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52672B - 无线电传输装置和无线电传输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线电传输装置和无线电传输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52672B
CN112152672B CN202010598638.5A CN202010598638A CN112152672B CN 112152672 B CN112152672 B CN 112152672B CN 202010598638 A CN202010598638 A CN 202010598638A CN 112152672 B CN112152672 B CN 1121526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cable
capacitance
control unit
switch
radio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9863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52672A (zh
Inventor
尹基燮
李万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m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em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m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em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1526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526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526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526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04B5/79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H02J50/12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of the resonant ty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00Storing articles, individually or in orderly arrangement, in warehouses or magazines
    • B65G1/02Storage devices
    • B65G1/04Storage devices mechanical
    • B65G1/0457Storage devices mechanical with suspended load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conveying, e.g. between different workstations
    • H01L21/67703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conveying, e.g. between different workstations between different workstations
    • H01L21/67733Overhead convey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8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involving the exchange of data, concerning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between transmitting devices and receiving devices
    • H04B5/22

Abstract

一种无线电传输装置,包括配置为向配置为沿行进轨道移动的车辆提供交流电的交流电供应单元;将车辆和交流电供应单元彼此连接的电力线缆,该电力线缆将电力从交流电供应单元传输至车辆;和设置在电力线缆上的电容控制单元,该电容控制单元具有根据电力线缆的长度可变的电容值,以保持谐振频率值恒定。因此,无论电力线缆的长度如何均可保持谐振频率值恒定。

Description

无线电传输装置和无线电传输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电传输装置和无线电传输方法。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配置为通过供电线缆来接收电力的无线电传输装置,该供电线缆沿行进轨道布置并可沿行进轨道移动。
背景技术
在制造半导体器件的过程中,诸如晶圆、印刷电路板(PCB)、个体化的半导体芯片和半导体封装的器件可通过诸如导轨车(RGV)、高架提升传送(OHT)装置等的无人搬运系统进行运输。特别地,OHT装置可包括配置成可沿着安装在净室天花板上的行进轨道移动的多个运输车辆。电源部可通过无线电传输方式经由沿着行进轨道安装的电源线缆为运输车辆提供电力。
为了实现无线电传输方式,可使用无线电传输装置来供电。在此,电源可使用固定值的谐振频率,例如在9.72MHz。
例如,行进轨道可划分为用于为运输车辆供电的多个部分。用于为运输车辆供电的电力线缆可安装在每个部分中,并沿着行驶轨道布置。安装在每个部分中的电力线缆可分别连接到电源部。另外,行进轨道的长度可根据每个制造设备而变化。
随着电力线缆长度的改变,可能需要通过改变电力线缆的电容值或电感值来使谐振频率的固定值保持恒定。例如,如果电力线缆相对较长,可改变电力线缆的电容值。或者,当电力线缆相对较短时,可通过额外地串联连接电感器来增加电力线缆的电感值。
为了改变电容值或电感值,操作者可能需要额外地工作。因此,可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安装或改变无线电传输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电传输装置,其能够实现根据电力线缆的长度可变的电容值。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电传输方法,其能够实现根据电力线缆的长度可变的电容值。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一种无线电传输装置包括配置为向配置为沿行进轨道移动的车辆提供交流电的交流电供应单元;将车辆和交流电供应单元彼此连接的电力线缆,该电力线缆从交流电供应单元向车辆传输电力;和设置在电力线缆上的电容控制单元,该电容控制单元具有根据电力线缆的长度可变的电容值,以保持谐振频率值恒定。
在一示例实施例中,电容控制单元可包括可变电容部。
在此,可变电容部可包括电容器和配置为选择性地将电容器联接到电力线缆的开关的至少一个对。
而且,多个电容器可以可操作地彼此并联连接。
在一示例实施例中,还设置了开关单元,该开关单元联接到电容控制单元,该开关单元配置为接通/断开开关。
在一示例实施例中,电容控制单元还可包括联接到可变电容部的可变电感部。
在此,可变电感部可包括电感器和配置为串联联接到电容器的开关的至少一个对。
而且,多个电容器可以可操作地彼此串联连接。
另外,开关和电容器的对可彼此并联联接,还可设置联接到电容控制单元的开关单元,该开关单元配置为接通/断开开关。
在一示例实施例中,还可设置联接到电力线缆的测量传感器,该测量传感器配置为测量根据电力线缆的长度而变化的电感值。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无线电传输方法,其中确认提供用来向运输车辆传输电力的电力线缆的长度。然后,根据电力线缆的长度来调节设置在电力线缆上并连接在运输车辆和交流电供应单元之间的电容控制单元的电容值,以保持谐振频率值恒定。然后,使用谐振频率值经由电力线缆从交流电供应单元向运输车辆提供电力。
在一示例实施例中,调整电容控制单元的电容值可包括利用包括在电容控制单元中的可变电容部。
在此,利用包括在电容控制单元中的可变电容部可包括通过接通/断开至少一个可操作地并联连接到电容器的开关来选择性地将至少一个电容器连接到电力线缆。
在此,开关和电容器可串联联接以形成电容器-开关的至少一个对。
而且,通过接通/断开至少一个可操作地并联连接到电容器的开关来选择性地将至少一个电容器连接到电力线缆可包括依次增加开关接通的数量。
在一示例实施例中,调节电容控制单元的电容值还可包括利用并联联接到可变电容部的可变电感部。
在此,利用可变电感部可包括通过接通/断开至少一个可操作地并联连接到电感器的开关来选择性地将至少一个电感器连接到电力线缆。
在一示例实施例中,多个电容器可以可操作地彼此串联连接,并且多个开关中的每一个可操作地并联联接到每个电容器,以限定开关-电容器的对,其中利用可变电容部可包括通过接通/断开每个开关来改变电容的值。
在一示例实施例中,测量电感值可包括利用配置为测量根据电力线缆的长度而变化的电感值的测量传感器。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一种无线电传输装置包括配置为向配置为沿行进轨道移动的车辆提供交流电的交流电供应单元;将车辆和交流电供应单元彼此连接的电力线缆,电力线缆从交流电供应单元向车辆传输电力;和设置在电力线缆上的电容控制单元,该电容控制单元具有根据电力线缆的长度可变的电容值,以保持谐振频率值均一,其中,电容控制单元包括彼此并联联接的多个电容器,以及配置为将每个电容器选择性地联接至电力线缆的多个开关。
根据本发明如上所述的示例实施例,无线电传输装置设置有电容控制单元,该电容控制单元配置为根据电力线缆的长度来调节电容值。因此,无线电传输装置可在无需操作员额外操作的情况下保持固定的谐振频率值恒定。
另外,还提供了用于测量根据电力线缆的长度的电感值的测量传感器,使得电容控制单元可容易地调节电感值。
本发明的以上概述并不旨在描述本发明的每个示出的实施例或每个实施方式。以下的详细描述和权利要求更具体地举例说明了这些实施例。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根据以下描述可更详细地理解示例实施例,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示例实施例的无线电传输装置的框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电容控制部的一个示例的电路图;
图3是图1中所示的电容控制部的另一示例的电路图;
图4是图1中所示的电容控制部的又一示例的电路图;和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示例实施例的无线电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虽然各种实施例可做出各种修改和替代形式,但其细节已通过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并将详细描述。然而,应理解,本发明不是将要求保护的发明限于所描述的特定实施例。相反,本发明涵盖了落入本发明主题由权利要求限定的实质和范围内的所有修改、等同形式和替代形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关于滚道单元和具有该滚道单元的OHT的具体实施例。然而,本发明可以不同形式实施,且不应解释为限于本文描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发明是透彻和完整的,并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传达本发明的范围。相同的附图标记在全文中指代相同的元件。在附图中,为了图示清楚,夸大了层和区域的尺寸。
诸如第一、第二等的术语可用于描述各种元件,但由上述术语描述的上述元件不应受到限制。上述术语仅用于区分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例如,在本发明中,在不脱离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元件可类似地命名为第二元件,第二元件也可类似地命名为第一元件。
本文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示例性实施例的目的,并不旨在限制本发明的构思。如本文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和“该”也旨在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另外表明。还应理解,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括”时,表明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其组合的存在或附加。
除非另有定义,否则本文中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构思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相同的含义。还应理解,诸如常用词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解释为具有与其在相关领域上下文中相一致的含义,且不应以理想化或过度形式化的方式解释,除非本文中明确定义。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示例实施例的无线电传输装置的框图。
参照图1,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的无线电传输装置100包括电力线缆170、交流电供应单元110和电容控制单元150。无线电传输装置100可向配置为可沿轨道移动的运输车辆供电。无线电传输装置以无线电传输方法以固定值的谐振频率向运输车辆供电。谐振频率值包括例如9.74kHz或9.92kHz。无线电传输方法可包括高性能感应电传输方法。
电力线缆170沿着轨道延伸。电力线缆170可具有根据轨道长度而调节的长度。例如,如果特定的制造设施具有相对较大的面积,则轨道的长度可为大约30至75m。因此,电力线缆170可具有相对较长的长度。结果,无线电传输装置100包括具有相对高的电感值的电力线缆170。
交流电供应单元110连接到电力线缆170的一端。交流电供应单元110可包括整流器(未示出)和振荡器(未示出)。因此,交流电供应单元110可产生具有特定的谐振频率值的交流电。
电容控制单元150设置在电力线缆170上。电容控制单元150可设置在电力线缆170的线上。
电容控制单元150设置为具有可变的电容值。即,当电力线缆170较长时,电力线缆170可具有较高的电感值,为了使无线电传输装置100能够维持均一的谐振频率值,需要电容控制单元150减小电容值。可参照图2和3详细描述用于实现电容控制单元150的电路。
在一示例实施例中,电容控制单元150可具有可变的电感值。即,电容控制单元150可在其中设置有可操作地彼此连接的多个电感器。
在一示例实施例中,可附加地设置开关单元190。开关单元190可控制包括在电容控制单元150中的开关。因此,无线电传输装置100可保持谐振频率值均一。
在一示例实施例中,可进一步包括测量传感器180,其用于测量无线电传输装置100根据电力线缆110长度变化的电感值。因此,可根据测量的电感值来调节电容调节单元150的电感值或电容值。例如,测量传感器180包括LCR仪表。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无线电传输装置100包括电容调整单元150,使得可根据电力线缆110的长度来调整电容值。因此,无线电传输装置100可在无需操作员额外操作的情况下保持谐振频率值的恒定。
图2是图1中所示的电容控制部的一个示例的电路图。
参照图1和图2,电容控制单元150包括可实现可变电容值的可变电容部151。
可变电容部151包括多个电容器Cp1、Cp2至Cpn以及多个开关SWcs1、SWcs2至SWcsn,开关配置为可选择地将电容器Cp1、Cp2至Cpn中的每一个连接至电力线缆110。
在此,连接电容器Cp1、Cp2至Cpn中的每一个以彼此并联操作。而且,使用多个开关SWcs1、SWcs2至SWcsn将第一至第n电容器Cp1、Cp2至Cpn彼此并联连接。在此,n为3以上的自然数。可变电容值可随着彼此并联连接的电容器Cp1、Cp2至Cpn的数量增加而增加。相反,随着彼此并联连接的电容器Cp1、Cp2至Cpn的数量减少,可变电容值可减小。
结果,可变电容值可根据彼此并联连接的电容器Cp1、Cp2至Cpn的数量而改变。
在此,开关SWcs1、SWcs2至SWcsn中的每一个和电容器Cp1、Cp2至Cpn中的每一个可操作地串联连接以限定一对。第一至第n开关SWcs1、SWcs2至SWcsn可分别接通/断开电容器Cp1、Cp2至Cpn中彼此对应的每一个。在此,n为3以上的自然数。
因此,电容器Cp1、Cp2至Cpn可根据开关SWcs1、SWcs2至SWcsn中每一个的接通/断开操作而并联连接至电力线缆170或从电力线缆170断开。
开关单元190可选择性地接通/断开开关SWcs1、SWcs2至SWcsn中的每一个。因此,开关单元190可通过将开/关信号提供给开关SWcs1、SWcs2至SWcsn中的每一个来控制每个开关SWcs1、SWcs2至SWcsn。
电容控制单元150还可包括可实现可变电感值的可变电感部156。
可变电感部156包括多个电感器Lp1、Lp2至Lpn和多个开关SWLs1,SWLs2至SWLsn,其配置为将电感器Lp1、Lp2至Lpn中的每一个选择性地连接到电力线缆110。
在此,电感器Lp1、Lp2至Lpn中的每一个选择性地连接以彼此并联操作。而且,第一至第n电感器Lp1、Lp2至Lpn使用多个开关SWLs1,SWLs2至SWLsn彼此并联连接。在此,n为3以上的自然数。可变电感值可随着彼此并联连接的电感器Lp1、Lp2至Lpn的数量的增加而减小。相反,随着彼此并联连接的电感器Lp1、Lp2至Lpn的数量减少,可变电感值可增加。
因此,可变电感值可根据彼此并联连接的电感器Lp1、Lp2至Lpn的数量而改变。
在此,开关SWLs1,SWLs2至SWLsn中的每一个以及电感器Lp1、Lp2至Lpn中的每一个可操作地串联连接以限定一对。第一至第n开关SWLs1,SWLs2至SWLsn可分别接通/断开电感器Lp1、Lp2至Lpn中彼此对应的每一个。在此,n为3以上的自然数。
例如,如果制造设备占用相对较小的面积,则轨道的长度可小于30m。因此,电力线缆110可相对较短。因此,包括短的电力线缆110的无线电传输装置100可具有相对较低的电感值。
在这种情况下,可变电感部156可补偿低电感值,使得电容控制单元150可保持电感值恒定。
图3是图1中所示的电容控制部的另一示例的电路图。
参照图1和图3,电容控制单元150包括可实现可变电容值的可变电容部151。
可变电容部151包括多个电容器Cp1、Cp2至Cpn以及多个开关SWcs1、SWcs2至SWcsn,其配置为将电容器Cp1、Cp2至Cpn中的每一个选择性地连接至电力线缆110。
在此,连接电容器Cp1、Cp2至Cpn中的每一个以彼此串联操作。而且,使用多个开关SWcs1、SWcs2至SWcsn将第一至第n电容器Cp1、Cp2至Cpn彼此串联连接。在此,n为3以上的自然数。可变电容值可随着彼此串联连接的电容器Cp1、Cp2至Cpn的数量的增加而减小。相反,随着彼此并联连接的电容器Cp1、Cp2至Cpn的数量减少,可变电容值可增加。
因此,可变电容值可根据彼此并联连接的电容器Cp1、Cp2至Cpn的数量而改变。
在此,开关SWcs1、SWcs2至SWcsn中的每一个以及电容器Cp1、Cp2至Cpn中的每一个可操作地并联连接以限定一对。第一至第n开关SWcs1、SWcs2至SWcsn可分别接通/断开电容器Cp1、Cp2至Cpn中彼此对应的每一个。在此,n为3以上的自然数。
因此,电容器Cp1、Cp2至Cpn可根据开关SWcs1、SWcs2至SWcsn中每一个的接通/断开操作而串联连接到电力线缆170或从电力线缆170断开,使得可变电容部151可具有可变的电容值。
开关单元190可选择性地接通/断开开关SWcs1、SWcs2至SWcsn中的每一个。因此,开关单元190可通过将开/关信号提供给开关SWcs1、SWcs2至SWcsn中的每一个来控制每个开关SWcs1、SWcs2至SWcsn。
在一示例实施例中,电容控制单元150还可包括可实现可变电感值的可变电感部156。
可变电感部156可串联联接到可变电容部151。
可变电感部156包括电感器Lp1和串联联接到电感器Lp1的开关SWLs1的至少一个对。可变电感部156可包括彼此并联连接、具有电感器和开关的多个对。
可变电感部156可包括多个电感器Lp1、Lp2至Lpn以及多个开关SWLs1、SWLs2至SWLsn,其配置为将电感器Lp1、Lp2至Lpn中的每一个选择性地连接至电力线缆110。
在此,电感器Lp1、Lp2至Lpn中的每一个选择性地连接以彼此串联操作。而且,第一至第n电感器Lp1、Lp2至Lpn使用多个开关SWLs1、SWLs2至SWLsn彼此串联连接。
图4是图1中所示的电容控制部的又一示例的电路图。
参照图1和图4,电容控制单元150可具有可变的电容值。
电容控制单元150包括并联联接部157和串联联接部159。
并联联接部157包括可变电容部157a和可变电感部157b。可变电容部157a包括电容器Cp1和串联联接到电容器Cp1的开关SWcs1的至少一个对。多个电容器-开关对可彼此并联联接。可变电感部157b包括电感器Lp1和串联联接到电容器Lp1的开关SWLs1的至少一个对。多个电感器-开关对可彼此并联联接。
另一方面,串联联接部159包括具有可变电容值的可变电容部159a和可变电感部159b。可变电容单元159a可包括彼此并联连接的开关和电容器的多个对。开关和电容器的多个对彼此串联联接。而且,可变电感部159b包括彼此并联连接的开关和电感器的至少一个对。开关和电容器的多个对彼此串联联接以彼此连接。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的无线电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参照图1、2和5,公开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的无线电传输方法。在S110,确认提供用于传输电力到运输车辆的电力线缆的长度。
测量传感器180配置为测量根据电力线缆170的长度而变化的电感值。
然后,在S130,调整电容控制单元150的电容值。电容控制单元150设置在电力线缆170上,并根据电力线缆170的长度而连接在运输车辆10和交流电供应单元110之间,以保持谐振频率值恒定。
电容控制单元150设置为具有可变电容值。即,电力线缆170较长时,电力线缆170可具有较高的电感值,为了使无线电传输装置100能够维持均一的谐振频率值,需要电容控制单元150减小电容值。
为了调整电容控制单元150的电容值,可利用包括在电容控制单元150中的可变电容部151。
可变电容部151可包括电容器和开关的至少一个对。
可变电容部151具有与关于图1至图4描述相同的元件。为避免冗余,省略对可变电容部151的进一步描述。
为了通过接通/断开可操作地并联连接到电容器的至少一个开关将至少一个电容器连接到电力线缆,开关依次地接通以增加接通的开关数量。
参照图1、2和5,可变电容部151设置有彼此可操作地串联连接的多个电容器以及分别可操作地并联联接到每个电容器的多个开关以限定一对开关-电容器。
在此,可变电容部151可通过接通/断开各开关来改变电容值。
然后,使用恒定的谐振频率值经由电力线缆170将电力从交流电供应单元110提供给运输车辆10。
尽管已经参考特定实施例描述了无线电传输装置和无线电传输方法,但它们并不限于此。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容易地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实质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对其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

Claims (18)

1.一种无线电传输装置,包括:
配置为向车辆提供交流电的交流电供应单元,所述车辆配置为沿行进轨道移动;
使所述车辆和所述交流电供应单元彼此连接的电力线缆,所述电力线缆将电力从所述交流电供应单元传输至所述车辆;
设置在所述电力线缆上的电容控制单元,所述电容控制单元具有根据所述电力线缆的长度可变的电容值,以保持谐振频率值恒定;和
联接到所述电力线缆的测量传感器,所述测量传感器配置为测量根据所述电力线缆的长度而变化的电感值以将所述电感值传输至所述电容控制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传输装置,其中所述电容控制单元包括可变电容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电传输装置,其中所述可变电容部包括电容器和配置为选择性地将所述电容器联接到所述电力线缆的开关的至少一个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电传输装置,其中多个电容器可操作地彼此并联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电传输装置,还包括联接到所述电容控制单元的开关单元,所述开关单元配置为接通/断开所述开关。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电传输装置,其中所述电容控制单元还包括联接到所述可变电容部的可变电感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电传输装置,其中所述可变电感部包括电感器和开关的至少一个对,其配置为串联联接到所述电容器。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电传输装置,其中多个电容器可操作地彼此串联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电传输装置,其中开关和电容器的对彼此并联联接,
还包括联接到所述电容控制单元的开关单元,所述开关单元配置为接通/断开所述开关。
10.一种无线电传输方法,包括:
确认提供用来向运输车辆传输电力的电力线缆的长度;
根据所述电力线缆的长度来调整设置在所述电力线缆上并连接在所述运输车辆和交流电供应单元之间的电容控制单元的电容值,以保持谐振频率值恒定;和
使用所述谐振频率值经由所述电力线缆从所述交流电供应单元向所述运输车辆提供电力,
其中确认电力线缆的长度包括利用配置为测量根据所述电力线缆的长度而变化的电感值的测量传感器以将所述电感值传输至所述电容控制单元。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调整所述电容控制单元的电容值包括利用包括在所述电容控制单元中的可变电容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利用包括在所述电容控制单元中的所述可变电容部包括通过接通/断开至少一个可操作地并联连接到电容器的开关来选择性地将至少一个电容器连接到所述电力线缆。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开关和所述电容器串联联接以形成至少一个电容器-开关的对。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接通/断开至少一个可操作地并联连接到所述电容器的开关来选择性地将至少一个电容器连接到所述电力线缆包括依次增加开关接通的数量。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调节所述电容控制单元的电容值还包括利用并联联接到所述可变电容部的可变电感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利用所述可变电感部包括通过接通/断开至少一个可操作地并联连接到电感器的开关来选择性地将至少一个电感器连接到所述电力线缆。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多个电容器可操作地彼此串联连接,并且多个开关各可操作地并联联接到所述电容器中的每一个,以限定开关-电容器的对,
其中利用所述可变电容部包括通过接通/断开每个所述开关来改变电容值。
18.一种无线电传输装置,包括:
配置为向车辆提供交流电的交流电供应单元,所述车辆配置为沿行进轨道移动;
将所述车辆和所述交流电供应单元彼此连接的电力线缆,所述电力线缆将电力从所述交流电供应单元传输至所述车辆;
设置在所述电力线缆上的电容控制单元,所述电容控制单元具有根据所述电力线缆的长度可变的电容值,以保持谐振频率值均一;和
联接到所述电力线缆的测量传感器,所述测量传感器配置为测量根据所述电力线缆的长度而变化的电感值以将所述电感值传输至所述电容控制单元,
其中所述电容控制单元包括彼此并联联接的多个电容器,以及配置为将每个所述电容器选择性地联接至所述电力线缆的多个开关。
CN202010598638.5A 2019-06-27 2020-06-28 无线电传输装置和无线电传输方法 Active CN11215267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90076809A KR20210001160A (ko) 2019-06-27 2019-06-27 무선 전력 송신 장치
KR10-2019-0076809 2019-06-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52672A CN112152672A (zh) 2020-12-29
CN112152672B true CN112152672B (zh) 2022-08-12

Family

ID=738886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98638.5A Active CN112152672B (zh) 2019-06-27 2020-06-28 无线电传输装置和无线电传输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258305B2 (zh)
KR (1) KR20210001160A (zh)
CN (1) CN112152672B (zh)
TW (1) TWI78428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03336A (zh) * 2022-03-30 2022-07-29 弥费实业(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移载装置与空中运输车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50289A (zh) * 2011-06-17 2014-03-19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力发送装置、电力接收装置、车辆、非接触式电源系统和用于非接触式电源系统的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04129A (en) * 1976-03-18 1980-05-20 Simplex Wire And Cable Company Capacitance-compensated cable
JP3840765B2 (ja) 1997-11-21 2006-11-01 神鋼電機株式会社 非接触給電搬送システムにおける1次給電側電源装置
CN101630841A (zh) * 2009-08-18 2010-01-20 武汉理工大学 动态谐波滤波器
JP5810291B2 (ja) * 2010-03-30 2015-11-1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無線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WO2012020475A1 (ja) 2010-08-10 2012-02-16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インピーダンス整合装置、制御方法
GB2491651A (en) * 2011-06-10 2012-12-12 Bombardier Transp Gmbh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ferring Electric Energy to a Vehicle Using Constant Current Operation of Segments of a Conductor Arrangement at resonance frequency
TWI589086B (zh) * 2012-03-21 2017-06-21 莫喬流動公司 用於無線電力傳輸之系統及方法
US9931952B2 (en) * 2012-06-27 2018-04-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Electric vehicle wireless charging with monitoring of duration of charging operational mode
US9859956B2 (en) * 2012-08-24 2018-01-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Power supply control in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systems
KR20150006499A (ko) * 2013-07-08 2015-01-19 엘에스전선 주식회사 무선 충전 관리 서버, 무선 통신 충전 장치, 무선 충전 시스템 및 무선 충전 방법
DE102014209501A1 (de) * 2014-05-20 2015-11-26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Anordnung, System und Verfahren zum induktiven Übertragen von Energie für das Laden mindestens eines Energiespeichers eines Schienenfahrzeugs
CN105207374B (zh) * 2015-10-30 2018-05-11 武汉大学 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方法及跟踪型发射线圈装置
CN107064730A (zh) * 2016-12-26 2017-08-18 华北电力大学 一种电缆测试车高压冲击信号发生装置
JP6948852B2 (ja) * 2017-06-19 2021-10-13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車上通信装置、車上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車上通信装置を搭載した車両
CN107907779B (zh) * 2017-11-03 2020-02-18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轨道车辆用手持式线缆导通测试装置、系统及测试方法
CN108964078A (zh) * 2018-08-02 2018-12-07 北京千驷驭电气有限公司 城市轨道交通分散式无功补偿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50289A (zh) * 2011-06-17 2014-03-19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力发送装置、电力接收装置、车辆、非接触式电源系统和用于非接触式电源系统的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10001160A (ko) 2021-01-06
TW202101857A (zh) 2021-01-01
TWI784287B (zh) 2022-11-21
US20200412179A1 (en) 2020-12-31
CN112152672A (zh) 2020-12-29
US11258305B2 (en) 2022-0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11952C (zh) 非接触式供电设备
US9331496B2 (en) Contactless power-feed equipment
KR101036133B1 (ko) 복수 개의 무선 전력전송장치용 백업시스템
US20080015756A1 (en) Track-Guided Transport System
CN112152672B (zh) 无线电传输装置和无线电传输方法
CN101752871B (zh) 对电系统进行干扰电流补偿的方法以及干扰电流补偿装置
WO2014049750A1 (ja) 静電結合方式非接触給電装置
KR20030051690A (ko) 무접촉 급전설비와 이 무접촉 급전설비에 사용되는 분기박스
JP2007125926A (ja) 非接触給電方法及び非接触給電装置
JP5217324B2 (ja) 電力供給システム
EP2787601A1 (en)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US20230365027A1 (en) Non-contact power supply system and transportation system
KR101017407B1 (ko) 패일오버 기능이 구비된 무선 전력전송장치
DE102005008555A1 (de) Anlage und Verfahren zur Bestimmung einer Position
CN108604822B (zh) 非接触供电装置
US10790706B2 (en)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apparatus, conveyance system employing the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apparatus
EP2903130B1 (en) Electrostatically-coupled non-contact power supply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for same
CN110336389B (zh) 无线受电装置和无线电力传输系统
US20170063162A1 (en) Power supply apparatus
KR20210042870A (ko) 무선 전력 송신 장치
JP2006180691A (ja) 給電装置及び搬送システム
JP2019097253A (ja) 非接触給電装置
CN115735316A (zh) 非接触供电装置、输送系统以及参数设定方法
JP6678730B2 (ja) 非接触給電装置
JPWO2014091584A1 (ja) 静電結合方式非接触給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