,于清除底线60的过程中,因为供应源底线62暂时脱离于夹固空间3314而能避免第一传动件3112转动过程中从夹线器15拉出多余的底线60,随后,于完成清除底线60之后,第一、二移动组件321、322带动夹具组件323进行移动,让供应源底线62回到夹固空间3314的内部,之后,释放驱动源332带动释放杆331进行摆动,使得释放杆331的推动部3312远离于刀片3112b的连接部3112d的下端,进而刀片3112b通过本身的弹力而使刀片3112b的刀刃部3112c与连接盘3112a共同夹固供应源底线62。
以上说明对本发明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底线导入装置,能将一底线安装于一梭芯与一梭壳,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运动组件,具有一第一传动件以及一能带动所述第一传动件进行转动的第一驱动源,而所述梭芯受到所述第一传动件带动而同步转动,使所述底线卷绕于所述梭芯;
一底线夹固机构,包含:
一夹具组件,位于一夹固位置来夹固所述底线;
一第一移动组件,能带动所述夹具组件由所述夹固位置沿着一第一路径移动至一第一预备位置;
一第二移动组件,能带动所述夹具组件由所述第一预备位置沿着一相交于所述第一路径的第二路径移动至一第一导引位置;
一第二运动组件,具有一同轴设置于所述第一传动件的第二传动件以及一能带动所述第二传动件进行转动的第二驱动源,所述第二传动件能相对于所述第一传动件进行转动,而所述梭壳受到所述第二传动件带动而同步转动,使进行转动的所述梭壳能将所述底线从所述梭壳的一开口端导入一形成于所述梭壳的导线沟;
一第三运动组件,具有一第三传动件以及一能带动所述第三传动件进行移动的第三驱动源,所述第三传动件通过所述第三驱动源能将上述梭芯与梭壳两者从一所述梭芯分离于所述梭壳的分离状态转变为一所述梭芯组装于所述梭壳的组装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线导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件设有一刀片,而所述夹具组件由所述第一预备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一导引位置时,所述底线接触于所述刀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线导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夹具组件移动至所述第一导引位置,所述第一传动件带动所述刀片旋转以切断所述底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底线导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线导入装置还具有一夹线释放机构,所述夹线释放机构具有一释放杆以及一释放驱动源,所述释放杆间隔排列于所述第一传动件,而所述释放驱动源能带动所述释放杆选择性靠近于或远离于所述第一传动件,使所述释放杆推抵于所述刀片时,让所述刀片相对于所述第一传动件进行移动,进而使一位于所述刀片与第一传动件之间的夹固空间呈现让所述底线进入的开启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线导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线导入装置还设有一位于所述第一运动组件与一夹线器之间的底线控制机构,所述底线控制机构具有一能产生动力的调整驱动源以及一受到所述调整驱动源带动而能靠近或远离所述底线的调整件,所述调整件靠近于所述底线时,所述调整件能限制所述底线靠近于所述夹具组件,使所述夹具组件能在所述夹固位置来夹固所述底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线导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二移动组件,而所述第二移动组件带动所述夹具组件沿着所述第二路径进行移动时,所述第一移动组件同时进行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底线导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移动组件同时带动所述第一移动组件与所述夹具组件远离于所述第一导引位置,使所述夹具组件以一平行于所述第二路径的第三路径移动至一第二预备位置,而所述第一移动组件带动所述夹具组件从所述第二预备位置以一平行于所述第一路径的第四路径移动至一第二导引位置,使所述底线碰触到一形成于所述梭壳的勾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底线导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夹具组件位于所述第二导引位置时,所述第二传动件进行转动以将所述底线导入一形成于所述勾臂的线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底线导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梭壳还具有一能将所述底线限制于所述线孔的挡线片,所述挡线片具有一能弹性形变的弹臂,而所述弹臂位于所述勾臂的一侧以防止所述底线脱离于所述线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线导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组件具有一连接于所述夹具组件的夹具传动件以及一连接于所述夹具传动件的夹具驱动源,所述夹具传动件与夹具驱动源共同连接一避开单元,而所述避开单元能在所述夹具组件沿着所述第一路径移动至夹固位置时,同时改变所述夹具传动件、夹具驱动源与夹具组件三者与所述梭壳之间的相对位置,使所述夹具组件沿着所述第一路径移动至夹固位置时,所述夹具组件通过所述避开单元而不会碰触到所述梭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底线导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避开单元包含:
一导引轮,连接于所述夹具传动件;
一组装板,具有一能与所述导引轮接触的弧形导轨;
一摆动板,组装于所述夹具驱动源,并枢转连接于所述组装板;以及
一保持件,位于所述组装板与摆动板之间,并能形成一作用于所述摆动板的保持作用力,使所述摆动板通过所述保持作用力而相对于所述组装板进行摆动,进而使所述导引轮持续接触于所述弧形导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底线导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避开单元还具有一能够接触于所述夹具传动件的滚轮,当所述滚轮接触于所述第一移动组件时,所述摆动板进行摆动以带动所述导引轮分离于弧形导轨。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底线导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组件具有一能改变位置的活动夹具以及一固定于所述夹具传动件的固定夹具,所述活动夹具与固定夹具两者其中之一具有一夹槽,另一者具有一夹块,而当所述夹具组件夹固于所述底线时,所述夹块移入所述夹槽内部,使所述夹块与夹槽共同夹固所述底线的局部线段。
14.一种有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底线导入装置的缝纫机,能将一底线安装于一梭芯与一梭壳,其特征在于:
一缝纫机本体,具有一旋梭;以及
一更换梭芯装置,组装于所述缝纫机本体,并能将所述梭芯从所述旋梭组装于所述底线导入装置。
CN201910630856.XA 2019-07-12 2019-07-12 底线导入装置及其缝纫机 Active CN1122109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30856.XA CN112210907B (zh) 2019-07-12 2019-07-12 底线导入装置及其缝纫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30856.XA CN112210907B (zh) 2019-07-12 2019-07-12 底线导入装置及其缝纫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10907A CN112210907A (zh) 2021-01-12
CN112210907B true CN112210907B (zh) 2022-09-27

Family

ID=740485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30856.XA Active CN112210907B (zh) 2019-07-12 2019-07-12 底线导入装置及其缝纫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10907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14955A (ja) * 1998-07-01 2000-01-18 Juki Corp 下糸巻回装置
JP2002355477A (ja) * 2001-05-31 2002-12-10 Juki Corp 下糸糸巻き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08357B2 (ja) * 1991-09-13 1995-11-22 ジューキ株式会社 ミシンの下糸供給装置
TW262494B (zh) * 1993-08-31 1995-11-11 Zyuki Kk
JPH09117579A (ja) * 1995-10-24 1997-05-06 Juki Corp 糸掛け装置
JP3926454B2 (ja) * 1998-02-02 2007-06-06 Juki株式会社 下糸巻回装置
JP4514296B2 (ja) * 2000-09-05 2010-07-28 Juki株式会社 下糸巻回装置
CN104264386B (zh) * 2014-10-20 2016-04-20 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换梭芯并绕线装置及方法
CN108221202B (zh) * 2016-12-22 2020-10-27 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梭芯绕线穿线机构及方法、缝纫机
CN210621140U (zh) * 2019-07-12 2020-05-26 启翔股份有限公司 底线导入装置及其缝纫机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14955A (ja) * 1998-07-01 2000-01-18 Juki Corp 下糸巻回装置
JP2002355477A (ja) * 2001-05-31 2002-12-10 Juki Corp 下糸糸巻き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10907A (zh) 2021-0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36238A (zh) 一种自动换卷机构及自动换卷装置
CN210621140U (zh) 底线导入装置及其缝纫机
CN210621142U (zh) 梭芯组运动机构
CN210712048U (zh) 剩余底线清除装置及其缝纫机
EP3763865A1 (en) Bobbin thread introduction device and sewing machine thereof
CN107042899B (zh) 全自动胶带缠绕装置及其工艺
CN112210907B (zh) 底线导入装置及其缝纫机
CN115402879B (zh) 生头机构及纺织设备
CN112210908B (zh) 梭芯组运动机构
TWI760627B (zh) 梭芯組運動機構
CN112210910A (zh) 剩余底线清除装置及其缝纫机
CN110436239A (zh) 一种撕膜机构及自动换卷装置
JP2011216612A (ja) 超電導コイルの巻線装置および巻線方法
CN113037025A (zh) 铁芯装配装置
CN112614682A (zh) 一种用于变压器的双压式包胶机
EP3763863A1 (en) Residual bobbin thread removing device and the sewing machine
CN115123861A (zh) 一种自动接带装置
TWI576875B (zh) Method and device for winding core wire
JP2002012204A (ja) バンド掛け梱包機
CN108857384B (zh) 一种取料机构及装配组件自动装配装置
CN221262446U (zh) 卷绕机构及卷绕设备
KR101884436B1 (ko) 코일 권선장치
CN221651550U (zh) 切断入缝机构及卷绕设备
CN219620463U (zh) 接带装置及换卷设备
EP4362209A1 (en) Roll replacing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