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28408B - 流体管理组件 - Google Patents

流体管理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28408B
CN112128408B CN201910800053.4A CN201910800053A CN112128408B CN 112128408 B CN112128408 B CN 112128408B CN 201910800053 A CN201910800053 A CN 201910800053A CN 112128408 B CN112128408 B CN 1121284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opening
wall
chamber
fluid manag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0005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28408A (zh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anhua Intelligent Contro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anhua Intelligent Contro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anhua Intelligent Contro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anhua Intelligent Control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1284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284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284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284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5/00Plug valves; Taps or cocks comprising only cut-off apparatus having at least one of the sealing faces shaped as a more or less complete surface of a solid of revolution,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movement being predominantly rotary
    • F16K5/06Plug valves; Taps or cocks comprising only cut-off apparatus having at least one of the sealing faces shaped as a more or less complete surface of a solid of revolution,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movement being predominantly rotary with plugs having spherical surfaces; Packings therefor
    • F16K5/0605Plug valves; Taps or cocks comprising only cut-off apparatus having at least one of the sealing faces shaped as a more or less complete surface of a solid of revolution,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movement being predominantly rotary with plugs having spherical surfaces; Packings therefor with particular plug arrangements, e.g. particular shape or built-in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27/00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F16K27/06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of taps or cocks
    • F16K27/067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of taps or cocks with spherical plu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02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 F16K31/04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using a mot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44Mechanical actuating means
    • F16K31/53Mechanical actuating means with toothed gea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47/00Means in valves for absorbing fluid energy
    • F16K47/04Means in valves for absorbing fluid energy for decreasing pressure or noise level, the throttle being incorporated in the closure member
    • F16K47/045Means in valves for absorbing fluid energy for decreasing pressure or noise level, the throttle being incorporated in the closure member and the closure member being rotatab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47/00Means in valves for absorbing fluid energy
    • F16K47/08Means in valves for absorbing fluid energy for decreasing pressure or noise level and having a throttling member separate from the closure member, e.g. screens, slots, labyrinth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5/00Plug valves; Taps or cocks comprising only cut-off apparatus having at least one of the sealing faces shaped as a more or less complete surface of a solid of revolution,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movement being predominantly rotary
    • F16K5/08Detai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5/00Plug valves; Taps or cocks comprising only cut-off apparatus having at least one of the sealing faces shaped as a more or less complete surface of a solid of revolution,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movement being predominantly rotary
    • F16K5/08Details
    • F16K5/12Arrangements for modifying the way in which the rate of flow varies during the actuation of the valv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5/00Plug valves; Taps or cocks comprising only cut-off apparatus having at least one of the sealing faces shaped as a more or less complete surface of a solid of revolution,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movement being predominantly rotary
    • F16K5/08Details
    • F16K5/14Special arrangements for separating the sealing faces or for pressing them together
    • F16K5/20Special arrangements for separating the sealing faces or for pressing them together for plugs with spherical surfac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流体管理组件,流体管理组件包括第一节流通道,第一节流通道连通的第一腔和第二腔,流体管理组件还包括第二节流通道,第二节流通道成形于第三流道,流体经两次节流后,有利于提高流体的吸热能力。

Description

流体管理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流体管理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热管理系统包括各个功能部件,如节流部件等,流体节流后在蒸发器 蒸发吸热,如何提高流体在蒸发器的吸热能力,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流体管理组件,以有利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流体管理组件,所述流体管理组件包括阀体和第一阀芯,所述流 体管理组件包括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阀体成形有所述第二腔;所述第一 阀芯位于所述第一腔,所述第一阀芯能够在所述第一腔内转动,所述流体 管理组件具有第一节流通道,所述第一腔能够通过所述第一节流通道与所 述第二腔连通;
所述流体管理组件包括第一流道、第二流道和第三流道,所述第一流 道与所述第一腔连通;所述第二流道与所述第二腔连通;所述第三流道在 所述第二腔的壁形成第三流道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三流道包括连通部,所 述连通部在所述阀体的外壁形成所述第三流道的第二开口;所述流体管理 组件还包括第二节流通道,所述第二节流通道是所述第三流道的一部分。
流体管理组件包括第一阀芯,第一阀芯具有第一节流通道,第一节流 通道能够连通第一腔和第二腔,流体管理组件还包括第三流道,第三流道 在第二腔的壁具有开口,第三流道还形成有第二节流通道,流体管理组件 设置第一节流通道能够连通第一腔和第二腔,与第二腔连通的第三流道能 够形成第二节流通道,流体管理组件设置了第一节流通道和第二节流通道, 流体经第一节流后又一次节流,进一步降低流体压力,有利于提高流体在 蒸发器的吸热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流体管理组件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沿A-A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是行星组件的第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行星组件的第二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第一阀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第一阀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第一阀芯的俯视示意图;
图9是图8沿B-B的截面示意图;
图10是图1中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沿E-E的截面示意图,其中第一阀芯位于第一工作位置;
图12是图1中的第二阀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A是图1中的第一阀体的第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B是图1中的第一阀体的第二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单向阀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4的一个截面示意图;
图16是第一通道、第二腔以及导通管与第一截面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17是图2沿A-A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截面示意图;
图18是流体管理组件的第三实施方式的一个截面示意图;
图19是流体管理组件的第四实施方式的一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流体管理组件可以有多种方式,其中有的可以应用 于车用热管理系统,有的也可以应用于家用热管理系统或商用热管理系统等 其他热管理系统,下面以一种具体的车用流体管理组件为例结合附图进行说 明。
请参阅图1-图5,流体管理组件10包括控制部、传动装置2000、阀体3000 以及第一阀芯5000,在本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中,控制部为驱动机构1000, 传动装置2000位于驱动机构1000和阀体3000之间,驱动机构1000包括电机部 1100、套管1200以及连接座1300,连接座1300的一端与套管1200固定连接并 在连接处密封,电机部1100包括定子1110、电机轴1130以及转子1120,定子 1110套于套管1200外侧,转子1120与电机轴1130固定连接,至少部分转子 1120位于套管1200内侧,电机轴1130穿过连接座1300的通孔,通电后,转子 1120受定子产生的激励磁场的的作用而转动进而带动电机轴1130转动。传动 装置2000包括齿轮箱2100、行星组件2200和阀杆2300,齿轮箱2100的一端具 有与连接座1300固定连接的台阶,该台阶形成有台阶孔,连接座1300与台阶 螺纹连接或者焊接密封,当然,连接座1300与台阶螺纹连接时可以在连接处 设置密封件,以提高密封性能。齿轮箱2100的另一端与阀体3000固定连接, 齿轮箱2100与阀体3000可以焊接密封,也可以螺纹连接并在连接处设置密封 件。行星组件2200位于齿轮箱2100所形成的腔,或者行星组件2200位于齿轮 箱2100、连接座1300和/或阀体3000所形成的腔,行星组件2200包括太阳轮 2210、多个行星轮2220、齿轮轴、第一齿圈2230、第二齿圈2240和两个安装 板2250,在本实施例,行星组件2200包括三个行星轮2220,三个行星轮2220 与太阳轮2210啮合连接,第一齿圈2230和第二齿圈2240均具有内齿,每一个 行星轮2220的一部分与第一齿圈2230的内齿啮合连接,行星轮2220的另一部 分与第二齿圈2240的内齿啮合连接,第一齿圈2230的外侧部与齿轮箱2100固 定连接,如第一齿圈2230与齿轮箱2100以过盈配合或者限位配合的方式相对 固定。行星轮2220和太阳轮2210位于两个安装板2250之间,其中靠近驱动机 构1000的安装板2250设有电机轴通过的通孔,以方便电机轴与太阳轮2210配 合。
请参阅图3-图5,第二齿圈2240具有限位部2241,限位部2241设置于第 二齿圈2240朝向阀体3000的一侧,在本实施方式,限位部2241成形为两个弧 形槽,两个弧形槽以第二齿圈2240的轴线对称分布,相应地,请参阅图13, 阀体3000设置有与限位部2241配合的限位柱3010,同样地,限位柱3010也以 第二齿圈2240的轴线对称分布,限位柱3010位于弧形槽,限位部的2241两个 端部可以限制第二齿圈2240的转动范围,可以知道,可以通过设置限位部的 两个端部之间的圆弧角限制第二齿圈2240的转动范围,进而限制阀杆2300的 转动范围,在本实施方式,限位部2241的圆弧角设为90°,根据不同的应用 环境,限位部2241的圆弧角可以适应性设置。阀杆2300的一端伸入第二齿圈 2240的中心孔,阀杆2300与第二齿圈2240可以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或者焊接 的方式固定连接,当然阀杆2300也可以与第二齿圈2240通过注塑的方式固定 连接。
流体管理组件10工作时,电机轴1130转动时,太阳轮2210在电机轴1300 带动下转动,由于啮合作用,行星轮2220在太阳轮2210的带动下转动,第一 齿圈2230固定不动,行星轮2220绕其自身轴线转动的同时,还围绕太阳轮 2210作周向转动,从而带动第二齿圈2240转动,同时阀杆2300也随第二齿圈 2240的转动而转动,由于限位部与限位柱的相互配合,阀杆2300在一定范围 内转动。阀体3000包括阀杆孔,部分阀杆2300位于阀杆孔,阀杆2300与阀杆 孔动密封,另外,流体管理组件也可以包括轴套,轴套嵌入阀杆孔并与阀杆 孔固定,阀杆2300套入轴套,阀杆2300与轴套动密封。请参见图3,流体管 理组件包括第一腔100和第二腔200,第一腔100和第二腔200能够连通,流体 管理组件的第一阀芯5000设置于第一腔100,第一阀芯5000能够在第一腔100 的转动。
请参阅图3及图11,流体管理组件10包括第一流道300、第二流道400和 第三流道500,其中,第一流道300在阀体3000的外壁具有第一连接口1,第 二流道400在阀体3000的外壁具有第二连接口2,第三流道500在阀体3000的 外壁具有第三连接口3,第一流道300与第一腔100连通,第三流道500能够与 第二腔200连通,第二流道400与第二腔200连通。流体管理组件还包括导通 管700,导通管700所形成的腔与第二流道400连通,在本实施方式,导通管700与阀体3000一体设置,导通管700的第一端口701朝向第二腔200的底壁且 与第二腔200连通,进而第二流道400与第二腔200通过导通管700连通。在本 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以导通管700的轴向为上下方向,导通管700的第一端 口701朝下,相应地,导通管700的第一端口701所朝向的第二腔的壁为第二 腔200的底壁。
请参阅图1及图3,流体管理组件还包括阀盖4000,阀体3000包括第 一开口部3110,第一开口部3110自阀体的一个侧壁朝向阀体3000内部凹 陷,第一开口部3110在阀体的侧壁具有开口,至少部分阀盖4000位于第 一开口部3110所形成的腔,阀盖4000与第一开口部3110密封固定,具体 地,流体管理组件包括连接装置,连接装置包括连接部4410和配合部3111, 连接部4410成形于阀盖4000,配合部3111成形于第一开口部3110,在一 个具体的实施方式,配合部3111在第一开口部3110成形有内螺纹,连接 部4410在阀盖4000的外壁形成有外螺纹段,第一开口部3110的内螺纹与 阀盖4000的外螺纹相互配合以实现阀盖4000与第一开口部3110的固定。 请参阅图3及图18,阀盖4000包括第一连通通道4300,第一连通通道4300 在阀盖的内端壁4020形成第一连通通道的第一开口4301,第一连通通道 在阀盖4000的侧壁形成第一连通通道的第二开口4302,在本实施方式, 阀盖4000包括第一子阀盖4100及第二子阀盖4200,第一子阀盖4100与 第二子阀盖4200分体设置,第一子阀盖4100比第二子阀盖4200更靠近第 一阀芯,第一子阀盖4100包括第一孔4110与第二孔4120,第一孔的开口, 也即第一连通通道的第一开口,第一开口4301位于第一子阀盖的内端壁;第二孔4120的开口,也即第一连通通道的第二开口,第二开口4302位于 第一子阀盖的侧壁,第二子阀盖4200具有外螺纹,与第一开口部3110的 内螺纹相配合固定,第一子阀盖4100的外端壁与第二子阀盖4200的内端 壁抵接。阀盖4000具有两个放置密封圈的凹槽,其中第一凹槽4130位于 第一子阀盖4100的侧壁,第二凹槽4210位于第二子阀盖4200的侧壁。
请参阅图3以及图6-图8,流体管理组件10还包括阀座,具体地,阀座包 括第一阀座6100和第二阀座6200,第一阀座6100也可以与阀盖4000一体设置, 这里所述的一体设置包括固定为一体和一体成形。具体地,第一阀座6100与 阀盖4000的内端壁密封固定为一体或者组装并挤压为一体。第一阀芯5000为 球状或者类球状结构,第一阀芯5000也可以为圆柱状结构,第一阀芯5000包 括与阀杆2300相配合的配合槽5300,阀杆2300能够伸入配合槽5300,阀杆 2300能够带动第一阀芯5000转动。沿第一开口部3110的轴向方向,第一阀芯5000设置于第一阀座6100和第二阀座6200之间,第一阀座6100与第二阀座 6200均具有与第一阀芯5000相配合的配合面,第一阀芯5000为球状或类球状 时,阀座配合面相应为弧形面,阀座配合面可以凸向第一阀芯,也可以凹向 第一阀芯。第一阀芯5000的外壁与第一阀座的至少部分配合面6120抵接,第 一阀芯5000的外壁与第二阀座6200的至少部分配合面抵接,第一阀芯5000能 够相对第一阀座的配合面6120滑动,第一阀芯5000与第一阀座的配合面6120 动密封,第一阀芯5000能够相对第二阀座6200的配合面滑动,第一阀芯5000 与第二阀座6200的配合面动密封。可以知道,形成第一腔100的壁包括阀盖 4000的内端壁、第一开口部3110的底壁和第一开口部3110的部分侧壁,或者 形成第一腔100的壁包括阀盖4000的内端壁、第一开口部3110的底壁、第一 开口部3110的部分侧壁、第一阀座配合面6120和第二阀座6200的配合面。请 参阅图3及图6,第一阀座6100具有贯穿第一阀座的通道6110,第一阀座的通 道6110在第一阀座的配合面6120形成第一阀座通道的第一开口,可以知道, 第一阀座的配合面6120为环形弧面,第一阀座的通道6110在配合面以及配合 面的相对侧均具有开口,进而第一阀座的通道6110与第一连通通道4300连通。 同样地,第二阀座6200具有贯穿第二阀座6200的通道,第二阀座6200的通道 在第二阀座6200的配合面以及配合面的相对侧均具有开口,其中,第二阀座 6200的通道在第二阀座6200的配合面形成第二阀座6200通道的第一开口,可 以知道,第二阀座6200的配合面为环形面,第二阀座6200的通道能够与第二 腔200连通。
流体管理组件包括节流腔。请参阅图7-图9,第一阀芯5000包括节流通 道5100和导通通道5200,节流通道5100和导通通道5200不连通。在本实施例, 节流通道成形为节流槽,节流通道5100自第一阀芯5000的外壁凹陷,节流通 道5100在第一阀芯5000的外壁具有开口,以第一阀座为例,流体管理组件节 流时,部分节流通道5100的开口朝向第一阀座的配合面6120,形成节流腔的 壁包括第一阀座6100的配合面以及相应节流槽的壁。形成节流腔的壁包括节 流孔,具体地,节流通道也可以是节流孔,节流通道5100在第一阀芯5000的外壁具有两个开口,节流孔的两个开口也即节流通道的首端和尾端,流体管 理组件节流时,节流通道5100的两个开口位于环形面的两侧,节流通道5100 的其中一个开口与第一腔100连通,节流通道5100的另一个开口与第一阀座 6100的通道连通或与第二阀座6200的通道连通,具体不再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7-图9以及图3、图11,流体管理组件10具有导通功能,通过导 通通道5200实现导通,导通通道5200成形于第一阀芯5000,导通通道5200具 有两个开口,导通通道5200的两个开口成形于第一阀芯5000的外壁,流体管 理组件导通时,沿配合面的投影的径向,导通通道的两个投影位于配合面的 两侧。具体地,第一阀芯5000包括第三孔5210和第四孔5220,第三孔5210所 形成腔与第四孔5220所形成的腔连通,第一阀芯5000的导通通道5200包括第 三孔5210所形成腔与所述第四孔5220所形成的腔,在本实施方式,第四孔5220的轴线与阀杆的轴线平行,第四孔5220在第一阀芯的外壁的开口背向阀 杆,第三孔的轴线与阀杆的轴线垂直。在本实施例,第一流道300在第一开 口部3110具有开口,或者说,第一流道300在第一腔100的壁具有开口,第一 流道300与第一腔100连通,第一流道300的轴线与第一开口部3110的轴线垂 直,相应地,第三孔5110与第四孔5120的轴线垂直,流体管理组件工作时, 第一流道300的流体进入第一腔100,而后进入第四孔5220,再进入第三孔 5210,当第一孔的开口与第一阀座的通道6120连通时,实现流体管理组件10 的导通功能。第四孔5220的轴线也可以与阀杆2300的轴线垂直,这样,第四 孔5120的开口能够与第一流道300的开口相对设置,第三孔的开口与第一阀 座的通道6120相对设置,这样能够降低第一流道300的流体进入导通通道5200的流阻。可以知道,第三孔5210的轴线与第四孔的轴线的夹角可以在45° -135°之间。当然,流体管理组件导通时,导通通道的一个开口与阀座通道 相对设置,导通通道的另一个开口朝向第一腔,这样即可实现第一腔与阀座 通道的连通。
请参阅图3及图11,阀体还包括第一通道3120,第一腔100能够通过第一 通道3120与第二腔200连通。具体地,第一通道3120具有两个开口,也即第 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通道3120在第二腔200的壁形成第一通道3120的第 一开口3121,进而第一通道3120与第二腔200连通,第一通道3120在第一开 口部3110的底壁形成第一通道3120的第二开口3122,进而第一通道3120的第 二开口3122与第二阀座6200的通道连通,在本实施方式,第一通道3120的轴 线与第一开口部3110的轴线平行,这里的平行包括重合的情况,这里所述的 平行指夹角在±10°范围内。在其他实施方式,第一通道3120也可以仅是第 一通道的第一开口。
为了提高第二腔的气液分离效果,流体管理组件还包括导通管700,导 通管700也可以与阀体由同一型材加工成形,这时导通管700具有第一端口 701。导通管700的第一端口701位于第二腔200,并且第一端口701朝向第二 腔200的底壁。在本实施例,请参阅图17,第二腔200的侧壁包括第一子部230 和第二子部240,沿导通管700的轴向方向,第一子部230位于第一底壁221和 第二底壁222之间;第二子部240位于第二腔200的顶壁与导通管700的第一端 口701之间,第一通道的第一开口3121位于第二子部240,这样,可以阻止通过第一通道的第一开口3121进入第二腔200的流体直接进入第二流道400,而 是经过气液分离的过程之后,气体经导通管腔进入第二流道400,液体经沉 积汇集与第二腔200的底壁。在本实施例,第一通道的第一开口3121位于第 二腔200的侧壁,第一通道的第一开口3121相距导通管700的第一端口701的 距离越远,流体越不易被导通管700吸走,当然第一通道3120第一开口也可 以成形于第二腔200的顶壁,或者同时成形于第二腔200的顶壁和第二子部。
请参见图16,定义第一截面,第一截面与导通管700的轴线垂直,第一 通道3120的轴线位于第一截面,形成第一通道3120的壁与第一截面的交线包 括第一边线3123和第二边线3124,第二腔200的侧壁与第一截面的交线定义 为第一环线200',导通管700的外壁与第一截面的交线定义为第二环线700', 第二边线3124比第一边线3123更靠近第二环线700',沿第一环线200'的径 向方向,第一边线3123和第二边线3124的延长线位于第二环线700'的同一 侧,或者说,沿第一环线200'的径向方向,第二环线700'没有位于第一边 线3123的延长线和第二边线3124的延长线之间,这里也包括第二边线3124的 延长线与第一环线相切的情形,第一边线3123的延长线与第一环线200'相 切的情形。如此设置第一通道3120,从第一通道3120排出的制冷剂以近似螺 旋在第二腔200内流动,延长气液分离路径,有利于气液分离,另外,第一 通道未正对着导通管,从第一通道3120排出的制冷剂未直接冲击到导通管 700,也有利于导通管700内的气液排出,液态流体也不易附着与导通管700的外壁。
请参阅图3、图13及图12,第二腔200的底壁包括第一底壁221和第 二底壁222,沿导通管700的轴向方向,第二底壁222距导通管700的第 一端口701的距离大于第一底壁221距导通管700的第一端口701的距离, 这样,流体气液分离后,液态流体汇集于第二底壁222,便于液态流体集 中于第二底壁,第二底壁设置排出口,有利于液态流体排出;第一底壁高 于第二底壁,第一底壁没有或者只有少量的液态流体,导通管700的第一 端口701朝向第一底壁221,并且,沿导通管的轴向,导通管700的第一 端口701的投影全部位于第一底壁,这样,有利于防止位于第二腔200底 壁的液态流体被导通管700吸走。当然,第一底壁221和第二底壁222可 以一体加工成型,也可以分体加工成形。在本实施方式,第二底壁222为 环形壁。第三流道500在阀体的外壁具有开口,第三流道500在第二腔200 的壁形成第三流道500的第一开口501,第一开口501位于第二底壁,即 第二底壁设置排出口,第三流道500与第二腔200连通;第三流道500在 阀体的外壁具有第三流道500的第二开口3,也即第三连接口3。
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定义第一阀芯的节流通道为第一节流通道。请 参阅图17,阀体包括第二开口部3210,第三流道500包括第二开口部的腔, 第三流道500还包括连通部520和节流部510,第三流道作为第二腔的一 个排出通道,节流部位于连通部的上游,从流体流向上看,节流部更靠近 连通部,定义第二节流通道为节流部,第二节流通道能够在第三流道处形 成节流,或者说第二节流通道是第三流道的一部分。节流部的流通当量直 径为1.4毫米左右,当然也可以为其他尺寸,能够实现节流即可。相应地, 第二开口部具有形成连通部的壁3212和形成节流部的壁3211。沿导通管 700的轴向方向,第三流道的第一开口501位于所述第二底壁222和/或第 一子部230。在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连通部520在阀体的外壁形成第 三流道500的第二开口,节流部510在第二腔200的侧壁形成第三流道的第一开口501,当然,第三流道500的第一开口也可以形成于第二腔200 的底壁和/或成形于第一子部230。第三流道500的第一开口成形于第一子 部230时,第三流道500的第一开口应尽量靠近第二底壁222,这样,以 有利于液态流体流入第三流道500。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其他实施方式, 第三流道500也可以不设置节流部,第三流道500仅包括连通部520,这 时,第三流道500仅具有导通作用。
请参阅图1、图3以及图11-图13,阀体3000包括第一阀体3100和第二阀体 3200,其中传动装置2000与第一阀体3100固定设置,第一开口部3110、第一 通道3120、第一流道300以及第二流道400成形于第一阀体3100,至少部分第 三流道500成形于第二阀体3200。结合图12和图13,第一阀体3100包括第一 壁3101,第二阀体3200包括第二壁3201,第一壁3101和第二壁3201接触设置 或者间隙设置,这里所述的间隙设置指第一壁3101和第二壁3201间距小于或 等于5厘米,另外,第一壁3101和第二壁3201之间存在其它零部件,也属于 间隙设置。第二腔200包括第一子腔210和第二子腔220,第一子腔210成形于 第一阀体3100,第二子腔220成形于第二阀体3200,第一子腔210与第二子腔 220相对设置,流体管理组件包括第一间隙3150和第一密封件,第二腔200位 于第一间隙3150内侧,在本实施方式,第一间隙3150成形为凹槽,第一间隙 3150位于第一壁3101并自第一壁凹陷形成,第一间隙3150环绕第一子腔210 在第一壁3101的开口外周,或者说第一子腔210在第一壁3101的开口位于第 一间隙3150的内侧,第一间隙3150内设置有第一密封件,第一阀体3100与第 二阀体3200安装后,第一密封件分别抵接第一间隙3150的壁和第二壁3201, 以实现第二腔200的密封,防止第二腔200的流体泄露。当然,也可以在第二 壁3201成形第一间隙3150,或者与第一壁3101同时成形第一间隙3150,不再 详细描述。第一阀体3100包括第一通孔3130,第一通孔3130在第一开口部 3110的壁形成第一通孔3130的第一开口,第一通孔3130在第一壁3101形成第 一通孔3130的第二开口,其中,第一通孔3130的第一开口与第二孔4120的开口相对设置,或者说,第一通孔3130的第一开口与第一连通通道的第二开口 相对设置,第一通孔3130与第一连通通道4300连通;第二阀体3200包括第二 通孔3220,第二通孔3220在第二壁3201具有第二通孔3220的第一开口,第二 通孔3220在第二开口部3210具有第二通孔3220的第二开口,第二通孔3220与 第二开口部3210所形成的腔连通,第一通孔3130的第一开口与第二通孔3220 的第一开口相对设置,第一通孔3130与第二通孔3220连通。
流体管理组件10还包括第四流道,第四流道能够与第一腔100连通。在 本实施例,第四流道包括第一阀座的通道6110、第一连通通道4300、第一通 孔3130和第二通孔3220,第四流道的开口位于连通部3212的壁,或者说,第 四流道的流体进入第三流道500,而后经第三流道500排出。流体管理组件还 包括第二间隙3140和第二密封件,第二密封件位于第二间隙3140,以实现密 封。在本实施例,第二间隙3140成形为凹槽,第二间隙3140位于第一壁3101 并自第一壁的端部凹陷,第二间隙3140环绕第一通孔3130的第二开口的外周, 或者说第一通孔3130的第二开口位于第二间隙3140的内侧,第二间隙3140内 设置有第二密封件,第二密封件分别抵接第二间隙3140的壁和第二壁3201, 第二密封件可以是密封圈,也可以是焊料,以防止内漏。当然第二间隙3140 也可以成形于第二壁3201,或者第一壁3101和第二壁3201同时设置第二间隙3140,第一阀体3100的第二间隙3140和第二阀体3200的第二间隙3140可以相 对设置也可以相错设置,不再详细描述。
为了第一阀体3100和第二阀体3200的固定,本实施例中,第一阀体3100 和第二阀体3200的其中之一设置第一安装孔,其中另一个设置第一贯穿孔, 以与第一安装孔配合,通常,第一安装孔的轴线与导通管700的轴线平行, 流体理组件还包括有第一紧固件,第一紧固件伸入第一贯穿孔与第一安装孔, 第一紧固件紧固第一阀体3100和第二阀体3200。在第一紧固件作用下,第一 壁和第二壁贴紧设置或经其它构件紧贴设置,并通过紧固件固定,紧固件包 括螺栓等可以紧固的构件。
流体管理组件10包括阀口部和第二阀芯,第三流道500包括阀口部所 形成的腔,或者说,阀口部所形成的腔为第三流道500的一部分,第二阀 芯能够抵接阀口部以截止第三流道500。在本实施方式,请参阅图3以及 图14和图15,流体管理组件10还包括单向阀部件7000,单向阀部件7000 设置于第二开口部3210所形成的腔,具体地,第二开口部3210形成有安 装部3213,安装部3213位于连通部520以及节流部510之间,单向阀部 件7000包括阀支撑座7100和第二阀芯7200,至少部分阀支撑座7100位 于安装部3213所形成的腔,安装部3213与阀支撑座7100固定连接,并在 连接处密封设置。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安装部3213具有内螺纹,阀支 撑座7100的配合部成形为外螺纹,安装部3213的内螺纹与固定部的外螺 纹相互配合,实现单向阀部件7000与第二开口部3210的固定;阀支撑座 7100的配合部或安装部3213设置有放置密封件的凹槽,以实现阀支撑座 7100与第二开口部3210的密封。在其他实施方式,安装部3213具有限制 阀支撑座7100的台阶以及放置卡环的凹槽,安装部3213的台阶和卡环实 现阀支撑座7100的固定。阀支撑座7100包括阀芯杆孔、连通孔7110和止 挡部7130,阀支撑座7100还成形有阀口部7120,阀口部7120位于阀支撑 座7100靠近连通部520一侧,止挡部7130位于阀支撑座7100靠近节流部 510一侧。沿第二开口部3210的轴向方向,阀芯杆孔和连通孔7110均贯 穿阀支撑座7100。第二阀芯7200包括阀芯杆7230、第一端部7210和第二 端部7220,第一端部7210、第二端部7220与阀芯杆7230一体设置或者焊 接后为一体,沿第二开口部3210的径向方向,第一端部7210和第二端部 7220相对阀芯杆7230凸起,或者说第一端部7210和第二端7220的外径 大于阀芯杆7230的外径,阀芯杆7230位于阀芯杆孔,阀芯杆7230能够在 阀芯杆孔内滑动,第一端部7210和第二端部7220位于阀支撑座7100的两 侧,第一端部7210相对邻近连通部520,第二端部7220相对邻近节流部 510,弹性元件7300的一端与第二端部7220抵接,弹性元件7300的另一 端与止挡部7130抵接,单向阀部件7000设置弹性元件7300有利于第二阀 芯7200复位,在本实施方式,弹性元件7300为弹簧。第一端部7210具有 第一抵接区7211,连通孔7110在阀支撑座7100的外端壁具有连通口,阀 口部7120沿连通口的周向分布,在其他实施方式,阀口部7120也可以成 形为连通部的壁。流体管理组件工作时,当节流部510的压力小于连通部520的压力时,第二阀芯7200位于第一位置,第一抵接区7211抵接阀口 部7120,连通孔7110与连通部520不导通,进而第三流道500截止;当 节流部510的压力大于连通部520的压力时,第二阀芯7200位于第二位置, 第一抵接区7211与阀口部7120分离,第二端部压缩弹性元件7300,止挡 部限制第二阀芯进一步朝向连通部动作,第二阀芯7200打开阀口部7120,连通孔与连通部520连通,进而第三流道500导通。
请参阅图18及图19,第二阀体3200包括第三开口部3240,第三开口 部3240相对第二阀体3200的一个壁凹陷。在本实施例,第三开口部3240 自第二阀体的一个壁朝向第二壁3201凹陷,第三开口部3240包括大径部 3241、小径部3242和平台部3243,平台部3243连接大径部3241和小径 部3242,小径部3242在连通部520的壁具有开口。在本实施方式,第三流道500包括第二通道3250,第二通道3250在第二腔200的壁形成第三 流道500的第一开口501,第二通道3250在第三开口部具有开口,第二通 道3250连通第二腔200和第三开口部3240所形成的腔,第二通道3250 的轴线相对导通管的轴线倾斜设置。请参阅图18,至少部分第二通道3250 成形为节流部,节流部的流通当量直径为1.4毫米左右,当然也可以为其他尺寸,能够实现流体节流即可。流体管理组件还包括电磁阀部和阀腔, 电磁阀部包括阀支撑座7100'、套管部8600,阀支撑座7100'具有贯穿阀 支撑座的中心孔,阀支撑座7100'的一个端部与第三开口部3240固定连 接,并在二者连接处密封,固定方式可以是焊接或螺纹固定。电磁阀部还 包括第二阀芯7200'和弹性元件7300',在本实施方式,第二阀芯7200'为活塞,活塞具有活塞孔,活塞能够在阀腔内滑动,在本实施方式,形成 阀腔的壁包括大径部3241的部分壁以及阀支撑座7100'的壁。阀支撑座 7100'包括导向壁,至少部分活塞位于导向壁所形成的腔,阀支撑座7100' 的导向壁与活塞的侧壁滑动连接,另一部分活塞位于大径部3241所围的腔。 弹性元件7300'的一端与平台部3243抵接,弹性元件7300'的另一端与 活塞抵接。流体管理组件10还包括线圈组件8500和铁芯组件,铁芯组件 包括动铁芯9200、静铁芯9300和套管部8600,套管部的一端位于阀支撑 座7100'的中心孔,并与阀支撑座7100'的中心孔的孔壁密封固定,至少 部分静铁芯9300位于套管部内并与套管部固定,至少部分动铁芯9200位 于套管部内并能够相对静铁芯9300动作,动铁芯9200能够相对密封活塞 孔,其中,静铁芯9300比动铁芯9200更远离阀支撑座7100',线圈组件 8500套于套管部8600外周。流体管理组件工作时,线圈组件8500通电后, 线圈组件8500产生的激励磁场能够驱动动铁芯9200动作,动铁芯9200 与活塞抵接,相对密封活塞孔,活塞朝向阀口部移动,活塞密封阀口部, 进而连通部520与第二腔200不连通,在本实施方式,阀口部为平台部3243, 或者为小径部3242的壁。当流体由第二腔经第三流道流出时,第二通道具 有节流作用,电磁阀部打开第三流道,在其他时候,连通部的压力大于节 流部的压力时,电磁阀关闭。
请参阅图19,与图18所示方案相比,区别在于,第三流道包括第二通道 3250,第二通道的流通当量直径为3毫米作用,当然也可以为其他尺寸。本 实施例中,第二阀芯7200''为阀针,当然第二阀芯7200''也可以是其他形 式的阀。流体管理组件10还包括传动机构8300、转子部8400和阀芯导向部, 其中,本实施例中,传动机构8300为螺纹传动机构,螺纹传动机构包括可动 部分及固定部分,可动部分及固定部分两者之一包括螺杆,另一个包括与该 螺杆螺纹配合的螺母,可动部分与阀针相组装,固定部分能够直接或者间接 与阀座固定;阀芯导向部与阀支撑座7100''相固定,能够对第二阀芯7200'' 导向,防止第二阀芯7200''的轴向动作偏离。阀口部成形于阀支撑座7100'', 在其他实施方式,也可以成形于阀芯导向部,当然,阀口部也可以成形于小 径部3242,第二阀芯7200''与阀口部之间基本保持同轴。流体管理组件10 工作时,线圈组件8500与控制该线圈组件8500的控制电路电连接,通电时线 圈组件8500产生的激励磁场能够驱动转子部8400转动,进一步通过螺纹传动机构8300来带动阀针动作,转子部8400转动时,由于螺距的作用,螺杆在转 子部8400带动下,相对于螺母转动而可以实现转动和轴向动作,而阀针相对 固定于螺杆,因而阀针能够随螺杆进行轴向动作,进而阀针与阀口部之间的 间隙变大或变小,进而实现制冷剂节流,可以知道,第二阀芯7200''与阀 口部之间的间隙形成节流部,也即第二节流通道,这时节流部位于第三流道 的第一开口和连通部之间。当然传动机构8300也可以为齿轮传动机构8300, 第二阀芯也可以为球状或者类球状结构,第二阀芯相对于阀座或连接体的运 动可以为相对转动。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限制本发明所描 述的技术方案,例如对“前”、“后”、“左”、“右”、“上”、“下”等方向性的界 定,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仍然可以对本 发明进行相互组合、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 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流体管理组件,所述流体管理组件包括阀体和第一阀芯,所述流体管理组件包括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阀体成形有所述第二腔;所述第一阀芯位于所述第一腔,所述第一阀芯能够在所述第一腔内转动,所述流体管理组件具有第一节流通道,所述第一腔能够通过所述第一节流通道与所述第二腔连通;
所述流体管理组件包括第一流道、第二流道和第三流道,所述第一流道与所述第一腔连通;所述第二流道与所述第二腔连通;所述第三流道在所述第二腔的壁形成第三流道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三流道包括连通部,所述连通部在所述阀体的外壁形成所述第三流道的第二开口;所述流体管理组件还包括第二节流通道,所述第二节流通道是所述第三流道的一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管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流道包括节流部,所述节流部形成所述第二节流通道,所述节流部位于所述连通部的上游,所述节流部的流通当量直径小于所述连通部的流通当量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体管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包括第一开口部和阀盖,至少部分所述阀盖位于所述第一开口部所形成的腔,所述阀盖与所述第一开口部固定连接,所述阀盖与所述第一开口部的连接处密封设置,形成所述第一腔的壁包括所述第一开口部的部分壁;
所述阀体包括第二开口部,所述第二开口部包括所述连通部的壁,所述节流部位于所述第三流道的第一开口和所述连通部之间,或者所述节流部在所述第二腔的壁形成所述第三流道的第一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流体管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管理组件还包括第二阀芯和阀支撑座,所述第二阀芯能够相对所述阀支撑座动作;所述阀体包括安装部,所述安装部所形成的腔能够与所述连通部连通;至少部分所述阀支撑座位于所述安装部所形成的腔,所述安装部与所述阀支撑座在连接处密封设置,所述流体管理组件还包括阀口部,所述第二阀芯与所述阀口部配合能够截止所述第三流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流体管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包括第二开口部,所述第二开口部还包括所述安装部的壁,所述第二开口部还包括所述节流部的壁,所述安装部位于所述节流部和所述连通部之间;
所述阀支撑座形成连通孔、所述阀口部和止挡部,所述止挡部能够相对限制所述第二阀芯动作,所述第二阀芯包括第一抵接区,所述第二阀芯包括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二阀芯的第一位置,所述第二阀芯的第一抵接区抵接所述阀口部,所述连通孔与所述连通部不连通;在所述第二阀芯的第二位置,所述第一抵接区与所述阀口部分离,所述连通孔与所述连通部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流体管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芯包括阀芯杆、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的外径和所述第二端部的外径大于所述阀芯杆的外径;
所述阀支撑座包括阀芯杆孔,所述阀芯杆位于所述阀芯杆孔并能够相对阀芯杆孔滑动,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位于所述阀支撑座的两侧,所述第二端部比所述第一端部靠近所述节流部,所述第一抵接区位于所述第一端部,所述连通孔在所述阀支撑座的外壁具有连通口,所述阀口部沿所述连通口的周向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流体管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包括第三开口部,所述第三开口部包括大径部、小径部和平台部,所述平台部连接所述大径部和所述小径部,所述小径部在所述连通部的侧壁具有开口,
所述大径部包括所述安装部,所述流体管理组件还包括阀腔,形成所述阀腔的壁包括所述大径部的壁和所述阀支撑座的壁,所述第二阀芯能够在所述阀腔内动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流体管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部在所述第二腔的壁形成所述第三流道的第一开口,所述节流部在所述阀腔的壁具有开口,所述节流部连通所述第二腔和所述阀腔;
所述流体管理组件包括线圈组件、动铁芯和静铁芯,所述动铁芯能够相对所述静铁芯动作,所述第二阀芯包括活塞,所述活塞能够在所述阀腔内动作,所述阀口部成形为所述平台部或者所述小径部,所述活塞能够抵接所述平台部或者所述小径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流体管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流道包括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在所述第二腔的壁和所述阀腔的壁具有开口,所述第二通道连通所述第二腔和所述阀腔;
所述流体管理组件还包括传动机构、转子和第二阀芯导向部,第二阀芯导向部与所述阀支撑座相对固定,阀口部成形于所述阀支撑座或所述第二阀芯导向部,或者所述阀口部成形于小径部,在所述第二阀芯的第一位置,所述第二阀芯位与所述阀口部抵接,所述第三流道截止,在所述第二阀芯的第二位置,至少部分所述第二阀芯位于所述阀口部所形成的腔,所述第二阀芯与所述阀口部之间的间隙形成所述第二节流通道。
CN201910800053.4A 2019-06-24 2019-08-28 流体管理组件 Active CN11212840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500406 2019-06-24
CN201910550040 2019-06-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28408A CN112128408A (zh) 2020-12-25
CN112128408B true CN112128408B (zh) 2022-05-13

Family

ID=738491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00053.4A Active CN112128408B (zh) 2019-06-24 2019-08-28 流体管理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2840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94270A1 (zh) * 2021-03-19 2022-09-22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流体管理装置及热管理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70707A (ja) * 2003-03-05 2004-09-30 Nagano Keiki Co Ltd 圧力制御弁、及び圧力発生装置
CN201547328U (zh) * 2009-11-06 2010-08-11 武汉汉德阀门仪表有限公司 三通调节球阀
EP2574767A2 (en) * 2011-09-30 2013-04-03 GT Group Limited Valve
CN207830635U (zh) * 2018-01-31 2018-09-07 国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节流式三通球阀
CN108730553A (zh) * 2017-04-17 2018-11-02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阀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41013B2 (en) * 2005-10-27 2012-08-14 Waters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Serial capillary pump
US10704709B2 (en) * 2017-04-04 2020-07-07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Variations of fluid opening geometry for rotary valve body
CN109838586B (zh) * 2017-11-29 2021-08-31 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流体管理组件及热管理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70707A (ja) * 2003-03-05 2004-09-30 Nagano Keiki Co Ltd 圧力制御弁、及び圧力発生装置
CN201547328U (zh) * 2009-11-06 2010-08-11 武汉汉德阀门仪表有限公司 三通调节球阀
EP2574767A2 (en) * 2011-09-30 2013-04-03 GT Group Limited Valve
CN108730553A (zh) * 2017-04-17 2018-11-02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阀
CN207830635U (zh) * 2018-01-31 2018-09-07 国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节流式三通球阀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液动高压加热器三通阀的分析与研究;万胜军;《黑龙江电力》;20171015(第05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28408A (zh) 2020-1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28409B (zh) 流体管理组件
US20210071921A1 (en) Electronic expansion valve
CN112129000B (zh) 热管理系统
CN107542948B (zh) 电动阀
US9631850B2 (en) Thermal expansion valve with one-way control function
CN112128408B (zh) 流体管理组件
CN111365466B (zh) 电子膨胀阀及使用该电子膨胀阀的空调系统
CN111102366A (zh) 电子膨胀阀
CN112128406B (zh) 流体管理组件
CN110836271A (zh) 电子膨胀阀及使用该电子膨胀阀的空调系统
CN112128410B (zh) 流体管理组件
CN112128407B (zh) 流体管理组件
CN111365515B (zh) 电子膨胀阀及使用该电子膨胀阀的空调系统
CN113446404A (zh) 一种电子膨胀阀
CN216812905U (zh) 电子膨胀阀、制冷系统和汽车
CN112128426B (zh) 球阀
CN220168583U (zh) 电子膨胀阀
CN110836269B (zh) 电子膨胀阀及使用该电子膨胀阀的空调系统
CN113280122B (zh) 电动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
WO2022012260A1 (zh) 电动阀
CN114396482A (zh) 电子膨胀阀、制冷系统和汽车
CN113446403A (zh) 一种电子膨胀阀
CN114439972A (zh) 流体管理装置
CN111140687A (zh) 电子膨胀阀
CN102563089B (zh) 一种先导式电磁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28

Address after: 312500 Zhejiang Shaoxing Xinchang County Qixing street Liquan

Applicant after: ZHEJIANG SANHUA INTELLIGENT CONTROLS Co.,Ltd.

Address before: 310018 no.289-2, No.12 street, Xiasha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Hangzhou Sanhua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