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29137A - 一种聚合氯化铝生产用热能回用装置及工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聚合氯化铝生产用热能回用装置及工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29137A
CN112129137A CN202011060435.7A CN202011060435A CN112129137A CN 112129137 A CN112129137 A CN 112129137A CN 202011060435 A CN202011060435 A CN 202011060435A CN 112129137 A CN112129137 A CN 1121291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nergy
ring
pipe
air
connecting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6043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玉鹏
朱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anshan Jianding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anshan Jianding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anshan Jianding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anshan Jianding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6043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29137A/zh
Publication of CN1121291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291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7/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tubular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 F28D7/08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tubular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the conduits being otherwise bent, e.g. in a serpentine or zig-zag
    • F28D7/082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tubular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the conduits being otherwise bent, e.g. in a serpentine or zig-zag with serpentine or zig-zag configur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FCOMPOUNDS OF THE METALS BERYLLIUM, MAGNESIUM, ALUMINIUM, CALCIUM, STRONTIUM, BARIUM, RADIUM, THORIUM, OR OF THE RARE-EARTH METALS
    • C01F7/00Compounds of aluminium
    • C01F7/48Halides, with or without other cations besides aluminium
    • C01F7/56Chlorid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11/00Arrangements for sealing leaky tubes and cond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10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log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t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合氯化铝生产用热能回用装置及工作方法,包括加热室,所述加热室的前端中间位置通过铰链活动安装有活动门,所述活动门的中间靠近左侧边缘位置设置有开关阀,所述活动门的上端中间位置设置有观测口,所述加热室的上端靠近右侧开设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的上端安装有吹风箱,所述吹风箱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电动机。该聚合氯化铝生产用热能回用装置通过通孔两端的密封圈,能够避免热空气从通孔内溢出,导致热量散失,进一步导致热能回收利用效率降低,提高了热能的回收利用效率,有利于热能的回收利用,且安装方式简单,便于使用,同时能够将水箱内加热过后的水与淋浴器相连接,方便使用人员洗澡,且能够降低热空气对环境的污染。

Description

一种聚合氯化铝生产用热能回用装置及工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能回收利用领域,具体为一种聚合氯化铝生产用热能回用装置及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在成产聚合氯化铝的过程中,我们将煤矸石进行粉碎,然后进行焙烧,且同时需要加入盐酸进行酸溶,在加热过程中,热能的流失是巨大的浪费,从而如何对热能进行回收利用是使用人眼需要考虑的问题;
现有的聚合氯化铝生产用热能回用装置没有设置密封环,从而导致热空气能够溢出,导致热量散失,进一步导致热能利用率降低,且导热管不能对热空气进行充分导热,同时不能对热空气进行处理,导致空气被污染,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聚合氯化铝生产用热能回用装置及工作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合氯化铝生产用热能回用装置及工作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聚合氯化铝生产用热能回用装置没有设置密封环,从而导致热空气能够溢出,导致热量散失,进一步导致热能利用率降低,且导热管不能对热空气进行充分导热,同时不能对热空气进行处理,导致空气被污染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聚合氯化铝生产用热能回用装置,包括加热室,所述加热室的前端中间位置通过铰链活动安装有活动门,所述活动门的中间靠近左侧边缘位置设置有开关阀,所述活动门的上端中间位置设置有观测口,所述加热室的上端靠近右侧开设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的上端安装有吹风箱,所述吹风箱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电动机,所述加热室的右端靠近顶部设置有两组安装架,两组所述安装架的上端靠近左侧固定安装有水箱,所述吹风箱的上端设置有导气管一,且导气管一的右端与水箱固定连接,所述水箱的右侧且位于安装架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废气处理箱,所述废气处理箱的上端设置有排气管。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动机的右端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通过吹风箱上的通孔与电动机活动连接,且通孔内设置有密封环,所述转动轴的右端设置有扇叶。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密封环包括静环,所述静环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的左端活动安装有动环,所述连接筒的外侧且位于动环与静环内设置有两组密封圈,所述连接筒内活动安装有轴承。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筒的外径与通孔内径相契合,所述密封环通过连接筒配合通孔安装在吹风箱上,所述轴承的内径与转动轴的外径相契合,所述转动轴通过轴承在密封环内转动,所述动环上贯穿设置有四组螺纹孔一,所述连接筒的左端设置有四组螺纹孔二。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螺纹孔一与螺纹孔二大小相等,所述动环通过紧固螺丝配合螺纹孔一与螺纹孔二活动安装在连接筒上。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水箱的上端靠近右侧设置有注水管,所述水箱的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出水管,且出水管上设置有阀门,所述水箱的内部设置有导热管,所述导热管的右端连接有导气管二,所述导气管二的右端且位于废气处理箱内连接有防倒吸罩。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热管的左端与导气管一相连通,所述导热管的右端与导气管二相连通,所述导热管为连续弯曲管道,所述废气处理箱的内部装有水,且液面低于防倒吸罩的底端。
一种聚合氯化铝生产用热能回用装置的工作方法,该热能回用装置的工作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首先,将静环与一组密封圈从吹风箱内部安装在通孔内,然后将动环与另一组密封圈通过紧固螺丝配合螺纹孔一与螺纹孔二安装在连接筒上,从而将密封环安装在吹风箱上,然后启动电动机,电动机带动转动轴上的扇叶转动,然后将加热室内的热空气通过出气口与导气管一输送至导热管内,对水箱内的水进行加热,完成热能回收利用工作;
步骤二:在扇叶的工作下,热空气对水箱内的水加热后,沿着导气管二进入废气处理箱内,且热空气内的氯化氢与水反应,处理后的空气从排气管内排入大气中,完成尾气处理工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聚合氯化铝生产用热能回用装置设置有密封环,通过连接筒配合通孔,使用人员能够将静环安装在吹风箱上,通过紧固螺丝配合螺纹孔一与螺纹孔二,当使用人员顺时针转动紧固螺丝时,动环能够带动密封圈与吹风箱紧密贴合,且固定在连接筒上,从而将密封环安装在通孔上,同时启动电动机,转动轴能够通过轴承在密封环内转动,配合扇叶,能够将加热室内的热空气通过导气管一输送进水箱内,通过通孔两端的密封圈,能够避免热空气从通孔内溢出,导致热量散失,进一步导致热能回收利用效率降低,提高了热能的回收利用效率,有利于热能的回收利用,且安装方式简单,便于使用;
该聚合氯化铝生产用热能回用装置设置有导热管,由于导热管为连续弯曲管道,因此导热管与水箱内的水接触面积较大,从而能够充分吸收热空气内的热量,进而将水箱内的水进行加热,使用人员通过转动阀门,能够将水箱内加热过后的水与淋浴器相连接,方便使用人员洗澡,且能够节约成本,降温后的热空气通过导气管二进入废气处理箱内,热空气内的氯化氢溶于水,从而将热空气进行处理,能够降低热空气对环境的污染,通过导气管二右端的防倒吸罩,能够防止降温导致废气处理箱内的水被吸入加热室内,造成化工事故,为使用人员的安全提供了保障,有利于使用人员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局部截面图;
图3为本发明中A的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中密封环的爆炸图;
图5为本发明中吹风箱内部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中的导热管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密封环结构示意图。
图中:1、加热室;2、活动门;3、开关阀;4、观测口;5、电动机;6、吹风箱;7、导气管一;8、水箱;9、注水管;10、排气管;11、安装架;12、出水管;13、废气处理箱;14、阀门;15、导热管;16、导气管二;17、防倒吸罩;18、出气口;19、转动轴;20、密封环;21、扇叶;22、静环;23、动环;24、密封圈;25、螺纹孔一;26、螺纹孔二;27、轴承;28、连接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聚合氯化铝生产用热能回用装置,包括加热室1,加热室1的前端中间位置通过铰链活动安装有活动门2,活动门2的中间靠近左侧边缘位置设置有开关阀3,活动门2的上端中间位置设置有观测口4,加热室1的上端靠近右侧开设有出气口18,出气口18的上端安装有吹风箱6,吹风箱6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电动机5,加热室1的右端靠近顶部设置有两组安装架11,两组安装架11的上端靠近左侧固定安装有水箱8,吹风箱6的上端设置有导气管一7,且导气管一7的右端与水箱8固定连接,水箱8的右侧且位于安装架1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废气处理箱13,废气处理箱13的上端设置有排气管10。
电动机5的右端设置有转动轴19,转动轴19通过吹风箱6上的通孔与电动机5活动连接,且通孔内设置有密封环20,转动轴19的右端设置有扇叶21,密封环20包括静环22,静环22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筒28,连接筒28的左端活动安装有动环23,连接筒28的外侧且位于动环22与静环23内设置有两组密封圈24,连接筒28内活动安装有轴承27。
连接筒28的外径与通孔内径相契合,密封环20通过连接筒28配合通孔安装在吹风箱6上,轴承27的内径与转动轴19的外径相契合,转动轴19通过轴承27在密封环20内转动,动环23上贯穿设置有四组螺纹孔一25,连接筒28的左端设置有四组螺纹孔二26,螺纹孔一25与螺纹孔二26大小相等,动环23通过紧固螺丝配合螺纹孔一25与螺纹孔二26活动安装在连接筒28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该聚合氯化铝生产用热能回用装置设置有密封环20,通过连接筒28配合通孔,使用人员能够将静环22安装在吹风箱6上,通过紧固螺丝配合螺纹孔一25与螺纹孔二26,当使用人员顺时针转动紧固螺丝时,动环23能够带动密封圈24与吹风箱6紧密贴合,且固定在连接筒28上,从而将密封环20安装在通孔上,同时启动电动机5,转动轴19能够通过轴承27在密封环20内转动,配合扇叶21,能够将加热室1内的热空气通过导气管一7输送进水箱8内,通过通孔两端的密封圈24,能够避免热空气从通孔内溢出,导致热量散失,进一步导致热能回收利用效率降低,提高了热能的回收利用效率,有利于热能的回收利用,且安装方式简单,便于使用。
水箱8的上端靠近右侧设置有注水管9,水箱8的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出水管12,且出水管12上设置有阀门14,水箱8的内部设置有导热管15,导热管15的右端连接有导气管二16,导气管二16的右端且位于废气处理箱13内连接有防倒吸罩17,导热管15的左端与导气管一7相连通,导热管15的右端与导气管二16相连通,导热管15为连续弯曲管道,废气处理箱13的内部装有水,且液面低于防倒吸罩17的底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该聚合氯化铝生产用热能回用装置设置有导热管15,由于导热管15为连续弯曲管道,因此导热管15与水箱8内的水接触面积较大,从而能够充分吸收热空气内的热量,进而将水箱8内的水进行加热,使用人员通过转动阀门14,能够将水箱8内加热过后的水与淋浴器相连接,方便使用人员洗澡,且能够节约成本,降温后的热空气通过导气管二16进入废气处理箱13内,热空气内的氯化氢溶于水,从而将热空气进行处理,能够降低热空气对环境的污染,通过导气管二16右端的防倒吸罩17,能够防止降温导致废气处理箱内13的水被吸入加热室1内,造成化工事故,为使用人员的安全提供了保障,有利于使用人员的安全。
工作原理:对于这类的聚合氯化铝生产用热能回用装置,首先,将静环22与一组密封圈24从吹风箱6内部安装在通孔内,然后将动环23与另一组密封圈24通过紧固螺丝配合螺纹孔一25与螺纹孔二26安装在连接筒28上,从而将密封环20安装在吹风箱6上,然后启动电动机5,电动机5带动转动轴19在轴承27内转动,从而带动扇叶21转动,然后将加热室1内的热空气通过出气口18与导气管一7输送至导热管15内,对安装架11上的水箱8内的水进行加热,完成热能回收利用工作,通过通孔两端的密封圈24,能够避免热空气从通孔内溢出,导致热量散失,进一步导致热能回收利用效率降低,提高了热能的回收利用效率,有利于热能的回收利用,且安装方式简单,便于使用,由于导热管15为连续弯曲管道,因此导热管15与水箱8内的水接触面积较大,从而能够充分吸收热空气内的热量,进而将水箱8内的水进行加热,使用人员通过转动出水管12上的阀门14,能够将水箱8内加热过后的水与淋浴器相连接,方便使用人员洗澡,且能够节约成本,同时通过注水管9能够补充水箱8内的水,降温后的热空气通过导气管二16进入废气处理箱13内,然后从排气管10排放至空气中,热空气内的氯化氢溶于水,从而将热空气进行处理,能够降低热空气对环境的污染,通过导气管二16右端的防倒吸罩17,能够防止降温导致废气处理箱内13的水被吸入加热室1内,造成化工事故,为使用人员的安全提供了保障,有利于使用人员的安全,通过开关阀3能够将活动门2打开,将加热室1内的产物取出,通过观测口4能够观察加热室1内的情况。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聚合氯化铝生产用热能回用装置,包括加热室(1),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室(1)的前端中间位置通过铰链活动安装有活动门(2),所述活动门(2)的中间靠近左侧边缘位置设置有开关阀(3),所述活动门(2)的上端中间位置设置有观测口(4),所述加热室(1)的上端靠近右侧开设有出气口(18),所述出气口(18)的上端安装有吹风箱(6),所述吹风箱(6)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电动机(5),所述加热室(1)的右端靠近顶部设置有两组安装架(11),两组所述安装架(11)的上端靠近左侧固定安装有水箱(8),所述吹风箱(6)的上端设置有导气管一(7),且导气管一(7)的右端与水箱(8)固定连接,所述水箱(8)的右侧且位于安装架(1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废气处理箱(13),所述废气处理箱(13)的上端设置有排气管(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合氯化铝生产用热能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5)的右端设置有转动轴(19),所述转动轴(19)通过吹风箱(6)上的通孔与电动机(5)活动连接,且通孔内设置有密封环(20),所述转动轴(19)的右端设置有扇叶(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聚合氯化铝生产用热能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环(20)包括静环(22),所述静环(22)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筒(28),所述连接筒(28)的左端活动安装有动环(23),所述连接筒(28)的外侧且位于动环(22)与静环(23)内设置有两组密封圈(24),所述连接筒(28)内活动安装有轴承(2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聚合氯化铝生产用热能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筒(28)的外径与通孔内径相契合,所述密封环(20)通过连接筒(28)配合通孔安装在吹风箱(6)上,所述轴承(27)的内径与转动轴(19)的外径相契合,所述转动轴(19)通过轴承(27)在密封环(20)内转动,所述动环(23)上贯穿设置有四组螺纹孔一(25),所述连接筒(28)的左端设置有四组螺纹孔二(2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聚合氯化铝生产用热能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孔一(25)与螺纹孔二(26)大小相等,所述动环(23)通过紧固螺丝配合螺纹孔一(25)与螺纹孔二(26)活动安装在连接筒(28)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合氯化铝生产用热能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8)的上端靠近右侧设置有注水管(9),所述水箱(8)的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出水管(12),且出水管(12)上设置有阀门(14),所述水箱(8)的内部设置有导热管(15),所述导热管(15)的右端连接有导气管二(16),所述导气管二(16)的右端且位于废气处理箱(13)内连接有防倒吸罩(1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聚合氯化铝生产用热能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管(15)的左端与导气管一(7)相连通,所述导热管(15)的右端与导气管二(16)相连通,所述导热管(15)为连续弯曲管道,所述废气处理箱(13)的内部装有水,且液面低于防倒吸罩(17)的底端。
8.一种聚合氯化铝生产用热能回用装置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热能回用装置的工作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首先,将静环(22)与一组密封圈(24)从吹风箱(6)内部安装在通孔内,然后将动环(23)与另一组密封圈(24)通过紧固螺丝配合螺纹孔一(25)与螺纹孔二(26)安装在连接筒(28)上,从而将密封环(20)安装在吹风箱(6)上,然后启动电动机(5),电动机(5)带动转动轴(19)上的扇叶(21)转动,然后将加热室(1)内的热空气通过出气口(18)与导气管一(7)输送至导热管(15)内,对水箱(8)内的水进行加热,完成热能回收利用工作;
步骤二:在扇叶(21)的工作下,热空气对水箱(8)内的水加热后,沿着导气管二(16)进入废气处理箱(13)内,且热空气内的氯化氢与水反应,处理后的空气从排气管(10)内排入大气中,完成尾气处理工作。
CN202011060435.7A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聚合氯化铝生产用热能回用装置及工作方法 Pending CN11212913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60435.7A CN112129137A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聚合氯化铝生产用热能回用装置及工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60435.7A CN112129137A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聚合氯化铝生产用热能回用装置及工作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29137A true CN112129137A (zh) 2020-12-25

Family

ID=738435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60435.7A Pending CN112129137A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聚合氯化铝生产用热能回用装置及工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29137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10103268A (ko) * 2010-03-12 2011-09-20 (주) 삼보전자통신 연소기구의 폐열활용장치
CN209166169U (zh) * 2018-07-20 2019-07-26 北京大河环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废气余热利用装置
CN209470545U (zh) * 2018-12-24 2019-10-08 海城市后英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镁砂生产用余热回收装置
CN210014693U (zh) * 2019-05-20 2020-02-04 河南爱尔福克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聚合氯化铝生产中热能回用装置
CN210434289U (zh) * 2019-07-12 2020-05-01 伟林环保科技(大连)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化工废气处理装置
CN210463567U (zh) * 2019-05-06 2020-05-05 苏州泰尔航空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双锅炉供能系统
CN210645581U (zh) * 2019-08-05 2020-06-02 响水镍响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不锈钢冶炼用尾气余热回收装置
CN210740683U (zh) * 2019-11-09 2020-06-12 福建省尤溪县华鑫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聚合氯化铝生产用热能回用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10103268A (ko) * 2010-03-12 2011-09-20 (주) 삼보전자통신 연소기구의 폐열활용장치
CN209166169U (zh) * 2018-07-20 2019-07-26 北京大河环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废气余热利用装置
CN209470545U (zh) * 2018-12-24 2019-10-08 海城市后英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镁砂生产用余热回收装置
CN210463567U (zh) * 2019-05-06 2020-05-05 苏州泰尔航空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双锅炉供能系统
CN210014693U (zh) * 2019-05-20 2020-02-04 河南爱尔福克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聚合氯化铝生产中热能回用装置
CN210434289U (zh) * 2019-07-12 2020-05-01 伟林环保科技(大连)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化工废气处理装置
CN210645581U (zh) * 2019-08-05 2020-06-02 响水镍响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不锈钢冶炼用尾气余热回收装置
CN210740683U (zh) * 2019-11-09 2020-06-12 福建省尤溪县华鑫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聚合氯化铝生产用热能回用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63485A (zh) 一种多次循环冷却型水泵
CN210888711U (zh) 一种具有除湿降温功能的窗户
CN112129137A (zh) 一种聚合氯化铝生产用热能回用装置及工作方法
CN201012324Y (zh) 化学处理柜
CN217058066U (zh) 汽车零部件加工用冷却装置
CN111608958A (zh) 一种双向降温冷却水泵
CN211503417U (zh) 一种钢结构生产加工用冷却装置
CN210740683U (zh) 一种聚合氯化铝生产用热能回用装置
CN212602724U (zh) 一种废橡胶脱硫成再生胶用塑炼装置
CN209055766U (zh) 一种具有循环加热结构的手机屏除泡机
CN214698514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离心泵
CN112822904A (zh)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电力系统用设备冷却装置
CN212700575U (zh) 一种聚合氯化铝用干燥装置
CN217464721U (zh) 用于水电站的水冷式中央空调
CN220792441U (zh) 一种天然气调压设备的增温装置
CN215690221U (zh) 一种禽类屠宰加工废弃物消杀装置
CN220970286U (zh) 一种电池片组件加工用清洗装置
CN215799735U (zh) 一种热处理淬火油槽
CN214319585U (zh) 一种开放式炼胶机专用除尘装置
CN218077114U (zh) 一种无害化处理用尾气处理装置
CN214392642U (zh) 太阳能光伏组件铝边框倒角机
CN220611551U (zh) 一种茶叶清洗加工烘干装置
CN215628165U (zh) 一种模具制造生产用真空热处理炉
CN219555174U (zh) 一种高温热辐射式防爆管道加热器
CN220931792U (zh) 一种带水循环结构的冷却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