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92850B -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驱动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驱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92850B
CN110992850B CN201911205301.7A CN201911205301A CN110992850B CN 110992850 B CN110992850 B CN 110992850B CN 201911205301 A CN201911205301 A CN 201911205301A CN 110992850 B CN110992850 B CN 1109928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
transparent electrode
pixel
optical interference
display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0530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92850A (zh
Inventor
方正
于美娜
石戈
孙艳六
张世玉
刘玉杰
杨松
韩佳慧
王宇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0530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9285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9928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928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928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928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5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being liquid crystal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3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be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e.g. diod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G09G3/320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驱动方法,通过设置有光学干涉层,可以在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加载第一参考电压时,在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相对的表面上形成半透半反膜层,以形成谐振腔。谐振腔可以将对应子像素发出并入射到光学干涉层上的光进行干涉选择:在一定波长范围内且垂直入射到光学干涉层上的光相干相长,相当于以较高的透过率通过光学干涉层,以使用户能够看到显示内容。在同样的波长范围内且非垂直入射到光学干涉层上的光相干相消,相当于以较低的透过率通过光学干涉层甚至不能通过。这样可以使大角度出射的光通过光学干涉层较少甚至不能通过光学干涉层,从而使显示面板的出光角度较小,以达到防窥的目的。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驱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显示器的出光角度通常较大,大出光角度显示器在很多应用中给用户带来 较好的体验。但在个人移动产品中,大出光角度可能会使其他人看到用户浏览 的内容,可能会造成个人信息或隐私的泄露。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可以减小显示面板的出光角度。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 与对向基板,以及多个子像素,还包括:位于所述对向基板背离所述阵列基板 一侧的光学干涉层;
所述光学干涉层包括:多个相互间隔的子光学干涉层;不同子像素对应不 同的子光学干涉层;所述子光学干涉层包括:在垂直于对向基板的方向相对设 置的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以及封装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和所述第二 透明电极之间的介质层;其中,所述介质层包括电解液和带电金属纳米粒子;
所述子光学干涉层用于仅在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和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加载 第一参考电压时,将所述带电金属纳米粒子吸附到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和所述第 二透明电极相对的表面上,形成半透半反膜层,以形成谐振腔;其中,所述第 一参考电压与所述带电金属纳米粒子的电荷的电性相反。
可选地,一个子像素对应一个所述子光学干涉层,所述子光学干涉层在所 述阵列基板的正投影覆盖对应的所述子像素在所述阵列基板的正投影。
可选地,同一列子像素的颜色相同,一列子像素中相邻的至少两个子像素 对应一个所述子光学干涉层;
所述子光学干涉层在所述阵列基板的正投影覆盖对应的子像素在所述阵 列基板的正投影。
可选地,所述多个子像素包括:第一颜色子像素、第二颜色子像素和第三 颜色子像素;
可选地,针对所述第一颜色子像素,所述第二颜色子像素以及所述第三颜 色子像素中的一种颜色子像素,所述颜色子像素对应的子光学干涉层中的所述 第一透明电极与所述第二透明电极的垂直距离d满足如下公式:
d=mλ/2n;
其中,n代表所述包括含有带电金属纳米粒子的电解液的折射率,m代表 正整数,λ代表所述颜色子像素对应的预设波长。
可选地,还包括:对应不同颜色子像素的第一色阻层;所述第一色阻层位 于所述对向基板面向所述阵列基板一侧;
所述第一色阻层在所述阵列基板的正投影覆盖对应的子像素在所述阵列 基板的正投影。
可选地,还包括:对应不同颜色子像素的第二色阻层;所述第二色阻层位 于所述光学干涉层背离所述对向基板一侧;
所述第二色阻层在所述阵列基板的正投影覆盖对应的子像素在所述阵列 基板的正投影。
可选地,所述第一参考电压为正电压,所述带电金属纳米粒子的电荷为负 电荷。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任一种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上述任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
对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加载第一参考电压,使所述显示面板处于 防窥显示模式;
对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加载第二参考电压,或者,将第一透明电 极和第二透明电极接地,使所述显示面板处于正常显示模式;其中,所述第二 参考电压与带电金属纳米粒子的电荷电性相同。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通过设置有光学干涉层,可以在第一透明 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加载第一参考电压时,将带电金属纳米粒子吸附到第一透 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相对的表面上,形成半透半反膜层,以形成谐振腔。谐 振腔可以将对应子像素发出并入射到光学干涉层上的光进行干涉选择:在一定 波长范围内且垂直入射到光学干涉层上的光相干相长,相当于以较高的透过率 通过光学干涉层,以使用户能够看到显示内容。在同样的波长范围内且非垂直 入射到光学干涉层上的光相干相消,相当于以较低的透过率通过光学干涉层甚 至不能通过。这样可以使大角度出射的光通过光学干涉层较少甚至不能通过光 学干涉层,从而使显示面板的出光角度较小,以达到防窥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显示面板沿AA’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沿AA’方向的具体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显示面板沿BB’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 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 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并且在不冲突 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所描述的 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 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定义,本发明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 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发明中使用的“第一”、“第二” 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 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 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 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 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需要注意的是,附图中各图形的尺寸和形状不反映真实比例,目的只是示 意说明本发明内容。并且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 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如图1-3所示,包括:相对设置的阵 列基板300与对向基板200,以及多个子像素210-k(1≤k≤K,k与K均为整 数,K代表子像素的颜色的总数,图2以K=3为例),还包括:位于对向基板 200背离阵列基板300一侧的光学干涉层10;
光学干涉层10包括:多个相互间隔的子光学干涉层100;不同子像素210-k 对应不同的子光学干涉层100;子光学干涉层100包括:在垂直于对向基板的 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透明电极110和第二透明电极130,以及封装于第一透明 电极110和第二透明电极130之间的介质层120;其中,介质层120包括电解 液和带电金属纳米粒子;
子光学干涉层100用于仅在第一透明电极110和第二透明电极130加载第 一参考电压时,将带电金属纳米粒子吸附到第一透明电极110和第二透明电极 130相对的表面上,形成半透半反膜层,以形成谐振腔;其中,第一参考电压 与带电金属纳米粒子的电荷相反。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通过设置有光学干涉层,可以在第一透明`极和第二透明电极加载第一参考电压时,将带电金属纳米粒子吸附到第一透 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相对的表面上,形成半透半反膜层,以形成谐振腔。谐 振腔可以将对应子像素发出并入射到光学干涉层上的光进行干涉选择:在一定 波长范围内且垂直入射到光学干涉层上的光相干相长,相当于以较高的透过率 通过光学干涉层,以使用户能够看到显示内容。在同样的波长范围内且非垂直 入射到光学干涉层上的光相干相消,相当于以较低的透过率通过光学干涉层甚 至不能通过。这样可以使大角度出射的光通过光学干涉层较少甚至不能通过光 学干涉层,从而使显示面板的出光角度较小,以达到防窥的目的。
在具体实施时,显示面板可以为液晶显示面板。其中,显示面板中还可以 包括:封装于阵列基板300与对向基板200之间的液晶层,并且,阵列基板300 上可以设置有像素电极、对向基板200上可以设置有公共电极,在像素电极和 公共电极上分别施加电压时,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之间会产生电场,以驱动液 晶层中的液晶分子运动,从而使显示面板显示。
在具体实施时,显示面板可以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例如,子像素中设置 有像素电路和电致发光二极管,像素电路中的驱动晶体管会产生电流以驱动电 致发光二极管发光,从而使显示面板显示。其中,电致发光二极管可以包括: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 Emitting Diode,OLED)。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如图1与图2所示, 一个子像素210-k可以对应一个子光学干涉层100,子光学干涉层100在阵列 基板300的正投影覆盖对应的一个子像素210-k在阵列基板300的正投影。进 一步地,子光学干涉层100在阵列基板300的正投影与对应的子像素210-k在 阵列基板300的正投影重叠。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同一列子像素的颜色 相同,一列子像素210-k中相邻的至少两个子像素210-k可以对应一个子光学 干涉层100。例如,一列子像素210-k中相邻的两个子像素210-k可以对应一 个子光学干涉层100,在一列子像素210-k中,也可以是连续的三个、四个或 者更多个子像素210-k对应一个子光学干涉层100。进一步地,如图4与图5 所示,一列子像素210-k对应一个子光学干涉层。并且,子光学干涉层100在 阵列基板300的正投影覆盖对应的子像素210-k在阵列基板300的正投影。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如图1与图2所示, 多个子像素210-k可以包括:第一颜色子像素210-1、第二颜色子像素210-2 和第三颜色子像素210-3,在一行子像素中,第一颜色子像素210-1、第二颜色 子像素210-2和第三颜色子像素210-3可以依次排列。
在具体实施时,显示面板可以包括红色子像素R、绿色子像素G以及蓝色 子像素B,这样可以通过红绿蓝进行混色,以实现彩色显示。下文中选取红色 子像素R作为第一颜色子像素210-1、绿色子像素G作为第二颜色子像素210-2、 蓝色子像素B作为第三颜色子像素210-3进行说明,但在实际应用中第一颜色 子像素210-1、第二颜色子像素210-2和第三颜色子像素210-3对应的发光颜色 可以根据实际应用环境来设计确定,在此不做限定。
在具体实施时,显示面板中还可以包括第四颜色子像素,并选取白色子像 素作为第四颜色子像素,这样可以通过红绿蓝白进行混色,以实现彩色显示。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针对第一颜色子像素 210-1,第二颜色子像素210-2以及第三颜色子像素210-3中的一种颜色子像素, 颜色子像素对应的子光学干涉层100中的第一透明电极110与第二透明电极 130的垂直距离d满足如下公式:
d=mλ/2n;
其中,n代表含有带电金属纳米粒子的电解液的折射率,m代表正整数,λ 代表颜色子像素对应的预设波长。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工艺中,由于工艺条件的限制或其他因素,第一透 明电极110与第二透明电极130相对设置时,第一透明电极110与第二透明电 极130可能不能完全平行设置,可能会有一些偏差,因此可以在误差允许范围 之内相对设置第一透明电极110与第二透明电极130,即可以认为第一透明电 极110与第二透明电极130是平行设置的。这样可以视为第一透明电极110面 对第二透明电极130的一面与第二透明电极130面对第一透明电极110的一面 相互平行,也即对于同一个子光学干涉层100中的第一透明电极110与第二透 明电极130的垂直距离d处处相同。
示例性地,对于第一颜色子像素210-1也即红色子像素R,可以选取700 纳米作为红色子像素R对应的预设波长λ,含有带电金属纳米粒子的电解液的 折射率n,因此红色子像素R对应的子光学干涉层100中的第一透明电极110 与第二透明电极130的垂直距离d可以为350m/n。当然,在红光的波长范围内, 也可以选取其他波长作为红色子像素R对应的预设波长。红色子像素R对应 的预设波长可以根据实际应用环境来设计确定,在此不作限定。
示例性地,对于第二颜色子像素210-2也即绿色子像素G,选取546.1纳 米作为绿色子像素对应的预设波长时,绿色子像素G对应的子光学干涉层100 中的第一透明电极110与第二透明电极130的垂直距离d可以为546.1m/2n纳 米。当然,在绿光的波长范围内,也可以选取其他波长作为绿色子像素G对应 的预设波长。绿色子像素G对应的预设波长可以根据实际应用环境来设计确定, 在此不作限定。
示例性地,对于第三颜色子像素210-3也即蓝色子像素B,选取435.8纳 米作为蓝色子像素B对应的预设波长时,蓝色子像素B对应的子光学干涉层 100中的第一透明电极110与第二透明电极130的垂直距离d可以为435.8m/2n 纳米。当然,在蓝光的波长范围内,也可以选取其他波长作为蓝色子像素B对 应的预设波长。蓝色子像素B对应的预设波长可以根据实际应用环境来设计确 定,在此不作限定。
在具体实施时,对于第一颜色子像素210-1对应的子光学干涉层100,第 二颜色子像素210-2对应的子光学干涉层100以及第三颜色子像素210-3对应 的子光学干涉层100,可以选取成分相同的含有带电金属纳米粒子的电解液, 以使折射率n均相同。这样可以降低不同颜色子像素对应的子光学干涉层的设 计难度,以及降低工艺制备难度。
综上,在三种颜色子像素对应的子光学干涉层100中,若折射率n与正整 数m均相同时,红色子像素R对应的子光学干涉层100的厚度大于绿色子像 素G对应的子光学干涉层100的厚度,且绿色子像素G对应的子光学干涉层 100的厚度大于蓝色子像素B对应的子光学干涉层100的厚度。当然,也可以 使三种颜色子像素对应的子光学干涉层100中,折射率n与正整数m相互不同, 并通过调整折射率n与正整数m的值使三种颜色子像素对应的子光学干涉层 100的厚度相同,在此不作限定。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如图3所示,还可以 包括:对应不同颜色的子像素的第一色阻层400;第一色阻层400位于对向基 板200面向阵列基板300一侧;并且第一色阻层400在阵列基板300的正投影 覆盖对应的子像素在阵列基板300的正投影。这样可以先使子像素出射的光经 第一色阻层后再进入子光学干涉层中,进一步对光进行选择。
在具体实施时,第一色阻层400可以包括:对应红色子像素R的第一红色 色阻层,对应绿色子像素G的第一绿色色阻层,对应蓝色子像素B的第一蓝 色色阻层。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如图3所示,还可以 包括:对应不同颜色的子像素的第二色阻层500;第二色阻层500位于光学干 涉层背离对向基板200一侧;第二色阻层500在阵列基板300的正投影覆盖对 应的子像素在阵列基板300的正投影。这样可以先使子光学干涉层中出射的光 经第二色阻层后再出射,进一步对光进行选择。
在具体实施时,第二色阻层500可以包括:对应红色子像素R的第二红色 色阻层,对应绿色子像素G的第二绿色色阻层,对应蓝色子像素B的第二蓝 色色阻层。在具体实施时,第一色阻层400和第二色阻层500可以以较高的透 过率将一定波长范围内的入射光透过,并吸收不符合波长范围的入射光。并且 高透过率的波长范围可以根据预设波长和扩展值确定。示例性地,对于第一红 色色阻层,选取扩展值为10纳米,预设波长为700纳米,则第一红色色阻层 的高透过率的波长范围可以为690纳米~710纳米。当然,在实际应用中,扩展 值可以根据实际应用来设计确定,在此不作限定。
在具体实施时,显示面板中可以包括第一色阻层400,也可以包括第二色 阻层500。也可以同时包括第一色阻层400和第二色阻层500。优选地,显示 面板同时包括第一色阻层400和第二色阻层500,这样在第一透明电极110和 第二透明电极130加载第一参考电压时,可以将不满足波长范围且在子光学干 涉层100未完全相干相消的出射光吸收。并且,可以使显示面板的出射光颜色 更加鲜艳。
在具体实施时,若显示面板中同时包括第一色阻层400和第二色阻层500, 对于同一种颜色子像素,第一色阻层400和第二色阻层500高透过率的波长范 围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对于红色子像素R,预设波长为700纳米, 第一红色色阻层高透过率的波长范围可以为690纳米~710纳米,第二红色色阻 层高透过率的波长范围可以为695纳米~705纳米。只要能够满足高透过率的波 长范围包括预设波长,第一色阻层400和第二色阻层500高透过率的波长范围 可以根据实际应用环境设计确定,在此不作限定。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第一参考电压可以为 正电压,带电金属纳米粒子的电荷可以为负电荷。这样在对第一透明电极110 和第二透明电极130加载第一参考电压时,可以使第一透明电极110和第二透 明电极130吸引带电金属纳米粒子,以将带电金属纳米粒子吸附到第一透明电 极110和第二透明电极130相对的表面上。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 任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包括:,包括:
对第一透明电极110和第二透明电极130加载第一参考电压,使显示面板 处于防窥显示模式;
对第一透明电极110和第二透明电极130加载第二参考电压,或者,将第 一透明电极110和第二透明电极130接地,使显示面板处于正常显示模式;其 中,第二参考电压与带电金属纳米粒子的电荷电性相同。
在具体实施时,在第一透明电极110和第二透明电极130加载第二参考电 压或者接地时,由于光学干涉层中带电金属纳米粒子电荷相同,彼此相互排斥, 均匀分布在第一透明电极110和第二透明电极130之间的电解液中,此时光学 干涉层对入射光无选择,显示面板保持正常的出光角度。
在具体实施时,带电金属纳米粒子的电荷为负电荷,则第一参考电压为正 电压,第二参考电压为负电压。或者,带电金属纳米粒子的电荷为正电荷,则 第一参考电压为负电压,第二参考电压为正电压。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 中是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发明,但不限制本发明。
下面以如图3所示的显示面板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面板 的工作过程作以描述。
当显示面板中一部分子像素不发光时,对于不发光的子像素对应的子光学 干涉层100,没有来自显示面板的入射光,也即子光学干涉层100不工作。下 文中,按照描述的子像素均发光进行说明。
当子光学干涉层100中的第一透明电极110和第二透明电极130加载第二 参考电压或者接地时,子光学干涉层100对入射光无选择。
当子光学干涉层100中的第一透明电极110和第二透明电极130均加载第 一参考电压,从而形成谐振腔。谐振腔对于入射光的波长具有选择性,当谐振 腔中两束光线的光程差为(2m+1)λ/2,该波长光束相干相消,透过率降低。 当两束光线的光程差为mλ,则该波长光束相干相长,透过率增加。
例如,对于红色子像素,子光学干涉层100中的第一透明电极110与第二 透明电极130具有垂直距离d,含有带电金属纳米粒子的电解液具有折射率n, 第一红色色阻层和第二红色色阻层高透过率的波长范围均为690纳米~710纳 米,也即子光学干涉层100入射光的波长范围为690纳米~710纳米。第一参考 电压为正电压,带电金属纳米粒子的电荷为负电荷,带电金属纳米粒子吸附于 第一透明电极110和第二透明电极130相对的表面,从而使第一透明电极110 和第二透明电极130形成半透半反膜。
以入射光线L1、L2举例说明:入射光线L1为垂直入射到子光学干涉层 100上的光,入射光线L2为以夹角θ入射到子光学干涉层100上的光(其中 θ代表子光学干涉层100中光线与法线L0夹角)。
对于入射光线L1,其光程差为2nd,且2nd=mλ,则入射光线L1相干相 长,透过率增加。对于入射光线L2,若夹角θ为60°,2ndcosθ=(2m+1) λ/2。则入射光线L2相干相消,透过率降低。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提 供的上述任一种显示面板,其具体实施可参见上述显示面板的实施过程,相同 之处不再赘述。该显示装置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 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对于该显示装 置的其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均为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具有的,在 此不做赘述,也不应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通过设置有光学干涉层,可以在第一透明 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加载第一参考电压时,将带电金属纳米粒子吸附到第一透 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相对的表面上,形成半透半反膜层,以形成谐振腔。谐 振腔可以将对应子像素发出并入射到光学干涉层上的光进行干涉选择:在一定 波长范围内且垂直入射到光学干涉层上的光相干相长,相当于以较高的透过率 通过光学干涉层,以使用户能够看到显示内容。在同样的波长范围内且非垂直 入射到光学干涉层上的光相干相消,相当于以较低的透过率通过光学干涉层甚 至不能通过。这样可以使大角度出射的光通过光学干涉层较少甚至不能通过光 学干涉层,从而使显示面板的出光角度较小,以达到防窥的目的。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 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 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与对向基板,以及多个子像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对向基板背离所述阵列基板一侧的光学干涉层;
所述光学干涉层包括:多个相互间隔的子光学干涉层;不同子像素对应不同的子光学干涉层;所述子光学干涉层包括:在垂直于对向基板的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以及封装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和所述第二透明电极之间的介质层;其中,所述介质层包括电解液和带电金属纳米粒子;
所述子光学干涉层用于仅在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和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加载第一参考电压时,将所述带电金属纳米粒子吸附到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和所述第二透明电极相对的表面上,形成半透半反膜层,以形成谐振腔;其中,所述第一参考电压与所述带电金属纳米粒子的电荷的电性相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一个子像素对应一个所述子光学干涉层,所述子光学干涉层在所述阵列基板的正投影覆盖对应的所述子像素在所述阵列基板的正投影。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同一列子像素的颜色相同,一列子像素中相邻的至少两个子像素对应一个所述子光学干涉层;
所述子光学干涉层在所述阵列基板的正投影覆盖对应的子像素在所述阵列基板的正投影。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子像素包括:第一颜色子像素、第二颜色子像素和第三颜色子像素。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针对所述第一颜色子像素,所述第二颜色子像素以及所述第三颜色子像素中的一种颜色子像素,所述颜色子像素对应的子光学干涉层中的所述第一透明电极与所述第二透明电极的垂直距离d满足如下公式:
d=mλ/2n;
其中,n代表所述包括含有带电金属纳米粒子的电解液的折射率,m代表正整数,λ代表所述颜色子像素对应的预设波长。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应不同颜色子像素的第一色阻层;所述第一色阻层位于所述对向基板面向所述阵列基板一侧;
所述第一色阻层在所述阵列基板的正投影覆盖对应的子像素在所述阵列基板的正投影。
7.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应不同颜色子像素的第二色阻层;所述第二色阻层位于所述光学干涉层背离所述对向基板一侧;
所述第二色阻层在所述阵列基板的正投影覆盖对应的子像素在所述阵列基板的正投影。
8.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参考电压为正电压,所述带电金属纳米粒子的电荷为负电荷。
9.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包括:
对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加载第一参考电压,使所述显示面板处于防窥显示模式;
对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加载第二参考电压,或者,将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接地,使所述显示面板处于正常显示模式;其中,所述第二参考电压与带电金属纳米粒子的电荷电性相同。
CN201911205301.7A 2019-11-29 2019-11-29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驱动方法 Active CN1109928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05301.7A CN110992850B (zh) 2019-11-29 2019-11-29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驱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05301.7A CN110992850B (zh) 2019-11-29 2019-11-29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驱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92850A CN110992850A (zh) 2020-04-10
CN110992850B true CN110992850B (zh) 2021-08-10

Family

ID=700886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05301.7A Active CN110992850B (zh) 2019-11-29 2019-11-29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驱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9285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71382B (zh) * 2021-06-23 2024-03-05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制作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109569A (ja) * 2013-12-04 2015-06-11 株式会社Mrsホールディングズ タブレット端末及びスマートフォン及びpc端末など各種端末用ブラインドフィルム
CN106066553A (zh) * 2016-08-10 2016-11-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6328016A (zh) * 2016-09-29 2017-01-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107274784A (zh) * 2017-06-13 2017-10-2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组件及移动终端
CN107579147A (zh) * 2017-09-14 2018-01-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的操作方法
CN108735788A (zh) * 2018-05-30 2018-11-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9765706A (zh) * 2019-03-29 2019-05-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0349509A (zh) * 2019-06-21 2019-10-18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可切换防窥显示装置
CN110456580A (zh) * 2019-08-26 2019-11-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控制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71670B (zh) * 2010-09-29 2015-02-01 Au Optronics Corp 液晶顯示面板
CN108037600B (zh) * 2017-12-08 2021-03-1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109569A (ja) * 2013-12-04 2015-06-11 株式会社Mrsホールディングズ タブレット端末及びスマートフォン及びpc端末など各種端末用ブラインドフィルム
CN106066553A (zh) * 2016-08-10 2016-11-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6328016A (zh) * 2016-09-29 2017-01-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107274784A (zh) * 2017-06-13 2017-10-2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组件及移动终端
CN107579147A (zh) * 2017-09-14 2018-01-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的操作方法
CN108735788A (zh) * 2018-05-30 2018-11-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9765706A (zh) * 2019-03-29 2019-05-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0349509A (zh) * 2019-06-21 2019-10-18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可切换防窥显示装置
CN110456580A (zh) * 2019-08-26 2019-11-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控制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92850A (zh) 2020-04-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440237B1 (ko) 유기발광다이오드표시장치
KR102061684B1 (ko) 표시패널
CN111969032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1114506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panel,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8154568B2 (en) Color filter
US9581852B2 (en) Color filter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9425244B2 (en) Display device
CN107942571A (zh) 线栅偏光器以及使用此线栅偏光器的显示面板
US11271051B2 (en) Light source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2186120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6066553A (zh) 一种显示面板、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US20130314651A1 (en) Display apparatus
EP3814834A1 (en) Mixed-format backlight, display, and method
JP7050661B2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基板及び製造方法、表示パネル、表示装置
CN104570536A (zh) 一种电致变色光栅、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992850B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驱动方法
KR102462280B1 (ko) 양방향 투명 표시장치
CN110112318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TW201326975A (zh) 反射型顯示裝置用彩色濾光片及反射型顯示裝置
EP3503239B1 (en) Light emitting display panel
CN113299713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2186123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JP2018088381A (ja) 有機el装置および有機el装置の製造方法
WO2019098073A1 (ja) 有機el表示装置
KR102355433B1 (ko) 투명 디스플레이 표시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