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24151B - 基于四通阀的热管理方法、装置、控制器和电动车辆 - Google Patents

基于四通阀的热管理方法、装置、控制器和电动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24151B
CN112124151B CN202011049103.9A CN202011049103A CN112124151B CN 112124151 B CN112124151 B CN 112124151B CN 202011049103 A CN202011049103 A CN 202011049103A CN 112124151 B CN112124151 B CN 11212415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y valve
battery
cockpit
valve interface
control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4910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24151A (zh
Inventor
闫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CHJ Automotiv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CHJ Automotiv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CHJ Automotiv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CHJ Automotiv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4910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2415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241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241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241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241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8/0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8/1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 B60L58/24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batteries
    • B60L58/27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batteries by he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271HVAC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vehicle parts or components and being connected to the vehicle HVAC unit
    • B60H1/00278HVAC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vehicle parts or components and being connected to the vehicle HVAC unit for the batter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357Air-condition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H1/00385Air-condition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vehicles for vehicles having an electrical drive, e.g. hybrid or fuel cell
    • B60H1/00392Air-condition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vehicles for vehicles having an electrical drive, e.g. hybrid or fuel cell for electric vehicles having only electric drive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6Heat-exchang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cells and other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or fuel cells
    • H01M10/663Heat-exchang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cells and other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or fuel cells the system being an air-conditioner or an engi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B60K2001/00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with means for heating the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Steam Or Hot-Wat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四通阀的热管理方法、装置、控制器和电动车辆,所述方法包括:控制所述四通阀接口处于中间位置,所述中间位置能够同时加热位于第一回路的电池和位于第二回路的驾驶舱;当所述驾驶舱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四通阀接口沿第一方向移动,当所述电池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四通阀接口沿第二方向移动,通过控制所述四通阀接口沿第一方向移动或沿第二方向移动,调节所述电池和所述驾驶舱的加热比例。通过车机能够自动决策电池不同加热需求时的四通阀开度值,能够调节四通阀的开关比例以调节电池加热和驾驶舱加热的比例。

Description

基于四通阀的热管理方法、装置、控制器和电动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温度控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四通阀的热管理方法、装置、控制器和电动车辆。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需要对电池的温度进行严格控制,以增大电池的使用时间。同时,为了保证驾驶员的舒适性,对于汽车驾驶舱的温度也需要适当控制。
现有技术中,有介绍电池包通过三通阀控制串接入驾驶舱热管理回路,从而实现电池保温功能的技术原理,但没有关于电池加热功能或具体加热控制方案的详细描述。还有的现有技术中公开通过四通阀进行温度控制的,但针对四通阀不同目标位置的切换通常需要对电池温度、电池入水口温度和电机温度等信息进行阈值判断或开环查表,在前期试验阶段得基于不同温度点做大量的试验,后期标定也需要大量的验证工作,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且存在控制不够精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四通阀的热管理方法、装置、控制器和电动车辆,能够解决上述提到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具体方案如下: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四通阀的热管理方法,包括:
控制所述四通阀接口处于中间位置,所述中间位置能够同时加热位于第一回路的电池和位于第二回路的驾驶舱;
当所述驾驶舱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四通阀接口沿第一方向移动,当所述电池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四通阀接口沿第二方向移动,通过控制所述四通阀接口沿第一方向移动或沿第二方向移动,调节所述电池和所述驾驶舱的加热比例。
可选的,所述当所述驾驶舱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四通阀接口沿第一方向移动,包括:
获取所述驾驶舱目标温度;
检测所述驾驶舱当前温度;
当所述驾驶舱目标温度与所述驾驶舱当前温度的差值大于第一阈值且持续预设第一时间时,控制所述四通阀接口沿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方向使得所述电池一侧所述四通阀接口开度减小且所述驾驶舱一侧所述四通阀接口开度增大。
可选的,所述当所述电池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四通阀接口沿第二方向移动,包括:
获取所述电池目标温度;
检测所述电池当前温度;
当所述电池目标温度与所述电池当前温度的差值大于第二阈值,且所述驾驶舱目标温度与所述驾驶舱当前温度的差值小于第三阈值,且持续预设第二时间时,控制所述四通阀接口沿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方向使得所述电池一侧所述四通阀接口开度增大且所述驾驶舱一侧所述四通阀接口开度减小。
可选的,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优先于所述第二预设条件。
可选的,还包括:
当所述驾驶舱目标温度与所述驾驶舱当前温度的差值小于第三阈值且持续预设第三时间时,或者,
当所述电池目标温度与所述电池当前温度的差值小于第四阈值,且持续预设第四时间时,
控制所述四通阀接口开度保持不变。
可选的,还包括:
当所述驾驶舱目标温度与所述驾驶舱当前温度的差值大于第五阈值且持续预设第五时间时,控制所述四通阀接口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或者,
当所述电池目标温度与所述电池当前温度的差值大于第六阈值,且持续预设第六时间时,控制所述四通阀接口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
可选的,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第五阈值;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六阈值。
可选的,所述控制所述四通阀接口沿第一方向移动,以及所述控制所述四通阀接口沿第二方向移动,包括:以预设间隔时间控制所述四通阀接口沿第一方向移动,以及以所述预设间隔时间控制所述四通阀接口沿第二方向移动。
可选的,还包括:
获取电机的温度信号;
当所述电机的温度大于第七阈值时,控制所述四通阀接口处于第一位置,所述第一位置使所述电机与所述电池形成热导通回路,通过所述电机余热加热所述电池。
可选的,还包括:
当所述驾驶舱加热开关关闭时,控制所述四通阀接口处于第二位置,所述第二位置使水暖加热系统与所述电池形成导通回路,通过所述水暖加热系统加热所述电池。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四通阀的热管理装置,包括:
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四通阀接口处于中间位置,所述中间位置能够同时加热位于第一回路的电池和位于第二回路的驾驶舱;
调节单元,用于当所述驾驶舱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四通阀接口沿第一方向移动,当所述电池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四通阀接口沿第二方向移动,通过控制所述四通阀接口沿第一方向移动或沿第二方向移动,调节所述电池和所述驾驶舱的加热比例。
可选的,所述调节单元,还用于:
获取所述驾驶舱目标温度;
检测所述驾驶舱当前温度;
当所述驾驶舱目标温度与所述驾驶舱当前温度的差值大于第一阈值且持续预设第一时间时,控制所述四通阀接口沿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方向使得所述电池一侧所述四通阀接口开度减小且所述驾驶舱一侧所述四通阀接口开度增大。
可选的,所述调节单元,还用于:
获取所述电池目标温度;
检测所述电池当前温度;
当所述电池目标温度与所述电池当前温度的差值大于第二阈值,且所述驾驶舱目标温度与所述驾驶舱当前温度的差值小于第三阈值,且持续预设第二时间时,控制所述四通阀接口沿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方向使得所述电池一侧所述四通阀接口开度增大且所述驾驶舱一侧所述四通阀接口开度减小。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控制器,其上存储有一条或多条指令,所述一条或多条指令被所述车辆控制器执行时实现如上任一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车辆控制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
本公开提供一种基于四通阀的热管理方法、装置、控制器和电动车辆,针对电池加热回路四通阀的控制,通过合理的设置多个阈值参数,使得通过车辆控制器能够自动决策电池不同加热需求时的四通阀开度值,能够调节四通阀的开关比例以调节电池加热和驾驶舱加热的比例,本公开不仅能大大减少开发的工作量,提高四通阀切换目标位置控制的精度,而且能够达到优化热管理能耗的目的。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热管理回路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四通阀在1-2位置时工作回路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四通阀在1-3位置时工作回路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四通阀在1-2和1-3间中间位置时工作回路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四通阀在1-4位置时工作回路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不同工况时四通阀目标位置控制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水暖PTC同时给电池和驾驶舱加热时四通阀控制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温度调节方法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温度调节装置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多种”一般包含至少两种。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但这些描述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这些描述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也可以被称为第二,类似地,第二……也可以被称为第一。
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若”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类似地,取决于语境,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可以被解释成为“当确定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当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时”或“响应于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商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商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商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为了便于理解,对本申请涉及的自定义名称做统一解释:
关于四通阀的各位置描述:
第一位置:电机与电池形成热导通回路,电机只给电池加热;
第二位置:水暖加热系统与电池形成热导通回路,水暖加热系统只给电池加热;
中间位置:水暖加热系统与所述电池和驾驶舱都形成热导通回路,
水暖加热系统给所述电池和驾驶舱同时加热;
第三位置:水暖加热系统与所述驾驶舱形成热导通回路,水暖加热系统只给所述驾驶舱加热;
第四位置:水暖加热系统与所述电池和驾驶舱均不导通,水暖加热系统不给所述电池和驾驶舱加热。
关于各阈值的描述:
第一阈值T1_low1:驾驶舱需要加热的下限阈值;
第二阈值T2_low1:电池停止加热后再次需要加热的下限阈值;
第三阈值T1_up:从第四状态到第五状态,驾驶舱停止加热的上限阈值;
第四阈值T2_up:从第二状态到第五状态,电池停止加热的上限阈值;
第五阈值T1_low2:从第五状态到第四状态,驾驶舱停止加热后再次需要加热的下限阈值;
第六阈值T2_low2:从第五状态到第二状态,电池停止加热后需要加热的下限阈值;
第七阈值:电动汽车启动后电池首次需要加热的下限阈值;
第八阈值:电动汽车启动后电池首次停止加热的上限阈值。
关于各时间的描述:
间隔时间Ts1:四通阀没移动一个步长,停留预设间隔时间Ts1
第一时间Ttime1:当所述驾驶舱入口目标温度与驾驶舱入口温度的差值ΔT1大于第一阈值T1_low1且持续预设第一时间Ttime1
第二时间Ttime2:驾驶舱入口目标温度与驾驶舱入口温度的差值ΔT1小于第三阈值T1_up,且持续预设第二时间Ttime2
第三时间Ttime3:当所述驾驶舱入口目标温度与驾驶舱入口温度的差值ΔT1小于第三阈值T1_up且持续预设第三时间Ttime3
第四时间Ttime4:电池入口目标温度与电池入口温度的差值ΔT2小于第四阈值T2_up,且持续预设第四时间Ttime4
第五时间Ttime5:驾驶舱入口目标温度与驾驶舱入口温度的差值ΔT1大于第五阈值T1_low2且持续预设第五时间Ttime5
第六时间Ttime6:电池入口目标温度与电池入口温度的差值ΔT2大于第六阈值T2_low2,且持续预设第六时间Ttime6
关于英文缩写的描述:
VCU:Vehicle Control Unit/整车控制器,用于对整车的电路系统进行统一控制;
EBS:Electronic Battery Sensor/蓄电池传感器,设置于蓄电池上,用于对蓄电池的温度、电流、电压、电容量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并将监测到的数据进行上报;
BCU:Battery Control Unit/电池控制单元,用于对电池的充放电过程进行控制;
DCDC:Direct Current to Direct Current/直流变换器,用于通过变换充电电压或电流后为蓄电池充电;
LIN:Local Interconnect Network/局域互联网络,LIN总线是应用于汽车分布式电子系统的一种串行通讯网络;
ON,汽车电源开启状态;
OFF,汽车电源关闭状态。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为电动汽车热管理回路,该热管理回路通过对四通阀开关位置的调整,以及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驾驶舱、水暖PTC、电池、电机、发动机等工作状态的选择,可以形成多个循环回路。作为一种举例,所述热管理回路包括但不限于,由电池、四通阀、第一换热器构成的第一回路,由第一换热器、驾驶舱暖风、水暖PTC构成的第二回路,以及由电机或发动机、第二换热器构成的第三回路。第一回路、第二回路、第三回路通过四通阀控制开关,从而根据实际情况调节各位置的温度。
其中,四通阀有4种稳态工作位置。各位置及位置说明如下表1所示,结合附图1做如下说明。
表1:四通阀位置说明表
Figure BDA0002708981450000081
具体的,四通阀在1-2位置时工作回路,如图2所示,由电池、四通阀、第一换热器构成的第一回路,由第一换热器、驾驶舱暖风、水暖PTC构成的第二回路,可以导通循环。
四通阀在1-3位置时工作回路如图3所示,仅在由电池、四通阀、制冷器构成的小回路循环。
四通阀在1-2和1-3间中间位置时工作回路如图4所示,由电池、四通阀、第一换热器构成的第一回路,由第一换热器、驾驶舱暖风、水暖PTC构成的第二回路,由电池、四通阀、制冷器构成的小回路循环。驾驶舱是否加热通过开关控制,通过控制四通阀到1-2、1-3中间位置控制电池加热水流量。制冷器Chiller可单独控制是否工作,Chiller不工作时有水流过也不起冷却作用。
四通阀在1-4位置时工作回路如图5所示,在由电池、四通阀、电机、第二换热器构成的回路没循环。
电池回路四通阀在不同位置对应的工况如表2所示。
表2:四通阀位置及导热回路说明表
Figure BDA0002708981450000091
具体控制逻辑如下,结合图6进行说明:
(1)电池不加热是整车的默认初始工况,此时整车刚启动,水暖PTC没有达到预定的释热温度,电机或电动机也没有余热可以用于加热电池或驾驶舱,故工况1对应的四通阀位置1-3是默认初始位置。对于通常情况,电池在-10℃时启动强加热,在10℃时启动弱加热,在20℃时不加热。
(2)如果当前工况为工况1且满足电机或电动机余热加热电池的条件且电池有加热求时,进入工况2。
电池是否有加热需求需要通过动力电池传感器EBS实时获取,当到达预设的加热阈值时,说明电池有加热需求,其中,动力电池传感器EBS设置于动力电池上,用于对动力电池的温度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并将监测到的数据进行上报。当动力电池温度达到预设阈值时,表面电池有加热需求,此时控制四通阀位置,形成加热回路给电池加热。
电机是否有余热来加热电池,需要参考电机回路的温度,通过电机回路温度传感器实时获取电机温度,当电机回路温度大于一定值(例如25度),则说明电机具备了余热加热电池的条件。
(3)如果当前工况为工况1且不满足电机余热加热电池的条件且电池有加热请求且驾驶舱无加热请求时,进入工况3。其中,驾驶舱有无加热请求通过调节驾驶舱的空调开关为ON或OFF状态进行确认,进而通过整车控制器VCU对四通阀的位置进行统一调整。
(4)如果当前工况为工况1且不满足电机余热加热电池的条件且电池有加热请求且驾驶舱有加热请求时,进入工况4;可选的,为了节约能源和保证电池的良好运行,通常设置工况2进入条件优先级高于进入工况3条件和进入工况4的条件。
(5)如果当前工况为工况2且电池无加热请求,进入工况1。
(6)如果当前工况为工况2且不满足电机余热加热电池的条件且电池有加热请求且驾驶舱有加热请求时,进入工况4。
(7)如果当前工况为工况2且不满足电机余热加热电池的条件且电池有加热请求且驾驶舱无加热请求时,进入工况3。
(8)如果当前工况为工况3且驾驶舱有加热请求,进入工况4。
(9)如果当前工况为工况3且电池过温或者电池有加热请求,进入工况1。
(10)如果当前工况为工况3且满足电机余热加热的条件,进入工况2。
(11)如果当前工况为工况4且驾驶舱无加热请求,进入工况3。
(12)如果当前工况为工况4且电池过温或者电池有加热请求,进入工况1。
(13)如果当前工况为工况4且满足电机余热加热的条件,进入工况2。
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对于工况4中通过调节四通阀在1-2和1-3中间位置,实现水暖PTC对加热电池和加热驾驶舱的热量进行精细化分配。
具体四通阀目标位置控制逻辑如下,结合流程图7说明。
(1)四通阀初始目标位置开度为进入工况4时的上一时刻值,可以是从工况1、工况2、工况3任一状态进入工况4。
(2)在状态0时满足条件1时进入第四状态;
(3)在状态0时满足条件2时进入第二状态;
(4)在第四状态时如果满足条件2,即进入第二状态;如果满足条件3时进行第五状态;
(5)在第二状态时如果满足条件1,即进入第四状态;如果满足条件4时进行第五状态;
(6)在第五状态时如果满足条件5,即进入第四状态;如果满足条件6时进行第二状态;
其中:第四状态和第二状态进行切换过程如下:四通阀目标位置开度在第四状态当前位置基础上以一定步长(PosStep 1)往偏向1-2的位置调节,且为避免四通阀频繁动作以保护四通阀,每调整一个步长后目标位置保持一定间隔时间Ts1。四通阀目标位置开度在第二状态当前位置基础上以一定步长(PosStep2)往偏向1-3的位置调节,且为避免四通阀频繁动作以保护四通阀,每调整一个步长后目标位置保持一定间隔时间Ts2。其中,所述Ts1、Ts2初始值可以设置为5秒。PosStep 1和PosStep2可以设定为2%。
图7中各状态切换条件如下说明:
条件1:ΔT1>T1_low1持续Ttime1,此时驾驶舱有加热需求,ΔT1=驾驶舱入口目标温度-驾驶舱入口温度。
条件2:(ΔT2>T2_low1且ΔT1<T1_up)持续Ttime2,此时电池有加热需求且驾驶舱到达加热目标,ΔT2=电池入口目标温度-电池入口温度。
条件3:ΔT1<T1_up持续Ttime3,此时驾驶舱无需求了,关闭驾驶舱空调开关。
条件4:ΔT2<T2_up持续Ttime4,此时电池无加热需求了。
条件5:ΔT1>T1_low2持续Ttime5,此时驾驶舱由于空调关闭,温度下降后又有加热需求了。
条件6:ΔT2>T2_low2持续Ttime6,此时,电池关闭加热需求后温度减低到一定值又有加热需求了。
其中,T1_low1>T1_low2;T2_low1>T2_low2
作为一种示例,下述标定值不做唯一限定:
T1_low1:初始值为5度,温度可标定;
T1_low2:初始值为3度,温度可标定;
T1_up:初始值为1度,温度可标定;
T2_low1:初始值为5度,温度可标定;
T2_low2:初始值为3度,温度可标定;
T2_up:初始值为1度,温度可标定;
Ttime1、Ttime2、Ttime3、Ttime4、Ttime5以及Ttime6:初始值可以设置为60秒,可标定。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8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四通阀的热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方法步骤,该步骤序号并不必然具有先后顺序:
步骤S802:控制所述四通阀接口处于中间位置,所述中间位置能够同时加热位于第一回路的电池和位于第二回路的驾驶舱。
中间位置是指四通阀接口处于1-3位置和1-2位置的中间位置,其中,所述控制所述四通阀接口处于中间位置包括两种路径:一种路径是控制所述四通阀接口从1-4位置切换为1-3位置和1-2位置的中间位置;另一种路径是控制所述四通阀接口从1-2位置切换为1-3位置和1-2位置的中间位置。
当所述驾驶舱加热开关关闭时,控制所述四通阀接口从1-3位置和1-2位置的中间位置切换为1-2位置。此时,当驾驶舱有加热需求时,将驾驶舱开关打开,整车控制器VCU检测到驾驶舱开关打开时,就会控制所述四通阀接口处于1-2位置和1-3位置都导通的回路状态,通过所述水暖加热系统加热所述电池和驾驶舱;当所述驾驶舱加热开关关闭时,控制所述四通阀接口切换为1-2位置。
步骤S804:当所述驾驶舱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四通阀接口沿第一方向移动,当所述电池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四通阀接口沿第二方向移动,通过控制所述四通阀接口沿第一方向移动或沿第二方向移动,调节所述电池和所述驾驶舱的加热比例。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当所述驾驶舱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四通阀接口沿第一方向移动,包括如下子步骤:
步骤S804-1:获取所述驾驶舱目标温度;
步骤S804-2:检测所述驾驶舱当前温度;
步骤S804-3:当所述驾驶舱目标温度与所述驾驶舱当前温度的差值大于第一阈值且持续预设第一时间时,控制所述四通阀接口沿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方向使得所述电池一侧所述四通阀接口开度减小且所述驾驶舱一侧所述四通阀接口开度增大。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当所述电池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四通阀接口沿第二方向移动,包括:
步骤S804-11:获取所述电池目标温度;
步骤S804-12:检测所述电池当前温度;
步骤S804-13:当所述电池目标温度与所述电池当前温度的差值大于第二阈值,且所述驾驶舱目标温度与所述驾驶舱当前温度的差值小于第三阈值,且持续预设第二时间时,控制所述四通阀接口沿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方向使得所述电池一侧所述四通阀接口开度增大且所述驾驶舱一侧所述四通阀接口开度减小。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为了节约能源和保证电池的良好运行,通常设置工况2进入条件优先级高于进入工况3条件和进入工况4的条件,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优先于所述第二预设条件。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基于四通阀的热管理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当所述驾驶舱目标温度与所述驾驶舱当前温度的差值小于第三阈值且持续预设第三时间时,或者,当所述电池目标温度与所述电池当前温度的差值小于第四阈值,且持续预设第四时间时,控制所述四通阀接口开度保持不变。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基于四通阀的热管理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当所述驾驶舱目标温度与所述驾驶舱当前温度的差值大于第五阈值且持续预设第五时间时,控制所述四通阀接口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或者,当所述电池目标温度与所述电池当前温度的差值大于第六阈值,且持续预设第六时间时,控制所述四通阀接口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第五阈值;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六阈值。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控制所述四通阀接口沿第一方向移动,以及所述控制所述四通阀接口沿第二方向移动,包括:以预设间隔时间控制所述四通阀接口沿第一方向移动,以及以所述预设间隔时间控制所述四通阀接口沿第二方向移动。
作为实施方式之一,当所述四通阀接口处于中间位置时,以预设步长正向或逆向调节所述四通阀接口位置,以调节所述水暖加热系统加热所述电池和驾驶舱的比例。调节过程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实施方式:通过车辆控制器以间隔时间发送四通阀接口调节指令,每次以所述预设步长正向或逆向调节所述四通阀接口位置后,在当前位置停留预设第一间隔时间Ts1。具体例如每次旋转2%-5%的角度,以调节所述水暖加热系统加热所述电池和驾驶舱的比例,其中所述电池和驾驶舱的比例之和为100%,在调节四通阀的过程中,一个比例增大意味着另一个比例减小。该调节过程完全通过预设目标值后,通过VCU自动调节,且调节过程在保证满足电池和驾驶舱基本需求的前提下,保持平缓调节,以使得驾驶舱更加舒适。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基于四通阀的热管理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获取电机的温度信号;当所述电机的温度大于第七阈值时,控制所述四通阀接口处于第一位置,所述第一位置使所述电机与所述电池形成热导通回路,通过所述电机余热加热所述电池。
当汽车开启一段时间后,电机由于连续工作后温度升高,使得电机余热到达指定温度时,则说明电机具备了加热电池的能力,例如此时电池的温度为10度,而电机的温度大于15度,则说明电机已经具备加热电池的能力。可以从开启水暖加热系统为电池加热的状态切换为电机为电池加热的状态,以最大限度的节约能源。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基于四通阀的热管理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当所述驾驶舱加热开关关闭时,控制所述四通阀接口处于第二位置,所述第二位置使水暖加热系统与所述电池形成导通回路,通过所述水暖加热系统加热所述电池。
当汽车刚开启,电机余热还没有到达指定温度时,则说明电机不具备加热电池的能力,例如此时电池的温度为10度,而电机的温度小于等于10度,则说明电机不具备加热电池的能力。可以控制所述四通阀接口处于第二位置,所述第二位置使水暖加热系统与所述电池形成导通回路,通过所述水暖加热系统加热所述电池。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基于四通阀的热管理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当所述电池的温度信号满足第八阈值时,停止加热。
本公开提供一种基于四通阀的热管理方法,针对电池加热回路四通阀的控制,通过合理的设置多个阈值参数,使得通过车辆控制器能够自动决策电池不同加热需求时的四通阀开度值,能够调节四通阀的开关比例以调节电池加热和驾驶舱加热的比例,本公开不仅能大大减少开发的工作量,提高四通阀切换目标位置控制的精度,而且能够达到优化热管理能耗的目的。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9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四通阀的热管理装置900,用于实施上述方法实施例各方法步骤,相同的方法步骤具有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做赘述,热管理装置900具体包括:
控制单元902:用于控制所述四通阀接口处于中间位置,所述中间位置能够同时加热位于第一回路的电池和位于第二回路的驾驶舱。
调节单元904:用于当所述驾驶舱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四通阀接口沿第一方向移动,当所述电池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四通阀接口沿第二方向移动,通过控制所述四通阀接口沿第一方向移动或沿第二方向移动,调节所述电池和所述驾驶舱的加热比例。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调节单元904还用于:获取所述驾驶舱目标温度;检测所述驾驶舱当前温度;当所述驾驶舱目标温度与所述驾驶舱当前温度的差值大于第一阈值且持续预设第一时间时,控制所述四通阀接口沿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方向使得所述电池一侧所述四通阀接口开度减小且所述驾驶舱一侧所述四通阀接口开度增大。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调节单元904还用于:获取所述电池目标温度;检测所述电池当前温度;当所述电池目标温度与所述电池当前温度的差值大于第二阈值,且所述驾驶舱目标温度与所述驾驶舱当前温度的差值小于第三阈值,且持续预设第二时间时,控制所述四通阀接口沿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方向使得所述电池一侧所述四通阀接口开度增大且所述驾驶舱一侧所述四通阀接口开度减小。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为了节约能源和保证电池的良好运行,通常设置工况2进入条件优先级高于进入工况3条件和进入工况4的条件,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优先于所述第二预设条件。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调节单元904还用于:当所述驾驶舱目标温度与所述驾驶舱当前温度的差值小于第三阈值且持续预设第三时间时,或者,当所述电池目标温度与所述电池当前温度的差值小于第四阈值,且持续预设第四时间时,控制所述四通阀接口开度保持不变。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调节单元904还用于:当所述驾驶舱目标温度与所述驾驶舱当前温度的差值大于第五阈值且持续预设第五时间时,控制所述四通阀接口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或者,当所述电池目标温度与所述电池当前温度的差值大于第六阈值,且持续预设第六时间时,控制所述四通阀接口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第五阈值;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六阈值。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控制所述四通阀接口沿第一方向移动,以及所述控制所述四通阀接口沿第二方向移动,包括:以预设间隔时间控制所述四通阀接口沿第一方向移动,以及以所述预设间隔时间控制所述四通阀接口沿第二方向移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调节单元904还用于:获取电机的温度信号;当所述电机的温度大于第七阈值时,控制所述四通阀接口处于第一位置,所述第一位置使所述电机与所述电池形成热导通回路,通过所述电机余热加热所述电池。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调节单元904还用于:当所述驾驶舱加热开关关闭时,控制所述四通阀接口处于第二位置,所述第二位置使水暖加热系统与所述电池形成导通回路,通过所述水暖加热系统加热所述电池。
本公开提供一种基于四通阀的热管理装置,针对电池加热回路四通阀的控制,通过合理的设置多个阈值参数,使得通过车辆控制器能够自动决策电池不同加热需求时的四通阀开度值,能够调节四通阀的开关比例以调节电池加热和驾驶舱加热的比例,本公开不仅能大大减少开发的工作量,提高四通阀切换目标位置控制的精度,而且能够达到优化热管理能耗的目的。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控制器,其上存储有一条或多条指令,所述一条或多条指令被所述车辆控制器执行时实现如上任一所述的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所述电动汽车,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及如上所述车辆控制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车辆控制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车辆控制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车辆控制器能够执行如上所述的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执行如上所述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系统或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公开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基于四通阀的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所述四通阀接口处于中间位置,所述中间位置能够同时加热位于第一回路的电池和位于第二回路的驾驶舱;
当所述驾驶舱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四通阀接口沿第一方向移动,当所述电池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四通阀接口沿第二方向移动,通过控制所述四通阀接口沿第一方向移动或沿第二方向移动,调节所述电池和所述驾驶舱的加热比例;
其中,所述当所述驾驶舱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四通阀接口沿第一方向移动,包括:
获取所述驾驶舱目标温度;
检测所述驾驶舱当前温度;
当所述驾驶舱目标温度与所述驾驶舱当前温度的差值大于第一阈值且持续预设第一时间时,控制所述四通阀接口沿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方向使得所述电池一侧所述四通阀接口开度减小且所述驾驶舱一侧所述四通阀接口开度增大;
所述当所述电池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四通阀接口沿第二方向移动,包括:
获取所述电池目标温度;
检测所述电池当前温度;
当所述电池目标温度与所述电池当前温度的差值大于第二阈值,且所述驾驶舱目标温度与所述驾驶舱当前温度的差值小于第三阈值,且持续预设第二时间时,控制所述四通阀接口沿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方向使得所述电池一侧所述四通阀接口开度增大且所述驾驶舱一侧所述四通阀接口开度减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优先于所述第二预设条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驾驶舱目标温度与所述驾驶舱当前温度的差值小于第三阈值且持续预设第三时间时,或者,
当所述电池目标温度与所述电池当前温度的差值小于第四阈值,且持续预设第四时间时,
控制所述四通阀接口开度保持不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驾驶舱目标温度与所述驾驶舱当前温度的差值大于第五阈值且持续预设第五时间时,控制所述四通阀接口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或者,
当所述电池目标温度与所述电池当前温度的差值大于第六阈值,且持续预设第六时间时,控制所述四通阀接口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第五阈值;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六阈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四通阀接口沿第一方向移动,以及所述控制所述四通阀接口沿第二方向移动,包括:
以预设间隔时间控制所述四通阀接口沿第一方向移动,以及以所述预设间隔时间控制所述四通阀接口沿第二方向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电机的温度信号;
当所述电机的温度大于第七阈值时,控制所述四通阀接口处于第一位置,所述第一位置使所述电机与所述电池形成热导通回路,通过所述电机余热加热所述电池。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驾驶舱加热开关关闭时,控制所述四通阀接口处于第二位置,所述第二位置使水暖加热系统与所述电池形成导通回路,通过所述水暖加热系统加热所述电池。
9.一种基于四通阀的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四通阀接口处于中间位置,所述中间位置能够同时加热位于第一回路的电池和位于第二回路的驾驶舱;
调节单元,用于当所述驾驶舱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四通阀接口沿第一方向移动,当所述电池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四通阀接口沿第二方向移动,通过控制所述四通阀接口沿第一方向移动或沿第二方向移动,调节所述电池和所述驾驶舱的加热比例;
所述调节单元,还用于:
获取所述驾驶舱目标温度;
检测所述驾驶舱当前温度;
当所述驾驶舱目标温度与所述驾驶舱当前温度的差值大于第一阈值且持续预设第一时间时,控制所述四通阀接口沿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方向使得所述电池一侧所述四通阀接口开度减小且所述驾驶舱一侧所述四通阀接口开度增大;
所述调节单元,还用于:
获取所述电池目标温度;
检测所述电池当前温度;
当所述电池目标温度与所述电池当前温度的差值大于第二阈值,且所述驾驶舱目标温度与所述驾驶舱当前温度的差值小于第三阈值,且持续预设第二时间时,控制所述四通阀接口沿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方向使得所述电池一侧所述四通阀接口开度增大且所述驾驶舱一侧所述四通阀接口开度减小。
10.一种车辆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其上存储有一条或多条指令,所述一条或多条指令被所述车辆控制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方法。
11.一种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控制器。
CN202011049103.9A 2020-09-29 2020-09-29 基于四通阀的热管理方法、装置、控制器和电动车辆 Active CN1121241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49103.9A CN112124151B (zh) 2020-09-29 2020-09-29 基于四通阀的热管理方法、装置、控制器和电动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49103.9A CN112124151B (zh) 2020-09-29 2020-09-29 基于四通阀的热管理方法、装置、控制器和电动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24151A CN112124151A (zh) 2020-12-25
CN112124151B true CN112124151B (zh) 2022-09-13

Family

ID=738446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49103.9A Active CN112124151B (zh) 2020-09-29 2020-09-29 基于四通阀的热管理方法、装置、控制器和电动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2415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84356A (zh) * 2021-05-20 2022-11-25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量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
CN113525025B (zh) * 2021-06-15 2023-06-20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3895315B (zh) * 2021-09-29 2024-05-10 北京罗克维尔斯科技有限公司 车辆加热控制方法、系统、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080352B (zh) * 2023-04-04 2024-01-09 徐州徐工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混合动力车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99658B (zh) * 2017-12-18 2019-06-25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管理系统及电动汽车
US10843550B2 (en) * 2018-08-21 2020-11-24 Nio Usa, Inc.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with two pumps and three loops
CN111231617B (zh) * 2018-11-29 2022-09-06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车辆
CN110816207A (zh) * 2019-10-31 2020-02-21 上海思致汽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集成式综合热管理系统
CN210926166U (zh) * 2019-11-25 2020-07-03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燃料电池系统低温启动加热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24151A (zh) 2020-1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24151B (zh) 基于四通阀的热管理方法、装置、控制器和电动车辆
CN107394308B (zh) 车辆电池充电冷却的系统及方法
CN111942228A (zh) 一种电动汽车低温充电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JP7349628B2 (ja) 電池システム
US20160347150A1 (en) Vehicle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for the same
US11383736B2 (en) Vehicle battery controller
JP5387129B2 (ja) バッテリ温度制御装置
JP7132897B2 (ja) 車両
JP2010272289A (ja) バッテリ温度制御装置
CN104325911A (zh) 汽车的座椅加热控制方法、系统及汽车
CN102529642A (zh) 一种用于增程式电动车的空调供热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7150570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采暖控制方法
CN111293375A (zh) 电动汽车电池快充温度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电动汽车
US20160102601A1 (en) Cooling water control apparatus
CN112895978B (zh) 动力电池插枪驻车保温的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JP2006522704A (ja) 停止モード空調の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JP2012081932A (ja) 駆動用バッテリ温度調整システム
CN113525025B (zh) 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WO2020129260A1 (ja) 車両
JP2010272285A (ja) バッテリ温度制御装置
CN113135118B (zh) 新能源车辆废热回收系统及方法、新能源车辆
JP6239912B2 (ja) 温度制御装置、温度制御方法
CN102374604B (zh) 车辆空调温度控制的方法及系统
CN113602150B (zh) 动力电池的加热方法、装置及车辆
JP2011178365A (ja) 空調装置および空調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