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05397A - 手动吸奶器 - Google Patents

手动吸奶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05397A
CN112105397A CN201980031478.1A CN201980031478A CN112105397A CN 112105397 A CN112105397 A CN 112105397A CN 201980031478 A CN201980031478 A CN 201980031478A CN 112105397 A CN112105397 A CN 1121053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holding member
handle
diaphragm
mount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3147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05397B (zh
Inventor
落合志文
高桥胜利
石川达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ge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Pige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geon Corp filed Critical Pige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1053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053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053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053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00Suction or pumping devices for medical purposes; Devices for carrying-off, for treatment of, or for carrying-over, body-liquids; Drainage systems
    • A61M1/06Milking pump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00Suction or pumping devices for medical purposes; Devices for carrying-off, for treatment of, or for carrying-over, body-liquids; Drainage systems
    • A61M1/06Milking pumps
    • A61M1/062Pump accessori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5/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 A61M2205/58Means for facilitating use, e.g. by people with impaired vision
    • A61M2205/586Ergonomic details therefor, e.g. specific ergonomics for left or right-handed us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10/00Anatomical parts of the body
    • A61M2210/10Trunk
    • A61M2210/1007Breast; mammary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Pediatric Medicine (AREA)
  • Hemat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减轻因手柄的反复操作而造成的肌肉负担,并且使手柄的移动稳定化的手动吸奶器。手动吸奶器(2)具备:主体(3),其具有供吸出的母乳通过的通路(312);外罩(4),其连接于主体(3)并用于贴合于乳房;隔膜(34),其使通路(312)产生负压;保持部件(200),其安装于主体(3)并设置为相对于主体(3)可旋转;以及操作用的手柄(5),其保持于保持部件(200)并用于使隔膜(34)变形。若保持部件(200)相对于主体(3)绕轴C旋转,则手柄(5)与保持部件(200)一起相对于主体(3)绕轴C旋转。

Description

手动吸奶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一种用于手动抽吸母乳的手动吸奶器。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一种使用者手动抽吸母乳的手动吸奶器。通常,手动吸奶器具备:主体;外罩,其连接于主体并用于贴合于乳房;隔膜,其连接于主体并使外罩的内部空间产生负压;以及操作用手柄,其通过靠近或远离主体来使隔膜变形。手柄相对于主体的配置一般是固定的。也就是说,手柄以相对于主体的配置固定的状态进行接近或远离主体的往复运动。因此,在使用者利用手动吸奶器抽吸母乳时,当将外罩贴合于乳房时,手柄的配置必然是确定的。这样一来,存在使用者不能将操作手柄的手的关节放置于中间位置的情况。因此,在因手柄的反复操作而引起肌肉负担这一点上存在改善的空间。
其中,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手动吸奶器,其具备:形成内部抽吸室的抽吸杯、从抽吸杯延展的乳房防护外罩、以及设于抽吸杯的手动操作杆。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手动吸奶器中,手动操作杆相对于抽吸杯配置于多个位置,能够在多个位置的每个位置上周期性地进行操作,以使内部抽吸室产生负压。此外,手动操作杆设为能够相对于抽吸杯旋转。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第6749582号说明书
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手动吸奶器中,存在操作手动杆的旋转机构复杂的问题。此外,支撑手动操作杆的往复运动的高度位置与操作手动杆的旋转机构的高度位置彼此大致相同。因此,存在使用者反复操作手动操作杆或使手动操作杆旋转时,操作手动杆的移动变得不稳定的问题。因此,存在使用者不能稳定地进行手柄操作,不能轻松地进行吸奶动作的可能性。从而,期望一种能够减轻因手柄的反复操作而造成的肌肉负担并且使手柄的移动稳定化的手动吸奶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轻因手柄的反复操作而造成的肌肉负担并且使手柄的移动稳定化的手动吸奶器。
根据本发明,所述问题通过如下手动吸奶器得以解决,该手动吸奶器的特征在于,其具备:主体,其具有供吸出的母乳通过的通路;外罩,其连接于所述主体并用于贴合于乳房;隔膜,其设置于所述主体并使所述通路产生负压;保持部件,其安装于所述主体并设置为相对于所述主体可旋转;以及操作用的手柄,其保持于所述保持部件并用于使所述隔膜变形,若所述保持部件相对于所述主体旋转,则所述手柄与所述保持部件一起相对于所述主体旋转。
根据所述结构,手柄保持于保持部件。保持部件安装于主体并设置为相对于主体可旋转。并且,若保持部件相对于主体旋转,则手柄与保持部件一起相对于主体旋转。因此,使用者在将外罩贴合于乳房时,能够使手柄相对于主体的位置旋转,调整至对于手柄的反复操作而言优选的位置。因此,能够减轻因手柄的反复操作而造成的肌肉负担。
此外,手柄保持于保持部件并与保持部件一起旋转,该保持部件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于主体。因此,不需要用于使手柄旋转的复杂的旋转机构。也就是说,能够简化手柄的旋转机构。因此,能够使手柄的移动稳定化。由此,使用者能够稳定地进行手柄操作,轻松地进行吸奶动作。
在本发明涉及的手动吸奶器中,优选地,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部件具有:安装部,其以相对于所述主体可旋转的状态嵌合于所述主体;和延长部,其形成为从所述安装部延伸且将所述手柄可可往复运动地支撑。
根据所述结构,保持部件的安装部以相对于主体可旋转的状态嵌合于主体。此外,保持部件的延长部形成为从安装部延伸且将手柄可往复运动地支撑。因此,将手柄可往复运动地支撑的延长部形成为从以相对于主体可旋转的状态嵌合于主体的安装部延伸,并远离安装部。也就是说,相对于主体旋转的部分(安装部)与将手柄可往复运动地支撑的部分(延长部)配置于彼此远离的位置。因此,可确保手柄的旋转机构的稳定性。由此,能够使手柄的移动(旋转动作及往复运动)稳定化。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手动吸奶器中,优选地,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具有:隔膜安装部,其在上方安装有所述隔膜;和承接部,其设于从所述隔膜安装部朝向下方远离的位置,所述安装部夹设于所述隔膜安装部与所述承接部之间。
根据所述结构,保持部件的安装部夹设于在上方安装有隔膜的隔膜安装部、与承接部之间。此时,承接部设置于从隔膜安装部朝向下方远离的位置。也就是说,保持部件的安装部夹设于在上下方向上彼此远离的隔膜安装部与承接部之间。因此,在手柄相对于主体旋转时,保持部件的安装部能够在隔膜安装部与承接部之间稳定地旋转。也就是说,能够使手柄的旋转动作稳定化。此外,由于保持部件的安装部夹设于隔膜安装部与承接部之间,因此,能够抑制手柄往复运动时的保持部件的移动。从而,能够使手柄的往复运动稳定化。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手动吸奶器中,优选地,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具有引导部,该引导部设于所述隔膜安装部与所述承接部之间,所述安装部具有旋转稳定化部,该旋转稳定化部夹设于所述隔膜安装部与所述引导部之间。
根据所述结构,旋转稳定化部夹设于隔膜安装部与引导部之间,该引导部设置于隔膜安装部与承接部之间。由此,在手柄相对于主体旋转时,保持部件的安装部能够在隔膜安装部与承接部之间更稳定地旋转。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手动吸奶器中,优选地,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具有旋转角度限制部,该旋转角度限制部在所述保持部件相对于所述主体旋转时,限制所述保持部件的旋转角度的范围。
根据所述结构,旋转角度限制部限制保持部件相对于主体的旋转角度的范围。因此,保持于保持部件并与保持部件一起旋转的手柄的旋转角度的范围被主体的旋转角度限制部所限制。由此,使用者能够可靠地识别安装于保持部件的手柄的旋转范围,在掌握手柄的旋转范围的基础上,能够安心地将手柄调整至任意位置。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够减轻因手柄的反复操作而造成的肌肉负担且使手柄的移动稳定化的手动吸奶器。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手动吸奶器的立体图;
图2为手动吸奶器的图1中所示的截面A11-A11的剖视图;
图3为从上方观察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手动吸奶器的俯视图;
图4为从侧面观察本实施方式的主体的周边的俯视图;
图5为从侧面观察本实施方式的主体的周边的俯视图;
图6为从侧面观察本实施方式的主体的周边的俯视图;
图7为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主体的周边的立体图;
图8为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主体的周边的立体图;
图9为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保持部件的立体图;
图10为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保持部件的立体图;
图11为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保持部件嵌合于主体的情况的俯视图;
图12为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手柄相对于主体旋转的情况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所说明的实施方式为本发明的优选的具体例子,因此,附加有在技术上优选的各种限定,但只要在以下的说明中没有特别限定本发明的记载,则本发明的范围就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此外,在各附图中,对于同样的构成要素附加同一符号并适当地省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图3,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手动吸奶器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手动吸奶器(为了方便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简称为“吸奶器”)2是在难以直接给予婴儿母乳的情况、乳头受伤的情况、预防乳腺炎的情况等下使用,使用者能够手动操作来吸奶的用具。使用者用自己的手握持吸奶器2来使用。因此,吸奶器2优选为轻量并且能够用单手操作、能够减轻疲劳。
如图1及图2所示,吸奶器2具备:主体3、外罩4、隔膜34、手柄5以及保持部件200。吸奶器2还可以具备瓶6。外罩4形成为与乳房的形状对应的喇叭状或者大致穹顶状,用于贴合于乳房。在外罩4之中直径最小的缩径部41与安装部311连接,该安装部311设置于主体3的上部。当使用者将乳房放置于图2所示的由外罩4所围成的空间S1中时,空间S1变为具有容纳空间S2,该容纳空间S2以密封的方式容纳使用者的乳头。通过将容纳空间S2设定为负压,从而形成能够吸奶的构造。
主体3由比较轻且硬质的合成树脂材料成形。作为主体3的材料,例如,可列举聚丙烯、聚碳酸酯、聚环烯烃、聚醚砜、聚苯砜等。在安装有外罩4的安装部311的内部形成有供气体和吸出的母乳等通过的第一通路312。如图2所示,第一通路312经由形成于主体3内的大致中央部的内部空间S3及第二通路321,与形成于主体3内的上部的连通部S4在空间上相连。内部空间S3是暂时存储所吸出的母乳的母乳存储用空间。本实施方式的第一通路312相当于本发明的“通路”。
主体3的上部可拆卸地设置有隔膜34。隔膜34例如由合成树脂等弹性体一体成形,整体具有可挠性。隔膜34的下端部344以覆盖隔膜安装部32R的外周的方式而安装,该隔膜安装部32R是设于主体3的上部的大致圆盘状。即,隔膜34安装于主体3的隔膜安装部32R的上方。
形成于主体3与隔膜34之间的阴压空间S5是施加有负压的区域(空间)。隔膜34沿着轴C发生形状变化,从而形成于主体3与隔膜34之间的阴压空间S5成为负压状态。轴C为结合部35的轴向。结合部35的详细情况后述。若阴压空间S5成为负压状态,则容纳空间S2通过第一通路312、内部空间S3、第二通路321以及连通部S4成为负压状态。
如图2所示,在内部空间S3的下侧形成有开口部313,并安装有防回流阀36。本实施方式的防回流阀36采用了例如称为鸭嘴阀的开关阀。但是,防回流阀36并不仅限于鸭嘴阀。防回流阀36防止通过开口部313的母乳、空气从瓶6中逆流回来,从而更有效地使容纳空间S2为负压状态。防回流阀36由例如合成树脂等弹性体一体成形,整体具有可挠性。作为防回流阀36的材料,例如可列举硅橡胶或弹性体、天然橡胶等。
图2所示的防回流阀36在前端具有狭缝36S。若阴压空间S5成为负压状态,则狭缝36S关闭。即,若阴压空间S5成为负压状态,则内部空间S3通过连通部S4及第二通路321成为负压状态。这样一来,防回流阀36的狭缝36S关闭。因此,内部空间S3能够边确保高密闭性,边通过第一通路312使容纳空间S2成为负压状态。
此外,在母乳滞留在狭缝36S及内部空间S3的状态下,若阴压空间S5的负压状态解除,则防回流阀36的狭缝36S因母乳的重量、负压的解除(向常压变化)而打开,所滞留的母乳被导入至瓶6内的空间S6。如图2所示,主体3在下端部具有装卸部314,该装卸部314可装卸地设于瓶6。装卸部314呈现穹顶状或者筒状。当防回流阀36开放开口部313时,瓶6内的空间S6与内部空间S3连通。
如图2所示,在装卸部314的内侧设置有内螺纹部315。另一方面,在瓶6的上端部的外侧设置外螺纹部61。装卸部314的内螺纹部315与瓶6的外螺纹部61设为能够彼此螺合。需要说明的是,瓶6可以为吸奶器2的专门用品,也可以为适合于装卸部314的哺乳瓶等。此外,瓶6也可以不设置为成形的容器而是袋状。
图2所示的隔膜34为用于产生负压的负压产生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隔膜34连接于主体3的上部的隔膜安装部32R。通过将隔膜34安装于隔膜安装部32R,从而在主体3与隔膜34之间形成阴压空间S5。
隔膜34由比较富有弹性的柔软的变形材料、即、JIS-K6253(ISO7619)中的基于A型硬度计的硬度为HS30~70左右的合成树脂形成。作为隔膜34的材料,例如,可列举硅橡胶、异戊二烯橡胶,SEBS(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等弹性体等。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硅橡胶作为隔膜34的材料。
如图2所示,结合部35在下部安装于隔膜34的底面部343,在上部与手柄5连结。隔膜34若经由结合部35在底面部343受到手柄5的往复动作的作用则发生变形。这样一来,底面部343被结合部35提拉,形成于底面部343与主体3的上部之间的阴压空间S5的空间的容积变化。由此,隔膜34对阴压空间S5施加定量的负压。也就是说,由于隔膜34的变形,阴压空间S5成为负压状态。若阴压空间S5成为负压状态,则经由连通部S4、第二通路321以及内部空间S3,抽吸第一通路312内的空气,进而抽吸母乳(吸奶)。
结合部35由比隔膜34的材料硬的硬质材料形成。作为结合部35的材料,例如,可列举聚丙烯、聚碳酸酯、聚环烯烃、聚醚砜等合成树脂。结合部35具有平坦的圆盘状的基部351。基部351配置于底面部343的下侧(阴压空间S5侧)。
此外,结合部35具有从基部351向上方突出并延伸为轴状的连结部352。连结部352可装卸地连结于手柄5。具体而言,连结部352插通形成于隔膜34的底面部343的中央部的通孔(直径比基部351小的孔),并露出于底面部343的上侧,从而能够与手柄5连结。若使用者提拉与连结部352连结的手柄5,则基部351提拉隔膜34的底面部343。这样一来,隔膜34变形而使阴压空间S5扩大。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的基部351在隔膜34的底面部343的下侧,以不与底面部343连接的方式配置。但是,基部351的设置方式并非仅限于此。例如,基部351可以固定于底面部343的上侧。
如图2所示,连结部352具有在连结部352的延伸方向Z上彼此并列地配置的第一突出部353及第二突出部354。第一突出部353及第二突出部354分别从连结部352的轴部向径外方向突出。在第一突出部353与第二突出部354之间设有第一卡合部355。第一卡合部355是在第一突出部353与第二突出部354之间凹陷的部分(槽部分)。此外,在第二突出部354与基部351之间设有第二卡合部356。第二卡合部356是在第二突出部354与基部351之间凹陷的部分(槽部分)。
保持部件200安装于主体3且相对于主体3可旋转地设置于主体3。例如,保持部件200以与隔膜安装部32R的下表面垂直的轴为中心而旋转。图2所示出的轴C如前所述是结合部35的轴向,是在隔膜34变形前的状态下与隔膜安装部32R的下表面垂直的轴的一例。需要说明的是,只要保持部件200相对对于主体3可旋转地设置于主体3,则保持部件200的旋转轴就并不限定于图2所示出的轴C。如图1所示,保持部件200具有安装部400和延长部323。安装部400夹设于隔膜安装部32R与承接部501之间,并以相对于主体3可旋转的状态嵌合于主体3。承接部501在从隔膜安装部32R朝向下方远离的位置处设于主体3。即,主体3具有设于从隔膜安装部32R朝向下方远离的位置处的承接部501。在沿着隔膜34变形前的状态下的轴C的方向上,承接部501与隔膜安装部32R之间的间隔与安装部400的宽度大致相同、或者比安装部400的宽度略宽,从而安装部400沿着轴C的方向上的移动受到承接部501与隔膜安装部32R这两者的限制。由此,保持部件200的旋转稳定。延长部323形成为从安装部400延伸且将手柄5可往复运动地支撑。关于保持部件200的详细情况将后述。
图2所示的手柄5保持于保持部件200且相对于保持部件200的延长部323可往复运动地支撑于保持部件200的延长部323。即,手柄5能够在图1及图2所示的箭头A1及箭头A2的方向上进行往复运动。手柄5通过与第一卡合部355或者第二卡合部356卡合,从而与连结部352可装卸地连结。由此,手柄5与连结部352在延伸方向Z上的连结位置可变更。因此,手柄5将连结部352提拉的距离设置为可变更。由此,能够变更隔膜34的变形量。即,如图2所示出的那样,第一卡合部355和第二卡合部356在延伸方向Z上彼此远离且分段地形成。因此,根据手柄5与卡合部355、卡合部356的卡合位置,手柄5将连结部352提拉的距离能够分段地变更。
若如图2所示手柄5与第一卡合部355卡合,则手柄5将连结部352提拉的距离比手柄5与第二卡合部356卡合时的短。这样一来,阴压空间S5的空间的容积变化相对较小。由此,手柄5和隔膜34使阴压空间S5产生相对较小的负压,在相对较短时间内恢复为原来的状态(准备模式)。另一方面,若手柄5与第二卡合部356卡合,则手柄5将连结部352提拉的距离比手柄5与第一卡合部355卡合时长。这样一来,阴压空间S5的空间的容积变化相对较大。由此,手柄5和隔膜34使阴压空间S5产生相对较高的负压,相对地花费较长的时间恢复为原来的状态(吸奶模式)。
手柄5具有长尺的形状,整体由比较硬质且轻量的合成树脂成形。作为手柄5的材料,例如,可列举聚丙烯、聚碳酸酯、聚环烯烃、聚醚砜等。手柄5具有配置于隔膜34的上方并抬升隔膜34的升降部53、和从升降部53弯折并位于主体3的侧面的操作杆部52。
如图3所示,升降部53设置有与连结部352连结的被连结部54。被连结部54具有:保持开口部541,其用于保持连结部352的连结位置;和插入开口部542,其用于将连结部352插入。保持开口部541与插入开口部542彼此在空间上连接。
保持开口部541的内径比图2所示的第一卡合部355及第二卡合部356的各自的外径稍大,且比第一突出部353及第二突出部354的各自的外径小。与此相对,插入开口部542的内径比图2所示的第一突出部353及第二突出部354的各自的外径大。由此,使用者在将连结部352插入插入开口部542后,通过使连结部352朝向保持开口部541滑动,并将第一卡合部355或者第二卡合部356放入保持开口部541,从而能够使手柄5与连结部352彼此定位。
如图2所示,操作杆部52形成为杆状,起到把手的作用。操作杆部52的外侧的区域相当于供使用者放置除拇指以外的手指FG的区域。也就是说,操作杆部52的外侧表面相当于与使用者的除拇指以外的手指FG接触的表面。与使用者的手指FG接触的操作杆部52的外侧表面和用于使用者放置拇指TB的位于主体3的凹陷部317之间的距离为,使用者能够将主体3夹持于操作杆部52的外侧表面与凹陷部317之间而握持的程度的距离。
使用者将夹持主体3而握持的手握紧,从而操作杆部52被压向主体3进而接近主体3。这样一来,手柄5以保持部件200的支撑轴部324(参照图2)为中心旋转。这样一来,手柄5的升降部53经由结合部35将隔膜34向上抬升。并且,阴压空间S5的空间的容积扩大并成为负压状态。由此,容纳空间S2经由连通部S4、第二通路321、内部空间S3以及第一通路312成为负压状态。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母乳的抽吸。
如图2所示,操作杆部52随着从用于放置手指FG的区域朝向下侧,而逐渐朝向外侧弯曲。由此,手柄5的下端部55呈稍微向外侧翘起的外观。因此,在使用者使操作杆部52接近主体3的情况下,能够抑制手指FG向手柄5的下侧滑落。
因此,例如,若手柄相对于主体的配置固定,则手柄在相对于主体的配置固定的状态下,进行接近主体、远离主体的往复运动。因此,在该情况下,若使用者在利用吸奶器抽吸母乳时,将外罩贴合于乳房,手柄的配置必然是确定的。这样一来,存在使用者不能将操作手柄的手的关节放置于中间位置的情况。因此,在因手柄的反复操作而引起的肌肉负担这点上存在改善的空间。
对此,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吸奶器2的手柄5在保持部件200相对于主体3旋转时,如图3所示出的箭头A3及箭头A4那样,与保持部件200一起相对于主体3旋转。此时,无需用于使手柄5旋转的复杂的旋转机构。也就是说,能够简化手柄5的旋转机构。以下,参照附图,进一步说明手柄5的旋转机构和手柄5的移动。
参照图4~图8,对保持部件200与主体3之间的安装构造、和手柄5的旋转机构进行说明。此外,参照图9和图10,对本实施方式的保持部件200的构造例进行说明。
如图9和图10所示,保持部件200具有安装部400和延长部323,并由较硬质且轻量的合成树脂成形。作为保持部件200的材料,例如,可列举聚丙烯、聚碳酸酯、聚环烯烃、聚醚砜等。
安装部400形成为圆弧状,并具有第一端部411和第二端部412。在第一端部411与第二端部412之间形成有切口部分413。安装部400的内部形成有空间,该空间容纳主体3在隔膜安装部32R与承接部501之间的外周部32T。第一端部411与第二端部412之间的间隔(切口部分413的间隔)设定为在保持部件200的安装部400嵌合于主体3时,第一端部411与第二端部412弹性变形的同时而主体3的外周部32T能够通过的程度的距离。因此,通过第一端部411与第二端部412弹性变形,切口部分413的间隔扩大,从而主体3的外周部32T穿过切口部分413而收纳于安装部400的内部。按照这样,保持部件200的安装部400嵌合于主体3。
如图9所示,安装部400的内周部(内周面)420形成为圆形曲面,并在保持部件200安装于主体3的状态下与主体3的外周部32T相对。安装部400的内周部420形成有2个引导凸起部430、430,该2个引导凸起部430、430朝向安装部400的内部空间突出。本实施方式的引导凸起部430相当于本发明的“旋转稳定化部”的一例。
安装部400具有上表面421和下表面422。上表面421与下表面422之间的距离(安装部400的厚度)D、和隔膜安装部32R与承接部501之间的间隔E(参照图6)大致相同、或者比间隔E略短。承接部501设于主体3并形成为大致圆形,且以与隔膜安装部32R的下表面平行的方式形成。
如图5所示,延长部323形成为,在保持部件200安装于主体3的状态下,从隔膜34的侧面通过,并以朝向隔膜34的上方(大致Z方向)延伸的方式从安装部400延伸。
如图9所示,延长部323的一端部(上端部)设有支撑轴部324。支撑轴部324具有两个端部324a、端部324b。两个端部324a、324b可装卸地连接于轴承部51(参照图2),该轴承部51设于手柄5的内侧。由此,如图1及图2所示出的箭头A1、A2那样,手柄5能够以保持部件200的支撑轴部324为中心,绕支撑轴部324(图2所示出的箭头A5及箭头A6的方向)旋转。
如图10所示,延长部323的下部设有突起部440。突起部440设于延长部323中的安装部400与延长部323的交界部附近。如图4及图5所示,突起部440是在保持部件200安装于主体3的状态下接近主体3的部分。例如,当保持部件200以上下颠倒的状态(延长部323自从安装部400向下方延伸的状态)即将嵌合于主体3时,突起部440与隔膜安装部32R接触,从而作为反向安装防止部发挥作用。
保持部件200是与主体3分体的部件,并如图4~图8所示,可装卸地安装于主体3。具体而言,保持部件200的安装部400夹设于隔膜安装部32R与承接部501之间,并可装卸地嵌合于引导部502的外周部,该引导部502设于主体3的外周部32T。
如图6及图8所示,主体3具有引导部502,该引导部502设于隔膜安装部32R与承接部501之间。引导部502在隔膜安装部32R与承接部501之间的中间部处设于主体3的外周部32T,并形成为大致圆形。引导部502形成为与承接部501同心的圆形,并形成为与承接部501平行。承接部501的直径比引导部502的直径大,且比隔膜安装部32R的直径小。引导部502的直径比承接部501及隔膜安装部32R的各自的直径小。
在保持部件200安装于主体3的状态下,引导凸起部430嵌合于隔膜安装部32R与引导部502之间的空间。引导凸起部430被引导部502引导,进而使保持部件200相对于主体3的旋转稳定化。
接下来,参照图11,对保持部件200嵌合于主体3的情况进行说明。如图11所示,保持部件200的安装部400可装卸地嵌合于隔膜安装部32R与承接部501之间。此时,通过隔膜安装部32R沿K方向引导安装部400的上表面421。此外,通过承接部501沿K方向引导安装部400的下表面422。因此,安装部400的上表面421被隔膜安装部32R保持或者支撑。此外,安装部400的下表面422被承接部501保持或者支撑。进而,引导凸起部430的下表面431沿引导部502的上表面502S之上在K方向上被引导。
由此,保持部件200的安装部400可靠地保持于引导部502的外周部。此外,保持部件200的安装部400能够相对于引导部502的外周部稳定地旋转。使用者在将保持部件200从主体3取下的情况下,将保持部件200的安装部400向与K方向相反的方向拔出即可。
如图8及图11所示,主体3的外周部32T具有旋转角度限制部550。旋转角度限制部550在隔膜安装部32R与承接部501之间,沿大致轴C方向形成。另一方面,如图9所示,保持部件200的安装部400通过引导凸起部430设定有旋转容许角度θ。旋转容许角度θ表示图11所示的保持部件200的安装部400能够相对于主体3旋转的范围。
即,若保持部件200的安装部400向其中一个方向旋转,则通过2个引导凸起部中任意一个引导凸起部430抵靠于旋转角度限制部550,从而限制安装部400向其中一个方向的旋转。此外,若保持部件200的安装部400向另一方向旋转,则通过2个引导凸起部中的任意另一个引导凸起部430抵靠于旋转角度限制部550,从而限制安装部400向另一方向的旋转。由此,图2所示的保持部件200及手柄5能够相对于主体3仅旋转图9所示的旋转容许角度θ。按照这样,旋转角度限制部550限制保持部件200相对于主体3旋转时的旋转角度的范围。
在保持部件200及手柄5相对于主体3旋转时,引导凸起部430的下表面431沿着引导部502的上表面502S被引导。因此,保持部件200的安装部400能够相对于主体3稳定地旋转。即,引导凸起部430作为使保持部件200的安装部400相对于主体3的旋转稳定化的旋转稳定化部而发挥作用,能够使保持部件200及手柄5的旋转稳定性提高。
接下来,参照图12(a)~图12(c),对手柄5相对于主体3旋转的情况进行说明。如图12(a)所示,手柄5能够与保持部件200一起相对于主体3从中间位置向箭头H1的方向旋转。如图12(b)所示,通过一个引导凸起部430抵靠于旋转角度限制部550,从而手柄5的旋转停止。此时的手柄5的最大旋转角度为“-θ/2”。由此,使用者能够从中间位置MM向左(箭头H1方向)调整手柄5的位置(角度)。
同样地,如图12(a)所示,手柄5能够与保持部件200一起相对于主体3从中间位置向箭头H2的方向旋转。如图12(c)所示,通过另一个引导凸起部430抵靠于旋转角度限制部550,从而手柄5的旋转停止。此时的手柄5的最大旋转角度为“+θ/2”。由此,使用者能够从中间位置MM向右(H2方向)调整手柄5的位置(角度)。
按照这样,保持部件200及手柄5相对于主体3旋转。在图12(a)所示的旋转容许角度θ的范围内可将手柄5调整至任意位置。此时,手柄5的旋转容许角度θ的范围被主体3的旋转角度限制部550限制。由此,使用者能够可靠地识别安装于保持部件200的手柄5的旋转范围,在掌握手柄5的旋转范围的基础上,能够安心地将手柄5调整至任意位置。旋转容许角度θ例如为约90度左右。但是,旋转容许角度θ并不限定于约90度左右,可以根据引导凸起部430的设置位置而任意地设定。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吸奶器2,手柄5保持于保持部件200。保持部件200安装于主体3并设置为相对于主体3可旋转。并且,若保持部件200相对于主体3旋转,则手柄5与保持部件200一起相对于主体3旋转。因此,使用者在将外罩4贴合于乳房时,使手柄5相对于主体3的位置旋转,并调整至对于手柄5的反复操作而言优选的位置。因此,能够减轻因手柄5的反复操作而造成的肌肉负担。
此外,手柄5保持于保持部件200并与保持部件200一起旋转,该保持部件200可旋转地安装于主体3。因此,无需用于使手柄5旋转的复杂的旋转机构。也就是说,能够简化手柄5的旋转机构。因此,能够使手柄5的移动稳定化。由此,使用者能够稳定地进行手柄5的操作,轻松地进行吸奶动作。
保持部件200的安装部400以相对于主体3可旋转的状态嵌合于主体3。此外,保持部件200的延长部323形成为从安装部400延伸,且将手柄5可往复运动地支撑。因此,将手柄5可往复运动地支撑的延长部323形成为从以可旋转的状态嵌合于主体3的安装部400延伸,并远离安装部400。也就是说,相对于主体3旋转的部分(安装部400)、与将手柄5可往复运动地支撑的部分(延长部323)配置于彼此远离的位置。因此,可确保手柄5的旋转机构的稳定性。由此,能够使手柄5的移动(旋转动作及往复运动)稳定化。
此外,保持部件200的安装部400夹设于在上方安装有隔膜34的隔膜安装部32R、与承接部501之间。此时,承接部501设置于从隔膜安装部32R朝向下方远离的位置。也就是说,保持部件200的安装部400夹设于在上下方向相互远离的隔膜安装部32R与承接部501之间。因此,在手柄5相对于主体3旋转时,保持部件200的安装部400能够在隔膜安装部32R与承接部501之间稳定地旋转。也就是说,能够使手柄5的旋转动作稳定化。此外,由于保持部件200的安装部400夹设于隔膜安装部32R与承接部501之间,因此,能够抑制在手柄5往复运动时的保持部件200的移动。由此,能够使手柄5的往复运动稳定化。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权利要求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关于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可以省略其一部分,或者以与上述不同的方式任意地组合。
符号说明:
2…手动吸奶器、3…主体、4…外罩、5…手柄、6…瓶、32R…隔膜安装部、32T…外周部、34…隔膜、35…结合部、36…防回流阀、36S…狭缝、41…缩径部、51…轴承部、52…操作杆部、53…升降部、54…被连结部、55…下端部、61…外螺纹部、200…保持部件、311…安装部、312…第一通路、313…开口部、314…装卸部、315…内螺纹部、316…开口部、317…凹陷部、321…第二通路、322…槽部、323…延长部、324…支撑轴部、324a、324b…端部、343…底面部、344…下端部、351…基部、352…连结部、353…第一突出部、354…第二突出部、355…第一卡合部、356…第二卡合部、400…安装部、411…第一端部、412…第二端部、413…切口部分、420…内周部、421…上表面、422…下表面、430…引导凸起部、431…下表面、440…突起部、501…承接部、502…引导部、502S…上表面、541…保持开口部、542…插入开口部、550…旋转角度限制部、C…轴、E…间隔、FG…手指、MM…中间位置、S1…空间、S2…容纳空间、S3…内部空间、S4…连通部、S5…阴压空间S5、S6…空间、TB…拇指、θ…旋转容许角度。

Claims (5)

1.一种手动吸奶器,其特征在于,其具备:
主体,其具有供吸出的母乳通过的通路;
外罩,其连接于所述主体并用于贴合于乳房;
隔膜,其设置于所述主体并使所述通路产生负压;
保持部件,其安装于所述主体并设置为相对于所述主体可旋转;以及
操作用的手柄,其保持于所述保持部件并用于使所述隔膜变形,
若所述保持部件相对于所述主体旋转,则所述手柄与所述保持部件一起相对于所述主体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吸奶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部件具有:
安装部,其以相对于所述主体可旋转的状态嵌合于所述主体;和
延长部,其形成为从所述安装部延伸且将所述手柄可往复运动地支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动吸奶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具有:
隔膜安装部,其在上方安装有所述隔膜;和
承接部,其设于从所述隔膜安装部朝向下方远离的位置,
所述安装部夹设于所述隔膜安装部与所述承接部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动吸奶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具有引导部,该引导部设于所述隔膜安装部与所述承接部之间,
所述安装部具有旋转稳定化部,该旋转稳定化部夹设于所述隔膜安装部与所述引导部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手动吸奶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具有旋转角度限制部,该旋转角度限制部在所述保持部件相对于所述主体旋转时,限制所述保持部件的旋转角度的范围。
CN201980031478.1A 2018-05-15 2019-05-13 手动吸奶器 Active CN11210539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94024 2018-05-15
JP2018094024A JP7133976B2 (ja) 2018-05-15 2018-05-15 手動搾乳器
PCT/JP2019/018927 WO2019221057A1 (ja) 2018-05-15 2019-05-13 手動搾乳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05397A true CN112105397A (zh) 2020-12-18
CN112105397B CN112105397B (zh) 2024-05-10

Family

ID=685398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31478.1A Active CN112105397B (zh) 2018-05-15 2019-05-13 手动吸奶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213184A1 (zh)
EP (1) EP3795188B1 (zh)
JP (1) JP7133976B2 (zh)
CN (1) CN112105397B (zh)
WO (1) WO2019221057A1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38991A (ja) * 2001-07-30 2003-02-12 Yoshino Kogyosho Co Ltd トリガー式液体噴出器
US20030204164A1 (en) * 2002-04-30 2003-10-30 Britto James J. Pumping breast milk
US20050154348A1 (en) * 2004-01-08 2005-07-14 Daniel Lantz Breast pump
JP2005313124A (ja) * 2004-04-30 2005-11-10 Yoshino Kogyosho Co Ltd ポンプ付き容器
CN201370805Y (zh) * 2008-12-31 2009-12-30 张强 一种具有旋转把手的吸奶器
EP2186532A1 (en) * 2008-11-12 2010-05-19 Ardo medical AG Breast pump
JP2013249087A (ja) * 2012-05-31 2013-12-12 Yoshino Kogyosho Co Ltd 吐出容器のヘッド操作用アタッチメント
CN203663144U (zh) * 2013-10-17 2014-06-25 浙江辉伦婴童用品有限公司 改进型手动吸奶器
CN104918642A (zh) * 2013-01-17 2015-09-16 贝亲株式会社 手动吸奶器
CN205433140U (zh) * 2016-03-07 2016-08-10 南通职业大学 一种带搅拌功能的杯子
CN206604048U (zh) * 2017-02-24 2017-11-03 上海悦钦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悬挂式超细干粉灭火装置
CN206979780U (zh) * 2017-01-14 2018-02-09 江西安姆特母婴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手柄可旋转的手动吸乳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496650A (en) * 2011-11-17 2013-05-22 Mothercare Uk Ltd Breast pump with angularly adjustable funnel
JP6965043B2 (ja) * 2017-06-30 2021-11-10 ピジョン株式会社 手動搾乳器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38991A (ja) * 2001-07-30 2003-02-12 Yoshino Kogyosho Co Ltd トリガー式液体噴出器
US20030204164A1 (en) * 2002-04-30 2003-10-30 Britto James J. Pumping breast milk
US20050154348A1 (en) * 2004-01-08 2005-07-14 Daniel Lantz Breast pump
JP2005313124A (ja) * 2004-04-30 2005-11-10 Yoshino Kogyosho Co Ltd ポンプ付き容器
EP2186532A1 (en) * 2008-11-12 2010-05-19 Ardo medical AG Breast pump
CN201370805Y (zh) * 2008-12-31 2009-12-30 张强 一种具有旋转把手的吸奶器
JP2013249087A (ja) * 2012-05-31 2013-12-12 Yoshino Kogyosho Co Ltd 吐出容器のヘッド操作用アタッチメント
CN104918642A (zh) * 2013-01-17 2015-09-16 贝亲株式会社 手动吸奶器
US20150335800A1 (en) * 2013-01-17 2015-11-26 Pigeon Corporation Manual breast pump
CN203663144U (zh) * 2013-10-17 2014-06-25 浙江辉伦婴童用品有限公司 改进型手动吸奶器
CN205433140U (zh) * 2016-03-07 2016-08-10 南通职业大学 一种带搅拌功能的杯子
CN206979780U (zh) * 2017-01-14 2018-02-09 江西安姆特母婴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手柄可旋转的手动吸乳器
CN206604048U (zh) * 2017-02-24 2017-11-03 上海悦钦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悬挂式超细干粉灭火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05397B (zh) 2024-05-10
US20210213184A1 (en) 2021-07-15
EP3795188A1 (en) 2021-03-24
EP3795188B1 (en) 2024-04-03
EP3795188A4 (en) 2022-01-26
JP7133976B2 (ja) 2022-09-09
WO2019221057A1 (ja) 2019-11-21
JP2019198428A (ja) 2019-1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776098A (en) Diaphragm pump and pump mounted in a carrying case useful in breast pumping
EP0385933B1 (en) Breast pump
US7479125B2 (en) Breast pump
JP5112509B2 (ja) バランス型(balanced)往復駆動によるハンズフリー搾乳器
US6257847B1 (en) Diaphragm pump and pump for double-breast pumping
CN112272570A (zh) 吸奶器
US20070078383A1 (en) Breast pump
US20050154348A1 (en) Breast pump
CN107249662B (zh) 用于吸乳护罩的具有介质分隔膜的适配器
CN110785594B (zh) 防回流阀
US9724454B2 (en) Manual breast pump
EP1532992B1 (en) Manual breast pump
CN110785190B (zh) 手动挤奶器
CN112105397B (zh) 手动吸奶器
JP7210766B2 (ja) 搾乳器
CN114401755B (zh) 吸奶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