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22339A - 一种辊压系统及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辊压系统及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22339A
CN112122339A CN202010909897.5A CN202010909897A CN112122339A CN 112122339 A CN112122339 A CN 112122339A CN 202010909897 A CN202010909897 A CN 202010909897A CN 112122339 A CN112122339 A CN 1121223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box
rolling
cone
nin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0989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峻松
张希烈
瞿传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zhou Iron and Stee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zhou Iron and Stee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zhou Iron and Stee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zhou Iron and Steel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0989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22339A/zh
Publication of CN1121223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2233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1/00Metal-rolling methods or mills for making semi-finished products of solid or profiled cross-section; Sequence of operations in milling trains; Layout of rolling-mill plant, e.g. grouping of stands; Succession of passes or of sectional pass alternations
    • B21B1/16Metal-rolling methods or mills for making semi-finished products of solid or profiled cross-section; Sequence of operations in milling trains; Layout of rolling-mill plant, e.g. grouping of stands; Succession of passes or of sectional pass alternations for rolling wire rods, bars, merchant bars, rounds wire or material of like small cross-section
    • B21B1/18Metal-rolling methods or mills for making semi-finished products of solid or profiled cross-section; Sequence of operations in milling trains; Layout of rolling-mill plant, e.g. grouping of stands; Succession of passes or of sectional pass alternations for rolling wire rods, bars, merchant bars, rounds wire or material of like small cross-section in a continuous proce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35/00Drives for metal-rolling mills, e.g. hydraulic drives
    • B21B35/02Drives for metal-rolling mills, e.g. hydraulic drives for continuously-operating mil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35/00Drives for metal-rolling mills, e.g. hydraulic drives
    • B21B35/14Couplings, driving spindles, or spindle c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specially arranged in, metal-rolling mil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39/00Arrangements for moving, supporting, or positioning work, or controlling its movement,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etal-rolling mills
    • B21B39/14Guiding, positioning or aligning work
    • B21B39/16Guiding, positioning or aligning work immediately before entering or after leaving the pa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tal Rol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轧钢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辊压系统,包括顶交式辊压组件,辊压组件包括两组作用端相互垂直的辊压列,两组辊压列均包含多个辊机且相邻辊机之间设有用于传动的连接组件;还包括增速箱,增速箱设有平行的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分别驱动一组辊压列,增速箱的输入轴通过主联轴器与主电机的电机轴传动连接。通过对辊机排布和辊径进行调整,大幅降低了电机转速,进而使整体的振动值降低,运行更稳定,并争取到了更多的提速空间,从而获得高轧速、少故障的辊压系统,还基于该辊压系统提供一种辊压工艺,可以大幅提升辊压轧制速度同时降本增效,另外,升级改造成本低廉,操作便捷,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辊压系统及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轧钢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辊压系统及工艺。
背景技术
在轧钢设备技术领域,线材精轧辊压系统具有连续、高速、无扭和控冷的工艺特点,其中高速轧制是最主要的工艺特点,由于高速运转,导致精轧机振动值超标,特别在辊环直径处于中后期时,生产上时常要被迫停机检查处理,经常被迫采取降速轧制,不仅造成了生产误时多,还造成生产效率不高,
因此,轧钢设备技术领域亟需一种振动值低、运行稳定,轧速高、故障少的辊压系统,并基于该辊压系统提供一种辊压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一种振动值低、运行稳定,轧速高、故障少的辊压系统,并基于该辊压系统提供一种辊压工艺。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辊压系统,包括顶交式辊压组件,所述辊压组件包括两组作用端相互垂直的辊压列,两组所述辊压列均包含多个辊机且相邻辊机之间设有用于传动的连接组件;还包括增速箱,所述增速箱设有平行的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所述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分别驱动一组辊压列,所述增速箱的输入轴通过主联轴器与主电机的电机轴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被所述第一输出轴驱动的辊压列包括沿送料方向顺次设置的第一锥箱、第三锥箱、第五锥箱、第七锥箱和第九锥箱,被所述第二输出轴驱动的辊压列包括沿送料方向顺次设置的第二锥箱、第四锥箱、第六锥箱、第八锥箱和第十锥箱。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锥箱与第一辊箱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辊箱的输出端设有第一辊轮;所述第三锥箱与第三辊箱传动连接,所述第三辊箱的输出端设有第三辊轮;所述第五锥箱与第五辊箱传动连接,所述第五辊箱的输出端设有第五辊轮;所述第七锥箱与第七辊箱传动连接,所述第七辊箱的输出端设有第七辊轮;所述第九锥箱与第九辊箱传动连接,所述第九辊箱的输出端设有第九辊轮;所述第二锥箱与第二辊箱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辊箱的输出端设有第二辊轮;所述第四锥箱与第四辊箱传动连接,所述第四辊箱的输出端设有第四辊轮;所述第六锥箱与第六辊箱传动连接,所述第六辊箱的输出端设有第六辊轮;所述第八锥箱与第八辊箱传动连接,所述第八辊箱的输出端设有第八辊轮;所述第十锥箱与第十辊箱传动连接,所述第十辊箱的输出端设有第十辊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辊轮、第二辊轮、第三辊轮、第四辊轮、第五辊轮、第六辊轮、第七辊轮、第八辊轮、第九辊轮和第十辊轮顺次、共线排列,构成辊压路径,且辊压成形面积逐渐减小。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辊轮远离第二辊轮的一端设有第一导卫组件,所述第一导卫组件与进料方向平行;所述第十辊轮远离第九辊轮的一侧设有第二导卫组件,所述第二导卫组件与出料方向平行;所述第二导卫组件包括朝靠近第十辊轮方向顺次设置的第一分导卫、第二分导卫和吹扫器。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设在第一锥箱转轴和第三锥箱转轴之间的第一联轴器,设在第三锥箱转轴和第五锥箱转轴之间的第三联轴器,设在第五锥箱转轴和第七锥箱转轴之间的第五联轴器,设在第七锥箱转轴和第九锥箱转轴之间的第七联轴器,设在第九锥箱转轴和第一输出轴之间的第九联轴器,设在第二锥箱转轴和第四锥箱转轴之间的第二联轴器,设在第四锥箱转轴和第六锥箱转轴之间的第四联轴器,设在第六锥箱转轴和第八锥箱转轴之间的第六联轴器,设在第八锥箱转轴和第十锥箱转轴之间的第八联轴器,设在第十锥箱转轴和第二输出轴之间的第十联轴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输出轴悬伸端设有桥接联轴器,所述桥接联轴器与第九联轴器之间设有桥接转轴;所述辊压组件长度方向的两侧设有护罩架,两侧所述护罩架之间设有可罩住辊压组件的防护罩。
一种辊压工艺,利用前述辊压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将经过粗辊、中辊和预精辊工序的工件穿入所述第一导卫组件开始进行经辊工序开始进行精辊工序;
步骤B、穿出所述第一导卫组件后,工件穿入所述第一辊轮,在所述第一辊轮空过或辊压后穿出第一辊轮;
步骤C、前道工步所得工件穿入所述第二辊轮,在所述第二辊轮空过或辊压后穿出第二辊轮;
步骤D、前道工步所得工件穿入所述第三辊轮,在所述第三辊轮空过或辊压后穿出第三辊轮;
步骤E、前道工步所得工件穿入所述第四辊轮,在所述第四辊轮空过或辊压后穿出第四辊轮;
步骤F、前道工步所得工件穿入所述第五辊轮,在所述第五辊轮空过或辊压后穿出第五辊轮;
步骤G、前道工步所得工件穿入所述第六辊轮,在所述第六辊轮空过或辊压后穿出第六辊轮;
步骤H、前道工步所得工件穿入所述第七辊轮,在所述第七辊轮空过或辊压后穿出第七辊轮;
步骤I、前道工步所得工件穿入所述第八辊轮,在所述第八辊轮空过或辊压后穿出第八辊轮;
步骤J、前道工步所得工件穿入所述第九辊轮,在所述第九辊轮空过或辊压后穿出第九辊轮;
步骤K、前道工步所得工件穿入所述第十辊轮,在所述第十辊轮空过或辊压后穿出第十辊轮;
步骤L、前道工步所得工件穿过第二导卫组件,即得成品;或,前道工步所得工件穿过第二导卫组件后进行定型辊工序,再得成品。
进一步的,步骤B中所述第一辊轮的辊压速比为1.116205;步骤C中所述第二辊轮的辊压速比为0.900797;步骤D中所述第三辊轮的辊压速比为 0.725677;步骤E中所述第四辊轮的辊压速比为0.585634;步骤F中所述第五辊轮的辊压速比为0.477462;步骤G中所述第六辊轮的辊压速比为0.385320;步骤H中所述第七辊轮的辊压速比为0.303745;步骤I中所述第八辊轮的辊压速比为0.183846;步骤J中所述第九辊轮的辊压速比为0.146631;步骤K中所述第十辊轮的辊压速比为0.118334。
进一步的,精辊工序汇中,在加工不同规格制品时,步骤B~步骤K中空过或辊压的选择如下表所示:
Figure BDA0002662875950000041
其中,19#即所述第一辊箱,20#即所述第二辊箱,21#即所述第三辊箱,22# 即所述第四辊箱,23#即所述第五辊箱,24#即所述第六辊箱,25#即所述第七辊箱,26#即所述第八辊箱,27#即所述第九辊箱,28#即所述第十辊箱;
其中,螺牙钢为外侧壁设有月形螺牙纹路的钢筋,螺牙纹路在精辊工序中的最后一道辊压工步中成形或在定型辊工序中成形。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辊压系统,包括顶交式辊压组件,辊压组件包括两组作用端相互垂直的辊压列,两组辊压列均包含多个辊机且相邻辊机之间设有用于传动的连接组件;还包括增速箱,增速箱设有平行的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分别驱动一组辊压列,增速箱的输入轴通过主联轴器与主电机的电机轴传动连接。通过对辊机排布和辊径进行调整,大幅降低了电机转速,进而使整体的振动值降低,运行更稳定,并争取到了更多的提速空间,从而获得高轧速、少故障的辊压系统,还基于该辊压系统提供一种辊压工艺,可以大幅提升辊压轧制速度同时降本增效,另外,升级改造成本低廉,操作便捷,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辊压系统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辊压系统的正视图;
图3为本发明图2的A处放大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01-第一导卫组件,102-第二导卫组件,103-第一分导卫,104-第二分导卫,105-吹扫器,20-辊压组件,2011-第一锥箱,2012-第一辊轮,2021-第二锥箱,2022-第二辊轮,2031-第三锥箱,2032-第三辊轮,2041-第四锥箱,2042- 第四辊轮,2051-第五锥箱,2052-第五辊轮,2061-第六锥箱,2062-第六辊轮, 2071-第七锥箱,2072-第七辊轮,2081-第八锥箱,2082-第八辊轮,2091-第九锥箱,2092-第九辊轮,2101-第十锥箱,2102-第十辊轮,30-连接组件,301- 第一联轴器,302-第二联轴器,303-第三联轴器,304-第四联轴器,305-第五联轴器,306-第六联轴器,307-第七联轴器,308-第八联轴器,309-第九联轴器,310-第十联轴器,40-桥接组件,401-桥接联轴器,402-桥接转轴,50-增速箱,501-第一输出轴,502-第二输出轴,503-输入轴,60-主联轴器,70-主电机,701-电机轴,801-护罩架,802-防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一种辊压系统,包括顶交式辊压组件,所述辊压组件包括两组作用端相互垂直的辊压列,两组所述辊压列均包含多个辊机且相邻辊机之间设有用于传动的连接组件;还包括增速箱,所述增速箱设有平行的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所述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分别驱动一组辊压列,所述增速箱的输入轴通过主联轴器与主电机的电机轴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被所述第一输出轴驱动的辊压列包括沿送料方向顺次设置的第一锥箱、第三锥箱、第五锥箱、第七锥箱和第九锥箱,被所述第二输出轴驱动的辊压列包括沿送料方向顺次设置的第二锥箱、第四锥箱、第六锥箱、第八锥箱和第十锥箱。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锥箱与第一辊箱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辊箱的输出端设有第一辊轮;所述第三锥箱与第三辊箱传动连接,所述第三辊箱的输出端设有第三辊轮;所述第五锥箱与第五辊箱传动连接,所述第五辊箱的输出端设有第五辊轮;所述第七锥箱与第七辊箱传动连接,所述第七辊箱的输出端设有第七辊轮;所述第九锥箱与第九辊箱传动连接,所述第九辊箱的输出端设有第九辊轮;所述第二锥箱与第二辊箱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辊箱的输出端设有第二辊轮;所述第四锥箱与第四辊箱传动连接,所述第四辊箱的输出端设有第四辊轮;所述第六锥箱与第六辊箱传动连接,所述第六辊箱的输出端设有第六辊轮;所述第八锥箱与第八辊箱传动连接,所述第八辊箱的输出端设有第八辊轮;所述第十锥箱与第十辊箱传动连接,所述第十辊箱的输出端设有第十辊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辊轮、第二辊轮、第三辊轮、第四辊轮、第五辊轮、第六辊轮、第七辊轮、第八辊轮、第九辊轮和第十辊轮顺次、共线排列,构成辊压路径,且辊压成形面积逐渐减小。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辊轮远离第二辊轮的一端设有第一导卫组件,所述第一导卫组件与进料方向平行;所述第十辊轮远离第九辊轮的一侧设有第二导卫组件,所述第二导卫组件与出料方向平行;所述第二导卫组件包括朝靠近第十辊轮方向顺次设置的第一分导卫、第二分导卫和吹扫器。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设在第一锥箱转轴和第三锥箱转轴之间的第一联轴器,设在第三锥箱转轴和第五锥箱转轴之间的第三联轴器,设在第五锥箱转轴和第七锥箱转轴之间的第五联轴器,设在第七锥箱转轴和第九锥箱转轴之间的第七联轴器,设在第九锥箱转轴和第一输出轴之间的第九联轴器,设在第二锥箱转轴和第四锥箱转轴之间的第二联轴器,设在第四锥箱转轴和第六锥箱转轴之间的第四联轴器,设在第六锥箱转轴和第八锥箱转轴之间的第六联轴器,设在第八锥箱转轴和第十锥箱转轴之间的第八联轴器,设在第十锥箱转轴和第二输出轴之间的第十联轴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输出轴悬伸端设有桥接联轴器,所述桥接联轴器与第九联轴器之间设有桥接转轴;所述辊压组件长度方向的两侧设有护罩架,两侧所述护罩架之间设有可罩住辊压组件的防护罩。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辊压工艺,利用前述辊压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将经过粗辊、中辊和预精辊工序的工件穿入所述第一导卫组件开始进行经辊工序开始进行精辊工序;
步骤B、穿出所述第一导卫组件后,工件穿入所述第一辊轮,在所述第一辊轮空过或辊压后穿出第一辊轮;
步骤C、前道工步所得工件穿入所述第二辊轮,在所述第二辊轮空过或辊压后穿出第二辊轮;
步骤D、前道工步所得工件穿入所述第三辊轮,在所述第三辊轮空过或辊压后穿出第三辊轮;
步骤E、前道工步所得工件穿入所述第四辊轮,在所述第四辊轮空过或辊压后穿出第四辊轮;
步骤F、前道工步所得工件穿入所述第五辊轮,在所述第五辊轮空过或辊压后穿出第五辊轮;
步骤G、前道工步所得工件穿入所述第六辊轮,在所述第六辊轮空过或辊压后穿出第六辊轮;
步骤H、前道工步所得工件穿入所述第七辊轮,在所述第七辊轮空过或辊压后穿出第七辊轮;
步骤I、前道工步所得工件穿入所述第八辊轮,在所述第八辊轮空过或辊压后穿出第八辊轮;
步骤J、前道工步所得工件穿入所述第九辊轮,在所述第九辊轮空过或辊压后穿出第九辊轮;
步骤K、前道工步所得工件穿入所述第十辊轮,在所述第十辊轮空过或辊压后穿出第十辊轮;
步骤L、前道工步所得工件穿过第二导卫组件,即得成品;或,前道工步所得工件穿过第二导卫组件后进行定型辊工序,再得成品。
可以理解的是,根据制品规格和对应的工艺路线的不同,选着相对应的辊箱进行使用,但制件的运动方向均为第一辊箱朝着第二辊箱的方向进行,若不选用该辊箱时,则对该辊箱安装空过护套,选择空过运行。
进一步的,步骤B中所述第一辊轮的辊压速比为1.116205;步骤C中所述第二辊轮的辊压速比为0.900797;步骤D中所述第三辊轮的辊压速比为 0.725677;步骤E中所述第四辊轮的辊压速比为0.585634;步骤F中所述第五辊轮的辊压速比为0.477462;步骤G中所述第六辊轮的辊压速比为0.385320;步骤H中所述第七辊轮的辊压速比为0.303745;步骤I中所述第八辊轮的辊压速比为0.183846;步骤J中所述第九辊轮的辊压速比为0.146631;步骤K中所述第十辊轮的辊压速比为0.118334。
Figure BDA0002662875950000091
如上表所述,其中,19#即所述第一辊箱,20#即所述第二辊箱,21#即所述第三辊箱,22#即所述第四辊箱,23#即所述第五辊箱,24#即所述第六辊箱,25# 即所述第七辊箱,26#即所述第八辊箱,27#即所述第九辊箱,28#即所述第十辊箱。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第五辊箱和第六辊箱的辊径由六寸调整为八寸,速比得到优化,从而使得电机转速降低,进而使整个辊压系统的振动值降低,解决了辊压精轧系统由于振动值大而制约生产的瓶颈问题,让整个生产过程更加稳定,并有效的降低了设备故障率和备件消耗,轧制速度和日均产量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进一步的,精辊工序汇中,在加工不同规格制品时,步骤B~步骤K中空过或辊压的选择如下表所示:
Figure BDA0002662875950000101
其中,19#即所述第一辊箱,20#即所述第二辊箱,21#即所述第三辊箱,22# 即所述第四辊箱,23#即所述第五辊箱,24#即所述第六辊箱,25#即所述第七辊箱,26#即所述第八辊箱,27#即所述第九辊箱,28#即所述第十辊箱;
Figure BDA0002662875950000102
如上表所述,其中,螺牙钢为外侧壁设有月形螺牙纹路的钢筋,螺牙纹路在精辊工序中的最后一道辊压工步中成形或在定型辊工序中成形。
下面以Φ10.0圆面钢为例,展示下整个工艺流程,其中,1#~6#为六组粗辊,7#~12#为六组中辊,13#~17#为六组预精辊。
Figure BDA0002662875950000111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机构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辊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顶交式辊压组件(20),所述辊压组件(20)包括两组作用端相互垂直的辊压列,两组所述辊压列均包含多个辊机且相邻辊机之间设有用于传动的连接组件(30);还包括增速箱(50),所述增速箱(50)设有平行的第一输出轴(501)和第二输出轴(502),所述第一输出轴(501)和第二输出轴(502)分别驱动一组辊压列,所述增速箱(50)的输入轴(503)通过主联轴器(60)与主电机(70)的电机轴(701)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辊压系统,其特征在于,被所述第一输出轴(501)驱动的辊压列包括沿送料方向顺次设置的第一锥箱(2011)、第三锥箱(2031)、第五锥箱(2051)、第七锥箱(2071)和第九锥箱(2091),被所述第二输出轴(502)驱动的辊压列包括沿送料方向顺次设置的第二锥箱(2021)、第四锥箱(2041)、第六锥箱(2061)、第八锥箱(2081)和第十锥箱(21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辊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锥箱(2011)与第一辊箱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辊箱的输出端设有第一辊轮(2012);所述第三锥箱(2031)与第三辊箱传动连接,所述第三辊箱的输出端设有第三辊轮(2032);所述第五锥箱(2051)与第五辊箱传动连接,所述第五辊箱的输出端设有第五辊轮(2052);所述第七锥箱(2071)与第七辊箱传动连接,所述第七辊箱的输出端设有第七辊轮(2072);所述第九锥箱(2091)与第九辊箱传动连接,所述第九辊箱的输出端设有第九辊轮(2092);所述第二锥箱(2021)与第二辊箱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辊箱的输出端设有第二辊轮(2022);所述第四锥箱(2041)与第四辊箱传动连接,所述第四辊箱的输出端设有第四辊轮(2042);所述第六锥箱(2061)与第六辊箱传动连接,所述第六辊箱的输出端设有第六辊轮(2062);所述第八锥箱(2081)与第八辊箱传动连接,所述第八辊箱的输出端设有第八辊轮(2082);所述第十锥箱(2101)与第十辊箱传动连接,所述第十辊箱的输出端设有第十辊轮(210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辊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辊轮(2012)、第二辊轮(2022)、第三辊轮(2032)、第四辊轮(2042)、第五辊轮(2052)、第六辊轮(2062)、第七辊轮(2072)、第八辊轮(2082)、第九辊轮(2092)和第十辊轮(2102)顺次、共线排列,构成辊压路径,且辊压成形面积逐渐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辊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辊轮(2012)远离第二辊轮(2022)的一端设有第一导卫组件(101),所述第一导卫组件(101)与进料方向平行;所述第十辊轮(2102)远离第九辊轮(2092)的一侧设有第二导卫组件(102),所述第二导卫组件(102)与出料方向平行;所述第二导卫组件(102)包括朝靠近第十辊轮(2102)方向顺次设置的第一分导卫(103)、第二分导卫(104)和吹扫器(105)。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辊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设在第一锥箱(2011)转轴和第三锥箱(2031)转轴之间的第一联轴器(301),设在第三锥箱(2031)转轴和第五锥箱(2051)转轴之间的第三联轴器(303),设在第五锥箱(2051)转轴和第七锥箱(2071)转轴之间的第五联轴器(305),设在第七锥箱(2071)转轴和第九锥箱(2091)转轴之间的第七联轴器(307),设在第九锥箱(2091)转轴和第一输出轴(501)之间的第九联轴器(309),设在第二锥箱(2021)转轴和第四锥箱(2041)转轴之间的第二联轴器(302),设在第四锥箱(2041)转轴和第六锥箱(2061)转轴之间的第四联轴器(304),设在第六锥箱(2061)转轴和第八锥箱(2081)转轴之间的第六联轴器(306),设在第八锥箱(2081)转轴和第十锥箱(2101)转轴之间的第八联轴器(308),设在第十锥箱(2101)转轴和第二输出轴(502)之间的第十联轴器(310)。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辊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轴(501)悬伸端设有桥接联轴器(401),所述桥接联轴器(401)与第九联轴器(309)之间设有桥接转轴(402);所述辊压组件(20)长度方向的两侧设有护罩架(801),两侧所述护罩架(801)之间设有可罩住辊压组件(20)的防护罩(802)。
8.一种辊压工艺,其特征在于,利用权利要求3~8任意一项所述辊压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将经过粗辊、中辊和预精辊工序的工件穿入所述第一导卫组件(101)开始进行经辊工序开始进行精辊工序;
步骤B、穿出所述第一导卫组件(101)后,工件穿入所述第一辊轮(2012),在所述第一辊轮(2012)空过或辊压后穿出第一辊轮(2012);
步骤C、前道工步所得工件穿入所述第二辊轮(2022),在所述第二辊轮(2022)空过或辊压后穿出第二辊轮(2022);
步骤D、前道工步所得工件穿入所述第三辊轮(2032),在所述第三辊轮(2032)空过或辊压后穿出第三辊轮(2032);
步骤E、前道工步所得工件穿入所述第四辊轮(2042),在所述第四辊轮(2042)空过或辊压后穿出第四辊轮(2042);
步骤F、前道工步所得工件穿入所述第五辊轮(2052),在所述第五辊轮(2052)空过或辊压后穿出第五辊轮(2052);
步骤G、前道工步所得工件穿入所述第六辊轮(2062),在所述第六辊轮(2062)空过或辊压后穿出第六辊轮(2062);
步骤H、前道工步所得工件穿入所述第七辊轮(2072),在所述第七辊轮(2072)空过或辊压后穿出第七辊轮(2072);
步骤I、前道工步所得工件穿入所述第八辊轮(2082),在所述第八辊轮(2082)空过或辊压后穿出第八辊轮(2082);
步骤J、前道工步所得工件穿入所述第九辊轮(2092),在所述第九辊轮(2092)空过或辊压后穿出第九辊轮(2092);
步骤K、前道工步所得工件穿入所述第十辊轮(2102),在所述第十辊轮(2102)空过或辊压后穿出第十辊轮(2102);
步骤L、前道工步所得工件穿过第二导卫组件(102),即得成品;或,前道工步所得工件穿过第二导卫组件(102)后进行定型辊工序,再得成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辊压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第一辊轮(2012)的辊压速比为1.116205;步骤C中所述第二辊轮(2022)的辊压速比为0.900797;步骤D中所述第三辊轮(2032)的辊压速比为0.725677;步骤E中所述第四辊轮(2042)的辊压速比为0.585634;步骤F中所述第五辊轮(2052)的辊压速比为0.477462;步骤G中所述第六辊轮(2062)的辊压速比为0.385320;步骤H中所述第七辊轮(2072)的辊压速比为0.303745;步骤I中所述第八辊轮(2082)的辊压速比为0.183846;步骤J中所述第九辊轮(2092)的辊压速比为0.146631;步骤K中所述第十辊轮(2102)的辊压速比为0.11833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辊压工艺,其特征在于,精辊工序汇中,在加工不同规格制品时,步骤B~步骤K中空过或辊压的选择如下表所示:
Figure FDA0002662875940000041
其中,19#即所述第一辊箱,20#即所述第二辊箱,21#即所述第三辊箱,22#即所述第四辊箱,23#即所述第五辊箱,24#即所述第六辊箱,25#即所述第七辊箱,26#即所述第八辊箱,27#即所述第九辊箱,28#即所述第十辊箱;
其中,螺牙钢为外侧壁设有月形螺牙纹路的钢筋,螺牙纹路在精辊工序中的最后一道辊压工步中成形或在定型辊工序中成形。
CN202010909897.5A 2020-09-02 2020-09-02 一种辊压系统及工艺 Pending CN11212233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09897.5A CN112122339A (zh) 2020-09-02 2020-09-02 一种辊压系统及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09897.5A CN112122339A (zh) 2020-09-02 2020-09-02 一种辊压系统及工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22339A true CN112122339A (zh) 2020-12-25

Family

ID=738489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09897.5A Pending CN112122339A (zh) 2020-09-02 2020-09-02 一种辊压系统及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22339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76904U (zh) * 2010-05-11 2010-12-22 宝钢集团新疆八一钢铁有限公司 一种线材热轧轧机的除氧化铁皮装置
CN103506379A (zh) * 2013-09-27 2014-01-15 西安威科多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高速特钢线材精轧机组
CN104209317A (zh) * 2013-05-31 2014-12-17 汉威广园(广州)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线材轧机组
CN204381060U (zh) * 2014-12-15 2015-06-10 西安威科多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特钢精轧机组
CN205146876U (zh) * 2015-12-07 2016-04-13 北京京诚瑞信长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线材精轧机组
CN213409819U (zh) * 2020-09-02 2021-06-11 四川省达州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辊压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76904U (zh) * 2010-05-11 2010-12-22 宝钢集团新疆八一钢铁有限公司 一种线材热轧轧机的除氧化铁皮装置
CN104209317A (zh) * 2013-05-31 2014-12-17 汉威广园(广州)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线材轧机组
CN103506379A (zh) * 2013-09-27 2014-01-15 西安威科多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高速特钢线材精轧机组
CN204381060U (zh) * 2014-12-15 2015-06-10 西安威科多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特钢精轧机组
CN205146876U (zh) * 2015-12-07 2016-04-13 北京京诚瑞信长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线材精轧机组
CN213409819U (zh) * 2020-09-02 2021-06-11 四川省达州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辊压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H634882A5 (de) Lange spinnmaschine.
DE102006055299B4 (de) Portal-Radsatzdrehmaschine
CN211275908U (zh) 一种直进式拉丝设备
CN111872142B (zh) 一种六角螺丝生产工艺
CN106694562A (zh) 一种独立传动轧机及其机组
CN104384192A (zh) 拉管机和无缝管轧制方法
CN103341487A (zh) 一种高速线材紧凑式无孔轧制生产线及生产方法
US7996973B2 (en) Single slitting process for recycling rail
CN110788151A (zh) 一种直进式拉丝设备
CN106563707B (zh) 3组双辊轧机和7模拉丝机组合连轧连拉机
DE102013102704A1 (de)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Stahlrohres mit Reinigung der Rohrinnenwand
CN112122339A (zh) 一种辊压系统及工艺
DE102009009254A1 (d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der Wälzkörper einer Kugelrollenlagers
CN213409819U (zh) 一种辊压系统
US5027632A (en) No-twist slit-rolling approach ("NTA")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teel reinforcing rod
RU2274503C2 (ru) Способ и прокатная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проволоки, прутков или бесшовных труб
KR100414820B1 (ko) 선재 압연방법 및 장치
CN101545185A (zh) 染浆联合机中多车头的同步控制方法
US2063689A (en) Manufacture of tubes
CN204294627U (zh) 拉管机
EP0439666A1 (en) No-twist slit-rolling approach ("NTA")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teel reinforcing rod
DE1917449A1 (de)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von Stahlrohren durch Extrusion
EP1693494A1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Herstellen eines Kettbaumes
CN206276735U (zh) 3+7连轧连拉机
CN220611730U (zh) 一种高速线材预精轧模块机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