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57229A - 一种薄带连铸的辊面清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薄带连铸的辊面清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57229A
CN112157229A CN202010926640.0A CN202010926640A CN112157229A CN 112157229 A CN112157229 A CN 112157229A CN 202010926640 A CN202010926640 A CN 202010926640A CN 112157229 A CN112157229 A CN 1121572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portional valve
flow
pressure
pneumatic proportional
pneuma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2664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国
李振垒
张元祥
高峰
汤洋
张晓明
王黎筠
王国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China
Original Assignee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Chin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China filed Critical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China
Priority to CN20201092664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57229A/zh
Publication of CN1121572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5722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11/00Continuous casting of metals, i.e. casting in indefinite lengths
    • B22D11/06Continuous casting of metals, i.e. casting in indefinite lengths into moulds with travelling walls, e.g. with rolls, plates, belts, caterpillars
    • B22D11/0637Accessories therefor
    • B22D11/0648Casting surfa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1/00Cleaning by methods involving the use of tools
    • B08B1/10Cleaning by methods involving the use of to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leaning tool
    • B08B1/12Brush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带连铸的辊面清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涉及冶金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刷辊不能有效清理铸辊,导致铸辊冷却不均匀,最终使铸带薄厚不均甚至断带导致生产中断的问题而发明。该辊面清理装置主要包括:位于主动结晶辊一侧的第一刷辊和第二刷辊;位于从动结晶辊一侧的第三刷辊和第四刷辊;与各个刷辊分别连接的第一气缸至第八气缸;各个气缸的公共有杆腔进气管路设置有压力气动比例阀;各个气缸的各自无杆腔进气管路分别设置有流量气动比例阀;压力气动比例阀和各个流量气动比例阀分别与PLC控制器连接。本发明主要引用与薄带连铸的结晶辊面清理过程,减少结晶辊表面氧化物、硅锰酸盐等附着物对结晶器换热的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薄带连铸的辊面清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薄带连铸的辊面清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薄带连铸是将液体钢水直接铸轧成厚度生产5mm以下的薄带坯,且仅需经过一道或两道热轧,便可由卷取机卷取成热轧卷。在薄带连铸的生成过程中,钢水浇入由铸辊和侧封板构成的连铸熔池内,铸辊不断的转动,被冷却的钢液从两个铸辊之间的底部缝隙直接流出形成铸带。铸辊表面会附着主要由硅酸盐、氧化锰、氧化铁等组成的黑色附着物。如果铸辊上的附着物过多,会导致铸带表面纹理附着物过多,严重影响传热效果,甚至铸带与铸辊粘连,不利于连续稳定地生产。同时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无可避免地会出现少量铸带碎块与铸辊粘连的现象,如果不能将其及时去除,这些碎块随着铸辊旋转再度进入熔池,使得部分铸带增厚,轧制力突然增加,不仅二次损害铸带质量,甚至还有铸带断带的风险。
现有技术中,使用带有刷毛的刷辊机构,通过液压缸提供压靠动力使得刷辊与铸辊相贴合,并不断地刷扫铸辊,从而将铸辊表面硅锰酸盐等附着物清理干净,保证结晶辊冷却能力不收影响,进而使铸带厚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同时及时去除与铸辊粘连的铸带碎块。在液压缸推动刷辊向铸辊进行压靠的过程中,由于液压系统的刚性较大,当出现大体积异物铸辊辊面附着物厚度不均时压靠瞬间增大,铸带局部冷却不均匀,造成铸带变形。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薄带连铸的辊面清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刷辊不能有效清理铸辊,导致铸辊冷却不均匀,最终使铸带薄厚不均甚至断带导致生产中断的问题。
依据本发明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薄带连铸的辊面清理装置,包括:
位于主动结晶辊一侧的第一刷辊和第二刷辊;
位于从动结晶辊一侧的第三刷辊和第四刷辊;
所述第一刷辊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连接;
所述第二刷辊的两端分别与第三气缸和第四气缸连接;
所述第三刷辊的两端分别与第五气缸和第六气缸连接;
所述第四刷辊的两端分别与第七气缸和第八气缸连接;
所述第一气缸、所述第二气缸、所述第三气缸、所述第四气缸、所述第五气缸、所述第六气缸、所述第七气缸和第八气缸的公共有杆腔进气管路,设置有压力气动比例阀;
所述第一气缸的无杆腔进气管路设置有第一流量气动比例阀;
所述第二气缸的无杆腔进气管路设置有第二流量气动比例阀;
所述第三气缸的无杆腔进气管路设置有第三流量气动比例阀;
所述第四气缸的无杆腔进气管路设置有第四流量气动比例阀;
所述第五气缸的无杆腔进气管路设置有第五流量气动比例阀;
所述第六气缸的无杆腔进气管路设置有第六流量气动比例阀;
所述第七气缸的无杆腔进气管路设置有第七流量气动比例阀;
所述第八气缸的无杆腔进气管路设置有第八流量气动比例阀;
所述压力气动比例阀、所述第一流量气动比例阀、所述第二流量气动比例阀、所述第三流量气动比例阀、所述第四流量气动比例阀、所述第五流量气动比例阀、所述第六流量气动比例阀、所述第七流量气动比例阀、所述第八流量气动比例阀,分别与PLC控制器连接。
依据本发明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薄带连铸的辊面清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
接收操作人员选取的刷扫模式,所述刷扫模式包括强力刷扫模式、恒定力刷扫模式、恒定位置刷扫模式和停止刷扫模式;
获取所述刷扫模式的刷扫参数;
根据所述刷扫参数,生成阀控指令组,所述阀控指令组用于控制流量气动比例阀组,所述流量气动比例阀组包括所述压力气动比例阀、所述第一流量气动比例阀、所述第二流量气动比例阀、所述第三流量气动比例阀、所述第四流量气动比例阀、所述第五流量气动比例阀、所述第六流量气动比例阀、所述第七流量气动比例阀和所述第八流量气动比例阀。
依据本发明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薄带连铸的辊面清理装置的控制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操作人员选取的刷扫模式,所述刷扫模式包括强力刷扫模式、恒定力刷扫模式、恒定位置刷扫模式和停止刷扫模式;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刷扫模式的刷扫参数;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刷扫参数,生成阀控指令组,所述阀控指令组用于控制流量气动比例阀组,所述流量气动比例阀组包括所述压力气动比例阀、所述第一流量气动比例阀、所述第二流量气动比例阀、所述第三流量气动比例阀、所述第四流量气动比例阀、所述第五流量气动比例阀、所述第六流量气动比例阀、所述第七流量气动比例阀和所述第八流量气动比例阀。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种可执行指令,所述可执行指令使处理器执行如上述薄带连铸的辊面清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对应的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和通信总线,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通信接口通过所述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放至少一种可执行指令,所述可执行指令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薄带连铸的辊面清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对应的操作。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薄带连铸的辊面清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设置两个气缸以推动刷辊向结晶辊推进,以精确控制刷辊与结晶辊的距离。因为气缸通过气动系统进行推动时,刚性较小、在辊面出现较大异物时,气缸缸杆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收缩,从而避免辊刷对铸辊表面附着物以及镀层的伤害;其次气缸可提供的压力较小,符合辊刷压靠力的使用需求。根据实际的操作需求,设置不同的刷扫模式,以使得刷辊对结晶辊进行有效刷扫。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结晶辊与刷辊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薄带连铸的辊面清理装置的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薄带连铸的辊面清理装置的控制装置组成框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薄带连铸的辊面清理装置的控制装置组成框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薄带连铸的辊面清理装置,包括:
位于主动结晶辊一侧的第一刷辊和第二刷辊;
位于从动结晶辊一侧的第三刷辊和第四刷辊;
所述第一刷辊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连接;
所述第二刷辊的两端分别与第三气缸和第四气缸连接;
所述第三刷辊的两端分别与第五气缸和第六气缸连接;
所述第四刷辊的两端分别与第七气缸和第八气缸连接;
所述第一气缸、所述第二气缸、所述第三气缸、所述第四气缸、所述第五气缸、所述第六气缸、所述第七气缸和第八气缸的公共有杆腔进气管路,设置有压力气动比例阀;
所述第一气缸的无杆腔进气管路设置有第一流量气动比例阀;
所述第二气缸的无杆腔进气管路设置有第二流量气动比例阀;
所述第三气缸的无杆腔进气管路设置有第三流量气动比例阀;
所述第四气缸的无杆腔进气管路设置有第四流量气动比例阀;
所述第五气缸的无杆腔进气管路设置有第五流量气动比例阀;
所述第六气缸的无杆腔进气管路设置有第六流量气动比例阀;
所述第七气缸的无杆腔进气管路设置有第七流量气动比例阀;
所述第八气缸的无杆腔进气管路设置有第八流量气动比例阀;
所述压力气动比例阀、所述第一流量气动比例阀、所述第二流量气动比例阀、所述第三流量气动比例阀、所述第四流量气动比例阀、所述第五流量气动比例阀、所述第六流量气动比例阀、所述第七流量气动比例阀、所述第八流量气动比例阀,分别与PLC控制器连接。
主动结晶辊、从动结晶辊、第一刷辊、第二刷辊、第三刷辊和第四刷辊的切面位置关系如图1所示,中间两个较大圆示意主动结晶辊和从动结晶辊,两侧四个较小的圆为刷辊。四个刷辊对结晶辊表面进行刷扫作业。每个刷辊与两个气缸连接,分别设置与刷辊的两侧,共同控制刷辊的前进与后退动作。在清理装置中一共包括八个气缸,八个气缸的公共有杆进气管路通过压力气动比例阀控制有杆腔的气压,八个气缸的各自无杆腔进气管路通过各自的流量气动比例阀控制无杆腔的气压。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控制气缸的运行,清理装置的控制过程中还包括:管路气压传感器、气缸位移传感器和截止阀。管路气压传感器用于检测并反馈有杆腔管路和无杆腔管路的气压值。气缸位移传感器用于检测各个气缸的缸杆位移。根据管路气压传感器和气缸位移传感器的反馈,以控制气缸的缸杆运动过程。公共有杆进气管路和无杆腔进气管路,需要提供的系统气压为0.4MPa~0.6MPa。截止阀用于在紧急情况下手动泄压手段,以保证作业人员及设备的安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薄带连铸的辊面清理装置的控制,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201、接收操作人员选取的刷扫模式。
刷扫模式包括强力刷扫模式、恒定力刷扫模式、恒定位置刷扫模式和停止刷扫模式。采用不同的刷扫方式,以适应薄带连铸过程中的结晶辊的不同状态。强力刷扫模式是指将刷辊与结晶辊的距离最小位置对结晶辊进行刷扫。恒定力刷扫模式是指将气缸向刷辊施加固定压力对结晶辊进行刷扫。恒定位置刷扫模式是指将气缸的缸杆位移为固定为恒定缸杆位移对结晶辊进行刷扫。停止刷扫模式用于还原气缸的初始位置。
202、获取刷扫模式的刷扫参数。
为了实现不同刷扫模式的刷扫目的,获取不同的刷扫参数。
203、根据刷扫参数,生成阀控指令组。
阀控指令组用于控制流量气动比例阀组,所述流量气动比例阀组包括所述压力气动比例阀、所述第一流量气动比例阀、所述第二流量气动比例阀、所述第三流量气动比例阀、所述第四流量气动比例阀、所述第五流量气动比例阀、所述第六流量气动比例阀、所述第七流量气动比例阀和所述第八流量气动比例阀。
进一步地,对比不同的刷扫模式,生成阀控指令组,具体包括:
如果所述刷扫模式为强力刷扫模式,则获取的刷扫参数包括:强扫压力气动比例阀开口度、强扫有杆腔气压和强扫流量气动比例阀开口度;
所述根据所述刷扫参数,生成阀控指令组,包括:
根据所述强扫压力气动比例阀开口度,生成第一强扫压力气动指令,所述第一强扫压力气动指令用于按照所述强扫压力气动比例阀开口度控制所述压力气动比例阀;
根据所述强扫流量气动比例阀开口度,生成强扫流量气动指令,所述强扫流量气动指令用于按照预置强扫流量气动比例阀开口度控制所述流量气动比例阀组;
检测气缸位移传感器的实时缸杆位移;
如果所述实时缸杆位移为预置最大实时缸杆位移,则生成第二强扫压力气动指令,所述第二强扫压力气动指令用于将所述压力气动比例阀置零。
清理刷扫模式可应用于传感器失灵等特殊工况的应急刷扫作业,在此模式下将所有气缸的有杆腔的压力降为0,当有杆腔压力降为0的时候缸杆移除最远距离,为了控制强扫状态,强扫流量气动比例阀开口度可以设置为+40%~+50%,使得系统气压全部作用于气缸无杆腔,以系统能够达到的最大压靠力对结晶辊表面进行刷扫。
进一步地,对比不同的刷扫模式,生成阀控指令组,具体包括:
如果所述刷扫模式为恒定力刷扫模式,则获取的刷扫参数包括:目标压靠力;
所述根据所述刷扫参数,生成阀控指令组,包括:
检测有杆腔的实时压力气压,以及气缸位移传感器的实时缸杆位移;
如果所述实时压力气压不属于初始气压范围,则计算预置有杆腔气压值与所述实时压力气压的第一气压差值,根据所述第一气压差值对应的初始化压力气动比例开口度,生成恒定力压力气动指令,所述恒定力压力气动指令用于按照所述初始化压力气动比例开口度控制所述压力气动比例阀;
如果所述实时缸杆位移不属于初始位移范围,则根据初始化流量气动比例阀开口度,生成第一恒定力流量气动指令,所述第一恒定力流量气动指令用于按照所述初始化流量气动比例阀开口度控制所述流量气动比例阀;
如果所述实时压力气压属于初始气压范围,且所述实时缸杆位移属于初始位移范围,则根据预置压靠力计算公式,计算目标无杆腔气压值,所述预置压靠力计算公式为F=PS-PS,其中F为所述目标压靠力、P为目标无杆腔气压值、S为无杆腔作用面积、P为所述预置有杆腔气压值、S为有杆腔作用面积,
检测无杆腔的实时流量气压;
计算所述目标无杆腔气压值与所述实时流量气压的第二气压差值,根据所述第二气压差值对应的恒定力流量气动比例开口度,生成第二恒定力流量气动指令,所述第二恒定力流量气动指令用于按照所述恒定力流量气动比例开口度控制所述流量气动比例阀。
恒定力刷扫模式应用于正常生产,在进入恒定控制之前,还需要根据位移传感器的反馈数据判断滚刷所述的位置,并将有杆腔气压控制为系统气压的一半,并且以初始化流量气动比例阀开口度以使得刷辊快速达到初始位移范围,以开始恒定控制。其中初始化流量气动比例阀开口度的范围为+10%~+20%。在缸杆位移到达初始位移范围之后,以目标压靠力进行控制。八台气缸的目标压靠力可以是不同的,第二恒定力流量气动指令用于控制八台气缸。
进一步地,对比不同的刷扫模式,生成阀控指令组,具体包括:
如果所述刷扫模式为恒定位置刷扫模式,则获取的刷扫参数包括:恒定位置压力气动比例阀开口度和实时缸杆位移;
所述根据所述刷扫参数,生成阀控指令组,包括:
根据所述恒定位置压力气动比例阀开口度,生成恒定位置压力气动指令,所述恒定位置压力气动指令用于按照所述恒定位置压力气动比例阀开口度控制所述压力气动比例阀;
以所述恒定缸杆位移为目标值,以气缸位移传感器的实时缸杆位移为动态值,根据开口度PID控制算法,计算动态恒定流量比例阀开口度;
根据所述动态恒定流量比例阀开口度,生成恒定流量气动指令,所述恒定流量气动指令用于按照所述动态恒定流量比例阀开口度控制所述流量气动比例阀组。
恒定位置刷扫模式用于因特殊情况造成的推进力计算故障时,代替恒定力刷扫模式的替代模式。在恒定位置模式时事先设置各个气缸的位置,使用PID控制分别对压力气动比例阀以及流量气动比例阀进行控制,控制目标为气缸的位置。
进一步地,对比不同的刷扫模式,生成阀控指令组,具体包括:
如果所述刷扫模式为停止刷扫模式,则获取的刷扫参数包括:停止压力气动比例阀开口度、停止有杆腔气压和停止流量气动比例阀开口度;
所述根据所述刷扫参数,生成阀控指令组,包括:
根据所述停止压力气动比例阀开口度,生成第一停止压力气动指令,所述第一停止压力气动指令用于按照所述停止压力气动比例阀开口度控制所述压力气动比例阀;
根据所述停止流量气动比例阀开口度,生成停止流量气动指令,所述停止流量气动指令用于按照预置停止流量气动比例阀开口度控制所述流量气动比例阀组;
检测气缸位移传感器的实时缸杆位移;
如果所述实时缸杆位移为预置最小实时缸杆位移,则生成第二停止压力气动指令,所述第二停止压力气动指令用于将所述压力气动比例阀置零。
生产结束时,作业人员应将刷辊模式切换至停止位,此时气缸有杆腔压力气动比例阀将有杆腔气压控制至系统气压,无杆腔流量气动比例阀开口度设置为固定开口度,开口度范围为-10%~-20%,气缸带动辊刷缩回,辊刷与铸辊脱离不再接触。
进一步的,作为对上述图2所示方法的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薄带连铸的辊面清理装置的控制装置,如图3所示,该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31,用于接收操作人员选取的刷扫模式,所述刷扫模式包括强力刷扫模式、恒定力刷扫模式、恒定位置刷扫模式和停止刷扫模式;
获取模块32,用于获取所述刷扫模式的刷扫参数;
生成模块33,用于根据所述刷扫参数,生成阀控指令组,所述阀控指令组用于控制流量气动比例阀组,所述流量气动比例阀组包括所述压力气动比例阀、所述第一流量气动比例阀、所述第二流量气动比例阀、所述第三流量气动比例阀、所述第四流量气动比例阀、所述第五流量气动比例阀、所述第六流量气动比例阀、所述第七流量气动比例阀和所述第八流量气动比例阀。
进一步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薄带连铸的辊面清理装置的控制装置,如图4所示,该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41,用于接收操作人员选取的刷扫模式,所述刷扫模式包括强力刷扫模式、恒定力刷扫模式、恒定位置刷扫模式和停止刷扫模式;
获取模块42,用于获取所述刷扫模式的刷扫参数;
生成模块43,用于根据所述刷扫参数,生成阀控指令组,所述阀控指令组用于控制流量气动比例阀组,所述流量气动比例阀组包括所述压力气动比例阀、所述第一流量气动比例阀、所述第二流量气动比例阀、所述第三流量气动比例阀、所述第四流量气动比例阀、所述第五流量气动比例阀、所述第六流量气动比例阀、所述第七流量气动比例阀和所述第八流量气动比例阀。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模块42,用于:
如果所述刷扫模式为强力刷扫模式,则获取的刷扫参数包括:强扫压力气动比例阀开口度、强扫有杆腔气压和强扫流量气动比例阀开口度;
所述生成模块43,包括:
第一生成单元431,用于根据所述强扫压力气动比例阀开口度,生成第一强扫压力气动指令,所述第一强扫压力气动指令用于按照所述强扫压力气动比例阀开口度控制所述压力气动比例阀;
第二生成单元432,用于根据所述强扫流量气动比例阀开口度,生成强扫流量气动指令,所述强扫流量气动指令用于按照预置强扫流量气动比例阀开口度控制所述流量气动比例阀组;
检测单元433,用于检测气缸位移传感器的实时缸杆位移;
所述第一生成单元431,还用于如果所述实时缸杆位移为预置最大实时缸杆位移,则生成第二强扫压力气动指令,所述第二强扫压力气动指令用于将所述压力气动比例阀置零。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模块42,用于:
如果所述刷扫模式为恒定力刷扫模式,则获取的刷扫参数包括:目标压靠力;
所述生成模块43,包括:
所述检测单元433,还用于所述根据所述刷扫参数,生成阀控指令组之前,检测有杆腔的实时压力气压,以及气缸位移传感器的实时缸杆位移;
所述第一生成单元431,还用于如果所述实时压力气压不属于初始气压范围,则计算预置有杆腔气压值与所述实时压力气压的第一气压差值,根据所述第一气压差值对应的初始化压力气动比例开口度,生成恒定力压力气动指令,所述恒定力压力气动指令用于按照所述初始化压力气动比例开口度控制所述压力气动比例阀;
所述第二生成单元432,还用于如果所述实时缸杆位移不属于初始位移范围,则根据初始化流量气动比例阀开口度,生成第一恒定力流量气动指令,所述第一恒定力流量气动指令用于按照所述初始化流量气动比例阀开口度控制所述流量气动比例阀;
第一计算单元434,用于如果所述实时压力气压属于初始气压范围,且所述实时缸杆位移属于初始位移范围,则根据预置压靠力计算公式,计算目标无杆腔气压值,所述预置压靠力计算公式为F=PS-PS,其中F为所述目标压靠力、P为目标无杆腔气压值、S为无杆腔作用面积、P为所述预置有杆腔气压值、S为有杆腔作用面积,
所述检测单元433,还用于检测无杆腔的实时流量气压;
所述第二生成单元432,还用于计算所述目标无杆腔气压值与所述实时流量气压的第二气压差值,根据所述第二气压差值对应的恒定力流量气动比例开口度,生成第二恒定力流量气动指令,所述第二恒定力流量气动指令用于按照所述恒定力流量气动比例开口度控制所述流量气动比例阀。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模块42,用于:
如果所述刷扫模式为恒定位置刷扫模式,则获取的刷扫参数包括:恒定位置压力气动比例阀开口度和实时缸杆位移;
所述生成模块43,包括:
所述第一生成单元431,还用于根据所述恒定位置压力气动比例阀开口度,生成恒定位置压力气动指令,所述恒定位置压力气动指令用于按照所述恒定位置压力气动比例阀开口度控制所述压力气动比例阀;
第二计算单元435,用于以所述恒定缸杆位移为目标值,以气缸位移传感器的实时缸杆位移为动态值,根据开口度PID控制算法,计算动态恒定流量比例阀开口度;
所述第二生成单元432,还用于根据所述动态恒定流量比例阀开口度,生成恒定流量气动指令,所述恒定流量气动指令用于按照所述动态恒定流量比例阀开口度控制所述流量气动比例阀组。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模块42,用于:
如果所述刷扫模式为停止刷扫模式,则获取的刷扫参数包括:停止压力气动比例阀开口度、停止有杆腔气压和停止流量气动比例阀开口度;
所述生成模块43,包括:
所述第一生成单元431,还用于根据所述停止压力气动比例阀开口度,生成第一停止压力气动指令,所述第一停止压力气动指令用于按照所述停止压力气动比例阀开口度控制所述压力气动比例阀;
所述第二生成单元432,还用于根据所述停止流量气动比例阀开口度,生成停止流量气动指令,所述停止流量气动指令用于按照预置停止流量气动比例阀开口度控制所述流量气动比例阀组;
所述检测单元433,还用于检测气缸位移传感器的实时缸杆位移;
所述第一生成单元431,还用于如果所述实时缸杆位移为预置最小实时缸杆位移,则生成第二停止压力气动指令,所述第二停止压力气动指令用于将所述压力气动比例阀置零。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至少一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执行上述任意方法实施例中的薄带连铸的辊面清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并不对计算机设备的具体实现做限定。
如图5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processor)502、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 Interface)504、存储器(memory)506、以及通信总线508。
其中:处理器502、通信接口504、以及存储器506通过通信总线508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通信接口504,用于与其它设备比如客户端或其它服务器等的网元通信。
处理器502,用于执行程序510,具体可以执行上述薄带连铸的辊面清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步骤。
具体地,程序510可以包括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操作指令。
处理器502可能是中央处理器CPU,或者是特定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计算机设备包括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可以是同一类型的处理器,如一个或多个CPU;也可以是不同类型的处理器,如一个或多个CPU以及一个或多个ASIC。
存储器506,用于存放程序510。存储器506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
程序510具体可以用于使得处理器502执行以下操作:
接收操作人员选取的刷扫模式,所述刷扫模式包括强力刷扫模式、恒定力刷扫模式、恒定位置刷扫模式和停止刷扫模式;
获取所述刷扫模式的刷扫参数;
根据所述刷扫参数,生成阀控指令组,所述阀控指令组用于控制流量气动比例阀组,所述流量气动比例阀组包括所述压力气动比例阀、所述第一流量气动比例阀、所述第二流量气动比例阀、所述第三流量气动比例阀、所述第四流量气动比例阀、所述第五流量气动比例阀、所述第六流量气动比例阀、所述第七流量气动比例阀和所述第八流量气动比例阀。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薄带连铸的辊面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位于主动结晶辊一侧的第一刷辊和第二刷辊;
位于从动结晶辊一侧的第三刷辊和第四刷辊;
所述第一刷辊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连接;
所述第二刷辊的两端分别与第三气缸和第四气缸连接;
所述第三刷辊的两端分别与第五气缸和第六气缸连接;
所述第四刷辊的两端分别与第七气缸和第八气缸连接;
所述第一气缸、所述第二气缸、所述第三气缸、所述第四气缸、所述第五气缸、所述第六气缸、所述第七气缸和第八气缸的公共有杆腔进气管路,设置有压力气动比例阀;
所述第一气缸的无杆腔进气管路设置有第一流量气动比例阀;
所述第二气缸的无杆腔进气管路设置有第二流量气动比例阀;
所述第三气缸的无杆腔进气管路设置有第三流量气动比例阀;
所述第四气缸的无杆腔进气管路设置有第四流量气动比例阀;
所述第五气缸的无杆腔进气管路设置有第五流量气动比例阀;
所述第六气缸的无杆腔进气管路设置有第六流量气动比例阀;
所述第七气缸的无杆腔进气管路设置有第七流量气动比例阀;
所述第八气缸的无杆腔进气管路设置有第八流量气动比例阀;
所述压力气动比例阀、所述第一流量气动比例阀、所述第二流量气动比例阀、所述第三流量气动比例阀、所述第四流量气动比例阀、所述第五流量气动比例阀、所述第六流量气动比例阀、所述第七流量气动比例阀、所述第八流量气动比例阀,分别与PLC控制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带连铸的辊面清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操作人员选取的刷扫模式,所述刷扫模式包括强力刷扫模式、恒定力刷扫模式、恒定位置刷扫模式和停止刷扫模式;
获取所述刷扫模式的刷扫参数;
根据所述刷扫参数,生成阀控指令组,所述阀控指令组用于控制流量气动比例阀组,所述流量气动比例阀组包括所述压力气动比例阀、所述第一流量气动比例阀、所述第二流量气动比例阀、所述第三流量气动比例阀、所述第四流量气动比例阀、所述第五流量气动比例阀、所述第六流量气动比例阀、所述第七流量气动比例阀和所述第八流量气动比例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带连铸的辊面清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刷扫模式的刷扫参数,包括:
如果所述刷扫模式为强力刷扫模式,则获取的刷扫参数包括:强扫压力气动比例阀开口度、强扫有杆腔气压和强扫流量气动比例阀开口度;
所述根据所述刷扫参数,生成阀控指令组,包括:
根据所述强扫压力气动比例阀开口度,生成第一强扫压力气动指令,所述第一强扫压力气动指令用于按照所述强扫压力气动比例阀开口度控制所述压力气动比例阀;
根据所述强扫流量气动比例阀开口度,生成强扫流量气动指令,所述强扫流量气动指令用于按照预置强扫流量气动比例阀开口度控制所述流量气动比例阀组;
检测气缸位移传感器的实时缸杆位移;
如果所述实时缸杆位移为预置最大实时缸杆位移,则生成第二强扫压力气动指令,所述第二强扫压力气动指令用于将所述压力气动比例阀置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带连铸的辊面清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刷扫模式的刷扫参数,包括:
如果所述刷扫模式为恒定力刷扫模式,则获取的刷扫参数包括:目标压靠力;
所述根据所述刷扫参数,生成阀控指令组,包括:
检测有杆腔的实时压力气压,以及气缸位移传感器的实时缸杆位移;
如果所述实时压力气压不属于初始气压范围,则计算预置有杆腔气压值与所述实时压力气压的第一气压差值,根据所述第一气压差值对应的初始化压力气动比例开口度,生成恒定力压力气动指令,所述恒定力压力气动指令用于按照所述初始化压力气动比例开口度控制所述压力气动比例阀;
如果所述实时缸杆位移不属于初始位移范围,则根据初始化流量气动比例阀开口度,生成第一恒定力流量气动指令,所述第一恒定力流量气动指令用于按照所述初始化流量气动比例阀开口度控制所述流量气动比例阀;
如果所述实时压力气压属于初始气压范围,且所述实时缸杆位移属于初始位移范围,则根据预置压靠力计算公式,计算目标无杆腔气压值,所述预置压靠力计算公式为F=PS-PS,其中F为所述目标压靠力、P为目标无杆腔气压值、S为无杆腔作用面积、P为所述预置有杆腔气压值、S为有杆腔作用面积,
检测无杆腔的实时流量气压;
计算所述目标无杆腔气压值与所述实时流量气压的第二气压差值,根据所述第二气压差值对应的恒定力流量气动比例开口度,生成第二恒定力流量气动指令,所述第二恒定力流量气动指令用于按照所述恒定力流量气动比例开口度控制所述流量气动比例阀。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带连铸的辊面清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刷扫模式的刷扫参数,包括:
如果所述刷扫模式为恒定位置刷扫模式,则获取的刷扫参数包括:恒定位置压力气动比例阀开口度和实时缸杆位移;
所述根据所述刷扫参数,生成阀控指令组,包括:
根据所述恒定位置压力气动比例阀开口度,生成恒定位置压力气动指令,所述恒定位置压力气动指令用于按照所述恒定位置压力气动比例阀开口度控制所述压力气动比例阀;
以所述恒定缸杆位移为目标值,以气缸位移传感器的实时缸杆位移为动态值,根据开口度PID控制算法,计算动态恒定流量比例阀开口度;
根据所述动态恒定流量比例阀开口度,生成恒定流量气动指令,所述恒定流量气动指令用于按照所述动态恒定流量比例阀开口度控制所述流量气动比例阀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带连铸的辊面清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刷扫模式的刷扫参数,包括:
如果所述刷扫模式为停止刷扫模式,则获取的刷扫参数包括:停止压力气动比例阀开口度、停止有杆腔气压和停止流量气动比例阀开口度;
所述根据所述刷扫参数,生成阀控指令组,包括:
根据所述停止压力气动比例阀开口度,生成第一停止压力气动指令,所述第一停止压力气动指令用于按照所述停止压力气动比例阀开口度控制所述压力气动比例阀;
根据所述停止流量气动比例阀开口度,生成停止流量气动指令,所述停止流量气动指令用于按照预置停止流量气动比例阀开口度控制所述流量气动比例阀组;
检测气缸位移传感器的实时缸杆位移;
如果所述实时缸杆位移为预置最小实时缸杆位移,则生成第二停止压力气动指令,所述第二停止压力气动指令用于将所述压力气动比例阀置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带连铸的辊面清理装置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操作人员选取的刷扫模式,所述刷扫模式包括强力刷扫模式、恒定力刷扫模式、恒定位置刷扫模式和停止刷扫模式;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刷扫模式的刷扫参数;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刷扫参数,生成阀控指令组,所述阀控指令组用于控制流量气动比例阀组,所述流量气动比例阀组包括所述压力气动比例阀、所述第一流量气动比例阀、所述第二流量气动比例阀、所述第三流量气动比例阀、所述第四流量气动比例阀、所述第五流量气动比例阀、所述第六流量气动比例阀、所述第七流量气动比例阀和所述第八流量气动比例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薄带连铸的辊面清理装置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用于:
如果所述刷扫模式为强力刷扫模式,则获取的刷扫参数包括:强扫压力气动比例阀开口度、强扫有杆腔气压和强扫流量气动比例阀开口度;
所述生成模块,包括:
第一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强扫压力气动比例阀开口度,生成第一强扫压力气动指令,所述第一强扫压力气动指令用于按照所述强扫压力气动比例阀开口度控制所述压力气动比例阀;
第二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强扫流量气动比例阀开口度,生成强扫流量气动指令,所述强扫流量气动指令用于按照预置强扫流量气动比例阀开口度控制所述流量气动比例阀组;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气缸位移传感器的实时缸杆位移;
所述第一生成单元,还用于如果所述实时缸杆位移为预置最大实时缸杆位移,则生成第二强扫压力气动指令,所述第二强扫压力气动指令用于将所述压力气动比例阀置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薄带连铸的辊面清理装置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用于:
如果所述刷扫模式为恒定力刷扫模式,则获取的刷扫参数包括:目标压靠力;
所述生成模块,包括:
所述检测单元,还用于所述根据所述刷扫参数,生成阀控指令组之前,检测有杆腔的实时压力气压,以及气缸位移传感器的实时缸杆位移;
所述第一生成单元,还用于如果所述实时压力气压不属于初始气压范围,则计算预置有杆腔气压值与所述实时压力气压的第一气压差值,根据所述第一气压差值对应的初始化压力气动比例开口度,生成恒定力压力气动指令,所述恒定力压力气动指令用于按照所述初始化压力气动比例开口度控制所述压力气动比例阀;
所述第二生成单元,还用于如果所述实时缸杆位移不属于初始位移范围,则根据初始化流量气动比例阀开口度,生成第一恒定力流量气动指令,所述第一恒定力流量气动指令用于按照所述初始化流量气动比例阀开口度控制所述流量气动比例阀;
第一计算单元,用于如果所述实时压力气压属于初始气压范围,且所述实时缸杆位移属于初始位移范围,则根据预置压靠力计算公式,计算目标无杆腔气压值,所述预置压靠力计算公式为F=PS-PS,其中F为所述目标压靠力、P为目标无杆腔气压值、S为无杆腔作用面积、P为所述预置有杆腔气压值、S为有杆腔作用面积,
所述检测单元,还用于检测无杆腔的实时流量气压;
所述第二生成单元,还用于计算所述目标无杆腔气压值与所述实时流量气压的第二气压差值,根据所述第二气压差值对应的恒定力流量气动比例开口度,生成第二恒定力流量气动指令,所述第二恒定力流量气动指令用于按照所述恒定力流量气动比例开口度控制所述流量气动比例阀。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薄带连铸的辊面清理装置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用于:
如果所述刷扫模式为恒定位置刷扫模式,则获取的刷扫参数包括:恒定位置压力气动比例阀开口度和实时缸杆位移;
所述生成模块,包括:
所述第一生成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恒定位置压力气动比例阀开口度,生成恒定位置压力气动指令,所述恒定位置压力气动指令用于按照所述恒定位置压力气动比例阀开口度控制所述压力气动比例阀;
第二计算单元,用于以所述恒定缸杆位移为目标值,以气缸位移传感器的实时缸杆位移为动态值,根据开口度PID控制算法,计算动态恒定流量比例阀开口度;
所述第二生成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动态恒定流量比例阀开口度,生成恒定流量气动指令,所述恒定流量气动指令用于按照所述动态恒定流量比例阀开口度控制所述流量气动比例阀组。
CN202010926640.0A 2020-09-07 2020-09-07 一种薄带连铸的辊面清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Pending CN11215722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26640.0A CN112157229A (zh) 2020-09-07 2020-09-07 一种薄带连铸的辊面清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26640.0A CN112157229A (zh) 2020-09-07 2020-09-07 一种薄带连铸的辊面清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57229A true CN112157229A (zh) 2021-01-01

Family

ID=738574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26640.0A Pending CN112157229A (zh) 2020-09-07 2020-09-07 一种薄带连铸的辊面清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57229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483341A (en) * 1987-09-24 1989-03-29 Nippon Steel Corp Continuous casting apparatus for cast thin slab
CN101041176A (zh) * 2006-03-24 2007-09-26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辊薄带连铸辊面清理方法及装置
CN201136046Y (zh) * 2007-12-21 2008-10-22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辊薄带连铸辊面清理装置
WO2014047746A1 (zh) * 2012-09-27 2014-04-03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辊薄带连铸辊面清理方法和装置
CN105149562A (zh) * 2015-09-30 2015-12-16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清理双辊薄带连铸辊面的方法及装置
CN105149533A (zh) * 2015-09-30 2015-12-16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薄带连铸结晶辊辊面清理装置及清理方法
CN207857803U (zh) * 2018-02-05 2018-09-14 辽阳宝鼎带钢有限公司 一种双辊薄带连铸机的辊面清理系统
CN110087799A (zh) * 2016-12-26 2019-08-02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铸辊辊面清理装置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483341A (en) * 1987-09-24 1989-03-29 Nippon Steel Corp Continuous casting apparatus for cast thin slab
CN101041176A (zh) * 2006-03-24 2007-09-26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辊薄带连铸辊面清理方法及装置
CN201136046Y (zh) * 2007-12-21 2008-10-22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辊薄带连铸辊面清理装置
WO2014047746A1 (zh) * 2012-09-27 2014-04-03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辊薄带连铸辊面清理方法和装置
CN105149562A (zh) * 2015-09-30 2015-12-16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清理双辊薄带连铸辊面的方法及装置
CN105149533A (zh) * 2015-09-30 2015-12-16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薄带连铸结晶辊辊面清理装置及清理方法
CN110087799A (zh) * 2016-12-26 2019-08-02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铸辊辊面清理装置和方法
CN207857803U (zh) * 2018-02-05 2018-09-14 辽阳宝鼎带钢有限公司 一种双辊薄带连铸机的辊面清理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274018B2 (ja) 薄鋳造ストリップ鰐皮表面荒れ形成制御方法
US5460023A (en) Roll surface rest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203791366U (zh) 精密液压轧机动态密封除油机
JP2009525182A5 (zh)
CN102294878A (zh) 一种锂电池电极材料制备装置
CN103521519A (zh) 一种冷轧钢带的轧制方法
KR20150048203A (ko) 트윈-로울러 박판 스트립 주조로울러의 표면 세정방법 및 장치
CN103158415A (zh) 改进的多色花纹辊涂彩钢板的生产方法
JP2009525182A (ja) 高い表面品質を備える熱間圧延金属、特に鋼材ストリップを製造する方法と鋳造圧延装備
JP6932858B2 (ja) ローラ洗浄方法およびローラ洗浄装置
CN114515823B (zh) 一种双辊薄带连铸辊面清理方法和装置
CN206763595U (zh) 一种可逆冷轧机组
CN112157229A (zh) 一种薄带连铸的辊面清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N208643691U (zh) 带钢表面无酸除鳞设备
CN101422785B (zh) 一种调整二次冷轧荫罩带钢机组中间辊窜动的方法
CN201385027Y (zh) 在线清刷轧机工作辊的清刷装置
EP1612043A1 (de) Verfahren zum Antreiben von Walzen eines Druckwerkes einer Druckmaschine
WO2023173793A1 (zh) 叶片精锻方法及生产线
US20120260708A1 (en) Control setup device and control setup method
CN206296127U (zh) 一种涂布机
CN101898200A (zh) 锌锭直接轧制方法
CN203936140U (zh) 一种用于异型连铸钢坯的主动式除鳞装置
CN102357528B (zh) 一种钛合金宽幅厚板的在线轧制校平方法
CN218262764U (zh) 一种光整机辊面色差清洗系统
CN214348681U (zh) 节能型热轧板坯除鳞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