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40247A - 一种板材表面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板材表面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40247A
CN112140247A CN202011021209.8A CN202011021209A CN112140247A CN 112140247 A CN112140247 A CN 112140247A CN 202011021209 A CN202011021209 A CN 202011021209A CN 112140247 A CN112140247 A CN 1121402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rod
shell
rack
fix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2120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葛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ngjiagang Shenggang Non Metallic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ngjiagang Shenggang Non Metallic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ngjiagang Shenggang Non Metallic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angjiagang Shenggang Non Metallic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2120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40247A/zh
Publication of CN1121402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402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7WORKING OR PRESERVING WOOD OR SIMILAR MATERIAL; NAILING OR STAPLING MACHINES IN GENERAL
    • B27CPLANING, DRILLING, MILLING, TURNING OR UNIVERSAL MACHINES FOR WOOD OR SIMILAR MATERIAL
    • B27C5/00Machines designed for producing special profiles or shaped work, e.g. by rotary cutters; Equipment therefor
    • B27C5/02Machines with ta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7WORKING OR PRESERVING WOOD OR SIMILAR MATERIAL; NAILING OR STAPLING MACHINES IN GENERAL
    • B27CPLANING, DRILLING, MILLING, TURNING OR UNIVERSAL MACHINES FOR WOOD OR SIMILAR MATERIAL
    • B27C1/00Machines for producing flat surfaces, e.g. by rotary cutters; Equipment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7WORKING OR PRESERVING WOOD OR SIMILAR MATERIAL; NAILING OR STAPLING MACHINES IN GENERAL
    • B27CPLANING, DRILLING, MILLING, TURNING OR UNIVERSAL MACHINES FOR WOOD OR SIMILAR MATERIAL
    • B27C1/00Machines for producing flat surfaces, e.g. by rotary cutters; Equipment therefor
    • B27C1/14Other details or accessor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7WORKING OR PRESERVING WOOD OR SIMILAR MATERIAL; NAILING OR STAPLING MACHINES IN GENERAL
    • B27CPLANING, DRILLING, MILLING, TURNING OR UNIVERSAL MACHINES FOR WOOD OR SIMILAR MATERIAL
    • B27C5/00Machines designed for producing special profiles or shaped work, e.g. by rotary cutters; Equipment therefor
    • B27C5/02Machines with table
    • B27C5/06Arrangements for clamping or feeding work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Forests & Forestry (AREA)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板材表面加工装置,涉及板材加工技术领域。在本申请中,板材表面加工装置,包括:机体设置在平面上,机体包括:在机架的一侧设置有容纳壳,容纳壳与机架固定连接,在机架的外侧设置有刨花机,刨花机用于加工板材;控制电机设置在机架的表面;限位器设置在机架的表面;环形轨道位于限位器和容纳壳的中间,环形轨道与机架固定连接,环形轨道设置为圆环形;固定装置设置在环形轨道的中间;驱动装置设置在固定装置的下方;稳定装置设置在固定装置的上方;辅助定位装置设置在容纳壳中。本发明用于现有技术中板材表面凹槽加工时无法快速加工,双面加工需要人工进行手动翻面容易导致加工位位移凹槽无法对应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板材表面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板材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板材表面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板材以其坚固、美观等优点,在我国工业生产及人们的办公、家具环境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板材的使用量也越来越多,板材生产厂家也不断的扩大产量与产品种类。
板材在加工时还会对板材两侧边加工出凹槽形,目前的加工方法采用手工加工,操作比较复杂,开出的凹槽无法保持平齐而且加工效率低下,而采用大型加工机床来加工的话可以达到较高的加工效率和效果,但是大型机床结构复杂、制作成本太高,在板材进行双面加工时还需要人工手动进行翻面容易造成对位不准确加工位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板材表面加工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板材表面凹槽加工时无法快速加工,双面加工需要人工进行手动翻面容易导致加工位位移凹槽无法对应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板材表面加工装置,包括:机体,该机体设置在平面上,该机体包括:机架,在该机架的一侧设置有容纳壳,该容纳壳与该机架固定连接,在该机架的外侧设置有刨花机,该刨花机用于加工板材;控制电机,该控制电机设置在该机架的表面,该控制电机与该机架连接,该控制电机能沿该机架的延伸方向移动;限位器,该限位器设置在该机架的表面,该限位器与该机架固定连接,该限位器与该容纳壳呈相对设置,该限位器用于板材的固定;环形轨道,该环形轨道位于该限位器和该容纳壳的中间,该环形轨道与该机架固定连接,该环形轨道设置为圆环形;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设置在该环形轨道的中间,该固定装置与该机架活动连接,该固定装置用于固定夹持板材;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设置在该固定装置的下方,该驱动装置与该固定装置配合连接;稳定装置,该稳定装置设置在该固定装置的上方,该稳定装置与该机架固定连接,该稳定装置的一端穿过该环形轨道上表面;辅助定位装置,该辅助定位装置设置在该容纳壳中,该辅助定位装置位于该驱动装置的右侧,该辅助定位装置与该驱动装置接触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申请采用固定装置、驱动装置、辅助定位装置的配合使用,通过固定装置在板材放置在机架内部后,板材向下施力固定装置带动驱动装置,通过驱动装置带动辅助定位装置运动,通过固定装置、辅助定位装置对板材的四周进行固定夹持然后进行板材加工,在加工后通过控制电机带动固定装置整体转动180°并将板材翻面,在板材翻面的同时固定装置始终对板材进行夹持防止掉落,板材翻面后直接进行另一面加工,加工完成后固定装置、辅助定位装置、驱动装置复位板材直接向下出料,不需要将板材取出提高加工效率。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壳,该固定壳设置在该环形轨道的中间,该固定壳的外周不与该环形轨道接触,该固定壳的外侧表面设置有圆形柱,该固定壳的圆形柱与该控制电机配合,该固定壳的下表面设置有弧形块,该固定壳的弧形块与该机架配合连接,该固定壳的弧形块在该固定壳旋转时跟随转动;卡板,该卡板设置在该固定壳的内部,该卡板与该固定壳活动连接,该卡板可沿该固定壳的延伸方向移动,该卡板在初始状态时该卡板的一端表面与该固定壳的表面平齐,该卡板在使用时该卡板的一端表面多出该固定壳的表面;推动板,该推动板设置在固定壳的内部,该推动板位于该卡板的上方,该推动板的一端与该卡板的另一端接触连接;压杆,该压杆设置在该固定壳的内部,并在该固定壳的内部活动连接,该压杆的一端位于该推动板的上方,该压杆的一端与该推动板的表面之间留有间距;底板,该底板设置在该固定壳的内部,并与该固定壳活动连接,该底板的表面设置有T形块;侧板,该侧板设置在该卡板的下方,该侧板的上表面与该卡板的下表面贴合,该侧板的外表面与该固定壳的表面平齐,该侧板与该固定壳活动连接;顶压杆,该顶压杆设置在该底板的下表面,该顶压杆与该固定壳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卡板和该推动板互相接触的一端设置为斜面,该卡板和该推动板的外侧设置有复位弹簧,该复位弹簧与该卡板和该推动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压杆设置为带有开口的中空方形块,该压杆位于该推动板上方的一端长度短于另一端长度;该侧板的内表面设置有长方形块,该侧板的长方块位于该压杆长的一端上方;该侧板的内表面还设置有带有凹槽的长方形块,该侧板的长方形块凹槽形状设置为T形并与该底板的T形块配合;该底板通过外置的推动机伸缩移动。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驱动装置包括:驱动外壳,该驱动外壳设置在该固定装置的下方,该驱动外壳与该机架固定连接,该驱动外壳的上方与该固定装置的下方之间留有间距;升降杆,该升降杆设置在该驱动外壳的内部,该升降杆与该驱动外壳活动连接;连杆,该连杆设置在该驱动外壳的内部,该连杆的一端与该升降杆的一端活动连接;第一摆杆,该第一摆杆设置在该驱动外壳的内部,该第一摆杆的一端与该连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推动杆,该推动杆设置在该驱动外壳的内部,该推动杆的外周与该第一摆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升降杆的一端设置有T形凹槽;该第一摆杆的中间设置有旋转轴,该第一摆杆通过该旋转轴与该驱动外壳的内部活动连接;该推动杆穿过该驱动外壳的内部,该推动杆的右侧一端设置为带有斜面的长方形块,该推动杆带有斜面的长方形块端与该辅助定位装置配合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辅助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杆,该定位杆设置在该容纳壳的内部,该定位杆与该容纳壳活动连接,该定位杆与该驱动装置配合的一端设置有斜面;第二摆杆,该第二摆杆设置在该容纳壳的内部,该第二摆杆的一端与该定位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定位块,该定位块设置在该容纳壳的内部,该定位块的外侧与该第二摆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第二摆杆设置为倾斜放置,该定位块设置为L形,该定位块能沿该容纳壳的延伸方向移动将该定位块的下表面贴合在板材的表面。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控制电机的旋转端插入该固定壳圆形柱的凹槽中,该控制电机的旋转端与该固定壳圆形柱啮合连接带动该固定装置整体旋转180°。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板材表面加工装置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输送板材将板材移动到机架的内部,板材的相对两侧表面贴合在固定装置的外表面,板材的另外两侧表面贴合分别贴合辅助定位装置和限位器,通过外置推动机将底板向外推出,同时底板的T形块与侧板的长方形块配合扣接,然后将板材的下表面贴合在底板的上表面,之后对板材的上表面向下施力,使得板材下表面贴合的底板受力将底板向下推动;
底板受力后向下移动带动侧板移动,侧板移动的同时侧板表面的长方形块贴合压杆的表面带动压杆向下移动,压杆另一端与推动板贴合从而带动推动板向下移动,通过推动板与卡板贴合将卡板向外挤出,卡板的下表面贴合板材的上表面与底板配合对板材进行夹持;
底板向下移动时还会带动顶压杆向下移动,与顶压杆连接的升降杆向下移动,通过升降杆带动连杆转动,连杆转动带动第一摆杆向右转动,第一摆杆的另一端带动推动杆横向移动,在推动杆横向移动时推动杆的长方形斜面端会与定位杆接触,推动杆向内收缩挤压定位杆横移,从而定位杆推动第二摆杆转动,通过第二摆杆将定位块推出容纳壳,定位块的内表面贴合板材的侧面与固定装置配合对板材进行夹持固定;
固定完成后刨花机对板材表面进行加工,在板材一面加工完成后固定装置保持夹持,控制电机向固定装置靠近,控制电机的旋转端与固定壳的圆形柱啮合,通过控制电机带动固定装置整体旋转180°,板材也跟随旋转进行翻面,固定装置与稳定装置扣接保持板材的固定夹持然后对板材的另一面进行加工,板材另一面加工完成后固定装置复位同时解除对板材的固定,板材直接向下进行出料。
本发明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板材表面加工装置在对板材表面进行加工时通过固定装置在板材放置到底板后,板材向下施力使得底板带动侧板向下移动,在侧板向下移动的同时侧板表面的长方形块贴合压杆,从而使得压杆向下移动,通过压杆带动推动板下移,推动板下移过程中对卡板进行挤压将卡板挤压出固定壳的内部,在卡板伸出固定壳的内部后与底板配合对板材的两面进行夹持,在底板向下移动的同时还会带动顶压杆向下移动,通过顶压杆带动升降杆移动,利用升降杆的移动对连杆进行转动,之后通过连杆的转动拉动第一摆杆转动,与第一摆杆的一端连接的推动杆进行横向移动,在推动杆横移时与推动杆贴合的定位杆移动,通过定位杆的移动推动第二摆杆转动,第二摆杆的转动带动定位块伸出容纳壳的内部,定位块的表面对板材的表面进行贴合,并且限位器也对板材的侧面进行限位夹持,通过辅助定位装置、固定装置、驱动装置实现对板材的固定夹持,在板材表面加工时减少板材抖动加工位偏移。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加工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加工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加工装置的半侧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加工装置的另一方向半侧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加工装置的内部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加工装置的内部立体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加工装置对板材夹持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加工装置的固定装置旋转换位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加工装置的工作过程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加工装置加工后的板材示意图
10、机体 101、机架 102、控制电机
103、限位器 104、环形轨道 1041、环形槽
105、容纳壳 20、刨花机 30、板材
40、驱动装置 401、驱动外壳 402、升降杆
403、连杆 404、推动杆 405、第一摆杆
50、固定装置 501、固定壳 502、卡板
503、推动板 504、压杆 505、底板
506、顶压杆 507、复位弹簧 508、侧板
60、稳定装置 70、辅助定位装置 701、定位杆
702、第二摆杆 703、定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中”“上”、“下”、“左”、“右”、“内”、“外”、“顶”、“底”、“侧”、“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一”、“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出于简明和说明的目的,实施例的原理主要通过参考例子来描述。在以下描述中,很多具体细节被提出用以提供对实施例的彻底理解。然而明显的是,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这些实施例在实践中可以不限于这些具体细节。在一些实例中,没有详细地描述公知方法和结构,以避免无必要地使这些实施例变得难以理解。另外,所有实施例可以互相结合使用。
实施例一:
如图1、2、3、4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板材30表面加工装置,包括:机体10、固定装置50、驱动装置40、稳定装置60、辅助定位装置70,机体10设置在平面上,机体10包括:机架101、控制电机102、限位器103、环形轨道104,在机架101的一侧设置有容纳壳,容纳壳与机架101固定连接,在机架101的外侧设置有刨花机20,刨花机20用于加工板材30;控制电机102设置在机架101的表面,控制电机102与机架101连接,控制电机102能沿机架101的延伸方向移动;限位器103设置在机架101的表面,限位器103与机架101固定连接,限位器103与容纳壳呈相对设置,限位器103用于板材30的固定;环形轨道104位于限位器103和容纳壳的中间,环形轨道104与机架101固定连接,环形轨道104设置为圆环形;固定装置50设置在环形轨道104的中间,固定装置50与机架101活动连接,固定装置50用于固定夹持板材30;驱动装置40设置在固定装置50的下方,驱动装置40与固定装置50配合连接;稳定装置60设置在固定装置50的上方,稳定装置60与机架101固定连接,稳定装置60的一端穿过环形轨道104上表面;辅助定位装置70设置在容纳壳中,辅助定位装置70位于驱动装置40的右侧,辅助定位装置70与驱动装置40接触连接。
如图5、6所示,固定装置50包括:固定壳501、卡板502、推动板503、压杆504、底板505、顶压杆506、复位弹簧507、侧板,固定壳501设置在环形轨道104的中间,固定壳501的外周不与环形轨道104接触,固定壳501的外侧表面设置有圆形柱,固定壳501的圆形柱与控制电机102配合,固定壳501的下表面设置有弧形块,固定壳501的弧形块与机架101配合连接,固定壳501的弧形块在固定壳501旋转时跟随转动;卡板502设置在固定壳501的内部,卡板502与固定壳501活动连接,卡板502可沿固定壳501的延伸方向移动,卡板502在初始状态时卡板502的一端表面与固定壳501的表面平齐,卡板502在使用时卡板502的一端表面多出固定壳501的表面;推动板503设置在固定壳501的内部,推动板503位于卡板502的上方,推动板503的一端与卡板502的另一端接触连接;压杆504设置在固定壳501的内部,并在固定壳501的内部活动连接,压杆504的一端位于推动板503的上方,压杆504的一端与推动板503的表面之间留有间距;底板505设置在固定壳501的内部,并与固定壳501活动连接,底板505的表面设置有T形块;侧板设置在卡板502的下方,侧板的上表面与卡板502的下表面贴合,侧板的外表面与固定壳501的表面平齐,侧板与固定壳501活动连接;顶压杆506设置在底板505的下表面,顶压杆506与固定壳501活动连接。
卡板502和推动板503互相接触的一端设置为斜面,卡板502和推动板503的外侧设置有复位弹簧507,复位弹簧507与卡板502和推动板503固定连接。
压杆504设置为带有开口的中空方形块,压杆504位于推动板503上方的一端长度短于另一端长度;侧板的内表面设置有长方形块,侧板的长方块位于压杆504长的一端上方;侧板的内表面还设置有带有凹槽的长方形块,侧板的长方形块凹槽形状设置为T形并与底板505的T形块配合;底板505通过外置的推动机伸缩移动。
如图5、6、7所示,驱动装置40包括:驱动外壳401、升降杆402、连杆403、第一摆杆405、推动杆404,驱动外壳401设置在固定装置50的下方,驱动外壳401与机架101固定连接,驱动外壳401的上方与固定装置50的下方之间留有间距;升降杆402设置在驱动外壳401的内部,升降杆402与驱动外壳401活动连接;连杆403设置在驱动外壳401的内部,连杆403的一端与升降杆402的一端活动连接;第一摆杆405设置在驱动外壳401的内部,第一摆杆405的一端与连杆403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推动杆404设置在驱动外壳401的内部,推动杆404的外周与第一摆杆405的另一端活动连接。
升降杆402的一端设置有T形凹槽;第一摆杆405的中间设置有旋转轴,第一摆杆405通过旋转轴与驱动外壳401的内部活动连接;推动杆404穿过驱动外壳401的内部,推动杆404的右侧一端设置为带有斜面的长方形块,推动杆404带有斜面的长方形块端与辅助定位装置70配合连接。
如图8所示,辅助定位装置70包括:定位杆701、定位块703、第二摆杆702,定位杆701设置在容纳壳的内部,定位杆701与容纳壳活动连接,定位杆701与驱动装置40配合的一端设置有斜面;第二摆杆702设置在容纳壳的内部,第二摆杆702的一端与定位杆701的另一端活动连接;定位块703设置在容纳壳的内部,定位块703的外侧与第二摆杆702的另一端活动连接。
第二摆杆702设置为倾斜放置,定位块703设置为L形,定位块703能沿容纳壳的延伸方向移动将定位块703的下表面贴合在板材30的表面。
控制电机102的旋转端插入固定壳501圆形柱的凹槽中,控制电机102的旋转端与固定壳501圆形柱啮合连接带动固定装置50整体旋转180°。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申请采用固定装置50、驱动装置40、辅助定位装置70的配合使用,通过固定装置50在板材30放置在机架101内部后,板材30向下施力固定装置50带动驱动装置40,通过驱动装置40带动辅助定位装置70运动,通过固定装置50、辅助定位装置70对板材30的四周进行固定夹持然后进行板材30加工,在加工后通过控制电机102带动固定装置50整体转动180°并将板材30翻面,在板材30翻面的同时固定装置50始终对板材30进行夹持防止掉落,板材30翻面后直接进行另一面加工,加工完成后固定装置50、辅助定位装置70、驱动装置40复位板材30直接向下出料,不需要将板材30取出提高加工效率。在对板材30表面进行加工时通过固定装置50在板材30放置到底板505后,板材30向下施力使得底板505带动侧板向下移动,在侧板向下移动的同时侧板表面的长方形块贴合压杆504,从而使得压杆504向下移动,通过压杆504带动推动板503下移,推动板503下移过程中对卡板502进行挤压将卡板502挤压出固定壳501的内部,在卡板502伸出固定壳501的内部后与底板505配合对板材30的两面进行夹持,在底板505向下移动的同时还会带动顶压杆506向下移动,通过顶压杆506带动升降杆402移动,利用升降杆402的移动对连杆403进行转动,之后通过连杆403的转动拉动第一摆杆405转动,与第一摆杆405的一端连接的推动杆404进行横向移动,在推动杆404横移时与推动杆404贴合的定位杆701移动,通过定位杆701的移动推动第二摆杆702转动,第二摆杆702的转动带动定位块703伸出容纳壳的内部,定位块703的表面对板材30的表面进行贴合,并且限位器103也对板材30的侧面进行限位夹持,通过辅助定位装置70、固定装置50、驱动装置40实现对板材30的固定夹持,在板材30表面加工时减少板材30抖动加工位偏移。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相同,还包括如图7、8所示,环形轨道104的内表面设置有环形槽1041,环形轨道104的环形槽1041呈倒凸形,环形轨道104的环形槽1041与顶压杆504506的一端适配,在固定装置50整体旋转时顶压杆504506保持在环形轨道104的环形槽1041中使得固定装置50始终对板材30夹持。在固定装置50旋转的过程中顶压杆506插接在环形轨道104的环形槽1041中,使得卡板502、推动板503、压杆504、底板505、侧板始终保持固定状态进而保证板材30在跟随转动的时候不会脱离,发生位移,在固定装置50完成转动后保持板材30的板面不会发生移动保持加工准确度,同时板材30翻面加工完成后固定装置50复位,同时固定装置50、驱动装置40、辅助定位装置70接触固定状态板材30直接向下卸料,不用人工将板材30取出提高加工效率。
实施例三:
如图9所示,还提供了一种板材30表面加工装置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输送板材30将板材30移动到机架101的内部,板材30的相对两侧表面贴合在固定装置50的外表面,板材30的另外两侧表面贴合分别贴合辅助定位装置70和限位器103,通过外置推动机将底板505向外推出,同时底板505的T形块与侧板的长方形块配合扣接,然后将板材30的下表面贴合在底板505的上表面,之后对板材30的上表面向下施力,使得板材30下表面贴合的底板505受力将底板505向下推动;
底板505受力后向下移动带动侧板移动,侧板移动的同时侧板表面的长方形块贴合压杆504的表面带动压杆504向下移动,压杆504另一端与推动板503贴合从而带动推动板503向下移动,通过推动板503与卡板502贴合将卡板502向外挤出,卡板502的下表面贴合板材30的上表面与底板505配合对板材30进行夹持;
底板505向下移动时还会带动顶压杆506向下移动,与顶压杆506连接的升降杆402向下移动,通过升降杆402带动连杆403转动,连杆403转动带动第一摆杆405向右转动,第一摆杆405的另一端带动推动杆404横向移动,在推动杆404横向移动时推动杆404的长方形斜面端会与定位杆701接触,推动杆404向内收缩挤压定位杆701横移,从而定位杆701推动第二摆杆702转动,通过第二摆杆702将定位块703推出容纳壳,定位块703的内表面贴合板材30的侧面与固定装置50配合对板材30进行夹持固定;
固定完成后刨花机20对板材30表面进行加工,在板材30一面加工完成后固定装置50保持夹持,控制电机102向固定装置50靠近,控制电机102的旋转端与固定壳501的圆形柱啮合,通过控制电机102带动固定装置50整体旋转180°,板材30也跟随旋转进行翻面,固定装置50与稳定装置60扣接保持板材30的固定夹持然后对板材30的另一面进行加工,板材30另一面加工完成后固定装置50复位同时解除对板材30的固定,板材30直接向下进行出料。
本发明的板材30表面加工装置在对板材30表面进行加工时通过固定装置50在板材30放置到底板505后,板材30向下施力使得底板505带动侧板向下移动,在侧板向下移动的同时侧板表面的长方形块贴合压杆504,从而使得压杆504向下移动,通过压杆504带动推动板503下移,推动板503下移过程中对卡板502进行挤压将卡板502挤压出固定壳501的内部,在卡板502伸出固定壳501的内部后与底板505配合对板材30的两面进行夹持,在底板505向下移动的同时还会带动顶压杆506向下移动,通过顶压杆506带动升降杆402移动,利用升降杆402的移动对连杆403进行转动,之后通过连杆403的转动拉动第一摆杆405转动,与第一摆杆405的一端连接的推动杆404进行横向移动,在推动杆404横移时与推动杆404贴合的定位杆701移动,通过定位杆701的移动推动第二摆杆702转动,第二摆杆702的转动带动定位块703伸出容纳壳的内部,定位块703的表面对板材30的表面进行贴合,并且限位器103也对板材30的侧面进行限位夹持,通过辅助定位装置70、固定装置50、驱动装置40实现对板材30的固定夹持,在板材30表面加工时减少板材30抖动加工位偏移。
尽管上面对本申请说明性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不仅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只要各种变化只要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申请精神和范围内,一切利用本申请构思的申请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Claims (10)

1.一种板材表面加工装置,其中,包括:
机体,所述机体设置在平面上,所述机体包括:
机架,在所述机架的一侧设置有容纳壳,所述容纳壳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在所述机架的外侧设置有刨花机,所述刨花机用于加工板材;
控制电机,所述控制电机设置在所述机架的表面,所述控制电机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控制电机能沿所述机架的延伸方向移动;
限位器,所述限位器设置在所述机架的表面,所述限位器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器与所述容纳壳呈相对设置,所述限位器用于板材的固定;
环形轨道,所述环形轨道位于所述限位器和所述容纳壳的中间,所述环形轨道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所述环形轨道设置为圆环形;
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设置在所述环形轨道的中间,所述固定装置与所述机架活动连接,所述固定装置用于固定夹持板材;
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固定装置的下方,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固定装置配合连接;
稳定装置,所述稳定装置设置在所述固定装置的上方,所述稳定装置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所述稳定装置的一端穿过所述环形轨道上表面;
辅助定位装置,所述辅助定位装置设置在所述容纳壳中,所述辅助定位装置位于所述驱动装置的右侧,所述辅助定位装置与所述驱动装置接触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材表面加工装置,其中,所述固定装置包括:
固定壳,所述固定壳设置在所述环形轨道的中间,所述固定壳的外周不与所述环形轨道接触,所述固定壳的外侧表面设置有圆形柱,所述固定壳的圆形柱与所述控制电机配合,所述固定壳的下表面设置有弧形块,所述固定壳的弧形块与所述机架配合连接,所述固定壳的弧形块在所述固定壳旋转时跟随转动;
卡板,所述卡板设置在所述固定壳的内部,所述卡板与所述固定壳活动连接,所述卡板可沿所述固定壳的延伸方向移动,所述卡板在初始状态时所述卡板的一端表面与所述固定壳的表面平齐,所述卡板在使用时所述卡板的一端表面多出所述固定壳的表面;
推动板,所述推动板设置在固定壳的内部,所述推动板位于所述卡板的上方,所述推动板的一端与所述卡板的另一端接触连接;
压杆,所述压杆设置在所述固定壳的内部,并在所述固定壳的内部活动连接,所述压杆的一端位于所述推动板的上方,所述压杆的一端与所述推动板的表面之间留有间距;
底板,所述底板设置在所述固定壳的内部,并与所述固定壳活动连接,所述底板的表面设置有T形块;
侧板,所述侧板设置在所述卡板的下方,所述侧板的上表面与所述卡板的下表面贴合,所述侧板的外表面与所述固定壳的表面平齐,所述侧板与所述固定壳活动连接;
顶压杆,所述顶压杆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下表面,所述顶压杆与所述固定壳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板材表面加工装置,其中,所述卡板和所述推动板互相接触的一端设置为斜面,所述卡板和所述推动板的外侧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与所述卡板和所述推动板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板材表面加工装置,其中,所述压杆设置为带有开口的中空方形块,所述压杆位于所述推动板上方的一端长度短于另一端长度;
所述侧板的内表面设置有长方形块,所述侧板的长方块位于所述压杆长的一端上方;
所述侧板的内表面还设置有带有凹槽的长方形块,所述侧板的长方形块凹槽形状设置为T形并与所述底板的T形块配合;
所述底板通过外置的推动机伸缩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材表面加工装置,其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
驱动外壳,所述驱动外壳设置在所述固定装置的下方,所述驱动外壳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所述驱动外壳的上方与所述固定装置的下方之间留有间距;
升降杆,所述升降杆设置在所述驱动外壳的内部,所述升降杆与所述驱动外壳活动连接;
连杆,所述连杆设置在所述驱动外壳的内部,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升降杆的一端活动连接;
第一摆杆,所述第一摆杆设置在所述驱动外壳的内部,所述第一摆杆的一端与所述连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
推动杆,所述推动杆设置在所述驱动外壳的内部,所述推动杆的外周与所述第一摆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板材表面加工装置,其中,所述升降杆的一端设置有T形凹槽;
所述第一摆杆的中间设置有旋转轴,所述第一摆杆通过所述旋转轴与所述驱动外壳的内部活动连接;
所述推动杆穿过所述驱动外壳的内部,所述推动杆的右侧一端设置为带有斜面的长方形块,所述推动杆带有斜面的长方形块端与所述辅助定位装置配合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材表面加工装置,其中,所述辅助定位装置包括:
定位杆,所述定位杆设置在所述容纳壳的内部,所述定位杆与所述容纳壳活动连接,所述定位杆与所述驱动装置配合的一端设置有斜面;
第二摆杆,所述第二摆杆设置在所述容纳壳的内部,所述第二摆杆的一端与所述定位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
定位块,所述定位块设置在所述容纳壳的内部,所述定位块的外侧与所述第二摆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板材表面加工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摆杆设置为倾斜放置,所述定位块设置为L形,所述定位块能沿所述容纳壳的延伸方向移动将所述定位块的下表面贴合在板材的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板材表面加工装置,其中,所述控制电机的旋转端插入所述固定壳圆形柱的凹槽中,所述控制电机的旋转端与所述固定壳圆形柱啮合连接带动所述固定装置整体旋转180°。
10.一种板材表面加工装置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输送板材将板材移动到机架的内部,板材的相对两侧表面贴合在固定装置的外表面,板材的另外两侧表面贴合分别贴合辅助定位装置和限位器,通过外置推动机将底板向外推出,同时底板的T形块与侧板的长方形块配合扣接,然后将板材的下表面贴合在底板的上表面,之后对板材的上表面向下施力,使得板材下表面贴合的底板受力将底板向下推动;
底板受力后向下移动带动侧板移动,侧板移动的同时侧板表面的长方形块贴合压杆的表面带动压杆向下移动,压杆另一端与推动板贴合从而带动推动板向下移动,通过推动板与卡板贴合将卡板向外挤出,卡板的下表面贴合板材的上表面与底板配合对板材进行夹持;
底板向下移动时还会带动顶压杆向下移动,与顶压杆连接的升降杆向下移动,通过升降杆带动连杆转动,连杆转动带动第一摆杆向右转动,第一摆杆的另一端带动推动杆横向移动,在推动杆横向移动时推动杆的长方形斜面端会与定位杆接触,推动杆向内收缩挤压定位杆横移,从而定位杆推动第二摆杆转动,通过第二摆杆将定位块推出容纳壳,定位块的内表面贴合板材的侧面与固定装置配合对板材进行夹持固定;
固定完成后刨花机对板材表面进行加工,在板材一面加工完成后固定装置保持夹持,控制电机向固定装置靠近,控制电机的旋转端与固定壳的圆形柱啮合,通过控制电机带动固定装置整体旋转180°,板材也跟随旋转进行翻面,固定装置与稳定装置扣接保持板材的固定夹持然后对板材的另一面进行加工,板材另一面加工完成后固定装置复位同时解除对板材的固定,板材直接向下进行出料。
CN202011021209.8A 2020-09-25 2020-09-25 一种板材表面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 Pending CN11214024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21209.8A CN112140247A (zh) 2020-09-25 2020-09-25 一种板材表面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21209.8A CN112140247A (zh) 2020-09-25 2020-09-25 一种板材表面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40247A true CN112140247A (zh) 2020-12-29

Family

ID=738969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21209.8A Pending CN112140247A (zh) 2020-09-25 2020-09-25 一种板材表面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40247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473934U (zh) * 2015-02-13 2015-07-15 遂川县洪林木业有限公司 一种木板翻板机
CN108161090A (zh) * 2017-12-29 2018-06-15 苏波 一种板材的双面开槽装置
CN208022333U (zh) * 2018-03-05 2018-10-30 江苏名乐地板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木板加工的翻转机构
CN109877918A (zh) * 2019-04-22 2019-06-14 文静 具有自动翻转功能的加工中心
CN209740095U (zh) * 2019-04-22 2019-12-06 郑州中天建筑节能有限公司 一种免拆外模板翻板机
CN210525376U (zh) * 2019-08-09 2020-05-15 张继东 一种新型的镂空花边家具的花纹雕刻装置
CN211072777U (zh) * 2019-07-25 2020-07-24 四川博瑞威尔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翻转板材的装置
CN211073509U (zh) * 2019-12-14 2020-07-24 赣州市南康区一品缘家具有限公司 一种实木加工自动翻板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473934U (zh) * 2015-02-13 2015-07-15 遂川县洪林木业有限公司 一种木板翻板机
CN108161090A (zh) * 2017-12-29 2018-06-15 苏波 一种板材的双面开槽装置
CN208022333U (zh) * 2018-03-05 2018-10-30 江苏名乐地板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木板加工的翻转机构
CN109877918A (zh) * 2019-04-22 2019-06-14 文静 具有自动翻转功能的加工中心
CN209740095U (zh) * 2019-04-22 2019-12-06 郑州中天建筑节能有限公司 一种免拆外模板翻板机
CN211072777U (zh) * 2019-07-25 2020-07-24 四川博瑞威尔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翻转板材的装置
CN210525376U (zh) * 2019-08-09 2020-05-15 张继东 一种新型的镂空花边家具的花纹雕刻装置
CN211073509U (zh) * 2019-12-14 2020-07-24 赣州市南康区一品缘家具有限公司 一种实木加工自动翻板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40157B (zh) 一种灌装食品封装用瓶盖旋紧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3561126U (zh) 一种用于机械加工用快速压紧装置
CN114102471A (zh) 一种汽车保险杠检具及其使用方法
CN213395259U (zh) 一种环保型锅炉的支撑架设装置
CN112140247A (zh) 一种板材表面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
CN219469654U (zh) 一种富氢水铝瓶盖子旋紧装置
CN112372202A (zh) 一种基于机器人制造的零配件焊接工装
CN206779982U (zh) 夹紧机构及夹紧工作台
CN213560973U (zh) 一种千秋盖组装用压装装置
CN212946572U (zh) 一种网关壳体生产加工的夹持装置
CN110576473B (zh) 一种节能保温板夹持设备
CN107030462B (zh) 翻转移动组装工装及其翻转移动组装方法
CN202290910U (zh) 具有改良结构的空心铝条折弯设备
CN215471264U (zh) 一种工业机器人的防水密封装置
CN214293384U (zh) 一种适应槟榔自动加工生产线的夹紧装置
CN215239135U (zh) 自动锁附装置
CN217416357U (zh) 一种高适应性的多点联锁定位的灌装装置
CN212470616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用夹紧固定装置
CN219383487U (zh) 一种宽材料储料机构
CN220829937U (zh) 一种微晶异质结电池生产用花篮自动压杆装置
CN218056028U (zh) 流转切换撕膜装置
CN216829751U (zh) 一种旋转夹紧机构
CN218227826U (zh) 一种吸塑机用的全自动夹具
CN214417510U (zh) 一种零件冲床用的夹持机构
CN210756857U (zh) 一种电机模具的生产加工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