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72967B - 一种滑动立柱、框架及厢式半挂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滑动立柱、框架及厢式半挂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72967B
CN112172967B CN202011123600.9A CN202011123600A CN112172967B CN 112172967 B CN112172967 B CN 112172967B CN 202011123600 A CN202011123600 A CN 202011123600A CN 112172967 B CN112172967 B CN 1121729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rail
rolling assembly
plate
rail
vertical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2360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72967A (zh
Inventor
潘建锋
张磊
刘珣
王江伟
聂元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Juntong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Juntong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Juntong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Juntong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2360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7296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729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729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729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729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63/00Motor vehicles or traile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63/06Trailers
    • B62D63/08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63/00Motor vehicles or traile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63/06Trail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滑动立柱、框架及厢式半挂车,其中,滑动立柱包括:立柱主体(11),安装在所述立柱主体(11)上端的第一滑动机构(12),以及安装在所述立柱主体(11)另一端的第二滑动机构(13);所述第一滑动机构(12)包括:滚动轴相互垂直的第一滚动组件(121)和第二滚动组件(122);所述第二滑动机构(13)包括:滚动轴相互垂直的第三滚动组件(131)和第四滚动组件(132)。本发明的结构可以运用于厢式车、仓栅车以及载货车等公路运输车型,该框架结构中滑动立柱可以方便开启侧厢板,同时随着滑动立柱向车辆两端的滑动,厢门可以最大程度的打开,方便货物的取放。

Description

一种滑动立柱、框架及厢式半挂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滑动立柱、框架及厢式半挂车。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已成为整个社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尤其是在城市建设、垃圾运输等方面,载货汽车是不可缺少的。而传统的仓栅载货汽车车厢的立柱一般采用焊接固定,不能活动;或者采用插接安装,需要手动取下,费时费力。不论哪种设置形式,其对与装卸货均产生了严重的阻碍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滑动立柱、框架及厢式半挂车,解决仓栅载货汽车车厢影响装卸货的弊端。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滑动立柱,包括:立柱主体,安装在所述立柱主体上端的第一滑动机构,以及安装在所述立柱主体另一端的第二滑动机构;
所述第一滑动机构包括:滚动轴相互垂直的第一滚动组件和第二滚动组件;
所述第二滑动机构包括:滚动轴相互垂直的第三滚动组件和第四滚动组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滑动机构还包括:用于支承所述第一滚动组件和第二滚动组件的第一支承件,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立柱主体和所述第一支承件的连接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支承件包括:第一支承部分和第二支承部分;
所述第一支承部分与所述第二支承部分的一端相互垂直的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承部分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滚动组件与所述第一支承部分相连接,且所述第一滚动组件的滚动轴与所述第一支承部分相垂直;
所述第二滚动组件与所述第二支承部分相连接,且所述第二滚动组件的滚动轴与所述第二支承部分相垂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滚动组件和所述第二滚动组件位于所述第一支承部分相对的两侧;
所述第一滚动组件和所述第二滚动组件位于所述第二支承部分的同一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二滑动机构包括:第二支承件;
所述第二支承件包括:第三支承部分、第四支承部分和第五支承部分;
所述第三支承部分和所述第四支承部分位于所述第五支承部分相对的两端,且分别与所述第五支承部分垂直设置;
所述第三支承部分和所述第四支承部分位于所述第五支承部分的同一侧;
所述第三支承部分与所述立柱主体相互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三滚动组件与所述第三支承部分或所述立柱主体沿竖直方向的下端相连接,且所述第三滚动组件的滚动轴水平设置;
所述第四滚动组件的滚动轴与所述第四支承部分相垂直地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在所述第三支承部分和所述第四支承部分之间,所述第三滚动组件和所述第四滚动组件相对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还包括:锁定机构;
所述锁定机构与所述立柱主体相连接。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所述的滑动立柱的框架,包括:滑动立柱,上导轨和下导轨;
所述第一滑动机构与所述上导轨相连接,所述第一滚动组件和所述第二滚动组件可沿所述上导轨滑动;
所述第二滑动机构与所述下导轨相连接,所述第三滚动组件和所述第四滚动组件可沿所述下导轨滑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上导轨具有开口相互垂直的第一导轨槽和第二导轨槽;
所述第一滚动组件与第一导轨槽的侧壁相抵靠,所述第二滚动组件与所述第二导轨槽的侧壁相抵靠。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下导轨包括:第一导轨和第三导轨槽;
所述第三滚动组件与所述第一导轨相抵靠,所述第四滚动组件与所述第三导轨槽的侧壁相抵靠。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上导轨包括:第一导轨部分,与所述第一导轨部分相连接的第二导轨部分和第三导轨部分;
所述第一导轨部分与所述第二导轨部分相互连接构成所述第一导轨槽;
所述第三导轨部分开设有所述第二导轨槽,其底面与所述第一导轨部分相互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导轨部分包括:第一立板,在所述第一立板两端分别设置且与所述第一立板相垂直的固定连接有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
所述第二导轨部分包括:第二立板和与所述第二立板垂直固定连接的第三横板;
所述第二立板、所述第三横板、所述第一立板构成所述第一导轨槽;
所述第三横板部分与所述第一横板可拆卸连接地支承在所述第一横板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下导轨包括:相互连接的第四导轨部分、第五导轨部分和第六导轨部分;
所述第四导轨部分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三滚动组件相抵靠的第一导轨;
所述第五导轨部分和所述第六导轨部分相互固定连接构成所述第三导轨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第四导轨部分包括:第四横板,与所述第四横板垂直固定连接的第三立板,与所述第三立板垂直固定连接的第一导轨,与所述第一导轨垂直固定连接的第四立板;
所述第四横板、所述第三立板、所述第一导轨、所述第四立板依次连接构成阶梯状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五导轨部分包括:第五立板;
所述第六导轨部分包括:第五横板,与所述第五横板垂直固定连接的第六立板;
所述第五横板与所述第五立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五立板、所述第五横板和所述第六立板构成所述第三导轨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三立板与所述第五立板相平行的固定连接;
所述第四立板与所述第五横板相垂直的固定连接;
所述第四立板和所述第六立板分别位于所述第五横板的两侧。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包含上述框架的厢式半挂车,包括滑动立柱,上导轨和下导轨以及位于所述上导轨和下导轨之间的侧厢板组,侧厢板组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侧厢板和第二侧厢板,所述滑动立柱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厢板和第二侧厢板中间位置,并与所述第一侧厢板和第二侧厢板铰接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滑动立柱与所述侧厢板组之间设有立柱插销塑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侧厢板和第二侧厢板还设有厢板锁。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方案,本发明的结构可以运用于厢式车、仓栅车以及载货车等公路运输车型,该框架结构中滑动立柱可以方便开启侧厢板,同时随着滑动立柱向车辆两端的滑动,厢门可以最大程度的打开,方便货物的取放。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方案,滑动立柱不需要电力或液压驱动,即可方便滑动,安全可靠,省时省力。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方案,本发明的滑动立柱相对的两端分别设置转轴相互垂直的滚动组件,这样在滚动组件转轴垂直的状态下可实现对滑动立柱实现水平方向的限位导向,还能够实现在竖直方向的稳定承载。通过上述设置的滑动立柱不仅运行稳定,承载力大,还具有安装方便,可维护性好的优点。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方案,将两个滚动组件安装在一个支承件上,保证了两个滚动组件安装基准的统一,进而对保证整个滑动立柱的运行精度有利。此外,通过将两个滚动组件均设置为可拆卸安装在支承件上,这样对滚动组件在产生磨损后的快速更换有利,提高了本发明的可维护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方案,实现了第二支承件对第三滚动组件和第四滚动组件的半包围设置,这样对第三滚动组件和第四滚动组件能够起到保护作用,避免了第三滚动组件和第四滚动组件与外界直接接触,使得其使用寿命更长。此外,通过第二支承件的这种半包围结构还可有效阻止外界大量的灰尘进入滚动组件与导轨的接触位置,使得整个滑动立柱能够长时间稳定运行,减少了维护清洗的次数。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方案,将第三横板的部分与第一横板相重合的可拆卸搭接连接,这样使得第三横板对第一横板起到了局部或全部加强的作用,从而使得整个上导轨的结构更加稳定,对保证整个框架的长时间稳定运行有利。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方案,使得第一导轨、第五立板、第四立板和第五横板共同围成一框体结构,使得第一导轨位置的结构稳定性更高,进而对于提高第一导轨对整个滑动立柱的支承强度有利。同时,通过构成的框体结构还对整个下导轨起到了加强作用,使得整个下导轨的结构更加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框架的结构图;
图2是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框架的侧视图;
图3是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滑动立柱与上导轨的连接结构图;
图4是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滑动立柱与下导轨的连接结构图;
图5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厢式半挂车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在针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描述时,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所表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相关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详细地描述,实施方式不能在此一一赘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因此限定于以下实施方式。
结合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一种滑动立柱,包括:立柱主体11,安装在立柱主体11上端的第一滑动机构12,以及安装在立柱主体11另一端的第二滑动机构13。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滑动机构12包括:滚动轴相互垂直的第一滚动组件121和第二滚动组件122。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滑动机构13包括:滚动轴相互垂直的第三滚动组件131和第四滚动组件132。
通过上述设置,本发明的滑动立柱相对的两端分别设置转轴相互垂直的滚动组件,这样在滚动组件转轴垂直的状态下可实现对滑动立柱实现水平方向的限位导向,还能够实现在竖直方向的稳定承载。通过上述设置的滑动立柱不仅运行稳定,承载力大,还具有安装方便,可维护性好的优点。
结合图2和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第一滑动机构12还包括:用于支承第一滚动组件121和第二滚动组件122的第一支承件123,以及用于连接立柱主体11和第一支承件123的连接件124。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承件123与连接件124是相互固定连接的,连接件124与立柱主体11是可拆卸连接的。
结合图2和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第一支承件123包括:第一支承部分1231和第二支承部分1232。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承部分1231与第二支承部分1232的一端相互垂直的固定连接,第二支承部分1232的另一端与连接件124固定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承部分1231与第二支承部分1232均为板状体,其相互垂直连接后构成一L型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承部分1231与第二支承部分1232可以为焊接连接的,也可以为一体成型的。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滚动组件121与第一支承部分1231相连接,且第一滚动组件121的滚动轴与第一支承部分1231相垂直。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滚动组件121的滚动轴与第一支承部分1231可拆卸的连接(如螺纹连接或螺母固定连接),沿竖直方向,第一滚动组件121的滚动轴垂直的支承在第一支承部分1231上。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滚动组件122与第二支承部分1232相连接,且第二滚动组件122的滚动轴与第二支承部分1232相垂直。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滚动组件122的滚动轴与第二支承部分1232可拆卸的连接(如螺纹连接或螺母固定连接),沿水平方向,第二滚动组件122的滚动轴垂直的支承在第二支承部分1232上。
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第一滚动组件121和第二滚动组件122位于第一支承部分1231相对的两侧(即上下两侧);第一滚动组件121、第二滚动组件122和第一支承部分1232位于第二支承部分1232的同一侧。
通过上述设置,将两个滚动组件安装在一个支承件上,保证了两个滚动组件安装基准的统一,进而对保证整个滑动立柱的运行精度有利。此外,通过将两个滚动组件均设置为可拆卸安装在支承件上,这样对滚动组件在产生磨损后的快速更换有利,提高了本发明的可维护性。
如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第二滑动机构13包括:第二支承件133。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支承件133包括:第三支承部分1331、第四支承部分1332和第五支承部分1333。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支承部分1331、第四支承部分1332和第五支承部分1333均为板状体,其可以为焊接连接的,也可设置为一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支承部分1331和第四支承部分1332位于第五支承部分1333相对的两端,且分别与第五支承部分1333垂直设置;第三支承部分1331和第四支承部分1332位于第五支承部分1333的同一侧。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支承部分1331、第四支承部分1332、第五支承部分1333相互固定连接构成一C型构件。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支承部分1331与立柱主体11相互连接。
结合图2和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第三滚动组件131第三支承部分1331或立柱主体11沿竖直方向的下端相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滚动组件131的滚动轴与第三支承部分1331可拆卸的连接,第三滚动组件131的滚动轴水平设置。当然,第三滚动组件131的滚动轴也可与立柱主体11的下端水平的连接,第三支承部分1331与立柱主体11的下端相互固定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第四滚动组件132与第四支承部分1332相垂直地连接。具体的,第四滚动组件132的滚动轴与第四支承部分1332可拆卸的连接(如螺纹连接或螺母固定连接)。
如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在第三支承部分1331和第四支承部分1332之间,第三滚动组件131和第四滚动组件132相对设置。
通过上述设置,实现了第二支承件133对第三滚动组件131和第四滚动组件132的半包围设置,这样对第三滚动组件131和第四滚动组件132能够起到保护作用,避免了第三滚动组件131和第四滚动组件132与外界直接接触,使得其使用寿命更长。此外,通过第二支承件133的这种半包围结构还可有效阻止外界大量的灰尘进入滚动组件与导轨的接触位置,使得整个滑动立柱能够长时间稳定运行,减少了维护清洗的次数。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还包括:锁定机构14。在本实施方式中,锁定机构14与立柱主体11相连接。通过设置锁定机构14能够对滑动立柱的在导轨上的安装位置进行限制固定,保证滑动立柱的使用可靠性。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一种采用框架,包括:滑动立柱1,上导轨2和下导轨3。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滑动机构12与上导轨2相连接,第一滚动组件121和第二滚动组件122可沿上导轨2滑动;第二滑动机构13与下导轨3相连接,第三滚动组件131和第四滚动组件132可沿下导轨3滑动。
结合图1、图2和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上导轨2具有开口相互垂直的第一导轨槽2a和第二导轨槽2b。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滚动组件121与第一导轨槽2a的侧壁相抵靠,第二滚动组件122与第二导轨槽2b的侧壁相抵靠。
结合图1、图2和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上导轨2包括:第一导轨部分21,与第一导轨部分21相连接的第二导轨部分22和第三导轨部分23。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导轨部分21与第二导轨部分22相互连接构成第一导轨槽2a;第三导轨部分23开设有第二导轨槽2b,其底面与第一导轨部分21相互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导轨部分21与第二导轨部分22为可拆卸的连接,第一导轨部分21与第三导轨部分23为可拆卸的连接(如螺栓连接)或固定连接(如焊接)。
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第一导轨部分21包括:第一立板211,在第一立板211两端分别设置且与第一立板211相垂直的固定连接有第一横板212和第二横板213。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横板212和第二横板213位于第一立板211的同一侧,且第一横板212、第二横板213第一立板211均为板状体,从而相互连接构成一C型结构。通过上述设置的第一导轨部分21构成了整个上导轨的主体支承,进而对保证整个上导轨的结构稳定牢固有利。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导轨部分22包括:第二立板221和与第二立板221垂直固定连接的第三横板222。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立板221、第三横板222、第一立板211构成第一导轨槽2a;第三横板222部分与第一横板212可拆卸连接地支承在第一横板212上。
通过上述设置,将第三横板222的部分与第一横板212相重合的可拆卸搭接连接,这样使得第三横板222对第一横板212起到了局部或全部加强的作用,从而使得整个上导轨的结构更加稳定,对保证整个框架的长时间稳定运行有利。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导轨部分23为开设有第二导轨槽2b的C型梁结构,在保证了与滚动组件的连接的同时,通过将其与第一立板211相互连接,同样也起到了对第一立板211的加强作用,使得本发明的上导轨的结构强度更高。
如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下导轨3包括:第一导轨3a和第三导轨槽3b。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滚动组件131与第一导轨3a相抵靠,第四滚动组件132与第三导轨槽3b的侧壁相抵靠。
如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下导轨3包括:相互连接的第四导轨部分31、第五导轨部分32和第六导轨部分33。在本实施方式中,第四导轨部分31上设置有与第三滚动组件131相抵靠的第一导轨3a;第五导轨部分32和第六导轨部分33相互固定连接构成第三导轨槽3b。
如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第四导轨部分31包括:第四横板311,与第四横板311垂直固定连接的第三立板312,与第三立板312垂直固定连接的第一导轨3a,与第一导轨3a垂直固定连接的第四立板313。在本实施方式中,第四横板311、第三立板312、第一导轨3a、第四立板313依次连接构成阶梯状结构,其中第一导轨3a处于水平方向设置,用于承载第三滚动组件131。通过上述设置,使得第二支承件133与第四导轨部分31构成了一对第三滚动组件的全包围结构,对保证本发明的稳定运行有利。
如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第五导轨部分32包括:第五立板321。第六导轨部分33包括:第五横板331,与第五横板331垂直固定连接的第六立板332。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五横板331与第五立板321固定连接,第五立板321、第五横板331和第六立板332构成第三导轨槽3b。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导轨槽3b是开口向下的,通过第五立板321。第六导轨部分33构成的半包围结构进一步将第四滚动组件包围在内,实现了与第二支承件133相互组合的全包围结构,进一步对保证本发明的正常稳定运行有利。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第三立板312与第五立板321相平行的固定连接。通过上述设置,保证了下导轨的结构稳定,有效提高了其使用可靠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四立板313与第五横板331相垂直的固定连接。通过上述设置,使得第一导轨3a、第五立板321、第四立板313和第五横板331共同围成一框体结构,使得第一导轨3a位置的结构稳定性更高,进而对于提高第一导轨对整个滑动立柱的支承强度有利。同时,通过构成的框体结构还对整个下导轨起到了加强作用,使得整个下导轨的结构更加稳定可靠。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四立板313和第六立板332分别位于第五横板331的两侧。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在下导轨上设置有与锁定机构14相配合的限位结构,通过锁定机构14与该限位结构的配合连接可实现滑动立柱在导轨上位置的固定。
如图5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包含上述滑动立柱1和框架的厢式半挂车,还包括上导轨2和下导轨3之间的侧厢板组4,侧厢板组4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侧厢板41和第二侧厢板42,滑动立柱1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厢板41和第二侧厢板42中间位置,并与第一侧厢板41和第二侧厢板42铰接连接。滑动立柱1与侧厢板组4之间设有立柱插销锁43。第一侧厢板41和第二侧厢板42还设有厢板锁44。
本发明的厢式半挂车开启动作:厢门开启时,先手动开启立柱插销锁43,然后开启所有厢板锁44,滑动中立柱沿上下导轨滑动,侧厢板组4随着滑动立柱1的滑动,实现折叠并开启整个侧厢。
厢门关闭时,滑动立柱1向中间滑动,带动第一侧厢板41向车中间关闭,从而实现所有厢门的关闭。以上开启和关闭均是以图5所示的设有两个滑动立柱1为例。
上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具体方案的例子,对于其中未详尽描述的设备和结构,应当理解为采取本领域已有的通用设备及通用方法来予以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一个方案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滑动立柱,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主体(11),安装在所述立柱主体(11)上端的第一滑动机构(12),以及安装在所述立柱主体(11)另一端的第二滑动机构(13);
所述第一滑动机构(12)包括:滚动轴相互垂直的第一滚动组件(121)和第二滚动组件(122);
所述第二滑动机构(13)包括:滚动轴相互垂直的第三滚动组件(131)和第四滚动组件(132);
所述第一滑动机构(12)还包括:用于支承所述第一滚动组件(121)和第二滚动组件(122)的第一支承件(123),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立柱主体(11)和所述第一支承件(123)的连接件(124);
所述第一支承件(123)包括:第一支承部分(1231)和第二支承部分(1232);
所述第一支承部分(1231)与所述第二支承部分(1232)的一端相互垂直的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承部分(1232)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件(124)平行固定连接;
所述连接件(124)与所述立柱主体(11)平行连接;
所述第一滚动组件(121)与所述第一支承部分(1231)相连接,且所述第一滚动组件(121)的滚动轴与所述第一支承部分(1231)相垂直;
所述第二滚动组件(122)与所述第二支承部分(1232)相连接,且所述第二滚动组件(122)的滚动轴与所述第二支承部分(1232)相垂直;
所述第一滚动组件(121)和所述第二滚动组件(122)位于所述第一支承部分(1231)相对的两侧;
所述第一滚动组件(121)和所述第二滚动组件(122)位于所述第二支承部分(1232)的同一侧;
所述第二滑动机构(13)包括:第二支承件(133);
所述第二支承件(133)包括:第三支承部分(1331)、第四支承部分(1332)和第五支承部分(1333);
所述第三支承部分(1331)和所述第四支承部分(1332)位于所述第五支承部分(1333)相对的两端,且分别与所述第五支承部分(1333)垂直设置;
所述第三支承部分(1331)和所述第四支承部分(1332)位于所述第五支承部分(1333)的同一侧;
所述第三支承部分(1331)与所述立柱主体(11)相互连接;
所述第三滚动组件(131)与所述第三支承部分(1331)或所述立柱主体(11)沿竖直方向的下端相连接,且所述第三滚动组件(131)的滚动轴水平设置;
所述第四滚动组件(132)的滚动轴与所述第四支承部分(1332)相垂直地连接;
在所述第三支承部分(1331)和所述第四支承部分(1332)之间,所述第三滚动组件(131)和所述第四滚动组件(132)相对设置;
还包括:锁定机构(14);
所述锁定机构(14)与所述立柱主体(11)相连接。
2.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立柱的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滑动立柱(1),上导轨(2)和下导轨(3);
所述第一滑动机构(12)与所述上导轨(2)相连接,所述第一滚动组件(121)和所述第二滚动组件(122)可沿所述上导轨(2)滑动;
所述第二滑动机构(13)与所述下导轨(3)相连接,所述第三滚动组件(131)和所述第四滚动组件(132)可沿所述下导轨(3)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轨(2)具有开口相互垂直的第一导轨槽(2a)和第二导轨槽(2b);
所述第一滚动组件(121)与第一导轨槽(2a)的侧壁相抵靠,所述第二滚动组件(122)与所述第二导轨槽(2b)的侧壁相抵靠。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导轨(3)包括:第一导轨(3a)和第三导轨槽(3b);
所述第三滚动组件(131)与所述第一导轨(3a)相抵靠,所述第四滚动组件(132)与所述第三导轨槽(3b)的侧壁相抵靠。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轨(2)包括:第一导轨部分(21),与所述第一导轨部分(21)相连接的第二导轨部分(22)和第三导轨部分(23);
所述第一导轨部分与所述第二导轨部分(22)相互连接构成所述第一导轨槽(2a);
所述第三导轨部分(23)开设有所述第二导轨槽(2b),其底面与所述第一导轨部分(21)相互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轨部分(21)包括:第一立板(211),在所述第一立板(211)两端分别设置且与所述第一立板(211)相垂直的固定连接有第一横板(212)和第二横板(213);
所述第二导轨部分(22)包括:第二立板(221)和与所述第二立板(221)垂直固定连接的第三横板(222);
所述第二立板(221)、所述第三横板(222)、所述第一立板(211)构成所述第一导轨槽(2a);
所述第三横板(222)部分与所述第一横板(212)可拆卸连接地支承在所述第一横板(212)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导轨(3)包括:相互连接的第四导轨部分(31)、第五导轨部分(32)和第六导轨部分(33);
所述第四导轨部分(3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三滚动组件(131)相抵靠的第一导轨(3a);
所述第五导轨部分(32)和所述第六导轨部分(33)相互固定连接构成所述第三导轨槽(3b)。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导轨部分(31)包括:第四横板(311),与所述第四横板(311)垂直固定连接的第三立板(312),与所述第三立板(312)垂直固定连接的第一导轨(3a),与所述第一导轨(3a)垂直固定连接的第四立板(313);
所述第四横板(311)、所述第三立板(312)、所述第一导轨(3a)、所述第四立板(313)依次连接构成阶梯状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导轨部分(32)包括:第五立板(321);
所述第六导轨部分(33)包括:第五横板(331),与所述第五横板(331)垂直固定连接的第六立板(332);
所述第五横板(331)与所述第五立板(321)固定连接,所述第五立板(321)、所述第五横板(331)和所述第六立板(332)构成所述第三导轨槽(3b)。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立板(312)与所述第五立板(321)相平行的固定连接;
所述第四立板(313)与所述第五横板(331)相垂直的固定连接;
所述第四立板(313)和所述第六立板(332)分别位于所述第五横板(331)的两侧。
11.一种包含权利要求2-10中任一项所述框架的厢式半挂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滑动立柱(1),上导轨(2)和下导轨(3)以及位于所述上导轨(2)和下导轨(3)之间的侧厢板组(4),侧厢板组(4)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侧厢板(41)和第二侧厢板(42),所述滑动立柱(1)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厢板(41)和第二侧厢板(42)中间位置,并与所述第一侧厢板(41)和第二侧厢板(42)铰接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厢式半挂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立柱(1)与所述侧厢板组(4)之间设有立柱插销塑锁(43)。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厢式半挂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厢板(41)和第二侧厢板(42)还设有厢板锁(44)。
CN202011123600.9A 2020-10-20 2020-10-20 一种滑动立柱、框架及厢式半挂车 Active CN1121729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23600.9A CN112172967B (zh) 2020-10-20 2020-10-20 一种滑动立柱、框架及厢式半挂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23600.9A CN112172967B (zh) 2020-10-20 2020-10-20 一种滑动立柱、框架及厢式半挂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72967A CN112172967A (zh) 2021-01-05
CN112172967B true CN112172967B (zh) 2022-07-19

Family

ID=739235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23600.9A Active CN112172967B (zh) 2020-10-20 2020-10-20 一种滑动立柱、框架及厢式半挂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72967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314378A1 (de) * 2003-03-28 2003-10-23 Monika Andersen Aufbau für einen Lastkraftwagen oder einen Anhänger für Lastkraftwagen
FR2891521B1 (fr) * 2005-10-04 2009-05-15 Gerard Grosse Fourgon de transport et camion associe.
CN205330340U (zh) * 2015-12-30 2016-06-22 上海卡豹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滑动式四连杆铰链及滑移门结构
CN206841282U (zh) * 2017-06-20 2018-01-05 山东嘉联工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侧帘厢式半挂车
CN109779430A (zh) * 2019-03-08 2019-05-21 叶建国 一种推拉窗开合装置及推拉窗
CN209106526U (zh) * 2018-03-27 2019-07-16 广东图特家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柜门装置及衣柜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314378A1 (de) * 2003-03-28 2003-10-23 Monika Andersen Aufbau für einen Lastkraftwagen oder einen Anhänger für Lastkraftwagen
FR2891521B1 (fr) * 2005-10-04 2009-05-15 Gerard Grosse Fourgon de transport et camion associe.
CN205330340U (zh) * 2015-12-30 2016-06-22 上海卡豹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滑动式四连杆铰链及滑移门结构
CN206841282U (zh) * 2017-06-20 2018-01-05 山东嘉联工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侧帘厢式半挂车
CN209106526U (zh) * 2018-03-27 2019-07-16 广东图特家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柜门装置及衣柜
CN109779430A (zh) * 2019-03-08 2019-05-21 叶建国 一种推拉窗开合装置及推拉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72967A (zh) 2021-0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25459B (zh) 一种铁路多功能运输用特种车
CN111992927A (zh) 一种铁路货车端墙、侧墙组装系统
CN110884513A (zh) 驮背运输车
CN211592556U (zh) 驮背运输车
CN111845812A (zh) 货运车侧墙、车厢及轨道车辆
CN112172967B (zh) 一种滑动立柱、框架及厢式半挂车
CN112482097B (zh) 凹底平移式道岔
CN112550324B (zh) 兼具平车功能的多用途铁路棚车
CN108928355B (zh) 一种箭体运输车及箭体装卸方法
CN211033929U (zh) 一种运行平稳的堆垛机
CN213473323U (zh) 一种滑动立柱及框架
CN104512482A (zh) 车身构造
CN112937700A (zh) 一种沥青混合料运输仓及其运输车
CN210526539U (zh) 自锁式活动顶盖及铁路敞车
CN220947985U (zh) 一种多功能平车底架
CN112498398A (zh) 一种敞车底架
DE102022107116B4 (de) Fahrzeug mit einem Vorderwagenmodul, mit wenigstens einem Hinterwagenmodul und mit wenigstens einem Transportmodul
CN213862441U (zh) 安全可靠的仓栏平板两用车
JP3285758B2 (ja) 荷物運搬車両
CN110861663A (zh) 一种多功能有轨搬运穿梭车
CN214784776U (zh) 一种装配式可重复利用的活动板房
CN220562620U (zh) 一种车载货物装卸系统
CN212220031U (zh) 一种新型轻量化侧帘挂车
CN215552818U (zh) 一种装配式冷藏车厢
SK94397A3 (en) Railway vehicle for combined rail and road transportation and transporting set containing such vehic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