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97916A - 一种医疗防疫测温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医疗防疫测温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97916A
CN112097916A CN202010969670.XA CN202010969670A CN112097916A CN 112097916 A CN112097916 A CN 112097916A CN 202010969670 A CN202010969670 A CN 202010969670A CN 112097916 A CN112097916 A CN 1120979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temperature
mobile terminal
information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6967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97916B (zh
Inventor
周清峰
张世标
叶树强
范智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096967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97916B/zh
Publication of CN1120979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979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979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979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5/00Radiation pyrometry, e.g. infrared or optical thermometry
    • G01J5/0022Radiation pyrometry, e.g. infrared or optical thermometry for sensing the radiation of moving bodies
    • G01J5/0025Living bodi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5/00Radiation pyrometry, e.g. infrared or optical thermometry
    • G01J5/02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1J5/04Casing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KMEASURING TEMPERATURE; 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THERMALLY-SENSITIVE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K1/00Details of thermomet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types of thermometer
    • G01K1/02Means for indicating or record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mometers
    • G01K1/024Means for indicating or record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mometers for remote indica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Measur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Diagnosis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防疫测温系统,所述医疗防疫测温系统至少包括测温仪,还包括通行人员温度管理模块,其可响应于车辆进入车辆排队区域来获取该车辆的相关信息,并以预设的通行允许判断规则对所述相关信息与由被测者主动报备的通行请求信息进行处理,在判断得出其满足所述通行允许判断规则时,抬杆放行,其中,所述相关信息至少包括所述测温仪在无需车辆停车等待和/或摇下车窗的情况下所获取到的关于车内每个人员的温度数据。

Description

一种医疗防疫测温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疗防疫测温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体温是显示人体生命体征最为重要的一个表征。发热也是SARS、禽流感、甲型H1N1型流感等传染病重要的首发症状,而体温监测则是诊断此类病例的首要环节。因此,在疾病预防和临床中,体温测量结果能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病情,并对治疗方案起到相应的参考作用。物体温度与物体辐射度、物体发射率等相关,其中,物理辐射度又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灰尘颗粒、水蒸气,红外辐射有着强烈的吸收性。在测温距离的增加下,测温器件对于辐射的感知能力也受到了直接的影响,如果被测对象温度是确定的,在测量距离、目标物发射率、环境温度的影响下,测温器感受到的物体温度也会出现差异,这必然会降低测量的精度。
呼吸道传染病防控期间,在各高速公路服务区、收费站、省界主线等均设有联合检疫防疫站点或体温检测点,防疫人员需对行车路线及车中个人人员的个人信息等多项数据进行登记,同时,还需利用手持体温测试仪逐个对所有抵达人员进行体温检测。部分人员可能因为在车内长期开空调,检查时的体温可能略高而被要求停车等待复检。整体通行速度缓慢,常常出现排队数百米的情况。此外,所有车辆都需走人工通道逐一进行检查,目前各高速公路收费站均推行ETC(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人工通道数量大幅缩减,即,防疫期间的可通行通道有限,拥堵问题加剧。
目前在火车站或地铁站已有用于监测人群体温的摄像装置,此类摄像装置主要是通过红外热成像来实现人群中异常体温人体的监测。然而面对车辆内人员,来源于人体的数据信号,基本上被来源于车辆的数据信号或来源于周边环境的数据信号所遮盖,根本无法实现在高速路口对车辆内人员的不停车测温。
针对该问题,现有技术中如公开号为CN102147835A的专利文献提出了一种用于出入境口岸司机体温自动测量系统及其实现方法。该系统包括和数据处理及传输装置作网络连接的车辆及高度检测装置、自动测温装置、车道通行控制装置和后台监控与管理系统;车辆及高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进入通道车辆的状况和检测车辆的高度,为测温操作提供车辆状态信息,为自动测温装置提供定位信息;自动测温装置确定司机面部位置,进而根据环境温度、湿度参数进行测温;后台监控与管理系统用于显示、存储数据、查询、报警、资料录入、系统联网及数据上传;其还采取了非接触感应开关调整司机坐姿和局部小气候环境营造的方法保证测温精度。
然而至少存在以下缺陷:现有的测温系统要么要求司机停靠测温,要么要求司机降窗测温,通行时间长且无法避免车内空调影响体温的问题;此外,此类测温系统对硬件的要求高,如测温机器人、车辆及高度检测装置、自动测温装置、车道通行控制装置等造价高、制造时间长的设备,不利于推广实施。
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发明人做出本发明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发明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发明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背景技术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测温系统至少存在的以下不足:现有的测温系统要么要求司机停靠测温,要么要求司机降窗测温,通行时间长且无法避免车内空调影响体温的问题;此外,此类测温系统对硬件的要求高,如测温机器人、车辆及高度检测装置、自动测温装置、车道通行控制装置等造价高、制造时间长的设备,不利于推广实施;以及,人工通道数量少,防疫期间的可通行通道有限,拥堵问题加剧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医疗防疫测温系统,所述医疗防疫测温系统至少包括测温仪,还包括通行人员温度管理模块,其可响应于车辆进入车辆排队区域来获取该车辆的相关信息,并以预设的通行允许判断规则对所述相关信息与由被测者主动报备的通行请求信息进行处理,在判断得出其满足所述通行允许判断规则时,抬杆放行,其中,所述相关信息至少包括所述测温仪在无需车辆停车等待和/或摇下车窗的情况下所获取到的关于车内每个人员的温度数据。本申请所提出的医疗防疫测温系统,将耗时耗人力的测温以及信息登记的工作分散至各个通行人员来完成,通行人员可以提前主动报备通行请求信息,包括同车的所有通行人员的信息、车牌、目的地等等,极大地缩减了通行所需时间。同时,本申请中所提出的医疗防疫测温系统是基于现已有的ETC通行机制所提出的,利用智能移动终端对ETC卡的写卡操作权限,只要满足车辆安装有ETC且车内人员体温正常,即允许其快速通行,测温仪成本且大多借助于现已有的装置设备,可实施性强。同时ETC多条通道的利用,可以极大地缓解人工通道的通行压力。在测温过程中,车辆无需停车等待或是摇下车窗,相较于目前依赖于人工手持测温枪进行检查的方法,进一步缩减了通行所需时间。本申请所提出的医疗防疫测温系统,是在相对稳定的车内环境中对通行人员进行体温检测,被测者的所处环境以及活动状态易于确定,增强了测得的温度数据的准确性,可以基本避免车内空调影响体温的问题。此外,本申请所提出的医疗防疫测温系统可以保证所测得的温度数据是本人的真实测温,保障温度数据的真实性。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医疗防疫测温系统还包括智能移动终端,所述智能移动终端与所述测温仪均由被测者所操作,所述测温仪以其有线连接至智能移动终端的方式可与所述智能移动终端进行信息交互且可在不影响所述智能移动终端利用外部设备进行充电的情况下由所述智能移动终端为其提供电能。现已有的测温系统通常要求检查点设置多个自动化智能测温装置,但是此类测温系统对硬件的要求高,如测温机器人、车辆及高度检测装置、自动测温装置、车道通行控制装置等造价高、制造时间长的设备。对此,本申请所提出的医疗防疫测温系统中,需要走ETC快速通行的每个车辆只需单独配置一个测温仪,即可提前完成多项测温工作,并且可直接如日常通过的方式快速通过高速路口收费站。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测温仪还包括云服务平台,其用以采集经由所述智能移动终端所上传的定位信息和/或由被测者主动报备的通行请求信息,根据所述定位信息和/或所述通行请求信息确定该车辆所请求通行的至少一个通行检查点,并在所述通行请求信息满足预设的报备规则时将所述通行请求信息传输至在所述通行检查点所设置的至少一个通行人员温度管理模块。在呼吸道传染病防疫期间,想要上高速的通行人员,往往无法获知其欲途径的多个高速路口收费站的通行标准,无法确定车内人员及异地牌车辆是否都能够通过检查,导致常常出现车辆到达高速路口收费站后又折回的情况。对此,本申请所提出的医疗防疫测温系统,支持想要上高速的通行人员提前报备,云服务平台对报备的通行请求信息进行审核处理,即,可提前告知通行人员其是否满足至少除实时体温数据外的报备规则,也就是满足其欲途径的多个高速路口收费站的通行标准。可极大地避免不必要的通行拥堵,同时通行人员可明确通行的报备规则,从而节省了其不必要的时间,减轻了通行检查点的检查压力。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通行人员温度管理模块可将其所在的通行检查点的至少一个通行通道的通行数据传输至所述云服务平台,所述云服务平台可根据由所述智能移动终端所上传的定位信息和/或由被测者主动报备的通行请求信息,将其所对应的通行检查点处的各个通行通道的拥堵情况反馈至所述智能移动终端,以使得各通行通道的通行效率最大化。现已有的地图软件只能反映计划路线中某一路段的拥堵情况,然而高速路口收费站处往往设置有并行的多条通道,常常出现几个通道拥堵严重而另外几个通道资源过剩的问题。对此,本申请所提出的医疗防疫测温系统,要求欲通行车辆上传定位信息以及通行请求信息,结合现已有的设于高速路口收费站处的摄像设备,可以将目前的该通行检查点处的各个通行通道的拥堵情况、以及预测得到的预测拥堵情况都反馈至待通行的车辆。该通行人员温度管理模块,可以实时获取到现已有的设于高速路口收费站处的摄像设备,对其所采集到的图像信息进行分析,得出目前的该通行检查点处的各个通行通道的拥堵情况。该通行人员温度管理模块,将实时拥堵情况传输至云服务平台进行处理,云服务平台结合欲通行车辆上传的定位信息以及通行请求信息,对预设时间段内的拥堵情况进行预测,并将预测得到的拥堵情况反馈至待通行的车辆。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测温仪上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以及至少一个体温分析模块,所述体温分析模块可借助于所述智能移动终端对车内人员分别进行温度检测与可信度监督,并结合分别由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以及所述智能移动终端所采集到的第一至第三数据进行处理可得出与车内人员一一对应绑定的温度数据,所述温度数据是被测者在可信度监督下独立操作所测得的本人体温。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体温分析模块可借助于所述智能移动终端对车内人员分别进行温度检测与可信度监督,并结合分别由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所采集到的车内人员所测体温、由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所采集到的车内环境实际温度、以及由所述智能移动终端所采集到的车辆驾驶状态信息进行处理,可得出用以反映车内人员真实体温的与车内人员一一对应绑定的温度数据,所述温度数据是被测者在可信度监督下独立操作所测得的本人体温。
现已有的测温仪,例如额温枪、耳温计、电子体温计等,都未能考虑环境对人体温度测量结果的影响,如在较高温度环境中进行测量时,测量得到的测量体温是在环境中增加热量后得到的具有一定误差的温度。对此,在本申请所提出的医疗防疫测温系统中,在不同车内环境实际温度下,可以按照预设的体温测量分析函数,来将测量体温转换至车内人员真实体温,可靠地减少了不同环境下对人体温度测量结果真实度的影响。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医疗防疫测温系统还包括车载快速通行设备,所述车载快速通行设备被配置在车辆内且可与所述智能移动终端和/或设于通行检查点的车辆自动识别装置分别相通信连接,所述智能移动终端可根据其所处理得到的温度数据生成可动态更新的快速识别信息,并将其所生成的快速识别信息定时地更新至所述车载快速通行设备中,所述快速识别信息可用以指示当前车辆是否满足所述通行允许判断规则中对通行人员体温的要求。
现已有的测温系统,通常在采集到温度数据后,直接将温度数据传输至相关设备进行处理,然而在人员较多测温次数多时,温度数据庞大而导致处理速度较慢。对此,在本申请所提出的医疗防疫测温系统中,在进行测温后,是由智能移动终端实时地对已经测得的温度数据进行储存处理,一是分担了云服务平台的实时数据处理量,二是避免了数据延迟,更新不及时的问题。智能移动终端在本地就处理生成了可动态更新的快速识别信息,即类似于健康二维码的标签,快速识别信息可以是通过不同颜色或不同形状来区别人员体温正常与否。而在温度数据与智能移动终端生成的快速识别信息传输至云服务平台后,云服务平台再对温度数据进行处理,可对智能移动终端生成的快速识别信息进行核实。增强了系统可信度。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通行允许判断规则可以包括判断所述相关信息中进入到车辆排队区域的车辆中的实时人数与所述通行请求信息中所述被测者提前主动报备的车载人数是否相匹配。
由于被测者提前主动报备了车载人数以及各人员信息,在通过通行检查点之前的预设时间段内,或是通过通行检查点之后的预设时间段内,可以通过主动发出的测温请求,在测温的同时核对了车内人员信息,是否是所报备的通行人员。而在通过通行检查点时,通行检查点处设置的摄像设备会对车辆内人员数量进行检测。以此,在人数和人员信息均对应的情况下,即,说明了车辆内人员情况符合规定,可以防止不符合通行要求的人员偷藏在车内。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该医疗防疫测温系统还包括智能流量调节装置,该智能流量调节装置至少包括:电动口罩和由用户操作的智能移动终端,所述电动口罩至少包括通风配件和流量调节分析模块,其中,所述流量调节分析模块可与所述智能移动终端相无线连接而获得由所述智能移动终端处理后得到的当前使用情境和/或心电信号,并结合根据历史数据所生成的与至少一个当前使用情境具有关联关系的当前用户的心率变化曲线,可对在当前当前使用情境下的用户心率数据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所述流量调节分析模块可基于其预测结果来控制通风配件的气流量参数,实现以最小化设备能耗满足用户个性化的无级通风调节。
在高速公路的实际驾驶过程中,由于开窗噪音和车阻较大,通常车窗都一直关闭着,然而同时使得车内空气无法流通。尤其是在呼吸道传染病防控期间,在人多拥挤和空间相对封闭的环境如车内,还需要求佩戴口罩,加剧了车内人员憋闷感受。对此,在本申请所提出的该医疗防疫测温系统中,车内人员可通过佩戴本申请所提出的智能流量调节装置,一方面电动口罩主动送风调节,可以极大地改善车内人员舒适度;另一方面该智能流量调节装置可在超低功耗下实现对被测者的健康监测,尤其是可实现针对司机的驾驶安全监测。
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医疗防疫测温系统,所述医疗防疫测温系统至少包括测温仪,所述测温仪以其有线连接至智能移动终端的方式可与所述智能移动终端进行信息交互且可在不影响所述智能移动终端利用外部设备进行充电的情况下由所述智能移动终端为其提供电能。
现有技术中已提出利用USB接口/USB线与外部设备连接,来实现数据传输以及充电的技术方案,例如: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111238657A的专利文献所提出的一种与智能手机连接使用的便携式红外智能胶囊温度计,与公开号为CN102525426A的专利文献提出了一种具有通讯功能的红外线体温量测器,其通讯接口均可通过USB连接线与外部设备连线;又如公开号为CN104735221A的专利文献所提出的一种红外温度测量手机外设装置,与公开号为CN208780346U的专利文献所提出的一种智能手机红外温度计,均设置有U SB接头,用以与手机连接,进行信息传输和/或充电,即插即用。然而,上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缺陷:一是实用性差,完全凭借被测者决定测体温的时机,无法确定被测者在当前状态下是否适合测量体温,不同状态下体温差异较大;二是仅仅通过简单的阈值设置来实现自动报警,误报率高;三是无法适应长时间的使用需求,尤其是手机在充电时,需要拔下充电器再插上测温仪,测完后再拔下测温仪插上充电器,操作繁琐。对此,本申请所提出的医疗测温系统中所设计的测温仪,仅由智能移动终端来为其供电,其内部的双温度传感器,可以支持智能移动终端结合被测者所处的当前状态(当前状态可包括环境温度或是用户活动状态),来得出能够反映被测者真实体温的温度数据。并且本申请所提出的测温仪,可以全程与智能移动终端连接,满足持续的长时间的使用需求,同时,智能移动终端还可以随时充电。
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医疗防疫测温方法,所述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中的一个或几个:在监测到车辆进入车辆排队区域时,获取该车辆的相关信息;以预设的通行允许判断规则对所述相关信息与由被测者主动报备的通行请求信息进行处理;在判断得出其满足所述通行允许判断规则时,抬杆放行,其中,所述相关信息至少包括所述测温仪在无需车辆停车等待和/或摇下车窗的情况下所获取到的关于车内每个人员的温度数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所提出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下的测温仪的简化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所提出的医疗防疫测温系统的简化模块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所提出的医疗防疫测温方法的简化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医疗防疫测温系统。为便于理解本申请,如下结合图2对本申请的主要构架先简要说明:
本申请所提出的医疗防疫测温系统可以主要包括车辆相关设备、通行检查点相关设备和云服务平台。该车辆相关设备可以主要包括测温仪、智能移动终端、车载快速通行设备和智能流量调节装置(图中未示出)中的一个或几个。该通行检查点相关设备可以主要包括车辆自动识别装置、摄像设备和通行人员温度管理模块中的一个或几个。
该智能移动终端,可以指的是由被测者所操作的具备通信功能的微型计算机设备,其可以是可穿戴设备、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等。在本申请中,智能移动终端主要指的是智能手机。
该测温仪,可视为智能手机的配件,智能手机和测温仪都由车内的人员来操作。
该车载快速通行设备,可以指车内ETC卡相关设备或称车载单元(Onbo ardunit,OBU)/应答器(Transponder)/电子标签(Tag)。该车载快速通行设备一般安装于车辆前面的挡风玻璃上。
该车辆自动识别装置,可以指位于通行检查点处的车辆自动识别系统。该车辆自动识别装置可包括路边单元(Roadsideunit,RSU)、环路感应器、中心管理系统等。RSU安装于收费站旁边,环路感应器安装于车道地面下。中心管理系统有大型的数据库,存储大量注册车辆和用户的信息。
该摄像设备,可主要包括程控红外阵列光源装置和近红外热成像装置。该摄像设备设置在通行检查点。该摄像设备可利用近红外热成像技术,直接穿透车窗和贴膜对车内进行热成像。
该通行人员温度管理模块,可以指设置在通行检查点且其至少与车辆自动识别装置相通信连接的设备。该通行人员温度管理模块可以是中央处理器。
该云服务平台,可以指基于互联网的相关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常涉及通过互联网来提供动态易扩展且经常是虚拟化的资源。
为便于理解本申请,如下对本申请中所提及的部分术语进行相关说明:
车辆排队区域,可以是指提前划分的车辆在经过车辆自动识别装置之前必经的区域。该车辆的相关信息,可以是指所述通行人员温度管理模块利用车辆自动识别装置和/或摄像设备所获取到的信息,其至少包括关于车内每个人员的温度数据。通行允许判断规则,可以是指判断车内所有人员的体温是否满足预先设置的阈值,车内所有人员和所报备的人员信息是否符合,车内人数和所检测到的实时人数是否符合,和/或该车辆是否属于ETC可通行车辆。定位信息可以是指:移动通信系统通过特定的定位技术获取到的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例如经纬度坐标),其提供给移动用户本人、通信系统或第三方定位客户端,并借助一定的电子地图信息的支持,可以为移动用户提供与其位置相关的呼叫或非呼叫类业务。报备规则可以包括信息真实、十五日内未去过高风险地区等等。
如下先针对测温仪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该测温仪可以指的是至少具有红外线体温检测传感器的、依赖于外部设备(如智能移动终端)供电的智能手机附件。
所述测温仪上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以及至少一个体温分析模块。所述体温分析模块可以是设置在测温仪上。在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下,所述体温分析模块可以是设置在智能移动终端上的。进一步减少测温仪硬件成本及工艺复杂度,更有利于推广实施。同时,由于结构简单,消毒工作量少且消毒效果好,有利于重复回收利用。
所述体温分析模块可借助于所述智能移动终端对车内人员分别进行温度检测,并结合分别由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以及所述智能移动终端所采集到的第一至第三数据进行处理可得出与车内人员一一对应绑定的温度数据。
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可以是红外线体温检测传感器,用以采集第一数据,即,车内人员的测量体温。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可以是室内温度传感器,例如采用数字集成传感器做探头,配以数字化处理电路,从而将环境中的温度转换成与之相对应的标准模拟信号。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以采集第二数据,即车内环境实际温度。
由智能移动终端所得到的第三数据,即车辆驾驶状态信息,可以是由智能移动终端所处理得到的车速数据和行车时间记录等,可用以表示车辆处于熄火状态、车辆持续慢速行驶、车辆持续高速行驶等。
所述体温分析模块内预设有体温测量分析函数。体温测量分析函数指的是在相对稳定的检测环境下车内环境实际温度、测量体温与车内人员真实体温的相关函数,Y=(a1+a2T+a3T2)X+(b1+b2T+b3T2),其中,Y为车内人员真实体温,X为测量体温,a1、a2、a3、b1、b2以及b3为误差系数(其可以通过该类测温仪进行测温实验所确定的系数)。
如图1所示,该测温仪是通过双接头数据线连接至所述智能移动终端。双接头数据线的另一接头可以连接至充电头,随时为智能移动终端充电。
该测温仪上设置有防移动组件。该防移动组件的主体可以是贯穿出该测温仪壳体的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可被配置为在未受到外力作用时保持伸出状态,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缩回至该测温仪的壳体内部。所述弹性部件可在其首次受到压缩至外力作用撤除而恢复伸出状态的期间,输出该测温仪有效的信息。并在首次压缩后又恢复伸出状态的情况下,输出该测温仪无效的信息。
在本申请中,该测温仪可通过粘性部而相对固定在智能移动终端的背面上。即,该测温仪在经首次粘附固定在智能移动终端上后,若中途测温仪被被测者擅自拆除,即视为该测温仪无效。测温仪上设置的体温分析模块,可以被配置为只有在持续地检测到由该防移动组件所输出的测温仪有效信息的情况下,才允许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或第二温度传感器的启动或运作。
该测温仪可以包括多种外形结构,多种外形结构均要求其壳体至少一端面是能够贴附至智能移动终端例如手机背面上的一平整端面。这里提及的多种外形结构可以是根据现主流手机机型来设置的至少三种外形结构。该测温仪可以是不同长条形、方形或п形等。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或第二温度传感器可以是设置在该测温仪的一侧端部上,该端部可视为测温端部。
被测者在可信度监督下独立操作所测得的温度数据可以是指:在获得该测温仪后,先将测温仪通过数据线连接至手机;按照测温端部位于前置摄像头上方的方式,将测温仪贴附在手机的背面上;同时防移动组件被触发,输出该测温仪有效信息;该测温仪的体温分析模块在检测到该有效信息时,允许被测者点击手机屏幕上的测温按钮,指示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或第二温度传感器的启动或运作。即,被测者可以手持智能移动终端,前置摄像头对准面部,测温端部对准额头,在进行活体检测的同时,实现体温检测。活体检测可以避免拿照片替代等违规情况。可信度监督,可以是指在进行温度检测的同时进行人员识别,本申请所提出的可信度监督是可同样适用于车内包括正在驾驶的司机的所有乘客。
在可信度监督的设置下,可以保证是本人的真实测温,保障温度数据的真实性。
该体温分析模块还可被配置为在通行人员提前主动报备通行请求信息时,进行生物信息采集,可获取得到通行请求信息中每一位通行人员的生物信息数据。优选地,体温分析模块可将生物信息的入口转换为二维码,不同通行人员可用自己手机可识别二维码,进入人脸图像采集的入口,用各自手机完成其本人的信息填写和生物信息的采集。这里的生物信息可以指的是人脸图像信息。也可以指的是人脸图像和指纹两项。此处的人脸图像采集应包括面部的全方位扫描采集。
测温时,除司机之外的人员可以自持智能移动终端快速完成测温,若要求进行面部识别,即使司机邻座有乘客可以辅助拿着智能移动终端对准司机,但司机开车时难以保证测温时面部对准其屏幕,更难以独立完成测温。
对此,本申请该体温分析模块在确定通行人员信息与人脸图像数据相对应的情况下,提取多个人脸图像数据中的至少一个面部特征,并利用所述面部特征来实现测温仪进行体温检测时的人员鉴别。此处的面部特征的保存可以同时对应保存同车其他通行人员的面部特征,以使得人员鉴别过程的时间短且准确率高。进行人员鉴别时,可以优先分析面部朝向,继而针对该面部朝向所对应的面部特征,对图像进行处理,获取该面部特征对应的数据。此处的人员鉴别还可以包括要求录入核对指纹数据。优选地,温度采集优先于人员鉴别完成。即,在测温时,同时进行温度采集和人脸图像采集,再将两者传输至体温分析模块进行人员鉴别审核。在人员鉴别匹配时,保留该温度数据。测温过程中,可以是通过语音提示和/或倒计时的方式进行。操作快速,无需一直看着屏幕操作,可避免对驾驶人员的不必要干扰。
在上述设置下,本申请所提出的面部识别过程只需满足面部特征匹配即可,识别速度快,准确度高。同时,通行人员尤其是司机,无需面部正对屏幕,在高速路相对平稳的驾驶环境下,即可非常好地完成人员鉴别。司机的测温,既可以由邻座的乘客辅助完成,也可以由司机单手操作完成。
如下针对车载快速通行设备以及车辆自动识别装置进行说明:
车载快速通行设备中设置有蓝牙模块,其可与由通行人员所操作的智能移动终端相通信连接。该车载快速通行设备内至少存储有ETC通行相关的车辆识别信息、以及由所述智能移动终端所定时更新至车载快速通行设备的可动态更新的快速识别信息。
当车辆通过通行检查点时,环路感应器感知车辆,路边单元发出询问信号,车载快速通行设备做出响应,通行人员温度管理模块获取该车辆的相关信息。车载快速通行设备进行双向通信和数据交换。车载快速通行设备将其所存储的车辆识别信息与可动态更新的快速识别信息传输至车辆自动识别装置。车辆自动识别装置将车辆识别信息传输至中心管理系统,同时将快速识别信息传输至通行人员温度管理模块。通行人员温度管理模块所获取到的相关信息至少包括车牌、车内实际人数以及该快速识别信息。
中心管理系统将车辆识别信息如汽车ID号、车型等信息和数据库中相应信息进行比较判断,并将其判断结果反馈至车辆自动识别装置。
通行人员温度管理模块以预设的通行允许判断规则对所述相关信息与由被测者主动报备的通行请求信息进行处理。通行人员温度管理模块对快速识别信息进行识别,判断该车辆的快速识别信息包括人员信息、人数、是否符合通行允许判断规则,并将其判断结果反馈至车辆自动识别装置。
该车辆自动识别装置可根据不同情况来控制管理系统产生不同的动作,如计算机收费管理系统从该车的预付款项账户中扣除此次应交的过路费,如在满足ETC通行规则以及通行允许判断规则的情况下,指示抬杆放行。
如下针对摄像设备进行说明:
该摄像设备可以主要包括程控红外阵列光源装置和近红外热成像装置。该摄像设备主要用以采集车辆的相关信息中的进入到车辆排队区域的车辆中的实时人数信息。实时人数信息可以是通过设置在通行检查点处的至少一个摄像设备来确定的。
该摄像设备可利用近红外热成像技术,直接穿透车窗和贴膜对车内进行热成像。所述程控红外阵列光源装置可以位于通行通道的一侧,用于发出红外光。所述近红外热成像装置和可见光成像装置位于通行通道的另一侧,用于接收红外光并成像。所述程控红外阵列光源装置发出的红外光穿过待检测车辆后被所述近红外热成像装置接收。所述近红外热成像装置形成车辆内部图像,以此实现对实时人数的检测。
如下针对如3所示出的本申请所提出的医疗防疫测温方法进行说明:
所述医疗防疫测温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中的一个或几个:
S1:安装测温仪。
在获得该测温仪后,先将测温仪通过数据线连接至手机。
再按照测温端部位于前置摄像头上方的方式,将测温仪贴附在手机的背面上,同时防移动组件被触发,输出该测温仪有效信息。
该测温仪的体温分析模块在检测到该有效信息时,允许被测者点击手机屏幕上的测温按钮,指示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或第二温度传感器的启动或运作。
S2:报备通行请求信息。
通行人员可提前主动报备通行请求信息。通行请求信息可以至少包括同车的所有通行人员的信息、人数、车牌、目的地以及生物信息等。
在通行人员提前主动报备通行请求信息时,除了通行人员手动录入的信息外,需进行生物信息采集。体温分析模块可获取得到通行请求信息中每一位通行人员的生物信息数据。这里的生物信息可以指的是人脸图像信息。也可以指的是人脸图像和指纹两项。此处的人脸图像采集应包括面部的全方位扫描采集。
智能移动终端将其定位信息以及由被测者主动报备的通行请求信息上传至云服务平台。
针对生物信息数据的采集优选地:体温分析模块可将生物信息的入口转换为二维码。不同通行人员可用自己手机可识别二维码,进入人脸图像采集的入口。不同通行人员可用各自手机完成其本人的信息填写和生物信息的采集。
云服务平台根据所述定位信息和/或所述通行请求信息确定该车辆所请求通行的至少一个通行检查点。云服务平台在所述通行请求信息满足预设的报备规则时将所述通行请求信息传输至在所述通行检查点所设置的至少一个通行人员温度管理模块。
S3:在监测到车辆进入车辆排队区域时,获取该车辆的相关信息。
S301:在通行人员乘车前往通行检查点的过程中,测温仪会请求车内所有人员进行体温测量。由于前往通行检查点前未上高速,通行人员可以提前在停车的环境下进行可靠测量。测温过程中,也可以是通过语音提示和/或倒计时的方式进行。操作快速,无需一直看着屏幕操作,可避免对驾驶人员的不必要干扰。
在测温时,被测者可以手持智能移动终端,前置摄像头对准面部,测温端部对准额头,在进行活体检测的同时,实现体温检测。测温时同时进行了温度采集和人脸图像采集,两者被传输至体温分析模块进行人员鉴别审核。在人员鉴别匹配时,保留该温度数据。
所述智能移动终端可根据其所处理得到的温度数据生成可动态更新的快速识别信息。所述智能移动终端将其所生成的快速识别信息定时地更新至所述车载快速通行设备中。
S302:当车辆通过通行检查点时,环路感应器感知车辆,路边单元发出询问信号,车载快速通行设备做出响应,通行人员温度管理模块获取该车辆的相关信息。
车载快速通行设备做出响应可以指的是:车载快速通行设备进行双向通信和数据交换。具体而言:车载快速通行设备将其所存储的车辆识别信息与可动态更新的快速识别信息传输至车辆自动识别装置。
车辆自动识别装置将车辆识别信息传输至中心管理系统,同时将快速识别信息传输至通行人员温度管理模块。通行人员温度管理模块所获取到的相关信息至少包括车牌、车内实际人数以及该快速识别信息。
S4:以预设的通行允许判断规则对所述相关信息与由被测者主动报备的通行请求信息进行处理。所述相关信息至少包括所述测温仪在无需车辆停车等待和/或摇下车窗的情况下所获取到的关于车内每个人员的温度数据。
通行人员温度管理模块对快速识别信息进行识别,判断该车辆的快速识别信息包括人员信息、人数、是否符合通行允许判断规则,并将其判断结果反馈至车辆自动识别装置。同时,中心管理系统将车辆识别信息如汽车ID号、车型等信息和数据库中相应信息进行比较判断,并将其判断结果反馈至车辆自动识别装置。
S5:在判断得出其满足所述通行允许判断规则时,抬杆放行,
该车辆自动识别装置可根据不同情况来控制管理系统产生不同的动作,如计算机收费管理系统从该车的预付款项账户中扣除此次应交的过路费,如在满足ETC通行规则以及通行允许判断规则的情况下,指示抬杆放行。
本申请所提出的医疗防疫测温方法中的各步骤/操作可以表示可由硬件、计算机指令或其组合实现的一系列操作。在计算机指令的背景下,所述操作表示被存储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被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执行所述的操作。一般而言,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包括执行特定功能或实现特定数据类型的例程、程序、对象、部件、数据结构等。描述操作的顺序不旨在被解释为具有限制性,并且任何数目的所描述的操作可以任何顺序和/或并行地组合以实现所述过程。另外,测温仪、智能移动终端、车载快速通行设备、智能流量调节装置(和/或其所设置的若干处理器)、车辆自动识别装置、摄像设备、通行人员温度管理模块和云服务平台等,医疗防疫测温系统中各模块之间的数据传输过程可以在配置有可执行指令的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系统的控制下执行,并且可以被实现为代码(例如,可执行指令、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或者一个或多个应用),所述代码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处理器上统一地执行,或者通过硬件实现,或者通过上述两者的组合来实现。代码可以被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例如以计算机程序的形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可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的多个指令。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非临时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医疗防疫测温系统中各模块之间的数据传输过程可存储在计算机处理器的存储器中,并计算机处理器执行。
所描述的特征可以数字电子电路、或以计算机硬件、固件、软件或其组合来实现。设备可以被实现在由可编程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产品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有形地体现在信息载体中,例如在机器可读存储装置中;并且方法步骤可以由可编程处理器来执行,所述可编程处理器执行指令程序以通过操作输入数据和产生输出来执行所描述的实现方式的功能。所描述的特征可以有利地被实现在可在可编程系统上执行的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中,所述可编程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可编程处理器,所述至少一个可编程处理器被连接以从数据存储系统接收数据和指令并且向其传输数据和指令;至少一个输入装置;以及至少一个输出装置。计算机程序是可以直接或间接地用于计算机以执行某一活动或带来某一结果的一组指令。计算机程序可以任何形式的编程语言编写,包括编译型语言或解释型语言,并且所述计算机程序可以任何形式部署,包括作为独立式程序或作为模块、部件、子例程、或适合于在计算环境中使用的其他单元。
用于执行指令程序的适合处理器举例来讲包括通用微处理器和专用微处理器两者、以及任何种类的计算机的单处理器或多个处理器中的一个。一般而言,处理器将从只读存储器或随机存取存储器或者两者中接收指令和数据。计算机的必要元件是用于执行指令的处理器以及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的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一般而言,计算机将还包括用于存储数据文件的一个或多个大容量存储装置,或者操作性地连接以与之通信;这类装置包括磁盘,诸如内置硬盘和可移除盘;磁光盘;以及光盘。适合于有形地体现计算机程序指令和数据的存储装置包括所有形式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举例来讲包括:半导体存储器装置,诸如EPROM、EEPROM和闪存装置;磁盘,诸如内置硬盘和可移除盘;磁光盘;以及CD-ROM和DVD-ROM盘。处理器和存储器可以由A SIC(专用集成电路)补充或纳入到其中。
该处理器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核心,比如四核心处理器、八核心处理器等。处理器可以采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数字信号处理)、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PLA(Progra mmable Logic Array,可编程逻辑阵列)中的至少一种硬件形式来实现。处理器也可以包括主处理器和协处理器。主处理器是用于对在唤醒状态下的数据进行处理的处理器,也称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协处理器是用于对在待机状态下的数据进行处理的低功耗处理器。优选地,处理器还可以包括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处理器,该AI处理器可用于处理有关机器学习的计算操作。该处理器还可以具有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键盘以及输入输出接口等部件,以便进行输入输出。该服务器还可以包括其他用于实现设备功能的部件,在此不做赘述。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可以是对实施例1的进一步改进和/或补充,重复的内容不再赘述。在不造成冲突或者矛盾的情况下,其他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整体和/或部分内容可以作为本实施例的补充。如下针对本申请所提出的智能流量调节装置进行说明:
首先,针对现已有的电动口罩,其参数阈值的设置,通常是根据人体正常心率/呼吸频率来确定,超出阈值时即发出危险警示。然而,对于载客驾驶时的司机而言,路况不可控,常常可能出现突然被别车或是紧急刹车的情况,此时司机可能紧张而心率陡增。此时口罩因检测到异常心率而发出危险警示,不仅警示是不必要的,并且突然的警示可能增加司机紧张心理,影响驾驶。对此,本申请所提出的智能流量调节装置,在超低功耗下,可判定出佩戴口罩的使用情境,尤其对于在载客驾驶的司机而言,不仅能够在满足用户个性化的无级通风调节的需求上,避免非必要情况下的无效警示,并且还可借助于电动口罩上设置的多传感器,实现对用户的满足用户个性化的驾驶安全。当使用情景为日常使用时可根据用户活动状态与心率变化曲线之间的关联关系,对日常使用的用户心率数据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所述流量调节分析模块可基于其预测结果来控制通风配件的气流量参数。
该智能流量调节装置主要包括电动口罩、智能移动终端和车载系统。智能移动终端可分别与电动口罩、车载系统相无线连接。
所述智能流量调节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电动口罩上用以采集用户相关数据或用户所在环境数据的至少一个辅助部,所述智能流量调节装置还包括:一级处理器,可基于预储的一级启动规则来指示可用以采集二级及三级处理器所需数据的第一辅助部的开启时机;二级处理器,可基于预储的二级启动规则对由第一辅助部所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以指示可包括通风配件的第二辅助部的开启时机;三级处理器,可基于预储的三级启动规则对由第一至第二辅助部所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以指示第三辅助部的开启时机,以使得电动口罩可在满足无级通风调节的同时实现设备能耗最小化。所述流量调节分析模块可基于预储的四级启动规则对由第一至第三辅助部所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以指示第四辅助部的开启时机,并对由第一至第四辅助部所采集到的第一数据、第二数据、第三数据和第四数据中的一个或几个结合预储的数据库对用户状态进行分析,以此指示通风配件与麦克风配件中至少一个配件的运作状态和/或两者之间的配合运作状态。
至少一个智能移动终端可按照用户开启设置在所述电动口罩上的至少一个开关按钮的方式无线连接至所述电动口罩,并可通过所述电动口罩上基于一级启动规则所启动的第一辅助部对用户的识别过程而获取到由所述第一辅助部所处理得出的用户识别结果,在当前用户与电动口罩中预储的用户信息相匹配的情况下所述智能移动终端将其处理得到的当前使用情境信息传输至所述电动口罩。
所述配合运作状态可以是以指示通风配件的输出功率波动式降低的方式,指示各麦克风配件的启闭以及各麦克风配件所对应的声波传播方向的调节,以此使得当前用户在罩内发出的声音可以是以定向发声的方式传播至罩外。
该智能流量调节装置的调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中的一个或几个:
S1:确定电动口罩的当前使用情境信息和用户基本信息。
在电动口罩的最低能耗下确定电动口罩的当前使用情境信息和用户基本信息。一级启动规则可以是指:该少部分器件可以仅包括无线连接模块和用户识别模块中的一个或几个。
通过当前使用情境信息和用户基本信息,所述电动口罩可确定与当前使用情境信息以及用户基本信息相匹配的多项防护参数/多项防护阈值/多项防护条件。
至少一个智能移动终端可按照用户开启设置在所述电动口罩上的至少一个开关按钮的方式无线连接至所述电动口罩,并可通过所述电动口罩上基于一级启动规则所启动的用户识别模块对用户的识别过程而获取到由所述用户识别模块所处理得出的用户识别结果,在当前用户与电动口罩中预储的用户信息相匹配的情况下所述智能移动终端将为载客驾驶的当前使用情境信息传输至所述电动口罩。在当前用户与电动口罩中预储的用户信息相匹配的情况下,所述智能移动终端可将其预储的与当前用户相匹配的用户基本信息传输至所述电动口罩。基于一级启动规则,电动口罩可在其获取到当前使用情境信息和/或用户基本信息时指示所述用户识别模块关闭。
优选地,电动口罩上可以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关按钮。该开关按钮可以是用以控制电动口罩(至少包括用户识别模块)的启闭。用户识别模块可通过指纹、声纹、虹膜中的一个或几个生物识别技术来获取用户信息。优选地,用户识别模块可通过指纹来获取用户信息。单个电动口罩中预储有与之相绑定的一用户信息。用户识别过程,即,将从用户识别模块所获取得到的用户信息,与预储用户信息相比对,比对结果即为用户识别结果。用户识别结果可以包括匹配成功或匹配失败。智能手机可在启动车辆时与车载系统相连接,从而获取到为载客驾驶的当前使用情境信息。用户基本信息可以包括用户性别、年龄、体重、身高、病史等信息。
当用户未携带智能手机,用户开启电动口罩的开关按钮,电动口罩在开启后的预设时长内未连接到智能手机,电动口罩可进入日常使用模式。或是当用户未在车内,智能手机未连接车载系统时,智能手机主动连接至电动口罩,并指示电动口罩进入日常使用模式。日常使用模式可以是借助于处理器所采集到的用户活动状态/当前使用情境所控制通风配件的输出功率的调节。
S101:确定电动口罩为开启状态。
至少一个智能移动终端可以在启动车辆时主动无线连接至车载系统。智能移动终端将其连接车载系统的第一时间点结合预设的检查时间阈值来生成用以提醒用户及时开启电动口罩的指示信息。智能移动终端可自所述智能移动终端连接至车载系统的第一时间点起在预设的检查时间阈值内以其是否连接至电动口罩的方式检查电动口罩是否为开启状态。当该智能手机未在检查时间阈值内连接至电动口罩时,生成指示信息,用以提醒用户及时开启电动口罩。通过提醒,可督促司机佩戴好电动口罩,做好防护措施,提高安全保障。
S2:基于二级启动规则来指示电动口罩上所设置的通风配件开启。
二级启动规则可以指的是:在确定电动口罩的当前使用情境信息和用户基本信息时,开启电动口罩上分别设置在罩内外的第一电子鼻与第二电子鼻。即,基于二级启动规则,可监测用户是否佩戴上该电动口罩。在监测到用户佩戴电动口罩时,可指示电动口罩上所设置的通风配件开启。
优选地,在确定电动口罩的当前使用情境信息和用户基本信息时,开启电动口罩上分别设置在罩内外的第一电子鼻中的至少一个敏感受体与第二电子鼻中的至少一个敏感受体。第一电子鼻和第二电子鼻中可以分别包括多个敏感受体。该敏感受体可以是指设置在罩体上的环境传感器。
优选地,该二级启动规则可以还包括:在通风配件尚未开启的期间,由第一电子鼻采集到罩内环境数据,由第二电子鼻采集到罩外环境数据,将罩内外环境数据相比对,以此指示通风配件开启的时机。在两者之间的差距超出预设的罩内外环境差阈值时,即,用户已将电动口罩佩戴在面部,即可指示通风配件立即开启。在两者之间的差距未达到预设的罩内外环境差阈值时,即,用户尚未佩戴电动口罩,即保持通风配件的关闭状态。该差距可以指数值差距、数值差距变化幅度、成分组成差距或是成分组成差距变化幅度中的一个或几个的组合。例如,差距可以是指罩内外环境数据中的气体组成比例之间的差距。戴上口罩前,罩内外处于同一环境下,该差距较小。戴上口罩后,用户呼吸,使得罩内气体组成急剧变化,该差距/差距变化幅度陡然增大,其超出预设的罩内外环境差阈值。
S3:基于三级及四级启动规则,利用电动口罩来监测用户面部数据、用户生理数据、用户行为数据和罩外环境数据中的一个或几个,以此结合预储的数据库对用户状态进行分析及指示通风配件与麦克风配件中至少一个装置的运作状态和/或两者之间的配合运作状态。
如下先对用户面部数据、用户生理数据、用户行为数据和罩外环境数据分别进行说明:
1.监测用户用户生理数据。
电动口罩的系带上可以设置有至少一个耳部保护部件。耳部保护部件上可以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心率传感器、血糖传感器等中的一个或几个。其中血糖传感器可以是贴在皮肤上,利用皮肤上少量汗液中的葡萄糖水平,来准确检测用户血糖的柔性生物传感器。在用户佩戴好电动口罩后,耳部保护部件稳定置于耳朵,且紧贴在耳后附近的皮肤上。利用若干生物传感器可获取到用户的实时生理数据例如体温、心率、血糖中的一个或几个。耳部保护部件可以是呈与用户耳部相适配的弧形器件。
2.监测用户面部数据。
电动口罩的开放端面上可以设置有至少一个压力传感器。举例说明:电动口罩的开放端面上设置有两个压力传感器。两个压力传感器分别位于其开放端面的内圈上。两个压力传感器按照其在用户佩戴电动口罩后分别与人体两侧面颊相对应的方式设置在电动口罩的两侧。该压力传感器可用以在佩戴电动口罩后对用户嘴部活动情况进行检测。用户佩戴好电动口罩后,电动口罩的开放端面贴紧在用户面颊上,当用户做说话抿嘴等面部动作,都会引起其面颊与电动口罩开放端面之间的压力变化。对此,本申请通过设置在电动口罩开放端面上的压力传感器,可对用户面部数据中嘴部活动情况进行检测。
电动口罩的开放端面上可以设置有至少一个眼部追踪传感器。举例说明:在电动口罩的开放端面上设置有两个眼部追踪传感器。两个眼部追踪传感器分别位于其开放端面的外表面上。两个眼部追踪传感器按照其在用户佩戴电动口罩后分别与人体鼻部鼻梁两侧相对应的方式设置在电动口罩的竖向顶端。该眼部追踪传感器位于靠近眼部内眼睑下方的鼻梁侧面上。该眼部追踪传感器可根据眼球和眼球周边的特征变化进行跟踪。该眼部追踪传感器可根据虹膜角度变化进行跟踪。该眼部追踪传感器可根据主动投射红外线等光束到虹膜来提取特征。
该电动口罩的系带上还可以设置有牙部姿态传感器。该牙部姿态传感器可以设置在耳部保护部件的一端部上。该牙部姿态传感器可以是设置在该电动口罩系带上朝向用户面部的内侧面上。该牙部姿态传感器可以是按照其在用户佩戴电动口罩后与用户咬肌相对应的方式设置在电动口罩系带上。该牙部姿态传感器可以是用以检测用户牙部活动情况的柔性压力传感器。在用户佩戴好电动口罩后,当用户做说话打哈欠咬紧牙等牙部动作,都会引起用户咬肌的紧张或放松。牙部姿态传感器紧贴在用户咬肌位置的皮肤上,可用以获取用户牙部活动时,由于咬肌的紧张或放松,牙部姿态传感器所受到的压力作用。
3.监测用户用户行为数据。
电动口罩上可以设置有至少一个头部姿态传感器。举例说明:该头部姿态传感器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角速度传感器、地磁传感器中的一个或几个的组合。头部姿态传感器可用以对用户头部动作进行监测。本发明中采用的姿态传感器的硬件等设置,均为本领域所熟知的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详述。当用户载客驾驶情境下,尤其是当车辆正在行驶,需要频繁地偏转头部观察路况。在颈椎及其相关肌肉的控制下,人的头部的运动的轴线为:前后轴(轴向为前后)、左右轴(轴向为左右)、上下轴(轴向为上下)。这样,人的头部的单轴运动可以分为:头部向前转动并到达向前预定角度,或者,头部向后转动并到达向后预定角度(围绕左右轴);头部向左转动并到达向左预定角度,或者,头部向右转动并到达向右预定角度(围绕前后轴);从头顶方向看,头部顺时针转动并到达顺时针预定角度,或者,头部逆时针转动并到达逆时针预定角度(围绕上下轴)。优选地,根据历史数据所绘制的该用户的头部姿态变化曲线,可以对在当前使用情境下的用户的头部姿态数据/行为数据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得出预测行为数据/预测头部姿态数据。
4.监测罩外环境数据。
电动口罩的内外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电子鼻和第二电子鼻。电子鼻中可以包括多个敏感受体。该敏感受体可以是指设置在罩体上的环境传感器。电子鼻可对其所处环境中的温度、湿度、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颗粒物(例如可以是PM2.5)和气体(例如二氧化碳)浓度等中的一个或几个进行检测。
罩外环境数据还可以包括罩外人员的相对方位信息。罩外人员相对方位可以是指同处于当前使用情境下的其他人员相对于当前用户所在位置的方位信息。处理器可通过视觉处理或是音频处理确定至少一个罩外人员的相对方位信息,并将其传输至所述电动口罩。
就罩外环境数据举例说明:在当前使用情境为载客驾驶时,在确定有用车订单信息后,由用户操作的智能手机会提示用户授权全程录音,可大幅提高安全保障。在录音的过程中,智能手机可基于其上设置的至少一个声音传感器来判断声源方位。声音传感器可以是基于方向性的声音传感器。声音传感器可以包括排列于空间内的六个方向性声音传感器,声音传感器以某一点为中心按上、下、左、右、前、后间隔90°排列。声音传感器可以包括排列于同一平面内的4个方向性声音传感器,声音传感器以某一点为中心间隔90°排列。进入车辆的一个或几个乘客可能在副驾驶位置入座,也可能在后排左座、后排右座、后排中座中的一个或几个位置入座。
如下针对步骤S3的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
S301:
三级启动规则可以包括:在通风配件已开启后,通过第一及第二电子鼻,将罩内外环境数据相比对,以此指示至少一个生理传感器、一面部数据传感器和至少一个行为数据传感器中的一个或几个开启的时机。即,通风配件开启后,罩内环境迅速变化,当罩内环境满足预设罩内环境要求时,生理传感器开始运作,用以检测用户生理数据的变化。这里的至少一个生理传感器可以是指电动口罩上设置的,用以检测用户生理数据变化的所有生理传感器。这里的面部数据传感器可以指的是压力传感器、牙部姿态传感器中的一个。这里的行为数据传感器可以是头部姿态传感器。
三级启动规则可以还包括:在通风配件已开启后,处理器可将其处理后得到的罩外环境数据传输至电动口罩,结合预储的数据库进行分析,以此指示至少一个麦克风配件开启的时机。此处由处理器得到的罩外环境数据可以主要是指罩外人员的相对方位信息。数据库中预储有罩外人员的相对方位信息与麦克风配件的启动方式的对应关系。即,通风配件开启后,电动口罩可通过处理器确定罩外人员的相对方位,结合数据库,获得与之对应的麦克风配件启动方式,以此来选择性启动麦克风配件。麦克风配件启动方式,即,电动口罩上设置有二个至四个的麦克风配件,可以选择所有麦克风配件同时开启,也可以选择部分麦克风配件开启。利用预储的对应关系,可以使得开启麦克风配件后,经由麦克风配件所传出的用户声音,可以被对话者听清,而减少要求用户再次重复或过大音量说话的情况。
三级启动规则还可以包括:对由至少一个生理传感器所采集到的生理数据和/或由一面部数据传感器所采集到的面部数据进行处理,以确定关于用户当前状态的当前风险等级。
S302:
S3021:根据历史数据所绘制的该用户的心率变化曲线,可以对在当前使用情境下的用户的心率数据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并依此对通风配件的输出功率进行控制,实现对用户的满足用户个性化的无级通风调节。本申请中提及的心率变化曲线可以是:通过对获取到的心电信号进行傅立叶变换映射,形成按时间频点关系分布的光谱强度图,把光谱强度图中用户心率频率峰值区域在时间上的连线作为心率变化曲线。
S3022:处理器可通过视觉处理或是音频处理持续地对至少一个罩外人员的相对方位信息进行检测,并将更新后的罩外人员的相对方位信息传输至所述电动口罩。通过行为数据传感器可获取到实时更新的用户行为数据和/或预测用户行为数据。
根据持续更新的罩外人员的相对方位信息以及用户行为数据和/或预测用户行为数据,指示通风配件与麦克风配件中至少一个装置的运作状态和/或两者之间的配合运作状态。
本申请所提及的配合运作状态可以指:以指示通风配件的输出功率波动式降低的方式,指示各麦克风配件的启闭以及各麦克风配件所对应的声波传播方向的调节。以使得用户的声音是以定向发声的方式传播至罩外。“指示通风配件的输出功率波动式降低”可以指的是:通风配件的输出功率逐渐降低,以避免通风配件的通风对用户声音掺杂而导致声音衰减的问题;在麦克风配件未采集到用户声音时,指示通风配件的输出功率逐渐恢复。
本申请中扬声器装置的出声端端部分别设置有一可调百叶。在佩戴电动口罩后,可调百叶的长度延伸方向可接近为竖向。通过指示可调百叶转动,改变从该扬声器装置发出的声波的传播方向。相邻两个扬声器装置所发出的声波在对话者所在位置处达到干涉增强。
S3023:基于预设的四级启动规则,对当前风险等级进行判断,以此指示至少一个面部数据传感器启动的时机。四级启动规则可以包括预设风险等级。在当前风险等级超出预设风险等级时,指示至少一个面部数据传感器启动。这里指的面部数据传感器可以指的是除开上述依据三级启动规则已启动的面部数据传感器之外的、用以检测面部数据的传感器。
对由面部数据传感器所采集到的面部数据进行处理,面部数据可以包括嘴部活动情况、眼部活动情况、牙部活动情况中的一个或几个,在确定当前用户的面部数据异常的情况下,指示处理器向用户请求进行异常核对。本申请所提及的面部数据异常可以包括:嘴部紧闭且紧闭时长超出第一预设时长、牙齿紧咬且紧咬时长超出第二预设时长。面部数据异常,即,可以是指用户由于感觉不适或痛苦而引起的脸部特征,该情况下用户心率等生理数据可能未发生异常变化,无法从生理数据所监测到。本申请所提及的面部数据异常也可以包括闭眼且闭眼时长超出第三预设时长和/或眨眼放缓且眨眼频率超出预设频率。眼部特征可用以指示用户未察觉的短暂失去意识的情况。
异常核对可以是要求用户回答问题等需要用户在清醒状态下正确回答的请求。当用户未在预设时长内响应异常核对时,处理器对用户发出危险警示。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体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公开内容的启发下想出各种解决方案,而这些解决方案也都属于本发明的公开范围并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发明说明书及其附图均为说明性而并非构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发明说明书包含多项发明构思,诸如“优选地”、“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或“可选地”均表示相应段落公开了一个独立的构思,申请人保留根据每项发明构思提出分案申请的权利。

Claims (10)

1.一种医疗防疫测温系统,所述医疗防疫测温系统至少包括测温仪,
其特征是,
还包括通行人员温度管理模块,其可响应于车辆进入车辆排队区域来获取该车辆的相关信息,并以预设的通行允许判断规则对所述相关信息与由被测者主动报备的通行请求信息进行处理,在判断得出其满足所述通行允许判断规则时,抬杆放行,
其中,所述相关信息至少包括所述测温仪在无需车辆停车等待和/或摇下车窗的情况下所获取到的关于车内每个人员的温度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防疫测温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医疗防疫测温系统还包括智能移动终端,所述智能移动终端与所述测温仪均由被测者所操作,所述测温仪以其有线连接至智能移动终端的方式可与所述智能移动终端进行信息交互且可在不影响所述智能移动终端利用外部设备进行充电的情况下由所述智能移动终端为其提供电能。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医疗防疫测温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测温仪还包括云服务平台,其用以采集经由所述智能移动终端所上传的定位信息和/或由被测者主动报备的通行请求信息,根据所述定位信息和/或所述通行请求信息确定该车辆所请求通行的至少一个通行检查点,并在所述通行请求信息满足预设的报备规则时将所述通行请求信息传输至在所述通行检查点所设置的至少一个通行人员温度管理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医疗防疫测温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通行人员温度管理模块可将其所在的通行检查点的至少一个通行通道的通行数据传输至所述云服务平台,所述云服务平台可根据由所述智能移动终端所上传的定位信息和/或由被测者主动报备的通行请求信息,将其所对应的通行检查点处的各个通行通道的拥堵情况反馈至所述智能移动终端,以使得各通行通道的通行效率最大化。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医疗防疫测温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测温仪上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以及至少一个体温分析模块,所述体温分析模块可借助于所述智能移动终端对车内人员分别进行温度检测与可信度监督,并结合分别由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以及所述智能移动终端所采集到的第一至第三数据进行处理可得出与车内人员一一对应绑定的温度数据,所述温度数据是被测者在可信度监督下独立操作所测得的本人体温。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医疗防疫测温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体温分析模块可借助于所述智能移动终端对车内人员分别进行温度检测与可信度监督,并结合分别由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所采集到的车内人员所测体温、由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所采集到的车内环境实际温度、以及由所述智能移动终端所采集到的车辆驾驶状态信息进行处理,可得出用以反映车内人员真实体温的与车内人员一一对应绑定的温度数据,所述温度数据是被测者在可信度监督下独立操作所测得的本人体温。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医疗防疫测温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医疗防疫测温系统还包括车载快速通行设备,所述车载快速通行设备被配置在车辆内且可与所述智能移动终端和/或设于通行检查点的车辆自动识别装置分别相通信连接,所述智能移动终端可根据其所处理得到的温度数据生成可动态更新的快速识别信息,并将其所生成的快速识别信息定时地更新至所述车载快速通行设备中,所述快速识别信息可用以指示当前车辆是否满足所述通行允许判断规则中对通行人员体温的要求。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医疗防疫测温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通行允许判断规则可以包括判断所述相关信息中进入到车辆排队区域的车辆中的实时人数与所述通行请求信息中所述被测者提前主动报备的车载人数是否相匹配。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医疗防疫测温系统,其特征是,该医疗防疫测温系统还包括智能流量调节装置,该智能流量调节装置至少包括:电动口罩和由用户操作的智能移动终端,所述电动口罩至少包括通风配件和流量调节分析模块,
其中,所述流量调节分析模块可与所述智能移动终端相无线连接而获得由所述智能移动终端处理后得到的当前使用情境和/或心电信号,并结合根据历史数据所生成的与至少一个当前使用情境具有关联关系的当前用户的心率变化曲线,可对在当前当前使用情境下的用户心率数据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所述流量调节分析模块可基于其预测结果来控制通风配件的气流量参数,实现以最小化设备能耗满足用户个性化的无级通风调节。
10.一种医疗防疫测温系统,所述医疗防疫测温系统至少包括测温仪,
其特征是,
所述测温仪以其有线连接至智能移动终端的方式可与所述智能移动终端进行信息交互且可在不影响所述智能移动终端利用外部设备进行充电的情况下由所述智能移动终端为其提供电能。
CN202010969670.XA 2020-09-15 2020-09-15 一种医疗防疫测温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120979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69670.XA CN112097916B (zh) 2020-09-15 2020-09-15 一种医疗防疫测温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69670.XA CN112097916B (zh) 2020-09-15 2020-09-15 一种医疗防疫测温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97916A true CN112097916A (zh) 2020-12-18
CN112097916B CN112097916B (zh) 2022-07-08

Family

ID=737602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69670.XA Active CN112097916B (zh) 2020-09-15 2020-09-15 一种医疗防疫测温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97916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74818A (zh) * 2021-03-30 2021-07-06 清华大学 通过红外热成像从室外快速获取室内空气温度的方法
CN113100718A (zh) * 2021-03-04 2021-07-13 深圳正一电子电缆有限公司 一种疫情防控智能手环
CN113435361A (zh) * 2021-07-01 2021-09-24 南开大学 一种基于深度相机的口罩识别方法
CN114169851A (zh) * 2021-11-29 2022-03-11 苏州斯普锐智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路口快速检测通行系统
CN114267110A (zh) * 2021-12-02 2022-04-01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通行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4821877A (zh) * 2021-01-28 2022-07-29 上海擎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行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311769A (zh) * 2021-05-07 2022-11-08 陕西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etc的道路车辆和乘客的车载防疫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79962U (ja) * 2012-03-28 2012-11-29 株式会社モーションコアテクノロジー 生存監視システム
CN203489971U (zh) * 2013-08-26 2014-03-19 饶雄英 一种红外线测温仪
JP2015100568A (ja) * 2013-11-26 2015-06-04 株式会社Ksf バイオテレメトリーシステム
CN111105878A (zh) * 2020-02-14 2020-05-05 上海金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用手机和网络高效阻止疫情传播的智能系统
CN111152240A (zh) * 2020-03-02 2020-05-15 清华大学 一种摇臂式人体温度自动测量机器人及测量方法
CN111207855A (zh) * 2020-03-09 2020-05-29 牛斌汉 一种结合智能手机的微型红外测温仪
CN111405488A (zh) * 2020-03-31 2020-07-10 中科星图(深圳)数字技术产业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多轨迹协同追踪的车辆管理方法
CN111401492A (zh) * 2020-03-13 2020-07-10 西安富立叶微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一体化智能人体测温设备及管理系统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79962U (ja) * 2012-03-28 2012-11-29 株式会社モーションコアテクノロジー 生存監視システム
CN203489971U (zh) * 2013-08-26 2014-03-19 饶雄英 一种红外线测温仪
JP2015100568A (ja) * 2013-11-26 2015-06-04 株式会社Ksf バイオテレメトリーシステム
CN111105878A (zh) * 2020-02-14 2020-05-05 上海金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用手机和网络高效阻止疫情传播的智能系统
CN111152240A (zh) * 2020-03-02 2020-05-15 清华大学 一种摇臂式人体温度自动测量机器人及测量方法
CN111207855A (zh) * 2020-03-09 2020-05-29 牛斌汉 一种结合智能手机的微型红外测温仪
CN111401492A (zh) * 2020-03-13 2020-07-10 西安富立叶微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一体化智能人体测温设备及管理系统和方法
CN111405488A (zh) * 2020-03-31 2020-07-10 中科星图(深圳)数字技术产业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多轨迹协同追踪的车辆管理方法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21877A (zh) * 2021-01-28 2022-07-29 上海擎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行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821877B (zh) * 2021-01-28 2023-12-26 上海擎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行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100718A (zh) * 2021-03-04 2021-07-13 深圳正一电子电缆有限公司 一种疫情防控智能手环
CN113074818A (zh) * 2021-03-30 2021-07-06 清华大学 通过红外热成像从室外快速获取室内空气温度的方法
CN115311769A (zh) * 2021-05-07 2022-11-08 陕西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etc的道路车辆和乘客的车载防疫方法
CN113435361A (zh) * 2021-07-01 2021-09-24 南开大学 一种基于深度相机的口罩识别方法
CN113435361B (zh) * 2021-07-01 2023-08-01 南开大学 一种基于深度相机的口罩识别方法
CN114169851A (zh) * 2021-11-29 2022-03-11 苏州斯普锐智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路口快速检测通行系统
CN114267110A (zh) * 2021-12-02 2022-04-01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通行处理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97916B (zh) 2022-07-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97916B (zh) 一种医疗防疫测温系统及方法
WO2021174618A1 (zh) 一种脑电图模式分类模型的训练方法、分类方法及系统
Krichen Anomalies detection through smartphone sensors: A review
US11445957B2 (en) Physiological-condition assessing device, physiological-condition assessing method, program for physiological-condition assessing device, and physiological-condition assessing system
CN102670163B (zh) 控制计算装置的系统及方法
US918317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driver-customized vehicle service
KR102026806B1 (ko) 차량에서 탑승자 건강상태 측정을 통한 헬스 케어 장치
US20220332265A1 (en)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for identification and biomonitoring in vehicles
JP2007295946A (ja) 酒気帯び検知システム及び酒気帯び検知方法
US11864860B2 (en) Biometric imaging and biotelemetry system
JP7139244B2 (ja)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KR20190100129A (ko) 차량에서 탑승자 건강상태 측정을 통한 헬스 케어 방법
AU2015271971A1 (en) A vehicle driver monitoring method, arrangement, system, software and application
CN112022117A (zh) 一种智能流量调节电动口罩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2351060A (zh) 车辆用信息提供系统、车辆用信息提供方法、信息提供装置及程序
US20230174073A1 (en) Disease-condition assessment device, disease-condition assessment method, program for disease-condition assessment device, and disease-condition assessment system
KR102309287B1 (ko) 출입관리시스템과 이것을 이용한 출입관리방법
US20210369161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on and continuous monitoring of neurological condition of a user
CN113456039A (zh) 车载生命体征预警方法、装置、车载电子设备及介质
JP6850764B2 (ja) 安全運転支援システム
US20200288673A1 (en) Smart ai powered animal body harness and armour system for real time monitoring of human health and behaviour when within proximity to any support animal or pet
US20230343451A1 (en)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he early detection of infections and endemic and/or pandemic diseases
JP7477823B2 (ja) 疾患状態判定装置、疾患状態判定方法、疾患状態判定装置用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疾患状態判定システム
US20220218287A1 (en) Disease-condition assessment device, disease-condition assessment method, program for disease-condition assessment device, and disease-condition assessment system
RU2774363C2 (ru) Система для захвата данных о происшествии, связанных с человеком, в транспортном средств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23817 1-1004, Hanbang Songhu Peninsula, Dalingsha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Zhou Qingfeng

Address before: B1-502, 131 Jihua West Road, Chancheng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Zhou Qingfeng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