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61956A - 一种镜片检测方法、装置、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镜片检测方法、装置、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61956A
CN112161956A CN202011023371.3A CN202011023371A CN112161956A CN 112161956 A CN112161956 A CN 112161956A CN 202011023371 A CN202011023371 A CN 202011023371A CN 112161956 A CN112161956 A CN 1121619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image
brightness
light
reference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2337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谋堃
孙宇
邓安鹏
李�杰
王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Jinshan Medic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Jinshan Med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Jinshan Med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Jinshan Med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2337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61956A/zh
Publication of CN1121619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6195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17Systems in which incident light is modifi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 G01N21/59Transmissivit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1/00Testing of optical apparatus; Testing structures by optical metho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1/02Testing optical properti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Testing Of Optical Devices Or Fi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镜片检测方法、装置、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利用图像采集设备,采集待测镜片的镜片图像;其中,待测镜片位于透光载物平板上,透光载物平板下具有光源设备;对镜片图像进行亮度识别处理,得到待测镜片的图像亮度;比对图像亮度和参考图像亮度,得到透光检测结果。在该方法中,对镜片进行透光检测,无需进行复杂的操作,也无需复杂的检测系统,即可完成高效率、低成本的镜片透光检测。

Description

一种镜片检测方法、装置、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镜片检测方法、装置、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镜片,通常是一块玻璃或其它使用的一个或多个曲面透明材料,通过它观察事物时,使事物出现更加清晰、更大、更小。镜片通常用于在眼镜,照相机,望远镜等。
一般地,镜片本身需要让尽可能多的光透过,进而实现相应的效果。但由于菲涅尔现象的存在,单透镜反射率大于8%,远高于材料本身吸收带来的损失。因此,通常需要在镜片上蒸镀增透膜减少反射损失。对于镜片而言,对镜片的增透膜的透光检测效果尤为重要。现有的镀膜机晶控系统,基于镀膜机的镀膜情况来进行透光检测,但其无法对已镀膜镜片进行透光检测。而镀膜机光控系统,其进行透光检测的原理与镀膜机晶控系统类似,但其具有控制系统复杂等问题。而分光光度计进行透光检测,其检测效率低,检测操作繁琐。
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简化镜片透光检测等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镜片检测方法、装置、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通过图像亮度,对镜片进行透光检测,无需进行复杂的操作,也无需复杂的检测系统,即可完成高效率、低成本的镜片透光检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镜片检测方法,包括:
利用图像采集设备,采集待测镜片的镜片图像;其中,所述待测镜片位于透光载物平板上,所述透光载物平板下具有光源设备;
对所述镜片图像进行亮度识别处理,得到所述待测镜片的图像亮度;
比对所述图像亮度和参考图像亮度,得到透光检测结果。
优选地,所述利用图像采集设备,采集待测镜片的镜片图像,包括:
利用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在所述光源设备分别发出不同波长光的情况下,采集与不同波长光对应的所述镜片图像。
优选地,所述比对所述图像亮度和参考图像亮度,得到透光检测结果,包括:
按照不同波长光,分别比对所述图像亮度和所述参考图像亮度,得到各个不同波长光对应的比对结果;
统计所述比对结果,得到所述透光检测结果。
优选地,在所述比对所述图像亮度和参考图像亮度,得到透光检测结果之前,还包括:
利用所述图像采集设备,采集参考镜片的镜片参考图像;
对所述镜片参考图像进行亮度识别处理,得到所述参考图像亮度。
优选地,所述参考图像亮度包括多个参考图像亮度梯度;相应的,所述比对所述图像亮度和参考图像亮度,得到透光检测结果,包括:
从多个所述参考图像亮度梯度中找出包括所述图像亮度的目标参考图像亮度梯度;
将所述目标参考图像亮度梯度对应的透光标签,作为所述透光检测结果。
一种镜片检测装置,包括:
图像采集模块,用于利用图像采集设备,采集待测镜片的镜片图像;其中,所述待测镜片位于透光载物平板上,所述透光载物平板下具有光源设备;
亮度识别模块,用于对所述镜片图像进行亮度识别处理,得到所述待测镜片的图像亮度;
检测结果获取模块,用于比对所述图像亮度和参考图像亮度,得到透光检测结果。
一种镜片检测系统,包括:
光源设备、位于所述光源上方的透光载物平板、图像采集设备和图像处理器;
其中,所述透光载物平板,用于放置待测镜片;
图像采集设备,用于在开启所述光源设备后,采集所述待测镜片的镜片图像;
所述图像处理器,用于对所述镜片图像进行亮度识别处理,得到所述待测镜片的图像亮度,比对所述图像亮度和参考图像亮度,得到所述镜片的透光检测结果。
优选地,所述光源设备,具体为波长可调的灯箱。
优选地,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具体为长焦相机。
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镜片检测方法的步骤。
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利用图像采集设备,采集待测镜片的镜片图像;其中,待测镜片位于透光载物平板上,透光载物平板下具有光源设备;对镜片图像进行亮度识别处理,得到待测镜片的图像亮度;比对图像亮度和参考图像亮度,得到透光检测结果。
考虑到图像采集设备在拍摄图像时,光亮度会使得图像中物体的亮度更亮。而,镜片的透光率高,透过该镜片的光线更多,亮度也更强。基于此,在本方法中,提出用图像采集设备对放置在透光载物板上的待测镜片进行图像采集,得到待测镜片对应的镜片图像。通过对镜片图像进行亮度识别处理,便可得到待测镜片的图像亮度。由于镜片透光,因而其透光率越高,则镜像图像中该待测镜片的图片亮度便更高。因此,将该图像亮度可参考图像亮度进行比对,便可得到关于待测镜片的透光检测结果。可见,在本方法中,对镜片进行透光检测,无需进行复杂的操作,也无需复杂的检测系统,即可完成高效率、低成本的镜片透光检测。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与上述镜片检测方法相对应的镜片检测装置、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镜片检测方法的实施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镜片检测系统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镜片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待测镜片陈列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光谱对比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镜片检测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利用图像采集设备,采集待测镜片的镜片图像。
其中,待测镜片位于透光载物平板上,透光载物平板下具有光源设备。
其中,图像采集设备摄像头、摄像机、相机、扫描仪、其他带有拍照功能的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
其中,透光载物平板可以具体为透光的玻璃板,塑料板或其他具体透光特性且还可放置待测镜片的平板。
其中,光源设备为能够发光的设备即可,如可以为灯泡,也可以为发光二极管、灯箱等。
关于图像采集设备、光源、透光载物平板和待测镜片的相对放置位置可参见图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镜片检测系统的示意图。
在透光载物平板上可以放置一个也可以放置多个待测镜片,该待测镜片可以具体为眼镜镜片、摄像头镜片、内窥镜镜片等需要进行透光检测的任意一种具有增透膜的镜片。即,在本实施例中待测镜片可具体为蒸镀了增透膜,需要对增透膜镀膜效果进行检测的镜片。
通过图像采集设备对透光载物平板进行图像采集,所得到的图像即包括了待测镜片影像的镜片图像。需要说明的是,在进行图像采集时,可将光源设备打开,仅使得透光载物平板下方有光可穿透透光载物平板,抵达待测镜片,然后透过待测镜片,光线进入到图像采集设备。也就是说,待测镜片的透光效果越好,待测镜片在镜片图像中的亮度就越亮。在进行图像采集时,为了避免其他非透光载物平板下方的光的影响,可尽量在以位于透光载物平板下方的光源设备作为唯一光线来源的情况下,进行图像采集。
S102、对镜片图像进行亮度识别处理,得到待测镜片的图像亮度。
得到镜片图像之后,可对镜片图像本身进行亮度识别处理,得到待检出镜片的图像亮度。其中,一个图像亮度与一个待测镜片对应,也就是说,若透光载物平板上放置了多个待测镜片,则可根据各个待测镜片的相对位置,分别得到各个待测镜片分别对应的图像亮度。
该图像亮度可具体为直接根据待测镜片的相对位置对应在镜片图像中的区域,对该区域进行亮度检测,得到图像亮度;也可通过对镜片图像进行目标物体识别,即识别对象为镜片,识别得到各个镜片在镜片图像中对应的区域,然后对该区域进行亮度检测,得到图像亮度。其中,亮度检测可具体为对该区域内的各个像素点的RGB值进行处理,得到关于亮度的数据,一般地RGB值的多少便可表征亮度的多少。
S103、比对图像亮度和参考图像亮度,得到透光检测结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预先设置参考图像亮度,然后通过比对图像亮度与参考图像亮度,便可得到透光检测结果。具体的,可设置一个参考图像亮度,若图像亮度大于等于该参考图像亮度,即表明相应的待测镜片的透光效果合格;若图像亮度小于该参考图像亮度,即表明相应的待测镜片的透光效果不合格。当然,还可设置多个参考图像亮度,如此,在比对图像亮度和参考图像亮度之后,便可得到不同透光效果的检测结果。例如,不合格、合格、良好、优质等能够表征不同等级的透光检测结果。
在图像亮度低于参考图像亮度的情况下,可确定增透膜镀膜不合格,例如待测镜片未成功蒸镀上增透膜,或者增透膜的厚度不达标。
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利用图像采集设备,采集待测镜片的镜片图像;其中,待测镜片位于透光载物平板上,透光载物平板下具有光源设备;对镜片图像进行亮度识别处理,得到待测镜片的图像亮度;比对图像亮度和参考图像亮度,得到透光检测结果。
考虑到图像采集设备在拍摄图像时,光亮度会使得图像中物体的亮度更亮。而,镜片的透光率高,透过该镜片的光线更多,亮度也更强。基于此,在本方法中,提出用图像采集设备对放置在透光载物板上的待测镜片进行图像采集,得到待测镜片对应的镜片图像。通过对镜片图像进行亮度识别处理,便可得到待测镜片的图像亮度。由于镜片透光,因而其透光率越高,则镜像图像中该待测镜片的图片亮度便更高。因此,将该图像亮度可参考图像亮度进行比对,便可得到关于待测镜片的透光检测结果。可见,在本方法中,对镜片进行透光检测,无需进行复杂的操作,也无需复杂的检测系统,即可完成高效率、低成本的镜片透光检测。
需要说明的是,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相应的改进方案。在优选/改进实施例中涉及与上述实施例中相同步骤或相应步骤之间可相互参考,相应的有益效果也可相互参照,在本文的优选/改进实施例中不再一一赘述。
优选地,对于需要检测不同波长下,透光效果的待测镜片(如滤镜)。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采用波长可调的光源设备来实现检测特定波长下(或特定波长范围下),待测镜片的透光效果。具体的,上述步骤S101利用图像采集设备,采集待测镜片的镜片图像,可具体包括:利用图像采集设备,在光源设备分别发出不同波长光的情况下,采集与不同波长光对应的镜片图像。即,可通道控制光源设备,在不同的时刻发出不同的波长的光,如此,图像采集设备便可采集得到不同波长光对应的镜片图像。待检出镜片对于不同波长光的透过效果,便可从不同的波长光的镜片图像呈现出来。
得到不同波长光对应的镜片图像之后,便可对各个镜片图像进行处理,得到不同波长下,各个待测镜片所对应的图像亮度。进而比对图像亮度和参考图像亮度,便可得到透光检测结果。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在不同的波长下,可单独设置参考图像亮度,使得镜片透光检测更加精准。具体的,即上述步骤S103比对图像亮度和参考图像亮度,得到透光检测结果,可具体包括:
步骤一、按照不同波长光,分别比对图像亮度和参考图像亮度,得到各个不同波长光对应的比对结果;
步骤二、统计比对结果,得到透光检测结果。
即,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根据不同的波长光,逐一比对各个图像亮度和参考图像亮度,得到同一个待检出镜片的与不同波长光对应的比对结果。然后,对比对结果进行统计,如统计合格比例,或统计合格数量,最终基于合格比例和合格数量最终确定透光检测结果。
举例说明:对于一个待测镜片,在a个不同波长光下采集了镜像图像,并分别进行了图像采集,并经亮度识别处理,得到了a个图像亮度。然后,便可将这a个图像亮度分别与这a个不同波长光对应的图像参考亮度进行比对,得到20个比对结果,规定a个比对结果中有b个结果为不合格,若规定超过c个结果不合格则确定最终的透光检测结果为不合格,则在b≥c的情况下,该待测镜片的透光检测结果为合格;在b<c的情况下,该待测镜片的透光检测结果为不合格;或,若规定不合格比例为d%,确定最终的透光检测结果为不合格,在b/a%≥d%的情况下,该待测镜片的透光检测结果为合格;在b/a%<d%的情况下,该待测镜片的透光检测结果为不合格。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比对图像亮度和参考图像亮度,得到透光检测结果之前,可采用以下方式,获取到参考图像亮度:
步骤一、利用图像采集设备,采集参考镜片的镜片参考图像;
步骤二、对镜片参考图像进行亮度识别处理,得到参考图像亮度。
具体的,参考镜片放置在如图2中所示的透光载物平板上,用图像采集设备采集该参考镜片的镜片参考图像。然后,对镜片参考图像进行亮度识别,的参考图像亮度。
优选地,还可设置多个参考图像亮度梯度,从而得到精度更高的透光检测结果。具体的,参考图像亮度包括多个参考图像亮度梯度;上述步骤S103比对图像亮度和参考图像亮度,得到透光检测结果,具体包括:
步骤一、从多个参考图像亮度梯度中找出包括图像亮度的目标参考图像亮度梯度。
可将透光效果按照A%透光率到B%透光率进行分段,然后分别获取各个梯度段对应的参考图像梯度。一个参考图像梯度即指透光率a%和b%分别对应的参考图像所包括的参考图像范围。
在进行亮度比对时,即从多个参考图像亮度梯度中找出与图像亮度的目标参考参考亮度梯度。
步骤二、将目标参考图像亮度梯度对应的透光标签,作为透光检测结果。
可根据目标参考图像梯度对应的透光率,对应设置不同的透光标签,例如,高透光率、良好透光率、合格透光率以及不合格透光率。
相应于上面的方法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镜片检测装置,下文描述的镜片检测装置与上文描述的镜片检测方法可相互对应参照。
参见图3所示,该装置包括以下模块:
图像采集模块101,用于利用图像采集设备,采集待测镜片的镜片图像;其中,待测镜片位于透光载物平板上,透光载物平板下具有光源设备;
亮度识别模块102,用于对镜片图像进行亮度识别处理,得到待测镜片的图像亮度;
检测结果获取模块103,用于比对图像亮度和参考图像亮度,得到透光检测结果。
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装置,利用图像采集设备,采集待测镜片的镜片图像;其中,待测镜片位于透光载物平板上,透光载物平板下具有光源设备;对镜片图像进行亮度识别处理,得到待测镜片的图像亮度;比对图像亮度和参考图像亮度,得到透光检测结果。
考虑到图像采集设备在拍摄图像时,光亮度会使得图像中物体的亮度更亮。而,镜片的透光率高,透过该镜片的光线更多,亮度也更强。基于此,在本装置中,提出用图像采集设备对放置在透光载物板上的待测镜片进行图像采集,得到待测镜片对应的镜片图像。通过对镜片图像进行亮度识别处理,便可得到待测镜片的图像亮度。由于镜片透光,因而其透光率越高,则镜像图像中该待测镜片的图片亮度便更高。因此,将该图像亮度可参考图像亮度进行比对,便可得到关于待测镜片的透光检测结果。可见,在本装置中,对镜片进行透光检测,无需进行复杂的操作,也无需复杂的检测系统,即可完成高效率、低成本的镜片透光检测。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图像采集模块101,具体用于利用图像采集设备,在光源设备分别发出不同波长光的情况下,采集与不同波长光对应的镜片图像。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检测结果获取模块103,具体用于按照不同波长光,分别比对图像亮度和参考图像亮度,得到各个不同波长光对应的比对结果;统计比对结果,得到透光检测结果。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还包括:
镜片参考图像获取模块,具体用于在比对图像亮度和参考图像亮度,得到透光检测结果之前,利用图像采集设备,采集参考镜片的镜片参考图像;对镜片参考图像进行亮度识别处理,得到参考图像亮度。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参考图像亮度包括多个参考图像亮度梯度;相应的,检测结果获取模块103,具体用于从多个参考图像亮度梯度中找出包括图像亮度的目标参考图像亮度梯度;将目标参考图像亮度梯度对应的透光标签,作为透光检测结果。
相应于上面的方法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镜片检测系统,下文描述的镜片检测系统与上文描述的镜片检测方法可相互对应参照。
参见图2所示,该系统包括:
光源设备100、位于光源上方的透光载物平板200、图像采集设备300和图像处理器400;
其中,透光载物平板,用于放置待测镜片500;
图像采集设备,用于在开启光源设备后,采集待测镜片的镜片图像;
图像处理器,用于对镜片图像进行亮度识别处理,得到待测镜片的图像亮度,比对图像亮度和参考图像亮度,得到镜片的透光检测结果。
优选地,光源设备,具体为波长可调的灯箱。如此,便可确定出特定波长光的透光情况。
优选地,图像采集设备具体为长焦相机。长焦相机的角度较小,可以避免因角度差异,从而导致透光载物平板上不同位置的待测镜片的光线差异。
为便于理解,下面以对电子内窥镜系统中的镜片进行检测为例,对镜片检测系统进行详细说明。
在电子内窥镜系统中会使用大量镜片,如物镜镜片,照明镜镜片,准直镜镜片等。为保证内窥镜系统的光学效率,除去特殊原因,各镜片都应镀有增透膜。因此需要检验来确定镜片镀膜质量情况。目前常用镜片膜层测量系统为镀膜机配套的晶体监控系统,光学监控系统以及有配套光源和镜片支架的分光光度计。
其中,镀膜机配套的晶体监控系统以及光学系统都是将镀膜机真空腔室中的少量镜片放置于监控位置。当镀膜流程开始后,实时检测监控位置镜片的膜层状态。晶体监控系统是利用晶体的振荡频率与晶体固有质量存在对应关系的原理来测量镀在晶片上的膜层厚度,这里晶片即镜片。由于需要知道镜片精确的初始质量,因此不适合用于已镀膜产品的检测。而光学监控系统的原理是将特定波长的光线透过被测镜片,通过监控反射光强度的变化来计算膜层厚度。当这套系统独立于镀膜机之外即为有配套光源的分光光度计。各系统优劣统计见表1:
表1各膜层检测系统优劣统计
Figure BDA0002701382980000101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镜片检测系统,在镜片检测系统中,可使用对比法,利用相机(优选长焦相机)拍摄批量放置于波长可调均匀光源面板上方的待测镜片阵列以及共同放置的参考镜片。相机感光器件工作范围,相机镜头和载物平板的光谱窗口应大于镜片工作波长范围。通过分析相机拍摄图像中镜片位置的背光源透过亮度差异快速筛选镀膜异常的镜片产品。系统示意图如图2。
相机拍摄范围大于载物平板范围,因此镜片在放置时可铺满整个载物平板,如图4所示。
在每一批次的待测镜片中,可放置至少两片参考镜片。这两片参考镜片与待测镜片同批次生产,其中镜片1经高精度分光光度计检验且镀膜效果与设计基本一致,镜片2为订制,其镀膜效果满足设计质量下限。订制方式为某一炉镜片镀膜的厚度目标值设为设计质量下限,且仅在可监控位置放置未镀膜镜片原片,镀膜完成后通过分光光度计检验确认。
关于增透膜,其作用是减少光辐射能量在镜片表面的菲涅尔损失,优良的增透膜应该有如下表现:1、增透效果好,镜片透过率增加;2、在镜片工作波长范围内增透一致性好,光线透过镀膜镜片之后光谱及色点坐标不被改变,如图5所示(图中对差异进行了比例放大),图5中横坐标为波长,纵坐标对应亮度。
这些镜片增透膜的性能差异表现在相机图像中,即为光源在某些波长下,镜片位置背光源透过亮度不一致。通过与代表设计目标与设计下限的参考片对比,当亮度处于参考镜片1与参考镜片2之间的说明当前波长下增透效果符合要求。
以图5为例,假设参考镜片1的透过光谱为图中优秀增透膜,参考镜片2的透过光谱为图中低效增透膜,某被测镜片的透过光谱为图中低一致性增透膜。当背光源工作波长在第一条竖线处(波长在500到550中)时,被测镜片亮度低于参考镜片2,在该波长不合格;当背光源工作波长在红色竖线位置时,被测镜片亮度接近参考镜片1,高于参考镜片2,在该波长合格,但因在第二条竖线处(波长在550到600中)不合格,因而总体不合格。
具体的检验流程:
1)、确定载物平板或相机满足镜片工作波长范围。
2)、将待测镜片以及参考镜片不重叠放置于载物平板上。除了双凸镜片需配置固定套筒,其余镜片应平面或凹面朝下直接放置。
3)、检测开始前进行一次拍摄,可手动选定判定范围以及参考镜片。检测开始后,光源工作波长从镜片工作波长一端向另一端步进变化(当然也可采用其他波长变化方式),每变化一次相机均进行图像拍摄并处理,自动识别待测镜片位置对应的亮度水平并与参考片亮度对比判定。记录每一个工作波长的结果。
4)、根据记录的结果自动判断不合格镜片,输出不合格镜片位置。
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镜片检测系统,具有检验设备成本低,单次检验可同时判定多个镜片,检验效率高等特点,能够很好地解决镜片生成过程、采购过程、使用过程中对镀膜质量的监控难题。
相应于上面的方法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下文描述的一种可读存储介质与上文描述的一种镜片检测方法可相互对应参照。
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镜片检测方法的步骤。
该可读存储介质具体可以为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存储程序代码的可读存储介质。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镜片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利用图像采集设备,采集待测镜片的镜片图像;其中,所述待测镜片位于透光载物平板上,所述透光载物平板下具有光源设备;
对所述镜片图像进行亮度识别处理,得到所述待测镜片的图像亮度;
比对所述图像亮度和参考图像亮度,得到透光检测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片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图像采集设备,采集待测镜片的镜片图像,包括:
利用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在所述光源设备分别发出不同波长光的情况下,采集与不同波长光对应的所述镜片图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片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比对所述图像亮度和参考图像亮度,得到透光检测结果,包括:
按照不同波长光,分别比对所述图像亮度和所述参考图像亮度,得到各个不同波长光对应的比对结果;
统计所述比对结果,得到所述透光检测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片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比对所述图像亮度和参考图像亮度,得到透光检测结果之前,还包括:
利用所述图像采集设备,采集参考镜片的镜片参考图像;
对所述镜片参考图像进行亮度识别处理,得到所述参考图像亮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片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图像亮度包括多个参考图像亮度梯度;相应的,所述比对所述图像亮度和参考图像亮度,得到透光检测结果,包括:
从多个所述参考图像亮度梯度中找出包括所述图像亮度的目标参考图像亮度梯度;
将所述目标参考图像亮度梯度对应的透光标签,作为所述透光检测结果。
6.一种镜片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图像采集模块,用于利用图像采集设备,采集待测镜片的镜片图像;其中,所述待测镜片位于透光载物平板上,所述透光载物平板下具有光源设备;
亮度识别模块,用于对所述镜片图像进行亮度识别处理,得到所述待测镜片的图像亮度;
检测结果获取模块,用于比对所述图像亮度和参考图像亮度,得到透光检测结果。
7.一种镜片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源设备、位于所述光源上方的透光载物平板、图像采集设备和图像处理器;
其中,所述透光载物平板,用于放置待测镜片;
图像采集设备,用于在开启所述光源设备后,采集所述待测镜片的镜片图像;
所述图像处理器,用于对所述镜片图像进行亮度识别处理,得到所述待测镜片的图像亮度,比对所述图像亮度和参考图像亮度,得到所述镜片的透光检测结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镜片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设备,具体为波长可调的灯箱。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镜片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具体为长焦相机。
10.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镜片检测方法的步骤。
CN202011023371.3A 2020-09-25 2020-09-25 一种镜片检测方法、装置、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216195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23371.3A CN112161956A (zh) 2020-09-25 2020-09-25 一种镜片检测方法、装置、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23371.3A CN112161956A (zh) 2020-09-25 2020-09-25 一种镜片检测方法、装置、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61956A true CN112161956A (zh) 2021-01-01

Family

ID=738638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23371.3A Pending CN112161956A (zh) 2020-09-25 2020-09-25 一种镜片检测方法、装置、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6195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11388A (zh) * 2021-08-10 2021-10-19 湖南多富丽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软性隐形眼镜湿片包装过程中防止粘连的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95910A (ja) * 2000-12-26 2002-07-10 Omron Corp 光学部品の検査装置
JP2004212353A (ja) * 2003-01-09 2004-07-29 Tb Optical Co Ltd 光学的検査装置
CN106226033A (zh) * 2016-07-13 2016-12-14 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检测透光基板透过率的方法及装置
CN110261410A (zh) * 2019-05-24 2019-09-20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玻璃透镜缺陷的检测装置及方法
KR102114353B1 (ko) * 2019-10-30 2020-05-22 서영조 안경렌즈 테스트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95910A (ja) * 2000-12-26 2002-07-10 Omron Corp 光学部品の検査装置
JP2004212353A (ja) * 2003-01-09 2004-07-29 Tb Optical Co Ltd 光学的検査装置
CN106226033A (zh) * 2016-07-13 2016-12-14 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检测透光基板透过率的方法及装置
CN110261410A (zh) * 2019-05-24 2019-09-20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玻璃透镜缺陷的检测装置及方法
KR102114353B1 (ko) * 2019-10-30 2020-05-22 서영조 안경렌즈 테스트 장치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11388A (zh) * 2021-08-10 2021-10-19 湖南多富丽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软性隐形眼镜湿片包装过程中防止粘连的方法
CN113511388B (zh) * 2021-08-10 2023-03-07 湖南多富丽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软性隐形眼镜湿片包装过程中防止粘连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48108B2 (en) Measuring and adjusting system and method on uniformity of light intensity of light source
CN110324611B (zh) 一种摄像模组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CN105486700B (zh) 一种检测透明物体缺陷的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11324007B (zh) 掩膜板自动光学检测仪
CN114693583A (zh) 基于光场相机的缺陷分层检测方法和系统及检测产线
CN113848044B (zh) 一种显示屏亮色度一致性检测方法
CN112161956A (zh) 一种镜片检测方法、装置、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659754A (zh) 显示屏一致性检测方法
CN115015112A (zh) 一种缺陷检测装置和方法
CN113483892A (zh) 一种多光谱影像测量系统和方法
CN113624458B (zh) 基于双路全投射光的薄膜均匀性检测系统
CN109788278B (zh) 相机炫光测试方法及其炫光采集装置
CN215865742U (zh) 基于双路全投射光的薄膜均匀性检测系统
CN116297478A (zh) 光伏玻璃的镀膜缺陷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632269A (zh) 基于图像灰度信息检测光学衍射元件性能的方法
CN112051037B (zh) 镜片检测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211652599U (zh) 一种用于采集标准图像的图像采集系统
CN211783857U (zh) 一种空间分布光学测量装置
CN109937360A (zh) 一种用于检测可透光光学部件的装置和方法
KR100847740B1 (ko) 압흔검사시스템 및 압흔검사시스템의 제어방법
CN111537071B (zh) 一种玻璃颜色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13624461B (zh) 基于线结构光的薄膜均匀性检测系统
CN113155416B (zh) 大面积发光件上单个像素外量子效率快速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CN114838815B (zh) 一种多维度表征激光照明光均匀性的装置与方法
CN114827586B (zh) 一种基于图像传感器量子效率的相机辐照后成像分辨率退化评估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818

Address after: 401120 1-1, 2-1, 3-1, building 5, No. 18, Cuiping Lane 2, Huixing street, Yubei District, Chongqing

Applicant after: Chongqing Jinshan Medic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Address before: 401120 1 office buildings, Jinshan International Industrial City, 18 of Nei sang Road, Hui Xing street, Yubei District, Chongqing.

Applicant before: CHONGQING JINSHAN MEDICAL APPLIANCE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