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33773B - 太阳能电池片、光伏组件 - Google Patents

太阳能电池片、光伏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33773B
CN112133773B CN202011001891.4A CN202011001891A CN112133773B CN 112133773 B CN112133773 B CN 112133773B CN 202011001891 A CN202011001891 A CN 202011001891A CN 112133773 B CN112133773 B CN 1121337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ip
connecting piece
shaped
conductive
photovoltaic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0189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33773A (zh
Inventor
陈章洋
周瑞东
王伟亮
曹育红
符黎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Shichuang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Shichuang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Shichuang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Shichuang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0189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3377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337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337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337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337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02Details
    • H01L31/0224Electrodes
    • H01L31/022408Electrodes for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at least one potential 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 H01L31/022425Electrodes for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at least one potential 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for solar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04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adapted as photovoltaic [PV] conversion devices
    • H01L31/042PV modules or arrays of single PV cells
    • H01L31/05Electrical interconnection means between PV cells inside the PV module, e.g. series connection of PV cells
    • H01L31/0504Electrical interconnection means between PV cells inside the PV module, e.g. series connection of PV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eries or parallel connection of solar cells in a modul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04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adapted as photovoltaic [PV] conversion devices
    • H01L31/042PV modules or arrays of single PV cells
    • H01L31/05Electrical interconnection means between PV cells inside the PV module, e.g. series connection of PV cells
    • H01L31/0504Electrical interconnection means between PV cells inside the PV module, e.g. series connection of PV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eries or parallel connection of solar cells in a module
    • H01L31/0508Electrical interconnection means between PV cells inside the PV module, e.g. series connection of PV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eries or parallel connection of solar cells in a module the interconnection means having a particular shap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太阳能电池片,正面包括平行布置的N个条状模块,相邻条状模块之间留有用于电池片切割的间隙D1;条状模块被构造为包括沿水平方向平行布置的两条次主栅、沿竖直方向平行布置的两条边线,构成N个矩形框体;条状模块还包括在矩形框体内并排布置的M个汇集单元;汇集单元具有图案化排布的多条细栅线以及分别布置于两条次主栅上的用于电流汇集的两个焊点;细栅线的两端直接或间接与焊点连接;背面与各汇集单元对应的区域布置有背电极。进一步还公开采用上述电池片制作的光伏组件。本发明在组件制作时可实现点互连,大大提升组件发电效率,降低组件制作成本。

Description

太阳能电池片、光伏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太阳能电池片及光伏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光伏组件中,电池片焊接正面遮光过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池片发电。电池片之间通过互连焊带实现电性连接,由于单片电池或者切半电池电流过大,使得流经互连焊带上的电流也大,导致焊带电阻损耗高,输出功率损失严重。此外,目前组件价格越来越低,组件降本压力越来越大,因此,需要较大的降本空间。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一种新型的太阳能电池片及光伏组件。
具体技术方案包括:
方案一:一种太阳能电池片,电池片正面包括平行布置的N个条状模块,相邻条状模块之间留有用于电池片切割的间隙D1;所述条状模块被构造为包括沿水平方向平行布置的两条次主栅、沿竖直方向平行布置的两条边线,构成N个矩形框体;所述条状模块还包括在矩形框体内并排布置的M个汇集单元;所述汇集单元具有图案化排布的多条细栅线以及分别布置于两条次主栅上的用于电流汇集的两个焊点;所述细栅线的两端直接或间接与焊点连接;电池片背面与各汇集单元对应的区域布置有背电极;所述N为2~20;所述M为2~20。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汇集单元中,两个焊点位于次主栅的中间位置,其连线与次主栅垂直。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汇集单元背面对应区域的背电极位于两个焊点的连线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汇集单元的图案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均为轴对称图形。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汇集单元中,细栅线的线型和布置方式不要求完全一致。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细栅线包括第一细栅线和第二细栅线;第一细栅线的两端直接与焊点连接;第二细栅线至少有一端通过边线、第一细栅线或相邻汇集单元的第二栅线与次主栅连接;所述细栅线的线型包括直线和/或折线。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细栅线的线型为直线,细栅线的两端与次主栅连接,并等间距平行布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次主栅的宽度为0.1~0.5mm,细栅线的宽度为20~40um,细栅线之间的间距为1~2mm;所述次主栅和细栅线在电池片正面的整体覆盖率为1.5~3.5%。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次主栅的宽度自中间向两边逐渐变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N为4~8;所述M为6~10。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间隙D1的宽度为0.2~3mm。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电池片背面与间隙D1正对应位置留有间隙D2。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间隙D2的宽度为0.2~3mm,不要求与间隙D1完全一致。
方案二:一种光伏组件,包括多个小片电池、用于连接小片电池的导电连接件,以及布置在小片电池和导电连接件之间的绝缘层;所述小片电池为方案一及其任意一项优选方案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片沿间隙D1切割后的条状模块;所述导电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带状主体、布置在带状主体一端的第一伸出端、布置在带状主体中部的第二伸出端,以及布置在带状主体另一端的第三伸出端;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为镀锡铜带或导电胶带;所述绝缘层上具有与焊点数量相一致的焊点镂空区以及与背电极数量相一致的背电极镂空区;所述第一带状连接件的一端与焊点连接,另一端通过焊点镂空区与第二连接件的第一伸出端或第二伸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第三伸出端通过背电极镂空区与一相邻小片电池对应位置的背面电极连接。
方案三:一种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小片电池以及用于连接小片电池的导电连接件;所述小片电池为方案一及其任意一项优选方案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片沿间隙D1切割后的条状模块;所述导电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带状主体、布置在带状主体一端的第一伸出端、布置在带状主体中部的第二伸出端,以及布置在带状主体另一端的第三伸出端;所述第一伸出端焊接至相邻小片电池相对应位置的背面电极处;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为镀锡铜带或导电胶带,所述第二连接件带的带状主体与小片电池接触的一面覆盖绝缘层;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与焊点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接件的第一伸出端或第二伸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第三伸出端与一相邻小片电池对应位置的背面电极连接。
方案四:一种光伏组件,包括多个小片电池、用于连接小片电池的导电连接件,以及布置在小片电池和导电连接件之间的绝缘层;所述小片电池为方案一及其任意一项优选方案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片沿间隙D1切割后的条状模块;所述导电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为镀锡铜带或导电胶带;第二连接件为导电背板,所述导电背板上具有图案化的绝缘分隔线以及由所述分隔线分隔出的多个阵列排布的导电单元,所述导电单元与光伏组件中包含的汇集单元一一对应;所述绝缘层上具有与焊点数量相一致的焊点镂空区以及与背电极数量相一致的背电极镂空区;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与焊点连接,另一端通过焊点镂空区与导电单元连接;所述导电单元再通过背电极镂空区与一相邻小片电池对应位置的背电极连接。
作为方案二~四的优选方案,沿次主栅垂直方向的相邻小片电池间距大小为1~6mm。
作为方案二~四的优选方案,所述绝缘层的厚度为0.1~0.3mm。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公开的新型电池片采用新型结构设计,由于焊带等连接媒介与电池片正面接触面积极小,实现点互连,使得电池片或形成的组件正面基本无遮挡损失。
(2)制作组件时,电池片被分为多个小片电池,由于单个小片电池的电流小,同时电流流过连接媒介的距离短,使得连接媒介产生的热阻损耗也小,进而在形成组件后组件的输出功率高。
(3)本发明所形成的组件,由于相互连接的不同材料接触面积越小,在受热和冷却的不停循环的热胀冷缩过程中,不同材料之间的形变量差异小,连接可靠性高,对组件内部电路连接的影响也非常小。
(4)由于采用的小片电池连接媒介可以很薄,且与小片电池的直接接触面积小,连接应力小,对电池片机械损伤也小,电池片(小片电池)本身也可以更薄;并且,相应的组件可以使用更薄的胶膜进行封装,材料用量更少,组件的材料成本也更低。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所述电池片正面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所述电池片中的条状模块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所述电池片中的汇集单元的图案化示意;
图4为实施例1所述电池片正背面结构对应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2所述电池片条状模块正背面结构对应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3所述电池片条状模块正背面结构对应示意图;
图7为小片电池正面焊接示意图;
图8为异形焊带结构示意图;
图9为小片电池组件焊接示意图;
图10为绝缘层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异形焊带结构示意图2;
图12为导电背板局部示意图;
图13为小片电池组件连接示意图;
图14为小片电池组件连接示意图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结合图1至图3所示,实施例1公开一种新型电池片结构。如图1所示,该电池片的正面包括平行布置的四个条状模块1,条状模块1整体上呈矩形设计,相邻条状模块之间设有间隙D1。间隙D1的宽度一方面要满足切割工艺,不能过窄;另一方面也不能过宽,过宽会影响边缘电流收集,通常可取0.2~3mm较为合适。在制作电池组件时,沿间隙D1切割,将电池片分割成相互分离多个的条状模块1,这些条状模块1在组件中也被称为小片电池。
如图2和3所示,条状模块1主要包括次两条次主栅11、两条边线12和四个汇集单元13。其中,次主栅11为矩形的两条长边,边线12为矩形的两条短边,相邻条状模块1的边线12可相互连接,也可不连接。各汇集单元13的图案形状和大小均一致,主要包括布置在次主栅11上的焊点131和图案化排布的细栅线。焊点131通常设计在汇集单元13所对应的次主栅11段的中间。细栅线排布的图案整体上对称,即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看均为轴对称图形,整体轮廓为矩形(含正方形)。细栅线分为中线132、折线133和斜向线134。中线132两端与焊点131直接连接,并位于汇集单元13的中部。折线133平行布置,两端连接焊点或中线。靠近矩形四个顶点方向的斜向线134平行布置,一端连接次主栅线11,另一端连接边线或相邻汇集单元13的斜向线,也就是说,在每个汇集单元里,每一条细栅线两端最终都能直接或间接地与焊点连接。整体图案类似一具有同一中心点、等间距分布的嵌套正方形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焊点131可以采用细栅材料制作,通过印刷方式形成于次主栅上。焊点的形状可以是圆形、矩形、方形或者其它形状,最好与待连接的导电连接件的形状相匹配。
如图4所示,作为一种优选方案,电池片的背面与间隙D1对应的位置设有间隙D2,间隙D2同样可用电池片的切割,其宽度可以与间隔D1,也可不与间隔D1一致,通常也分布在0.2~3mm。电池片背面与汇集单元13对应的各区域均设有背电极14。背电极14的位置并不做严格要求,可根据需求设计成与两焊点131间的连线方向一致,即与中线132完全重合或部分重合,也可设计成与两焊点131的连线垂直或成一定角度。背电极14的长度只要满足收集效果即可,也不做严格要求。
图5又公开了另一种新型电池片结构的条状模块的实施例2,实施例2所示的条状模块与实施例1中的条状模块的区别主要在于正面汇集单元13的图案不同。该条状模块具有七个汇集单元13,各汇集单元13整体呈矩形设计。构成汇集单元13的细栅线分为折线133和斜向线134。折线132为两端分别连接上下两个焊点。斜向线133分布方式与实施例1类似,矩形各顶点方向的斜向线133平行布置,一端连接次主栅线11,另一端连接边线或相邻汇集单元13的斜向线。条状模块背面,各汇集单元13对应区域设有一条背电极,背电极的方向与两焊点连线方向一致。
图6又公开了另一种新型电池片结构的条状模块的实施例3,实施例3所示的条状模块与实施例1中的条状模块的区别同样在于正面汇集单元13的图案不同。该条状模块具有八个汇集单元13,各汇集单元13整体呈矩形设计。汇集单元13中的细栅线采用直线设计,并垂直于次主栅11,细栅线之间的宽度1~2mm。条状模块背面,各汇集单元13对应区域设有一条背电极,背电极的方向与两焊点连线方向一致。
在其它新型电池片结构的条状模块设计中,汇集单元13还可以有其它类型的图案设计,细栅线也可以是多种不同线形或布置方式的组合,但只要保证细栅线上的电流能通过次主栅汇集到汇集单元上。
在不同设计中,可根据电池类型和组件需求,设计一块电池片具有2~20个条状模块,一个条状模块具有2~20个汇集单元。条状模块数量越多,或者汇集单元数量越多,都会导致单个汇集单元的尺寸越小。优选的,一块电池片具有4~8个条状模块,一个条状模块具有6~10个汇集单元。
次主栅的栅线宽度可以是0.1~0.5mm,优选的,其宽度自中间向两边逐渐变窄。细栅线的宽度可以是为20~40um的等宽细线,细栅线之间的间距可以是1~2mm,但并要求完全一致。次主栅和细栅线在电池表面的整体覆盖率约1.5~3.5%。
制作组件时,将电池片沿两个长条图形之间预留的间隔的中间位置切割,切割边平直且光滑,切割后形成多个独立的小片电池(即条状模块),相邻两个小片之间通过导电连接件连接成串。
结合图7至图11所示,导电连接件(也称连接媒介)可以是镀锡铜带、导电胶带等带状连接件。以镀锡铜带(也称焊带)焊带为例,导电连接件主要包括长条形焊带21和异形焊带22两种结构。小片电池正面的两条次主栅上的焊点作为正面电极使用,焊带21长度约为1~5mm,部分焊接正面焊点上,剩余部分(可称为伸出端)悬于小片电池次主栅外侧边缘,伸出端主要用于与焊带22连接。焊带22包括焊带主体221、背面连接端223和两个正面连接端222。焊带主体221为条状结构,一正面连接端222位于焊带主体221的一端,另一正面连接端223位于焊带主体221中部,两正面连接端222的距离W1即为小片电池的宽度。背面连接端224布置在焊带主体221另一端,背面连接端224满足在小片电池组装后,接触并尽可能正好覆盖相邻小片电池的背电极14。
如图9所示,组装时,小片电池之间的间距可以设置为1~6mm, 正面连接端222与焊带21连接,背面连接端223与相邻小片电池的背电极14连接,由此实现相邻两个小片电池正面和背面的串联连接。小片电池之间的间距具体可根据焊带21的长度设置,在保证相邻小片电池的焊带21不接触的同时,间距尽可能小。
需要说明的是,为防止短路,在焊带22与小片电池之间需要先铺设一层薄的绝缘层3,使小片电池除焊点和背电极之外区域与焊带之间绝缘。如图10所示,绝缘层3上设有焊点镂空区31和背电极镂空区32。组装时,正面焊点131焊接的焊带21通过焊点镂空区31与焊带22的正面连接端222固定连接,背面背电极14通过背电极镂空区32与焊带22的背面连接端223相连。绝缘层3可以是由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EVA(乙烯-醋酸乙烯酯)、PO(聚烯烃)等薄膜材料制作,厚度约为0.1~0.3mm。
另一实施例中,也可以将绝缘层复合至焊带22上,构成一个整体。每根焊带22与小片电池接触的一面包括导电区和绝缘区,如图11所示,阴影部分为绝缘区,背面连接端223和两个正面连接端222为导电区。具体可通过粘接、粘合等方式在焊带22绝缘区处形成一层绝缘层。这种方式操作相对简单,材料用量少、成本低,也便于组件连接。
结合图12至图13所示,导电连接件中的异形焊带22也可以包括由光伏背板和导电金属薄膜复合制作的板状连接件,即导电背板23。导电背板4采用图案化设计,具体可通过图案化的绝缘分隔线231分隔出多个阵列排布且相互绝缘的导电单元232。导电单元232与小片电池中所包含的汇集单元13一一对应,实现电路连接。如图13所示,导电背板23同样可以和图10所示的绝缘层3组合使用。导电背板23与绝缘层3组合使用时,绝缘层3布置在小片电池和导电背板23之间。绝缘分隔线231分出的导电单元232的图案并不限于图中所示,只要满足线路连接的要求即可。
结合图14所示,组件使用时,电流流经过程如下:如果小片电池正面是正极、背面是负极,电流的传输路径是从一片小片电池内部传输到小片电池正表面,通过正表面汇集单元中的细栅线和次主栅汇集到次主栅上的焊点,一半电流(由远离互连的小片电池的焊点收集)经导电连接件中的长条形焊带21流入异形焊带22或者导电背板23,然后与另一半电流(由靠近互连的小片电池的焊点收集)汇集,再流入下一片小片电池的背面,完成两片小片电池的串联连接。如果小片电池正面是负极、背面是正极,电流方向则相反,此处不再赘述。
综上所知,本发明设计一种新型太阳能电池片,采用次主栅结合由细栅线构成的汇集单元设计,在组件制作时可实现点互连,减小正面遮挡面积,且能进一步降低制作电池片的硅片厚度要求(例如,可选用150~160um硅片),使用更薄的电池片和辅材,整体成本更低。在制作组件时,将电池片切割成多个小片电池,小片电池正面通过细栅线汇集到多个焊点上,再通过焊点向外传输;相邻小片电池片通过导电媒介形成点互连,电流传输过程中,电流从小片电池背面绕过电池片与下一片小片电池串联。整个过程对电池片正面不形成遮挡。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尽管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了描述,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案和应用领域,上述的具体实施方案仅仅是示意性的、指导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说明书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很多种的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发明保护之列。

Claims (15)

1.一种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小片电池、用于连接小片电池的导电连接件,以及布置在小片电池和导电连接件之间的绝缘层;所述小片电池为太阳能电池片沿间隙D1切割后的条状模块;所述导电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带状主体、布置在带状主体一端的第一伸出端、布置在带状主体中部的第二伸出端,以及布置在带状主体另一端的第三伸出端;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为镀锡铜带或导电胶带;所述绝缘层上具有与焊点数量相一致的焊点镂空区以及与背电极数量相一致的背电极镂空区;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与焊点连接,另一端通过焊点镂空区与第二连接件的第一伸出端或第二伸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第三伸出端通过背电极镂空区与一相邻小片电池对应位置的背面电极连接;
所述太阳能电池片正面包括平行布置的N个条状模块,相邻条状模块之间留有用于电池片切割的间隙D1;所述条状模块被构造为包括沿水平方向平行布置的两条次主栅、沿竖直方向平行布置的两条边线,并由两条次主栅和两条边线构成矩形框体;所述条状模块还包括在矩形框体内并排布置的M个汇集单元;所述汇集单元具有图案化排布的多条细栅线以及分别布置于两条次主栅上的用于电流汇集的两个焊点;所述细栅线的两端直接或间接与焊点连接;电池片背面与各汇集单元对应的区域布置有背电极;所述N为2~20;所述M为2~20。
2.一种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小片电池以及用于连接小片电池的导电连接件;所述小片电池为太阳能电池片沿间隙D1切割后的条状模块;所述导电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带状主体、布置在带状主体一端的第一伸出端、布置在带状主体中部的第二伸出端,以及布置在带状主体另一端的第三伸出端;所述第一伸出端焊接至相邻小片电池相对应位置的背面电极处;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为镀锡铜带或导电胶带,所述第二连接件带的带状主体与小片电池接触的一面覆盖绝缘层;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与焊点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接件的第一伸出端或第二伸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第三伸出端与一相邻小片电池对应位置的背面电极连接;
所述太阳能电池片正面包括平行布置的N个条状模块,相邻条状模块之间留有用于电池片切割的间隙D1;所述条状模块被构造为包括沿水平方向平行布置的两条次主栅、沿竖直方向平行布置的两条边线,并由两条次主栅和两条边线构成矩形框体;所述条状模块还包括在矩形框体内并排布置的M个汇集单元;所述汇集单元具有图案化排布的多条细栅线以及分别布置于两条次主栅上的用于电流汇集的两个焊点;所述细栅线的两端直接或间接与焊点连接;电池片背面与各汇集单元对应的区域布置有背电极;所述N为2~20;所述M为2~20。
3.一种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小片电池、用于连接小片电池的导电连接件,以及布置在小片电池和导电连接件之间的绝缘层;所述小片电池为太阳能电池片沿间隙D1切割后的条状模块;所述导电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为镀锡铜带或导电胶带;第二连接件为导电背板,所述导电背板上具有图案化的绝缘分隔线以及由所述分隔线分隔出的多个阵列排布的导电单元,所述导电单元与光伏组件中包含的汇集单元一一对应;所述绝缘层上具有与焊点数量相一致的焊点镂空区以及与背电极数量相一致的背电极镂空区;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与焊点连接,另一端通过焊点镂空区与导电单元连接;所述导电单元再通过背电极镂空区与一相邻小片电池对应位置的背电极连接;
所述太阳能电池片正面包括平行布置的N个条状模块,相邻条状模块之间留有用于电池片切割的间隙D1;所述条状模块被构造为包括沿水平方向平行布置的两条次主栅、沿竖直方向平行布置的两条边线,并由两条次主栅和两条边线构成矩形框体;所述条状模块还包括在矩形框体内并排布置的M个汇集单元;所述汇集单元具有图案化排布的多条细栅线以及分别布置于两条次主栅上的用于电流汇集的两个焊点;所述细栅线的两端直接或间接与焊点连接;电池片背面与各汇集单元对应的区域布置有背电极;所述N为2~20;所述M为2~20。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次主栅垂直方向的相邻小片电池的间距大小为1~6mm。
5.如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汇集单元中,两个焊点位于次主栅的中间位置,其连线与次主栅垂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汇集单元背面对应区域的背电极位于两个焊点的连线上。
7.如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汇集单元的图案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均为轴对称图形。
8.如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汇集单元中,细栅线的线型和布置方式不要求完全一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细栅线包括第一细栅线和第二细栅线;第一细栅线的两端直接与焊点连接;第二细栅线至少有一端通过边线、第一细栅线或相邻汇集单元的第二细栅线与次主栅连接;所述细栅线的线型包括直线和/或折线。
10.如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细栅线的线型为直线,细栅线的两端与次主栅连接,等间距平行布置。
11.如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次主栅的宽度为0.1~0.5mm,细栅线的宽度为20~40um,相邻细栅线之间的间距为1~2mm;所述次主栅和细栅线在电池片正面的整体覆盖率为1.5~3.5%。
12.如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次主栅的宽度自中间向两边逐渐变窄。
13.如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N为4~8;所述M为6~10。
14.如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D1的宽度为0.2~3mm。
15.如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电池片背面与间隙D1正对应位置留有间隙D2;所述间隙D2的宽度为0.2~3mm,不要求与间隙D1完全一致。
CN202011001891.4A 2020-09-22 2020-09-22 太阳能电池片、光伏组件 Active CN1121337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01891.4A CN112133773B (zh) 2020-09-22 2020-09-22 太阳能电池片、光伏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01891.4A CN112133773B (zh) 2020-09-22 2020-09-22 太阳能电池片、光伏组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33773A CN112133773A (zh) 2020-12-25
CN112133773B true CN112133773B (zh) 2022-08-09

Family

ID=738422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01891.4A Active CN112133773B (zh) 2020-09-22 2020-09-22 太阳能电池片、光伏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33773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607422U (zh) * 2013-11-30 2014-05-21 浙江光隆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家庭灯具电源使用的电池片
WO2017026016A1 (ja) * 2015-08-07 2017-02-1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セルおよび太陽電池セルの製造方法
CN108155261A (zh) * 2016-12-02 2018-06-12 Lg电子株式会社 太阳能电池和包括该太阳能电池的太阳能电池板
CN110277460A (zh) * 2019-07-16 2019-09-24 无锡鼎森茂科技有限公司 太阳能电池片及光伏组件
CN211182220U (zh) * 2019-10-30 2020-08-04 江苏朗道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半片叠瓦光伏组件的电池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607422U (zh) * 2013-11-30 2014-05-21 浙江光隆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家庭灯具电源使用的电池片
WO2017026016A1 (ja) * 2015-08-07 2017-02-1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セルおよび太陽電池セルの製造方法
CN108155261A (zh) * 2016-12-02 2018-06-12 Lg电子株式会社 太阳能电池和包括该太阳能电池的太阳能电池板
CN110277460A (zh) * 2019-07-16 2019-09-24 无锡鼎森茂科技有限公司 太阳能电池片及光伏组件
CN211182220U (zh) * 2019-10-30 2020-08-04 江苏朗道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半片叠瓦光伏组件的电池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33773A (zh) 2020-1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223120U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EP3306675B1 (en) Cell module using back contact proces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CN218677162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串和光伏组件
CN115579407B (zh) 电极结构、背接触太阳能电池片、电池组件和光伏系统
CN218677158U (zh) 背接触太阳能电池
CN115832093A (zh) 一种光伏电池结构及其制造方法、光伏组件
CN112133773B (zh) 太阳能电池片、光伏组件
WO2024012108A1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和太阳能组件
CN211182220U (zh) 一种用于半片叠瓦光伏组件的电池片
CN112825337B (zh) 柔性太阳能电池阵
CN218333813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片
WO2020103358A1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片及太阳能电池组件
CN210837777U (zh) 一种光伏电池串和光伏组件
CN210837776U (zh) 一种电池组件
WO2019237556A1 (zh) 太阳能电池片连接用焊带及组件
CN220821578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片及光伏组件
CN219917187U (zh) 一种背接触电池组件和光伏系统
CN111403499A (zh) 条形电池片、太阳能电池片、光伏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CN215988782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及光伏组件
CN220873586U (zh) 一种背接触电池和电池串
CN218385238U (zh) 一种光伏电池组件
CN219144188U (zh) 一种太阳能切片电池、太阳能电池片和太阳能组件
CN217562580U (zh) 一种高密度无主栅的光伏组件
CN219419042U (zh) 一种太阳电池片以及光伏组件
CN220041881U (zh) 背接触式光伏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