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20032B - 一种含三氟苯嘧啶和甲氧虫酰肼的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含三氟苯嘧啶和甲氧虫酰肼的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20032B
CN112120032B CN202010888582.7A CN202010888582A CN112120032B CN 112120032 B CN112120032 B CN 112120032B CN 202010888582 A CN202010888582 A CN 202010888582A CN 112120032 B CN112120032 B CN 1121200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hoxyfenozide
pyrimidine
insecticidal composition
sodium
pestic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8858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20032A (zh
Inventor
金立
胡华海
张帮林
李文
葛亮亮
王毅
陈克付
汤忠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Fengle Agro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Fengle Agro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Fengle Agro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Fengle Agro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8858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2003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200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200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200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200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01N43/9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two or more relevant hetero rings, condensed among themselves or with a common carbocyclic ring system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37/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carbon atom having three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two bonds to halogen, e.g. carboxylic acids
    • A01N37/36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carbon atom having three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two bonds to halogen, e.g. carboxylic acids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carboxylic group or a thio analogue, or a derivative thereof, and a singly bound oxygen or sulfur atom attached to the same carbon skeleton, this oxygen or sulfur atom not being a member of a carboxylic group or of a thio analogue, or of a derivative thereof, e.g. hydroxy-carboxylic acids
    • A01N37/38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carbon atom having three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two bonds to halogen, e.g. carboxylic acids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carboxylic group or a thio analogue, or a derivative thereof, and a singly bound oxygen or sulfur atom attached to the same carbon skeleton, this oxygen or sulfur atom not being a member of a carboxylic group or of a thio analogue, or of a derivative thereof, e.g. hydroxy-carboxylic acids having at least one oxygen or sulfur atom attached to an aromatic ring system
    • A01N37/4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carbon atom having three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two bonds to halogen, e.g. carboxylic acids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carboxylic group or a thio analogue, or a derivative thereof, and a singly bound oxygen or sulfur atom attached to the same carbon skeleton, this oxygen or sulfur atom not being a member of a carboxylic group or of a thio analogue, or of a derivative thereof, e.g. hydroxy-carboxylic acids having at least one oxygen or sulfur atom attached to an aromatic ring system having at least one carboxylic group or a thio analogue, or a derivative thereof, and one oxygen or sulfur atom attached to the same aromatic ring system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nt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含三氟苯嘧啶和甲氧虫酰肼的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三氟苯嘧啶和甲氧虫酰肼的杀虫组合物,有效成分为三氟苯嘧啶和甲氧虫酰肼,所述三氟苯嘧啶和甲氧虫酰肼的重量比为50:1‑1:50。所述杀虫组合物,根据各种药剂的不同作用机理,寻求最合适的配比对水稻进行防治,与传统药剂相比具有以下优点:a)高效、低毒、低残留、速效性好、持效期长、对环境友好;b)与传统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的主流药剂无交互抗药性;c)各种药剂具有相容性,增效作用显著,提高了杀虫活性,减少了单一杀菌剂的用药剂量,节省了农药使用成本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

Description

一种含三氟苯嘧啶和甲氧虫酰肼的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含三氟苯嘧啶和甲氧虫酰肼的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稻纵卷叶螟,别称为刮青虫、白叶虫,苞叶虫等,是中国水稻产区的主要害虫之一,广泛分布于各稻区。除为害水稻外,还可取食大麦、小麦、甘蔗、粟等作物及稗、李氏禾、雀稗、双穗雀稗、马唐、狗尾草、蟋蟀草、茅草、芦苇等杂草。以幼虫为害水稻,缀叶成纵苞,躲藏其中取食上表皮及叶肉,仅留白色下表皮。苗期受害影响水稻正常生长,甚至枯死;分蘖期至拔节期受害,分蘖减少,植株缩短,生育期推迟;孕穗后特别是抽穗到齐穗期剑叶被害,影响开花结实,空壳率提高,千粒重下降目前,稻纵卷叶螟等对大部分药剂的抗药性水平不断提高,常规药剂已很难控制其危害。
三氟苯嘧啶是烟碱乙酰胆碱受体抑制剂,通过与烟碱乙酰胆碱受体的正性位点结合,阻断靶标害虫的神经传递而发挥杀虫活性。三氟苯嘧啶广谱、高效、持效,对同翅目和部分鳞翅目如稻纵卷叶螟等多种害虫均具有很好的防效。
甲氧虫酰肼是第2代双酰肼类昆虫生长调节剂,对鳞翅目害虫具有高度选择杀虫活性,没有渗透作用及韧皮部内吸活性,主要通过胃毒作用致效,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触杀及杀卵活性,为蜕皮激素激动剂,它引起鳞翅目幼虫停止取食,加快蜕皮进程,使害虫在成熟前因提早蜕皮而致死。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针对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的防治药剂存在抗性频率不断增加,抗性范围逐年扩大,常导致防治失败,造成病害流行加剧的问题,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含三氟苯嘧啶和甲氧虫酰肼的杀虫组合物,有效成分为三氟苯嘧啶和甲氧虫酰肼,所述三氟苯嘧啶和甲氧虫酰肼的重量比为50:1-1:50。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三氟苯嘧啶和甲氧虫酰肼的重量比为25:1-1:25。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三氟苯嘧啶和甲氧虫酰肼的重量比为18:6-6:18。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三氟苯嘧啶和甲氧虫酰肼的重量比为11:11。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杀虫组合物的剂型为水乳剂、微乳剂、可湿性粉剂、悬浮剂、可分散油悬浮剂、水分散粒剂、可溶粒剂。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杀虫组合物还包括添加剂;所述添加剂占杀虫组合物以重量计的10-80%。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杀虫组合物还包括添加剂;所述添加剂占杀虫组合物以重量计的50-80%。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添加剂包括溶剂、乳化剂、分散剂、湿润剂、抗冻剂、增稠剂、消泡剂、崩解剂、黏结剂、载体、pH调节剂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所述的含三氟苯嘧啶和甲氧虫酰肼的杀虫组合物的应用,所述杀虫组合物用于防治水稻害虫。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杀虫组合物用于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的杀虫组合物,根据各种药剂的不同作用机理,寻求最合适的配比对水稻进行防治,与传统药剂相比具有以下优点:a)高效、低毒、低残留、速效性好、持效期长、对环境友好;b)与传统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的主流药剂无交互抗药性;c)各种药剂具有相容性,增效作用显著,提高了杀虫活性,减少了单一杀菌剂的用药剂量,节省了农药使用成本,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三氟苯嘧啶和甲氧虫酰肼的杀虫组合物,有效成分为三氟苯嘧啶和甲氧虫酰肼,所述三氟苯嘧啶和甲氧虫酰肼的重量比为50:1-1:50。
所述三氟苯嘧啶和甲氧虫酰肼的重量比为25:1-1:25。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三氟苯嘧啶和甲氧虫酰肼的重量比为18:6-6:18。更优选的,所述三氟苯嘧啶和甲氧虫酰肼的重量比为11:11。
所述杀虫组合物用于防治水稻害虫。进一步的,所述杀虫组合物用于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
所述三氟苯嘧啶为两性离子类杀虫剂,CAS号为1263133-33-0,三氟苯嘧啶不仅高效防控各种飞虱,而且持效期长、作用速度快;能在短时间内快速停止害虫取食,及时保护作物免受飞虱危害,并能阻止病毒病的传播;具有内吸传导性,叶面喷雾和土壤处理皆可,通过土壤处理可以让根部吸收并向上传导;具有良好的渗透性,耐雨水冲刷。所述甲氧虫酰肼的化学名称为N-叔丁基-N-(3-甲基-2-甲苯甲酰基)-3,5-二甲基苯甲酰肼;甲氧虫酰肼目前主要用于防治鳞翅目害虫的幼虫,如甜菜夜蛾、甘蓝夜蛾、斜纹夜蛾、菜青虫、棉铃虫、金纹细蛾、美国白蛾、松毛虫、尺蠖及水稻螟虫等;本申请人发现,将三氟苯嘧啶和甲氧虫酰肼进行复配得到的杀虫组合物对水稻稻纵卷叶螟具有较好的协同增效作用,大幅度降低了农药施用量,降低环境污染和农产品的残留、持效期长且提高水稻抗逆性。尤其是三氟苯嘧啶和甲氧虫酰肼重量比为11:11时,共毒系数到达211.88,水稻产量超过580kg/亩。
所述杀虫组合物可以制备成农业上可接受的任意剂型,优选的,所述杀虫组合物的剂型为水乳剂、微乳剂、可湿性粉剂、悬浮剂、可分散油悬浮剂、水分散粒剂、可溶粒剂。
所述杀虫组合物还包括添加剂;通过添加不同的添加剂形成不同的剂型;所述添加剂占杀虫组合物以重量计的10-80%;优选的,所述添加剂占杀虫组合物以重量计的50-80%;优选的,所述添加剂占杀虫组合物以重量计的70-80%。
所述添加剂包括溶剂、乳化剂、分散剂、湿润剂、抗冻剂、增稠剂、消泡剂、崩解剂、黏结剂、载体、pH调节剂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溶剂包括甲醇、乙醇、丁醇、异丁醇、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聚乙二醇、1-十二烷醇、1-十四烷醇、1-十八烷醇、1-十九烷醇、1-二十烷醇、甲苯、二甲苯、丙酮、环己酮、N-长链烷基吡咯烷酮、乙酸乙酯、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乳化剂包括十二烷基硫酸钠、烷基聚乙二醇醚、烷苯基聚乙二醇醚、聚氧乙烯山梨糖醇酐酯、聚氧乙烯脂肪酸酯、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盐、乙氧化烷基苯醚、乙氧化烷基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苯乙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烷基苯磺酸盐、木质素磺酸盐、苯乙烯酚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蓖麻油、环氧乙烷加成物、环氧乙烷加成物衍生物、蔗糖脂肪酸酯、吐温、单癸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分散剂包括木质素磺酸盐、对羟苯基木质素磺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脂肪酰胺-N-甲基牛磺酸钠盐、N-甲基牛磺酸钠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盐、亚硫酸纸浆废液、脂肪酸酯硫酸盐、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烷基酚聚氧乙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聚氧乙烯甘油基单脂肪酸酯、羟甲基纤维素、脂肪醇硫酸盐、烷基萘甲醛缩合物、聚乙烯醇、亚硫酸盐纸浆废液、丙烯酸均聚物钠盐、聚乙烯羧酸钠盐、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二辛基磺基琥珀酸钠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湿润剂包括十二烷基苯磺酸盐、农乳2000系列、SOPA230、SOPA270、SOPA235、茶枯粉、皂角粉、拉开粉、三硅氧烷聚氧乙烯醚、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石油磺酸钠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防冻剂包括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山梨醇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增稠剂包括聚丙烯酸酯、咕吨胶、硅酸铝镁、羧甲基纤维素钠、天然多糖、黄原胶、明胶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消泡剂包括有机硅油、甲醇、乙醇、环氧大豆油、硅酮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崩解剂包括尿素、氯化镁、氯化铝、氯化钠、硫酸铵、膨润土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黏结剂包括淀粉、聚醋酸乙烯酯、聚乙烯醇、聚乙二醇、硅酸钠、明胶、大豆卵磷脂、环糊精、阿拉伯树胶、羧基纤维素、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载体包括高岭土、硅藻土、活性白土、白炭黑、粘土、轻质碳酸钙、滑石粉、蒙脱石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pH调节剂包括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盐酸、醋酸、磷酸、柠檬酸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稳定剂包括酸式磷酸异丙酯、BHT、邻苯三酚、甲苯基缩水甘油醚、聚乙烯基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表氯醇、山梨酸钠、氨基苯甲酸、环氧化大豆油、聚乙二醇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促渗剂包括月桂氮卓酮和/或JFC。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杀虫组合物为可分散油悬浮剂;所述可分散油悬浮剂,按重量百分数计算,包括溶剂20-60%,乳化剂10-30%,分散剂5-10%,防冻剂1-8%,消泡剂0.5-8%,增稠剂0-5%,pH调节剂0-1%。
所述可分散油悬浮剂的制备方法为本领域常用的制备方法,无特别限制;本申请中,所述可分散油悬浮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各组分混合均匀并于球磨机中球磨粉碎2-5小时形成粗分散液,调节pH值至5-8,再经湿法超微粉碎使其平均粒径符合国家标准,即得到可分散油悬浮剂产品。
进一步的,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可分散油悬浮剂,按重量百分数计算,包括三氟苯嘧啶1-25%、甲氧虫酰肼1-25%、乙氧化烷基苯醚3-10%、丙二醇1-8%、乙酸乙酯15-25%、聚乙烯醇5-10%、有机硅油0.5-5%,水补足余量至100%。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杀虫组合物为微乳剂;所述微乳剂,按重量百分数计算,包括溶剂15-60%,乳化剂10-30%,防冻剂1-8%,稳定剂0.5-10%。
所述微乳剂的制备方法为本领域常用的制备方法,无特别限制;本申请中,所述微乳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高速剪切机的高速剪切作用下,将各组合混合均匀,并使其平均粒径达到国家标准,配制得到微乳剂。
进一步的,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微乳剂,按重量百分数计算,包括三氟苯嘧啶1-25%、甲氧虫酰肼1-25%、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3-10%、NNO5-15%、乙酸乙酯1-10%、聚乙二醇5-10%、丙二醇0.5-5%,水补足余量至100%。
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与NNO相互协同,能够得到澄清透明的微乳剂,将所述微乳剂放置在0℃或者54℃贮存后微乳剂仍然澄清透明;加入乙酸乙酯、聚乙二醇、丙二醇相互协同,促使界面弯曲,起到降低界面柔性的作用;而且体系中液膜不稳定,1min后气泡体积小于60mL,耐硬水稳定性好。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杀虫组合物为悬浮剂;所述悬浮剂,按重量百分数计算,包括润湿剂0.5-40%,分散剂0.5-40%,增稠剂0.2-5%,稳定剂0.1-10%,促渗剂0-10%,消泡剂0.5-8%,防冻剂0.1-5%,pH调节剂0.1-5%,溶剂10-80%。
所述悬浮剂的制备方法为本领域常用的制备方法,无特别限制;本申请中,所述悬浮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各组分混合均匀并于球磨机中球磨粉碎2-5小时形成粗分散液,调节pH值至6-8,再经湿法超微粉碎使其平均粒径符合国家标准,即可得到悬浮剂。
进一步的,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悬浮剂,按重量百分数计算,包括三氟苯嘧啶1-25%、甲氧虫酰肼1-25%、木质素磺酸钠1-10%、三苯乙烯基苯酚聚醚磷酸酯1-10%、黄原胶1-5%、环氧大豆油0.1-2%、有机硅油1-5%、丙二醇1-10%、乙酸乙酯1-10%、水补足余量至100%。
本申请悬浮剂通过加入润湿剂、分散剂相互协同吸附在原药表面,通过静电作用和空间位阻使得原药的悬浮率大于90%,而且悬浮剂在54℃放置14天后,悬浮剂的悬浮率仍大于90%,无膏化现象;由于悬浮剂是以水为分散介质,需要加入乙二醇、丙二醇等提高产品在低温下的稳定性。但是在悬浮剂的体系中由于分散剂、润湿剂的影响,悬浮剂在使用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泡沫,影响使用。本申请人发现,所述防冻剂为丙二醇时,加入黄原胶、有机硅油在实现悬浮剂低温良好分散性、热贮稳定性、冷贮稳定性合格的同时,1分钟后起泡低于20mL。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杀虫组合物为可湿性粉剂;所述可湿性粉剂,按重量百分数计算,包括分散剂5-35%,湿润剂5-30%,载体8-75%。
所述可湿性粉剂的制备方法为本领域常用的制备方法,无特别限制;本申请中,所述可湿性粉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配方将各组分加入到混合釜中混合均匀,通过气流粉碎机和超微粉碎机两道工序后,再次混合均匀,即可制得可湿性粉剂。
进一步的,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可湿性粉剂,包括三氟苯嘧啶6-18g、甲氧虫酰肼1-25g、脂肪酸酯硫酸盐1-25g、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盐1-10g、十二烷基苯磺酸盐1-10g、拉开粉1-10g、轻质碳酸钙25-40g、白炭黑10-30g。
本申请可湿性粉剂具有较高悬浮率的同时(≥80%),润湿性能优异。特别是包括脂肪酸酯硫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盐、十二烷基苯磺酸盐、拉开粉时,脂肪酸酯硫酸盐能够加速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盐在原药粒子表面的吸附,十二烷基苯磺酸盐、二异丁基萘磺酸钠形成定向吸附和排列,加快表面张力的降低,从而提高润湿效果,使得润湿时间≤60s。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杀虫组合物为水分散粒剂;所述水分散粒剂,按重量百分数计算,包括湿润剂5-30%,分散剂1-10%,黏结剂1-10%,崩解剂1-10%,载体15-70%。
所述水分散粒剂的制备方法为本领域常用的制备方法,无特别限制;本申请中,所述水分散粒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配方将各组分投入混合釜中充分混匀,将混匀后的物料经气流粉碎机粉碎,粉碎后的物料在捏合机中均匀加水捏合,将捏合好的湿物料投入到造粒机中挤出造粒,将挤出的湿颗粒转至流化床中干燥。
进一步的,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水分散粒剂,包括三氟苯嘧啶6-18g、甲氧虫酰肼1-25g、N-甲基牛磺酸钠1-25g、聚羧酸钠盐2-10g、月桂醇聚氧乙烯醚1-10g、聚乙烯醇1-10g、淀粉1-10g、尿素1-10g、白炭黑30-50g。
通过加入湿润剂使得水分散粒剂加入水后能自动崩解分散悬浮,加入分散剂对农药粒子有一定的分散稳定性;但是传统的分散剂对三氟苯嘧啶、甲氧虫酰肼等吸附能力并不十分牢固,容易从农药粒子表面脱附,本申请发现,水分散粒剂的添加剂包括N-甲基牛磺酸钠盐、聚羧酸钠盐时,N-甲基牛磺酸钠盐促进聚羧酸钠盐在农药粒子的吸附,二者与体系中的其他成分相互作用,形成强的空间位阻势垒,得到的水分散粒剂不仅悬浮率高(热贮后的悬浮率仍大于90%),而且润湿时间小于60s,再分散性为9-10次;白炭黑量多的时候难以均匀分散在水中,而淀粉本身的悬浮性一般,再通过加入月桂醇聚氧乙烯醚和聚乙烯醇,以及在尿素的作用下,水分散粒剂的崩解时间小于60s,在不需要额外加入消泡剂的前提下,泡沫体积小于20mL。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杀虫组合物为可溶粒剂;所述可溶粒剂,按重量百分数计算,乳化剂1-30%,分散剂1-10%,润湿剂1-5%,黏结剂2-4%,稳定剂1-3%,载体15-70%。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只用于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本发明的内容做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如果没有其它说明,所用原料都是市售得到的。
实施例
(1)三氟苯嘧啶与甲氧虫酰肼混配对稻纵卷叶螟配比筛选及毒力测定
按照室内对稻纵卷叶螟毒力测定的常规方法,对三氟苯嘧啶与甲氧虫酰肼不同配比对稻纵卷叶螟的毒力进行测定,求出共毒系数,以明确是否增效。采用Sun&Johnson(1960)提出的共毒系数(CTC)法评价联合作用。一般地,共毒系数明显大于120时表示具有增效作用,共毒系数接近于100时表示相加作用,共毒系数明显小于80时表示为拮抗作用。
三氟苯嘧啶与甲氧虫酰肼不同配比共毒系数测定结果
从上表可知,三氟苯嘧啶与甲氧虫酰肼以1∶25、6∶18、11∶11、18∶6和
Figure BDA0002656261110000081
25∶1的比例混配对二化螟共毒系数均明显大于120,说明增效作用显著。
(2)剂型制备案例
实施例1
一种可分散油悬浮剂,按重量百分数计算,包括三氟苯嘧啶11%、甲氧虫酰肼11%、乙氧化烷基苯醚5%、丙二醇4%、乙酸乙酯18%、聚乙烯醇5%、有机硅油2%,水补足余量至100%。
所述可分散油悬浮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各组分混合均匀并于球磨机中球磨粉碎4小时形成粗分散液,调节pH值至6,再经湿法超微粉碎使其平均粒径D98达到4微米,即得到可分散油悬浮剂产品。
实施例2
一种可分散油悬浮剂,按重量百分数计算,包括三氟苯嘧啶11%、甲氧虫酰肼11%、乙氧化烷基苯醚10%、丙二醇1%、乙酸乙酯25%、聚乙烯醇10%、有机硅油5%,水补足余量至100%。
所述可分散油悬浮剂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一种可分散油悬浮剂,按重量百分数计算,包括三氟苯嘧啶11%、甲氧虫酰肼11%、乙氧化烷基苯醚10%、丙二醇8%、乙酸乙酯15%、聚乙烯醇5%、有机硅油0.5%,水补足余量至100%。
所述可分散油悬浮剂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4
一种可分散油悬浮剂,按重量百分数计算,包括三氟苯嘧啶1%、甲氧虫酰肼25%、乙氧化烷基苯醚5%、丙二醇4%、乙酸乙酯18%、聚乙烯醇5%、有机硅油2%,水补足余量至100%。
所述可分散油悬浮剂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5
一种可分散油悬浮剂,按重量百分数计算,包括三氟苯嘧啶25%、甲氧虫酰肼1%、乙氧化烷基苯醚5%、丙二醇1%、乙酸乙酯25%、聚乙烯醇10%、有机硅油2%,水补足余量至100%。
所述可分散油悬浮剂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1-5可分散油悬浮剂的理化测试
Figure BDA0002656261110000091
低温稳定性测试:参照GB/T 19137-2003
高温稳定性测试;参照GB/T 19136-2003;
持久起泡性测试:参考GB/T 28137-2011;
悬浮率测试:参考GB/T14825-2006。
实施例6
一种微乳剂,按重量百分数计算,包括三氟苯嘧啶11%、甲氧虫酰肼11%、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6%、NNO(亚甲基双萘磺酸钠)11%、乙酸乙酯6%、聚乙二醇8%、丙二醇2%,水补足余量至100%。
所述微乳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高速剪切机的高速剪切作用下,将各组合混合均匀,并使其平均粒径为0.05微米,配制得到微乳剂。
实施例7
一种微乳剂,按重量百分数计算,包括三氟苯嘧啶25%、甲氧虫酰肼1%、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6%、NNO(亚甲基双萘磺酸钠)11%、乙酸乙酯6%、聚乙二醇8%、丙二醇2%,水补足余量至100%。
所述微乳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同实施例6。
实施例8
一种微乳剂,按重量百分数计算,包括三氟苯嘧啶1%、甲氧虫酰肼25%、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6%、NNO(亚甲基双萘磺酸钠)11%、乙酸乙酯6%、聚乙二醇8%、丙二醇2%,水补足余量至100%。
所述微乳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同实施例6。
实施例9
一种微乳剂,按重量百分数计算,包括三氟苯嘧啶11%、甲氧虫酰肼11%、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10%、NNO(亚甲基双萘磺酸钠)5%、乙酸乙酯6%、聚乙二醇5%、丙二醇2%,水补足余量至100%。
所述微乳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同实施例6。
实施例6-9微乳剂的理化测试
Figure BDA0002656261110000101
耐硬水稳定性测试:参照GB/T1603-2001。
实施例10
一种可湿性粉剂,包括三氟苯嘧啶11g、甲氧虫酰肼11g、脂肪酸酯硫酸盐2g、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钠6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7g、拉开粉5g、轻质碳酸钙33g、白炭黑20g。
所述脂肪酸酯硫酸盐为甘油单酸酯二硫酸钠。
所述可湿性粉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配方将各组分加入到混合釜中混合均匀,通过气流粉碎机和超微粉碎机两道工序后,再次混合均匀,即可制得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11
一种可湿性粉剂,包括三氟苯嘧啶1g、甲氧虫酰肼25g、脂肪酸酯硫酸盐2g、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钠6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7g、拉开粉5g、轻质碳酸钙33g、白炭黑20g。
所述脂肪酸酯硫酸盐为甘油单酸酯二硫酸钠。
所述可湿性粉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同实施例10。
实施例12
一种可湿性粉剂,包括三氟苯嘧啶25g、甲氧虫酰肼1g、脂肪酸酯硫酸盐2g、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钠6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7g、拉开粉5g、轻质碳酸钙33g、白炭黑20g。
所述脂肪酸酯硫酸盐为甘油单酸酯二硫酸钠。
所述可湿性粉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同实施例10。
实施例13
一种可湿性粉剂,包括三氟苯嘧啶11g、甲氧虫酰肼11g、脂肪酸酯硫酸盐0.5g、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钠10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0g、拉开粉10g、轻质碳酸钙33g、白炭黑20g。
所述脂肪酸酯硫酸盐为甘油单酸酯二硫酸钠。
所述可湿性粉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同实施例10。
实施例10-13可湿性粉剂的理化测试
Figure BDA0002656261110000111
Figure BDA0002656261110000121
实施例14
一种悬浮剂,按重量百分数计算,包括三氟苯嘧啶11%、甲氧虫酰肼11%、木质素磺酸钠7%、三苯乙烯基苯酚聚醚磷酸酯600P 8%、黄原胶5%、环氧大豆油1%、有机硅油2%、丙二醇5%、乙酸乙酯4%、水补足余量至100%。
三苯乙烯基苯酚聚醚磷酸酯600P购买于南通熙泰化工有限公司。
所述悬浮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各组分混合均匀并于球磨机中球磨粉碎4小时形成粗分散液,调节pH值至7,再经湿法超微粉碎控制粒径D90≤5μm,即可得到悬浮剂。
实施例15
一种悬浮剂,按重量百分数计算,包括三氟苯嘧啶1%、甲氧虫酰肼25%、木质素磺酸钠7%、三苯乙烯基苯酚聚醚磷酸酯600P 8%、黄原胶5%、环氧大豆油1%、有机硅油2%、丙二醇5%、乙酸乙酯4%、水补足余量至100%。
所述悬浮剂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4。
实施例16
一种悬浮剂,按重量百分数计算,包括三氟苯嘧啶25%、甲氧虫酰肼1%、木质素磺酸钠7%、三苯乙烯基苯酚聚醚磷酸酯600P 8%、黄原胶5%、环氧大豆油1%、有机硅油2%、丙二醇5%、乙酸乙酯4%、水补足余量至100%。
所述悬浮剂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4。
实施例17
一种悬浮剂,按重量百分数计算,包括三氟苯嘧啶11%、甲氧虫酰肼11%、木质素磺酸钠10%、三苯乙烯基苯酚聚醚磷酸酯600P 5%、黄原胶1%、环氧大豆油0.5%、有机硅油3%、丙二醇2%、乙酸乙酯10%、水补足余量至100%。
所述悬浮剂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4。
实施例14-17悬浮剂的理化测试
Figure BDA0002656261110000122
Figure BDA0002656261110000131
实施例18
一种水分散粒剂,包括三氟苯嘧啶11g、甲氧虫酰肼11g、N-甲基牛磺酸钠6g、聚羧酸钠盐7g、月桂醇聚氧乙烯醚4g、聚乙烯醇6g、淀粉4g、尿素3g、白炭黑39g。
聚羧酸钠盐型号HT-5050,购买于南通市晗泰化工有限公司。
所述水分散粒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配方将各组分投入混合釜中充分混匀,将混匀后的物料经气流粉碎机粉碎,粉碎后的物料在捏合机中均匀加水捏合,将捏合好的湿物料投入到造粒机中挤出造粒,将挤出的湿颗粒转至流化床中干燥。
实施例19
一种水分散粒剂,包括三氟苯嘧啶1g、甲氧虫酰肼25g、N-甲基牛磺酸钠6g、聚羧酸钠盐7g、月桂醇聚氧乙烯醚4g、聚乙烯醇6g、淀粉4g、尿素3g、白炭黑39g。
聚羧酸钠盐型号HT-5050,购买于南通市晗泰化工有限公司。
所述水分散粒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同实施了18。
实施例20
一种水分散粒剂,包括三氟苯嘧啶25g、甲氧虫酰肼1g、N-甲基牛磺酸钠6g、聚羧酸钠盐7g、月桂醇聚氧乙烯醚4g、聚乙烯醇6g、淀粉4g、尿素3g、白炭黑39g。
聚羧酸钠盐型号HT-5050,购买于南通市晗泰化工有限公司。
所述水分散粒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同实施了18。
实施例21
一种水分散粒剂,包括三氟苯嘧啶11g、甲氧虫酰肼11g、N-甲基牛磺酸钠2g、聚羧酸钠盐9g、月桂醇聚氧乙烯醚1g、聚乙烯醇3g、淀粉8g、尿素8g、白炭黑50g。
聚羧酸钠盐型号HT-5050,购买于南通市晗泰化工有限公司。
所述水分散粒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同实施了18。
实施例22
一种水分散粒剂,包括三氟苯嘧啶11g、甲氧虫酰肼11g、N-甲基牛磺酸钠13g、月桂醇聚氧乙烯醚4g、聚乙烯醇6g、淀粉4g、尿素3g、白炭黑39g。
聚羧酸钠盐型号HT-5050,购买于南通市晗泰化工有限公司。
所述水分散粒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同实施了18。
实施例23
一种水分散粒剂,包括三氟苯嘧啶11g、甲氧虫酰肼11g、聚羧酸钠盐13g、月桂醇聚氧乙烯醚4g、聚乙烯醇6g、淀粉4g、尿素3g、白炭黑39g。
聚羧酸钠盐型号HT-5050,购买于南通市晗泰化工有限公司。
所述水分散粒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同实施了18。
实施例24
一种水分散粒剂,包括三氟苯嘧啶11g、甲氧虫酰肼11g、N-甲基牛磺酸钠13g、聚羧酸钠盐7g、月桂醇聚氧乙烯醚4g、淀粉10g、尿素3g、白炭黑39g。
聚羧酸钠盐型号HT-5050,购买于南通市晗泰化工有限公司。
所述水分散粒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同实施了18。
实施例25
一种水分散粒剂,包括三氟苯嘧啶11g、甲氧虫酰肼11g、N-甲基牛磺酸钠13g、聚羧酸钠盐7g、月桂醇聚氧乙烯醚4g、聚乙烯醇10g、尿素3g、白炭黑39g。
聚羧酸钠盐型号HT-5050,购买于南通市晗泰化工有限公司。
所述水分散粒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同实施了18。
实施例18-25水分散粒剂的理化测试
Figure BDA0002656261110000151
崩解时间的测定:用100mL的锥形量筒装入98mL的水,然后放入1g的实施例18-25把口封住,每分钟8转的速度进行旋转,开始记录时间,直到无可见颗粒时记下时间。
再分散性性测试:加98mL去标准硬水于100mL量筒中;加入1g样品完全分散;静置60min后将悬浮液颠倒数次(每次2s),使沉积在量筒底部的样品全部重新分散,记录颠倒次数。
不同剂型三氟苯嘧啶-甲氧虫酰肼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的田间小区药效试验
田间防治效果(安徽肥西)
Figure BDA0002656261110000152
Figure BDA0002656261110000161
由上表可知,不同剂型三氟苯嘧啶-甲氧虫酰肼亩用有效成分为4g和2g,药后20天对水稻稻纵卷叶螟具有很好的治虫效果。实施例1产品分别为92.6~85.1%;实施例6产品分别为87.5~81.3%;实施例10产品分别为88.5~80.9%;实施例14产品分别为93.1~86.6%;实施例18产品分别为89.4~80.9%,明显优于三氟苯嘧啶和甲氧虫酰肼单剂对照对水稻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发明作其他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更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1)

1.一种含三氟苯嘧啶和甲氧虫酰肼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虫组合物为水分散粒剂;所述水分散粒剂包括三氟苯嘧啶6-18g、甲氧虫酰肼1-25g、N-甲基牛磺酸钠1-25g、聚羧酸钠盐2-10g、月桂醇聚氧乙烯醚1-10g、聚乙烯醇1-10g、淀粉1-10g、尿素1-10g、白炭黑30-50g;
所述三氟苯嘧啶和甲氧虫酰肼的重量比为11:11,所述杀虫组合物用于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
CN202010888582.7A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含三氟苯嘧啶和甲氧虫酰肼的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 Active CN1121200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88582.7A CN112120032B (zh)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含三氟苯嘧啶和甲氧虫酰肼的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88582.7A CN112120032B (zh)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含三氟苯嘧啶和甲氧虫酰肼的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20032A CN112120032A (zh) 2020-12-25
CN112120032B true CN112120032B (zh) 2022-01-04

Family

ID=738488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88582.7A Active CN112120032B (zh)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含三氟苯嘧啶和甲氧虫酰肼的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20032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36445A (zh) * 2019-01-17 2020-07-24 海利尔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三氟苯嘧啶的杀虫组合物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36445A (zh) * 2019-01-17 2020-07-24 海利尔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三氟苯嘧啶的杀虫组合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20032A (zh) 2020-1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667719B1 (en) Pesticide composition comprising sulphur, an insecticide and an agrochemical excipient.
CN104413038B (zh) 二元杀虫剂组合物及应用
CN111838162B (zh) 一种防治草地贪夜蛾的药剂组合物
CN104026143A (zh) 二元杀虫剂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7494578B (zh) 一种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3155929B (zh) 一种二元杀虫剂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10352967B (zh) 一种组合物、制剂及其应用、制备方法
CN102845450A (zh) 一种杀虫组合物及其制剂和应用
CN112120032B (zh) 一种含三氟苯嘧啶和甲氧虫酰肼的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2657184B (zh) 一种含有苯醚双唑与噻呋酰胺的杀菌组合物
CN105010368B (zh) 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3404530A (zh) 一种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制剂
CN106577701A (zh) 一种水稻田除草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04856A (zh) 一种杀虫抗病组合物及其悬浮种衣剂
CN109042715A (zh) 一种含双丙环虫酯和四氯虫酰胺组合物
CN108849961A (zh) 含有吡啶喹唑啉的农药组合物
CN112237194B (zh) 一种含环溴虫酰胺的杀虫组合物
CN109845740B (zh) 一种含氟氯虫双酰胺与双酰肼类杀虫剂的杀虫组合物
CN102388906A (zh) 含有噻虫胺和吡蚜酮的增效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5475334A (zh) 含有氟吡菌酰胺和嘧菌酯以及噻虫嗪的悬浮种衣剂
CN111066798A (zh) 一种含环溴虫酰胺和苦参碱的农药组合物
CN107711856A (zh) 一种含苦参碱的组合物
CN112167248A (zh) 一种含双氯磺草胺和辛酰溴苯腈的除草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3243385B (zh) 一种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7889827A (zh) 一种50%噻虫胺可湿性粉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