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79940A -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79940A
CN110379940A CN201910796690.9A CN201910796690A CN110379940A CN 110379940 A CN110379940 A CN 110379940A CN 201910796690 A CN201910796690 A CN 201910796690A CN 110379940 A CN110379940 A CN 1103799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xel
sub
sublayer
base plate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9669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79940B (zh
Inventor
莫丹
赵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New Flat Panel Display Technology Center Co Ltd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Kunshan Guoxian Photo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New Flat Panel Display Technology Center Co Ltd
Kunshan Guoxian Photo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New Flat Panel Display Technology Center Co Ltd, Kunshan Guoxian Photo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New Flat Panel Display Technology C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9669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7994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799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799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799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799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10K50/858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comprising refractive means, e.g. lens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5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基板、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显示基板包括:像素层,包括多个像素,像素包括发第一颜色光的第一子像素;光取出层,设置在像素层上,光取出层包括覆盖第一子像素的第一光取出单元,在平行于显示基板的方向上,第一光取出单元中至少两点在相同入射光线条件下的光出射度不同。本发明提供的显示基板、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能够改善显示基板的亮度视角特性和/或色度视角特性,旨在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基板、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OLED)因具有高画质、省电、机身薄及应用范围广等优点,而被广泛的应用于手机、电视、个人数字助理、数字相机、笔记本电脑、台式计算机等各种消费性电子产品,成为显示应用的主流。
由于有机发光材料的荧光谱较宽,需要在有机发光元件中引入光学微腔,通过微腔效应实现发光谱的半高宽的(FWHM)的窄化。然而由于光学微腔只有特定波长的光才能射出,因此,在有机发光元件中引入光学微腔后,有机发光元件发光的亮度和色坐标会随视角而改变,进而影响显示效果。因此,提升显示基板的亮度视角特性和/或色度视角特性是显示领域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基板、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能够改善显示基板的亮度视角特性和/或色度视角特性,旨在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一方面,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显示基板,包括:像素层,包括多个像素,像素包括发第一颜色光的第一子像素;光取出层,设置在像素层上,光取出层包括覆盖第一子像素的第一光取出单元,在平行于显示基板的方向上,第一光取出单元中至少两点在相同入射光线条件下的光出射度不同。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在平行于显示基板的方向上,第一光取出单元中至少两点的折射率和/或透光能力不同。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在平行于显示基板的方向上,在相同入射光线条件下,第一光取出单元的至少部分边缘的光出射度小于第一光取出单元的中心的光出射度。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第一光取出单元包括:第一子层,覆盖第一子像素;以及第二子层,位于第一子层背离第一子像素的一侧,第二子层覆盖第一子层的部分;可选的,第二子层的折射率小于第一子层的折射率。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第一子层的形状与第一子像素的形状匹配,第一子层在其长轴方向上包括中心部以及相对的两个端部,由第一子层的中心部向端部的方向上,第二子层在第一子层上的投影面积递增。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第二子层在第一子层上的正投影为连续图案,由第一子层的中心部向端部的方向上,连续图案的宽度递增。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第一子层的形状与第一子像素的形状匹配,第一子层在其长轴方向上包括中心部以及相对的两个端部,由第一子层的中心部向端部的方向上,第二子层的厚度递增。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像素还包括发第二颜色光的第二子像素和发第三颜色光的第三子像素,光取出层还包括:第二光取出单元,覆盖第二子像素以及第三子像素,其中,至少部分第一光取出单元与第二光取出单元同层设置;可选的,第一子像素的面积大于第二子像素的面积,和/或第一子像素的面积大于第三子像素的面积;可选的,第一子像素为发蓝色光的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为发红色光的第二子像素,第三子像素为发绿色光的第三子像素。
另一方面,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上述的显示基板。
又一方面,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基板、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显示基板包括光取出层,光取出层包括覆盖第一子像素的第一光取出单元,通过将第一光取出单元覆盖第一子像素,减少第一子像素发出的光线在显示基板内部发生反射,减少光线在第一子像素发光侧电极附近的能量耗散并增加发光侧电极的有效透射率,从而提高第一子像素发光的光取出效率。进一步的,在平行于显示基板的方向上,第一光取出单元中的至少两点在相同入射光线条件下的光出射度不同,可以利用第一光取出单元中不同光出射度的平均效应,以使第一光取出单元中在平行于显示基板的方向上的光出射度进行相互调节,从而有效提升显示基板的亮度视角特性和/或色度视角特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以下参照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其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特征,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显示基板的俯视图;
图2是图1中A-A方向的一种示例的剖面图;
图3是图1中A-A方向的另一种示例的剖面图;
图4是图1中B处的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显示基板随视角变化的出射光线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俯视图;
图7是图6中沿C-C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在不显示时自然光的发射光线示意图。
图中:
100-显示基板;M-长轴方向;N1-出射光线;N2-环境光线;
10-像素层;11-像素;111-第一子像素;1111-发光结构;112-第二子像素;113-第三子像素;12-像素定义层;
20-光取出层;21-第一光取出单元;211-第一子层;2111-中心部;2112-端部;212-第二子层;22-第二光取出单元;23-第三光取出单元;
200-显示面板;201-衬底;202-阳极;203-阴极;204-封装层;205-彩色滤光层;2051-第一滤光单元;2052-第二滤光单元;2053-第三滤光单元;206-黑矩阵;207-器件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被配置为解释本发明,并不被配置为限定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发明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发明更好的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应当理解,在描述部件的结构时,当将一层、一个区域称为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上面”或“上方”时,可以指直接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上面,或者在其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之间还包含其它的层或区域。并且,如果将部件翻转,该一层、一个区域将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下面”或“下方”。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此外,下文中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图1至图8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基板100、显示面板200以及显示装置进行详细描述。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5,图1示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显示基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图1中A-A方向的一种示例的剖面图;图3示出图1中A-A方向的另一种示例的剖面图,图3示出图1中所示的另一种显示基板沿A-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B处的放大图,图5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显示基板随视角变化的出射光线的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显示基板100,包括像素层10以及光取出层20。其中,像素层10包括多个像素11,像素11包括发第一颜色光的第一子像素111。光取出层20设置在像素层10上,光取出层20包括覆盖第一子像素111的第一光取出单元21,在平行于显示基板100的方向上,第一光取出单元21中至少两点在相同入射光线条件下的光出射度不同。
可以理解的是,当显示基板100在显示状态,即当显示基板100中的像素11发光时,经过光取出层20的入射光线是指显示基板100中像素11的出射光线N1。当显示基板100在不显示状态时,即当显示面板200中的像素11未发光时,外界的环境光线N2进入显示基板100内部后经过反射作用,反射的环境光线N2会经过光取出层20,则此时经过光取出层20的入射光线是外界的环境光线N2。
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基板100,光取出层20包括覆盖第一子像素111的第一光取出单元21,通过将第一光取出单元21覆盖第一子像素111,减少第一子像素111发出的光线在显示基板100内部发生反射,减少光线在第一子像素111发光侧电极附近的能量耗散并增加发光侧电极的有效透射率,从而提高第一子像素111发光的光取出效率。进一步的,在平行于显示基板100的方向上,第一光取出单元21中的至少两点在相同入射光线条件下的光出射度不同,可以利用第一光取出单元21中不同的光出射度的平均效应,以使第一光取出单元21中在平行于显示基板100的方向上的光出射度进行相互调节,从而有效提升显示基板100的亮度视角特性和/或色度视角特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基板100中的像素11发光后,或者外界的环境光线N2进入显示基板100时会进行反射,反射的光线经过光取出层20后,光取出层20在单位面积上发出的光通量则为光出射度。当经过光取出层20中光线的数量不同或者光线的能量不同均使得光取出层20在单位面积上发出的光通量不同。在光通量发生变化时,使得光线的亮度以及色坐标发生变化,人眼采集到的光线的亮度以及色度也发生变化。
由于在平行于显示基板100的方向上,第一光取出单元21中至少两点在相同入射光线条件下的光出射度不同,使得第一光取出单元21中至少两点的光通量不同,通过不同的光通量之间的平均效应,以改善人眼观察到的显示基板100的色偏以及亮度。进一步的,当显示基板100处于显示状态时,第一子像素111的出射光线N1在经过第一光取出单元21后,在平行于显示基板100的方向上,第一光取出单元21上的不同点可以对经过第一取光单元上的光线亮度以及色坐标进行均衡调节,调控广角干涉以及多光束干涉,从而对显示基板100的亮度视角和/或色度视角特性进行改善,进一步提高显示基板100的光取出效率。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子像素111的出射光线N1在经过第一光取出单元21时,大部分出射光线N1会穿过第一光取出单元21被外界采集,极少数出射光线N1会产生反射现象。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在平行于显示基板100的方向上,第一光取出单元21中至少两点的折射率和/或透光能力不同。由于第一光取出单元21覆盖第一子像素111,减少第一子像素111发出的光线在显示基板100内部发生反射,使得第一子像素111的出射光线N1在第一子像素111发光侧电极附近的能量耗散并增加发光侧电极的有效透射率,从而提高显示基板100的光取出效率。
通过设置第一光取出单元21中至少两点的折射率和/或透光能力不同,使得第一子像素111的发光侧电极具有不同的有效透射率和反射率,以使第一光取出单元21中至少两点对显示基板的亮度和色坐标(色度)随视角的变化特性的改变也不同。通过引入至少两点的折射率和/或透光能力不同的第一光取出单元21,并利用该第一光取出单元21的不同的折射率和/或透光能力对发光亮度和色坐标的平均效应,可以实现第一子像素111和显示基板100的亮度视角和/或色度视角特性的改善。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像素11还包括发第二颜色光的第二子像素112和发第三颜色光的第三子像素113,通过第一子像素111、第二子像素112以及第三子像素113相互配合实现显示基板100的显示作用。可选的,为了更好的实现显示基板100的显示效果,提高显示面板100的使用寿命,同时为了第一子像素111、第二子像素112以及第三子像素113能够在较低的通过电流下达到相同的发光强度,第一子像素111的面积大于第二子像素112的面积,和/或第一子像素111的面积大于第三子像素113的面积。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子像素111为发蓝色光的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112为发红色光的第二子像素,第三子像素113为发绿色光的第三子像素。通过合理设置第一子像素111、第二子像素112以及第三子像素113的发光颜色以及面积,能够有效提高显示基板100的像素密度(Pixels Per Inch,PPI)。
请参阅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子像素111、第二子像素112以及第三子像素113作为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第一子像素111中包括发光结构1111、阳极202以及阴极203,第二子像素112以及第三子像素113与第一子像素111的结构相似,为了更好改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和显示基板100的亮度视角和/或色度视角特性,可选的,光取出层20还包括第二光取出单元22,第二光取出单元22覆盖第二子像素112以及第三子像素113,其中,至少部分第一光取出单元21与第二光取出单元22同层设置。通过在光取出层20中设置第二光取出单元22,且第二光取出单元22覆盖第二子像素112以及第三子像素113,使得显示基板100中像素11的各子像素的发光侧电极的能量耗散减少,从而提高第二子像素112以及第三子像素113的发光侧电极的有效透过率,提高第二子像素112发光的光取出效率以及第三子像素113发光的光取出效率,可以最大限度的提升显示基板100的亮度视角和/或色度视角特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像素层10还可以包括像素定义层12,像素定义层12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开口结构,第一子像素111、第二子像素112以及第三子像素113分别设置在不同的开口结构中,防止第一子像素111、第二子像素112以及第三子像素113发生混色情况。像素定义层12的结构为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具有的,在此不做赘述,也不应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显示面板100的使用寿命,同时为了第一子像素111、第二子像素112以及第三子像素113能够在较低的通过电流下达到相同的发光强度,在具体实施时,当第一子像素111的面积大于第二子像素112的面积,和/或第一子像素111的面积大于第三子像素113的面积时,例如,第一子像素111的面积大于第二子像素112的面积且第一子像素111的面积大于第三子像素113的面积,相对于第二子像素112和第三子像素113,第一子像素111的面积较大,使得第一子像素111的出射光线N1的衰减速度较慢,导致随着人们观察显示基板100的视角逐渐增大,第一子像素111出射光线N1的亮度较第二子像素112或第三子像素113出射光线的衰减速度慢,会在较大视角下产生色偏现象。例如当第一子像素111发蓝色光,第二子像素112发红色光,第三子像素113发绿色光时,红色光与绿色光在大视角下的衰减速度相近,而蓝色光的衰减速度较慢时,会使显示基板100在大视角下产生偏蓝现象。
为了减少大视角下的色偏现象,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在平行于显示基板100的方向上,在相同入射光线条件下,第一光取出单元21的至少部分边缘的光出射度小于第一光取出单元21的中心的光出射度。通过合理设置第一光取出单元21边缘的光出射度小于其中心的光出射度,使得在较大视角下的显示基板100能够避免由于第一子像素111的亮度衰减较慢而产生色偏,提高显示面板200的显示效果。
在具体实施时,通过设置第一子像素111的面积大于第二子像素112的面积以及第一子像素111的面积大于第三子像素113的面积。当显示基板100处于显示状态时,随着人们观测视角的增大,相对于第二子像素112和第三子像素113,第一子像素111的亮度衰减较慢,通过将覆盖第一子像素111的第一光取出单元21的边缘的光出射度设置为小于其中心的光出射度,如图5所示,使得随着人们观测显示基板100的视角的增大时,例如从0°视角增大到60°视角时,单位面积上通过第一光取出单元21的光通量减少,尤其是第一光取出单元21边缘处的光通量减少,使得在大视角下第一子像素111的亮度与第二子像素112的亮度以及第三子像素113的亮度相匹配,从而减少大视角下显示显示基板100的色偏。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光取出单元21包括第一子层211以及第二子层212,第一子层211覆盖第一子像素111,第二子层212位于第一子层211背离第一子像素111的一侧,第二子层212覆盖第一子层211的部分。通过合理设置第一光取出单元21的结构以及将第二子层212覆盖第一子层211的部分,使得第一光取出单元21在平行于显示基板100的方向上的光出射度发生变化,以更好的调节显示基板100的亮度特性和/或视角特性。
可选的,当光取出层20还包括第二光取出单元22,第二光取出单元22覆盖第二子像素112以及第三子像素113时,第一子层211与第二光取出单元22同层设置。第一子层211可以与第二光取出单元22同步制作,且第一子层211可以与第二光取出单元22的材料相同。本实施例中示出的第一子层211和第二光取出单元22可以通过高精度金属掩模板(FineMetal Mask,FMM)形成,通过将第一子层211和第二光取出单元22同步制作,可以减低光取出层20的制作难度。可选的,可以先使用高精度金属掩模板蒸镀第一子层211和第二光取出单元22,然后再使用另外的掩膜版制作第二子层212。
第一子层211和第二光取出单元22可以由例如8-羟基喹啉铝(Alq3)等有机材料制成,还可以由例如二氧化钛(TiO2)、氧化镁(MgO)、氟化镁(MgF2)、二氧化硅(SiO2)等无机材料制成。第二子层212可以由硒化锌(ZnSe)、硫化锌(ZnS)、氧化锌(ZnO)、二氧化碲(TeO2)等材料制成。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子层212的折射率小于第一子层211的折射率。通过将第二子层212的折射率设置为小于第一子层211的折射率,使得在第二子层212的作用下,第一光取出单元21的折射率低于第一子层211的折射率,当第一子层211与第二光取出单元22同层设置且制作材料相同时,使得第一光取出单元21的折射率小于第二光取出单元22的折射率,进而使第一光取出单元21对第一子像素111的出射光线N1进行较大的调节作用,从而更有效的调节第一子像素111的亮度特性和/或视角特性。当然,第二子层212的折射率也可以与第一子层211的折射率相同,本发明对此不进行限制。
在第一子像素111上覆盖两个折射率不同的第一子层211以及第二子层212的情况下,由于第一子层211以及第二子层212同时覆盖在第一子像素111上,使得第一子像素111的有效发光亮度通过第一子层211以及第二子层212的共同作用,可以使得第一子像素111的亮度随视角的变化进行更好的调节,从而可以改善第一子像素111的亮度视角特性,进而能够改善显示基板100的亮度视角特性,从而使第一子像素111、第二子像素112以及第三子像素113进行更好的配合,提高显示基板100显示性能。
请参阅图4,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子层211的形状与第一子像素111的形状匹配,第一子层211在其长轴方向M上包括中心部2111以及相对的两个端部2112,由第一子层211的中心部2111向端部2112的方向上,第二子层212在第一子层211上的投影面积递增。其中,第一子层211的形状与第一子像素111的形状匹配为第一子层211的形状与第一子像素111的形状相同,且在显示基板100的厚度方向上,第一子层211的投影与第一子像素111的投影重叠。
通过设置第二子层212与第一子层211的位置及面积关系,使得由第一子层211的中心部2111向端部2112的方向上,第一光取出单元21在相同的入射光线条件下的光出射度递减。进一步使由第一子层211的中心部2111向端部2112的方向上,第一光取出单元21在相同的入射光线条件下的透光能力递减,以使在端部2112位置上第一光取出单元21出射的光线强度降低,通过利用第一光取出单元21端部2112以及中心部2111的光出射度的平均效应,对显示基板100的亮度特性和/或视角特性进行改善。
具体的,当第一子层211与第二子层212的折射率相同时,由于第二子层212覆盖第一子层211的部分,由于第一子层211与第二子层212厚度的叠加作用,使得由第一子层211的中心部2111向端部2112的方向上,第一光取出单元21在相同的入射光线条件下的透光能力递减,以使在端部位置上第一光取出单元21出射的光线强度降低。当观察视角增大时,端部位置上第一光取出单元21出射的光线强度较低,以使在光取出层20的作用下第一子像素111的亮度与第二子像素112的亮度以及第三子像素113的亮度相匹配,从而减少大视角下显示显示基板100的色偏。
当第二子层212的折射率小于第一子层211的折射率时,由第一子层211的中心部2111向端部2112的方向上,第二子层212在第一子层211上的投影面积递增,使得第二子层212对第一子像素11边缘处的出射光线N1进行更有效的调节作用,减小第一子像素11边缘处出射光线N1的数量,从而减小出现大视角的色偏现象。
请参阅图3,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子层211的形状与第一子像素111的形状匹配,第一子层211在其长轴方向M上包括中心部2111以及相对的两个端部2112,由第一子层211的中心部2111向端部2112的方向上,第二子层212的厚度递增。由于第二子层212覆盖第一子层211的部分,第一子层211与第二子层212厚度的叠加作用,使由第一子层211的中心部2111向端部2112的方向上,第一光取出单元21在相同的入射光线条件下的透光能力递减,以使在端部2112位置上第一光取出单元21出射的光线强度降低。进一步的,通过使第一子层211的中心部2111向端部2112的方向上,第二子层212的厚度递增,使得端部2112位置上第一光取出单元21出射的光线强度逐渐减低,能够有效减小大视角下显示基板100产生色偏。
请进一步参阅图4,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子层212在第一子层211上的正投影为连续图案,由第一子层211的中心部2111向端部2112的方向上,连续图案的宽度递增。通过在第一子层211上覆盖合理结构的第二子层212,使得在平行于显示基板100的平面方向上,第一光取出单元21中在相同入射光线条件下的光出射度均匀变化,提高显示基板100的显示效果。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基板100包括光取出层20,光取出层20包括覆盖第一子像素111的第一光取出单元21,通过将第一光取出单元21覆盖第一子像素111,减少第一子像素111发出的光线在显示基板100内部发生反射,减少光在第一子像素111发光侧电极附近的能量耗散并增加发光侧电极的有效透射率,从而提高第一子像素111发光的光取出效率。进一步的,在平行于显示基板100的方向上,第一光取出单元21中的至少两点在相同入射光线条件下的光出射度不同,可以利用第一光取出单元21中至少两端的光出射度的平均效应,以使第一光取出单元21中在平行于显示基板100的方向上的光出射度进行相互调节,从而有效提升显示基板100的亮度视角特性和/或色度视角特性。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200,包括上述的显示基板100。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200,能够有效改善显示面板200的亮度视角特性和/或色度视角特性,从而提高显示面板200的显示质量。
请一并参阅图6至图8,图6示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俯视图;图7示出图6中沿C-C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8示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在不显示时自然光的发射光线示意图。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显示面板200包括显示基板100,封装层204,彩色滤光层205以及黑矩阵206。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显示基板100还包括衬底201以及器件层207,在显示面板200的厚度方向上,器件层201设置在衬底201以及像素层10之间,器件层201中包括像素电路层以及多个功能元件。其中像素电路层包括有扫描线、数据线以及电源线,多个功能元件至少包括开关晶体管、驱动晶体管以及存储电容。上述像素电路层通过上述多个功能元件连接至位于显示基板100中的多个像素11,从而驱动该像素11发光。
扫描线、数据线、电源线分别可以是导体材料制成,例如是金属或氧化铟锡(IndiumTinOxide,ITO)制成。其中,上述不同部件可以采用不同的导电材料制成,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扫描线、电源线采用钼材料制成,数据线可以采用钛、铝等材料制成。
封装层204位于靠近显示基板100的光取出层20的一侧,封装层204在衬底201上的投影覆盖像素层10在衬底201上的投影。彩色滤光层205设置在封装层204背离光取出层20的一侧,彩色滤光层205包括第一滤光单元2051,第二滤光单元2052以及第三滤光单元2053,第一滤光单元2051在衬底201上的投影覆盖第一子像素111在衬底201上投影,第二滤光单元2052在衬底201上的投影覆盖第二子像素112在衬底201上投影,第三滤光单元2053在衬底201上的投影覆盖第三子像素113在衬底201上投影。其中,第一滤光单元2051,第二滤光单元2052以及第三滤光单元2053之间具有间隙,黑矩阵206填充该间隙且与封装层204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滤光单元2051的颜色与第一子像素111的发光颜色相同,第二滤光单元2052的颜色与第二子像素112的发光颜色相同,第三滤光单元2053的颜色与第三子像素113的发光颜色相同。
例如,第一子像素111发蓝光,第二子像素112发红光,第三子像素113发绿光,当第一子像素111的面积大于第二子像素112的面积以及第一子像素111的面积大于第三子像素113的面积时,相应的,第一滤光单元2051的面积大于第二滤光单元2052的面积,第一滤光单元2051的面积大于第三滤光单元2053的面积。当显示面板200不显示时,像素11处于不发光状态,环境光线N2进入至显示面板200内部,在光线到达阴极203或阳极202表面发生反射,反射的光线在穿过彩色滤光层205时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例如,反射的光线在穿过第一滤光单元2051时会发出蓝光。
由于在平行于显示基板100的平面方向上,第一光取出单元21中的至少两点在相同入射光线条件下的光出射度不同,使得环境光线N2在第一光取出单元21的不同点处进入显示面板200内部的光线数量和/或光线强度不同,例如,环境光线N2在第一光取出单元21边缘位置进入的光线数量少与中心位置进入的光线,在光线到达阴极203或阳极202表面发生反射,则边缘比中心发射出的光线数量少,整体反射出的光减少。那么自然光下,发射的光线减弱,避免因为第一滤光单元2051的面积大而造成反射色度偏离白光。
当显示面板200显示时,像素11处于发光状态,像素11发出的光经过第一光取出单元21的调控作用,例如当使得在平行于显示基板100的方向上,第一子像素111在第一光取出单元21边缘位置出射的光线数量少于中心位置出射的光线,随着视角的增大,使得面积较大的第一子像素111发出的蓝光与第二子像素112发出的红光以及第三子像素113发出的绿光的衰减程度相接近,避免出现大视角偏蓝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显示面板200的其它组成部分,如玻璃盖板等;以及显示基板100的其它组成部分均为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具有的,在此不做赘述,也不应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制。通过设置第一光取出单元21中至少两点在相同入射光线条件下的光出射度不同,实现了显示基板100以及显示面板200的亮度视角特性和/或色度视角特性的改善。
又一方面,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200。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摄像组件,摄像组件用于采集外部光线以生成相应物体的图像,摄像组件与显示面板200连接,以使显示面板100对摄像组件生成的图像进行显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具有较好的亮度特性以及视角特性,显示质量高,易于推广应用。
依照本发明如上文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例。显然,根据以上描述,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利用本发明以及在本发明基础上的修改使用。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像素层,包括多个像素,所述像素包括发第一颜色光的第一子像素;
光取出层,设置在所述像素层上,所述光取出层包括覆盖所述第一子像素的第一光取出单元,在平行于所述显示基板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光取出单元中至少两点在相同入射光线条件下的光出射度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在平行于所述显示基板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光取出单元中至少两点的折射率和/或透光能力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在平行于所述显示基板的方向上,在相同入射光线条件下,所述第一光取出单元的至少部分边缘的光出射度小于所述第一光取出单元的中心的光出射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取出单元包括:
第一子层,覆盖所述第一子像素;以及
第二子层,位于所述第一子层背离所述第一子像素的一侧,所述第二子层覆盖所述第一子层的部分;
优选的,所述第二子层的折射率小于所述第一子层的折射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层的形状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的形状匹配,所述第一子层在其长轴方向上包括中心部以及相对的两个端部,由所述第一子层的所述中心部向所述端部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子层在所述第一子层上的投影面积递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层在所述第一子层上的正投影为连续图案,由所述第一子层的所述中心部向所述端部的方向上,所述连续图案的宽度递增。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层的形状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的形状匹配,所述第一子层在其长轴方向上包括中心部以及相对的两个端部,由所述第一子层的所述中心部向所述端部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子层的厚度递增。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还包括发第二颜色光的第二子像素和发第三颜色光的第三子像素,所述光取出层还包括:
第二光取出单元,覆盖所述第二子像素以及所述第三子像素,其中,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光取出单元与所述第二光取出单元同层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子像素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子像素的面积,和/或所述第一子像素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三子像素的面积;
优选的,所述第一子像素为发蓝色光的第一子像素,所述第二子像素为发红色光的第二子像素,所述第三子像素为发绿色光的第三子像素。
9.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基板。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1910796690.9A 2019-08-27 2019-08-27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103799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96690.9A CN110379940B (zh) 2019-08-27 2019-08-27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96690.9A CN110379940B (zh) 2019-08-27 2019-08-27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79940A true CN110379940A (zh) 2019-10-25
CN110379940B CN110379940B (zh) 2021-09-03

Family

ID=682608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96690.9A Active CN110379940B (zh) 2019-08-27 2019-08-27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79940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28808A (zh) * 2019-12-24 2020-04-17 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面板亮度视角调节方法、装置、系统及显示装置
CN111092168A (zh) * 2019-12-25 2020-05-01 上海视欧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186123A (zh) * 2020-09-30 2021-01-05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113443A (zh) * 2021-04-19 2021-07-13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2198407A1 (zh) * 2021-03-22 2022-09-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制造方法、显示装置、可穿戴设备和显示方法
WO2023159501A1 (zh) * 2022-02-25 2023-08-3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074391A1 (en) * 2010-09-24 2012-03-2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isplay device
CN107466429A (zh) * 2016-06-30 2017-12-12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US20180358580A1 (en) * 2017-06-07 2018-12-13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CN109148723A (zh) * 2018-08-30 2019-01-04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73618A (zh) * 2013-07-08 2019-01-25 皮瑟莱根特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先进的光提取结构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074391A1 (en) * 2010-09-24 2012-03-2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isplay device
CN109273618A (zh) * 2013-07-08 2019-01-25 皮瑟莱根特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先进的光提取结构
CN107466429A (zh) * 2016-06-30 2017-12-12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US20180358580A1 (en) * 2017-06-07 2018-12-13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CN109148723A (zh) * 2018-08-30 2019-01-04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28808A (zh) * 2019-12-24 2020-04-17 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面板亮度视角调节方法、装置、系统及显示装置
CN111092168A (zh) * 2019-12-25 2020-05-01 上海视欧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092168B (zh) * 2019-12-25 2022-11-18 视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1616213B2 (en) 2019-12-25 2023-03-28 Seeya Optronics Co., Ltd.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light extraction structure
CN112186123A (zh) * 2020-09-30 2021-01-05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2186123B (zh) * 2020-09-30 2022-08-30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WO2022198407A1 (zh) * 2021-03-22 2022-09-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制造方法、显示装置、可穿戴设备和显示方法
CN113113443A (zh) * 2021-04-19 2021-07-13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3159501A1 (zh) * 2022-02-25 2023-08-3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79940B (zh) 2021-09-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79940A (zh)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US8022620B2 (en) Display device for improving chromatic purity
KR101434362B1 (ko) 유기 전계 발광소자 및 이를 이용한 컬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20070268205A1 (en) Multiprimary color display
CN110010664A (zh) 显示装置
CN105633115B (zh) Oled器件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101409330B (zh) 白光有机发光器件及采用其的彩色显示设备
KR20070094679A (ko) 컬러필터 기판
CN110416275A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8987450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2163695A (zh) 发光装置、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
CN108885848A (zh) 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8899354A (zh) Oled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WO2020048139A1 (en) Array substrate, method of fabricating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panel
CN102163694A (zh) 发光装置、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
CN108448007A (zh)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其显示装置
CN101764149B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
CN104396346A (zh) 透明无机薄膜电致发光显示器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5633116B (zh) Oled器件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104485429A (zh) 一种具有光学谐振层的oled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显示器
CN102856343A (zh)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102548079A (zh) 发光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07634084A (zh) 顶发射白光oled显示装置
CN102365864B (zh) 用于置于显示装置前方的装置
CN109683379A (zh) 彩膜结构、彩膜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