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87091A - 各向异性摩擦电纳米发电机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各向异性摩擦电纳米发电机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87091A
CN112187091A CN202010992329.6A CN202010992329A CN112187091A CN 112187091 A CN112187091 A CN 112187091A CN 202010992329 A CN202010992329 A CN 202010992329A CN 112187091 A CN112187091 A CN 1121870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iction
anisotropic
layer
friction layer
electrode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9232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龙云泽
王晓雄
王宁
冯昭璇
于洋
江龙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Qingdao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1099232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87091A/zh
Publication of CN1121870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8709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N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2N1/00Electrostatic generators or motors using a solid moving electrostatic charge carrier
    • H02N1/04Friction genera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1MICROSTRUCTURAL TECHNOLOGY
    • B81BMICROSTRUCTURAL DEVICES OR SYSTEMS, e.g. MICROMECHANICAL DEVICES
    • B81B7/00Microstructural systems; Auxiliary parts of microstructural devices or system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1/0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 D04H1/7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forming fleeces or layers, e.g. reorientation of fibres
    • D04H1/72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forming fleeces or layers, e.g. reorientation of fibres the fibres being randomly arranged
    • D04H1/728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forming fleeces or layers, e.g. reorientation of fibres the fibres being randomly arranged by electro-spinn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Spinning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Manufacturing Artificial Fib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各向异性摩擦电纳米发电机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所述各向异性摩擦电纳米发电机包括:第一摩擦单元,所述第一摩擦单元包括第一摩擦层和第一电极层,所述第一摩擦层为各向异性纳米纤维薄膜材料;第二摩擦单元,所述第二摩擦单元包括第二摩擦层和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二摩擦层为各向异性纳米纤维薄膜材料。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利用各向异性摩擦电纳米发电机的两摩擦层中纳米纤维的相对角度输出的不同电信号,表征不同信息,实现各向异性摩擦电纳米发电机在信息层面的应用。

Description

各向异性摩擦电纳米发电机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摩擦电纳米发电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各向异性摩擦电纳米发电机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摩擦电纳米发电机(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TENG)是一种能量产生单元,在其内部的电路中,由于摩擦起电效应,两个摩擦电极性不同的摩擦材料薄层之间会发生电荷转移而使得二者之间形成一个电势差;在外部电路中,电子在电势差的驱动下在两个分别粘贴在摩擦材料层背面的电极之间或者电极与地之间流动,从而来平衡这个电势差。其具有体积小,能够将微弱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输出的特点。
然而,现有技术中对摩擦电纳米发电机的使用及研究仅集中在能量的角度,例如,对摩擦电纳米发电机输出电能的收集或使用。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各向异性摩擦电纳米发电机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以利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各向异性摩擦电纳米发电机,包括:
第一摩擦单元,所述第一摩擦单元包括第一摩擦层和第一电极层,所述第一摩擦层为各向异性纳米纤维薄膜材料;
第二摩擦单元,所述第二摩擦单元包括第二摩擦层和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二摩擦层为各向异性纳米纤维薄膜材料;
所述第一摩擦单元和所述第二摩擦单元被配置为:所述第一摩擦单元和所述第二摩擦单元可以相对运动,当所述第一摩擦单元和所述第二摩擦单元相对运动时,所述第一摩擦层和所述第二摩擦层相互摩擦,且在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产生电势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摩擦层为聚偏氟乙烯纳米纤维膜,所述第二摩擦层为尼龙纳米纤维膜。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摩擦层和所述第二摩擦层的相对角度可调,所述第一摩擦层和所述第二摩擦层的相对角度为所述第一摩擦层和所述第二摩擦层中纳米纤维的相对角度。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各向异性摩擦电纳米发电机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采用静电纺丝方法制备各向异性纳米纤维薄膜材料;
将所述各向异性纳米纤维薄膜材料作为上述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各向异性摩擦电纳米发电机的第一摩擦层和第二摩擦层,组装获得所述各向异性摩擦电纳米发电机。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采用静电纺丝方法制备各向异性纳米纤维薄膜材料,具体包括:
配制静电纺丝溶液;
将所述静电纺丝溶液置于喷射装置中,利用静电纺丝方法在旋转的滚筒表面纺制得到各向异性纳米纤维薄膜材料。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调整所述滚筒的转速,调整各向异性纳米纤维薄膜材料中纳米纤维的有序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滚筒的表面为铝箔,所述各向异性纳米纤维薄膜材料纺制在所述铝箔的表面。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各向异性摩擦电纳米发电机的使用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当所述第一摩擦层和所述第二摩擦层的相对角度不同时,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输出的电信号不同,利用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输出的不同电信号表征不同信息。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利用各向异性摩擦电纳米发电机的两摩擦层中纳米纤维的相对角度输出的不同电信号,表征不同信息,实现各向异性摩擦电纳米发电机在信息层面的应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各向异性摩擦电纳米发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各向异性纳米纤维薄膜的相对角度与短路电流的对照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各向异性摩擦电纳米发电机的制备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静电纺丝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不同转速的滚筒下制备得到的纳米纤维薄膜的电镜图;
图中的符号表示为:110-第一摩擦单元,111-第一电极层,112-第一摩擦层,120-第二摩擦单元,121-第二电极层,122-第二摩擦层,401-喷射装置,402-滚筒,403-高压电源,404-推进装置,405-出液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各向异性摩擦电纳米发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各向异性摩擦电纳米发电机包括第一摩擦单元110和第二摩擦单元120。
其中,所述第一摩擦单元110包括第一摩擦层112和第一电极层111,所述第一摩擦层112为各向异性纳米纤维薄膜材料;所述第二摩擦单元120 包括第二摩擦层122和第二电极层121,所述第二摩擦层122为各向异性纳米纤维薄膜材料。所述第一摩擦单元110和所述第二摩擦单元120被配置为:所述第一摩擦单元110和所述第二摩擦单元120可以相对运动,当所述第一摩擦单元110和所述第二摩擦单元120相对运动时,所述第一摩擦层112和所述第二摩擦层122相互摩擦,且在所述第一电极层111和所述第二电极层 121之间产生电势差。
以垂直接触-分离模式摩擦电纳米发电机为例进行说明。当外界施加压力时,第一摩擦层112和第二摩擦层122相互摩擦,第一摩擦层112和第二摩擦层122间发生电荷转移,形成摩擦电荷;压力释放后,第一摩擦层112和第二摩擦层122自动分开,由于第一摩擦层112和第二摩擦层122之间存在空隙,第一摩擦层112和第二摩擦层122上的电荷不能完全中和,形成电势差;为了平衡这个电势差,电荷沿外电路沿相反方向流动,形成电流。如此周期性的施加压力,将会持续产生交流电流信号。
可理解,图1所示仅是本申请实施例所列举的一种摩擦电纳米发电机的具体形式,并不应当将其作为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例如除了图1所示垂直接触-分离模式的摩擦电纳米发电机以外,还可以为水平滑动模式、单电极模式和独立层模式,其均应当处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摩擦层112和所述第二摩擦层122均为各向异性纳米纤维薄膜材料,该各向异性纳米纤维材料即有序排列的纳米纤维材料,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第一摩擦层112和第二摩擦层122的纳米纤维相对角度不同时,第一电极层111和第二电极层121 之间产生的电信号不同,该电信号可以为电压信号或电流信号。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各向异性纳米纤维薄膜的相对角度与短路电流的对照图,如图2所示,在0~90°范围内,当第一摩擦层112和第二摩擦层122的纳米纤维相对角度不同时,第一电极层111和第二电极层121 之间输出的短路电流值不同,其中,当第一摩擦层112和第二摩擦层122平行设置时,短路电流最小,当第一摩擦层112和第二摩擦层122垂直设置时,短路电流最大。基于该原理,可以利用所述第一电极层111和所述第二电极层 121之间输出的不同电信号表征不同信息,实现各向异性摩擦电纳米发电机在信息层面的应用。
例如,利用向异性纳米纤维薄膜材料的纳米纤维方向对肉眼不可见性,制备防伪材料,利用各向异性摩擦电纳米发电机输出的信号实现信息伪装和加密通讯等应用。
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摩擦层112为聚偏氟乙烯纳米纤维膜,所述第二摩擦层122为尼龙纳米纤维膜。
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摩擦层112和所述第二摩擦层122的相对角度可调,所述第一摩擦层112和所述第二摩擦层122的相对角度为所述第一摩擦层112和所述第二摩擦层122中纳米纤维的相对角度。
与上述各向异性摩擦电纳米发电机相对应,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各向异性摩擦电纳米发电机的制备方法。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各向异性摩擦电纳米发电机的制备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其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10:采用静电纺丝方法制备各向异性纳米纤维薄膜材料。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以下首先对静电纺丝原理进行说明。
静电纺丝是一种特殊的纤维制备工艺,其基本原理为,聚合物溶液或熔体在强电场中通过电荷排斥引起聚合物材料雾化分裂,此时雾化分裂出的物质不是微小液滴,而是聚合物射流,聚合物射流运行一段距离后,最终固化成纤维,完成静电纺丝。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各向异性纳米纤维薄膜材料可以采用静电纺丝的方法制备。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静电纺丝系统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系统包括喷射装置401和滚筒402,所述滚筒402设置在与喷射装置401 的出液孔405相对的位置,所述出液孔405处连接高压电源403,所述滚筒 402接地。工作时,喷射装置401内部填充纺丝溶液,随着喷射装置401的推进装置404推进,纺丝溶液在出液孔405处滴出,由于出液孔405处连接有高压电源403,纺丝溶液滴在高压电源403的作用下雾化分裂,形成微小射流,该微小射流射向滚筒402,随着滚筒402的旋转,在滚筒402上固化成纳米纤维,随着纳米纤维的沉积,最终在滚筒402上形成各向异性纳米纤维薄膜材料。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首先需要配制静电纺丝溶液;将所述静电纺丝溶液置于喷射装置中,利用静电纺丝方法在旋转的滚筒表面纺制得到各向异性纳米纤维薄膜材料。
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滚筒的表面为铝箔,所述各向异性纳米纤维薄膜材料纺制在所述铝箔的表面。基于该方案,各向异性纳米纤维薄膜可以作为摩擦层,铝箔可以直接作为电极层。
可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要制备聚偏氟乙烯纳米纤维膜和尼龙纳米纤维膜,则需要分别配制聚偏氟乙烯纳米纤维膜和尼龙纳米纤维膜对应的纺丝溶液。
聚偏氟乙烯纳米纤维膜对应的纺丝溶液制备方法为:将聚偏氟乙烯溶解在丙酮和DMF(二甲基甲酰胺)的混合溶液中,加热至溶解均匀。
尼龙纳米纤维膜对应的纺丝溶液制备方法为:将尼龙溶解在甲酸和乙酸的混合溶液中,在室温下搅拌至溶解均匀。
步骤S320:将所述各向异性纳米纤维薄膜材料作为各向异性摩擦电纳米发电机的第一摩擦层112和第二摩擦层122,组装获得所述各向异性摩擦电纳米发电机。
需要指出的是,纳米纤维薄膜材料各向异性的特性是由于滚筒转动拉伸的结果。将平行于滚筒表面的方向定义为横向,垂直于滚筒表面的方向即滚筒转动的方向定义为纵向,随着滚筒的转动,纳米纤维沿纵向拉伸,而且滚筒转速越快,拉伸效果越明显。
因此,在本申请一种可选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调整所述滚筒的转速,调整各向异性纳米纤维薄膜材料中纳米纤维的有序度。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不同转速的滚筒下制备得到的纳米纤维薄膜的电镜图,其中,图5(a)对应的滚筒的转速<图5(b)对应的滚筒的转速<图5(c)对应的滚筒的转速。如图5所示,随着滚筒的旋转速度的增加,得到的纤维的有序度增加,并且在纵向上拉伸的纤维膜的拉伸强度变得越来越高,表现出明显的各向异性。换句话讲,本申请实施例利用旋转物体对射流的物理牵伸作用以达到控制纤维排列方向的目的。
与上述实施例相对应,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各向异性摩擦电纳米发电机的使用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当所述第一摩擦层112和所述第二摩擦层122 的相对角度不同时,所述第一电极层111和所述第二电极层121之间输出的电信号不同,利用所述第一电极层111和所述第二电极层121之间输出的不同电信号表征不同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尤其,对于终端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中的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的本申请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定。

Claims (8)

1.一种各向异性摩擦电纳米发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摩擦单元,所述第一摩擦单元包括第一摩擦层和第一电极层,所述第一摩擦层为各向异性纳米纤维薄膜材料;
第二摩擦单元,所述第二摩擦单元包括第二摩擦层和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二摩擦层为各向异性纳米纤维薄膜材料;
所述第一摩擦单元和所述第二摩擦单元被配置为:所述第一摩擦单元和所述第二摩擦单元可以相对运动,当所述第一摩擦单元和所述第二摩擦单元相对运动时,所述第一摩擦层和所述第二摩擦层相互摩擦,且在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产生电势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各向异性摩擦电纳米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摩擦层为聚偏氟乙烯纳米纤维膜,所述第二摩擦层为尼龙纳米纤维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各向异性摩擦电纳米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摩擦层和所述第二摩擦层的相对角度可调,所述第一摩擦层和所述第二摩擦层的相对角度为所述第一摩擦层和所述第二摩擦层中纳米纤维的相对角度。
4.一种各向异性摩擦电纳米发电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用静电纺丝方法制备各向异性纳米纤维薄膜材料;
将所述各向异性纳米纤维薄膜材料作为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各向异性摩擦电纳米发电机的第一摩擦层和第二摩擦层,组装获得所述各向异性摩擦电纳米发电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静电纺丝方法制备各向异性纳米纤维薄膜材料,具体包括:
配制静电纺丝溶液;
将所述静电纺丝溶液置于喷射装置中,利用静电纺丝方法在旋转的滚筒表面纺制得到各向异性纳米纤维薄膜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通过调整所述滚筒的转速,调整各向异性纳米纤维薄膜材料中纳米纤维的有序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的表面为铝箔,所述各向异性纳米纤维薄膜材料纺制在所述铝箔的表面。
8.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各向异性摩擦电纳米发电机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所述第一摩擦层和所述第二摩擦层的相对角度不同时,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输出的电信号不同,利用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输出的不同电信号表征不同信息。
CN202010992329.6A 2020-09-21 2020-09-21 各向异性摩擦电纳米发电机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Pending CN11218709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92329.6A CN112187091A (zh) 2020-09-21 2020-09-21 各向异性摩擦电纳米发电机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92329.6A CN112187091A (zh) 2020-09-21 2020-09-21 各向异性摩擦电纳米发电机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87091A true CN112187091A (zh) 2021-01-05

Family

ID=739555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92329.6A Pending CN112187091A (zh) 2020-09-21 2020-09-21 各向异性摩擦电纳米发电机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87091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54866A (zh) * 2021-04-09 2021-06-29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改性木质素纳米纤维素薄膜在摩擦纳米发电机中的应用
CN113612405A (zh) * 2021-07-29 2021-11-05 暨南大学 一种声能采集发电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XIAO-XIONG WANG: "Anisotropic nanogenerator for anticounterfeiting and information encrypted transmission", 《NANO ENERGY》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54866A (zh) * 2021-04-09 2021-06-29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改性木质素纳米纤维素薄膜在摩擦纳米发电机中的应用
CN113054866B (zh) * 2021-04-09 2022-07-26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改性木质素纳米纤维素薄膜在摩擦纳米发电机中的应用
CN113612405A (zh) * 2021-07-29 2021-11-05 暨南大学 一种声能采集发电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525382B2 (ja) 電荷誘導紡糸による高分子ウェブ製造装置
Sarkar et al. Biased AC electrospinning of aligned polymer nanofibers
CN112187091A (zh) 各向异性摩擦电纳米发电机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Hou et al. Poly (p-xylylene) nanotubes by coating and removal of ultrathin polymer template fibers
Bisht et al. Controlled continuous patterning of polymeric nanofibers on three-dimensional substrates using low-voltage near-field electrospinning
Yang et al. Influence of solvents on the formation of ultrathin uniform poly (vinyl pyrrolidone) nanofibers with electrospinning
Lu et al. Piezoelectric microstructured fibers via drawing of multimaterial preforms
Picciani et al. Development of conducting polyaniline/poly (lactic acid) nanofibers by electrospinning
CN109274287B (zh) 一种基于纳米纤维包芯纱的压电摩擦电混合纳米发电机及其制备方法
Singh et al. Holistic investigation of the electrospinning parameters for high percentage of β-phase in PVDF nanofibers
Alhasssan et al. Polyvinylidene difluoride piezoelectric electrospun nanofibers: Review in synthesis, fabrication, characterizations, and applications
Jang et al. Honeycomb-like nanofiber based 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 using self-assembled electrospun poly (vinylidene fluoride-co-trifluoroethylene) nanofibers
WO2008149488A1 (ja) ナノファイバーの合糸方法及び装置
CN110067082B (zh) 一种纳米发电机用微米级摩擦层及其制备方法
Nguyen et al. Electrospinning of well-aligned fiber bundles using an End-point Control Assembly method
US10252209B2 (en) Nanofiber sheet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heet
Zhang et al. Facile fabrication of micro-nano structured 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 with high electric output
Li et al. Investigation into jet motion and fiber properties induced by electric fields in melt electrospinning
Zhou et al. Novel method for preparation of continuously twisted nanofiber yarn based on a combination of stepped airflow electrospinning and friction twisting
Guo et al. 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based near-field electrospinning system for optimizing PVDF fibers with high piezoelectric performance
CN112134482A (zh) 基于各向异性摩擦电纳米发电机的角度传感器及制造方法
CN112134483A (zh) 基于各向异性摩擦电纳米发电机的信息加密系统及方法
CN115182066B (zh) 一种压电性尼龙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Gao et al. Mechanism study of highly ordered jets in an improved electrospinning process
KR101816735B1 (ko) 고투명성 폴리에스테르 나노섬유 시트의 제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