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80845A - 附属设备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附属设备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80845A
CN112180845A CN201910604411.4A CN201910604411A CN112180845A CN 112180845 A CN112180845 A CN 112180845A CN 201910604411 A CN201910604411 A CN 201910604411A CN 112180845 A CN112180845 A CN 1121808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e
event
equipment
predicted
operating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0441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洛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xin Memory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Changxin Memory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xin Memory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Changxin Memory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to CN20191060441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80845A/zh
Publication of CN1121808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808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418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 G05B19/4185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characterised by the network communication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30Nc systems
    • G05B2219/31From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till monitoring
    • G05B2219/31088Network communication between supervisor and cell, machine group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Testing And Monitoring For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设备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附属设备的控制装置,包括:事件服务器、与事件服务器连接的控制服务器;事件服务器用于获取工艺设备的当前处理事件及当前工作状态,并将当前处理事件及当前工作状态发送至控制服务器;控制服务器用于根据当前处理事件、以及预先存储的历史处理事件与历史工作状态数据的对应关系,确定在当前处理事件发生后工艺设备的预测工作状态数据;并依据预测工作状态数据控制附属设备的工作状态跟随工艺设备的当前工作状态的变化而变化。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附属设备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既能够节约电能又能够提升附属设备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附属设备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设备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附属设备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半导体厂,现有的工艺设备一般具有专用的附属设备,例如:箱式工艺设备具有真空泵和第一气体处理器等附属设备,以便在每道工序完成时排出有害的工艺气体。
然而,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一般来说,工艺设备重复处理、闲置、维护周期,这意味着当工艺设备闲置时,附属设备虽然并不进行处理,但依然处于运行状态。既消耗电能又有损于附属设备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附属设备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使得既能够节约电能又能够提升附属设备的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附属设备的控制装置,包括:事件服务器、与事件服务器连接的控制服务器;事件服务器用于获取工艺设备的当前处理事件及当前工作状态,并将当前处理事件及当前工作状态发送至控制服务器;控制服务器用于根据工艺设备的当前处理事件、以及预先存储的历史处理事件与历史工作状态数据的对应关系,计算在当前处理事件发生后工艺设备的预测工作状态数据;并依据预测工作状态数据控制附属设备的工作状态跟随工艺设备的当前工作状态的变化而变化。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附属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工艺设备的当前处理事件及当前工作状态;根据工艺设备的当前处理事件、以及预先存储的历史处理事件与历史工作状态数据的对应关系,计算在当前处理事件发生后工艺设备的预测工作状态数据;依据预测工作状态数据控制附属设备的工作状态跟随工艺设备的当前工作状态的变化而变化。
本发明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提供了一种附属设备的控制装置,工艺设备的当前处理事件以及当前工作状态可同步至事件服务器,事件服务器将工艺设备的当前处理事件以及当前工作状态发送至控制服务器,由于控制服务器中预先存储有历史处理事件与历史工作状态数据的对应关系,从而可以计算出该当前处理事件发生后的工艺设备的预测工作状态数据,并依据工艺设备当前处理事件下的预测工作状态数据,控制附属设备根据工艺设备的当前工作状态的变化而变化,避免了工艺设备在处理事件过程中处于闲置状态下时,连接工艺设备的附属设备一直处于工作状态,节约了电能,同时避免了长期处于工作状态下消耗过多而影响到附属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了附属设备的使用寿命。
另外,工作状态包括运行状态和非运行状态,预测工作状态数据至少包括:预测运行状态间隔时长;控制服务器具体用于在事件服务器获取到工艺设备进入非运行状态时,控制附属设备进入非运行状态,并维持附属设备处于非运行状态预测运行状态间隔时长。该方案通过控制附属设备处于非运行状态预测运行状态间隔时长来减少附属设备的消耗。
另外,非运行状态包括待机状态和停机状态;控制服务器具体用于在事件服务器获取到工艺设备进入非运行状态时,若判定预测运行状态间隔时长小于预设时长,则控制附属设备进入待机状态,并维持附属设备处于待机状态预测运行状态间隔时长;若预测运行状态间隔时长不小于预设时长,则控制附属设备进入停机状态,并维持附属设备处于停机状态预测运行状态间隔时长。该方案中通过在预测运行状态间隔时长小于预设时长时,控制附属设备进入待机状态以维持附属设备处于待机状态预测运行状态间隔时长,从而避免了打开和关闭附属设备而带来的过多消耗,从而进一步节约电能、提升附属设备的使用寿命。
另外,非运行状态包括待机状态和停机状态;控制服务器具体用于在事件服务器获取到工艺设备进入非运行状态时,若判定当前处理事件为第一类预设事件,则控制附属设备进入停机状态,并维持附属设备处于停机状态预测运行状态间隔时长;若当前处理事件为第二类预设事件,控制附属设备进入待机状态,并维持附属设备处于待机状态预测运行状态间隔时长。该方案中在当前处理事件为第二类处理事件时,控制附属设备进入待机状态,从而避免经常性地打开或关闭附属设备所带来的额外消耗。
另外,控制服务器还用于从事件服务器获取当前处理事件的实际工作状态数据,并根据当前处理事件与实际工作状态数据的对应关系,更新历史处理事件与历史工作状态数据的对应关系。该方案中通过更新历史处理事件与历史工作状态数据的对应关系,使得对应关系更加的准确,从而计算的工艺设备的预测工作状态数据也更加的准确。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附属设备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附属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发明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附属设备的控制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事件服务器1、与事件服务器1连接的控制服务器2;事件服务器1用于获取工艺设备3的当前处理事件及当前工作状态,并将当前处理事件及当前工作状态发送至控制服务器2;控制服务器2用于根据工艺设备3的当前处理事件、以及预先存储的历史处理事件与历史工作状态数据的对应关系,计算在当前处理事件发生后工艺设备3的预测工作状态数据;并依据预测工作状态数据控制附属设备4的工作状态跟随工艺设备3的当前工作状态的变化而变化。
具体地说,附属设备4的控制装置包括:事件服务器1以及控制服务器2,事件服务器1连接工艺设备3以及控制服务器2,控制服务器2连接附属设备4,工艺设备3也连接附属设备4。工艺设备3的当前处理事件以及当前工作状态可同步至事件服务器1,事件服务器1将工艺设备3的当前处理事件以及当前工作状态发送至控制服务器2,由于控制服务器2中预先存储有历史处理事件与历史工作状态数据的对应关系,从而确定出与工艺设备3的当前处理事件相同的历史处理事件的历史工作状态数据,所谓的历史工作状态数据表征该工艺设备3在历史处理事件下的历史工作状态变化情况,将该历史工作状态变化数据作为当前处理事件发生后工艺设备3的预测工作状态数据,控制服务器2能够依据该预测工作状态数据提前获知工艺设备3在当前处理事件发生后的工作状态变化情况,从而依据提前获知的工艺设备3当前处理发生后的工作状态变化情况,控制附属设备4根据工艺设备3的当前工作状态的变化而变化,避免工艺设备3在处理事件过程中处于闲置状态下时,连接工艺设备3的附属设备4一直处于工作状态,节约了电能、同时能够避免附属设备4长期处于工作状态下消耗过多而影响到附属设备的使用寿命,提升了附属设备4的使用寿命。
举例说明:工艺设备3例如:刻蚀机台,与工艺设备3连接的附属设备4例如为:真空泵和第一气体处理器,真空泵和第一气体处理器用于抽取刻蚀机台在处理过程中的有害气体。事件服务器1获取到工艺设备3的当前处理事件为“运转事件”,且工艺设备3的当前工作状态为“加工状态”,若根据控制服务器2中预先存储的“运转事件”与“历史工作状态数据”的对应关系,得知工艺设备3在之前的“运转事件”中的历史工作状态数据为:运转四小时、空闲一小时,之后继续运转四小时,则直接将该历史工作状态数据作为当前处理事件发生后工艺设备3的预测工作状态数据,根据该预测工作状态数据控制附属设备4根据工艺设备3的当前工作状态的变化而变化,使得附属设备4在工艺设备3运转时处于运转状态,在工艺设备3空闲时处于非运行状态。从而避免了在工艺设备3处理“运转事件”的空闲间隙,附属设备4虽然实际上不进行处理但依然处于运转状态的情况,既节约电能又避免了附属设备4的损耗以提升附属设备4的使用寿命。
另外,工作状态包括运行状态和非运行状态,预测工作状态数据至少包括:预测运行状态间隔时长;控制服务器2具体用于在事件服务器1获取到工艺设备3进入非运行状态时,控制附属设备4进入非运行状态,并维持附属设备4处于非运行状态预测运行状态间隔时长。
具体地说,附属设备4和工艺设备3的工作状态均包括:运行状态和非运行状态,预测工作状态数据至少包括:预测运行状态间隔时长。由于对同一处理事件而言,对于该处理事件的处理工序以及在运行状态和非运行状态的停留时间一般相同,因此,可以直接根据历史运行状态间隔时长来作为当前处理事件的预测运行状态间隔时长。控制服务器2在事件服务器1获取到工艺设备3进入非运行状态时,控制服务器2直接控制附属设备4进入非运行状态,并维持附属设备4处于该非运行状态预测运行状态间隔时长即可,从而仅需在工艺设备3进入非运行状态时获知其状态变化即可,无需实时获知工艺设备3的工作状态。
另外,非运行状态包括待机状态和停机状态;控制服务器2具体用于在事件服务器1获取到工艺设备3进入非运行状态时,若判定预测运行状态间隔时长小于预设时长,则控制附属设备4进入待机状态,并维持附属设备4处于待机状态预测运行状态间隔时长;若判定预测运行状态间隔时长不小于预设时长,则控制附属设备4进入停机状态,并维持附属设备4处于停机状态预测运行状态间隔时长。
具体地说,附属设备4的非运行状态包括待机状态和停机状态。控制服务器2具体用于在事件服务器1获取到工艺设备3进入非运行状态时,判断根据工艺设备3的当前处理事件确定的预测运行状态间隔时长是否小于预设时长,若不小于预设时长,则表征该当前处理事件的预测运行状态间隔时长较长,从而可以在工艺设备3进入非运行状态时,控制服务器2直接控制附属设备4进入停机状态,且维持附属设备4处于该停机状态预测运行状态间隔时长,从而避免了附属设备4在预测运行状态间隔时长内继续运行而产生消耗。若预测运行状态间隔时长小于预设时长,则认为在该预测运行状态间隔时长内相比于打开和关闭附属设备4的消耗来说,使得附属设备4处于待机状态预测运行状态间隔时长时的消耗更大,因此,此时可通过控制附属设备4处于停机状态预测运行状态间隔时长来进一步减少附属设备4的消耗,提升附属设备4的使用寿命。其中,预设时长可根据实际需求自行设置,例如,预设时长可设置为2小时。
另外,非运行状态包括待机状态和停机状态;控制服务器2具体用于在事件服务器1获取到工艺设备3进入非运行状态时,若判定当前处理事件为第一类预设事件,则控制附属设备4进入停机状态,并维持附属设备4处于停机状态预测运行状态间隔时长;若当前处理事件为第二类预设事件,控制附属设备4进入待机状态,并维持附属设备4处于待机状态预测运行状态间隔时长。
具体地说,附属设备4的非运行状态包括待机状态和停机状态。对于第一类预设事件来说,虽然该类处理事件下工艺设备3的历史工作间隔时间较短,但在该类处理事件过程中需要保持附属设备4关闭,例如“报警事件”;而对于第二类预设事件来说,虽然该类处理事件下工艺设备3的历史工作间隔时间较长,但在该类处理事件过程中需要经常性地使用附属设备4,例如“维护事件”、“维修事件”等。
针对于这两类特殊的处理事件不能直接根据预测工作状态间隔时长的长短来控制附属设备停机或待机,因此,本实施方式中控制服务器2在工艺设备3进入非运行状态时,判断当前处理事件是否为第一类预设事件,若判定当前处理事件为第一类预设事件,则控制附属设备4进入停机状态,并维持附属设备4处于停机状态预测运行状态间隔时长,以确保第一类预设事件的正常处理。例如:当处理事件为“报警事件”时,虽然工艺设备3处于非运行状态的时间可能小于预设时长,但由于工艺设备3发生故障,需要使附属设备4处于停机状态,以避免发生危险事件,因此,需要控制附属设备4进入停机状态,以确保第一类预设事件的正常处理。若判定当前处理事件为第二类预设事件,则控制附属设备4进入待机状态,并维持附属设备4处于待机状态预测运行状态间隔时长,以确保第二类预设事件的正常处理。例如:当处理事件为“维修事件”时,虽然工艺设备3一直处于非运行状态,但维修人员需要使用附属设备4来进行测试等操作,则需要附属设备4处于待机状态以便于维修人员维修工艺设备3。
另外,控制服务器2还用于从事件服务器1获取当前处理事件的实际工作状态数据,并根据当前处理事件与实际工作状态数据的对应关系,更新历史处理事件与历史工作状态数据的对应关系。
具体地说,由事件服务器1获取工艺设备3的当前处理事件以及在当前处理事件下的实际工作状态数据,从而在工艺设备3的当前处理事件完成后,将当前处理事件与当前处理事件下的实际运行状体间隔时长发送至控制服务器2,由控制服务器2建立当前处理事件与实际工作状态数据的对应关系。其中,实际工作状态数据至少包括:工艺设备3的实际运行状体间隔时长,例如:“报警事件”对应的实际运行状体间隔时长为3个小时;“运转事件”对应的实际运行状体间隔时长为1个小时,“维护事件”对应的实际运行状体间隔时长为8个小时。之后,用当前处理事件与实际工作状态数据的对应关系替换掉,与当前处理事件相同的历史处理事件对应的历史工作状态数据,从而实现对历史处理事件与历史工作状态数据的对应关系的更新,使得对应关系更加的准确,从而计算的工艺设备3的预测工作状态数据也更加的准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附属设备的控制装置,工艺设备3的当前处理事件以及当前工作状态可同步至事件服务器1,事件服务器1将工艺设备3的当前处理事件以及当前工作状态发送至控制服务器2,由于控制服务器2中预先存储有历史处理事件与历史工作状态数据的对应关系,从而可以计算出该当前处理事件发生后的工艺设备3的预测工作状态数据,并依据工艺设备3当前处理事件下的预测工作状态数据,控制附属设备4根据工艺设备3的当前工作状态的变化而变化,避免了工艺设备3在处理事件过程中处于闲置状态下时,连接工艺设备3的附属设备4一直处于工作状态,节约了电能,同时避免了长期处于工作状态下消耗过多而影响到附属设备4的使用寿命,提高了附属设备4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附属设备的控制方法,本实施方式中的附属设备的控制方法应用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附属设备的控制装置。
本实施方式中的附属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具体包括:
步骤101:获取工艺设备的当前处理事件及当前工作状态。
具体地说,工艺设备与事件处理器连接,事件服务器与控制服务器连接。工艺设备的当前处理事件以及当前工作状态可同步至事件服务器,由事件服务器将工艺设备的当前处理事件以及当前工作状态发送至控制服务器。
步骤102:根据工艺设备的当前处理事件、以及预先存储的历史处理事件与历史工作状态数据的对应关系,计算在当前处理事件发生后工艺设备的预测工作状态数据。
具体地说,控制服务器中预先存储有历史处理事件与历史工作状态数据的对应关系,从而可以根据工艺设备的当前处理事件确定出与该当前处理事件相同的历史处理事件的历史工作状态数据,所谓的历史工作状态数据表征该工艺设备在历史处理事件下的历史工作状态变化情况,将该历史工作状态变化数据作为当前处理事件发生后工艺设备的预测工作状态数据,控制服务器能够依据该预测工作状态数据获知工艺设备在当前处理事件发生后的工作状态变化情况。
步骤103:依据预测工作状态数据控制附属设备的工作状态跟随工艺设备的当前工作状态的变化而变化。
具体的说,根据该预测工作状态数据控制附属设备根据工艺设备的当前工作状态的变化而变化,使得附属设备在工艺设备运转时处于运转状态,在工艺设备空闲时处于非运行状态。从而避免了在工艺设备处理“运转事件”的空闲间隙,附属设备虽然实际上不进行处理但依然处于运转状态的情况,既节约电能又避免了附属设备的损耗以提升附属设备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工作状态包括运行状态和非运行状态,预测工作状态数据至少包括:预测运行状态间隔时长;依据预测工作状态数据控制附属设备的工作状态跟随工艺设备的当前工作状态的变化而变化,具体包括:在获取到工艺设备进入非运行状态时,控制附属设备进入非运行状态;并维持附属设备处于非运行状态预测运行状态间隔时长。
具体地说,附属设备和工艺设备的工作状态均包括:运行状态和非运行状态,预测工作状态数据至少包括:预测运行状态间隔时长。由于对同一处理事件而言,对于该处理事件的处理工序以及在运行状态和非运行状态的停留时间一般相同,因此,可以直接根据历史运行状态间隔时长来作为当前处理事件的预测运行状态间隔时长。在获取到工艺设备进入非运行状态时,直接控制附属设备进入非运行状态,并维持附属设备处于该非运行状态预测运行状态间隔时长即可,从而仅需在工艺设备进入非运行状态时获知其状态变化即可,无需实时获知工艺设备的工作状态。
作为一种可实现的方式,非运行状态包括待机状态和停机状态;在获取到工艺设备进入非运行状态时,控制附属设备进入非运行状态,并维持附属设备处于非运行状态预测运行状态间隔时长,具体包括:判断预测运行状态间隔时长是否小于预设时长;若预测运行状态间隔时长小于预设时长,则控制附属设备进入停机状态,并维持附属设备处于停机状态预测运行状态间隔时长;若预测运行状态间隔时长不小于预设时长,则控制附属设备进入停机状态,并维持附属设备处于停机状态预测运行状态间隔时长。
具体地说,附属设备的非运行状态包括待机状态和停机状态。预设时长表征附属设备打开和关闭的消耗与使得附属设备工作预设时长的消耗基本相同,当预测运行状态间隔时长不小于预设时长,则表明附属设备打开和关闭的消耗小于附属设备工作预设时长的消耗,此时可以直接控制附属设备进入停机状态,且维持附属设备处于该停机状态预测运行状态间隔时长。当预测运行状态间隔时长小于预设时长,则表明附属设备打开和关闭的消耗小于附属设备工作预设时长的消耗,此时可通过控制附属设备进入待机状态以维持附属设备处于待机状态预测运行状态间隔时长,从而避免了打开和关闭附属设备4而带来的过多消耗,从而进一步节约电能、提升附属设备的使用寿命。
作为另一种可实现的方式,非运行状态包括待机状态和停机状态;在获取到工艺设备进入非运行状态时,控制附属设备进入非运行状态,并维持附属设备处于非运行状态预测运行状态间隔时长,具体包括:在事件服务器获取到工艺设备进入非运行状态时,判断当前处理事件是否为第一类预设事件;若当前处理事件为第一类预设事件,则控制附属设备进入停机状态,并维持附属设备处于停机状态预测运行状态间隔时长;若当前处理事件不是第一类预设事件,则判断当前处理事件是否为第二类预设事件;若当前处理事件为第二类预设事件,则控制附属设备进入待机状态,并维持附属设备处于待机状态预测运行状态间隔时长。
具体地说,附属设备的非运行状态包括待机状态和停机状态。对于第一类预设事件来说,虽然该类处理事件下工艺设备的历史工作间隔时间较短,但在该类处理事件过程中需要保持附属设备关闭,例如“报警事件”;而对于第二类预设事件来说,虽然该类处理事件下工艺设备的历史工作间隔时间较长,但在该类处理事件过程中需要经常性地使用附属设备,例如“维护事件”、“维修事件”等。
针对于这两类特殊的处理事件不能直接根据预测工作状态间隔时长的长短来控制附属设备停机或待机,因此,本实施方式中在工艺设备进入非运行状态时,判断当前处理事件是否为第一类预设事件,若判定当前处理事件为第一类预设事件,则控制附属设备进入停机状态,并维持附属设备处于停机状态预测运行状态间隔时长,以确保第一类预设事件的正常处理。例如:当处理事件为“报警事件”时,虽然工艺设备处于非运行状态的时间可能小于预设时长,但由于工艺设备发生故障,需要使附属设备处于停机状态,以避免发生危险事件,因此,需要控制附属设备进入停机状态,以确保第一类预设事件的正常处理。若判定当前处理事件为第二类预设事件,则控制附属设备进入待机状态,并维持附属设备处于待机状态预测运行状态间隔时长,以确保第二类预设事件的正常处理。例如:当处理事件为“维修事件”时,虽然工艺设备一直处于非运行状态,但维修人员需要使用附属设备来进行测试等操作,则需要附属设备处于待机状态以便于维修人员维修工艺设备。
进一步地,在获取工艺设备的当前处理事件及当前工作状态之后,还包括:获取当前处理事件的实际工作状态数据;根据当前处理事件与实际工作状态数据的对应关系,更新历史处理事件与历史工作状态数据的对应关系。
具体地说,用当前处理事件与实际工作状态数据的对应关系替换掉,与当前处理事件相同的历史处理事件对应的历史工作状态数据,从而实现对历史处理事件与历史工作状态数据的对应关系的更新,使得对应关系更加的准确,从而计算的工艺设备的预测工作状态数据也更加的准确。
值得说明的是,由于产品生产线的工艺设备基本都处于运行状态,非运行状态的时间很少,附属设备也基本处于运行状态。因此,本实施方式中的附属设备的控制方法主要应用于导引线、研发线、以及系统IC线等所述非运行状态时长较长的工艺线,而不经常应用于产品生产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附属设备的控制方法,由于控制服务器中预先存储有历史处理事件与历史工作状态数据的对应关系,从而可以计算出该当前处理事件发生后的工艺设备的预测工作状态数据,并依据工艺设备当前处理事件下的预测工作状态数据,控制附属设备根据工艺设备的当前工作状态的变化而变化,避免了工艺设备在处理事件过程中处于闲置状态下时,连接工艺设备的附属设备一直处于工作状态,节约了电能,同时避免了长期处于工作状态下消耗过多而影响到附属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了附属设备的使用寿命。
上面各种方法的步骤划分,只是为了描述清楚,实现时可以合并为一个步骤或者对某些步骤进行拆分,分解为多个步骤,只要包括相同的逻辑关系,都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对算法中或者流程中添加无关紧要的修改或者引入无关紧要的设计,但不改变其算法和流程的核心设计都在该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附属设备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事件服务器、与所述事件服务器连接的控制服务器;
所述事件服务器用于获取工艺设备的当前处理事件及当前工作状态,并将所述当前处理事件及所述当前工作状态发送至所述控制服务器;
所述控制服务器用于根据所述工艺设备的当前处理事件、以及预先存储的历史处理事件与历史工作状态数据的对应关系,计算在所述当前处理事件发生后所述工艺设备的预测工作状态数据;并依据所述预测工作状态数据控制所述附属设备的工作状态跟随所述工艺设备的当前工作状态的变化而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属设备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状态包括运行状态和非运行状态,所述预测工作状态数据至少包括:预测运行状态间隔时长;
所述控制服务器具体用于在所述事件服务器获取到所述工艺设备进入所述非运行状态时,控制所述附属设备进入所述非运行状态,并维持所述附属设备处于所述非运行状态所述预测运行状态间隔时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附属设备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非运行状态包括待机状态和停机状态;
所述控制服务器具体用于在所述事件服务器获取到所述工艺设备进入所述非运行状态时,若判定所述预测运行状态间隔时长小于预设时长,则控制所述附属设备进入所述待机状态,并维持所述附属设备处于所述待机状态所述预测运行状态间隔时长;若判定所述预测运行状态间隔时长不小于所述预设时长,则控制所述附属设备进入所述停机状态,并维持所述附属设备处于所述停机状态所述预测运行状态间隔时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附属设备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非运行状态包括待机状态和停机状态;
所述控制服务器具体用于在所述事件服务器获取到所述工艺设备进入所述非运行状态时,若判定所述当前处理事件为所述第一类预设事件,则控制所述附属设备进入所述停机状态,并维持所述附属设备处于所述停机状态所述预测运行状态间隔时长;若判定所述当前处理事件为所述第二类预设事件,控制所述附属设备进入所述待机状态,并维持所述附属设备处于所述待机状态所述预测运行状态间隔时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属设备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服务器还用于从所述事件服务器获取所述当前处理事件的实际工作状态数据,并根据所述当前处理事件与所述实际工作状态数据的对应关系,更新所述历史处理事件与所述历史工作状态数据的对应关系。
6.一种附属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工艺设备的当前处理事件及当前工作状态;
根据所述工艺设备的当前处理事件、以及预先存储的历史处理事件与历史工作状态数据的对应关系,计算在所述当前处理事件发生后所述工艺设备的预测工作状态数据;
依据所述预测工作状态数据控制所述附属设备的工作状态跟随所述工艺设备的当前工作状态的变化而变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附属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状态包括运行状态和非运行状态,所述预测工作状态数据至少包括:预测运行状态间隔时长;
所述依据所述预测工作状态数据控制所述附属设备的工作状态跟随所述工艺设备的当前工作状态的变化而变化,具体包括:
在获取到所述工艺设备进入所述非运行状态时,控制所述附属设备进入所述非运行状态,并维持所述附属设备处于所述非运行状态所述预测运行状态间隔时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附属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运行状态包括待机状态和停机状态;所述在获取到所述工艺设备进入所述非运行状态时,控制所述附属设备进入所述非运行状态,并维持所述附属设备处于所述非运行状态所述预测运行状态间隔时长,具体包括:
在所述事件服务器获取到所述工艺设备进入所述非运行状态时,判断所述预测运行状态间隔时长是否小于预设时长;
若所述预测运行状态间隔时长小于所述预设时长,则控制所述附属设备进入所述停机状态,并维持所述附属设备处于所述停机状态所述预测运行状态间隔时长;
若所述预测运行状态间隔时长不小于所述预设时长,则控制所述附属设备进入所述停机状态,并维持所述附属设备处于所述停机状态所述预测运行状态间隔时长。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附属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运行状态包括待机状态和停机状态;所述在获取到所述工艺设备进入所述非运行状态时,控制所述附属设备进入所述非运行状态,并维持所述附属设备处于所述非运行状态所述预测运行状态间隔时长,具体包括:
在所述事件服务器获取到所述工艺设备进入所述非运行状态时,判断所述当前处理事件是否为第一类预设事件;
若所述当前处理事件为第一类预设事件,则控制所述附属设备进入停机状态,并维持所述附属设备处于所述停机状态所述预测运行状态间隔时长;
若所述当前处理事件不是第一类预设事件,则判断所述当前处理事件是否为第二类预设事件;若所述当前处理事件为所述第二类预设事件,则控制所述附属设备进入所述待机状态,并维持所述附属设备处于所述待机状态所述预测运行状态间隔时长。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附属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工艺设备的当前处理事件及当前工作状态之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当前处理事件的实际工作状态数据;
根据所述当前处理事件与所述实际工作状态数据的对应关系,更新所述历史处理事件与所述历史工作状态数据的对应关系。
CN201910604411.4A 2019-07-05 2019-07-05 附属设备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218084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04411.4A CN112180845A (zh) 2019-07-05 2019-07-05 附属设备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04411.4A CN112180845A (zh) 2019-07-05 2019-07-05 附属设备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80845A true CN112180845A (zh) 2021-01-05

Family

ID=739152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04411.4A Pending CN112180845A (zh) 2019-07-05 2019-07-05 附属设备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8084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748044B1 (ko) 반도체 프로세싱 방법 및 그 장치
JP2000252179A (ja) 半導体製造プロセス安定化支援システム
KR20010029775A (ko) 반도체 프로세싱 방법 및 그 장치
CN117119783B (zh) 一种模块待机功耗的控制方法
EP1186980B1 (en) Method for supporting maintenance of facility and system
CN114627628B (zh) 半导体机台报警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211478944U (zh) 一种附属设备的控制装置
CN112180845A (zh) 附属设备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KR19990065483A (ko) 반도체 제조설비 관리시스템의 설비 유닛상태 관리방법
US20150032230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he Energy-Efficient Control of a Plant
CN106557839B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设备维修策略优化方法及系统
CN112686291A (zh) 水质的预测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H11237933A (ja) 生産管理システム
US6216054B1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preventative maintenance cycles of semiconductor fabricating equipment arranged in a processing line
CN115009948A (zh) 一种电梯按需维保智能管理系统及其管理方法
US10295978B2 (en) Engineering device, engineering system, and download processing method
CN100508113C (zh) 蚀刻设备在线故障诊断的方法
KR101486015B1 (ko) 덕트 무게 실시간 모니터링 시스템
CN115151929A (zh) 用于优化工业机器的维护的方法和系统
CN116820026B (zh) 一种数控机床集群监控方法及相关设备
JPH11170144A (ja) 半導体製造システム
KR100269941B1 (ko) 반도체 제조설비 관리시스템에서 설비의 비상상태관리방법
CN110857871A (zh) 冷却水路预警方法及系统、半导体加工设备
JPH06294092A (ja) 抄紙機制御装置
KR20010029772A (ko) 반도체 프로세싱 방법 및 그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