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86123B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86123B
CN112186123B CN202011069175.XA CN202011069175A CN112186123B CN 112186123 B CN112186123 B CN 112186123B CN 202011069175 A CN202011069175 A CN 202011069175A CN 112186123 B CN112186123 B CN 1121861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ffraction structure
sub
diffraction
layer
display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6917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86123A (zh
Inventor
陈海晶
冷传利
冯亚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6917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8612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861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861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861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861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10K50/858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comprising refractive means, e.g. lens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5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8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colour filters or colour changing media [CCM]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40OLEDs integrated with touch scree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Diffracting Gratings Or Hologram Optic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阵列层;发光结构层,发光结构层包括多个子像素,子像素包括相同颜色的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去衍射结构层,去衍射结构层包括多个去衍射结构,去衍射结构包括第一去衍射结构和第二去衍射结构,第一去衍射结构和与其对应的第一子像素在衬底基板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交叠,第二去衍射结构和与其对应的第二子像素在衬底基板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交叠;同一光线经第一去衍射结构和第二去衍射结构后的光程差大于零。本发明缓解了现有技术中环境光线经过周期性的相同颜色子像素的反射后的反射光之间发生光栅衍射的问题。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ssion Diode,简称OLED)显示器是一种利用用于发光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来显示图像的自发射显示器,具有亮度高、材料选择范围宽、驱动电压低、全固化主动发光等特性,同时拥有高清晰、广视角,以及响应速度快等优势。
为了降低外部光线在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内的反射率,一种方案是在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出光面贴附圆偏光片,但是,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出光的大约一半将被圆偏光片吸收,从而降低了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出光效果。
另一种方案是在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出光面设置色阻层,这种设置具有较好的降低环境光线在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内反射的效果,提高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出光效果。但是,采用在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出光面设置色阻时,在显示面板不发光或发光亮度较低时,显示面板上会呈现明显的彩色条纹,从而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品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以缓解现有技术中环境光线经过周期性的相同颜色子像素的反射后的反射光之间发生光栅衍射,从而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品质的问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阵列层,位于衬底基板的一侧;发光结构层,位于阵列层远离衬底基板的一侧,发光结构层包括多个子像素,子像素包括相同颜色的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去衍射结构层,位于发光结构层远离衬底基板的一侧,去衍射结构层包括多个去衍射结构,去衍射结构包括第一去衍射结构和第二去衍射结构,第一去衍射结构和第一子像素一一对应,第一去衍射结构和与其对应的第一子像素在衬底基板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交叠,第二去衍射结构和第二子像素一一对应,第二去衍射结构和与其对应的第二子像素在衬底基板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交叠;同一光线经第一去衍射结构和第二去衍射结构后的光程差大于零。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面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以及位于衬底基板一侧的阵列层、发光结构层和去衍射结构层,其中,阵列层位于衬底基板的一侧,发光结构层位于阵列层远离衬底基板的一侧,发光结构层包括多个子像素,子像素包括相同颜色的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子像素包括阳极层、阴极层以及位于阳极层与阴极层之间的发光层,各子像素的阳极层之间相互绝缘,阳极层的材料为金属,显示面板中子像素的阳极层形成点阵反射面,且阳极层的尺寸在几微米到十几微米量级,接近可见光的波长,相同颜色的子像素的阳极层形成衍射光栅,环境光线传输至子像素的阳极层后的反射光线之间发生光栅衍射的现象。去衍射结构层位于发光结构层远离衬底基板的一侧,去衍射结构层包括多个去衍射结构,去衍射结构包括与第一子像素一一对应的第一去衍射结构、以及与第二子像素一一对应的第二去衍射结构,第一去衍射结构和与其对应的第一子像素在衬底基板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交叠,第二去衍射结构和与其对应的第二子像素在衬底基板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交叠,在垂直于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第一去衍射结构至少局部覆盖与其对应的第一子像素,第二去衍射结构至少局部覆盖与其对应的第二子像素,环境光线经第一去衍射结构到达第一子像素的阳极层,且经过第一子像素的阳极层的反射后再次经过第一去衍射结构从显示面板的出光面射出,环境光线经第二去衍射结构到达第二子像素的阳极层,且经过第二子像素的阳极层的反射后再次经过第二去衍射结构从显示面板的出光面射出。由于同一光线经第一去衍射结构和第二去衍射结构后的光程差大于零,即环境光线分别经与第一去衍射结构和第二去衍射结构相对应的子像素的反射后的光线的光程差大于零,由于环境光线分别经与第一去衍射结构和第二去衍射结构相对应的子像素的反射后的光线的相位差为2π/λ×光程差,因此,环境光线分别经与第一去衍射结构和第二去衍射结构相对应的子像素的反射后的光线的相位差大于零,从而有效缓解了环境光线经相同颜色的各子像素的阳极层反射后的反射光线发生光栅衍射的现象。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不必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现有技术中显示面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为了改善在显示面板不发光或发光亮度较低时,显示面板上会呈现明显的彩色条纹的问题,发明人进行了如下的研究:图1是现有技术中显示面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1以及设置在衬底基板1一侧的呈阵列排布的多个子像素2,子像素2包括阳极层5、阴极层3以及设置于阳极层5和阴极层3之间的发光层4,阴极层3为整层设置,各子像素2的阳极层5之间相互绝缘,阳极层5通常采用金属材料,外部光线传输至阳极层5发生反射。为了简化显示面板的工艺,以及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显示面板中相同颜色的子像素2呈周期性排布,即显示面板中子像素2的阳极层5形成点阵反射面,相同颜色的子像素2的阳极层5形成衍射光栅,外部光线经相同颜色的子像素2的阳极层5反射后的光线之间会发生光栅衍射的现象,从而,在显示面板不发光或发光亮度较低时,显示面板上会呈现明显的彩色条纹,从而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的问题。
基于上述研究,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外部光线经过周期性的相同颜色子像素的反射后的反射光之间发生光栅衍射,从而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品质的问题。关于本申请提供的具有上述技术效果的显示面板,详细说明如下: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10;
阵列层20,位于衬底基板10的一侧;
发光结构层30,位于阵列层30远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发光结构层30包括多个子像素P,子像素P包括相同颜色的第一子像素P1和第二子像素P2;
去衍射结构层40,位于发光结构层30远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去衍射结构层40包括多个去衍射结构50,去衍射结构50包括第一去衍射结构51和第二去衍射结构52,第一去衍射结构51和第一子像素P1一一对应,第一去衍射结构51和与其对应的第一子像素P1在衬底基板10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交叠,第二去衍射结构52和第二子像素P2一一对应,第二去衍射结构52和与其对应的第二子像素P2在衬底基板10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交叠;
同一光线经第一去衍射结构51和第二去衍射结构52后的光程差大于零。
具体的,继续参考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10以及位于衬底基板10一侧的阵列层20、发光结构层30和去衍射结构层40,其中,阵列层20位于衬底基板10的一侧,发光结构层30位于阵列层30远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发光结构层30包括多个子像素P,子像素P包括相同颜色的第一子像素P1和第二子像素P2。示例性的,第一子像素P1和第二子像素P2均为红色子像素,或第一子像素P1和第二子像素P2均为绿色子像素,或第一子像素P1和第二子像素P2均为蓝色子像素。子像素P包括阳极层31、阴极层33以及位于阳极层31与阴极层33之间的发光层32,各子像素P的阳极层31之间相互绝缘,阳极层31的材料为金属,显示面板中子像素P的阳极层31形成点阵反射面,且阳极层31的尺寸在几微米到十几微米量级,接近可见光的波长,相同颜色的子像素P的阳极层31形成衍射光栅,环境光线传输至子像素P的阳极层31后的反射光线之间发生光栅衍射的现象。
去衍射结构层40位于发光结构层30远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去衍射结构层40包括多个去衍射结构50,去衍射结构50包括与第一子像素P1一一对应的第一去衍射结构51、以及与第二子像素P2一一对应的第二去衍射结构52,第一去衍射结构51和与其对应的第一子像素P1在衬底基板10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交叠,第二去衍射结构52和与其对应的第二子像素P2在衬底基板10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交叠,在垂直于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第一去衍射结构51至少局部覆盖与其对应的第一子像素P1,第二去衍射结构52至少局部覆盖与其对应的第二子像素P2,环境光线经第一去衍射结构51到达第一子像素P1的阳极层31,且经过第一子像素P1的阳极层31的反射后再次经过第一去衍射结构51从显示面板的出光面射出,环境光线经第二去衍射结构52到达第二子像素P2的阳极层31,且经过第二子像素P2的阳极层31的反射后再次经过第二去衍射结构52从显示面板的出光面射出。由于同一光线经第一去衍射结构51和第二去衍射结构52后的光程差大于零,即环境光线分别经与第一去衍射结构51和第二去衍射结构52相对应的子像素P的反射后的光线的光程差大于零,由于环境光线分别经与第一去衍射结构51和第二去衍射结构52相对应的子像素P的反射后的光线的相位差为2π/λ×光程差,因此,环境光线分别经与第一去衍射结构51和第二去衍射结构52相对应的子像素P的反射后的光线的相位差大于零,从而有效缓解了环境光线经相同颜色的各子像素P的阳极层31反射后的反射光线发生光栅衍射的现象。
可以解决的是,阵列层20还可以包括多个子像素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发光结构层30的子像素P发光与否。可选的,衬底基板10一侧还可以设置像素定义层60,像素定义层60包括开口61和各开口61之间的平坦部62,像素定义层60用于限定出发光结构层30的各个子像素P的设置位置,子像素P位于开口61内,还可以包括各个导电膜层之间的绝缘层,用以制作子像素控制单元(图中未示意),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盖板、光学胶和薄膜封装层等(图中未填充),本发明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的命名只是为了对第一去衍射结构和第二去衍射结构的设置位置进行区分,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实质上为相同的子像素。且本发明中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为相同颜色的子像素,并不限定显示面板中只包括一种颜色的子像素,仅是为了说明显示面板中相同颜色的子像素可对应设置有第一去衍射结构和第二去衍射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图2中示例性的示出了显示面板中设有一个第一子像素和一个第二子像素,本发明中并不限定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的数量,也不限定显示面板中只包括一种颜色的子像素。
继续参考图2,可选的,其中,去衍射结构50包括第一子层41和第二子层42,第一子层41的折射率与第二子层42的折射率不同;
第一去衍射结构51中的第一子层41与第一去衍射结构51中的第二子层42的体积之和与第二去衍射结构52中的第一子层41与第二去衍射结构52中的第二子层42的体积之和相同;
第一去衍射结构51中的第一子层41的体积与第二去衍射结构52中的第一子层41的体积不同。
具体的,去衍射结构50包括第一子层41和第二子层42,且第一去衍射结构51中的第一子层41与第一去衍射结构51中的第二子层42的体积之和与第二去衍射结构52中的第一子层41与第二去衍射结构52中的第二子层42的体积之和相同,由于第一子层41的折射率与第二子层42的折射率不同,第一去衍射结构51中的第一子层41的体积与第二去衍射结构52中的第一子层41的体积不同,从而现第一去衍射结构51中第一子层41和第二子层42所形成的等效折射率与第二去衍射结构52中第一子层41和第二子层42所形成的的等效折射率不同,从而实现同一光线经第一去衍射结构51和第二去衍射结构52后的光程差大于零。
继续参考图2,可选的,其中,在垂直于衬底基板10的方向上,第一去衍射结构51中的第一子层41与第一去衍射结构51中的第二子层42层叠设置;
在垂直于衬底基板10的方向上,第二去衍射结构52的第一子层41与第二去衍射结构52的第二子层42层叠设置;
在垂直于衬底基板10的方向上,第一去衍射结构51中的第一子层41的厚度之和为h1,第二去衍射结构52中的第一子层41的厚度之和为h2;
其中,
h1>h2。
具体的,在垂直于衬底基板10的方向上,第一去衍射结构51中的第一子层41与第一去衍射结构51中的第二子层42层叠设置,第二去衍射结构52的第一子层41与第二去衍射结构52的第二子层42层叠设置,第一去衍射结构51中的第一子层41与第一去衍射结构51中的第二子层42的体积之和与第二去衍射结构52中的第一子层41与第二去衍射结构52中的第二子层42的体积之和相同,在垂直于衬底基板10的方向上,第一去衍射结构51和第二去衍射结构52的厚度相同,避免显示面板中设置第一去衍射结构51和第二去衍射结构52而出现膜层段差,有效提高显示面板的平坦性。在垂直于衬底基板10的方向上,第一去衍射结构51和第二去衍射结构52的厚度均为h,第一去衍射结构51中的第一子层41的厚度之和为h1,第二去衍射结构52中的第一子层41的厚度之和为h2,第一子层41的折射率与第二子层42的折射率不同,假设第一子层41的折射率为n1,第二子层42的折射率为n2,同一光线经第一去衍射结构51和第二去衍射结构52后的光程差为n1h1+n2(h-h1)-n1h2-n2(h-h2),由于h1+h2=h,因此,同一光线经第一去衍射结构51和第二去衍射结构52后的光程差为(n1-n2)×(h1-h2),因为n1≠n2,h1≠h2,因此,同一光线经第一去衍射结构51和第二去衍射结构52后的光程差大于零。通过在垂直于衬底基板10的方向上,调节第一去衍射结构51中的第一子层41的厚度之和与第二去衍射结构52中的第一子层41的厚度之和不同,即可实现同一光线经第一去衍射结构51和第二去衍射结构52后的光程差大于零。
可选的,其中,在垂直于衬底基板的方向上,第一去衍射结构中的第一子层位于第一去衍射结构一侧或者两侧的表面;
和/或,在垂直于衬底基板的方向上,第二去衍射结构中的第一子层位于第二去衍射结构一侧或者两侧的表面。
具体的,继续参考图2,在垂直于衬底基板10的方向上,第一去衍射结构51中的第一子层41位于第一去衍射结构51一侧的表面,第二去衍射结构52中的第一子层41位于第二去衍射结构52一侧的表面,且第一去衍射结构51中的第一子层41与第二去衍射结构52中的第一子层41位于去衍射结构层40的同一侧,即第一去衍射结构51中的第一子层41与第二去衍射结构52中的第一子层41在同一工艺中制成,减少生产成本。参考图3,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在垂直于衬底基板10的方向上,第一去衍射结构51中的第一子层41位于第一去衍射结构51两侧的表面,第二去衍射结构52中的第一子层41位于第二去衍射结构52两侧的表面。
需要说明的是,图2和图3中示例性的示出了在垂直于衬底基板10的方向上,第一去衍射结构51中的第一子层41和第二去衍射结构52中的第一子层41的个数相同,且在去衍射结构层40中的设置位置相同,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在垂直于衬底基板10的方向上,第一去衍射结构51中的第一子层41和第二去衍射结构52中的第一子层41的个数可以不同,且在去衍射结构层40中的设置位置也可以不同,只需满足在垂直于衬底基板10的方向上,第一去衍射结构51中的第一子层41的厚度之和与第二去衍射结构52中的第一子层41的厚度之和不同即可,本发明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4,可选的,其中,在第一方向A上,第一去衍射结构51中的第一子层41与第一去衍射结构51中的第二子层42层叠设置;
在第一方向A上,第二去衍射结构52的第一子层41与第二去衍射结构52的第二子层42层叠设置;
第一方向A平行于衬底基板10、且由第一子像素P1指向第二子像素P2;
在第一方向A上,第一去衍射结构51中的第一子层41的厚度之和为d1,第二去衍射结构52中的第一子层41的厚度之和为d2;其中,
d1>d2。
具体的,继续参考图4,在第一方向A上,第一去衍射结构51中的第一子层41与第一去衍射结构51中的第二子层42层叠设置,第二去衍射结构52的第一子层41与第二去衍射结构52的第二子层42层叠设置,第一去衍射结构51中的第一子层41与第一去衍射结构51中的第二子层42的体积之和与第二去衍射结构52中的第一子层41与第二去衍射结构52中的第二子层42的体积之和相同,在第一方向A上,第一去衍射结构51和第二去衍射结构52的厚度均为d,第一去衍射结构51中的第一子层41的厚度之和为d1,第二去衍射结构52中的第一子层41的厚度之和为d2,第一子层41的折射率与第二子层42的折射率不同,假设第一子层41的折射率为n1,第二子层42的折射率为n2,同一光线经第一去衍射结构51和第二去衍射结构52后的光程差为n1d1+n2(d-d1)-n1d2-n2(d-d2),由于d1+d2=d,因此,同一光线经第一去衍射结构51和第二去衍射结构52后的光程差为(n1-n2)×(d1-d2),因为n1≠n2,d1≠d2,因此,同一光线经第一去衍射结构51和第二去衍射结构52后的光程差大于零。通过在第一方向A上,调节第一去衍射结构51中的第一子层41的厚度之和与第二去衍射结构52中的第一子层41的厚度之和不同,即可实现同一光线经第一去衍射结构51和第二去衍射结构52后的光程差大于零。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5,可选的,其中,第一去衍射结构51中的第一子层41为多个,第二去衍射结构52中的第一子层41为多个;
在第一方向A上,第一去衍射结构51中的第一子层41与第二去衍射结构52中的第一子层41的厚度相同;
第一去衍射结构51中的第一子层41的个数大于第二去衍射结构52中的第一子层41的个数。
具体的,继续参考图5,在第一方向A上,第一去衍射结构51中的第一子层41与第二去衍射结构52中的第一子层41采用相同的厚度,减小工艺难度,减小生产成本。且由于在第一方向A上,第一去衍射结构51中的第一子层41与第二去衍射结构52中的第一子层41的厚度相同,通过设置第一去衍射结构51中的第一子层41的个数大于第二去衍射结构52中的第一子层41的个数,从而实现在第一方向A上,第一去衍射结构51中的第一子层41的厚度之和大于第二去衍射结构52中的第一子层41的厚度之和。
继续参考图5,可选的,其中,第一去衍射结构51中的第一子层41在第一去衍射结构51中均匀排布;
第二去衍射结构52中的第一子层41在第二去衍射结构52中均匀排布。
具体的,第一去衍射结构51中的第一子层41在第一去衍射结构51中均匀排布,即第一去衍射结构51中设有多个第一子层41,且第一去衍射结构51中的第一子层41在第一去衍射结构51中等间距设置;第二去衍射结构52中的第一子层41在第二去衍射结构52中均匀排布,即第二去衍射结构52中设有多个第一子层41,且第二去衍射结构52中的第一子层41在第二去衍射结构52中等间距设置,有效提高光线经第一去衍射结构51各部分后的出光的均一性,也有效提高光线经第二去衍射结构52各部分后的出光的均一性,从而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可选的,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6,第一子层41为条状结构,第一子层41嵌设于第一去衍射结构51和第二去衍射结构52中,且第一子层41在第一去衍射结构51和第二去衍射结构52中均均匀分布,进一步提高光线经第一去衍射结构51各部分后的出光的均一性,也进一步提高光线经第二去衍射结构52各部分后的出光的均一性,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子层41和第二子层42还可以为其他结构,本发明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示意图,参考图7,可选的,其中,去衍射结构层40还包括多个去衍射结构组50A,去衍射结构组50A包括M行沿第二方向X、N列沿第三方向Y排列的去衍射结构50,其中,第二方向X和第三方向Y相交;
第一去衍射结构51与第二去衍射结构52在去衍射结构组50A中随机排布;其中,
M>2,N>2。
具体的,继续参考图2和图7,显示面板中去衍射结构层40还包括多个去衍射结构组50A,去衍射结构组50A包括M行沿第二方向X、N列沿第三方向Y排列的去衍射结构50,其中,第二方向X和第三方向Y相交。可选的,第二方向X和第三方向Y相垂直。
第一去衍射结构51与第二去衍射结构52在去衍射结构组50A中随机排布,即去衍射结构组50A中去衍射结构50可以为第一去衍射结构51或第二去衍射结构52,且第一去衍射结构51与第二去衍射结构52在去衍射结构组50A中的位置和/或数量随机排布。由于同一光线经第一去衍射结构51和第二去衍射结构52后的光程差大于零,即环境光线分别经与第一去衍射结构51和第二去衍射结构52相对应的子像素P的反射后的光线的光程差大于零,由于环境光线分别经与第一去衍射结构51和第二去衍射结构52相对应的子像素P的反射后的光线的相位差为2π/λ×光程差,因此,环境光线分别经与第一去衍射结构51和第二去衍射结构52相对应的子像素P的反射后的光线的相位差大于零,从而有效缓解了环境光线经相同颜色的各子像素P的阳极层31反射后的反射光线发生光栅衍射的现象。且第一去衍射结构51与第二去衍射结构52在去衍射结构组50A中的位置和/或数量随机排布,打破了显示面板中相同颜色的反射光线的排布规律,进一步缓解了环境光线经相同颜色的各子像素P的阳极层31反射后的反射光线发生光栅衍射的现象。
去衍射结构层40还包括多个去衍射结构组50A,第一去衍射结构51与第二去衍射结构52在去衍射结构组50A中随机排布,去衍射结构层40中只需在小范围内采用随机排布第一去衍射结构51与第二去衍射结构52,而各去衍射结构组50A为重复单元,从而减小了去衍射结构层40的生产工艺的难度,提高生产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图7中示例性的示出了去衍射结构组50A包括M行沿第二方向X、N列沿第三方向Y排列的去衍射结构50,M为6,N为4,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M和N还可以为其他数值,本发明对此不进行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去衍射结构51与第二去衍射结构52在去衍射结构组50A中的位置和/或数量随机排布,图7中示例性的示出了去衍射结构组50A中一种第一去衍射结构51与第二去衍射结构52的排布方式,去衍射结构组50A中第一去衍射结构51与第二去衍射结构52还可以采用其他排布方式,本发明对此不进行限制。
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示意图,参考图2和图8,可选的,其中,第一去衍射结构51与第二去衍射结构52在去衍射结构层40中随机排布。
继续参考图1和图8,第一去衍射结构51与第二去衍射结构52在去衍射结构层40中随机排布,去衍射结构层40中去衍射结构50为第一去衍射结构51或第二去衍射结构52,且第一去衍射结构51与第二去衍射结构52在去衍射结构层40中的位置排布和/或数量排布为不规则、无规律性的。环境光线经各子像素P的阳极层31反射后,从显示面板的出光面射出的光线的光程存在不同,通过第一去衍射结构51与第二去衍射结构52在去衍射结构层40中随机排布,进一步打破了显示面板中相同颜色的反射光线的排布规律,进一步缓解了环境光线经相同颜色的各子像素P的阳极层31反射后的反射光线发生光栅衍射的现象。
图9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示意图,参考图9和图10,可选的,其中,子像素P还包括第三子像素P3和第四子像素P4,去衍射结构层40还包括第三去衍射结构53和第四去衍射结构54;
第三去衍射结构53和第三子像素P3一一对应,第三去衍射结构53和与其对应的第三子像素P3在衬底基板10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交叠,第四去衍射结构54和第四子像素P4一一对应,第四去衍射结构54和与其对应的第四子像素P4在衬底基板10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交叠;
同一光线经第一去衍射结构51、第二去衍射结构52、第三去衍射结构53和第四去衍射结构54中任意两个去衍射结构50后的光程差大于零,且同一光线经第一去衍射结构51、第二去衍射结构52、第三去衍射结构53和第四去衍射结构54中任意两个去衍射结构50后的光程差均不相同;
第一去衍射结构51、第二去衍射结构52、第三去衍射结构53和第四去衍射结构54在去衍射结构层40中随机分布。
具体的,子像素P还包括第三子像素P3和第四子像素P4,去衍射结构层40还包括第三去衍射结构53和第四去衍射结构54,第一去衍射结构51和与其对应的第一子像素P1在衬底基板10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交叠,第二去衍射结构52和与其对应的第二子像素P2在衬底基板10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交叠,第三去衍射结构53和与其对应的第三子像素P3在衬底基板10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交叠,第四去衍射结构54和与其对应的第四子像素P4在衬底基板10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交叠,在垂直于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第一去衍射结构51至少局部覆盖与其对应的第一子像素P1,第二去衍射结构52至少局部覆盖与其对应的第二子像素P2,第三去衍射结构53至少局部覆盖与其对应的第三子像素P3,第四去衍射结构54至少局部覆盖与其对应的第四子像素P4,环境光线经第一去衍射结构51到达第一子像素P1的阳极层31,且经过第一子像素P1的阳极层31的反射后再次经过第一去衍射结构51从显示面板的出光面射出,环境光线经第二去衍射结构52到达第二子像素P2的阳极层31,且经过第二子像素P2的阳极层31的反射后再次经过第二去衍射结构52从显示面板的出光面射出,环境光线经第三去衍射结构53到达第三子像素P3的阳极层31,且经过第二子像素P3的阳极层31的反射后再次经过第三去衍射结构53从显示面板的出光面射出,环境光线经第四去衍射结构54到达第四子像素P4的阳极层31,且经过第四子像素P4的阳极层31的反射后再次经过第四去衍射结构54从显示面板的出光面射出。由于同一光线经第一去衍射结构51、第二去衍射结构52、第三去衍射结构53和第四去衍射结构54中任意两个去衍射结构50后的光程差大于零,且同一光线经第一去衍射结构51、第二去衍射结构52、第三去衍射结构53和第四去衍射结构54中任意两个去衍射结构50后的光程差均不相同,即环境光线分别经与第一去衍射结构51、第二去衍射结构52、第三去衍射结构53和第四去衍射结构54所对应的子像素P后反射光的光程不同,且环境光线分别经与第一去衍射结构51、第二去衍射结构52、第三去衍射结构53和第四去衍射结构54中任意两个去衍射结构50所对应的子像素P后的光程差均不相同,由于环境光线分别经与第一去衍射结构51、第二去衍射结构52、第三去衍射结构53和第四去衍射结构54中任意两个去衍射结构50所对应的子像素P反射后的光线的相位差为2π/λ×光程差,因此,环境光线分别经与与第一去衍射结构51、第二去衍射结构52、第三去衍射结构53和第四去衍射结构54中任意两个去衍射结构50相对应的子像素P的反射后的光线的相位差大于零,从而有效缓解了环境光线经相同颜色的各子像素P的阳极层31反射后的反射光线发生光栅衍射的现象。
且第一去衍射结构51、第二去衍射结构52、第三去衍射结构53和第四去衍射结构54在去衍射结构层40中位置和/或数量随机排布,进一步打破了显示面板中相同颜色的反射光线的排布规律,进一步缓解了环境光线经相同颜色的各子像素P的阳极层31反射后的反射光线发生光栅衍射的现象。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第三子像素和第四子像素的命名只是为了对第一去衍射结构、第二去衍射结构、第三去衍射结构和第四去衍射结构的设置位置进行区分,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第三子像素和第四子像素实质上为相同的子像素。且本发明中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第三子像素和第四子像素为相同颜色的子像素,并不限定显示面板中只包括一种颜色的子像素,仅是为了说明显示面板中相同颜色的子像素可对应设置有第一去衍射结构、第二去衍射结构、第三去衍射结构和第四去衍射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实例性的示出了显示面板中相同颜色的子像素上对应设有第一去衍射结构或第二去衍射结构或第三去衍射结构或第四去衍射结构,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显示面板中还可以包括其他去衍射结构,本发明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图11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1,可选的,其中,显示面板还包括色阻层70,色阻层70位于发光结构层30远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
去衍射结构层40位于色阻层70远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
第一子层41的材料为有机透明材料或无机透明材料,第二子层42的材料为透明胶材。
具体的,在常规的显示面板中都会设置有圆偏光片以减少环境光的反射,但是圆偏光片会降低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出光效果,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且现有技术制作的圆偏光片为多膜层结构,厚度较厚,不利于显示面板的薄型化,并且圆偏光片脆性大,影响显示面板可挠性。继续参考图11,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还包括色阻层70,采用色阻层70代替圆偏光片起到防止环境光的反射的功能,且采用色阻层70代替圆偏光片有效提高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出光效果,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进一步的,色阻层70厚度远远小于圆偏光片的厚度,有利于显示面板厚度的减薄,不采用脆性大的圆偏光片也有利于提升显示面板的可挠性。
去衍射结构层40位于色阻层70远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可在色阻层70完成后形成去衍射结构层40,或单独制作去衍射结构层40,待色阻层70完成后,直接将去衍射结构层40贴附于显示面板中,有效减少显示面板的制作难度,提高生产效率。
去衍射结构层40中第一子层41的材料为有机透明材料或无机透明材料,第二子层42的材料为透明胶材,第一子层41和第二子层42的折射率不同的同时,有效降低第一子层41和第二子层42对显示面板的出光效果的影响。
图12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2,可选的,其中,显示面板还包括色阻层70,去衍射结构层40位于衬底基板10和色阻层70之间。
具体的,继续参考图12,去衍射结构层40中第一子层41和第二子层42之间存在折射率突变的界面,光线经折射率突变的界面时会形成较多的反射光,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显示面板还包括色阻层70,去衍射结构层40位于衬底基板10和色阻层70之间,光线经折射率突变的界面时形成的反射光可通过色阻层70进行过滤,从而有效减少反射光,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继续参考图12,可选的,其中,显示面板还包括触控层80,触控层80包括触控介质层81和触控功能层82,触控介质层81位于发光结构层30远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色阻层70位于触控介质层81远离发光结构层30的一侧;色阻层70包括色阻单元71和黑矩阵72;色阻单元71与相同颜色的子像素P对应设置,黑矩阵72在触控层80的正投影覆盖触控功能层82;
触控介质层81复用为第二子层42。
具体的,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还包括触控层80,触控层80包括触控介质层81和触控功能层82,触控介质层81位于发光结构层30远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色阻层70包括色阻单元71和黑矩阵72,色阻单元71与相同颜色的子像素P对应设置,黑矩阵72在触控层80的正投影覆盖触控功能层82,也即从显示面板的出光面观看时触控功能层82位于黑矩阵72的下方,可以避免显示面板中触控功能层82位置产生环境光反射,影响显示面板显示时视觉效果。可选的,红色色阻单元与红色子像素对应设置,绿色色阻单元与绿色子像素对应设置,蓝色色阻单元与蓝色子像素对应设置。
触控介质层81复用为第二子层42,有效减少显示面板的工艺制程,提高生产效率,且有效减小显示面板的厚度。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示例性的示出了触控介质层81复用为第二子层42,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显示面板中其他介质层复用为第二子层42,本发明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图13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3,可选的,其中,色阻层70复用为第一子层41。
具体的,色阻层70复用为第一子层41,进一步减少显示面板的工艺制程,提高生产效率,且有效减小显示面板的厚度。触控介质层81复用为第二子层42,即通过调节色阻层70和触控介质层81的厚度从而调节第一去衍射结构51和第二去衍射结构52,从而实现对外部光线经子像素P反射后的光线的光程的调整,第一去衍射结构51和第二去衍射结构52的设计简单,对外部光线经子像素P反射后的光线的光程的调整的控制更加精确。
继续参考图12,可选的,其中,第一子层41位于色阻层70与触控介质层81之间。
具体的,第一子层41位于色阻层70与触控介质层81之间,在垂直于衬底基板10的方向上,色阻层70中相同颜色的子像素P所对应处的厚度保持一致,有效降低显示面板的出光亮度差异,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继续参考图2,可选的,其中,第一子像素P1在衬底基板10的垂直投影位于与其对应的第一去衍射结构51在衬底基板10的垂直投影内,第二子像素P2在衬底基板10的垂直投影位于与其对应的第二去衍射结构52在衬底基板10的垂直投影内。
具体的,第一子像素P1在衬底基板10的垂直投影位于与其对应的第一去衍射结构51在衬底基板10的垂直投影内,第一子像素P1在衬底基板10的垂直投影图案的面积小于与其对应的第一去衍射结构51在衬底基板10的垂直投影图案的面积,即在垂直于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第一去衍射结构51完全覆盖与其对应的第一子像素P1,使得环境光线经第一子像素P1反射后的光线大部分经与该第一子像素P1对应的第一去衍射结构51后射出。
第二子像素P2在衬底基板10的垂直投影位于与其对应的第二去衍射结构52在衬底基板10的垂直投影内,第二子像素P2在衬底基板10的垂直投影图案的面积小于与其对应的第二去衍射结构52在衬底基板10的垂直投影图案的面积,即在垂直于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第二去衍射结构52完全覆盖与其对应的第二子像素P2,使得环境光线经第二子像素P2反射后的光线大部分经与该第二子像素P2对应的第二去衍射结构52后射出。缓解了环境光线经相同颜色的各子像素P的阳极层31反射后的反射光线发生光栅衍射的现象。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4,图14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平面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11,包括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000。图14实施例仅以手机为例,对显示装置111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11,可以是电脑、电视、车载显示装置等其他具有显示功能的显示装置111,本发明对此不作具体限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11,具有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000的有益效果,具体可以参考上述各实施例对于显示面板000的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以及位于衬底基板一侧的阵列层、发光结构层和去衍射结构层,其中,阵列层位于衬底基板的一侧,发光结构层位于阵列层远离衬底基板的一侧,发光结构层包括多个子像素,子像素包括相同颜色的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子像素包括阳极层、阴极层以及位于阳极层与阴极层之间的发光层,各子像素的阳极层之间相互绝缘,阳极层的材料为金属,显示面板中子像素的阳极层形成点阵反射面,且阳极层的尺寸在几微米到十几微米量级,接近可见光的波长,相同颜色的子像素的阳极层形成衍射光栅,环境光线传输至子像素的阳极层后的反射光线之间发生光栅衍射的现象。去衍射结构层位于发光结构层远离衬底基板的一侧,去衍射结构层包括多个去衍射结构,去衍射结构包括与第一子像素一一对应的第一去衍射结构、以及与第二子像素一一对应的第二去衍射结构,第一去衍射结构和与其对应的第一子像素在衬底基板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交叠,第二去衍射结构和与其对应的第二子像素在衬底基板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交叠,在垂直于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第一去衍射结构至少局部覆盖与其对应的第一子像素,第二去衍射结构至少局部覆盖与其对应的第二子像素,环境光线经第一去衍射结构到达第一子像素的阳极层,且经过第一子像素的阳极层的反射后再次经过第一去衍射结构从显示面板的出光面射出,环境光线经第二去衍射结构到达第二子像素的阳极层,且经过第二子像素的阳极层的反射后再次经过第二去衍射结构从显示面板的出光面射出。由于同一光线经第一去衍射结构和第二去衍射结构后的光程差大于零,即环境光线分别经与第一去衍射结构和第二去衍射结构相对应的子像素的反射后的光线的光程差大于零,由于环境光线分别经与第一去衍射结构和第二去衍射结构相对应的子像素的反射后的光线的相位差为2π/λ×光程差,因此,环境光线分别经与第一去衍射结构和第二去衍射结构相对应的子像素的反射后的光线的相位差大于零,从而有效缓解了环境光线经相同颜色的各子像素的阳极层反射后的反射光线发生光栅衍射的现象。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6)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衬底基板;
阵列层,位于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
发光结构层,位于所述阵列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发光结构层包括多个子像素,所述子像素包括相同颜色的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
去衍射结构层,位于所述发光结构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去衍射结构层包括多个去衍射结构,所述去衍射结构包括第一去衍射结构和第二去衍射结构,所述第一去衍射结构和所述第一子像素一一对应,所述第一去衍射结构和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一子像素在所述衬底基板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交叠,所述第二去衍射结构和所述第二子像素一一对应,所述第二去衍射结构和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在所述衬底基板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交叠;所述去衍射结构包括第一子层和第二子层,所述第一子层的折射率与所述第二子层的折射率不同;所述第一去衍射结构中的第一子层与所述第一去衍射结构中的第二子层的体积之和与所述第二去衍射结构中的第一子层与所述第二去衍射结构中的第二子层的体积之和相同;所述第一去衍射结构中的第一子层的体积与所述第二去衍射结构中的第一子层的体积不同;在同一方向上,所述第一去衍射结构中的第一子层的厚度之和与所述第二去衍射结构中的第一子层的厚度之和不同;
同一光线经所述第一去衍射结构和所述第二去衍射结构后的光程差大于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在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去衍射结构中的第一子层与所述第一去衍射结构中的第二子层层叠设置;
在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去衍射结构的第一子层与所述第二去衍射结构的第二子层层叠设置;
在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去衍射结构中的第一子层的厚度之和为h1,所述第二去衍射结构中的第一子层的厚度之和为h2;其中,
h1>h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在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去衍射结构中的所述第一子层位于所述第一去衍射结构一侧或者两侧的表面;
和/或,在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去衍射结构中的所述第一子层位于所述第二去衍射结构一侧或者两侧的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在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去衍射结构中的第一子层与所述第一去衍射结构中的第二子层层叠设置,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于所述衬底基板;
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二去衍射结构的第一子层与所述第二去衍射结构的第二子层层叠设置;
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于所述衬底基板、且由所述第一子像素指向所述第二子像素;
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去衍射结构中的第一子层的厚度之和为d1,所述第二去衍射结构中的第一子层的厚度之和为d2;其中,
d1>d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去衍射结构中的第一子层为多个,所述第二去衍射结构中的第一子层为多个;
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去衍射结构中的第一子层与所述第二去衍射结构中的第一子层的厚度相同;
所述第一去衍射结构中的第一子层的个数大于所述第二去衍射结构中的第一子层的个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去衍射结构中的第一子层在所述第一去衍射结构中均匀排布;
所述第二去衍射结构中的第一子层在所述第二去衍射结构中均匀排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去衍射结构层还包括多个去衍射结构组,所述去衍射结构组包括M行沿第二方向、N列沿第三方向排列的所述去衍射结构,其中,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相交;
所述第一去衍射结构与所述第二去衍射结构在所述去衍射结构组中随机排布;其中,
M>2,N>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去衍射结构与所述第二去衍射结构在所述去衍射结构层中随机排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像素还包括第三子像素和第四子像素,所述去衍射结构层还包括第三去衍射结构和第四去衍射结构;
所述第三去衍射结构和所述第三子像素一一对应,所述第三去衍射结构和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三子像素在所述衬底基板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交叠,所述第四去衍射结构和所述第四子像素一一对应,所述第四去衍射结构和与其对应的所述第四子像素在所述衬底基板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交叠;
同一光线经所述第一去衍射结构、所述第二去衍射结构、所述第三去衍射结构和所述第四去衍射结构中任意两个去衍射结构后的光程差大于零,且同一光线经所述第一去衍射结构、所述第二去衍射结构、所述第三去衍射结构和所述第四去衍射结构中任意两个去衍射结构后的光程差均不相同;
所述第一去衍射结构、所述第二去衍射结构、所述第三去衍射结构和所述第四去衍射结构在所述去衍射结构层中随机分布。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色阻层,所述色阻层位于所述发光结构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
所述去衍射结构层位于所述色阻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
所述第一子层的材料为有机透明材料或无机透明材料,所述第二子层的材料为透明胶材。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色阻层,所述去衍射结构层位于所述衬底基板和所述色阻层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触控层,所述触控层包括触控介质层和触控功能层,所述触控介质层位于所述发光结构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色阻层位于所述触控介质层远离所述发光结构层的一侧;所述色阻层包括色阻单元和黑矩阵;所述色阻单元与相同颜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设置,所述黑矩阵在所述触控层的正投影覆盖所述触控功能层;
所述触控介质层复用为所述第二子层。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色阻层复用为所述第一子层。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子层位于所述色阻层与所述触控介质层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子像素在所述衬底基板的垂直投影位于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一去衍射结构在所述衬底基板的垂直投影内,所述第二子像素在所述衬底基板的垂直投影位于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二去衍射结构在所述衬底基板的垂直投影内。
16.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5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011069175.XA 2020-09-30 2020-09-30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ctive CN1121861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69175.XA CN112186123B (zh) 2020-09-30 2020-09-30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69175.XA CN112186123B (zh) 2020-09-30 2020-09-30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86123A CN112186123A (zh) 2021-01-05
CN112186123B true CN112186123B (zh) 2022-08-30

Family

ID=739484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69175.XA Active CN112186123B (zh) 2020-09-30 2020-09-30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8612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82571B (zh) * 2021-09-06 2024-01-09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18936A1 (ja) * 2013-01-31 2014-08-07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発光素子および発光素子の製造方法
CN105230125A (zh) * 2013-05-28 2016-01-06 索尼公司 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0379940A (zh) * 2019-08-27 2019-10-25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10911439A (zh) * 2018-09-14 2020-03-24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屏和显示终端
CN111092109A (zh) * 2020-01-02 2020-05-01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478497B1 (ko) * 2017-09-22 2022-12-1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헤드 마운트 표시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18936A1 (ja) * 2013-01-31 2014-08-07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発光素子および発光素子の製造方法
CN105230125A (zh) * 2013-05-28 2016-01-06 索尼公司 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0911439A (zh) * 2018-09-14 2020-03-24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屏和显示终端
CN110379940A (zh) * 2019-08-27 2019-10-25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11092109A (zh) * 2020-01-02 2020-05-01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86123A (zh) 2021-0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86120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8630103B (zh) 显示装置
CN109103236B (zh)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基板、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US6781647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a front light unit
US6828724B2 (en) Light-emitting devices
CN104659053A (zh) 有机发光显示设备
JPWO2010116718A1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
CN111883559B (zh) 像素排列结构和显示面板
CN111883560B (zh) 像素排列结构及包含该像素排列结构的显示面板
US20150102328A1 (en) Optical film for reducing color shift an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device employing the same
WO2019100820A1 (zh)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
US11460942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13097274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584597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999942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4068843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2186123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112318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2397552A (zh) 显示装置
CN110992850B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驱动方法
CN110752238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JP5700185B1 (ja) 面状発光ユニット
US20200251690A1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US20200117017A1 (en) Stereoscopic display device
CN213069421U (zh) 一种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