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36164B - 支架结构及可移动平台 - Google Patents
支架结构及可移动平台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136164B CN112136164B CN201980030594.1A CN201980030594A CN112136164B CN 112136164 B CN112136164 B CN 112136164B CN 201980030594 A CN201980030594 A CN 201980030594A CN 112136164 B CN112136164 B CN 11213616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ireless network
- network card
- control terminal
-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 cov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5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6260 foam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324 bea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1015 abdome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351 stiffen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742 Cotto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C—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MEASURED VALUES, CONTROL OR SIMILAR SIGNALS
- G08C17/00—Arrangement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wireless electrical link
- G08C17/02—Arrangement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wireless electrical link using a radio link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一种支架结构(100)及可移动平台(1000)。支架结构(100)包括支架(10)、设置在支架(10)上的第一通信接口(221)及第二通信接口(211)。支架(10)与控制终端(300)连接并装载无线网卡(200)。第一通信接口(221)与控制终端(300)的通信接口电连接。第二通信接口(211)与无线网卡(200)的通信接口(201)电连接。第一通信接口(221)与第二通信接口(211)实现控制终端(300)与无线网卡(200)的数据交互。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支架结构及可移动平台。
背景技术
在通过遥控器对无人机进行控制的场合中,4G或5G等网络的加入可以扩展无人机的软件定义无线电传输,实现无人机的超远距离飞行和和控制。为使得无人机可以进行移动数据网络的通信,需要在无人机和遥控器上安装无线上网卡。无人机或遥控器等控制终端通常是在室外等复杂环境中使用,而现有的将无线网卡又通常是直接插接在控制终端开设的USB接口上,如此容易导致无线网卡与控制终端无法实现稳定的数据交互。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支架结构及可移动平台。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支架结构包括支架、第一通信接口及第二通信接口。所述支架与控制终端可拆卸式机械连接,所述支架用于装载无线网卡。所述第一通信接口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一通信接口用于与所述控制终端的通信接口可拆卸电连接。所述第二通信接口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二通信接口用于与所述无线网卡的通信接口可拆卸电连接。所述第一通信接口与所述第二通信接口用于实现所述控制终端与所述无线网卡之间的数据交互。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可移动平台包括控制终端及支架结构。所述支架结构与所述控制终端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架结构包括支架、第一通信接口及第二通信接口。所述支架与控制终端可拆卸式机械连接,所述支架用于装载无线网卡。所述第一通信接口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一通信接口用于与所述控制终端的通信接口可拆卸电连接。所述第二通信接口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二通信接口用于与所述无线网卡的通信接口可拆卸电连接。所述第一通信接口与所述第二通信接口用于实现所述控制终端与所述无线网卡之间的数据交互。
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可移动平台的立体装配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可移动平台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可移动平台的III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支架结构和无线网卡的立体装配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支架结构和无线网卡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6是图4的支架结构和无线网卡沿VI-VI线的截面示意图;
图7是图4的支架结构和无线网卡沿VII-VII线的截面示意图;
图8至图12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支架结构在不同状态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支架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自始至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
另外,下面结合附图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请参阅图2和图5,本申请提供一种支架结构100。支架结构100包括支架10、第一通信接口221、及第二通信接口211。第一通信接口221和第二通信接口211均设置在支架10上。支架10与控制终端300可拆卸式机械连接,支架10用于装载无线网卡200。第一通信接口221用于与控制终端300的通信接口可拆卸电连接。第二通信接口211用于与无线网卡200的通信接口201可拆卸电连接。第一通信接口221与第二通信接口211用于实现控制终端300与无线网卡200之间的数据交互。
上述控制终端300可以是无人设备的控制终端,例如,用于控制一架或者多架无人机的遥控器,用于控制一辆或者多辆无人车的遥控器,等等。
上述无线网卡200不限于其通信制式。例如,4G、5G,WiFi,或者物联网相关通信制式等等,均可以被应用于无线网卡200。
相关技术中,无线网卡通常直接插接在控制终端开设的通信接口上,此时仅有无线网卡与控制终端插接的位置受力,二者的连接不稳定,尤其是在控制终端移动过程中更容易出现无线网卡从控制终端上部分脱离或完全脱离的情况,导致无线网卡无法与控制终端进行稳定的数据交互。
控制终端易发生掉落、碰撞等情况,若将无线网卡的通信接口直接插接于控制终端的通信接口,通信接口本身也承载着固定无线网卡的机械力。在一些无人机的农业、测绘、高压应用中,作业环境可能较为恶劣;另外在一些创客机器人的应用场景中,主要使用人群为儿童,增加了其控制终端的掉落风险。控制终端发生碰撞,通信接口也会受到撞击力的影响,其中的通信端子发生形变,导致数据交互不稳定甚至失效。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支架结构100设置了第一通信接口221和第二通信接口211来实现控制终端300与无线网卡200之间的稳定的数据交互。无线网卡200可以装载在支架结构100上,支架结构100安装在控制终端300上,此时除了无线网卡200的通信接口201与支架结构100的第二通信接口211电性连接的位置处受力,支架结构100中的支架10还可以给无线网卡200提供额外的支撑,避免了无线网卡200与控制终端300连接不稳定的问题,无线网卡200可以与控制终端300进行稳定的数据交互。
请参阅图2、图4及图5,本申请的支架结构100包括支架10、电连接件20、盖体30。电连接件20及盖体30均可拆卸地安装在支架10上。
请参阅图2、图5、及图12,支架10包括支架本体11、第一收容腔12、第二收容腔13、公共侧壁14、第一加强筋15、第一支撑件16、第一凸柱171、第二凸柱173、胶塞53、定位柱181、止挡件182、及导轨183。
支架本体11包括相背的第一面131和第二面121。第一面131向第二面121所在的一侧凹陷以形成第一收容腔12。第二面121向第一面131所在的一侧凹陷以形成第二收容腔13。第一收容腔12与第二收容腔13相互连通。第一收容腔12与第二收容腔13由公共侧壁14间隔,公共侧壁14自第一收容腔12的承载面122延伸,公共侧壁14上开设有连通第一收容腔12与第二收容腔13的通孔141。
第一收容腔12用于装载无线网卡200。第一收容腔12的底部包括承载面122及与承载面122相背的第二面121。无线网卡200装载在第一收容腔12内时,承载面122用于承载无线网卡200。如此,第一收容腔12可以起到支撑无线网卡200的作用,保障无线网卡200与支架10的稳定连接。
第一收容腔12可以为半包围结构,以至少部分的包容无线网卡200。半包围结构的收容腔一方面可以起到保护无线网卡200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方便无线网卡200的安装和拆卸。如图4和图5所示,半包围结构在支架10的长轴方向上的长度小于第一收容腔12的在长轴方向上的长度,以使得在第一收容腔12的远离第二收容腔13的一侧形成为开放侧101。第一收容腔12可以包括至少一个侧壁,至少一个侧壁自承载面122延伸,至少一个侧壁可以形成半包围结构。当无线网卡200装载在第一收容腔12内时,第一收容腔12的每个侧壁可以用于与无线网卡200的一个侧面202相对。示例地,当侧壁的个数为一个时,该一个侧壁与无线网卡200的一个侧面202相对;当侧壁的个数为两个时,两个侧壁分别与无线网卡200的相背的两个侧面202相对。图5所示的例子中,第一收容腔12包括相对的两个第一侧壁123,两个第一侧壁123均自承载面122延伸,两个侧壁123形成半包围结构。无线网卡200装载在第一收容腔12内时,两个第一侧壁123分别用于与无线网卡200的相背的两个侧面202相对。
当无线网卡200装载在第一收容腔12内时,两个第一侧壁123与无线网卡200的两个侧面202分别贴合和/或承载面122与无线网卡200的一个侧面202贴合。具体地,无线网卡200与两个第一侧壁123、承载面122的贴合情况可以包括:(1)两个第一侧壁123可以与无线网卡200的两个侧面202分别贴合,承载面122与无线网卡200的一个侧面202贴合,此时,承载面122承载住无线网卡200,两个第一侧壁123从左右两侧夹持住无线网卡200,使得无线网卡200能够更稳固地装载在第一收容腔12内,同时两个第一侧壁123也能够对无线网卡200起到保护作用,例如在安装有支架结构100及无线网卡200的控制终端300跌落时,两个第一侧壁123可以保护无线网卡200的侧面202不会与地面接触;(2)承载面122与无线网卡200的一个侧面202贴合,两个第一侧壁123与无线网卡200的两个侧面202之间分别存在一个较小的间隙,此时,承载面122承载住无线网卡200以使得无线网卡200可以较为稳固地装载在第一收容腔12内,间隙可以增加无线网卡200与外界空气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无线网卡200的散热,同时两个第一侧壁123也能够对无线网卡200起到保护作用;(3)承载面122与无线网卡200的一个侧面贴合,其中一个第一侧壁123与无线网卡200的一个侧面202贴合,另一个第一侧壁123与无线网卡200的一个侧面202存在一个较小的间隙,此时,承载面122承载住无线网卡200以使得无线网卡200可以较为稳固地装载在第一收容腔12内,间隙可以增加无线网卡200与外界空气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无线网卡200的散热,同时两个第一侧壁123也能够对无线网卡200起到保护作用。
请参阅图2、图5和图6,支架结构100还包括泡棉片40,当无线网卡200装载在第一收容腔12内时,承载面122及两个第一侧壁123中的至少一个与无线网卡200对应的侧面202之间设置有泡棉片40。图5所示的例子中,承载面122与无线网卡200对应的侧面202之间设置有泡棉片40,两个第一侧壁123与无线网卡200对应的侧面202之间也均设置有泡棉片40。设置在承载面122与无线网卡200对应的侧面202之间的泡棉片40可以起到缓冲作用,例如,用户使用控制终端300时,可能将控制终端300的安装有支架结构100及无线网卡200的一侧抵在腹部上,腹部会对无线网卡200形成有垂直于承载面122的方向的压力,此时泡棉片40可以起到缓冲作用,避免无线网卡200与承载面122之间的硬接触导致无线网卡200的通信接口201与支架结构100上的第二通信接口211连接时出现松动的问题。另外,不同类型的无线网卡200的规格可能是不同的,则无线网卡200装载在第一收容腔12内时,承载面122与无线网卡200对应的侧面202之间的间隙的大小也可能不同,泡棉片40可以对不同大小的间隙进行填充,使得承载面122可以对无线网卡200起到足够的支撑,保障无线网卡200能够稳固地装载在第一收容腔12内。设置在第一侧壁123与无线网卡200对应的侧面202之间的泡棉片40也能够起到缓冲作用,可以理解,如果未在第一侧壁123与无线网卡200对应的侧面202之间设置泡棉片40,当控制终端300跌落时,无线网卡200的侧面202与第一侧壁123之间为硬接触,无线网卡200较为容易损坏,而在第一侧壁123上设置泡棉片40后,当控制终端300跌落时,无线网卡200挤压泡棉片40,泡棉片40发生弹性形变以减小第一侧壁123对无线网卡200的瞬时冲击,从而可以更好地保护无线网卡200。同样地,不同类型的无线网卡200的规格可能是不同的,则无线网卡200装载在第一收容腔12内时,第一侧壁123与无线网卡200对应的侧面202之间的间隙的大小也可能不同,泡棉片40可以对不同大小的间隙进行填充,使得两个第一侧壁123能够夹持住多种类型的无线网卡200,各种类型的无线网卡200均能够稳固地装载在第一收容腔12内。
第一收容腔12的与承载面122所在一侧相对的另一侧未设置有顶壁等保护结构,也即第一收容腔12的顶部为敞开式的结构。顶部敞开式结构的第一收容腔12能够保证无线网卡200与外界空气具有足够多的接触面积,能够实现无线网卡200的充分散热。
第一收容腔12的底部开设有贯穿承载面122及第二面121的散热孔124。其中,散热孔124的形状可以是三角形、矩形、菱形、五边形、六边形、八边形、圆形、椭圆形等,在此不作限制。在第一收容腔12的底部开设散热孔124一方面可以使得无线网卡200装载在第一收容腔12内时,无线网卡200与外界空气具有足够多的接触面积,实现无线网卡200的充分散热,另一方面可以减轻支架10的重量,使得支架10具有轻量化的优点。
第一收容腔12的底部开设有贯通的第一连接孔125。第一连接孔125可以位于第一收容腔12的开放侧101,且位于支架本体11的长轴的一侧。第一连接孔的个数可为一个或多个。图5所示例子中,第一连接孔125的个数为一个。
请参阅图5及图12,第一加强筋15自第二面121朝远离第一面131的方向延伸。第一加强筋15包括两个第一子加强筋151、第二子加强筋152、及多个第三子加强筋153。两个第一子加强筋151分别位于第二面121的两侧并与两个第一侧壁123分别对应。第二子加强筋152环绕散热孔124设置。第三子加强筋153设置在第一子加强筋151与第二子加强筋152之间。第三子加强筋153可以用于连接第一子加强筋151和/或第二子加强筋152。例如,第三子加强筋153的一端连接第一子加强筋151,另一端连接第二子加强筋152;或者,第三子加强筋153的一端连接第一子加强筋151,另一端与其他子加强筋间隔;或者,第三子加强筋153的一端连接第二子加强筋152,另一端与其他子加强筋间隔。在第二面121设置第一加强筋15可以增加支架10的刚度和强度。
请参阅图2、图3、图5及图12,第一支撑件16自第二面121朝远离第一面131的方向延伸,并相对第一加强筋15凸出。第一支撑件16用于与控制终端300上的卡合件305配合。第一支撑件16包括自第二面121延伸的相对的两个第一支撑壁161。每个第一支撑壁161的顶端均开设有第一卡合槽162。两个第一卡合槽162的中心连线与支架本体11的长轴一致,设置多个第一卡合槽162可以使得支架10能够更稳固地安装在控制终端300上。
请参阅图2、图5及图7,第一凸柱171自第二面121朝远离第一面131的方向延伸。第一凸柱171可以与第一连接孔125配合以用于连接支架10与控制终端。图7所示例子中,第一凸柱171与第一连接孔125对应并共同形成第一螺纹沉孔172。第一连接孔125可以用于供第一螺钉51穿入第一凸柱171内。第一螺钉51能够同时与第一螺纹沉孔172及控制终端300上开设的螺孔306螺合,从而实现支架10与控制终端300的可拆卸式连接。第一凸柱171的个数可以为一个或多个,第一螺钉51的个数也可以为一个或多个,第一凸柱171的个数、第一螺钉51的个数均与第一连接孔125的个数一致。图5及图7所示例子中,第一连接孔125、第一凸柱171及第一螺钉51的个数均为一个,第一连接孔125及第一凸柱171均形成在第一收容腔12的开放侧101,可以方便支架10的安装及拆卸;并且,第一连接孔125及第一凸柱171均位于支架本体11的长轴的一侧,从而可以与第一支撑件16的位置避开。当第一连接孔125、第一凸柱171及第一螺钉51的个数均为两个时,两个第一连接孔125及两个第一凸柱171可以均形成在第一收容腔12的开放侧,且分别位于支架本体10的长轴的两侧。
请继续参阅图2、图5及图7,第二收容腔13包括第一面131、安装面132、第二侧壁134、及第二连接孔133。
第一面131及安装面132形成在第二收容腔13的顶部,第一面131与安装面132相背。第二侧壁134包括第一子侧壁1341及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子侧壁1342。第一子侧壁1341与公共侧壁14相对,两个第二子侧壁1342均连接第一子侧壁1341和公共侧壁14。第一子侧壁1341的远离安装面132的一侧开设有定位孔1343。定位孔1343的个数可以为一个或多个。第二连接孔133开设在第二收容腔13的顶部,且贯通第二收容腔13的顶部。第二连接孔133的个数可为一个或多个。图5所示例子中,第二连接孔133的个数为一个。第二连接孔133可以位于第二收容腔13的远离第一收容腔12的一侧,并位于支架本体11的长轴的一侧。
请继续参阅图2、图5及图7,第二凸柱173自安装面132朝远离安装面132的方向延伸。第二凸柱173与第二连接孔133配合以用于连接支架10及控制终端300。图7所示例子中,第二凸柱173与第二连接孔133对应并共同形成第二螺纹沉孔174。第二连接孔133可以用于供第二螺钉52穿入第二凸柱173内,第二螺钉52能够同时与第二螺纹沉孔174及控制终端300上开设的螺孔306螺合,从而实现支架10与控制终端300的可拆卸式连接。第二凸柱173的个数可以为一个或多个,第二螺钉52的个数也可以为一个或多个,第二凸柱173的个数、第二螺钉52的个数均与第二连接孔133的个数一致。图5及图7所示例子中,第二连接孔133、第二凸柱173及第二螺钉52的个数均为一个,第二连接孔133及第二凸柱173均位于第二收容腔13的远离第一收容腔12的一侧,并且,第二连接孔133及第二凸柱173均位于支架本体11的长轴的一侧,该侧与第一连接孔125及第一凸柱171所在一侧相同,如此,有利于支架10与控制终端300的稳固连接。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当第一连接孔125、第一凸柱171、第二连接孔133、及第二凸柱173的个数均为一个时,第一连接孔125及第一凸柱171可以均位于支架本体11的长轴一侧,第二连接孔133及第二凸柱173均位于支架本体11的长轴的另一侧,此时第一连接孔125与第二连接孔133呈对角线放置,如此,支架10的左右两侧均与控制终端300连接,可以使得支架10更加稳固地安装在控制终端300上。当第二连接孔133、第二凸柱173及第二螺钉52的个数均为两个时,两个第二连接孔133及两个第二凸柱173可以均位于第二收容腔13的远离第一收容腔12的一侧,且分别位于支架本体10的长轴的两侧。此时,支架10可以与控制终端300更加稳固地连接。第二连接孔133的个数与第一连接孔125的个数可以相等或不等,第二凸柱173的个数与第一凸柱171的个数也可以相等或不等。
请参阅图2、图5、图7及图8,胶塞53可以填充第二连接孔133及部分第二凸柱173。具体地,当第二螺钉52与第二螺纹沉孔174及控制终端300上的螺孔306螺合时,胶塞53可以伸入第二连接孔133及第二凸柱173内,且胶塞53的底面531与第二螺钉52的顶面521抵触。如此,胶塞53填充了全部的第二连接孔133的空间及部分第二凸柱173的剩余空间,提升了支架结构100的美观性。
请参阅图9及图12,定位柱181自安装面132向远离安装面132的方向延伸。定位柱181的个数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图12所示例子中,定位柱181的个数为两个,两个定位柱181分别位于支架本体11的长轴的相背两侧。
请参阅图9、图11及图12,止挡件182收容在第二收容腔13内。止挡件182自第一子侧壁1341朝接近公共侧壁14的方向延伸。止挡件182的顶部远离第一子侧壁1341,且顶部向第一子侧壁1341的方向凹陷形成有凹陷口。
请参阅图8、图9及图12,导轨183收容在第二收容腔13内。导轨183的个数可为一个或多个。导轨183的个数为两个时,两个导轨183分别位于支架10的长轴方向的两侧。两个定位柱181分别位于两个导轨183中。每个导轨183均包括自第二子侧壁1342延伸的两个轨道1831。每个轨道1831的底端均远离第二收容腔13的顶部。每个轨道1831的底端在远离第二收容腔13的中心的一侧形成有缺口1832。
请参阅图2、图5及图6,电连接件20包括插座21、连接线22、卡位部23、及定位块24。
插座21包括插座侧壁212。插座21上设有第二通信接口211。插座21安装在第二收容腔13内时,第二通信接口211朝向第一收容腔12所在的一侧,且与公共侧壁14上开设的通孔141对应。无线网卡200装载在第一收容腔12内时,无线网卡200的通信接口201自通孔141伸入第二收容腔13以与第二通信接口211电性连接。
连接线22的一端与插座21连接并能够接收来自第二通信接口211的电信号。连接线22的另一端设有第一通信接口221。第一通信接口221从插座21伸出并用于与控制终端300电性连接。如此,当无线网卡200装载在第一收容腔12内时,第二通信接口211能够与无线网卡200的通信接口201电性连接,以使得电连接件20电性连接无线网卡200与控制终端300。
请参阅图5、图8及图11,卡位部23包括卡位部本体231及卡位块232。卡位部本体231套设在连接线22上且位于连接线22的与插座21连接的一端。卡位块232自卡位部本体231的周壁向远离卡位部本体231的方向延伸。当插座21安装在第二收容腔13内时,卡位部本体231与止挡件182配合。示例地,卡位部本体231部分伸入止挡件182形成的凹陷口内,止挡件182的凹陷口的形状与卡位部本体231的形状对应,以使得止挡件182可以限制卡位部本体231的移动。
请参阅图5及图9,定位块24设置在插座21的至少一个插座侧壁212上。定位块24向插座侧壁212的方向凹陷形成有定位槽241。定位块24的个数可为一个或多个。图9所示例子中,定位块24的个数包括两个,两个定位块24分别位于插座21的两个相背的插座侧壁212上。每个定位块24均向插座侧壁212的方向凹陷形成有定位槽241。当插座21安装在第二收容腔13内时,定位槽241与定位柱181配合。示例地,定位柱181部分伸入对应的定位槽241内,从而通过定位柱181与定位槽241的配合来限制插座21的移动。
请参阅图2、图5及图8,盖体30能够拆卸地安装在支架10的第二面121所在的一侧。插座21位于盖体30与第二收容腔13的顶部之间。连接线22贯穿盖体30以延伸至支架10的外部并与控制终端300电性连接。盖体30包括盖体本体31、第三凸柱32、卡合臂33、凹槽34、定位凸起35、支撑条36、第二加强筋37、及第二支撑件38。
盖体本体31包括盖体顶面311与盖体底面312,盖体顶面311与盖体底面312相背。盖体30安装在支架10的第二面121所在的一侧时,盖体顶面311为盖体本体31的靠近支架10的一面,盖体底面312为盖体本体31的远离支架10的一面。盖体本体31上开设有贯通的第三连接孔313。第三连接孔313的个数可为一个或多个。
第三凸柱32自盖体顶面311朝远离盖体顶面311的方向延伸。第三凸柱32与第三连接孔313对应。盖体本体31安装在支架10上时,第三螺钉54穿入第三连接孔313、第三凸柱32、及定位柱181。第三凸柱32的个数可为一个或多个,第三凸柱32的个数、第三螺钉54的个数均与第三连接孔313的个数一致。
请参阅图5、图10及图12,卡合臂33自盖体本体31的两侧延伸。当盖体30安装在支架10上时,两个卡合臂33分别卡入两个导轨183的缺口1832内。图10及图12所示例子中,卡合臂33的个数为两个,两个卡合臂33分别自盖体本体31的相对的两侧延伸。盖体30安装在支架10上时,每个卡合臂33分别卡入对应的两个轨道1831的缺口1832内。
请参阅图5、图6、及图8,盖体本体31的一个侧边向盖体本体31的中心凹陷形成有凹槽34。连接线22的设有第一通信接口221的一端从凹槽34伸出,且盖体顶面311与卡位块232的底面抵触。如此,在连接线22被拉扯时,卡位部23可以卡在盖体本体31上,防止连接线22的与插座21的连接处经常受力,导致该连接处易开裂等问题。
请参阅图5及图13,盖体本体31的形成有凹槽34的侧边向远离盖体本体31的中心方向延伸形成有定位凸起35。盖体30安装在支架10上时,定位凸起35伸入定位孔1343内。定位凸起35的个数可为一个或多个。定位凸起35的个数为两个时,两个定位凸起35分别位于凹槽34的长轴方向的两侧。
请参阅图5及图10,支撑条36自盖体顶面311朝远离盖体顶面311的方向延伸。当盖体30安装在支架10上时,支撑条36可以与插座21的底部抵触。支撑条36抵持插座21以将插座21与盖体顶面311间隔开,避免盖体本体31被挤压后盖体顶面311持续朝向插座21的方向凹陷而出现损坏的问题。支撑条36的数量可为多条,多条支撑条36交叉设置,以增加支撑条36与插座21的底部的抵触面积。部分支撑条36的两端可以分别与两个第三凸柱32连接。
请参阅图5、图8及图12,第二加强筋37自盖体底面312朝远离盖体底面312的方向延伸。第二加强筋37的条数可为一条或者多条。在盖体底面312增设第二加强筋37可以提升盖体30的刚度和强度。
第二支撑件38自盖体底面312朝远离盖体底面312的方向延伸并相对第二加强筋37凸出。第二支撑件38用于与控制终端300上的卡合件305配合。第二支撑件38包括自盖体底面312延伸的相对的两个第二支撑壁381。每个第二支撑壁381的顶端开设有第二卡合槽382,两个第二卡合槽382的中心连线与支架本体11的长轴一致。在支架10受到压力时,第二支撑件38可以将支架10受到的压力传导到控制终端300上,保护支架10不会因为受力而出现损坏,提升整体结构强度。
综上,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支架结构100设置了第一通信接口221和第二通信接口211来实现控制终端300与无线网卡200之间的稳定的数据交互。无线网卡200可以装载在支架结构100上,支架结构100安装在控制终端300上,此时除了无线网卡200的通信接口201与支架结构100的第二通信接口211电性连接的位置处受力,支架结构100中的支架10还可以给无线网卡200提供额外的支撑,避免了无线网卡200与控制终端300连接不稳定的问题,无线网卡200可以与控制终端300进行稳定的数据交互。
另外,第一收容腔12为半包围结构,第一收容腔12的远离第二收容腔13的一侧为开放侧102,一方面可以方便无线网卡200的安装和拆卸,另一方面可以起到保护无线网卡的作用。支架10为敞开式结构,且第一收容腔12的底部开设有散热孔124,使得无线网卡200与外界空气具有足够多的接触面积,有助于无线网卡200的散热。第一收容腔12的底部安装有第一加强筋15,增加了支架10的整体结构强度,同时可以实现支架10的轻量化。
再者,支架结构100设有连接线22。无线网卡200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安装在控制终端300的对无线网卡200的信号影响最小的位置,并通过连接线22保持与控制终端300的连接。连接线22从支架10的底部(即第一收容腔13的远离安装面132的一侧)装入支架10,从而可以将连接线22隐藏在底部,提升了支架结构100整体的美观性。
请参阅图1和图2,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可移动平台1000。可移动平台1000包括控制终端300、上述任意一项实施方式所述的支架结构100、线夹500、及背胶泡棉600。支架结构100与控制终端300可拆卸连接。
控制终端300可以是手持电子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遥控器等等。除此之外,控制终端300可以是其他具备设备,例如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船等,在此不作限制。本公开在此以一种遥控器做示例性说明。
控制终端300包括顶壁301、底壁302、后侧壁303、散热口304及天线305。顶壁301与底壁302相对,后侧壁303连接顶壁301与底壁302。天线305安装在顶壁301上,支架结构100安装在底壁302上。散热口304开设在底壁302上。底壁302沿散热口304的长轴方向形成有卡合件305。第一支撑件16的第一卡合槽162以及第二支撑件38的第二卡合槽382与卡合件305配合,具体地,卡合件305可以伸入第一卡合槽162及第二卡合槽382内,如此,可以提升可移动平台1000的整体结构强度。
线夹500设置在控制终端300上,线夹500可以用于夹持连接线22以将连接线22固定在控制终端300上。线夹500的个数可为一个或多个。图1所示例子中,线夹500的个数为三个,三个线夹500设置在控制终端300的后侧壁303上,相邻两个线夹500之间间隔有一定的距离。三个线夹500共同配合夹持连接线22以使连接线22固定在控制终端300上。线夹500的位置可以根据连接线22的具体走线方向来设置。
每个线夹500与控制终端300之间还设置有背胶泡棉600。背胶泡棉600的具有粘附作用的一面贴在后侧壁303上,与贴在后侧壁303上的一面相背的另一面与连接线22接触,如此可以连接线22不会直接与后侧壁303接触,避免了二者接触过程中持续摩擦导致连接线22易损坏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可移动平台1000通过支架结构100来装载无线网卡200,支架结构100安装在控制终端300上,此时除了无线网卡200的通信接口201与支架结构100的第二通信接口211电性连接的位置处受力,支架结构100中的支架10还可以给无线网卡200提供额外的支撑,避免了无线网卡200与控制终端300连接不稳定的问题,无线网卡200可以与控制终端300进行稳定的数据交互。
另外,支架结构100的第一收容腔12为半包围结构,第一收容腔12的远离第二收容腔13的一侧为开放侧102,一方面可以方便无线网卡200的安装和拆卸,另一方面可以起到保护无线网卡的作用。支架10为敞开式结构,且第一收容腔12的底部开设有散热孔124,使得无线网卡200与外界空气具有足够多的接触面积,有助于无线网卡200的散热。第一收容腔12的底部安装有第一加强筋15,增加了支架10的整体结构强度,同时可以实现支架10的轻量化。
再者,支架结构100设有连接线22。无线网卡200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安装在控制终端300的对无线网卡200的信号影响最小的位置,并通过连接线22保持与控制终端300的连接。连接线22从支架10的底部(即第一收容腔13的远离安装面132的一侧)装入支架10,从而可以将连接线22隐藏在底部,提升了支架结构100整体的美观性。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某些实施方式”、“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40)
1.一种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所述支架与控制终端可拆卸式机械连接,所述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包括相背的第一面与第二面,所述支架开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收容腔及第二收容腔,所述第一收容腔用于装载无线网卡,所述第二收容腔与所述第一收容腔由公共侧壁间隔,所述第一收容腔包括两个第一侧壁,所述第一收容腔的底部包括承载面及与所述承载面相背的所述第二面,两个所述第一侧壁及所述公共侧壁均自所述承载面延伸;当所述无线网卡装载在所述第一收容腔内时,所述承载面用于承载所述无线网卡;
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第一通信接口,所述第一通信接口用于与所述控制终端的通信接口可拆卸电连接;及
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第二通信接口,所述第二通信接口用于与所述无线网卡的通信接口可拆卸电连接;
所述第一通信接口与所述第二通信接口用于实现所述控制终端与所述无线网卡之间的数据交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结构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支架上的电连接件,所述电连接件包括:
插座,所述插座上设有所述第二通信接口,所述插座安装在所述第二收容腔内,所述第二通信接口朝向所述第一收容腔所在的一侧;及
连接线,所述连接线的一端与所述插座连接并能够接收来自所述第二通信接口的电信号,另一端设有所述第一通信接口,所述第一通信接口从所述插座伸出并用于与所述控制终端电性连接;其中:
当所述无线网卡装载在所述第一收容腔内时,所述第二通信接口能够与所述无线网卡的通信接口电性连接,以使得所述电连接件电性连接所述无线网卡与所述控制终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容腔为半包围结构至少部分的包容所述无线网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包围结构在所述支架的长轴方向上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收容腔在所述长轴方向上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容腔的侧壁形成所述半包围结构,所述第一收容腔的远离所述第二收容腔的一侧为开放侧;当所述无线网卡装载在所述第一收容腔内时,所述第一收容腔的侧壁用于与所述无线网卡的一个侧面相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当所述无线网卡装载在所述第一收容腔内时,所述第一收容腔的两个所述第一侧壁分别用于与所述无线网卡的相背的两个侧面相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向所述第二面所在的一侧凹陷以形成所述第一收容腔,所述第二面向所述第一面所在的一侧凹陷以形成所述第二收容腔,所述第一收容腔包括两个相对的第一侧壁;当所述无线网卡装载在所述第一收容腔内时,两个所述第一侧壁分别用于与所述无线网卡的相背的两个侧面相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共侧壁上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一收容腔与所述第二收容腔的通孔,所述第二通信接口与所述通孔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无线网卡装载在所述第一收容腔内时,所述无线网卡的通信接口自所述通孔伸入所述第二收容腔以与所述第二通信接口电性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容腔的底部开设有贯穿所述承载面及所述第二面的散热孔。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无线网卡装载在所述第一收容腔内时,
两个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无线网卡的两个侧面分别贴合;和/或
所述承载面与所述无线网卡的一个侧面贴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结构还包括泡棉片,当所述无线网卡装载在所述第一收容腔内时,所述承载面及两个所述第一侧壁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无线网卡对应的侧面之间设置有所述泡棉片。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还包括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自所述第二面朝远离所述第一面的方向延伸。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筋包括两个第一子加强筋、第二子加强筋、及多个第三子加强筋,两个所述第一子加强筋分别位于所述第二面的两侧并与两个所述第一侧壁分别对应,所述第二子加强筋环绕所述散热孔设置,所述第三子加强筋设置在所述第一子加强筋与所述第二子加强筋之间,并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子加强筋和/或所述第二子加强筋。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还包括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自所述第二面朝远离所述第一面的方向延伸并相对所述第一加强筋凸出,所述第一支撑件用于与所述控制终端上的卡合件配合。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自所述第二面延伸的相对的两个第一支撑壁,每个所述第一支撑壁的顶端开设有第一卡合槽,两个所述第一卡合槽的中心连线与所述支架本体的长轴一致。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容腔的底部开设有贯通的第一连接孔,所述支架还包括第一凸柱,所述第一凸柱自所述第二面朝远离所述第一面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连接孔及所述第一凸柱用于连接所述支架与所述控制终端。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柱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对应并共同形成第一螺纹沉孔,所述第一连接孔用于供第一螺钉穿入所述第一凸柱内,所述第一螺钉能够同时与所述第一螺纹沉孔及所述控制终端上开设的螺孔螺合。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孔位于开放侧,并位于所述支架本体的长轴的一侧。
2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收容腔的顶部包括第一面及与所述第一面相背的安装面,所述第二收容腔的顶部开设有贯通的第二连接孔,所述支架还包括第二凸柱,所述第二凸柱自所述安装面朝远离所述安装面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连接孔及所述第二凸柱用于连接所述支架与所述控制终端。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柱与所述第二连接孔对应并共同形成第二螺纹沉孔,所述第二连接孔用于供第二螺钉穿入所述第二凸柱内,所述第二螺钉能够同时与所述第二螺纹沉孔及所述控制终端上开设的螺孔螺合。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孔位于所述第二收容腔的远离所述第一收容腔的一侧,并位于所述支架本体的长轴的一侧。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结构还包括胶塞,所述第二螺钉与所述第二螺纹沉孔及所述螺孔螺合时,所述胶塞伸入所述第二连接孔及所述第二凸柱内,且所述胶塞的底面与所述第二螺钉的顶面抵触。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还包括至少一个自所述安装面向远离所述安装面的方向延伸的定位柱,电连接件还包括设置在插座的至少一个插座侧壁上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向所述插座侧壁的方向凹陷形成有定位槽,所述插座安装在所述第二收容腔内时,所述定位槽与所述定位柱配合。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的个数包括两个,两个所述定位柱分别位于所述支架本体的长轴的相背两侧;
所述定位块的个数包括两个,两个所述定位块分别设置在所述插座的两个相背的插座侧壁上。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收容腔包括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包括与所述公共侧壁相对的第一子侧壁,所述支架还包括收容在所述第二收容腔内的止挡件,所述止挡件自所述第一子侧壁朝接近所述公共侧壁的方向延伸;
所述电连接件还包括卡位部,所述卡位部包括卡位部本体,所述卡位部本体套设在连接线上且位于所述连接线的与所述插座连接的一端;
所述插座安装在所述第二收容腔内时,所述止挡件与所述卡位部本体配合。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结构还包括盖体,所述盖体能够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第二面所在的一侧,所述插座位于所述盖体与所述第二收容腔的顶部之间,所述连接线贯穿所述盖体以延伸至所述支架的外部与所述控制终端电性连接。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包括盖体本体,所述盖体本体包括盖体顶面及与所述盖体顶面相背的盖体底面,所述盖体本体开设有贯通的第三连接孔,所述盖体还包括第三凸柱,所述第三凸柱自所述盖体顶面朝远离所述盖体顶面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三凸柱与所述第三连接孔对应,所述盖体本体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时,第三螺钉穿入所述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三凸柱、及所述定位柱。
2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壁还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子侧壁,两个所述第二子侧壁均连接所述第一子侧壁和所述公共侧壁;所述支架还包括收容在所述第二收容腔内的两个导轨,每个所述导轨包括自所述第二子侧壁延伸的两个轨道,两个所述定位柱分别位于两个所述导轨中,每个所述轨道的底端在远离所述第二收容腔的中心的一侧形成有缺口,所述轨道的底端远离所述第二收容腔的顶部,所述盖体还包括自所述盖体本体两侧延伸的卡合臂,当所述盖体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时,两个所述卡合臂分别卡入两个所述缺口内。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本体的一个侧边向所述盖体本体的中心凹陷形成有凹槽,所述卡位部还包括自所述卡位部本体的周壁向远离所述卡位部本体的方向延伸的卡位块,所述连接线的设有所述第一通信接口的一端从所述凹槽伸出,且所述盖体顶面与所述卡位块的底面抵触。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本体的形成有所述凹槽的侧边向远离所述盖体本体的中心的方向延伸以形成定位凸起,所述第一子侧壁的远离所述安装面的一侧开设有定位孔,所述盖体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时,所述定位凸起伸入所述定位孔内。
32.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还包括支撑条,所述支撑条自所述盖体顶面朝远离所述盖体顶面的方向延伸。
33.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还包括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自所述盖体底面朝远离所述盖体底面的方向延伸。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还包括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自所述盖体底面朝远离所述盖体底面的方向延伸并相对所述第二加强筋凸出,所述第二支撑件用于与所述控制终端上的卡合件配合。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件包括自所述盖体底面延伸的相对的两个第二支撑壁,每个所述第二支撑壁的顶端开设有第二卡合槽,两个所述第二卡合槽的中心连线与所述支架本体的长轴一致。
36.一种可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终端;及
权利要求1-35任意一项所述的支架结构,所述支架结构与所述控制终端可拆卸连接。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可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平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控制终端上的线夹,所述线夹用于夹持连接线以将所述连接线固定在所述控制终端上。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可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夹与所述控制终端之间设置有背胶泡棉。
39.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可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终端包括顶壁及与所述顶壁相对的底壁,所述可移动平台还包括天线,所述天线安装在所述顶壁上,所述支架结构安装在所述底壁上。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可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上开设有散热口,所述底壁沿所述散热口的长轴方向形成有卡合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CN2019/109513 WO2021062659A1 (zh) | 2019-09-30 | 2019-09-30 | 支架结构及可移动平台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136164A CN112136164A (zh) | 2020-12-25 |
CN112136164B true CN112136164B (zh) | 2022-07-29 |
Family
ID=738495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80030594.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2136164B (zh) | 2019-09-30 | 2019-09-30 | 支架结构及可移动平台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136164B (zh) |
WO (1) | WO2021062659A1 (zh) |
Citations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0965965Y (zh) * | 2006-10-24 | 2007-10-24 | 钜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无线网卡转接套 |
CN201153154Y (zh) * | 2008-01-28 | 2008-11-1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usb数据卡的转接数据线 |
CN101794501A (zh) * | 2010-01-21 | 2010-08-0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对家电进行远程控制的方法和无线上网卡 |
CN202750237U (zh) * | 2012-06-26 | 2013-02-20 |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无线网卡装置 |
CN203205646U (zh) * | 2013-02-01 | 2013-09-18 | 鲍承沛 | 多功能usb扩展器 |
CN104750114A (zh) * | 2015-04-08 | 2015-07-01 | 王宏博 | 便携式无人机操控箱 |
CN205692364U (zh) * | 2016-06-06 | 2016-11-16 | 天津中翔腾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无人机遥控器 |
CN106716973A (zh) * | 2016-11-22 | 2017-05-24 |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无人飞行器的控制方法及地面控制端 |
CN107438293A (zh) * | 2016-05-25 | 2017-12-05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Usb无线上网卡 |
CN108122398A (zh) * | 2017-12-28 | 2018-06-05 | 北京臻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功能遥控装置 |
CN108200252A (zh) * | 2018-01-09 | 2018-06-22 | 北京臻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终端支架及采用该支架的多功能遥控装置 |
CN207799884U (zh) * | 2017-12-20 | 2018-08-31 |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遥控器及无人飞行系统 |
CN108768502A (zh) * | 2018-05-31 | 2018-11-06 | 智飞智能装备科技东台有限公司 | 一种与无人机大数据平台连接的智能遥控器 |
EP3399380A1 (en) * | 2015-12-31 | 2018-11-07 | Powervision Robot Inc. | Somatosensory remote controller, somatosensory remote control flight system and method, and remote control method |
WO2019112837A1 (en) * | 2017-12-07 | 2019-06-13 | Gopro, Inc. | Detection and signaling of conditions of an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
CN209149561U (zh) * | 2018-11-30 | 2019-07-23 |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通信连接器及遥控器组件 |
WO2019161531A1 (en) * | 2018-02-22 | 2019-08-29 |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 Monitoring method and devic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201415424A (zh) * | 2012-10-01 | 2014-04-16 | Quanta Comp Inc | 遙控系統及其電源轉接插頭遙控裝置 |
US9331444B2 (en) * | 2014-02-24 | 2016-05-03 | National Products, Inc. | Docking sleeve with electrical adapter |
US9602639B2 (en) * | 2014-02-24 | 2017-03-21 | National Products, Inc. | Docking sleeve with electrical adapter |
CN205574271U (zh) * | 2015-12-07 | 2016-09-14 | 汕头市亨迪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便携式四轴飞行器 |
CN106023560A (zh) * | 2016-07-13 | 2016-10-12 | 无锡觅睿恪科技有限公司 | 折叠式无人机遥控器 |
CN106452556A (zh) * | 2016-09-14 | 2017-02-22 | 芜湖扬展新材料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4g网络的飞行器的数据传输系统 |
US11275068B2 (en) * | 2017-10-31 | 2022-03-15 |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 Remote gas sensing using UAVs |
CN108600438A (zh) * | 2018-04-10 | 2018-09-28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支架结构、输入输出组件和移动终端 |
CN209105220U (zh) * | 2018-09-06 | 2019-07-12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 |
CN208939269U (zh) * | 2018-11-13 | 2019-06-04 | 李满 | 夹持式数据转换装置 |
-
2019
- 2019-09-30 WO PCT/CN2019/109513 patent/WO2021062659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9-09-30 CN CN201980030594.1A patent/CN112136164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0965965Y (zh) * | 2006-10-24 | 2007-10-24 | 钜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无线网卡转接套 |
CN201153154Y (zh) * | 2008-01-28 | 2008-11-1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usb数据卡的转接数据线 |
CN101794501A (zh) * | 2010-01-21 | 2010-08-0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对家电进行远程控制的方法和无线上网卡 |
CN202750237U (zh) * | 2012-06-26 | 2013-02-20 |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无线网卡装置 |
CN203205646U (zh) * | 2013-02-01 | 2013-09-18 | 鲍承沛 | 多功能usb扩展器 |
CN104750114A (zh) * | 2015-04-08 | 2015-07-01 | 王宏博 | 便携式无人机操控箱 |
EP3399380A1 (en) * | 2015-12-31 | 2018-11-07 | Powervision Robot Inc. | Somatosensory remote controller, somatosensory remote control flight system and method, and remote control method |
CN107438293A (zh) * | 2016-05-25 | 2017-12-05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Usb无线上网卡 |
CN205692364U (zh) * | 2016-06-06 | 2016-11-16 | 天津中翔腾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无人机遥控器 |
CN106716973A (zh) * | 2016-11-22 | 2017-05-24 |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无人飞行器的控制方法及地面控制端 |
WO2019112837A1 (en) * | 2017-12-07 | 2019-06-13 | Gopro, Inc. | Detection and signaling of conditions of an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
CN207799884U (zh) * | 2017-12-20 | 2018-08-31 |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遥控器及无人飞行系统 |
CN108122398A (zh) * | 2017-12-28 | 2018-06-05 | 北京臻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功能遥控装置 |
CN108200252A (zh) * | 2018-01-09 | 2018-06-22 | 北京臻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终端支架及采用该支架的多功能遥控装置 |
WO2019161531A1 (en) * | 2018-02-22 | 2019-08-29 |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 Monitoring method and device |
CN108768502A (zh) * | 2018-05-31 | 2018-11-06 | 智飞智能装备科技东台有限公司 | 一种与无人机大数据平台连接的智能遥控器 |
CN209149561U (zh) * | 2018-11-30 | 2019-07-23 |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通信连接器及遥控器组件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1062659A1 (zh) | 2021-04-08 |
CN112136164A (zh) | 2020-12-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573938B2 (en) | Battery module with a temperature monitoring assembly | |
US20210376414A1 (en) | Battery housing apparatus and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 |
US9293276B2 (en) | Electronic component assembly structure and electrical junction box | |
CN207967123U (zh) | 固定压板以及电池箱 | |
US9698516B2 (en) | Connector | |
CN111356639A (zh) | 无人机和电池 | |
CN202025951U (zh) | 微型视频连接器插座结构 | |
US7989719B2 (en) | Universal serial bus interface and panel with the same | |
CN112136164B (zh) | 支架结构及可移动平台 | |
US10637195B2 (en) | Cord retainer | |
CN219658654U (zh) | 保险丝座组件 | |
JP6777114B2 (ja) | 電気機器の接続端子構造 | |
CN216413142U (zh) | 一种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 |
KR102629846B1 (ko) | 복수의 공간적 방향으로 접속시키기 위한 플러그 커넥터 부품 | |
CN210402105U (zh) | 操控组件及植保系统 | |
CN210403820U (zh) | 一种电池安装架及电池模组 | |
CN211742104U (zh) | 转接盒 | |
CN210015879U (zh) | 车用蓄电池及其外壳 | |
CN113247482A (zh) | 散装容器和散装系统 | |
KR101486521B1 (ko) | 플랫 케이블 및 접촉단자 고정용 리셉터클 커넥터 | |
CN211789795U (zh) | 电路连接结构及无人机 | |
US7955146B1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 |
CN221510037U (zh) | 多功能外壳及rtk定位装置 | |
US11682503B2 (en) | Connector for device | |
US7198491B2 (en) | Multi-pin RF field replaceable coaxial mounting flange structur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729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