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14709A -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14709A
CN112114709A CN202011017642.4A CN202011017642A CN112114709A CN 112114709 A CN112114709 A CN 112114709A CN 202011017642 A CN202011017642 A CN 202011017642A CN 112114709 A CN112114709 A CN 1121147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anning
electrode
group
switch
tou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1764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14709B (zh
Inventor
何启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1764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1470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147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147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147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147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4Connections between sensors and controllers, e.g. routing lines between electrodes and connection p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6Details of scanning methods, e.g. sampling time, grouping of sub areas or time sharing with display driv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包括:位于显示区的多个触控电极;多个电极扫描电路,位于第一非显示区和/或第二非显示区,电极扫描电路的输入端与控制芯片电连接,电极扫描电路的输出端与触控电极一一对应电连接,控制芯片位于与第一非显示区和第二非显示区相邻的非显示区;多个开关电路,位于第一非显示区和/或第二非显示区,开关电路的第一端和控制端分别与控制芯片电连接,开关电路的第二端与触控电极一一对应电连接。在触控扫描阶段,利用电极扫描电路对触控电极进行扫描;在触控感应阶段,开关电路导通,电极扫描电路截止,触控感应信号通过开关电路发送至控制芯片。如此有利于实现窄边框设计。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从CRT(Cathode Ray Tube,阴极射线管)时代到液晶时代,再到现在到来的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时代,显示行业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变得日新月异。显示产业已经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传统的手机、平板、电视和PC,再到现在的智能穿戴设备和VR等电子设备都离不开显示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显示面板具有越来越高的屏占比。现有技术中,具备触控功能的显示面板中,在显示区通常设置有多个触控电极和与触控电极电连接的多条触控走线,触控走线包括两个引出端,一端与位于显示面板下边框区域的控制芯片电连接,另一端连接到位于显示面板上边框区的开关控制电路中,通过控制芯片和开关电路共同来控制触控的执行。此种方式中,上边框区域的开关控制电路占用的空间较大,不利于实现显示面板的窄边框设计,难以进一步提升显示面板的屏占比。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有利于实现显示面板的窄边框设计,以进一步提升显示面板的屏占比。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非显示区和第二非显示区;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位于显示区的多个触控电极;
多个电极扫描电路,位于第一非显示区和/或第二非显示区,所述电极扫描电路的输入端与控制芯片电连接,所述电极扫描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触控电极一一对应电连接,所述控制芯片位于与所述第一非显示区和所述第二非显示区相邻的非显示区;
多个开关电路,位于所述第一非显示区和/或第二非显示区,所述开关电路的第一端与触控电极一一对应电连接,所述开关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控制芯片一一对应电连接。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应用于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面板,所述驱动方法包括触控扫描阶段和触控感应阶段;
在所述触控扫描阶段,所述控制芯片控制电极扫描电路导通,并控制所述开关电路截止;所述控制芯片通过所述电极扫描电路向与该电极扫描电路电连接的触控电极发送触控扫描信号;
在所述触控感应阶段,所述控制芯片控制所述开关电路导通,并控制所述电极扫描电路截止;所述触控电极将触控感应信号通过所述开关电路发送至所述控制芯片。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面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提供的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中,引入了多个电极扫描电路和多个开关电路,其中电极扫描电路的输入端与控制芯片电连接,输出端与触控功能电极一一对应电连接;在触控扫描阶段,控制芯片通过电极扫描电路向触控电极发送触控扫描信号,从而实现对触控电极的扫描功能。开关电路的第一端与触控电极一一对应电连接,第二端与控制芯片电连接;在触控感应阶段,控制芯片控制开关电路导通,触控电极将触控感应信号通过开关电路发送至所述控制芯片,从而实现了触控感应信号的传输过程。特别是,本申请中的电极扫描电路和开关电路均是位于第一非显示区和/或第二非显示区的,如此,省略了在与控制芯片相对设置的非显示区设置开关控制电路的结构,因而在实现触控功能的同时,还有利于实现显示面板中与控制芯片相对设置的非显示区的窄边框设计,提升显示面板的屏占比。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必不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所示为相关现有技术中显示面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种俯视图;
图3所示为触控电极与电极扫描电路和开关电路的一种连接示意图;
图4所示为触控电极与电极扫描电路和开关电路的另一种连接示意图;
图5所示为本发明中与同一触控电极对应的电极扫描电路和开关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图6所示为与图5中电路对应的时序图;
图7所示为本发明中与同一触控电极对应的电极扫描电路和开关电路的另一种电路示意图;
图8所示为触控电极与电极扫描电路和开关电路的另一种连接示意图;
图9所示为触控电极与电极扫描电路和开关电路的另一种连接示意图;
图10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图1所示为相关现有技术中显示面板9--的一种结构示意图,显示面板900包括多个触控电极90,触控电极90与触控引线91通过过孔K电连接,每条触控引线91包括两个引出端,其中一个引出端与位于显示面板900下边框区域的控制芯片901电连接,另一个引出端与位于显示面板900上边框区域的开关控制电路902电连接。通常,开关控制电路902包括与触控引线91数量对应的多个开关管,将这些开关管均设置在显示面板900的上边框区域时,所占用的空间较大,不利于实现显示面板的窄边框设计,导致显示面板的屏占比难以进一步提升。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有利于实现显示面板的窄边框设计,以进一步提升显示面板的屏占比。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种俯视图,图3所示为触控电极与电极扫描电路和开关电路的一种连接示意图,图3所示实施例中,将开关电路SW集成于电极扫描电路20中,因此有利于简化显示面板的布线复杂度。
请参见图2和图3,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100,包括显示区AA和非显示区NA,非显示区NA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非显示区NA1和第二非显示区NA2;显示面板100还包括:
位于显示区AA的多个触控电极10;
多个电极扫描电路20,位于第一非显示区NA1和/或第二非显示区NA2,电极扫描电路20的输入端与控制芯片IC电连接,电极扫描电路20的输出端与触控电极10一一对应电连接,控制芯片IC位于与第一非显示区NA1和第二非显示区NA2相邻的非显示区NA;
多个开关电路SW,位于第一非显示区NA1和/或第二非显示区NA2,开关电路SW的第一端与触控电极10一一对应电连接,开关电路SW的第二端与控制芯片IC电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图2仅示意出了触控电极10、电极扫描电路20和开关电路SW的在显示面板100中的一种相对位置关系图,并不代表显示面板100中触控电极10、电极扫描电路20和开关电路SW的实际数量和尺寸,事实上,显示面板100中所包含的触控电极10、电极扫描电路20和开关电路SW的数量可能有更多个;图2仅示出了部分电极扫描电路20和部分开关电路SW与控制芯片IC的连接关系,其他电极扫描电路20和开关电路SW与控制芯片IC的连接关系可照此执行。图3仅以4行4列触控电极10为例对触控电极10与电极扫描电路20和开关电路SW的连接关系进行示意,当显示面板100中有更多个触控电极10时,触控电极10与电极扫描电路20和开关电路SW的连接关系可参照图3的连接方式。另外,图3也仅示出了触控电极10与电极扫描电路20和开关电路SW的一种连接关系,并不代表触控电极10、电极扫描电路20和开关电路SW的实际尺寸。
具体而言,请继续参见图2和图3,本发明所提供的显示面板100中,引入了多个电极扫描电路20和多个开关电路SW,其中电极扫描电路20的输入端与控制芯片IC电连接,输出端与触控电极10一一对应电连接;在触控扫描阶段,控制芯片IC通过电极扫描电路20向触控电极10发送触控扫描信号,从而实现对触控电极10的扫描功能。开关电路SW的第一端与触控电极10一一对应电连接,第二端与控制芯片IC对应电连接;在触控感应阶段,控制芯片IC控制开关电路SW导通,触控电极10将触控感应信号通过开关电路SW发送至所述控制芯片IC,从而实现了触控感应信号的传输过程。特别是,本申请中的电极扫描电路20和开关电路SW均是位于第一非显示区NA1和/或第二非显示区NA2的,在图2和图3所示视角下,并未占用显示面板100的上边框对应的非显示区NA(即与控制芯片IC相对设置的非显示区NA)的空间,如此,相比于现有技术而言,省略了在与控制芯片IC相对设置的非显示区设置开关控制电路的结构,因而在实现触控功能的同时,还有利于实现显示面板100中与控制芯片IC相对设置的非显示区NA的窄边框设计,提升显示面板100的屏占比。
可以理解的是,图2和图3仅以电极扫描电路20同时设置于第一非显示区NA1和第二显示区AA、开关电路SW同时设置于第一显示区AA和第二显示区AA为例进行说明,在本发明的一些其他实施中,电极扫描电路20还可仅位于第一非显示区NA1或者仅位于第二非显示区NA2,开关电路SW也可仅位于第一非显示区NA1或者仅位于第二非显示区NA2,这些设计结构中,电极扫描电路20和开关电路SW均未占用显示面板100的上边框空间,因而有利于实现显示面板100上边框的窄边框设计。
在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见图3,电极扫描电路20包括多个第一电极扫描电路21和多个第二电极扫描电路22,第一电极扫描电路21位于第一非显示区NA1,第二电极扫描电路22位于第二非显示区NA2。
可选地,在显示区AA,触控电极10沿行方向和列方向阵列排布,且沿行方向,第一非显示区NA1和第二非显示区NA2位于显示区AA的两侧,在图3所示视角下,控制芯片IC位于显示面板100的下边框位置,第一非显示区NA1和第二非显示区NA2分别位于显示面板100的左右两个边框对应的位置。本申请中的电极扫描电路20包括位于第一非显示区NA1的第一电极扫描电路21和位于第二非显示区NA2中的第二电极扫描电路22,也就是说,将部分电极扫描电路20设置于第一非显示区NA1,并将部分电极扫描电路20设置于第二非显示区NA2,有利于避免将各电极扫描电路20均集中于第一非显示区NA1或第二非显示区NA2时,导致第一非显示区NA1和第二非显示区NA2的边框宽度出现明显差异的现象,从而使得显示面板100的第一非显示区NA1和第二非显示区NA2的边框宽度更为均一,整体视觉效果更佳。
假设显示面板100中包括18*39个触控电极10时,即拥有18列39行触控电极10时,触控电极10与第一电极扫描电路21和第二电极扫描电路22之间的触控引线28将沿着行方向从显示区AA延伸至第一非显示区NA1或第二非显示区NA2,在图3所示视角下,触控引线28是横向延伸的,而且部分触控电极10与第一电极扫描电路21电连接,部分触控电极10与第二电极扫描电路22电连接,每条触控引线沿行方向所耦合的触控电极10的数量远小于现有技术中沿列方向延伸的触控引线所耦合的触控电极10的数量,假设同一行中的触控电极10中,一半(一行中连续的前9个)触控电极10与第一电极扫描电路21电连接,另一半(一行中连续的后9个)触控电极10与第二电极扫描电路22电连接,那么本发明中触控引线沿行方向最多耦合9个触控电极10,相比于现有技术中沿列方向延伸的触控引线,本发明可减少1/4的负载,因而可有效改善与同一行触控电极10所连接的触控引线的负载差异,因而有利于提升不同区域中触控电极10的触控灵敏度的均一性。
在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图4所示为触控电极10与电极扫描电路20和开关电路SW的另一种连接示意图,本发明所提供的显示面板100还包括第一时钟信号线组K1和第二时钟信号线组K2,各第一电极扫描电路21分别与第一时钟信号线组K1电连接,各第二电极扫描电路22分别与第二时钟信号线组K2电连接;第一时钟信号线组K1和第二时钟信号线组K2还分别与控制芯片IC电连接;各第一电极扫描电路21级联,各第二电极扫描电路22级联。
具体而言,图4所示实施例示出了第一时钟信号线组K1与第二时钟信号线组K2分别与第一电极扫描电路21和第二电极扫描电路22的一种连接关系。该实施例中,各第一电极扫描电路21与同一第一时钟信号线组K1电连接,各第二电极扫描电路22与同一第二时钟信号线组K2电连接,也就是说,各第一电极扫描电路21是共用同一第一时钟信号线组K1的,无需为各第一电极扫描电路21设置不同的时钟信号线组,各第二电极扫描电路22也是共用同一第二时钟信号线组K2的,无需为各第二电极扫描电路22设置不同的时钟信号线组,由于第一时钟信号线组K1和第二时钟信号线组K2又是分别于控制芯片IC电连接的,本发明的此种设置方式有利于减小控制芯片IC上与时钟信号线组所对应的连接引脚的数量,从而有利于简化控制芯片IC的结构,减小控制芯片IC的尺寸,因而有利于实现控制芯片IC所在边框的窄边框设计,进而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显示面板的屏占比。
可选地,请继续参见图4,第一时钟信号线组K1包括第一时钟信号线K11和第二时钟信息号线K12,第二时钟信号线组K2包括第三时钟信号线组K21和第四时钟信号线组K22;各电极扫描电路20分别包括第一时钟信号端CK1和第二时钟信号端CK2;各第一电极扫描电路21中,各第一时钟信号端CK1分别与同一第一时钟信号线K11电连接,各第二时钟信号端CK2分别与同一第二时钟信号线K12电连接;各第二电极扫描电路22中,各第一时钟信号端CK1分别与同一第三时钟信号线K21电连接,各第二时钟信号端CK2分别与同一第四时钟信号线K22电连接。如此,在触控芯片上,仅需设置与第一时钟信号线K11、第二时钟信号线K12、第三时钟信号线K21和第四时钟信号线K22分别对应的4个连接引脚即可。如此,相比于现有技术中每条触控引线分别与控制芯片电连接(控制芯片上需要设置与触控引线数量对应的连接引脚)的方式,大幅度减小了控制芯片IC上的连接引脚的数量,因而有利于进一步简化控制芯片IC的设计。而且,本发明采用级联的第一电极扫描电路21和第二电极扫描电路22对触控电极10进行扫描的方式,还有利于大幅度减小显示面板100中扇出区(控制芯片IC与显示区AA之间的区域)的走线数量,当扇出区的走线数量减小时,有利于减小扇出区在沿列方向上的宽度,从而能够对显示面板100的下边框进行进一步压缩,因此还有利于实现显示面板100的下边框区域的窄边框设计,使得显示面板的屏占比得以进一步提升。
在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见图4,位于同一行的触控电极10中,部分触控电极10与第一电极扫描电路21电连接,另一部分触控电极10与第二电极扫描电路22电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图4仅以4行4列触控电极为例对触控电极与电极扫描电路和开关电路的连接关系进行示意,在本发明的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当触控电极的数量大于4行4列时,其连接关系可参照图4所示的连接关系执行。
具体而言,请继续参见图4,位于同一行的触控电极10中,部分触控电极10与第一电极扫描电路21电连接,另一部分触控电极10与第二电极扫描电路22电连接时,可选地,一行触控电极10中,一半触控电极10与第一电极扫描电路21电连接,另一半触控电极10与第二电极扫描电路22电连接,如此使得第一电极扫描电路21和第二电极扫描所连接的触控电极10的数量相同,有利于提升第一电极扫描电路21和第二电极扫描电路22的负载均一性。可选地,同一行触控电极10中,前一半数量的触控电极10与第一电极扫描电路21电连接,后一半数量的触控电极10与第二电极扫描电路22电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见图4和图5,图5所示为本发明中与同一触控电极10对应的电极扫描电路20和开关电路SW的电路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图4示出了将开关电路SW集成于电极扫描电路20中的情形,如此有利于简化显示面板的布线结构,电极扫描电路20和开关电路的具体构成可参见图5,第一电极扫描电路21和第二电极扫描电路22的电路构成均可参照图5,当电极扫描电路为第一电极扫描电路21时,对应的开关电路中的开关为第一开关T1,当电极扫描电路为第二电极扫描电路22时,对应的开关电路中的开关为第二开关T2。开关电路SW包括一条第一感应信号传输线X1、一条第二感应信号传输线X2、多个第一开关T1和多个第二开关T2,第一开关T1的第一端D1与部分触控电极10一一对应设置,第二开关T2的第一端D1与另一部分触控电极10一一对应设置;多个第一开关T1的第二端D2与同一第一感应信号传输线X1电连接,多个第二开关T2的第二端D2与同一第二感应信号传输线X2电连接。
具体而言,请参见图4,本发明将与第一电极扫描电路21连接的触控电极10所对应的开关作为第一开关T1,将与第二电极扫描电路22连接的触控电极10所对应的开关作为第二开关T2,各第一开关T1的第一端D1与一部分触控电极10一一对应电连接,第二端D2连接同一第一感应信号传输线X1,也就是说各第一开关T1复用同一第一感应信号传输线X1;各第二开关T2的第一端D1与另一部分触控电极10一一对应电连接,第二端D2连接同一第二感应信号传输线X2,也就是说各第二开关T2复用同一第二感应信号传输线X2;如此,无需为每个第一开关T1和每个第二开关T2分别设置不同的感应信号传输线(对应第一感应信号传输线X1和第二感应信号传输线X2),既有利于简化显示面板100的布线复杂度,又有利于减小控制芯片IC上与感应信号传输线所对应的连接引脚的数量,即还有利于简化控制芯片IC的结构。
本发明中,请继续参见图4和图5,同一触控电极10对应一个电极扫描电路20和一个开关电路SW,其中,电极扫描电路20可采用移位寄存器来实现,开关电路SW可集成在移位寄存器中,其中,电极扫描电路20包括一个信号输入端IN、两个时钟输入端CK1和CK2、一个信号输出端OUT,还包括第一反相器F1、第二反相器F2、第一比较器B1和第二比较器N2,开关电路SW中的开关(第一开关T1或第二开关T2)可采用N型晶体管,其中N型晶体管的栅极与移位寄存器中第二反相器F2的输出端,第一端D1与触控电极10电连接,第二端D2与控制芯片IC电连接,第二端D2与控制芯片IC之间的走线即为感应信号传输线,即第一开关T1对应的第一感应信号传输线X1,第二开关T2对应的第二感应信号传输线X2。如此,通过第二反相器F2输出的信号即可对开关的导通或截止进行控制,无需再将开关的栅极与控制芯片IC电连接,因而有利于减少显示面板100中的布线复杂度,同时还有利于减少控制芯片IC上连接引脚的数量。
以下将结合图4、图5和图6所示的时序图对图4中第一行触控电极10中的前两个触控电极10的扫描过程进行说明,其中图6所示为与图5中电路对应的时序图。对于第一行的第一个触控电极11:在触控扫描阶段t1,向电路中的时钟信号输入端CLK1输入高电平信号,此时第一开关T1截止,信号输入端IN对应的驱动信号传输至信号输出端OUT,对第一个触控电极11进行扫描;在触控感应阶段t2,第一开关T2导通,触控电极11将触控感应信号通过导通的第一开关T1传输至控制芯片IC,从而实现了对第一个触控电极10的扫描以及触控感应信号的接收。对于第一行的第二个触控电极12:在触控扫描阶段t1,向电路中的时钟信号输入端CLK2输入高电平信号,第一开关T1截止,信号输入端IN对应的驱动信号传输至信号输出端OUT,对第二个触控电极12进行扫描;在触控感应阶段t2,第一开关T1导通,触控电极12将触控感应信号通过导通的开关传输至控制芯片IC,从而实现了对第二个触控电极12的扫描以及触控感应信号的接收。对于其他触控电极10的扫描以及触控感应信号的接收过程可参见上述第一个触控电极11和第二触控电极12,本发明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整体的触控阶段,对于一个触控电极10而言,在完成触控扫描后,立即进行触控感应信号的接收,也就是说,是逐级扫描并逐级接收的,例如位于第一级的电极扫描电路20在完成对触控电极11的扫描后,该触控电极11将把触控感应信号返回至控制芯片IC,然后下一级的电极扫描再启动对触控电极12的扫描。如此,与不同级的电极扫描电路20所对应的触控电极10可共用相同的信号走线来向控制芯片IC发送触控感应信号,例如,图4所示实施例中,与第一电极扫描电路21所对应的第一开关T1均是通过同一第一感应信号传输线X1与控制芯片IC电连接的,与第二电极扫描电路22所对应的第二开关T2均是通过同一第二感应信号传输线X2与控制芯片IC电连接的,如此大大减少了第一开关T1和第二开关T2与控制芯片IC之间的引线数量,简化了显示面板100的布线结构,同时进一步有利于实现控制芯片IC所在边框的窄边框设计。
可选地,图7所示为本发明中与同一触控电极10对应的电极扫描电路20和开关电路SW的另一种电路示意图,该实施例中,开关电路SW中的开关的栅极连接一条控制线X3,通过该控制线X3即可向开关传递控制其导通或截止的信号,例如,当向该控制线X3传输高电平信号VGH时,开关将导通。当完成对某个触控电极10的扫描后,可导通与该触控电极10对应的开关,从而实现触控电极10向控制芯片IC发送触控感应信号的过程。图7所示的电路结构同样能够达到对触控电极10进行扫描以及向控制芯片IC发送触控感应信号的过程。
请继续参见图4,当对显示面板100上的触控电极10进行扫描时,由于第一电极扫描电路21是级联的,第二电极扫描电路22也是级联的,以第一行触控电极10为例,第一级的第一电极扫描电路21对第一行中的第一个触控电极11进行扫描,同时第一级的第二电极扫描电路22对第一行中的最后一个触控电极14进行扫描,接着第二级的第一电极扫描电路21对一行中的第二个触控电极12进行扫描,同时第二级的第二电极扫描电路22对第一行中的末二个触控电极13进行扫描,以此类推,也就是说,图4所示实施例中,在对触控电极10进行扫描时,整体是逐行进行扫描,对于各行触控电极10,又是从两侧向中间进行扫描,如此实现对显示面板100中各触控电极10的扫描过程。
在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图8所示为触控电极10与电极扫描电路20和开关电路SW的另一种连接示意图,同一行触控电极10的数量为M,M为大于等于2的偶数;触控电极10的总行数为N,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第一电极扫描电路21形成M/2个第一扫描组,各第一扫描组中包括N个第一电极扫描电路21,同一第一扫描组中的各第一电极扫描电路21级联;第n行的第1~M/2个触控电极10分别与各第一扫描组中位于第n级的第一电极扫描电路21一一对应电连接,其中,n为大于等于1小于等于N的整数
第二电极扫描电路22形成M/2个第二扫描组,各第二扫描组包括N个第二电极扫描电路22,同一第二扫描组中的各第二电极扫描电路22级联;第n行的第(M/2)+1~M个触控电极10分别与各第二扫描组中位于第n级的第二电极扫描电路22电连接;
第一扫描组和第二扫描组中,位于第n级的各第一电极扫描电路21和位于第n级的各第二电极扫描电路22同时启动。
具体而言,图8所示实施例示出仍以四行四列触控电极为例进行说明,则上述M=4,N=4。将第一电极扫描电路21划分为M/2个(即2个)第一扫描组,并将第二电极扫描电路22划分为M/2个(即2个)第二扫描组的方案。其中,包括两个第一扫描组和两个第二扫描组,第一个第一扫描组中包括四个第一电极扫描电路,分别为第一电极扫描电路211、212、215和216,第二个第一扫描组包括四个第一电极扫描电路,分别为第一电极扫描电路213、214、217和218,同一个第一扫描组中的各第一电极扫描电路21级联;第一个第二扫描组中包括四个第二电极扫描电路,分别为第一电极扫描电路221、222、225和226,第二个第二扫描组包括四个第二电极扫描电路,分别为第一电极扫描电路223、224、227和228,同一个第二扫描组中的各第二电极扫描电路22级联。
同一电极行中,前一半的触控电极10与第一电极扫描电路21电连接,以每个电极行包括4个触控电极10为例,对于第一触控电极10行中,位于第1-2个的触控电极10分别与各第一扫描组中位于第一级的第一电极扫描电路211和213电连接,位于第3-4个的触控电极10分别与各第二扫描组中位于第一级的第二电极扫描电路221和223电连接;对于第二触控电极10行中,位于第1-2个的触控电极10分别与各第一扫描组中位于第二级的第一电极扫描电路212和214电连接,位于第3-4个的触控电极10分别与各第二扫描组中位于第二级的第二电极扫描电路222和224电连接,以此类推。由于第一扫描组和第二扫描组中,位于第n级的各第一电极扫描电路21和位于第n级的各第二电极扫描电路22同时启动,也就是说,各第一扫描组和第二扫描组中位于同一级的第一电极扫描电路21和第二电极扫描电路22同时启动,如此,在逐行对触控电极10进行扫描的过程中,可对位于同一行的各触控电极10同时进行扫描,也就是说,一次性实现一行触控电极10的扫描,从而大大提升了触控电极10的扫描速率,因而有利于提升显示面板100的触控灵敏度。
在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见图8,显示面板100还包括第一时钟信号线组K1和第二时钟信号线组K2,同一第一扫描组中的各第一电极扫描电路与同一第一时钟信号线组K1电连接,同一第二扫描组中的各第二电极扫描电路与同一第二时钟信号线组K2电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图8所示实施例示出了一个第一时钟信号线组K1包括两条时钟信号线K11和K12,一个第二时钟信号线组K2也包括两条时钟信号线K21和K22的情形,在本发明的一些其他实施例中,一个第一时钟信号线组K1和一个第二时钟信号线组K2中所包含的时钟信号线的数量还可以为其他,本申请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当以4行4列触控电极为例进行说明时,显示面板上包括两个第一时钟信号线组K1和两个第二时钟信号线组K4,同一个第一扫描组对应一个第一时钟信号线组,不同的第一扫描组对应不同的第一时钟信号线组;同一个第二扫描组对应一个第二时钟信号线组,不同的第二扫描组对应不同的第二时钟信号线组。
本发明将同一第一扫描组中的各第一电极扫描电路21与同一第一时钟信号线组K1电连接时,相当于对第一时钟信号线组K1进行了复用,无需为第一扫描组中不同的第一电极扫描电路21分别设置不同的时钟信号线组,同理,本发明也对第二时钟信号线组K2进行了复用,无需为第二扫描组中不同的第二电极扫描电路22分别设置不同的时钟信号线组,因而有利于减少显示面板100中时钟信号线组的数量,也即有利于减少时钟信号线的数量,因此既有利于简化显示面板100的布线复杂度,又有利于减少与控制芯片IC连接的走线的数量,进而有利于实现显示面板100在设置控制芯片IC的边框区的宽度,从而使得显示面板100的下边框区域得以进一步压缩,因而更加有利于提升显示面板100的屏占比。
在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见图5和图8,继续以4行4列触控电极为例进行说明。开关电路SW包括多个第一开关组和多个第二开关组,第一开关组包括多个第一开关T1,的第二开关组包括多个第二开关T2;
与第一扫描组对应的触控电极10还与同一第一开关组中第一开关T1的第一端电连接,与第二扫描组对应的触控电极10还与同一第二开关组中第二开关T2的第一端电连接;
还包括M/2(对应2条)条第一感应信号传输线X1和M/2条(对应两条)第二感应信号传输线X2,同一第一开关组中的各第一开关T1的第二端与同一第一感应信号传输线X1电连接,且不同第一开关组对应不同的第一感应信号传输线X1;同一第二开关组中的各第二开关T2的第二端与同一第二感应信号传输线X2电连接,且不同第二开关组对应不同的第二感应信号传输线X2线。
具体而言,图8还示出了开关组与扫描组的对应关系。需要说明的是,图8所示实施例中电极扫描电路20和开关电路SW的具体结构可参见图5和图7,本申请在此不再进行赘述。一个第一扫描组对应一个第一开关组,一个第二扫描组对应一个第二开关组,而且同一第一开关组中的各第一开关与同一第一感应信号传输线X1电连接,因而无需为第一开关组中的各第一开关分别引入不同的第一感应信号传输线X1,同时,同一第二开关组中的各第二开关与同一第二感应信号传输线X2电连接,因而无需为第二开关组中的各第二开关分别引入不同的第二感应信号传输线X2,因此有利于减小与控制芯片IC所电连接的感应信号传输线的数量,使得控制芯片IC所在边框的宽度得以进一步压缩,进而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显示面板100的屏占比。
可以理解的是,图8示出了对触控电极10进行逐行扫描,且同一行的触控电极10同时扫描的方案,在本发明的一些其他实施例中,还可设置多行触控电极10同时扫描,例如引入更多个第一扫描组和第二扫描组,需要同行扫描的触控电极10连接第一扫描组或第二扫描组中位于同一级的第一电极扫描电路21或第二电极扫描电路22,位于同一级的第一电极扫描电路21和第二电极扫描电路22同时启动,从而实现了触控电极10的多行同时扫描。
在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图9所示为触控电极10与电极扫描电路20和开关电路SW的另一种连接示意图,该实施例以3行4列触控电极为例进行说明。同一列触控电极10的数量为N(此处对应3),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同一行触控电极10的数量为M(此处对应4),M为大于等于2的偶数;
第一扫描电路形成N个第一扫描组,各第一扫描组中包括M/2个第一电极扫描电路21(该实施例中,3个第一扫描组中,第一个第一扫描组包括第一电极扫描电路211和212,第二个第一扫描组包括第一电极扫描电路213和214,第三个第一扫描组包括第一电极扫描电路215和216),同一第一扫描组中的各第一电极扫描电路21级联;位于第1~M/2列的触控电极10中,位于同一列的像素电极分别与各第一扫描组中位于同一级的第一电极扫描电路21一一对应电连接,且不同的像素列对应不同级的第一电极扫描电路21(例如第一列触控电极中,触控电极11与第一个第一扫描组中位于第一级的第一电极扫描电路211电连接,触控电极15与第二个第一扫描组中位于第一级的第一扫描电路213电连接,触控电极16与第三个第一电极扫描组中位于第一级的第一扫描电路215电连接);
第二扫描电路形成N个第二扫描组,各第二扫描组中包括M/2个第二电极扫描电路22(该实施例中,3个第二扫描组中,第一个第二扫描组包括第二电极扫描电路221和222,第二个第二扫描组包括第二电极扫描电路223和224,第三个第二扫描组包括第二电极扫描电路225和226),同一第二扫描组中的各第二电极扫描电路22级联;位于第(M/2)+1~M列的触控电极10中,位于同一列的像素电极分别与各第二扫描组中位于同一级的第二电极扫描电路22一一对应电连接,且不同的像素列对应不同级的第二电极扫描电路22(例如第四列触控电极中,触控电极17与第一个第二扫描组中位于第一级的第二电极扫描电路221电连接,触控电极18与第二个第二扫描组中位于第一级的第二扫描电路223电连接,触控电极19与第三个第二电极扫描组中位于第一级的第二扫描电路225电连接);
各第一扫描组中,位于第n级的各第一电极扫描电路21同时启动;各第二扫描电组中,位于第n级的各第二电极扫描电路22同时启动。
具体而言,图9示出了位于第1~M/2列的触控电极10中,位于同一列的像素电极分别与各第一扫描组中位于同一级的第一电极扫描电路21一一对应电连接,且位于第(M/2)+1~M列的触控电极10中,位于同一列的像素电极分别与各第二扫描组中位于同一级的第二电极扫描电路22一一对应电连接的方案。当位于第n级的第一电极扫描电路21同时启动时,将实现对第1~M/2列的触控电极10中某一列的触控电极10的同时扫描;当位于第n级的第二电极扫描电路22同时启动时,将实现对第(M/2)+1~M列的触控电极10中某一列触控电极10的同时扫描。如此设置方式,控制芯片IC发送一次扫描信号时,将能够实现对至少一列触控电极10的同时扫描,相比于对触控电极10进行单个扫描的方式,提高了对触控电极10的扫描频率,因而有利于提升显示面板100的触控灵敏度。
在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见图9,各第一扫描组和第二扫描组中,位于第n级的各第一电极扫描电路21和位于第n级的各第二电极扫描电路22同时启动(例如第一扫描组中位于第一级的第一电极扫描电路211、213和215以及第二扫描组中位于第一级的第二电极扫描电路221、223和225同时启动)。
具体而言,当位于第n级的各第一电极扫描电路21和位于第n级的各第二电极扫描电路22同时启动时,将能够实现对两列触控电极10的同时扫描,因而进一步提升了对触控电极10的扫描频率,因此更有利于提升显示面板100的触控灵敏度。
可以理解的是,图9示出了同一列的触控电极10连接各第一扫描组中位于同一级的电极扫描电路20、且同一列的触控电极10连接各第二扫描组中位于同一级的电极扫描电路20的情形,在本发明的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各第一扫描组中位于同一级的电极扫描电路20还可连接两列或更多列的触控电极10,从而实现多列触控电极10的同时扫描,另外,各第二扫描组中位于同一级的电极扫描电路20也可连接两列或更多列的触控电极10,以实现多列触控电极10的同时扫描。因此更加有利于提高触控电极10的扫描频率,进而更加有利于提升显示面板100的触控灵敏度。
在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见图9,显示面板100还包括第一时钟信号线组K1和第二时钟信号线组K2,同一第一扫描组与同一第一时钟信号线组K1电连接,同一第二扫描组与同一第二时钟信号线组K2电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图9所示实施例示出了一个第一时钟信号线组K1包括两条时钟信号线(分别为K11和K12),一个第二时钟信号线组K2也包括两条时钟信号线(分别为K21和K22)的情形,在本发明的一些其他实施例中,一个第一时钟信号线组K1和一个第二时钟信号线组K2中所包含的时钟信号线的数量还可以为其他,本申请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本发明将同一第一扫描组中的各第一电极扫描电路21与同一第一时钟信号线组K1电连接时,相当于对第一时钟信号线组K1进行了复用,无需为同一第一扫描组中不同的第一电极扫描电路21分别设置不同的时钟信号线组,同理,本发明也对第二时钟信号线组K2进行了复用,无需为第二扫描组中不同的第二电极扫描电路22分别设置不同的时钟信号线组,因而有利于减少显示面板100中时钟信号线组的数量,也即有利于减少时钟信号线的数量,因此既有利于简化显示面板100的布线复杂度,由有利于减少与控制芯片IC连接的走线的数量,进而有利于实现显示面板100在设置控制芯片IC的边框区的宽度,从而使得显示面板100的下边框区域得以进一步压缩,因而更加有利于提升显示面板100的屏占比。
在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请结合图5、图7和图9,开关电路SW包括多个第一开关组和多个第二开关组,第一开关组包括多个第一开关T1,第二开关组包括多个第二开关T2;
与第一扫描组对应的触控电极10还与同一第一开关组中第一开关的第一端电连接,与第二扫描组对应的触控电极10还与同一第二开关组中第二开关的第一端电连接;
还包括N条(此处对应为3)第一感应信号传输线X1和N条(此处对应为3)第二感应信号传输线X2,同一第一开关组中的各第一开关的第二端与同一第一感应信号传输线X1电连接,且不同第一开关组对应不同的第一感应信号传输线X1;同一第二开关组中的各第二开关的第二端与同一第二感应信号传输线X2电连接,且不同第二开关组对应不同的第二感应信号传输线X2。
具体而言,图9还示出了开关组与扫描组的对应关系。需要说明的是,图9所示实施例中电极扫描电路20和开关电路SW的具体结构可参见图5和图7,本申请在此不再进行赘述。一个第一扫描组对应一个第一开关组,一个第二扫描组对应一个第二开关组,而且同一第一开关组中的各第一开关与同一第一感应信号传输线X1电连接,因而无需为第一开关组中的各第一开关分别引入不同的第一感应信号传输线X1,同时,同一第二开关组中的各第二开关与同一第二感应信号传输线X2电连接,因而无需为第二开关组中的各第二开关分别引入不同的第二感应信号传输线X2,因此有利于减小与控制芯片IC所电连接的感应信号传输线的数量,使得控制芯片IC所在边框的宽度得以进一步压缩,进而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显示面板100的屏占比。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100的驱动方法,应用于上述任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100,请结合图2-图9,驱动方法包括触控扫描阶段和触控感应阶段;
在触控扫描阶段,控制芯片IC控制电极扫描电路20导通,并控制开关电路SW截止;控制芯片IC通过电极扫描电路20向与该电极扫描电路20电连接的触控电极10发送触控扫描信号;
在触控感应阶段,控制芯片IC控制开关电路SW导通,并控制电极扫描电路20截止;触控电极10将触控感应信号通过开关电路SW发送至控制芯片IC。
具体而言,本发明中显示面板100的驱动方法包括触控扫描阶段和触控感应阶段,在触控扫描阶段,控制芯片IC通过电极扫描电路20向与该电极扫描电路20电连接的触控电极10发送触控扫描信号,对对应的触控电极10进行扫描,此时开关电路SW处于截止状态;在触控感应阶段,开关电路SW导通,电极扫描电路20截止(也就是不向对应的触控电极10发送扫描信号),此时触控电极10与控制芯片IC之间形成通路,触控电极10将触控感应信号发送至控制芯片IC。可选地,在一帧时间内,显示面板100将执行多次触控扫描阶段和多次触控感应阶段,每执行一次触控扫描阶段则执行一次触控感应阶段,例如当完成对某个触控电极10的扫描后,则立即导通与该触控电极10对应的开关电路SW,扫描完成的触控电极10通过该开关电路SW将触控感应信号传输至控制芯片IC。如此,触控扫描信号的发送过程与触控感应信号的接收过程交替执行,有利于提升触控过程的准确性。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图10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200的平面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200,包括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0。图10所示实施例仅以手机为例对显示装置200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可以是电脑、电视、车载显示装置等其他具有显示功能的显示装置,本发明对此不作具体限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具有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有益效果,具体可以参考上述各实施例对于显示面板的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提供的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中,引入了多个电极扫描电路和多个开关电路,其中电极扫描电路的输入端与控制芯片电连接,输出端与触控功能电极一一对应电连接;在触控扫描阶段,控制芯片通过电极扫描电路向触控电极发送触控扫描信号,从而实现对触控电极的扫描功能。开关电路的第一端与触控电极一一对应电连接,第二端与控制芯片电连接;在触控感应阶段,控制芯片控制开关电路导通,触控电极将触控感应信号通过开关电路发送至所述控制芯片,从而实现了触控感应信号的传输过程。特别是,本申请中的电极扫描电路和开关电路均是位于第一非显示区和/或第二非显示区的,如此,省略了在与控制芯片相对设置的非显示区设置开关控制电路的结构,因而在实现触控功能的同时,还有利于实现显示面板中与控制芯片相对设置的非显示区的窄边框设计,提升显示面板的屏占比。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4)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非显示区和第二非显示区;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位于显示区的多个触控电极;
多个电极扫描电路,位于所述第一非显示区和/或所述第二非显示区,所述电极扫描电路的输入端与控制芯片电连接,所述电极扫描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触控电极一一对应电连接,所述控制芯片位于与所述第一非显示区和所述第二非显示区相邻的非显示区;
多个开关电路,位于所述第一非显示区和/或第二非显示区,所述开关电路的第一端与触控电极一一对应电连接,所述开关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控制芯片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扫描电路包括多个第一电极扫描电路和多个第二电极扫描电路,所述第一电极扫描电路位于所述第一非显示区,所述第二电极扫描电路位于所述第二非显示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时钟信号线组和第二时钟信号线组,各所述第一电极扫描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线组电连接,各所述第二电极扫描电路分别与第二时钟信号线组电连接;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线组和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线组还分别与控制芯片电连接;各所述第一电极扫描电路级联,各所述第二电极扫描电路级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位于同一行的所述触控电极中,部分所述触控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扫描电路电连接,另一部分所述触控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扫描电路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路包括一条第一感应信号传输线、一条第二感应信号传输线、多个第一开关和多个第二开关,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与部分触控电极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端与另一部分触控电极一一对应设置;多个第一开关的第二端与同一所述第一感应传输线电连接,多个第二开关的第二端与同一所述第二感应信号传输线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同一行所述触控电极的数量为M,M为大于等于2的偶数;所述触控电极的总行数为N,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所述第一电极扫描电路形成M/2个第一扫描组,各第一扫描组中包括N个第一电极扫描电路,同一第一扫描组中的各第一电极扫描电路级联;第n行的第1~M/2个触控电极分别与各第一扫描组中位于第n级的第一电极扫描电路一一对应电连接,其中,n为大于等于1小于等于N的整数;
所述第二电极扫描电路形成M/2个第二扫描组,各第二扫描组包括N个第二电极扫描电路,同一第二扫描组中的各第二电极扫描电路级联;第n行的第(M/2)+1~M个触控电极分别与各第二扫描组中位于第n级的第二电极扫描电路电连接;
所述第一扫描组和所述第二扫描组中,位于第n级的各第一电极扫描电路和位于第n级的各第二电极扫描电路同时启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时钟信号线组和第二时钟信号线组,同一所述第一扫描组中的各所述第一电极扫描电路与同一第一时钟信号线组电连接,同一所述第二扫描组中的各所述第二电极扫描电路与同一第二时钟信号线组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路包括多个第一开关组和多个第二开关组,所述第一开关组包括多个第一开关,所述的第二开关组包括多个第二开关;
与所述第一扫描组对应的所述触控电极还与同一所述第一开关组中第一开关的第一端电连接,与所述第二扫描组对应的所述触控电极还与同一所述第二开关组中第二开关的第一端电连接;
还包括M/2条第一感应信号传输线和M/2条第二感应信号传输线,同一第一开关组中的各第一开关的第二端与同一第一感应信号传输线电连接,且不同第一开关组对应不同的第一感应信号传输线;同一第二开关组中的各第二开关的第二端与同一第二感应信号传输线电连接,且不同第二开关组对应不同的第二感应信号传输线。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同一列所述触控电极的数量为N,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同一行所述触控电极的数量为M,M为大于等于2的偶数;
所述第一扫描电路形成N个第一扫描组,各第一扫描组中包括M/2个第一电极扫描电路,同一第一扫描组中的各第一电极扫描电路级联;位于第1~M/2列的触控电极中,位于同一列的像素电极分别与各第一扫描组中位于同一级的第一电极扫描电路一一对应电连接,且不同的像素列对应不同级的第一电极扫描电路;
所述第二扫描电路形成N个第二扫描组,各第二扫描组中包括M/2个第二电极扫描电路,同一第二扫描组中的各第二电极扫描电路级联;位于第(M/2)+1~M列的触控电极中,位于同一列的像素电极分别与各第二扫描组中位于同一级的第二电极扫描电路一一对应电连接,且不同的像素列对应不同级的第二电极扫描电路;
各所述第一扫描组中,位于第n级的各第一电极扫描电路同时启动;各所述第二扫描电组中,位于第n级的各第二电极扫描电路同时启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扫描组和所述第二扫描组中,位于第n级的各第一电极扫描电路和位于第n级的各第二电极扫描电路同时启动。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时钟信号线组和第二时钟信号线组,同一所述第一扫描组与同一第一时钟信号线组电连接,同一所述第二扫描组与同一第二时钟信号线组电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路包括多个第一开关组和多个第二开关组,所述第一开关组包括多个第一开关,所述第二开关组包括多个第二开关;
与所述第一扫描组对应的所述触控电极还与同一所述第一开关组中第一开关的第一端电连接,与所述第二扫描组对应的所述触控电极还与同一所述第二开关组中第二开关的第一端电连接;
还包括N条第一感应信号传输线和N条第二感应信号传输线,同一第一开关组中的各第一开关的第二端与同一第一感应信号传输线电连接,且不同第一开关组对应不同的第一感应信号传输线;同一第二开关组中的各第二开关的第二端与同一第二感应信号传输线电连接,且不同第二开关组对应不同的感应信号传输线。
13.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方法包括触控扫描阶段和触控感应阶段;
在所述触控扫描阶段,所述控制芯片控制电极扫描电路导通,并控制所述开关电路截止;所述控制芯片通过所述电极扫描电路向与该电极扫描电路电连接的触控电极发送触控扫描信号;
在所述触控感应阶段,所述控制芯片控制所述开关电路导通,并控制所述电极扫描电路截止;所述触控电极将触控感应信号通过所述开关电路发送至所述控制芯片。
14.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显示面板。
CN202011017642.4A 2020-09-24 2020-09-24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Active CN1121147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17642.4A CN112114709B (zh) 2020-09-24 2020-09-24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17642.4A CN112114709B (zh) 2020-09-24 2020-09-24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14709A true CN112114709A (zh) 2020-12-22
CN112114709B CN112114709B (zh) 2022-11-22

Family

ID=738016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17642.4A Active CN112114709B (zh) 2020-09-24 2020-09-24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1470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89867A (zh) * 2021-11-30 2022-02-25 长沙惠科光电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201090A1 (en) * 2010-11-10 2013-08-08 Sharp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4795041A (zh) * 2015-05-08 2015-07-22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的驱动方法、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5244005A (zh) * 2015-11-24 2016-01-13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触控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6951119A (zh) * 2017-03-15 2017-07-14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CN206497441U (zh) * 2017-02-17 2017-09-15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407896A (zh) * 2018-12-30 2019-03-01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9410771A (zh) * 2018-10-31 2019-03-01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9461407A (zh) * 2018-12-26 2019-03-12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US20200027404A1 (en) * 2019-04-22 2020-01-23 Shanghai Tianma AM-OLED Co., Ltd. Display panel,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CN110728942A (zh) * 2019-10-30 2020-01-24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10764653A (zh) * 2019-10-28 2020-02-07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11610873A (zh) * 2019-02-26 2020-09-01 敦泰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控制方法、电路系统及触控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201090A1 (en) * 2010-11-10 2013-08-08 Sharp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4795041A (zh) * 2015-05-08 2015-07-22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的驱动方法、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5244005A (zh) * 2015-11-24 2016-01-13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触控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206497441U (zh) * 2017-02-17 2017-09-15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6951119A (zh) * 2017-03-15 2017-07-14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CN109410771A (zh) * 2018-10-31 2019-03-01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9461407A (zh) * 2018-12-26 2019-03-12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109407896A (zh) * 2018-12-30 2019-03-01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610873A (zh) * 2019-02-26 2020-09-01 敦泰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控制方法、电路系统及触控装置
US20200027404A1 (en) * 2019-04-22 2020-01-23 Shanghai Tianma AM-OLED Co., Ltd. Display panel,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CN110764653A (zh) * 2019-10-28 2020-02-07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10728942A (zh) * 2019-10-30 2020-01-24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89867A (zh) * 2021-11-30 2022-02-25 长沙惠科光电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14709B (zh) 2022-1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43496B (zh) 一种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13223420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0580361B2 (e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panel an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device
CN107993575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0943552B2 (en) Shift register unit, gate drive circuit and method of driving the same
CN110379390B (zh) 一种显示面板、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7479763B (zh) 触控显示基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N104978943A (zh) 一种移位寄存器、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及相关装置
KR100320668B1 (ko) 평면표시장치
US11687193B2 (en)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9192121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755465B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5427790A (zh) 一种移位寄存器、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CN114023241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114709B (zh)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09983528B (zh) 移位寄存电路、驱动电路、显示装置及驱动方法
US10877591B2 (en) Touch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CN114937420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JPH09258249A (ja) 半導体集積回路
CN112562570B (zh)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4255680B (zh) 显示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存储介质、显示驱动芯片和设备
CN216487050U (zh) 一种特殊显示屏结构
CN110136647B (zh)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5035871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4283689B (zh) 显示模组及其驱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