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12925B - 隔震装置 - Google Patents

隔震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12925B
CN112112925B CN202010888225.0A CN202010888225A CN112112925B CN 112112925 B CN112112925 B CN 112112925B CN 202010888225 A CN202010888225 A CN 202010888225A CN 112112925 B CN112112925 B CN 1121129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bearing platform
elastic cement
cylinder barrel
elas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8822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12925A (zh
Inventor
钟波
周保君
黄科
罗昌杰
于文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ansing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ansing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ansing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ansing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8822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1292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129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129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129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129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02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 F16F15/023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using fluid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02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 F16F15/023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using fluid means
    • F16F15/0235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using fluid means where a rotating member is in contact with flui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with solid or semi-solid material, e.g. pasty masses, as damping medium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with solid or semi-solid material, e.g. pasty masses,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03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with solid or semi-solid material, e.g. pasty masses, as damping medium the damper being of the telescopic 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3207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16F9/3214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pist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34Special valve constructions; Shape or construction of throttling passages
    • F16F9/3405Throttling passages in or on piston body, e.g. slo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54Arrangements for attachme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2230/00Purpose; Design features
    • F16F2230/0011Balancing, e.g. counterbalancing to produce static bala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被动安全防护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隔震装置,包括第一弹性胶泥缓冲器,沿竖直方向设置;承载平台,固定于第一弹性胶泥缓冲器的顶部;支撑组件,围绕第一弹性胶泥缓冲器设置;以及多个第二弹性胶泥缓冲器,分别连接承载平台和支撑组件,用于与第一弹性胶泥缓冲器联动以使承载平台处于静平衡位置。本申请提供的隔震装置采用了第一弹性胶泥缓冲器、多个第二弹性胶泥缓冲器与承载平台配合,通过第一弹性胶泥缓冲器来承受压向力及多个第二弹性胶泥缓冲器来承受拉向力,使承载平台可以快速地达到静平衡位置、恢复平稳状态,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弹簧隔震器阻尼性能差、刚性大、恢复平稳时间长的技术问题,有利于提升对精密设备的隔震效果。

Description

隔震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被动安全防护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隔震装置。
背景技术
舰船高速行进时,螺旋桨振动、海浪上下起伏、武器弹药发射和爆炸等因素使得舰船用各种设备受到强烈的震动和冲击,而且与发动机等设备引起的持续高频振动相比,该类震动往往频率较低,但震动幅值很大,往往引起各类装置大幅度晃动,极易导致异常碰撞损坏。而在现代非接触式战争中,舰载精密电子光学设备(如有源相控阵雷达等)的可靠运营对舰船的生存至关重要,是战舰核心构成之一。精密电子光学设备应保证其元器件有足够的耐振耐冲击强度,在振动冲击条件下不被破坏。随着舰船吨位及性能提升,为满足多功能需求,精密电子光学设备的体积和质量也在增大,结构更加复杂。
目前,常用的隔震减振措施主要有在精密电子光学设备等的底部设置减震浮筏、弹簧减震器或者将精密电子光学设备等放置在悬浮舱室内等。其中,弹簧隔震器是目前国内应用最为广泛的,其优点是性能稳定、价格便宜、耐腐蚀、寿命长,可预压、可悬吊,适用于各种各样的弹性支承,而缺点是阻尼性能差,自身刚性大,恢复平稳时间长,并且弹簧的抗压能力强于抗拉能力,即拉压刚度不一致,增加建模难度。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震装置,包括但不限于解决弹簧隔震器阻尼性能差、刚性大、恢复平稳时间长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隔震装置,包括:
第一弹性胶泥缓冲器,沿竖直方向设置;
承载平台,固定于所述第一弹性胶泥缓冲器的顶部;
支撑组件,围绕所述第一弹性胶泥缓冲器设置;以及
多个第二弹性胶泥缓冲器,分别连接所述承载平台和所述支撑组件,用于与所述第一弹性胶泥缓冲器联动以使所述承载平台处于静平衡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胶泥缓冲器包括:
第一缸筒;
第一端盖,封盖于所述第一缸筒的筒口上,并与所述第一缸筒围合形成有第一密封腔;
弹性胶泥,填充于所述第一密封腔内;
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第一端容设于所述第一密封腔内,所述活塞杆的第二端伸出于所述第一端盖的外侧,所述活塞杆的第二端的端面和所述第一端盖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活塞杆的第一端的端面和所述第一缸筒的底壁之间的距离;
第二缸筒,套设于所述第一缸筒的外侧,所述第二缸筒的侧壁上开设有相对分布的两个避让孔;
第三缸筒,套设于所述第二缸筒的外侧;
限位板,固定于所述活塞杆的第二端上,并沿径向穿设于两个所述避让孔中,所述限位板的伸出于所述第二缸筒外侧的两端可与所述第三缸筒的筒口卡接;以及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端容设于所述第二缸筒的筒腔内,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端伸出于所述第二缸筒的外侧并与所述承载平台固定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的高度等于或者大于所述承载平台的高度,所述第二弹性胶泥缓冲器的一端铰接于所述承载平台上,所述第二弹性胶泥缓冲器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支撑组件的顶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弹性胶泥缓冲器的结构与所述第一弹性胶泥缓冲器的结构基本一致,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端上设有第一铰链,所述第三缸筒的筒壁上设有第二铰链,所述连接件通过所述第一铰链与所述承载平台和所述支撑组件二者之一铰接,所述第三缸筒通过所述第二铰接与所述承载平台和所述支撑组件二者之另一铰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震装置还包括连杆组,所述第二弹性胶泥缓冲器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弹性胶泥缓冲器固定于所述支撑组件上,所述第二弹性胶泥缓冲器的传动端通过所述连杆组与所述承载平台铰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弹性胶泥缓冲器包括:
第四缸筒;
第二端盖,封盖于所述第四缸筒的筒口上,并与所述第四缸筒围合形成有第二密封腔;
弹性胶泥,填充于所述第二密封腔内;
转轴,所述转轴的第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四缸筒的远离筒口的内壁上,所述转轴的第二端伸出于所述第二端盖的外侧并与所述连杆组固定连接;
旋塞,容设于所述第二密封腔内,并与所述第四缸筒之间具有节流间隙,所述旋塞包括本体和塞瓣,所述本体套设于所述转轴上,所述塞瓣设于所述本体的远离所述转轴的表面上,用于拨动所述弹性胶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杆组包括:
第一连杆,与所述转轴垂直,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转轴的第二端固定连接;以及
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承载平台铰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塞瓣上开设有节流孔,所述塞瓣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阻挡面和第二阻挡面,所述节流孔从所述第一阻挡面延伸至所述第二阻挡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塞包括:
至少两个所述塞瓣,绕所述转轴等间隔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
多个支撑柱,间隔围绕于所述第一弹性胶泥缓冲器的外侧;以及
安装基台,所述第一弹性胶泥缓冲器和多个所述支撑柱分别固定于所述安装基台上。
本申请提供的隔震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了第一弹性胶泥缓冲器、多个第二弹性胶泥缓冲器与承载平台配合,通过第一弹性胶泥缓冲器来承受压向力及多个第二弹性胶泥缓冲器来承受拉向力,使承载平台可以快速地达到静平衡位置、恢复平稳状态,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弹簧隔震器阻尼性能差、刚性大、恢复平稳时间长的技术问题,有利于提升对精密设备的隔震效果,可以满足精密设备在低频、大振幅等工况下使用的隔震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隔震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隔震装置的纵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一弹性胶泥缓冲器的纵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二弹性胶泥缓冲器的纵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隔震装置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第二弹性胶泥缓冲器的纵剖面示意图;
图7为图6中I-I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隔震装置、2—被保护物;
10—第一弹性胶泥缓冲器、11—第一缸筒、12—第一端盖、13—活塞杆、14—第二缸筒、15—第三缸筒、16—限位板、17—连接件、100—第一密封腔、140—避让孔;
20—承载平台;
30—支撑组件、31—支撑柱、32—安装基台;
40—第二弹性胶泥缓冲器、11′—第一缸筒、12′—第一端盖、13′—活塞杆、14′—第二缸筒、15′—第三缸筒、16′—限位板、17′—连接件、18—第一铰链、19—第二铰链、100′—第一密封腔、140′—避让孔、41—第四缸筒、42—第二端盖、43—转轴、44—旋塞、400—第二密封腔、410—节流间隙、441—本体、442—塞瓣、4420—节流孔、4421—第一阻挡面、4422—第二阻挡面;
50—连杆组、51—第一连杆、52—第二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在”或“设置在”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部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是“连接在”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便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现通过以下的实施例来详细说明隔震装置。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隔震装置1包括第一弹性胶泥缓冲器10、承载平台20、支撑组件30和多个第二弹性胶泥缓冲器40;其中,第一弹性胶泥缓冲器10沿竖直方向设置;承载平台20固定在第一弹性胶泥缓冲器10的顶部,用于供被保护物2(如:精密电子光学设备等精密设备)放置;支撑组件30围绕第一弹性胶泥缓冲器10设置,具体地,支撑组件30可以是由多个支撑柱31或者安装基台32和多个支撑柱31组成,多个支撑柱31间隔地围绕在第一弹性胶泥缓冲器10的外侧,即多个支撑柱31间隔地设置在以第一弹性胶泥缓冲器10为圆心的圆上,并且支撑柱31的高度等于或者大于承载平台20的高度,当支撑组件30包括安装基台32时,第一弹性胶泥缓冲器10和多个支撑柱31分别固定在安装基台50上;多个第二弹性胶泥缓冲器40分别连接承载平台20和支撑组件30,即多个第二弹性胶泥缓冲器40的一端间隔地铰接在承载平台20上,多个第二弹性胶泥缓冲器40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多个支撑柱31的顶部,用于与第一弹性胶泥缓冲器10联动以使承载平台20处于静平衡位置。
弹性胶泥是一种高粘度、可压缩、可流动的未经硫化的有机硅化合物,在-80℃~250℃范围内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具备流动粘度大、显著的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以及不老化等一系列优点;这些优点决定了第一弹性胶泥缓冲器10和第二弹性胶泥缓冲器40具有刚性小、阻尼性能好、稳定性好、可靠性强以及寿命长免维护等优点。
当被防护物2固定在承载平台20上时,第一弹性胶泥缓冲器10承受压向力,第二弹性胶泥缓冲器40在承载平台20的牵引下从支撑柱31的一侧向承载平台20的一侧倾斜向下拉伸并且承受拉向力,此时第一弹性胶泥缓冲器10为正刚度,第二弹性胶泥缓冲器40为负刚度,在正、负刚度并联综合作用下,承载平台20处于静平衡位置,被防护物2处于静平衡状态。当被防护物2所处的环境受到冲击或者发生振动时,要改变被防护物2的静平衡状态,就需要克服压向力和拉向力的合力,即承载平台20处于静平衡位置时,被防护物2的静刚度很大,被防护物2可以在轻微地晃动后快速恢复到静平衡状态,从而达到即时隔振的效果。可以理解的是,承载平台20在静平衡位置下具有零刚度特性,而在静平衡位置附近具有高静刚度特性和低动刚度特性。
本申请提供的隔震装置1,采用了第一弹性胶泥缓冲器10、多个第二弹性胶泥缓冲器40与承载平台20配合,通过第一弹性胶泥缓冲器10来承受压向力及多个第二弹性胶泥缓冲器40来承受拉向力,使承载平台20可以快速地达到静平衡位置、恢复平稳状态,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弹簧隔震器阻尼性能差、刚性大、恢复平稳时间长的技术问题,有利于提升对精密设备的隔震效果,可以满足精密设备在低频、大振幅等工况下使用的隔震要求。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胶泥缓冲器10包括第一缸筒11、第一端盖12、弹性胶泥、活塞杆13、第二缸筒14、第三缸筒15、限位板16和连接件17;其中,第一端盖12封盖在第一缸筒11的筒口上,并且与第一缸筒11围合形成有第一密封腔100;弹性胶泥填充在第一密封腔100内,即在第一密封腔100内填满弹性胶泥;活塞杆13的第一端容设在第一密封腔100内,活塞杆13的第二端伸出在第一端盖12的外侧,活塞杆13的第二端的端面和第一端盖12之间的距离大于活塞杆13的第一端的端面和第一缸筒11的底壁之间的距离;第二缸筒14套设在第一缸筒11的外侧,在第二缸筒14的侧壁上开设有相对分布的两个避让孔140;第三缸筒15套设在第二缸筒14的外侧;限位板16固定在活塞杆13的第二端上,并且沿第二缸筒14的径向穿设在两个避让孔140中,限位板16的伸出在第二缸筒14外侧的两端可以与第三缸筒15的筒口卡接;连接件17的第一端容设在第二缸筒14的筒腔内,连接件17的第二端伸出在第二缸筒14的外侧,并且连接件17的第二端与承载平台20固定连接。具体地,第一缸筒11的一端开设有筒口,第一端盖12封盖在第一缸筒11的筒口上,在第一端盖12上开设有通孔,活塞杆13穿设在第一端盖12的通孔中,第一端盖12与第一缸筒11静密封并且与活塞杆13动密封,活塞杆13的第一端的外径大于活塞杆13的本体的外径,活塞杆13的本体与第一端盖12的通孔间隙配合,使得活塞杆13的第一端限位在第一密封腔100内,并且可以增大活塞杆13与弹性胶泥的接触面积,第一缸筒11固定在第二缸筒14的筒腔内,第二缸筒14容设在第三缸筒15的筒腔内,并且可以沿第三缸筒15的内壁在轴向上带动第一缸筒11一起作往复移动,第三缸筒15固定在安装基台32上,而限位板16可以沿避让孔140在轴向上带动活塞杆13作往复移动,在连接件17的第二端上可以开设螺纹孔,通过该螺纹孔方便与承载平台20固定连接,连接件17的第一端的外径大于连接件17的本体的外径,连接件17的本体与第二缸筒14的筒口间隙配合,使得连接件17的第一端限位在第二缸筒14的筒腔内,并且可以在承载平台20的驱使下带动第二缸筒14沿第三缸筒15的内壁向上移动。当被防护物2所处的环境受到冲击或者发生振动时,被防护物2会通过承载平台20向第一弹性胶泥缓冲器10施加向上拉力和向下压力,当第一弹性胶泥缓冲器10受到向上的拉力时,连接件17会驱使第二缸筒14沿第三缸筒15的内壁带动第一缸筒11向上移动,此时限位板16的两端与第三缸筒15的筒口卡接,限制活塞杆13静止不动,使得第一缸筒11与活塞杆13发生相对移动,进而挤压第一密封腔100内弹性胶泥,通过弹性胶泥产生反作用力来阻止第一缸筒11向上移动,从而阻止承载平台20向上移动,当第一弹性胶泥缓冲器10受到向下的压力时,连接件17会推顶限位板16沿避让孔140带动活塞杆13向下移动,进而挤压第一密封腔100内弹性胶泥,通过弹性胶泥产生反作用力来阻止活塞杆13向下移动,从而阻止承载平台20向下移动。这样通过第一弹性胶泥缓冲器10可以隔止沿竖向传递的振动。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4,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弹性胶泥缓冲器40的结构与第一弹性胶泥缓冲器10的结构基本一致,即第二弹性胶泥缓冲器40包括第一缸筒11′、第一端盖12′、弹性胶泥、活塞杆13′、第二缸筒14′、第三缸筒15′、限位板16′和连接件17′,其中,第一端盖12′封盖在第一缸筒11′的筒口上,并且与第一缸筒11′围合形成有第一密封腔100′,弹性胶泥填充在第一密封腔100′内,活塞杆13′的第一端容设在第一密封腔100′内,活塞杆13′的第二端伸出在第一端盖12′的外侧,活塞杆13′的第二端的端面和第一端盖12′之间的距离大于活塞杆13′的第一端的端面和第一缸筒11′的底壁之间的距离,第二缸筒14′套设在第一缸筒11′的外侧,在第二缸筒14′的侧壁上开设有相对分布的两个避让孔140′,第三缸筒15′套设在第二缸筒14′的外侧,限位板16′固定在活塞杆13′的第二端上,并且沿第二缸筒14′的径向穿设在两个避让孔140′中,限位板16′的伸出在第二缸筒14′外侧的两端可以与第三缸筒15′的筒口卡接,连接件17′的第一端容设在第二缸筒14′的筒腔内,连接件17′的第二端伸出在第二缸筒14′的外侧,这样有利于降低隔震装置1的设计生产成本;不同之处在于,在连接件17′的第二端上设置有第一铰链18,在第三缸筒15′的筒壁上设置有第二铰链19,连接件17′通过第一铰链18与承载平台20和支撑柱31二者之一铰接,第三缸筒15′通过第二铰接19与承载平台20和支撑柱31二者之另一铰接。具体地,连接件17′的第二端与第一铰链18的一端固定连接或者铰接,第一铰链18的另一端与承载平台20和支撑柱31二者之一铰接,在第三缸筒15′的远离筒口的筒壁上设置有凸耳,第三缸筒15′通过该凸耳与第二铰链19的一端固定连接或者铰接,第二铰链19的另一端与承载平台20和支撑柱31二者之另一铰接。这样既可以确保第二弹性胶泥缓冲器40的摆动自由度,又可以通过第二弹性胶泥缓冲器40隔止沿斜向传递的振动,并且与第一弹性胶泥缓冲器10配合使承载平台20处于静平衡位置。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5和图6,本实施例提供的隔震装置与实施例一提供的基本一致,不同之处在于:隔震装置1还包括连杆组50,此处第二弹性胶泥缓冲器40沿水平方向设置,第二弹性胶泥缓冲器40固定在支撑柱31上,并且第二弹性胶泥缓冲器40的传动端通过连杆组50与承载平台20铰接。具体地,第二弹性胶泥缓冲器40包括第四缸筒41、第二端盖42、弹性胶泥、转轴43和旋塞44;其中,第二端盖42封盖在第四缸筒41的筒口上,并且与第四缸筒41围合形成有第二密封腔400;弹性胶泥填充在第二密封腔400内,即在第二密封腔400填满弹性胶泥;转轴43的第一端转动连接在第四缸筒41的远离筒口的内壁上,转轴43的第二端伸出在第二端盖42的外侧并且与连杆组50固定连接,转轴43的第二端即为第二弹性胶泥缓冲器40的传动端,可以在连杆组50的牵引下发生转动;旋塞44容设在第二密封腔400内,并且旋塞44与第四缸筒41之间具有节流间隙410,此处旋塞44包括本体441和塞瓣442,本体441套设在转轴43上,塞瓣442设置在本体441的远离转轴43的表面上,用于拨动弹性胶泥。具体地,第四缸筒41的一端开设有筒口,当然,根据具体情况和需求,在本申请的其它实施例中,第四缸筒41的两端可以分别开设有筒口,第二端盖42封盖在第一缸筒11的筒口上,在第二端盖42上开设有通孔,转轴43穿设在第二端盖42的通孔中,第二端盖42与第四缸筒41静密封并且与转轴43动密封,旋塞44固定套设在转轴43的容置于第二密封腔400内的局部的中部,当然,根据具体情况和需求,在本申请的其它实施例中,旋塞44可以与转轴43一体成型,塞瓣442从旋塞44的本体441的外壁沿转轴43的径向向外突出,并且塞瓣442的远离本体441的表面与第四缸筒41的内壁的表面之间具有节流间隙410。当连杆组50在承载平台20的牵引下带动转轴43转动时,转轴43会带动旋塞44转动,旋塞44的塞瓣442会向第二密封腔400的弹性胶泥施加推力,要驱使弹性胶泥绕转轴43流动,此时弹性胶泥会产生粘稠摩擦力来吸收该推力所产生的能量并且阻止旋塞44继续转动,从而快速地阻止承载平台20在外部振动的影响下发生上下晃动,确保了第二弹性胶泥缓冲器40与第一弹性胶泥缓冲器10配合使被防护物2保持静平衡状态。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5,在本实施例中,连杆组50包括第一连杆51和第二连杆52,其中,第一连杆51与转轴43垂直,即第一连杆51的长度方向的中线与转轴43的轴线垂直,第一连杆51的第一端与转轴43的第二端固定连接,第一连杆51的第二端与第二连杆52的第一端铰接,第二连杆52的第二端与承载平台20铰接。这样通过连杆组50可以将承载平台20的拉向力转化为转轴43的旋转驱动力,使得第二弹性胶泥缓冲器40可以实现对承载平台20的缓冲减震。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6和图7,在本实施例中,在塞瓣442上开设有节流孔4420,塞瓣44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阻挡面4421和第二阻挡面4422,节流孔4420从第一阻挡面4421延伸至第二阻挡面4422,即节流孔4420贯穿第一阻挡面4421和第二阻挡面4422,用于供弹性胶泥流过。这样无论是当转轴43受外力驱使绕顺时针转动时,第二阻挡面4422推顶弹性胶泥,还是当转轴43受外力驱使绕逆时针转动时,第一阻挡面4421推顶弹性胶泥,弹性胶泥都会发生弹性压缩并且在节流孔4420和节流间隙410处产生阻尼力,即弹性胶泥在流过节流孔4420和节流间隙410的瞬间流速加快时,节流孔4420和节流间隙410处的阻尼力会增大,以吸收外力所产生的能量,从而通过节流孔4420可以配合节流间隙410增大对塞瓣442的阻尼作用,有效地提升了第二弹性胶泥缓冲器40的缓冲效果。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7,本实施例提供的隔震装置与实施例二的基本一致,不同之处在于:旋塞44包括至少两个塞瓣442,至少两个塞瓣442绕转轴43等间隔设置,即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塞瓣442绕转轴43的轴线等间隔地沿本体441的外壁周向分布,这样由转轴43传递的外力能够更加均匀地施加在弹性胶泥上,进而使弹性胶泥的反作用力更加均衡地作用在塞瓣442上,使得第二弹性胶泥缓冲器40的缓冲过程更加平稳。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9)

1.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弹性胶泥缓冲器,沿竖直方向设置;
承载平台,固定于所述第一弹性胶泥缓冲器的顶部;
支撑组件,围绕所述第一弹性胶泥缓冲器设置;以及
多个第二弹性胶泥缓冲器,分别连接所述承载平台和所述支撑组件,用于与所述第一弹性胶泥缓冲器联动以使所述承载平台处于静平衡位置;
所述第二弹性胶泥缓冲器包括:
第一缸筒;
第一端盖,封盖于所述第一缸筒的筒口上,并与所述第一缸筒围合形成有第一密封腔;
弹性胶泥,填充于所述第一密封腔内;
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第一端容设于所述第一密封腔内,所述活塞杆的第二端伸出于所述第一端盖的外侧,所述活塞杆的第二端的端面和所述第一端盖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活塞杆的第一端的端面和所述第一缸筒的底壁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缸筒与所述活塞杆能够发生相对移动;
第二缸筒,套设于所述第一缸筒的外侧,所述第二缸筒的侧壁上开设有相对分布的两个避让孔;
第三缸筒,套设于所述第二缸筒的外侧;
限位板,固定于所述活塞杆的第二端上,并沿径向穿设于两个所述避让孔中,所述限位板的伸出于所述第二缸筒外侧的两端可与所述第三缸筒的筒口卡接,所述限位板能够沿所述避让孔在轴向上带动所述活塞杆作往复移动;以及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端容设于所述第二缸筒的筒腔内,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端上设有第一铰链,所述第三缸筒的筒壁上设有第二铰链,所述连接件通过所述第一铰链与所述承载平台和所述支撑组件二者之一铰接,所述第三缸筒通过所述第二铰接与所述承载平台和所述支撑组件二者之另一铰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胶泥缓冲器包括:第一缸筒;
第一端盖,封盖于所述第一缸筒的筒口上,并与所述第一缸筒围合形成有第一密封腔;
弹性胶泥,填充于所述第一密封腔内;
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第一端容设于所述第一密封腔内,所述活塞杆的第二端伸出于所述第一端盖的外侧,所述活塞杆的第二端的端面和所述第一端盖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活塞杆的第一端的端面和所述第一缸筒的底壁之间的距离;
第二缸筒,套设于所述第一缸筒的外侧,所述第二缸筒的侧壁上开设有相对分布的两个避让孔;
第三缸筒,套设于所述第二缸筒的外侧;
限位板,固定于所述活塞杆的第二端上,并沿径向穿设于两个所述避让孔中,所述限位板的伸出于所述第二缸筒外侧的两端可与所述第三缸筒的筒口卡接;以及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端容设于所述第二缸筒的筒腔内,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端伸出于所述第二缸筒的外侧并与所述承载平台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的高度等于或者大于所述承载平台的高度,所述第二弹性胶泥缓冲器的一端铰接于所述承载平台上,所述第二弹性胶泥缓冲器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支撑组件的顶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杆组,所述第二弹性胶泥缓冲器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弹性胶泥缓冲器固定于所述支撑组件上,所述第二弹性胶泥缓冲器的传动端通过所述连杆组与所述承载平台铰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胶泥缓冲器包括:
第四缸筒;
第二端盖,封盖于所述第四缸筒的筒口上,并与所述第四缸筒围合形成有第二密封腔;
弹性胶泥,填充于所述第二密封腔内;
转轴,所述转轴的第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四缸筒的远离筒口的内壁上,所述转轴的第二端伸出于所述第二端盖的外侧并与所述连杆组固定连接;
旋塞,容设于所述第二密封腔内,并与所述第四缸筒之间具有节流间隙,所述旋塞包括本体和塞瓣,所述本体套设于所述转轴上,所述塞瓣设于所述本体的远离所述转轴的表面上,用于拨动所述弹性胶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组包括:
第一连杆,与所述转轴垂直,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转轴的第二端固定连接;以及
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承载平台铰接。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塞瓣上开设有节流孔,所述塞瓣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阻挡面和第二阻挡面,所述节流孔从所述第一阻挡面延伸至所述第二阻挡面。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塞包括:
至少两个所述塞瓣,绕所述转轴等间隔设置。
9.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
多个支撑柱,间隔围绕于所述第一弹性胶泥缓冲器的外侧;以及
安装基台,所述第一弹性胶泥缓冲器和多个所述支撑柱分别固定于所述安装基台上。
CN202010888225.0A 2020-08-28 2020-08-28 隔震装置 Active CN1121129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88225.0A CN112112925B (zh) 2020-08-28 2020-08-28 隔震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88225.0A CN112112925B (zh) 2020-08-28 2020-08-28 隔震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12925A CN112112925A (zh) 2020-12-22
CN112112925B true CN112112925B (zh) 2021-08-24

Family

ID=738044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88225.0A Active CN112112925B (zh) 2020-08-28 2020-08-28 隔震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1292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76288A (zh) * 2022-06-15 2022-09-20 国机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摇篮式可调阻尼的塔台二次雷达系统运行振动控制技术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333445B1 (ko) * 2011-12-14 2013-11-26 건국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감쇠력의 항상성을 유지하는 변위센서 내장형 오일댐퍼
CN208734792U (zh) * 2014-09-24 2019-04-12 西门子公司 用于支撑电气设备的装置
CN110388408A (zh) * 2019-08-30 2019-10-29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负刚度可调准零刚度隔振装置及其应用方法
CN209587021U (zh) * 2019-01-14 2019-11-05 深圳市乾行达科技有限公司 隔振缓冲装置
CN209587022U (zh) * 2019-01-14 2019-11-05 深圳市乾行达科技有限公司 防碰撞侧缓冲器
CN209604477U (zh) * 2019-01-14 2019-11-08 深圳市乾行达科技有限公司 旋转缓冲装置及转动副机构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333445B1 (ko) * 2011-12-14 2013-11-26 건국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감쇠력의 항상성을 유지하는 변위센서 내장형 오일댐퍼
CN208734792U (zh) * 2014-09-24 2019-04-12 西门子公司 用于支撑电气设备的装置
CN209587021U (zh) * 2019-01-14 2019-11-05 深圳市乾行达科技有限公司 隔振缓冲装置
CN209587022U (zh) * 2019-01-14 2019-11-05 深圳市乾行达科技有限公司 防碰撞侧缓冲器
CN209604477U (zh) * 2019-01-14 2019-11-08 深圳市乾行达科技有限公司 旋转缓冲装置及转动副机构
CN110388408A (zh) * 2019-08-30 2019-10-29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负刚度可调准零刚度隔振装置及其应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12925A (zh) 2020-1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140882U (zh) 具有缓冲功能的艉轴管密封装置
CN108974333B (zh) 一种全油液缓冲器及补偿装置
US9765641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vibration isolation
CN112112925B (zh) 隔震装置
CN202402559U (zh) 一种无源低频隔振器
US11585400B2 (en) Liquid inertia vibration elimination system
CN102409775B (zh) 调谐质量阻尼器减振控制装置
US20130105621A1 (en) Pylon mounting system with vibration isolation
CN209876153U (zh) 一种用于管道隔振防冲击的万向粘滞阻尼器
CN101725660A (zh) 高频解耦型活塞式磁流变阻尼器
CN102518741A (zh) 一种无源低频隔振器
US2539443A (en) Mounting
CN208268287U (zh) 一种橡胶减振器
CN116006622A (zh) 一种利用材料振动液化特性的非线性隔振器
CN110043596A (zh) 一种船用推力轴承耗能阻尼器及其装配方法
CN215293435U (zh) 多自由度隔振缓冲平台
CN116221270A (zh) 一种带阻尼的球形轴承及光伏跟踪支架
CN108533656B (zh) 一种橡胶减振器
CN112178110B (zh) 一种可组装式调频的液弹隔振器
CN216143369U (zh) 一种用于管道冲击震动的阻尼器
CN202867682U (zh) 一种基于高分子材料的双向弹性阻尼器
CN209587021U (zh) 隔振缓冲装置
CN201802809U (zh) 粘弹性阻尼抗扭隔减振装置
EP3917832A1 (en) Lead-lag damper
CN117262107B (zh) 一种基于互联隔振器的被动式浮筏隔振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Isolation device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705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824

Pledgee: SHENZHEN RURAL COMMERCIAL BANK CO.,LTD.

Pledgor: SHENZHEN CANSINGA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298000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