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05224B - 一种利于散热的封闭机柜及其散热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于散热的封闭机柜及其散热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05224B
CN112105224B CN202010913373.3A CN202010913373A CN112105224B CN 112105224 B CN112105224 B CN 112105224B CN 202010913373 A CN202010913373 A CN 202010913373A CN 112105224 B CN112105224 B CN 11210522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heat dissipation
cabinet
air outlet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1337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05224A (zh
Inventor
谭张贤
徐宁
李元
付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Che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Che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Che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Che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1337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0522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052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052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052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052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00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gaseous coolant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136Forced ventilation, e.g. by fa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00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gaseous coolant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136Forced ventilation, e.g. by fans
    • H05K7/20145Means for directing air flow, e.g. ducts, deflectors, plenum or guid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于散热的封闭机柜及其散热方法,在箱体机柜内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与箱体机柜的顶部柜壁和底部柜壁相连接的第一和第二内侧立板,相互配合在箱体机柜内形成散热工作腔,发热元器件设于散热工作腔内,第一内侧立板左侧面与箱体机柜左侧壁之间空间形成进风通道,进风通道通过进风口与箱体机柜外界冷气流相连通,第一内侧立板上竖向设有多个连通进风通道和散热工作腔的注气口;各注气口分别不同发热强度的发热元器件;第二内侧立板与箱体机柜间形成出风通道;第二内侧立板上竖向设多个散热出气口。对元器件散热处理更加及时有效,不易形成局部积热现象,更大程度上的适应对更多更全面的元器件进行及时有效散热处理。

Description

一种利于散热的封闭机柜及其散热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热机柜,尤其是涉及一种利于散热的封闭机柜及其散热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在各种机电控制系统中,会存在有一些元器件,这些元器件被用于负责对外来输入的处理并向外输出,执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类似于泵和阀执行其各项功能操作,需要将热量及时从元器件中向外排出,以保证元器件能够长久稳定工作,而为了实现元器件热量散出,通常在用于存放元器件的机柜内部或外部设置用于元器件散热的散热装置,或在机箱内部通过设置流动风道将元器件表面上的热量持续带出,来实现元器件的降温。
公告日为2007年11月7日的授权专利号ZL200620047702.6公开了一种强制风冷型机柜。该发明专利通过在机柜内部设置隔板形成有一出风通道和一进风通道,两风道使得机柜内的气流组织呈上侧送风下侧出风模式,机柜外部冷空气从机柜上方进入,与设置在机柜内的发热元器件进行热交换后,通过抽风机将完成热交换过程后的热空气向外抽排,然而该专利在实际应用中,若需要大批量采购安装,因其进出风不同侧设计结构,每个机柜间需保持一定距离,否则出风口送出的热空气受间距影响导致无法及时散出,形成局部积热,因此占用空间大。
公开日为2018年8月24日的专利申请号201810150499.2公开了一种散热系统及服务器,该发明专利在其机柜内部设置有液冷散热装置和风冷散热装置,两者均固定安装在待散热器件外侧,两者均用于待散热器件散热,液冷散热装置通过热交换原理进行散热,风冷散热装置通过金属导热原理散热。然而该专利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液冷散热装置和风冷散热装置与待散热器件外侧形成有效紧密贴合才能进行后续散热,针对泵等一些外部形状不规则的发热零部件,外部贴合与固定不易实现,难以进行有效散热。
公告日为2019年5月24日的专利申请号ZL201610942366.X公开了一种液冷喷淋机柜及其液冷喷淋系统,该发明专利在其机柜内部设置有液冷喷淋系统和风冷散热模块,液冷喷淋系统采用油液介质并通过喷淋的方式将油液喷涂在机柜内部发热器件外表面,从而带走发热器件产生的热量,将携带热量的油液通过回收管回收,通过风冷散热模块对携带热量的油液进行降温,降温后的油液回流至液冷喷淋系统内。然而该专利在实际应用中,油液会对内部发热器件非金属外表面进行一定的腐蚀,促使油液变质,引起发热器件故障损毁,腐蚀后油液中掺有杂质,会引起油液管道和风冷散热模块中的管道堵塞。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散热机柜存在着对元器件散热不够及时,容易形成局部积热现象,难以更大程度上的适应对更多更全面的元器件进行及时有效散热等现状而提供的一种对元器件散热处理更加及时有效,不易形成局部积热现象,更大程度上的适应对更多更全面的元器件进行及时有效散热处理的利于散热的封闭机柜及其散热方法。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利于散热的封闭机柜,包括密封状的箱体机柜,其特征在于:在箱体机柜内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与箱体机柜的顶部柜壁和底部柜壁相连接的第一内侧立板和第二内侧立板,利用第一内侧立板和第二内侧立板相互之间形成的柜内空间在箱体机柜内形成散热工作腔,发热元器件设于散热工作腔内,第一内侧立板左侧面与箱体机柜左侧壁之间空间形成进风通道,进风通道通过进风口与箱体机柜外界冷气流相连通,第一内侧立板上竖向分布至少设有第一注气口和第二注气口,第一注气口和第二注气口均连通进风通道和散热工作腔;第一注气口和第二注气口分别用于对应冷却散热工作腔内不同发热强度的发热元器件;第二内侧立板右侧面与箱体机柜右侧壁之间空间形成出风通道,出风通道通过出风抽排口和出风抽排腔实现与箱体机柜外界冷气流相连通;第二内侧立板上竖向分布至少设有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第一出气口连通出风通道和出风抽排腔,第二出气口连通出风通道和散热工作腔,其中第二出气口用于带走散热工作腔内积蓄的热量热气向外抽排流出至出风通道中,出风通道中的热气经第一出气口被抽排至出风抽排腔,然后经出风抽排口进入外界;不同发热强度发热元器件中的重度发热元器件分布设于靠箱体机柜内底端区域处,第二注气口设于重度发热元器件所在靠箱体机柜内底端区域处的第一内侧立板上,第二出气口设于重度发热元器件所在靠箱体机柜内底端区域处的第二内侧立板上。在封闭的箱体机柜内,利用散热工作腔配合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对散热工作腔内的不同发热强度的发热元器件产生的热量热气向外抽排流出至外界冷气中,整个散热处理过程不受箱体机柜外部横向空间结构分布影响,可以获得更好的箱体机柜场地空间排布设置灵活有效性,占用空间小;更好的有效保证对散热工作腔内不同发热强度的发热元器件的进出风定向流向冷却效果。对元器件散热处理更加及时有效,对冷气流的利用率更高,不易形成局部积热现象,更大程度上的适应对更多更全面的元器件进行及时有效散热处理。
作为优选,所述的进风通道上端贯穿箱体机柜顶端并与外界冷气流相连通,进风通道下端通至箱体机柜内底壁面。提高整个进风通道对散热工作腔内冷气流的流通覆盖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内侧立板下端部与箱体机柜内底壁之间形成具有连通进风通道和散热工作腔的第三注气口。在散热工作腔最底端连通进风通道,提高整个进风通道对散热工作腔内冷气流的流通覆盖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的出风通道上端贯穿箱体机柜顶端并与外界冷气流相连通,出风通道下端通至箱体机柜内底壁面。在散热工作腔最底端连通出风通道,提高整个进风通道对散热工作腔内发热元器件产生的热气流全面带走散热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的发热元器件包括轻微发热元器件和重度发热元器件,在散热工作腔内轻微发热元器件采用分布设于重度发热元器件上方位置处的空间分布结构,重度发热元器件设于靠箱体机柜内底端区域处。提高散热工作腔内的不同发热强度的发热元器件进行更合理的进出风流冷却散热处理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的重度发热元器件发热区内设有第二注气口、第三注气口、第二出气口和第三出气口。提高对重度发热元器件发热区的进出风流冷却散热处理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内侧立板和第二内侧立板底端两侧均具有三角形缺口,其中第一内侧立板底端处的两个第一三角形缺口用于形成底端两个第三注气口,第二内侧立板底端处的两个第二三角形缺口用于形成底端两个第三出气口。提高对重度发热元器件发热区的进出风流冷却散热处理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的散热工作腔内上端处设有整体成倾斜状设置的抽排流道挡板,抽排流道挡板底端固定封闭连接在第二侧立板左侧面上并与第一出气口相连通,第一出气口设于抽排流道挡板底端上方处,抽排流道挡板上端与散热工作腔内顶面固定封闭连接,出风抽排口设于倾斜状设置的抽排流道挡板上方,形成热气流向出风抽排口外流动的出风抽排腔,第一出气口连通出风通道和出风抽排腔,出风抽排口用于对出风抽排腔内的热气流抽排至外界冷气中。提高出风通道的出风抽排导流空间面积,提高对各发热元器件冷却处理后产生的热量出风引流引出至出风抽排口外进入外界冷空气中的引流导向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的箱体机柜在机柜顶端设有备用风扇,备用风扇设于散热工作腔所在区域的机柜顶端壁上,备用风扇用于箱体机柜内散热发现故障时的备用风冷强制散热。提高机柜内散热发生故障时的备用散热处理方案,减缓散热处理故障发生后箱体机柜内部积热问题产生,提高散热处理使用安全可靠性。
本发明的另一个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封闭机柜散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正常使用时散热处理方法和故障时散热处理方法;
A1.正常使用时,外界冷气流从上述技术方案之一所述进风通道的上端进风口进入密封的箱体机柜内;
A2.外界冷气流从进风通道内向下流动时,一部分冷气气流从上述技术方案之一所述的第一注气口流入上述技术方案之一所述的散热工作腔内,实现外界冷气流从上至下的全方位覆盖所述的散热工作腔内部空间并带走轻微发热元器件发热产生的热量气流;
A3.外界冷气流从进风通道内向下流动时,另一部分冷气气流从上述技术方案之一所述的第二注气口流入上述技术方案之一所述的散热工作腔内,实现冷气流对重度发热元器件的全方位覆盖并带走重度发热元器件发热产生的热量气流;
A4.外界冷气流从进风通道内向下流动时,另一部分冷气气流从上述技术方案之一所述的第三注气口流入上述技术方案之一所述的散热工作腔内,实现冷气流对重度发热元器件的全方位覆盖并带走重度发热元器件发热产生的热量气流;
A5.上述第A2步骤~第A4步骤完成热交换后形成的热气流从上述技术方案之一所述的第二出气口和第三出气口处进入上述技术方案之一所述的出风通道中并向上流动;
A6.出风通道中的热气流向上流动至上述技术方案之一所述的第一出气口时,向上流动的热气流经过第一出气口进入上述技术方案之一所述的出风抽排腔内,热气流继续从出风抽排口处向外抽排流出;
A7.在出现散热故障时,上述技术方案之一所述的备用风扇开始启动转动工作,进风通道内的上段气流和下段气流在备用风扇的启动转动工作气流带动作用下启动执行上第A2步骤~第A4步骤;
A8.上述技术方案之一所述的出风通道内的气流在备用风扇的启动转动工作气流带动作用下向下流动并从上述技术方案之一所述的第二出气口和第三出气口处进入上述技术方案之一所述的散热工作腔内;
A9.位于散热工作腔内的下部气流向上流动并从上述技术方案之一所述的备用风扇处向外流出至外界冷气中,在上升气流向外界流出的流动过程中,上升气流带走上述技术方案之一所述的轻微发热元器件和重度发热元器件发热产生的热量气流,减缓故障引发的箱体机柜内部积热问题;
上述步骤中,故障时散热处理方法依据故障是否产生而执行,并非必须执行步骤,在正常使用状态时,仅执行上述正常使用时散热处理方法相关步骤。
采用上送上回散热冷却处理形式,避免了箱体机柜布局过密并采用下侧或水平外侧送出热气流时,热气流无法及时散出,使得自身及周围邻近机柜受外部积热危害,能有效地隔绝内部元器件工作时产生的噪音。在封闭的箱体机柜内,利用散热工作腔配合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对散热工作腔内的不同发热强度的发热元器件产生的热量热气向外抽排流出至外界冷气中,整个散热处理过程不受箱体机柜外部横向空间结构分布影响,可以获得更好的箱体机柜场地空间排布设置灵活有效性,占用空间小。
作为优选,所述进风口处的进风供给冷气流压力大于散热工作腔内环境气体的压力,所述出风口处的出风抽排口抽排热气流压力小于散热工作腔内环境气体的压力;进风供给冷气流压力和出风抽排口抽排热气流压力均按前述配置或选其一按前述配置。提高进风通道和 /或出风通道的风流压力导向效果,提高散热安全可靠有效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第一内侧板上设有多个注气口使得冷气流能全方位覆盖机柜内部空间,多个注气口分布于第一内侧板上的位置正对工作腔内发热元器件的安装位置,能够使得不同发热大小的元器件产生的热量都能及时被冷气流所带走并向外排出;本发明内气流布置采用上送上回形式,避免了机柜布局过密并采用下侧或水平外侧送出热气流时,热气流无法及时散出,使得自身及周围邻近机柜受外部积热危害,本发明在机柜内部设有备用风扇,使得机柜内发生散热故障时,能够实现向外排风,减缓故障引发的机柜箱体内部积热问题,本发明机柜密封,能有效防止环境中的灰尘等污染物进入机柜内部,特别适用于半导体行业等高洁净度需求的场合,还能有效地隔绝内部元器件工作时产生的噪音。在封闭的箱体机柜内,利用散热工作腔配合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对散热工作腔内的不同发热强度的发热元器件产生的热量热气向外抽排流出至外界冷气中,整个散热处理过程不受箱体机柜外部横向空间结构分布影响,可以获得更好的箱体机柜场地空间排布设置灵活有效性,占用空间小;更好的有效保证对散热工作腔内不同发热强度的发热元器件的进出风定向流向冷却效果。对元器件散热处理更加及时有效,不易形成局部积热现象,更大程度上的适应对更多更全面的元器件进行及时有效散热处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利于散热的封闭机柜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利于散热的封闭机柜中第一内侧立板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利于散热的封闭机柜中第二内侧立板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利于散热的封闭机柜在正常工作时内部流场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利于散热的封闭机柜在出现散热故障时内部流场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种利于散热的封闭机柜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一种利于散热的封闭机柜,包括密封状的箱体机柜01,在箱体机柜内部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固定有与箱体机柜01的顶部柜壁和底部柜壁相连接的第一内侧立板5和第二内侧立板8,利用第一内侧立板5和第二内侧立板8相互之间形成的柜内空间在箱体机柜01内形成散热工作腔13,发热元器件安装于散热工作腔13内,第一内侧立板5左侧面与箱体机柜01左侧壁之间空间形成进风通道3,进风通道3通过进风口与箱体机柜01外界冷气流相连通,外界冷气流的供给方式可以采用如下几种方式:既可以令环境气流自然经进风口流入进风通道,也可以采用鼓风机等装置建立大于散热工作腔内环境气体的压力向所述进风口供给冷气流,也还可以采用集中供给冷气流的空调装置经过管道向所述进风口供给冷气流,更有效的隔离分开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第一内侧立板5上竖向分布开有至少第一注气口6和第二注气口14,第一注气口6和第二注气口14均连通进风通道3和散热工作腔13;第一注气口6和第二注气口14分别用于对应冷却散热工作腔13内不同发热强度的发热元器件,其中第一注气口6用于对应冷却散热工作腔13内轻微发热元器件11产生的热量,第二注气口14对应冷却散热工作腔13内重度发热元器件12产生的热量;第二内侧立板8右侧面与箱体机柜01右侧壁之间空间形成出风通道10,出风通道10通过出风抽排口2与箱体机柜01外界冷气流相连通;第二内侧立板8 上竖向分布至少开有第一出气口9和第二出气口16,第一出气口9连通出风通道10和出风抽排腔71,第二出气口16连通出风通道10和散热工作腔13,不同发热强度发热元器件中的重度发热元器件分布设于靠箱体机柜内底端区域处,第二注气口14设于重度发热元器件所在靠箱体机柜内底端区域处的第一内侧立板5上,第二出气口16设于重度发热元器件所在靠箱体机柜内底端区域处的第二内侧立板8上;其中第二出气口16用于带走散热工作腔 13内积蓄的热量热气向外抽排流出至出风通道10中,出风通道10中的热气经第一出气口9 被抽排至出风抽排腔71,然后经出风抽排口2进入外界。箱体机柜01除进风口、出风抽排口2和备用风扇4这3个地方能与外界冷气连通之外,其余部位全部为密封封闭结构,更好的有效保证对散热工作腔13内不同发热强度的发热元器件的进出风定向流向冷却效果。进风通道3上端贯穿箱体机柜01顶端并与外界冷气流相连通,进风通道3下端通至箱体机柜 01内底壁面。第一内侧立板5下端部与箱体机柜01内底壁之间形成具有连通进风通道3和散热工作腔13的第三注气口15(见图4、图5)。出风通道10上端贯穿箱体机柜01顶端并与外界冷气流相连通,出风通道10下端通至箱体机柜内底壁面。发热元器件包括轻微发热元器件11和重度发热元器件12,在散热工作腔内轻微发热元器件11采用分布设于重度发热元器件12上方位置处的空间分布结构,重度发热元器件12设于靠箱体机柜01内底端区域处。重度发热元器件12发热区内设有第二注气口14、第三注气口15、第二出气口16和第三出气口17(见图1、图4、图5)。由于轻微发热元器件11的发热量小,气流经过轻微发热元器件11后的温升小,这种气流对于重度发热元器件仍然具有冷却效果;设置轻微发热元器件11位于重度发热元器件12上方,并且配合散热工作腔13内自上而下的气流方向,可以令流经轻微发热元器件11的气流继续经过重度发热元器件12,使其继续冷却重度发热元器件12,从而提高了冷却气流的利用率,同时避免重度发热元器件12散发的热气影响轻度发热元器件11。
第一内侧立板5和第二内侧立板8底端两侧均具有三角形状的缺口,其中第一内侧立板5底端处两个第一三角形缺口51用于配合箱体机柜01底端内底面形成底端两个第三注气口15,第二内侧立板8底端处两个第二三角形缺口81用于配合箱体机柜01底端内底面形成底端两个第三出气口17。散热工作腔13内上端处安装连接有整体成倾斜状设置的抽排流道挡板7(见图1、图4、图5),抽排流道挡板7底端固定封闭连接在第二侧立板8左侧面上并与第一出气口9相连通,第一出气口9开于抽排流道挡板7底端上方处,抽排流道挡板 7上端与散热工作腔13内顶面固定封闭连接,出风抽排口2设置于倾斜状设置的抽排流道挡板7上方,形成热气流向出风抽排口2外流动的出风抽排腔71,第一出气口9连通出风通道10和出风抽排腔71,出风抽排口2用于对出风抽排腔71内的热气流抽排至外界冷气中,提高出风通道的出风抽排导流空间面积。出风抽排口2处安装设置有抽排扇和/或抽排风机,经出风抽排口2被抽排的热气流可以通过管道引流至不影响机柜散热的区域。如果箱体机柜01内的气体流道受到灰尘或异物堵塞,或者进风通道3连接的的鼓风机、出风抽排口 2连接的抽排扇等发生故障,会导致箱体机柜01内的积热不能及时排出造成散热故障,为了防止散热故障危害机柜内部设备安全,箱体机柜01在机柜顶端安装有备用风扇4,备用风扇4安装设于散热工作腔13所在区域的机柜01顶端壁上,备用风扇4用于箱体机柜内散热发现故障时的备用风冷强制散热。第一注气口6、第二注气口14、第三注气口15、第一出气口9、第二出气口16和第三出气口17所采用的气口数量、气口排列形状和/或气口本身形状结构均可根据箱体机柜实际安装设置的发热元器件具体情况而灵活设置确定。进风通道 3的水平截断面分布结构为平行箱体机柜01的水平深度方向设置(见图6),整体为长方体进风通道结构,进风通道的长边基本接近于箱体机柜01的前后壁体之间距离,提高进风通道的进风流通量与进风冷却面;同样的出风通道10也采用与进风通道3相同或相近通道结构,仅在出风通道上段处通过设置出风抽排腔71将最终出风气流引流引出到出风抽排口2(见图 1、图4、图5、图6)。进风通道3的横截断面采用为扁平的长方形进风通道结构,其中长方形进风通道的短边与机柜01的前后端内壁相靠近(见图6),长方形进风通道的长边并行于机柜01的侧边内壁且基本接近机柜01内的前后两端设置,形成比较狭窄的进风流道,充分保证第一注气口6和第二注气口14的注气流量而不会使得冷气难以进入流动途中的旁支设置的第一注气口6,也更大程度上的提高对安装设于散热工作腔13内的轻微发热元器件11和重度发热元器件12的有效散热效率。
实施例2:
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一种封闭机柜散热方法,包括如下正常使用时散热处理方法和故障时散热处理方法;
A1.正常使用时(见图4内部流场示意图),外界冷气流从实施例1所述进风通道的上端进风口进入密封的箱体机柜内;
A2.外界冷气流从进风通道内向下流动时,一部分冷气气流从实施例1所述的第一注气口流入实施例1所述的散热工作腔内,实现外界冷气流从上至下的全方位覆盖所述的散热工作腔内部空间并带走轻微发热元器件发热产生的热量气流;
A3.外界冷气流从进风通道内向下流动时,另一部分冷气气流从实施例1所述的第二注气口流入实施例1所述的散热工作腔内,实现冷气流对重度发热元器件的全方位覆盖并带走重度发热元器件发热产生的热量气流;
A4.外界冷气流从进风通道内向下流动时,另一部分冷气气流从实施例1所述的第三注气口流入实施例1所述的散热工作腔内,实现冷气流对重度发热元器件的全方位覆盖并带走重度发热元器件发热产生的热量气流;
A5.上述第A2步骤~第A4步骤完成热交换后形成的热气流从第二出气口和第三出气口处进入实施例1所述的出风通道中并向上流动;
A6.出风通道中的热气流向上流动至实施例1所述的第一出气口时,向上流动的热气流经过第一出气口进入实施例1所述的出风抽排腔内,热气流继续从出风抽排口处向外抽排流出;
A7.在出现散热故障时(见图5内部流场示意图),实施例1所述的备用风扇开始启动转动工作,进风通道内的上段气流和下段气流在备用风扇的启动转动工作气流带动作用下启动执行上第 A2步骤~第A4步骤;
A8.实施例1所述的出风通道内的气流在备用风扇的启动转动工作气流带动作用下向下流动并从实施例1所述的第二出气口和第三出气口处进入实施例1所述的散热工作腔内;
A9.位于散热工作腔内的下部气流向上流动并从实施例1所述的备用风扇处向外流出至外界冷气中,在上升气流向外界流出的流动过程中,上升气流带走实施例1所述的轻微发热元器件和重度发热元器件发热产生的热量气流,减缓故障引发的箱体机柜内部积热问题;
上述步骤中,故障时散热处理方法依据故障是否产生而执行,并非必须执行步骤,在正常使用状态时,仅执行上述正常使用时散热处理方法相关步骤。
进风口处的进风供给冷气流压力大于散热工作腔内环境气体的压力,所述出风口处的出风抽排口抽排热气流压力小于散热工作腔内环境气体的压力;进风供给冷气流压力和出风抽排口抽排热气流压力均按前述配置或选其一按前述配置。也即采用大于散热工作腔内环境气体的压力向所述进风口供给冷气流,和/或采用小于散热工作腔内环境气体的压力从所述出风抽排口抽排热气流。其他同实施例1相同。
在本发明位置关系描述中,出现诸如术语“内”、“外”、“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或者位置关系的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方便描述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以上内容和结构描述了本发明产品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属于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之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9)

1.一种利于散热的封闭机柜,包括密封状的箱体机柜,其特征在于:在箱体机柜内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与箱体机柜的顶部柜壁和底部柜壁相连接的第一内侧立板和第二内侧立板,利用第一内侧立板和第二内侧立板相互之间形成的柜内空间在箱体机柜内形成散热工作腔,发热元器件设于散热工作腔内,第一内侧立板左侧面与箱体机柜左侧壁之间空间形成进风通道,进风通道通过进风口与箱体机柜外界冷气流相连通,第一内侧立板上竖向分布至少设有第一注气口和第二注气口,第一注气口和第二注气口均连通进风通道和散热工作腔;第一注气口和第二注气口分别用于对应冷却散热工作腔内不同发热强度的发热元器件;第二内侧立板右侧面与箱体机柜右侧壁之间空间形成出风通道,出风通道通过出风抽排口和出风抽排腔实现与箱体机柜外界冷气流相连通;第二内侧立板上竖向分布至少设有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第一出气口连通出风通道和出风抽排腔,第二出气口连通出风通道和散热工作腔,其中第二出气口用于带走散热工作腔内积蓄的热量热气向外抽排流出至出风通道中,出风通道中的热气经第一出气口被抽排至出风抽排腔,然后经出风抽排口进入外界;不同发热强度发热元器件中的重度发热元器件分布设于靠箱体机柜内底端区域处,第二注气口设于重度发热元器件所在靠箱体机柜内底端区域处的第一内侧立板上,第二出气口设于重度发热元器件所在靠箱体机柜内底端区域处的第二内侧立板上;所述的箱体机柜在机柜顶端设有备用风扇,备用风扇设于散热工作腔所在区域的机柜顶端壁上,备用风扇用于箱体机柜内散热发现故障时的备用风冷强制散热,备用风扇工作时,备用风扇向外抽排,外界冷气流分别通过进风通道进入散热工作腔和通过出风通道逆向进入散热工作腔。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于散热的封闭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风通道上端贯穿箱体机柜顶端并与外界冷气流相连通,进风通道下端通至箱体机柜内底壁面;所述的出风通道上端贯穿箱体机柜顶端并与外界冷气流相连通,出风通道下端通至箱体机柜内底壁面。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于散热的封闭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内侧立板下端部与箱体机柜内底壁之间形成具有连通进风通道和散热工作腔的第三注气口。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于散热的封闭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热元器件包括轻微发热元器件和重度发热元器件,在散热工作腔内轻微发热元器件采用分布设于重度发热元器件上方位置处的空间分布结构。
5.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于散热的封闭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重度发热元器件发热区内设有第二注气口、第三注气口、第二出气口和第三出气口。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于散热的封闭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内侧立板和第二内侧立板底端两侧均具有三角形缺口,其中第一内侧立板底端处的两个第一三角形缺口用于形成底端两个第三注气口,第二内侧立板底端处的两个第二三角形缺口用于形成底端两个第三出气口。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于散热的封闭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工作腔内上端处设有整体成倾斜状设置的抽排流道挡板,抽排流道挡板底端固定封闭连接在第二侧立板左侧面上并与第一出气口相连通,第一出气口设于抽排流道挡板底端上方处,抽排流道挡板上端与散热工作腔内顶面固定封闭连接,出风抽排口设于倾斜状设置的抽排流道挡板上方,形成热气流向出风抽排口外流动的出风抽排腔。
8.一种用于权利要求5或6所述封闭机柜的散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正常使用时散热处理方法和故障时散热处理方法
A1、正常使用时,外界冷气流从所述进风通道的上端进风口进入密封的箱体机柜内;
A2、外界冷气流从进风通道内向下流动时,一部分冷气气流从所述的第一注气口流入所述的散热工作腔内,实现外界冷气流从上至下的全方位覆盖所述的散热工作腔内部空间并带走发热元器件的轻微发热元器件发热产生的热量气流;
A3、外界冷气流从进风通道内向下流动时,另一部分冷气气流从所述的第二注气口流入所述的散热工作腔内,实现冷气流对重度发热元器件的全方位覆盖并带走重度发热元器件发热产生的热量气流;
A4、外界冷气流从进风通道内向下流动时,另一部分冷气气流从所述的第三注气口流入所述的散热工作腔内,实现冷气流对重度发热元器件的全方位覆盖并带走重度发热元器件发热产生的热量气流;
A5、上述第A2步骤~第A4步骤完成热交换后形成的热气流从所述的第二出气口和第三出气口处进入所述的出风通道中并向上流动;
A6、出风通道中的热气流向上流动至所述的第一出气口时,向上流动的热气流经过第一出气口进入所述的出风抽排腔内,热气流继续从出风抽排口处向外抽排流出;
A7、在出现散热故障时,所述的备用风扇开始启动转动工作,进风通道内的上段气流和下段气流在备用风扇的启动转动工作气流带动作用下启动执行上第A2步骤~第A4步骤;
A8、所述的出风通道内的气流在备用风扇的启动转动工作气流带动作用下向下流动并从所述的第二出气口和第三出气口处进入所述的散热工作腔内;
A9、位于散热工作腔内的下部气流向上流动并从所述的备用风扇处向外流出至外界冷气中,在上升气流向外界流出的流动过程中,上升气流带走所述的轻微发热元器件和重度发热元器件发热产生的热量气流,减缓故障引发的箱体机柜内部积热问题;
上述步骤中,故障时散热处理方法依据故障是否产生而执行,并非必须执行步骤,在正常使用状态时,仅执行上述正常使用时散热处理方法相关步骤。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封闭机柜的散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处的进风供给冷气流压力大于散热工作腔内环境气体的压力,和/或,所述出风抽排口抽排热气流压力小于散热工作腔内环境气体的压力。
CN202010913373.3A 2020-09-03 2020-09-03 一种利于散热的封闭机柜及其散热方法 Active CN1121052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13373.3A CN112105224B (zh) 2020-09-03 2020-09-03 一种利于散热的封闭机柜及其散热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13373.3A CN112105224B (zh) 2020-09-03 2020-09-03 一种利于散热的封闭机柜及其散热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05224A CN112105224A (zh) 2020-12-18
CN112105224B true CN112105224B (zh) 2022-08-30

Family

ID=737577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13373.3A Active CN112105224B (zh) 2020-09-03 2020-09-03 一种利于散热的封闭机柜及其散热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0522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39466B (zh) * 2021-01-26 2022-04-29 武汉恒安数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气体灭火控制器
CN112732043A (zh) * 2021-02-01 2021-04-30 范衍琴 一种计算机系统集成设备
CN113795128A (zh) * 2021-10-20 2021-12-14 重庆金山医疗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可散热的紧凑电气箱体及微创手术机器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83702C (zh) * 2005-06-04 2008-04-23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服务器改良结构
CN201601942U (zh) * 2010-02-08 2010-10-06 王兆元 一种按需配冷的数据中心机房散热系统
CN101790300B (zh) * 2010-02-08 2012-05-23 王兆元 一种按需配冷的数据中心机房散热系统
CN102566711A (zh) * 2010-12-09 2012-07-11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服务器机柜
CN104202945A (zh) * 2014-08-13 2014-12-10 深圳市图腾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机柜和数据中心机房
CN204205917U (zh) * 2014-10-28 2015-03-11 沈阳远大电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整体式的高压变频器机柜
CN105186591B (zh) * 2015-07-16 2018-04-24 许继电源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机柜和具有该充电机柜的充换电站设备
CN205793911U (zh) * 2016-05-31 2016-12-07 苏州汇川技术有限公司 电力设备机柜散热结构
CN206237721U (zh) * 2016-11-02 2017-06-09 嵊州市新科扬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转杯纺纱机的电器箱结构
KR102004356B1 (ko) * 2018-01-03 2019-10-01 주식회사 제이오텍 안전 캐비닛
CN109688764B (zh) * 2018-12-21 2020-07-24 华为数字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机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05224A (zh) 2020-1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05224B (zh) 一种利于散热的封闭机柜及其散热方法
CN218129587U (zh) 一种磁疗主机的冷却系统
CN208739497U (zh) 一种散热性能好的自动化控制柜
CN110337221A (zh) 一种机电设备用散热装置
CN106055047A (zh) 一种计算机装置
CN114497809A (zh) 下箱体、电池箱和电池柜
CN211406687U (zh) 快速散热通信机柜
CN213746907U (zh) 底板组件及烹饪器具
US20240015927A1 (en) Water cooling device
CN202050625U (zh) 一种电力电子设备散热系统
CN216450012U (zh) 计算机防尘散热设备
CN217445728U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电气柜
CN216313693U (zh) 一种具备高效风冷散热功能的通讯柜
CN212231753U (zh) 一种易散热的电磁加热装置
CN212515585U (zh) 计算机散热机箱
KR100778569B1 (ko) 버스의 냉각 팬 성능 향상 장치
CN210897397U (zh) 一种电池组散热柜
CN220705917U (zh) 一种泵组的水冷系统散热装置
CN217435503U (zh) 冷却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6102388B (zh) 一种用于顶部通风的防水风道装置及电气柜
CN210075879U (zh) 电器设备降温装置
CN216795552U (zh) 吸油烟机控制板散热装置及应用其的吸油烟机
CN213151387U (zh) 一种墙体内嵌式高安全性配电箱
CN219574721U (zh) 一种防尘散热的机箱
CN217742109U (zh) 一种高效散热系统集成控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