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97754A - 一种铌酸锂和su-8混合集成空芯光子晶体光纤陀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铌酸锂和su-8混合集成空芯光子晶体光纤陀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97754A
CN112097754A CN202010961700.2A CN202010961700A CN112097754A CN 112097754 A CN112097754 A CN 112097754A CN 202010961700 A CN202010961700 A CN 202010961700A CN 112097754 A CN112097754 A CN 1120977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fiber
photonic crystal
branch
waveguide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6170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97754B (zh
Inventor
佘玄
范文
张彩妮
陈侃
毕然
舒晓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to CN20201096170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9775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0977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977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977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977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19/00Gyroscopes; Turn-sensitive devices using vibrating masses; Turn-sensitive devices without moving masses; Measuring angular rate using gyroscopic effects
    • G01C19/58Turn-sensitive devices without moving masses
    • G01C19/64Gyrometers using the Sagnac effect, i.e. rotation-induced shifts between counter-rotating electromagnetic beams
    • G01C19/72Gyrometers using the Sagnac effect, i.e. rotation-induced shifts between counter-rotating electromagnetic beams with counter-rotating light beams in a passive ring, e.g. fibre laser gyromet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19/00Gyroscopes; Turn-sensitive devices using vibrating masses; Turn-sensitive devices without moving masses; Measuring angular rate using gyroscopic effects
    • G01C19/58Turn-sensitive devices without moving masses
    • G01C19/64Gyrometers using the Sagnac effect, i.e. rotation-induced shifts between counter-rotating electromagnetic beams
    • G01C19/72Gyrometers using the Sagnac effect, i.e. rotation-induced shifts between counter-rotating electromagnetic beams with counter-rotating light beams in a passive ring, e.g. fibre laser gyrometers
    • G01C19/721Detai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19/00Gyroscopes; Turn-sensitive devices using vibrating masses; Turn-sensitive devices without moving masses; Measuring angular rate using gyroscopic effects
    • G01C19/58Turn-sensitive devices without moving masses
    • G01C19/64Gyrometers using the Sagnac effect, i.e. rotation-induced shifts between counter-rotating electromagnetic beams
    • G01C19/72Gyrometers using the Sagnac effect, i.e. rotation-induced shifts between counter-rotating electromagnetic beams with counter-rotating light beams in a passive ring, e.g. fibre laser gyrometers
    • G01C19/721Details
    • G01C19/722Details of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Gyroscopes (AREA)
  • Optical Integrated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铌酸锂和SU‑8混合集成空芯光子晶体光纤陀螺。本发明包括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第一芯片的一侧和第二芯片一侧拼接形成光纤陀螺;第一芯片包括从下到上依次层叠布置的硅衬底、二氧化硅缓冲层和铌酸锂单晶薄膜,所述铌酸锂单晶薄膜上集成布置光传输系统;第二芯片包括从下到上依次层叠布置的光刻胶涂层和第二硅衬底;在光刻胶涂层上集成布置谐振腔光路。光纤陀螺中的光束在光传输系统和谐振腔光路中传导,通过探测器来检测转动信息。本发明提高了光学陀螺系统的集成度,提高光纤陀螺的可靠性和环境适应性;采用球透镜和平面分光镜组合的方式,实现将波导中的光耦合进入谐振腔的功能,实现光在腔内谐振的功能,有效降低了腔内损耗。

Description

一种铌酸锂和SU-8混合集成空芯光子晶体光纤陀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集成光学和惯性传感技术领域,是一种以铌酸锂和SU-8光刻胶为基底材料的集成式空芯光子晶体光纤陀螺。
背景技术
随着惯性技术的发展,应用领域对惯性系统的体积、重量要求越来越高,集成化、小型化、低成本和高稳定性的光学陀螺设计成为必然。传统光纤陀螺光学系统由各个分立光学器件组成,通过光纤耦合和熔接连接而成,这种形式的光纤陀螺工艺步骤繁琐,结构复杂不易安装的问题,耦合点和熔接点的稳定性可靠性较差,不能满足惯性系统小型集成化技术日益发展的需求。
为了提高光学陀螺的性能指标,缩小光学陀螺的体积,光学系统集成化,即将光学陀螺中的光源、光波导、信号探测器、耦合器、偏振器和电光调制器一体集成在同一块基片上是谐振式光学陀螺的发展趋势。该光学系统集成化的具体目标是所有的光学器件以最少的步骤一体集成在一个基片上。目前这方面的报道还较少。
目前在MEMS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的集成光学芯片是基于LiNbO3材料的集成芯片,LiNbO3电光相位调制器具有插入损耗低、半波电压小、调制带宽大等特点,是实现闭环工作的理想器件。并且LiNbO3材料通过质子交换技术形成的波导还具有起偏能力,能够传输单偏振的TE模式光。
SU-8是一种具有高对比度的近紫外(波长350nm-400nm)负性光刻胶,可以在某一平面上涂敷成膜,通过曝光显影的方式在该平面上形成掩模版透光部分的图形。由于其加工工艺成本较低、稳定性强、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生物兼容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MEMS领域。例如,SU-8光刻胶可以制作微齿轮、为模具。在一些场合,SU-8光刻胶可以代替半导体刻蚀工艺做一些微结构,当刻蚀深度需要达到几百微米时,需要很高的时间成本,而且刻蚀形貌如侧壁粗糙度、展宽、侧壁垂直度、底面均匀性很难控制。用SU-8光刻胶来代替需要刻蚀的材料,光刻显影后即可得到理想的微结构,节约工艺时间,而且光刻得到的结构几乎没有展宽,侧壁的垂直度粗糙度也很好。一些SU-8光刻胶的型号旋涂厚度可以达到600um。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基于薄膜型LiNbO3材料易于集成的特点、质子交换铌酸锂波导技术、SU-8稳定性高,力学性能良好以及空芯光子晶体光纤环大模场保偏能力强的特点,提供一种集成度高、满足互易性且制备工艺简单、易于封装的集成式谐振式陀螺光学芯片。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包括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第一芯片的一侧和第二芯片一侧拼接形成光纤陀螺;第一芯片包括从下到上依次层叠布置的硅衬底、二氧化硅缓冲层和铌酸锂单晶薄膜,所述铌酸锂单晶薄膜上集成布置光传输系统,光传输系统包括窄线宽激光光源、输入波导、第一Y分支波导、金属电极调制器、两个探测器和两个第二Y分支波导,输入波导、第一Y分支波导和两个第二Y分支波导构成了铌酸锂波导且均嵌装于铌酸锂单晶薄膜的表面内,输入波导输入端和窄线宽激光光源连接,输入波导的输出端和第一Y分支波导的集合端连接,第一Y分支波导的两个分支端旁的铌酸锂单晶薄膜上各自均布置有金属电极调制器,第一Y分支波导的两个分支端分别和一个第二Y分支波导各自的一个分支端连接,两个第二Y分支波导各自的另一个分支端分别和一个探测器连接,两个第二Y分支波导各自的集合端分别连接到第二芯片上;
第二芯片包括从下到上依次层叠布置的光刻胶涂层和第二硅衬底;在光刻胶涂层上集成布置谐振腔光路,谐振腔光路包括第一球透镜、平面分光镜、空芯光子晶体光纤环和第二球透镜;光刻胶涂层开设有圆环槽,输入波导所在直线过圆环槽的圆心,圆环槽在输入波导所在直线的两侧各自均连接一条向第一芯片延伸且切向布置的光纤条形槽,光纤条形槽的方向沿圆环槽的切向方向,两条光纤条形槽平行布置,两条光纤条形槽以输入波导所在直线对称布置在圆环槽的两侧,两条光纤条形槽向第一芯片延伸的末端之间通过横向条形槽连接,横向条形槽垂直于输入波导所在直线,横向条形槽的中部连接两条向第一芯片延伸布置的纵向条形槽,两条纵向条形槽以输入波导所在直线对称布置在圆环槽的两侧,;由圆环槽和两侧的光纤条形槽、一条横向条形槽、两条纵向条形槽构成了光纤环安装槽;
空心光子晶体光纤环包括了圆环螺旋段和连接在圆环螺旋段两端的直线段,圆环螺旋段装在光纤环安装槽的圆环槽中,直线段装在光纤环安装槽的光纤条形槽中,圆环螺旋段具有至少一圈螺旋,直线段未与圆环螺旋段连接的两端作为安装空心光子晶体光纤环的两端;
两条纵向条形槽分别和横向条形槽之间的交点中均安装有平面分光镜,两个平面分光镜和各自一侧对应的光纤条形槽之间的横向条形槽中间均安装有第二球透镜,两条纵向条形槽的中部均安装有第一球透镜;
两个平面分光镜、两个第二球透镜、两个第一球透镜分别在空心光子晶体光纤环的两侧以输入波导所在直线对称布置,且以每一侧的一个平面分光镜、一个第二球透镜和一个第一球透镜构成一个分光透镜组。
所述的输入波导、第一Y分支波导和第二Y分支波导均为质子交换铌酸锂波导。
所述的金属电极调制器包括两个金属调制电极,两个金属调制电极分别布置在第一Y分支波导的分支端的两侧。
两个第二Y分支波导集合端端口分别位于两条纵向条形槽中的两个第一球透镜的焦点处,两条光纤条形槽中空心光子晶体光纤环两个直线段的端部分别位于两条横向条形槽中的两个第二球透镜的焦点处。
所述的窄线宽激光光源的光耦合进输入波导中,通过第一Y分支波导的两个分支分为两路相位、振幅、偏振方向相同的光,两路光沿第一Y分支波导的两个分支传播时经金属电极调制器调制后从两个第二Y分支波导集合端的端口输出,分别入射到两个分光透镜组的第一球透镜中。
第一球透镜、第二球透镜和平面分光镜中心以及铌酸锂波导的模场中心、空芯光子晶体光纤环的模场中心均处在同一水平面。
所述的窄线宽激光光源的光耦合进输入波导中,通过第一Y分支波导的两个分支分为两路相位、振幅、偏振方向相同的光,两路光沿第一Y分支波导的两个分支传播时经金属电极调制器调制后两个第二Y分支波导各自的集合端所输出的光束分别输入到光纤环安装槽的纵向条形槽中,光束经第一球透镜入射到平面分光镜,再由平面分光镜反射后经第二球透镜后入射到空心光子晶体光纤环的两端中。
每个分光透镜组中,经第一球透镜透射后再入射到平面分光镜发生反射和透射,平面分光镜反射的光再经第二球透镜透射后入射到空心光子晶体光纤环直线段的端口中;一侧分光透镜组输入到空心光子晶体光纤环一端中的光沿空心光子晶体光纤环传播后从空心光子晶体光纤环的另一端输出到另一侧分光透镜组的平面分光镜中再次发生反射和透射,另一侧分光透镜组的平面分光镜再次发生透射的光入射回到一侧分光透镜组的平面分光镜发生透射再输入到空心光子晶体光纤环直线段的端口中,另一侧分光透镜组的平面分光镜再次发生反射的光输入到之前未传播经过的另一个第二Y分支波导的集合端中,再经由第二Y分支波导的分支端输出到探测器。
所述第一球透镜、第二球透镜和平面分光镜表面均镀有光学薄膜。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铌酸锂和SU-8混合集成空芯光子晶体光纤陀螺在两块基底上集成了窄线宽激光光源、光传输系统以及空芯光子晶体光纤环;光传输系统包括质子交换铌酸锂波导、Y分支波导、金属电极调制器、探测器,这些器件共同集成在铌酸锂单晶薄膜层上,通过SU-8光刻胶的光刻工艺,得到用于放置光学元件的几何结构,代替了传统的刻蚀工艺,降低了制作工艺难度和时间成本。这样的工艺相比分立器件而言精简了制备工艺,能减少元件之间的相对位置误差,省去调整光路的步骤;采用质子交换铌酸锂波导实现了光在传输过程中起偏;所有元件的位置均通过光刻或刻蚀工艺确定,因此相对位置误差极小,不需要对元件位置进行调整;空芯光子晶体光纤环具有传输及耦合损耗低、模场大的性能。
该集成光学芯片提高了光学陀螺系统的集成度,使光学陀螺整体结构更加紧凑,从而提高光纤陀螺的可靠性和环境适应性。
谐振器件采用在球透镜组和平面分光镜组合的方式,元件易于加工,放置。能实现将波导中的光耦合进入谐振腔的功能,也能实现光在腔内谐振的功能,有效降低了腔内损耗。
附图说明
图1是该铌酸锂和SU-8混合集成空芯光子晶体光纤陀螺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该铌酸锂和SU-8混合集成空芯光子晶体光纤陀螺的第一芯片结构示意图;
图3是该铌酸锂和SU-8混合集成空芯光子晶体光纤陀螺的第二芯片结构示意图;
图4是该铌酸锂和SU-8混合集成空芯光子晶体光纤陀螺的第二芯片纵向条形槽内的球透镜、平面分光镜、空芯光子晶体光纤的放置图;
图5是图1的A-B方向剖视图。
图中:1、窄线宽激光光源,2、输入波导,3、第一Y分支波导,4、金属电极调制器,5、探测器,6、第二Y分支波导,7、光纤环安装槽,8、第一球透镜,9、平面分光镜,10、空芯光子晶体光纤环,11、铌酸锂单晶薄膜,12、二氧化硅缓冲层,13、第一硅衬底,14、光刻胶涂层,15、第二硅衬底,16、第二球透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包括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第一芯片的一侧和第二芯片一侧拼接形成光纤陀螺;第一芯片包括从下到上依次层叠布置的硅衬底13、二氧化硅缓冲层12和铌酸锂单晶薄膜11,所述铌酸锂单晶薄膜11上集成布置光传输系统,光传输系统包括窄线宽激光光源1、输入波导2、第一Y分支波导3、金属电极调制器4、两个探测器5和两个第二Y分支波导6,输入波导2、第一Y分支波导3和两个第二Y分支波导6构成了铌酸锂波导且均嵌装于铌酸锂单晶薄膜11的表面内,输入波导2输入端和窄线宽激光光源1连接,输入波导2的输出端和第一Y分支波导3的集合端连接,第一Y分支波导3的两个分支端旁的铌酸锂单晶薄膜11上各自均布置有金属电极调制器4,第一Y分支波导3的两个分支端分别和一个第二Y分支波导6各自的一个分支端连接,两个第二Y分支波导6各自的另一个分支端分别和一个探测器5连接,两个第二Y分支波导7各自的集合端分别连接到第二芯片上;所述的输入波导2、第一Y分支波导3和第二Y分支波导6均为质子交换铌酸锂波导,均为具有起偏性能的波导,且为x切y传质子交换铌酸锂波导。
金属电极调制器4包括两个金属调制电极,两个金属调制电极分别布置在第一Y分支波导3的分支端的两侧。
第二芯片包括从下到上依次层叠布置的SU-8光刻胶涂层14和第二硅衬底15;在光刻胶涂层14上集成布置谐振腔光路,谐振腔光路包括第一球透镜8、平面分光镜9、空芯光子晶体光纤环10和第二球透镜16;光刻胶涂层14开设有圆环槽,输入波导2所在直线过圆环槽的圆心,圆环槽在输入波导2所在直线的两侧各自均连接一条向第一芯片延伸且切向布置的光纤条形槽,光纤条形槽的方向沿圆环槽的切向方向,两条光纤条形槽平行布置,两条光纤条形槽以输入波导2所在直线对称布置在圆环槽的两侧,两条光纤条形槽向第一芯片延伸的末端之间通过横向条形槽连接,横向条形槽垂直于输入波导2所在直线,横向条形槽的中部连接两条向第一芯片延伸布置的纵向条形槽,两条纵向条形槽以输入波导2所在直线对称布置在圆环槽的两侧,;由圆环槽和两侧的光纤条形槽、一条横向条形槽、两条纵向条形槽构成了光纤环安装槽7,光纤环安装槽7用于定位安装空心光子晶体光纤环10;
空心光子晶体光纤环10包括了圆环螺旋段和连接在圆环螺旋段两端的直线段,圆环螺旋段装在光纤环安装槽7的圆环槽中,直线段装在光纤环安装槽7的光纤条形槽中,圆环螺旋段具有至少一圈螺旋,直线段未与圆环螺旋段连接的两端作为安装空心光子晶体光纤环10的两端;
两条纵向条形槽分别和横向条形槽之间的交点中均安装有平面分光镜9,两个平面分光镜9和各自一侧对应的光纤条形槽之间的横向条形槽中间均安装有第二球透镜16,两条纵向条形槽的中部均安装有第一球透镜8;
两个平面分光镜9、两个第二球透镜16、两个第一球透镜8分别在空心光子晶体光纤环10的两侧以输入波导2所在直线对称布置,且以每一侧的一个平面分光镜9、一个第二球透镜16和一个第一球透镜8构成一个分光透镜组;所述第一球透镜8、第二球透镜16和平面分光镜9表面均镀有光学薄膜来控制其在特定波长、特定角度下的透过率。
两个第二Y分支波导6集合端端口分别位于两条纵向条形槽中的两个第一球透镜8的焦点处,两条光纤条形槽中空心光子晶体光纤环10两个直线段的端部分别位于两条横向条形槽中的两个第二球透镜16的焦点处。
所述的窄线宽激光光源1的光耦合进输入波导2中,通过第一Y分支波导3的两个分支分为两路相位、振幅、偏振方向相同的光,两路光沿第一Y分支波导的两个分支传播时经金属电极调制器4调制后从两个第二Y分支波导6集合端的端口输出,分别入射到两个分光透镜组的第一球透镜8中。
第一球透镜8、第二球透镜16和平面分光镜9中心以及铌酸锂波导的模场中心、空芯光子晶体光纤环10的模场中心均处在同一水平面。
所述的窄线宽激光光源1的光耦合进输入波导2中,通过第一Y分支波导3的两个分支分为两路相位、振幅、偏振方向相同的光,两路光沿第一Y分支波导的两个分支传播时经金属电极调制器4调制后两个第二Y分支波导6各自的集合端所输出的光束分别输入到光纤环安装槽7的纵向条形槽中,光束经第一球透镜8入射到平面分光镜9,再由平面分光镜9反射后经第二球透镜16后入射到空心光子晶体光纤环10的两端中。即如图1和图5所示,第一个第二Y分支波导6的端口a输出的光束输入到光纤环安装槽7的第一个纵向条形槽的端口c中,第二个第二Y分支波导6的端口b输出的光束输入到光纤环安装槽7的第二个纵向条形槽的端口d中。
每个分光透镜组中,经第一球透镜8透射后再入射到平面分光镜9发生反射和透射,此时平面分光镜9发生透射的光后续不处理,平面分光镜9反射的光再经第二球透镜16透射后入射到空心光子晶体光纤环10直线段的端口中;一侧分光透镜组输入到空心光子晶体光纤环10一端中的光沿空心光子晶体光纤环10传播后从空心光子晶体光纤环10的另一端输出到另一侧分光透镜组的平面分光镜9中再次发生反射和透射,另一侧分光透镜组的平面分光镜9再次发生透射的光入射回到一侧分光透镜组的平面分光镜9发生透射再输入到空心光子晶体光纤环10直线段的端口中,另一侧分光透镜组的平面分光镜9再次发生反射的光输入到之前未传播经过的另一个第二Y分支波导6的集合端中,再经由第二Y分支波导6的分支端输出到探测器5。
本发明光纤陀螺的制备方法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第一芯片上质子交换铌酸锂波导的尺寸设计要求制作第一块掩膜板,对第一块掩膜板进行光刻和退火质子交换后,获得每个质子交换铌酸锂波导所在位置,采用光刻工艺在第一Y分支波导3的两个分支的两侧制作金属电极调制器4;
2)将窄线宽激光光源1、探测器5安装在铌酸锂单晶薄膜层11上,窄线宽激光光源1通过倒扣耦合的方式将光耦合进入输入波导2中,探测器5用光耦合的方式与输入波导2连接;
3)按照第二芯片的尺寸设计要求制作第二块掩膜板,对第二块掩膜板光刻后,在光刻后的第二块掩膜板的规定位置上开设光纤环安装槽7;
4)按照要求将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对准拼接,紫外固化在同一块衬底上;
5)将第一球透镜8、平面分光镜9、光子晶体光纤环10和第二球透镜16安装在光纤环安装槽7内,其中两个平面分光镜9接触光纤环安装槽7的底部放置,而第一球透镜8、第二球透镜16和空芯光子晶体光纤环10通过光纤环安装槽7的上边缘限制其位置,都不接触光纤环安装槽7底面;通过耦合对准满足从输入波导2透过第一球透镜8、平面分光镜9和第二球透镜16的光能够耦合进入到光子晶体光纤环10内,并通过紫外固化固定第一球透镜8、平面分光镜9、空芯光子晶体光纤环10和第二球透镜16的位置。
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第一芯片的第一硅衬底13、15材料为Si,二氧化硅缓冲层12材料为SiO2,铌酸锂单晶薄膜11材料为LiNbO3;第二芯片的第二硅衬底15材料为Si,第二硅衬底15上表面有SU-8光刻胶涂层14。
如图2所示,第一芯片的铌酸锂单晶薄膜层11集成了窄线宽激光光源1、质子交换型波导2、第一Y分支波导3、金属电极调制器4、探测器5,沿光路方向依次排列。
如图3所示,在第二芯片的SU-8光刻胶涂层14上,根据光路以及元件的位置设计掩模板,通过光刻工艺,即经过旋涂、前烘、曝光、后烘、显影、坚膜的步骤之后,留下光纤环安装槽7。将第一球透镜8、平面分光镜9、空芯光子晶体光纤环10和第二球透镜16放置在光纤环安装槽7内相应位置。空芯光子晶体光纤环10的首尾端面分别在两个第二球透镜16的e、f焦点处。如图4所示的元件放置位置关系,两个平面分光镜9接触矩形槽7的底部放置,而第一球透镜8、第二球透镜16和空芯光子晶体光纤环10通过光纤环安装槽7的上边缘限制其位置,都不接触光纤环安装槽7底面。空芯光子晶体光纤环10首尾端面分别在第二球透镜16的e、f焦点处。
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满足关系: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的硅衬底贴合固定在同一基底后,第一芯片的输入波导2的端面a、b分别在第一球透镜8的c、d焦点处。第一芯片的铌酸锂波导的模场中心与第二芯片的第一球透镜8、第二球透镜16和平面分光镜9中心以及空芯光子晶体光纤环的纤芯处于同一高度。
图1和图5为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拼接成一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中,谐振陀螺的整体尺寸为40×25×1立方毫米。对于第一芯片窄线宽激光光源1的中心波长在1550nm,输入波导2的宽度为5微米,模场直径为6微米,金属电极调制器4的长度为10毫米,第一硅衬底13厚度为1毫米;二氧化硅缓冲层12厚度为2微米,铌酸锂单晶薄膜11厚度为20微米。对于第二芯片的第二硅衬底15的厚度为500微米,SU-8光刻胶为2150型,SU-8光刻胶涂层14的厚度为520微米,光纤环安装槽7的深度为500微米,第一球透镜8和第二球透镜16的直径为1毫米,表面镀膜使得透过率达到99.9%,平面分光镜9表面镀增透膜使得1550纳米光的透过率为98%,反射率为2%,空芯光子晶体光纤环10的外包层直径为250微米,空芯光子晶体光纤10总长度为1米,环直径为20毫米。
窄线宽激光光源1的光入射进入输入波导2,经由第一Y分支波导3分为两束相位,振幅,偏振方向相同的两束光分别在Y分支波导3的两个分支传播,分别经过各自光路的金属电极调制器4调制解调后,从端面a、b出射成为空间光;第一芯片端口a、b出射的空间光分别进入第二芯片的光纤环安装槽7入射第一球透镜8的c、d,透射过第一球透镜8c、d后分别在平面分光镜9的表面反射,后透射通过第二球透镜16的e、f,分别经过第二球透镜16的e、f汇聚耦合进入空芯光子晶体光纤环10的首尾两个端面,成为在空芯光子晶体光纤环10内沿顺逆时针传输的两束光。光子晶体光纤环10内顺逆传输的光分别在首尾端面出射后透射过第二球透镜16的f、e到达平面分光镜9,一部分光透射通过两个平面分光镜9再通过第二球透镜16的e、f耦合进入空芯光子晶体光纤环10,如此往复发生谐振。另一部分在通过第二球透镜16的f、e后在平面分光镜9的表面反射,在通过第一球透镜的d、c耦合在端面b、a返回进入第一芯片的第二Y分支波导6的集合端,后分别通过第二Y分支波导6的分支端到达各自的探测器5。
当该铌酸锂基集成式谐振陀螺以角速度Ω绕z轴发生转动,则顺逆时针的谐振频率差满足公式:Δf=4NA/(λB)·Ω,其中N为空芯光子晶体光纤环的匝数,A为空芯光子晶体光纤环的面积,λ为空芯光子晶体光纤环内光的波长,B为空芯光子晶体光纤环的周长,Ω为系统绕z轴旋转的角速度;空芯光子晶体光纤环10内携带着系统转动角速度信息的光一部分透过第二球透镜16的e、f,在平面分光镜9表面反射再透过第一球透镜8的c、d返回到第二Y分支波导6后到达探测器5,从而得到系统的转动信息。

Claims (8)

1.一种铌酸锂和SU-8混合集成空芯光子晶体光纤陀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第一芯片的一侧和第二芯片一侧拼接形成光纤陀螺;
第一芯片包括从下到上依次层叠布置的硅衬底(13)、二氧化硅缓冲层(12)和铌酸锂单晶薄膜(11),所述铌酸锂单晶薄膜(11)上集成布置光传输系统,光传输系统包括窄线宽激光光源(1)、输入波导(2)、第一Y分支波导(3)、金属电极调制器(4)、两个探测器(5)和两个第二Y分支波导(6),输入波导(2)、第一Y分支波导(3)和两个第二Y分支波导(6)构成了铌酸锂波导且均嵌装于铌酸锂单晶薄膜(11)的表面内,输入波导(2)输入端和窄线宽激光光源(1)连接,输入波导(2)的输出端和第一Y分支波导(3)的集合端连接,第一Y分支波导(3)的两个分支端旁的铌酸锂单晶薄膜(11)上各自均布置有金属电极调制器(4),第一Y分支波导(3)的两个分支端分别和一个第二Y分支波导(6)各自的一个分支端连接,两个第二Y分支波导(6)各自的另一个分支端分别和一个探测器(5)连接,两个第二Y分支波导(7)各自的集合端分别连接到第二芯片上;
第二芯片包括从下到上依次层叠布置的光刻胶涂层(14)和第二硅衬底(15);在光刻胶涂层(14)上集成布置谐振腔光路,谐振腔光路包括第一球透镜(8)、平面分光镜(9)、空芯光子晶体光纤环(10)和第二球透镜(16);光刻胶涂层(14)开设有圆环槽,输入波导(2)所在直线过圆环槽的圆心,圆环槽在输入波导(2)所在直线的两侧各自均连接一条向第一芯片延伸且切向布置的光纤条形槽,光纤条形槽的方向沿圆环槽的切向方向,两条光纤条形槽平行布置,两条光纤条形槽以输入波导(2)所在直线对称布置在圆环槽的两侧,两条光纤条形槽向第一芯片延伸的末端之间通过横向条形槽连接,横向条形槽垂直于输入波导(2)所在直线,横向条形槽的中部连接两条向第一芯片延伸布置的纵向条形槽,两条纵向条形槽以输入波导(2)所在直线对称布置在圆环槽的两侧,;由圆环槽和两侧的光纤条形槽、一条横向条形槽、两条纵向条形槽构成了光纤环安装槽(7);
空心光子晶体光纤环(10)包括了圆环螺旋段和连接在圆环螺旋段两端的直线段,圆环螺旋段装在光纤环安装槽(7)的圆环槽中,直线段装在光纤环安装槽(7)的光纤条形槽中,圆环螺旋段具有至少一圈螺旋,直线段未与圆环螺旋段连接的两端作为安装空心光子晶体光纤环(10)的两端;
两条纵向条形槽分别和横向条形槽之间的交点中均安装有平面分光镜(9),两个平面分光镜(9)和各自一侧对应的光纤条形槽之间的横向条形槽中间均安装有第二球透镜(16),两条纵向条形槽的中部均安装有第一球透镜(8);
两个平面分光镜(9)、两个第二球透镜(16)、两个第一球透镜(8)分别在空心光子晶体光纤环(10)的两侧以输入波导(2)所在直线对称布置,且以每一侧的一个平面分光镜(9)、一个第二球透镜(16)和一个第一球透镜(8)构成一个分光透镜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铌酸锂和SU-8混合集成空芯光子晶体光纤陀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入波导(2)、第一Y分支波导(3)和第二Y分支波导(6)均为质子交换铌酸锂波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铌酸锂和SU-8混合集成空芯光子晶体光纤陀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电极调制器(4)包括两个金属调制电极,两个金属调制电极分别布置在第一Y分支波导(3)的分支端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铌酸锂和SU-8混合集成空芯光子晶体光纤陀螺,其特征在于:两个第二Y分支波导(6)集合端端口分别位于两条纵向条形槽中的两个第一球透镜(8)的焦点处,两条光纤条形槽中空心光子晶体光纤环(10)两个直线段的端部分别位于两条横向条形槽中的两个第二球透镜(16)的焦点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铌酸锂和SU-8混合集成空芯光子晶体光纤陀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窄线宽激光光源(1)的光耦合进输入波导(2)中,通过第一Y分支波导(3)的两个分支分为两路相位、振幅、偏振方向相同的光,两路光沿第一Y分支波导的两个分支传播时经金属电极调制器(4)调制后从两个第二Y分支波导(6)集合端的端口输出,分别入射到两个分光透镜组的第一球透镜(8)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铌酸锂和SU-8混合集成空芯光子晶体光纤陀螺,其特征在于:第一球透镜(8)、第二球透镜(16)和平面分光镜(9)中心以及铌酸锂波导的模场中心、空芯光子晶体光纤环(10)的模场中心均处在同一水平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铌酸锂和SU-8混合集成空芯光子晶体光纤陀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窄线宽激光光源(1)的光耦合进输入波导(2)中,通过第一Y分支波导(3)的两个分支分为两路相位、振幅、偏振方向相同的光,两路光沿第一Y分支波导的两个分支传播时经金属电极调制器(4)调制后两个第二Y分支波导(6)各自的集合端所输出的光束分别输入到光纤环安装槽(7)的纵向条形槽中,光束经第一球透镜(8)入射到平面分光镜(9),再由平面分光镜(9)反射后经第二球透镜(16)后入射到空心光子晶体光纤环(10)的两端中。
每个分光透镜组中,经第一球透镜(8)透射后再入射到平面分光镜(9)发生反射和透射,平面分光镜(9)反射的光再经第二球透镜(16)透射后入射到空心光子晶体光纤环(10)直线段的端口中;一侧分光透镜组输入到空心光子晶体光纤环(10)一端中的光沿空心光子晶体光纤环(10)传播后从空心光子晶体光纤环(10)的另一端输出到另一侧分光透镜组的平面分光镜(9)中再次发生反射和透射,另一侧分光透镜组的平面分光镜(9)再次发生透射的光入射回到一侧分光透镜组的平面分光镜(9)发生透射再输入到空心光子晶体光纤环(10)直线段的端口中,另一侧分光透镜组的平面分光镜(9)再次发生反射的光输入到之前未传播经过的另一个第二Y分支波导(6)的集合端中,再经由第二Y分支波导(6)的分支端输出到探测器(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铌酸锂和SU-8混合集成空芯光子晶体光纤陀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球透镜(8)、第二球透镜(16)和平面分光镜(9)表面均镀有光学薄膜。
CN202010961700.2A 2020-09-14 2020-09-14 一种铌酸锂和su-8混合集成空芯光子晶体光纤陀螺 Active CN1120977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61700.2A CN112097754B (zh) 2020-09-14 2020-09-14 一种铌酸锂和su-8混合集成空芯光子晶体光纤陀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61700.2A CN112097754B (zh) 2020-09-14 2020-09-14 一种铌酸锂和su-8混合集成空芯光子晶体光纤陀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97754A true CN112097754A (zh) 2020-12-18
CN112097754B CN112097754B (zh) 2022-05-27

Family

ID=737524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61700.2A Active CN112097754B (zh) 2020-09-14 2020-09-14 一种铌酸锂和su-8混合集成空芯光子晶体光纤陀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97754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67177A (zh) * 2021-04-13 2021-08-17 浙江大学 一种基于自由曲面透镜耦合的空芯光子晶体光纤谐振陀螺
CN114089473A (zh) * 2021-11-24 2022-02-25 深圳技术大学 一种片上微腔光子集成芯片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59089B1 (en) * 1998-05-15 2001-07-10 Rice Systems, Inc. Integrated optics rotation sensor
NL1019637C2 (nl) * 2001-12-21 2003-07-09 Lionix B V Inrichting en werkwijze voor het inkoppelen van licht in een vlakke golfgeleider, inrichting en werkwijze voor het uitkoppelen van licht uit een vlakke golfgeleider, en werkwijzen voor het vervaardigen van dergelijke inrichtingen.
JP2004170608A (ja) * 2002-11-19 2004-06-17 Fujitsu Ltd 光導波路デバイス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118304A (zh) * 2007-09-21 2008-02-06 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 Y波导集成光学器件铌酸锂芯片的制备方法
US20090015843A1 (en) * 2007-07-11 2009-01-15 Demers Joseph R Fiber optic gyroscope
CN101387519A (zh) * 2008-10-29 2009-03-1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空芯光子晶体光纤陀螺
CN105659810B (zh) * 2008-12-01 2013-02-27 北京航天时代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光学陀螺光路系统结构
CN104729494A (zh) * 2015-02-12 2015-06-24 浙江大学 一种谐振式空芯光子晶体光纤陀螺及应用
CN104931036A (zh) * 2015-07-08 2015-09-23 浙江大学 一种铌酸锂基混合集成光纤陀螺光学芯片
CN105352491A (zh) * 2015-11-16 2016-02-24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九研究所 一种用于光纤陀螺延长光程的y波导结构
CN108225297A (zh) * 2016-12-09 2018-06-29 黑龙江工业学院 一种二氧化硅波导与铌酸锂薄膜垂直耦合的谐振式集成光学陀螺
CN108332736A (zh) * 2018-02-12 2018-07-27 浙江大学 半导体超辐射二极管光源光电探测管复用的光纤陀螺仪
CN109579817A (zh) * 2018-12-12 2019-04-05 天津津航技术物理研究所 一种硅基-ln基混合集成光学芯片的制备方法
US10534136B1 (en) * 2018-12-18 2020-01-14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High-efficiency fiber-to-waveguide coupler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59089B1 (en) * 1998-05-15 2001-07-10 Rice Systems, Inc. Integrated optics rotation sensor
NL1019637C2 (nl) * 2001-12-21 2003-07-09 Lionix B V Inrichting en werkwijze voor het inkoppelen van licht in een vlakke golfgeleider, inrichting en werkwijze voor het uitkoppelen van licht uit een vlakke golfgeleider, en werkwijzen voor het vervaardigen van dergelijke inrichtingen.
JP2004170608A (ja) * 2002-11-19 2004-06-17 Fujitsu Ltd 光導波路デバイス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090015843A1 (en) * 2007-07-11 2009-01-15 Demers Joseph R Fiber optic gyroscope
CN101118304A (zh) * 2007-09-21 2008-02-06 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 Y波导集成光学器件铌酸锂芯片的制备方法
CN101387519A (zh) * 2008-10-29 2009-03-1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空芯光子晶体光纤陀螺
CN105659810B (zh) * 2008-12-01 2013-02-27 北京航天时代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光学陀螺光路系统结构
CN104729494A (zh) * 2015-02-12 2015-06-24 浙江大学 一种谐振式空芯光子晶体光纤陀螺及应用
CN104931036A (zh) * 2015-07-08 2015-09-23 浙江大学 一种铌酸锂基混合集成光纤陀螺光学芯片
CN105352491A (zh) * 2015-11-16 2016-02-24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九研究所 一种用于光纤陀螺延长光程的y波导结构
CN108225297A (zh) * 2016-12-09 2018-06-29 黑龙江工业学院 一种二氧化硅波导与铌酸锂薄膜垂直耦合的谐振式集成光学陀螺
CN108332736A (zh) * 2018-02-12 2018-07-27 浙江大学 半导体超辐射二极管光源光电探测管复用的光纤陀螺仪
CN109579817A (zh) * 2018-12-12 2019-04-05 天津津航技术物理研究所 一种硅基-ln基混合集成光学芯片的制备方法
US10534136B1 (en) * 2018-12-18 2020-01-14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High-efficiency fiber-to-waveguide coupler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MA H 等: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Optical Passive Resonant Gyroscopes"", 《JOURNAL OF LIGHTWAVE TECHNOLOGY》 *
QI, YUEFENG 等: ""Application of a novel spatial non-reciprocal phase modulator in fiber optic gyroscope"", 《OPTICAL FIBER TECHNOLOGY》 *
田自君等: "保偏光纤环与Y波导芯片直接耦合技术研究", 《半导体光电》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67177A (zh) * 2021-04-13 2021-08-17 浙江大学 一种基于自由曲面透镜耦合的空芯光子晶体光纤谐振陀螺
CN113267177B (zh) * 2021-04-13 2022-05-27 浙江大学 一种基于自由曲面透镜耦合的空芯光子晶体光纤谐振陀螺
CN114089473A (zh) * 2021-11-24 2022-02-25 深圳技术大学 一种片上微腔光子集成芯片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114089473B (zh) * 2021-11-24 2023-08-22 深圳技术大学 一种片上微腔光子集成芯片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97754B (zh) 2022-05-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118917A (en) Optical fiber passive alignment apparatus using alignment platform
CN112066973B (zh) 一种铌酸锂波导的集成光子晶体光纤陀螺
EP1237019B1 (en) Optical coupling between optical wiring substrates
JPH06175049A (ja) 光学スイッチ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140205234A1 (en) Vertical optical coupler for planar photonic circuits
CN112097754B (zh) 一种铌酸锂和su-8混合集成空芯光子晶体光纤陀螺
CN112833873A (zh) 光子集成芯片以及干涉型光纤陀螺
CN113885132B (zh) 一种光纤与光学波导耦合的模斑变换器及其制作方法
CN109579817B (zh) 一种硅基-ln基混合集成光学芯片的制备方法
CN114527538B (zh) 一种具有模式选择结构的铌酸锂薄膜芯片
EP3889655B1 (en) Optical waveguide device
JPH04241304A (ja) 偏波無依存導波型光デバイス
JPH11153719A (ja) プレーナ導波路ターニングミラーを有する光集積回路
CN113865578B (zh) 基于SiON起偏器的光纤陀螺用SiN基集成光学芯片
CN114397729B (zh) 基于连续曲率弯曲波导起偏器的SiN集成光学芯片
CN117590628B (zh) 基于薄膜铌酸锂波导的光学器件、制备方法及工作方法
CN117470210A (zh) 一种空间波导集成三轴光学陀螺仪
JP2002048949A (ja) 光導波路接続構造及び光素子実装構造並びに光ファイバー実装構造
US5625726A (en) Optical waveguide substrate, an article comprising the same and a substrate coupled thereto for holding optical fibers
CN113884085B (zh) 基于SiO2-SiN耦合芯片结构的光纤陀螺用的集成光学芯片
CN113267177B (zh) 一种基于自由曲面透镜耦合的空芯光子晶体光纤谐振陀螺
WO2020105473A1 (ja) 光接続構造
CN114721094B (zh) 基于铌酸锂波导耦合器的空芯光子晶体光纤谐振腔
JPH09159865A (ja) 光導波路の接続構造
JPH1172635A (ja) 光デバイス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