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45249B - 发动机润滑系统和发动机 - Google Patents

发动机润滑系统和发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45249B
CN112145249B CN202011045695.7A CN202011045695A CN112145249B CN 112145249 B CN112145249 B CN 112145249B CN 202011045695 A CN202011045695 A CN 202011045695A CN 112145249 B CN112145249 B CN 1121452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main
camshaft
duct
gall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4569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45249A (zh
Inventor
倪伟
张欣林
姜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4569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4524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452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45249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21193 priority patent/WO2022063313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452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452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00Pressure lubrication
    • F01M1/02Pressure lubrication using lubricating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00Pressure lubrication
    • F01M1/06Lubricat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therein of crankshafts or connecting rods with lubricant passageways, e.g. bo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M1/00 - F01M9/00
    • F01M11/02Arrangements of lubricant cond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9/00Lubrication means having pertinent characteristic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M1/00 - F01M7/00
    • F01M9/10Lubrication of valve gear or auxiliari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00Pressure lubrication
    • F01M1/06Lubricat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therein of crankshafts or connecting rods with lubricant passageways, e.g. bores
    • F01M2001/062Crankshaft with passageway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ubric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发动机润滑系统发动机,属于汽车领域。发动机润滑系统应用于发动机,发动机包括气缸的缸体、气缸的缸盖和罩盖。缸体与缸盖连接,罩盖罩设缸盖,缸盖内布置有至少2根凸轮轴油道。发动机润滑系统包括:机油泵、主油道、和连接油道。其中,凸轮轴油道沿第一方向延伸。机油泵具有机油泵进油口和机油泵出油口,机油泵进油口用于输入润滑油。主油道穿过缸体和缸盖,主油道具有主油道进油口和主油道出油口,主油道进油口与机油泵出油口连通。连接油道位于罩盖内,且沿第二方向延伸,连接油道具有连接油道进油口和连接油道出油口,连接油道进油口与主油道出油口连通,连接油道出油口通过穿过缸盖的出油管与凸轮轴油道连通。

Description

发动机润滑系统和发动机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润滑系统和发动机。
背景技术
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将润滑油输送到发动机的各个所需部位,润滑零件表面,减少运动部件的磨损损失;同时冷却和清洗零件表面;对某些部位、部件进行防腐,例如,对发动机内部加工处、个别未表面处理的零件进行防腐;对部件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例如,对活塞与气缸壁的间隙进行密封,防止混合气和废气泄漏;另外润滑油中含有可以中和燃烧生成物中的酸性物质,阻止零件表面的氧化和化学腐蚀作用。
简单的说,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功用是向作相对运动的零件表面输送定量的清洁润滑油,以实现液体摩擦,减小摩擦阻力,减轻机件的磨损。并对零件表面进行清洗和冷却。若不对这些表面进行润滑,它们之间将发生强烈的摩擦。金属表面之间的干摩擦不仅增加发动机的功率消耗,加速零件工作表面的磨损,而且还可能由于摩擦产生的热将零件工作表面烧损,致使发动机无法运转。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润滑系统,可以减小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体积。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润滑系统,应用于发动机,所述发动机包括气缸的缸体、气缸的缸盖和罩盖,所述缸体所述缸盖连接,所述罩盖罩设所述缸盖;所述缸盖内设有至少2根凸轮轴油道,每根所述凸轮轴油道分别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发动机润滑系统包括:
机油泵,位于所述缸体外,所述机油泵具有机油泵进油口和机油泵出油口,所述机油泵进油口用于输入润滑油;
主油道,穿过所述缸体和所述缸盖,所述主油道具有主油道进油口和主油道出油口,所述主油道进油口与所述机油泵出油口连通,所述主油道出油口位于所述缸盖内;
连接油道,位于所述罩盖内,且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连接油道具有连接油道进油口和至少一个连接油道出油口,所述连接油道进油口与所述主油道出油口连通,所述至少一个连接油道出油口通过穿过所述缸盖的出油管与至少一根所述凸轮轴油道连通,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油道的直径小于所述主油道的直径。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发动机润滑系统还包括:
密封圈,套设在所述主油道和所述连接油道的连接处。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凸轮轴油道的数量为2;
位于所述发动机的进气侧的所述凸轮轴油道通过所述出油管与连接油道连通,位于所述发动机的排气侧的所述凸轮轴油道直接与所述主油道的油口连通,所述油口位于所述缸盖内。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发动机润滑系统还包括:
涨紧器油道,用于向涨紧器输送润滑油,所述涨紧器油道与位于所述发动机的进气侧的所述凸轮轴油道连通。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缸体内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曲轴通孔;
所述主油道包括:
第一主油道,一端与所述机油泵出油口连通;
第二主油道,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主油道用于向曲轴通孔输入润滑油,所述第二主油道的中部与所述第一主油道的另一端连通;
第三主油道,一端与所述第二主油道的一端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油道进油口连通;
所述发动机润滑系统还包括:
反馈油道,位于所述缸体内,所述反馈油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主油道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反馈油道的另一端与所述机油泵的感应端连通。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发动机润滑系统还包括过滤器,所述第一主油道通过所述过滤器与所述第二主油道的中部连通。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发动机润滑系统还包括:
第一压力开关,与所述凸轮轴油道连通,所述第一压力开关与所述机油泵电连接。
另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所述发动机包括上述任一方面所述的发动机润滑系统。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润滑油通过机油泵进油口进入机油泵,机油泵将润滑油通过机油泵出油口输出给主油道的主油道进油口,润滑油再通过主油道出油口进入连接油道进油口,然后通过连接油道出油口进入出油管中,再通过出油管进入凸轮轴油道中。润滑油通过凸轮轴油道进入凸轮轴中,对凸轮轴进行润滑。连接油道布置在罩盖内,然后通过穿过缸盖的出油管与凸轮轴油道连通,从而给凸轮轴提供润滑油,而不是直接将连接油道布置在缸盖内的空间中。由于,连接油道需要沿第二方向布置,缸盖内沿第二方向的空间有限,而罩盖内沿第二方向的空间足够大。一方面,方便布置连接油道,另一方面,不将连接油道布置在缸盖中,可以减小缸盖的体积,从而减小整个发动机的体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动机的简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缸体内润滑油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缸盖内润滑油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罩盖内润滑油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相关技术中,发动机包括气缸的缸体、气缸的缸盖和罩盖,缸体中有气缸室,缸体的顶端与缸盖连接,缸盖将缸体的气缸室的顶端密封,保证气缸室的密封性。罩盖罩设在缸盖的顶端上,对缸盖进行保护。缸盖中设有2根凸轮轴油道,为将机油泵与2根凸轮轴油道均连通,需要布置连接油道,机油泵需要通过连接油道与2根凸轮轴油道连通,连接油道的延伸方向与凸轮轴油道的延伸方向相交。连接油道位于缸盖中,导致缸盖体积较大,从而导致整个发动机的体积较大。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动机的简易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发动机包括气缸的缸体10、气缸的缸盖20和罩盖30。其中缸体10与缸盖20连接,罩盖30罩设缸盖20。缸体10中具有曲轴通孔101,缸盖20内设有至少2根凸轮轴油道40,每根凸轮轴油道40分别沿第一方向a延伸。
其中,缸体10与曲轴轴承盖103连接,缸体10与曲轴轴承盖103相对的面上具有半圆形凹槽,曲轴轴承盖103与缸体10相对的面上同样具有半圆形凹槽,两个半圆形凹槽相对,当缸体10与曲轴轴承盖103连接时,两个半圆形凹槽形成曲轴通孔101,便于安装。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2,发动机润滑系统包括:机油泵50、主油道60和连接油道70。其中,凸轮轴油道40、主油道60和连接油道70均属于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润滑油道。
机油泵50位于缸体10外,机油泵50具有机油泵进油口501和机油泵出油口502,机油泵进油口501用于输入润滑油。主油道60穿过缸体10和缸盖20,主油道60具有主油道进油口601和主油道出油口602,主油道进油口601与机油泵出油口502连通,主油道出油口602位于缸盖20内。连接油道70位于罩盖30内,且沿第二方向b延伸,连接油道70具有连接油道进油口701和至少一个连接油道出油口702,连接油道进油口701与主油道出油口602连通,至少一个连接油道出油口702通过穿过缸盖20的出油管703与至少一根凸轮轴油道40连通,第二方向b与第一方向a相交。
润滑油通过机油泵进油口进入机油泵,机油泵将润滑油通过机油泵出油口输出给主油道的主油道进油口,润滑油再通过主油道出油口进入连接油道进油口,然后通过连接油道出油口进入出油管中,再通过出油管进入凸轮轴油道中。润滑油通过凸轮轴油道进入凸轮轴中,对凸轮轴进行润滑。连接油道布置在罩盖内,然后通过穿过缸盖的出油管与凸轮轴油道连通,从而给凸轮轴提供润滑油,而不是直接将连接油道布置在缸盖内的空间中。由于,连接油道需要沿第二方向布置,缸盖内沿第二方向的空间有限,而罩盖内沿第二方向的空间足够大。一方面,方便布置连接油道,另一方面,不将连接油道布置在缸盖中,可以减小缸盖的体积,从而减小整个发动机的体积。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二方向b与第一方向a垂直。
由于,第二方向b与第一方向a垂直,也即连接油道70的延伸方向与凸轮轴油道40的延伸方向垂直,使得连接油道70的长度最短,减小连接油道70在罩盖30中占用的体积,从而将罩盖30制作的更小,从而减小整个发动机的体积。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机油泵50可以安装在缸体10的外侧壁上,保证机油泵50的稳定性,同时使得机油泵50离缸体10较近,由于主油道60的主油道进油口601与机油泵出油口502连通,可以减小主油道60的长度,从而减小整个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体积,减小发动机的体积。由于机油泵50位于缸体10外,所以主油道60穿过缸体10的侧壁与出机油泵出油口502连通,所以主油道进油口601同样位于缸体10外。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缸体内润滑油道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3,缸体10内具有曲轴通孔101,曲轴通孔101沿第一方向a延伸,曲轴通孔101用于布置曲轴,发动机的动力单元驱动曲轴转动,通过曲轴驱动发动机上其他附件工作。
如图2和图3所示,主油道60包括:第一主油道61、第二主油道62和第三主油道63。第一主油道61的一端与机油泵出油口502连通,第一主油道61的另一端与第二主油道62的中部连通。第二主油道62沿第一方向a延伸,第二主油道62被配置为向曲轴通孔101中输入润滑油。第三主油道63的一端与第二主油道62的一端连通,第三主油道63的另一端与连接油道进油口701连通。
示例性地,第一主油道61竖直布置。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主油道61与机油泵出油口502连通,用于输出润滑油,也即主油道出油口602位于第一主油道61上。第二主油道62用于向位于曲轴通孔101中的曲轴输送润滑油,对曲轴进行润滑,第三主油道63用于向连接油道输送润滑油,主油道出油口位于第三主油道63上。
如图3所示,第二主油道62的侧壁上具有多个与第二主油道62内腔连通的曲轴出油管621,第二主油道62中的润滑油通过曲轴出油管621进入曲轴通孔101中,对曲轴通孔101中的曲轴进行润滑。
示例性地,第二主油道62的侧壁上均匀间隔布置有多个曲轴出油管621,使得润滑油能够均匀地进入到同一个曲轴通孔101中。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二主油道62的侧壁具有节流孔,第二主油道62通过节流孔与曲轴出油管621连通。
如图3所示,第二主油道62的曲轴出油管621上连接有弧形的曲轴轴径622,曲轴轴径622中均具有供润滑油流动的通道,曲轴轴径622将润滑油输送至曲轴的曲轴主轴颈上,在曲轴转动的过程中,减小曲轴主轴颈与轴瓦之间的摩擦力。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二主油道62的侧壁上具有多个与第二主油道62内腔连通的喷油嘴出油管623,多个曲轴出油管621可以与多个喷油嘴出油管623均匀间隔布置。第二主油道62中的润滑油通过喷油嘴出油管623输送到喷油嘴处,喷射的机油对活塞进行冷却。润滑油不仅具有润滑的作用,同样具有冷却的作用,通过润滑油对喷射的机对活塞进行冷却,使发动机活塞部位的温度降低,避免温度过高造成发动机爆震引起的活塞损坏。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主油道61上还布置有正时链条油道624,正时链条油道624与曲轴轴径622连通,润滑油通过正时链条油道624向正时链条输送润滑油,对正时链条进行润滑,保证正时链条的平稳运转。
如图3所示,第二主油道62的中部布置有过滤器110,第一主油道61通过过滤器110与第二主油道62的中部连通。
润滑油流通至过滤器110中后,过滤器110对润滑油进行过滤,润滑油过滤后再流向第二主油道62和第三主油道63,避免润滑油中的杂质过多,堵塞油道。
如图3所示,过滤器110通过弯曲油道111与第二主油道62的中部连通。润滑油从过滤器110流出后的流速较高,对润滑油道的冲击力较大,布置弯曲油道111,润滑油流经弯曲油道111后再流向第二主油道62,减小流速,避免冲击力造成润滑油道损坏。
如图3所示,第三主油道63包括第一段油道631和第二段油道632,其中第一段油道631与第二主油道62连通,第二段油道632与第一段油道631和连接油道70连通。将第三主油道63分为两段,方便布置主油道60。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段油道631沿竖直方向延伸,第二段油道632的沿第一方向a延伸。
如图3所示,第二段油道632与第一段油道631的中部连通,第一段油道631的一端与第二主油道62连通,第一段油道631的另一端布置有增压器预留油道633。第一段油道631中的润滑油通过增压器预留油道633流向发动机的涡轮增压器,为涡轮增压器提供润滑。布置增压器预留油道633,减少了后期油道布置难度。
在本公开是实施例中,增压器预留油道633在不使用时,可以通过碗型塞或者丝堵工艺或者拉铆进行密封。
在本公开是实施例中,油道的末端需要密封时,均可以通过拉铆工艺进行密封。
如图3所示,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发动机为四缸发动机,也即缸体10中包括四个气缸室102,燃气在四个气缸室102中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发动机运转。
如图3所示,缸体10还布置有与发动机附件连通的通道104。
如图2和图3所示,发动机润滑系统还包括:反馈油道100。反馈油道100位于缸体10内,反馈油道100的一端与第二主油道62的另一端连通,反馈油道100的另一端与机油泵50的感应端连通。
润滑油从第二主油道62的一端流向另一端,向曲轴通孔101中输送润滑油。润滑油在流动的过程中,由于润滑油与油道的摩擦,使得润滑油的油压减小,在第二主油道62另一端的润滑油的油压较小。反馈油道100与第二主油道62的另一端连通,反馈油道100将第二主油道62的另一端的润滑油输送至机油泵50的感应端,机油泵50的感应端感受第二主油道62的另一端的油压,控制机油泵出油口502的油压,为润滑油提供压力,使得润滑油能够流向第二主油道62的另一端,从而对曲轴的各个部分进行润滑,实现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油压的实时调整。
示例性地,当机油泵50的感应端感受第二主油道62的另一端的油压较小时,增大机油泵出油口502的油压,从而增大润滑油的油压。当机油泵50的感应端感受第二主油道62的另一端的油压较大时,减小机油泵出油口502的油压,从而减小润滑油的油压。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机油泵50为二级可变排量机油泵或者全可变机油泵,二级可变排量机油泵或者全可变机油泵具有感应端和控制端,感应端,主要接受来自反馈油道100的机油压力,用于感应压力,自身的结构设计可以时时排量调整,控制端用于根据感应端感应到的压力控制机油泵出油口的压力。二级可变排量机油泵或者全可变机油泵可以根据感应端感应到的油压,有效调整系统的润滑油的油压,减少油压的额外压损,避免了过滤器110受发动机转速和温度对油压的敏感性,因此,油压控制更为精确,油耗节省更为显著。
通过对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油耗初步估计,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油耗节省不小于1%。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缸盖内润滑油道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4,缸盖20内布置有2根凸轮轴油道40。一根凸轮轴油道40位于发动机的进气侧,可称为进气侧凸轮轴油道401,一根凸轮轴油道40位于发动机的排气侧,可称为排气侧凸轮轴油道402。位于发动机的进气侧的凸轮轴油道40向进气侧的凸轮轴输送润滑油,对进气侧的凸轮轴进行润滑。位于发动机的排气侧的凸轮轴油道40向排气侧的凸轮轴输送润滑油,对排气侧的凸轮轴进行润滑。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缸盖20朝向罩盖的端面具有沿第一方向a延伸的横截面呈半圆形的第一凹槽201和第二凹槽202。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罩盖内润滑油道的布置图。参见图5,罩盖30朝向缸盖20的端面具有沿第一方向a延伸的横截面呈半圆形的第三凹槽301和第四凹槽302。
当缸盖20和罩盖30连接时,第一凹槽201与第三凹槽301相对形成进气侧凸轮轴通孔,第二凹槽202与第四凹槽302相对形成排气侧凸轮轴通孔。进气侧凸轮轴位于进气侧凸轮轴通孔中,排气侧凸轮轴位于排气侧凸轮轴通孔中。
凸轮轴的作用是控制气门的开启和闭合动作。凸轮轴在发动机中顺畅地转动,才能够保证发动机的正常运转。通过进气侧凸轮轴油道401和排气侧凸轮轴油道402向凸轮轴输送润滑油,使得凸轮轴能够顺畅地转动。
如图2和图4所示,进气侧凸轮轴油道401的侧壁上具有多个与进气侧凸轮轴油道401内腔连通的进气侧凸轮轴出油管411,进气侧凸轮轴油道401中的润滑油通过进气侧凸轮轴出油管411进入进气侧凸轮轴通孔中,对进气侧凸轮轴通孔中的进气侧凸轮轴进行润滑。
如图2和图4所示,进气侧凸轮轴油道401的侧壁上均匀间隔布置有多个进气侧凸轮轴出油管411,使得润滑油能够均匀地进入到进气侧凸轮轴通孔中。
如图2和图4所示,进气侧凸轮轴出油管411上连接有弧形的进气侧凸轮轴出油板412,进气侧凸轮轴出油板412将润滑油输送至进气侧凸轮轴的侧壁上,在进气侧凸轮轴转动的过程中,减小进气侧凸轮轴与进气侧凸轮轴通孔之间的摩擦力。
同样地,排气侧凸轮轴油道402的侧壁上具有多个与排气侧凸轮轴油道402内腔连通的排气侧凸轮轴出油管421,排气侧凸轮轴油道402中的润滑油通过排气侧凸轮轴出油管421进入排气侧凸轮轴通孔中,对排气侧凸轮轴通孔中的进气侧凸轮轴进行润滑。
示例性地,排气侧凸轮轴油道402的侧壁上均匀间隔布置有多个排气侧凸轮轴出油管421,使得润滑油能够均匀地进入到排气侧凸轮轴通孔中。
如图2和图4所示,排气侧凸轮轴出油管421上连接有弧形的排气侧凸轮轴出油板422,排气侧凸轮轴出油板422将润滑油输送至排气侧凸轮轴的侧壁上,在排气侧凸轮轴转动的过程中,减小排气侧凸轮轴与排气侧凸轮轴通孔之间的摩擦力。
如图2和图4所示,进气侧凸轮轴油道401的侧壁上具有多个与进气侧凸轮轴油道401内腔连通的进气侧液压挺柱出油管413,进气侧凸轮轴油道401中的润滑油通过进气侧液压挺柱出油管413输送到液压挺柱处,对进气侧的液压挺柱进行润滑。
如图2和图4所示,排气侧凸轮轴油道402的侧壁上具有多个与排气侧凸轮轴油道402内腔连通的排气侧液压挺柱出油管423,排气侧凸轮轴油道402中的润滑油通过排气侧液压挺柱出油管423输送到液压挺柱处,对排气侧的液压挺柱进行润滑。
如图2和图4所示,位于发动机的进气侧的凸轮轴油道40通过凸轮轴出油管703与连接油道70连通,位于发动机的排气侧的凸轮轴油道40直接与主油道60的油口603连通,油口603位于缸盖20内。
凸轮轴出油管703可以沿着竖直方向布置,凸轮轴出油管703穿过罩盖30和缸盖20,与缸盖20中的凸轮轴油道40连通。
排气侧的温度大于进气侧的温度,同时,润滑油在流动的过程中,油压会变小。基于以上两点,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排气侧凸轮轴油道402直接与主油道60的油口603连通,主油道60中润滑油直接输送至排气侧凸轮轴油道402中,可以减小进入排气侧凸轮轴油道402中的润滑油压力的损失,使得排气侧凸轮轴油道402中的润滑油的流速增大,润滑油在流动的过程中带走排气侧的凸轮轴的热量,使得排气侧凸轮轴的温度降低,流速越大,温度冷却效果越好,从而减小温度对排气侧凸轮轴的影响。
如图2和图4所示,连接油道70的侧壁上连接有弧形的轴承副704,轴承副704中均具有供润滑油流动的通道,轴承副704将润滑油输送至凸轮轴上,同样可以对凸轮轴进行润滑。
如图2和图4所示,进气侧凸轮轴油道401还与涨紧器油道90连通,涨紧器油道90用于向涨紧器输送润滑油。
由于在润滑的过程中,润滑油的温度会升高,排气侧的温度大于进气侧的温度。将涨紧器油道90布置设计在进气侧,保证液压涨紧器可靠工作,减少温度对液压涨紧器的辐射。
如图2和图4所示,发动机润滑系统还包括:第一压力开关120。第一压力开关120与凸轮轴油道40连通,第一压力开关120与机油泵50电连接。
其中,第一压力开关120与凸轮轴油道40连通是指,第一压力开关120与凸轮轴油道40的末端连通,用于感应凸轮轴油道40中的油压。
润滑油在流动的过程中油压会减小,润滑油流动至凸轮轴油道40时油压是最小的,通过第一压力开关120将凸轮轴油道40的油压以电信号的形式反馈给机油泵50,机油泵50接收电信号,根据电信号所指示的凸轮轴油道40的油压,控制机油泵出油口502的油压,使得润滑油能够流向凸轮轴油道40中,从而对凸轮轴的各个部分进行润滑,实现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油压的实时调整。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进气侧凸轮轴油道401中的润滑油的压力较小,第一压力开关120可以与进气侧凸轮轴油道401连通,从而使得机油泵50的感应端更够感应整个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最小油压。
如图2所示,第一主油道61上布置有与第二压力开关连通的油压出口611,第二压力开关检测第一主油道61中的压力,并以电信号的形式反馈给机油泵50,避免机油泵进油口501输出的油压无法满足润滑油流通的需求。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连接油道70的直径小于主油道60的直径。例如,连接油道70的直径小于第三主油道60的直径。
减小连接油道70的直径,可以减小连接油道70的体积,减小连接油道70在罩盖30中占用的体积,从而将罩盖30制作的更小,从而减小整个发动机的体积。
如图2至图5所示,发动机润滑系统还包括:密封圈80。密封圈80套设在主油道60和连接油道70的连接处。
通过密封圈80,保证主油道60和连接油道70的连接的密封性,避免润滑油泄漏。
示例性地,密封圈80可以为O型圈。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凸轮轴出油管703与凸轮轴油道40的连接处也可以布置密封圈80,保证凸轮轴出油管703与凸轮轴油道40的连接的密封性。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润滑系统,所有油道采用铸造方式,可以根据空间适当的对油道进行优化,同时可以根据实际油压需求改变油道的管径的大小,能够节约加工成本。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润滑系统还包括机滤模块130,机滤模块130安装在发动机的缸体10上,机滤模块130用于对润滑油进行冷却和过滤,机滤模块130与机油泵进油口501连通,机油泵输送的润滑油经过机滤模块的冷却和过滤后,再输送至主油道,避免润滑油中的杂质堵塞主油道。
示例性地,机滤模块130是由机油冷却器和机油滤清器集成一体形成的部件,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润滑系统取消了传统的机油滤连接座连接件及机滤连接座附属的螺栓,而直接把机油冷却器和机油滤清器集成一体,这不仅有效降低了减少了发动机的成本,而且使得发动机的布置更加紧凑。
在本公开是实施例中,润滑油在润滑完后会流向发动机底部的空腔。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润滑系统还包括收集器,收集器用于收集发动机底部的空腔中润滑油,且收集器与机油泵进油口501连通,使得机油泵50将流向发动机底部的空腔中的润滑油输出,再次进行润滑,使得发动机润滑系统形成一个循环系统。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收集器可以集成在机油泵上,减小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体积。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润滑系统还可以包括连接座、冷却装置、加热装置、密封装置、缓冲装置、安全装置、报警器等。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发动机包括上述任一幅图所示的发动机润滑系统。
润滑油通过机油泵进油口进入机油泵,机油泵将润滑油通过机油泵出油口输出给主油道的主油道进油口,润滑油再通过主油道出油口进入连接油道进油口,然后通过连接油道出油口进入出油管中,再通过出油管进入凸轮轴油道中。润滑油通过凸轮轴油道进入凸轮轴中,对凸轮轴进行润滑。连接油道布置在罩盖内,然后通过穿过缸盖的出油管与凸轮轴油道连通,从而给凸轮轴提供润滑油,而不是直接将连接油道布置在缸盖内的空间中。由于,连接油道需要沿第二方向布置,缸盖内沿第二方向的空间有限,而罩盖内沿第二方向的空间足够大。一方面,方便布置连接油道,另一方面,不将连接油道布置在缸盖中,可以减小缸盖的体积,从而减小整个发动机的体积。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公开,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发动机润滑系统,应用于发动机,所述发动机包括气缸的缸体(10)、气缸的缸盖(20)和罩盖(30),所述缸体(10)与所述缸盖(20)连接,所述罩盖(30)罩设所述缸盖(20);所述缸盖(20)内设有2根凸轮轴油道(40),每根所述凸轮轴油道(40)分别沿第一方向延伸,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润滑系统包括:
所述2根凸轮轴油道(40)包括进气侧凸轮轴油道(401)和排气侧凸轮轴油道(402),所述进气侧凸轮轴油道(401)的侧壁上具有多个与所述进气侧凸轮轴油道(401)内腔连通的进气侧凸轮轴出油管(411)和进气侧液压挺柱出油管(413),所述进气侧凸轮轴出油管(411)上连接有弧形的进气侧凸轮轴出油板(412),所述排气侧凸轮轴油道(402)的侧壁上具有多个与所述排气侧凸轮轴油道(402)内腔连通的排气侧凸轮轴出油管(421)和排气侧液压挺柱出油管(423),所述排气侧凸轮轴出油管(421)上连接有弧形的排气侧凸轮轴出油板(422);
机油泵(50),位于所述缸体(10)外,所述机油泵(50)具有机油泵进油口(501)和机油泵出油口(502),所述机油泵进油口(501)用于输入润滑油;
主油道(60),穿过所述缸体(10)和所述缸盖(20),所述主油道(60)具有主油道进油口(601)和主油道出油口(602),所述主油道进油口(601)与所述机油泵出油口(502)连通,所述主油道出油口(602)位于所述缸盖(20)内;
连接油道(70),位于所述罩盖(30)内,且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连接油道(70)具有连接油道进油口(701)和至少一个连接油道出油口(702),所述连接油道进油口(701)与所述主油道出油口(602)连通,所述至少一个连接油道出油口(702)通过穿过所述缸盖(20)的出油管(703)与所述进气侧凸轮轴油道(401)连通,所述排气侧凸轮轴油道(402)直接与所述主油道(60)的油口(603)连通,所述油口(603)位于所述缸盖(20)内,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油道(70)的直径小于所述主油道(60)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润滑系统还包括:
密封圈(80),套设在所述主油道(60)和所述连接油道(70)的连接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润滑系统还包括:
涨紧器油道(90),用于向涨紧器输送润滑油,所述涨紧器油道(90)与位于所述发动机的进气侧的所述凸轮轴油道(40)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10)内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曲轴通孔(101);
所述主油道(60)包括:
第一主油道(61),一端与所述机油泵出油口(502)连通;
第二主油道(62),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主油道(62)用于向曲轴通孔(101)输入润滑油,所述第二主油道(62)的中部与所述第一主油道(61)的另一端连通;
第三主油道(63),一端与所述第二主油道(62)的一端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油道进油口(701)连通;
所述发动机润滑系统还包括:
反馈油道(100),位于所述缸体(10)内,所述反馈油道(100)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主油道(62)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反馈油道(100)的另一端与所述机油泵(50)的感应端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动机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润滑系统还包括过滤器(110),所述第一主油道(61)通过所述过滤器(110)与所述第二主油道(62)的中部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润滑系统还包括:
第一压力开关(120),与所述凸轮轴油道(40)连通,所述第一压力开关(120)与所述机油泵(50)电连接。
9.一种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润滑系统。
CN202011045695.7A 2020-09-28 2020-09-28 发动机润滑系统和发动机 Active CN1121452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45695.7A CN112145249B (zh) 2020-09-28 2020-09-28 发动机润滑系统和发动机
PCT/CN2021/121193 WO2022063313A1 (zh) 2020-09-28 2021-09-28 发动机润滑系统和发动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45695.7A CN112145249B (zh) 2020-09-28 2020-09-28 发动机润滑系统和发动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45249A CN112145249A (zh) 2020-12-29
CN112145249B true CN112145249B (zh) 2021-11-30

Family

ID=738959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45695.7A Active CN112145249B (zh) 2020-09-28 2020-09-28 发动机润滑系统和发动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45249B (zh)
WO (1) WO202206331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45249B (zh) * 2020-09-28 2021-11-30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润滑系统和发动机
CN113323738A (zh) * 2021-07-19 2021-08-31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
CN113417712A (zh) * 2021-07-28 2021-09-21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的润滑系统及发动机
CN114635784B (zh) * 2022-04-27 2022-12-23 安徽全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柴油机增压器润滑油道结构及柴油机
CN114991905A (zh) * 2022-06-08 2022-09-02 哈尔滨东安汽车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合直驱式、外挂式机油泵共用的油路
CN115247585B (zh) * 2022-06-17 2024-02-20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清除杂质的主油道、润滑系统及发动机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28823A (zh) * 2008-07-08 2008-12-24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气门室罩盖内的强制润滑结构
EP2881556A1 (en) * 2013-12-09 2015-06-10 Mitsubishi Jidosha Kogyo Kabushiki Kaisha Engine
CN106704018A (zh) * 2015-11-13 2017-05-24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及汽车
CN107178400A (zh) * 2017-07-10 2017-09-19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三缸发动机润滑系统
CN111636943A (zh) * 2020-05-28 2020-09-08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的润滑系统及汽车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596831U (zh) * 2012-03-29 2012-12-12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机油泵、发动机前罩盖以及发动机
JP5979980B2 (ja) * 2012-05-22 2016-08-31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オイル供給路の構造
CN112145249B (zh) * 2020-09-28 2021-11-30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润滑系统和发动机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28823A (zh) * 2008-07-08 2008-12-24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气门室罩盖内的强制润滑结构
EP2881556A1 (en) * 2013-12-09 2015-06-10 Mitsubishi Jidosha Kogyo Kabushiki Kaisha Engine
CN106704018A (zh) * 2015-11-13 2017-05-24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及汽车
CN107178400A (zh) * 2017-07-10 2017-09-19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三缸发动机润滑系统
CN111636943A (zh) * 2020-05-28 2020-09-08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的润滑系统及汽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063313A1 (zh) 2022-03-31
CN112145249A (zh) 2020-1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45249B (zh) 发动机润滑系统和发动机
US4716735A (en) Exhaust gas turbo-supercharger for a vehicle engine
WO2023005538A1 (zh) 发动机的润滑系统及发动机
CN113550807B (zh) 发动机
CN107178400B (zh) 三缸发动机润滑系统
JP3279211B2 (ja) エンジンの潤滑油通路構造
JP6075655B2 (ja) 改良された真空ポンプ
CN105221208B (zh) 发动机润滑系统
US4941436A (en) Cooling system for I.C.E. valve seat inserts
CN210799066U (zh) 一种发动机缸体润滑油路的布置结构
CN103670580B (zh) 一种大功率柴油机的机油系统
CN2541608Y (zh) 发动机用机油滤清器与冷却器总成
US20120240892A1 (en) Efficient oil treatment for radial engine
CN104487699B (zh) 高压泵
CN216691206U (zh) 发动机润滑油路
CN214007289U (zh) 活塞冷却喷油系统及发动机
CN216111029U (zh) 车辆发动机润滑系统、车辆发动机和车辆
CN214464576U (zh) 一种紧凑式发动机缸体油道结构
CN114575957B (zh) 一种柴油机润滑油道总成的油量调节方法
WO2023000661A1 (zh) 发动机
CN114991927B (zh) 发动机油道系统、控制方法及车辆
CN216110963U (zh) 车辆发动机和车辆
CN221195182U (zh) 发动机润滑系统、发动机及车辆
KR101490900B1 (ko) 가변 압축비 엔진용 오일 공급 통로
CN117189298A (zh) 一种带压力调节功能的下挂齿轮式润滑油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