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91294A - 一种铣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铣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91294A
CN112091294A CN202011046461.4A CN202011046461A CN112091294A CN 112091294 A CN112091294 A CN 112091294A CN 202011046461 A CN202011046461 A CN 202011046461A CN 112091294 A CN112091294 A CN 1120912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lling
workpiece
clamping
sliding plate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4646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铁骑
傅强
魏华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Zhenghaoruisen Precision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Zhenghaoruisen Precision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Zhenghaoruisen Precision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Zhenghaoruisen Precision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4646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91294A/zh
Publication of CN1120912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9129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CMILLING
    • B23C3/00Milling particular work; Special milling operations; Machine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CMILLING
    • B23C9/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so far as specially adapted to milling machines or cut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15/00Automatic 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feed movement, cutting velocity or position of tool or work
    • B23Q15/20Automatic 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feed movement, cutting velocity or position of tool or work before or after the tool acts upon the workpiece
    • B23Q15/22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position of tool or workpie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3/00Devices holding, supporting, or positioning work or tools, of a kind normally removable from the machine
    • B23Q3/02Devices holding, supporting, or positioning work or tools, of a kind normally removable from the machine for mounting on a work-table, tool-slide, or analogous par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铣削设备,涉及铣削技术领域。铣削设备包括机架、夹持单元和至少两组铣削单元;所述至少两组铣削单元呈环形分布;所述至少两组铣削单元用于对工件进行槽孔加工;所述夹持单元用于夹持所述工件;所述夹持单元滑动安装于所述机架上,以带动所述工件相对于所述至少两组铣削单元运动;所述夹持单元的滑动方向沿所述环形的轴线设置。本申请提供的铣削设备可同时实现多组槽孔的铣削,提高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铣削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铣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铣削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的筒状工件铣削设备,均为卧式加工机床。而卧式加工机床仅设置有一组铣削刀头,用于对筒状工件进行铣削加工;加工时,一次仅能加工一个槽孔,从而导致传统的铣削设备工作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铣削设备,可同时进行至少两个槽孔的加工,提高铣削设备的工作效率。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
一种铣削设备,包括机架、夹持单元和至少两组铣削单元;所述至少两组铣削单元呈环形分布;所述至少两组铣削单元用于对工件进行槽孔加工;
所述夹持单元用于夹持所述工件;所述夹持单元滑动安装于所述机架上,以带动所述工件相对于所述至少两组铣削单元运动;所述夹持单元的滑动方向沿所述环形的轴线设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铣削单元包括铣刀、第一驱动件和移动组件;
所述铣刀垂直于所述环形的轴线设置;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带动所述铣刀自转;
所述移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铣刀进行两个维度上的移动,两个所述维度相互垂直设置,且两个所述维度均与所述环形的轴线垂直。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第一滑动板、第二滑动板和安装板;所述铣刀和所述第一驱动件安装于所述第一滑动板上;所述安装板固定安装于所述机架上;
所述第一滑动板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二滑动板上;所述第二滑动板滑动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上;所述第一滑动板的滑动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滑动板的滑动方向,且所述第一滑动板的滑动方向和所述第二滑动板的滑动方向均与所述环形的轴线垂直。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滑动板的两端均套设有一段弹性保护套,两所述弹性保护套分别与所述第一滑动板的两端部抵接;
所述安装板的两端也均套设有一段所述的弹性保护套,位于所述安装板上的两所述弹性保护套分别与所述第二滑动板的两端部抵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铣削单元还包括套设于所述铣刀外部的弹性密封套,所述弹性密封套能够沿所述铣刀的轴线进行弹性形变;
所述弹性密封套连接有负压机构,所述负压机构用于对所述弹性密封套内抽负压,以抽走铣削粉尘。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任一所述铣削单元为铣槽单元或铣孔单元。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夹持单元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配合以夹持所述工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夹持件为顶尖,所述第二夹持件为夹爪;所述第一夹持件用于抵接限位所述工件的一端,所述第二夹持件用于夹持所述工件的另一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顶尖相对于所述夹爪伸缩安装;所述顶尖连接有第二驱动件,以驱动所述顶尖靠近或远离所述夹爪。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之间设置有一对相对的支撑组件,两所述支撑组件用于支撑工件。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提出一种铣削设备,包括机架、夹持单元和至少两铣削单元;两组铣削单元呈环形分布;夹持单元滑动安装于机架上,夹持单元用于夹持工件,以带动工件相对于两铣削单元运动。
工作中,至少两组铣削单元可同时对工件进行铣削加工,即可同时进行至少两组槽孔的加工,从而使得铣削设备的加工效率提升至少一倍,提高铣削设备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一种铣削设备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一种铣削设备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一种铣削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一种安装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一种铣槽单元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一种铣槽单元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一种夹持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图7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图7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一种滑动单元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一种夹持单元和滑动单元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机架;11-壳体;12-安装架;121-通孔;13-支撑平台;14-作业台;15-支撑腿;2-弹性保护套;3-铣槽单元;31-第一铣槽单元;32-第二铣槽单元;33-第三铣槽单元;34-第四铣槽单元;301-铣刀;302-第一安装座;302a-夹头;303-第一驱动件;304-移动组件;3041-第一滑动板;3041a-第一滑块;3041b-连接板;3042-第二滑动板;3042a-第一滑轨;3042b-第二滑块;3042c-第一限位板;3043-第三驱动件;3044-安装板;3044a-第二滑轨;3044b-第二限位板;3045-第四驱动件;3046-第一拖链;3047-第二拖链;305-弹性密封套;4-铣孔单元;5-负压机构;51-负压总管;52-负压支管;53-管接头;601-滑动单元;6011-第三滑动板;6011a-第三滑块;6011b-连接槽;6012-第三滑轨;6013-第五驱动件;6014-传动杆;6015-转接件;6016-支撑块;6016a-轴承;6017-第三拖链;6018-第一保护壳;6019-第二保护壳;602-夹持单元;6021-第一夹持件;6022-第二安装座;6023-第二驱动件;6024-第一基座;6025-第二夹持件;6026-第三安装座;6026a-第三保护壳;6027-第六驱动件;6028-液压卡盘;6029-第二基座;603-支撑组件;6031-支撑板;6031a-限位槽;6032-滚轮;7-控制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一
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铣削设备,可用于一些工件的铣槽加工,例如,一些筒状工件的铣槽加工。
如图1至图3所示,铣削设备包括机架1、夹持单元602和至少两组铣削单元。其中,机架1可呈立式结构,且机架1的侧视可呈现类L状结构。夹持单元602和该至少两组铣削单元均安装于机架1上。
具体的,铣削单元安装于机架1的竖直结构上,该至少两组铣槽单元呈环形分布。工作时,至少两组铣削单元可同时对工件进行铣削加工;从而,铣削设备可对工件进行至少两组槽孔的加工,以提高铣削设备的加工效率。
夹持单元602滑动安装于机架1的水平结构上,且夹持单元602用于夹持工件。同时,夹持单元602的滑动方向沿铣削单元围成的环形的轴线设置。工作时,夹持单元602可带动工件进行同步滑动,以使工件可相对于铣削单元运动。一方面可实现工件靠近或远离铣削单元,另一方面可使铣削单元在工件上具有一定长度的铣削移动距离,以实现一定长度槽的加工,该槽的长度方向与夹持单元602的滑动方向一致。
传统的铣削设备一次仅能加工一个槽孔,而本申请提供的铣削设备在对工件进行铣削时,可同时进行至少两组槽孔的铣削。从而,相较于传统的铣削设备,本申请提供的铣削设备具有更高的工作效率,以提高生产效率。
实施例二
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铣削设备,可以理解的,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作出的进一步改进。
如图1至图4所示,机架1包括壳体11、安装架12和作业台14。其中,壳体11的中部设置有一连通孔,以连通壳体11的两侧;从而,壳体11的外部形状呈类环状结构;壳体11的类环状结构内部为中空结构。安装架12固定安装于壳体11的内部。相应的,安装架12的中部也设置有一连通孔,与壳体11中部的连通孔向适配;安装架12也呈类环状结构,与壳体11的形状相适配。作业台14穿过壳体11的连通孔设置,作业台14的一端延伸至壳体11的外部;作业台14与壳体11固定连接。实施例中,机架1和作业台14的下方均设置有支撑腿15。
铣削单元位于壳体11内部,且铣削单元安装于安装架12上。具体的,铣削单元环绕安装架12的连通孔分布设置,呈现环形分布。安装架12的架体上分布设置有多个通孔121,一方面降低安装架12的制造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加快铣削单元的散热。
夹持单元602滑动安装于作业台14上,且夹持单元602沿作业台14的延伸方向进行滑动。使用中,夹持单元602用于带动工件在作业台14上移动;对工件进行铣削时,夹持单元602带动工件向靠近壳体11的方向移动,以将工件送到铣削单元位置处,便于铣削单元对工件进行铣削作业。当加工完成后,夹持单元602带动工件向远离壳体11的反向移动,移动至作业台14位于壳体11外部的一端,以便于工作人员拆装工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机架1还包括两支撑平台13,两支撑平台13分设于作业台14的两侧,且支撑平台13对应设置于作业台14位于壳体11外部的一端。支撑平台13用于供工作人员站立,以便于工作人员将工件安装于夹持单元602或从夹持单元602上拆下工件。
可以理解的是,铣削设备还包括主控机构,由主控机构控制铣削设备的工作,以实现铣削设备的自动化。铣削单元和夹持单元602均与主控机构电连接。工作人员也可通过操作主控机构来调整铣削设备的工作参数。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主控机构设置于壳体11一侧的控制箱7中。
如图3所示,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铣削单元可以是铣槽单元3或铣孔单元4。其中,铣槽单元3用于对工件进行铣槽加工,铣孔单元4用于对工件进行铣孔加工。实施例中,铣削设备既包括铣槽单元3,也包括铣孔单元4。铣槽单元3的数量可以设置成一组、两组、三组、四组、六组等数量。铣孔单元4的数量可以设置成一组、两组、四组、五组、六组等数量。
当然,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铣削设备可仅设置有铣槽单元3,或者也可仅设置有铣孔单元4。
本实施例中,铣削设备包括四组铣槽单元3,即第一铣槽单元31、第二铣槽单元32、第三铣槽单元33和第四铣槽单元34,以及一组铣孔单元4。实施例中,四组铣槽单元3环绕壳体11的连通孔设置;且四组铣槽单元3间隔均匀分布。第一铣槽单元31与第三铣槽单元33相对设置;第二铣槽单元32与第四铣槽单元34相对设置,第三铣槽单元33和第四铣槽单元34分设于作业台14的两侧,且对称设置。铣孔单元4设置于第一铣槽单元31和第二铣槽单元32之间。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铣孔单元4和四组铣槽单元3的位置也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工作时,四组铣槽单元3可同时对工件进行铣槽加工。从而,对一些槽数量是四的倍数的筒状工件,可一次加工四个槽。相对于传统技术可减少四分之三的作业时间,提高铣削设备的工作效率。期间,铣孔单元4也可对工件的对应位置进行铣孔加工,进一步节省工件加工的时间。
当然,对于一些特殊的筒状工件,可开启其中的一组、两组、三组铣槽单元来进行同时作业,具体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实施例中,四组铣槽单元3以及铣孔单元4的结构相同,示例性的,以其中一组铣槽单元3为例,进行详述。
如图3、图5和图6所示,铣槽单元3包括铣刀301、第一驱动件303和移动组件304。其中,第一驱动件303用于驱动铣刀301自转,以实现铣削功能。移动组件304安装于安装架12上,铣刀301和第一驱动件303安装于移动组件304上。移动组件304可带动铣刀301进行两个维度上的移动;两个维度相互垂直,且两个维度均与铣削单元围成的环形的轴线垂直,即这两个维度均与夹持单元602的滑动方向垂直。
具体的,移动组件304可带动铣刀301进行伸缩移动,以使铣刀301靠近或远离工件;可以理解的,移动组件304可带动铣刀301沿铣刀301的轴线方向移动。同时,移动组件304还可带动铣刀301进行垂直于铣刀301轴线方向的移动;可以理解的,移动组件304可带动铣刀301实现沿工件上槽宽的方向移动,以加工出所需宽度的槽。当然,工件上槽的长度沿筒状工件的长度设置;槽的宽度沿筒状工件的周向进行设置。
相应的,壳体11上设置有铣刀301穿过的过孔,以使铣刀301从壳体11内伸入壳体11的连通孔位置处,便于铣刀301接触工件而对工件进行铣槽作业。可以理解的是,过孔的大小满足铣刀301的移动需要,从而避免干扰到铣槽单元3的正常工作。
进一步的,移动组件304包括第一滑动板3041、第二滑动板3042和安装板3044。铣刀301和第一驱动件303安装于第一滑动板3041上;第一滑动板3041滑动安装于第二滑动板3042上;第二滑动板3042滑动安装于安装板3044上;安装板3044固定安装于安装架12上。第一滑动板3041的滑动方向垂直于第二滑动板3042的滑动方向。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二滑动板3042的长度延伸方向垂直于安装板3044的长度延伸方向。第二滑动板3042的长度延伸方向平行于铣刀301的轴线设置。安装板3044的长度延伸方向垂直于铣刀301的轴线设置。
铣槽单元3还包括第一安装座302,铣刀301通过第一安装座302安装于第一滑动板3041上。具体的,第一安装座302固定安装于第一滑动板3041上;第一安装座302靠近壳体11的过孔一端设置有用于夹持铣刀301的夹头302a,夹头302a转动安装于第一安装座302上。使用中,工作人员可将铣刀301固定安装于夹头302a上,从而实现将铣刀301转动安装于第一安装座302上。第一驱动件303固定安装于第一安装座302远离夹头302a的一端;第一驱动件303的输出轴与夹头302a连接。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303选用电机;第一驱动件303的输出轴可通过连接杆(图中未示出)与夹头302a固定连接;连接杆位于第一安装座302内部。从而,由第一驱动件303驱动夹头302a转动,进而带动铣刀301转动,以实现铣削功能。
第二滑动板3042靠近第一滑动板304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滑轨3042a;相应的,第一滑动板3041远离第一安装座30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滑块3041a。第一滑块3041a滑动连接于第一滑轨3042a上,从而实现将第一滑动板3041滑动安装于第二滑动板3042上。第一滑轨3042a沿第二滑动板3042的长度方向设置,且平行于铣刀301的轴线方向。
移动组件304还包括第三驱动件3043,第三驱动件3043固定安装于第二滑动板3042远离壳体11上过孔的一端。第三驱动件3043用于驱动第一滑动板3041相对于第二滑动板3042滑动。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三驱动件3043可选用电机;第三驱动件304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丝杆(图中未示出);第一丝杆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滑轨3042a的延伸方向相同;第一丝杆位于第二滑动板3042内部。第一滑动板3041靠近第二滑动板3042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一丝杆配合的第一螺母套(图中未示出)。第三驱动件3043驱动第一丝杆转动时,在第一丝杆与第一螺母套的配合作用下,实现第一滑动板3041沿第一滑轨3042a的滑动。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第三驱动件3043还可选用气缸、液压缸等驱动件;第三驱动件3043的活塞杆与第一滑动板3041固定连接。从而,由第三驱动件3043带动第一滑动板3041滑动。
实施例中,移动组件304还包括第一拖链3046,第一拖链3046的运动方向与第一滑动板3041的滑动方向一致。第一拖链3046用于对连接在第一驱动件303上的线缆进行保护。
第一滑轨3042a的两端还分别套设有一段弹性保护套2,以保护第一滑轨3042a以及位于第二滑动板3042内部的第一丝杆。相应的,第二滑动板3042的两个端部均设置有一第一限位板3042c,用于限位抵接弹性保护套2;弹性保护套2远离第一限位板3042c的一端抵接在第一滑动板3041的对应侧。在工作过程中,可以避免杂物进入到第二滑动板3042内部及落到第一滑轨3042a上,进而避免杂物影响到第一滑块3041a和第一滑轨3042a的滑动配合以及第一丝杆和第一螺母套的传动。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弹性保护套2可选用风琴钣金,可跟随第一滑动板3041的滑动进行伸缩。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保护套2还可选用其它具有弹性可伸缩的保护壳结构,以避免杂物进入到第二滑动板3042内部。
进一步的,安装板3044靠近第二滑动板304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滑轨3044a,第二滑轨3044a垂直于第一滑轨3042a设置。相应的,第二滑动板3042靠近安装板3044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滑块3042b,第二滑块3042b滑动设置于第二滑轨3044a上。从而,实现将第二滑动板3042滑动安装于安装板3044上。
移动组件304还包括第四驱动3045,用于驱动第二滑动板3042相对于安装板3044滑动;第四驱动件3045固定安装于安装板3044的一端。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第四驱动件3045可选用电机;第四驱动件3045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二丝杆(图中未示出),第二丝杆位于安装板3044内部;且第二丝杆与第二滑轨3044a平行设置。第二滑动板3042靠近安装板3044的一侧设置有对应的第二螺母套,第二螺母套与第二丝杆配合连接。从而,由第四驱动件3045驱动第二丝杆转动,进而带动第二滑动板3042相对于安装板3044滑动。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第四驱动件3045也可选用气缸、液压缸等驱动件,以带动第二滑动板3042沿第二滑轨3044a滑动。
第二滑轨3044a的两个端部也套设有弹性保护套2,以对第二滑轨3044a以及位于安装板3044内的第二丝杆和第二螺母套进行保护。避免有杂物干扰到第二滑块3042b和第二滑轨3044a的滑动配合,以及第二丝杆和第二螺母套的传动作用。相应的,安装板3044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限位板3044b,用于限位弹性保护套2;弹性保护套2的一端与第二限位板3044b抵接限位,另一端抵接于第二滑动板3042的对应侧。
实施例中,移动组件304还包括第二拖链3047;第二拖链3047的运动方向与第二滑动板3042的滑动方向一致;第二拖链3047用于对连接在第三驱动件3043上的线缆进行保护。
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303、第三驱动件3043和第四驱动件3045均与主控机构电连接。主控机构可单独控制各组铣槽单元中的第一驱动件303、第三驱动件3043和第四驱动件3045的工作。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工作人员也可根据需要选择各组铣槽单元3中铣刀301的型号,以铣削出需要的槽结构。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铣刀301的外部还套设有弹性密封套305,弹性密封套305与铣刀301之间留有间隙。弹性密封套305远离壳体11的一端可通过连接板3041b固定连接于第一滑动板3041上。弹性密封套305远离壳体11上过孔的一端连通有负压机构5。工作时,负压机构5用于对弹性密封套305内抽负压,从而将铣削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碎料抽走,实现抽尘的效果。同时,弹性密封套305可发生弹性形变,从而在移动组件304带动铣刀301向靠近工件的方向移动时,也不会阻碍铣刀301的运动。
如图3所示,负压机构5包括负压总管51、负压支管52以及抽负压装置(图中未示出)。其中负压总管51与抽负压装置连通;负压支管52一端通过管接头53与负压总管51连通,负压支管52的另一端连通至对应弹性密封套305;从而由抽负压装置对弹性密封套305内抽负压。抽负压装置与主控机构电连接。
实施例中,铣孔单元4中的铣刀也可根据需要选择用于加工不同形状通孔的铣刀;示例性的,例如加工台阶孔、圆孔、锥孔等形状的铣刀。本实施例中,铣孔单元4中的铣刀选用加工台阶孔的铣刀。
如图7至11所示,进一步的,夹持单元602通过滑动单元601滑动安装于作业台14上。具体的,滑动单元601包括第三滑动板6011以及设置于作业台14上的第三滑轨6012。第三滑轨6012设置于作业台14的上表面;第三滑轨6012的延伸方向与铣削单元围成的环形的轴线平行设置。第三滑动板6011靠近作业台14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三滑轨6012配合连接的第三滑块6011a;以实现将第三滑动板6011滑动安装于第三滑轨6012上。
滑动单元601还包括第五驱动件6013,用于驱使第三滑动板6011滑动;第五驱动件6013与主控机构电连接。第三滑轨6012的两道轨道之间设置有容置腔,第五驱动件6013固定于容置腔中。第五驱动件601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传动杆6014,传动杆6014通过转接件6015与第三滑动板6011连接;转接件6015与第三滑动板6011固定连接。工作时,第五驱动件6013带动传动杆6014动作,进而再由传动杆6014带动第三滑动板6011滑动。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五驱动件6013可选用电机;相应的,传动杆6014选用丝杠,转接件6015选用与丝杠匹配的螺母套。容置腔中,对应传动杆6014远离第五驱动件6013一端位置处设置有支撑块6016,传动杆6014远离第五驱动件6013的一端通过轴承6016a转动连接于支撑块6016上,以对传动杆6014进行支撑。从而避免传动杆6014远离第五驱动件6013的一端出现倾斜和振动,进而也可确保传动杆6014与转接件6015之间的稳定传动。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第三滑轨6012的两端也均设置有弹性保护套2;相应的,第三滑轨6012的端部设置有限位弹性保护套2的限位板。弹性保护套2的一端与对应端的限位板抵接,弹性保护套2的另一端与第三滑动板6011对应端抵接。从而避免杂物进入到容置腔和第三滑轨6012上,进而避免传动杆6014和转接件6015之间的传动受到影响,以及避免杂物干扰第三滑动板6011沿第三滑轨6012的滑动,从而确保第三滑动板6011的顺利滑动。
如图7至图11所示,实施例中,夹持单元602安装于第三滑动板6011远离作业台14的一侧,即夹持单元602安装于第三滑动板6011的上表面。
夹持单元602包括第一夹持件6021和第二夹持件6025;第一夹持件6021和第二夹持件6025用于夹持工件的两端,从而实现对工件的安装。
第一夹持件6021通过第一基座6024可拆卸的安装于第三滑动板6011上。第二夹持件6025通过第二基座6029可拆卸的安装于第三滑动板6011上。具体的,第三滑动板6011远离作业台14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槽6011b;连接槽6011b沿第三滑动板6011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即连接槽6011b的延伸方向平行于第三滑轨6012的延伸方向。第一基座6024和第二基座6029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连接槽6011b位置处。使用中,工作人员可根据工件的长度调整第一基座6024和第二基座6029之间的距离;进而实现调整第一夹持件6021和第二夹持件6025之间的距离,以使第一夹持件6021和第二夹持件6025对工件提供稳定可靠的夹持作用。
进一步的,第一基座6024远离第三滑动板6011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安装座6022,第一夹持件6021安装于第二安装座6022靠近第二夹持件6025的一侧;且第一夹持件6021设置于第二安装座6022远离第一基座6024的一端。
第二基座6029远离第三滑动板6011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三安装座6026。第二夹持件6025设置于第三安装座6026靠近第一夹持件6021的一侧;且第二夹持件6025设置于第三安装座6026远离第二基座6029的一端。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夹持件6021选用顶尖;第一夹持件6021滑动安装于第二安装座6022上;第一夹持件6021的滑动方向平行于第三滑动板6011的滑动方向。第一夹持件6021还连接有第二驱动件6023;第二驱动件6023用于驱动第一夹持件6021滑动,以实现伸缩作用。相应的,第二驱动件6023看可选用液压缸;第二驱动件6023可连接有液压单元(图中未示出);同时,液压单元电连接至主控机构。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驱动件6023还可选用气缸、电缸等驱动件,以驱动第一夹持件6021滑动。
实施例中,第一夹持件6021还可相对于第二安装座6022转动。
第二夹持件6025可选用夹爪,第二夹持件6025通过液压卡盘6028转动安装于第三安装座6026上。液压卡盘6028连接有第六驱动件6027,第六驱动件6027选用液压缸,且第六驱动件6027连接至液压单元。从而,由第六驱动件6027带动第二夹持件6025实现夹紧或释放工件的动作。
同时,液压卡盘6028还连接有第七驱动件(图中未示出),第七驱动件用于驱动液压卡盘6028转动,以带动第二夹持件6025同步转动,进而带动工件进行转动。从而,便于铣槽单元3和铣孔单元4在工件周向的不同位置进行铣削加工。第七驱动件安装于第三安装座6026的一侧,且由第三保护壳6026a罩设保护。
实施例中,第一基座6024和第二基座6029上还设置有支撑组件603,用于支撑工件,避免工件从第一夹持件6021和第二夹持件6025上脱落。其中一支撑组件603设置于第二安装座6022靠近第三安装座6026的一侧;另一支撑组件603设置于第三安装座6026靠近第二安装座6022的一侧。
支撑组件603包括支撑板6031和两滚轮6032;支撑板6031固定安装于对应位置处的基座上。支撑板6031远离基座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槽6031a,用于限位工件。两滚轮6032均设置于支撑板6031远离对应安装座的一侧;且两滚轮6032对称设置于限位槽6031a的两侧,两滚轮6032均转动安装于支撑板6031上。加工时,两滚轮6032与工件接触,在工件转动时,滚轮6032可跟随工件一同转动,进而减小支撑组件603对工件转动的阻力,确保工件可顺利转动。
实施例中,将工件放置于支撑组件603上,工件与第一夹持件6021和第二夹持件6025对应,从而便于第一夹持件6021和第二夹持件6025夹持工件。
安装工件时,先使第一夹持件6021向第二安装座6022内收缩,为工件提供充足的放置空间。将工件放置于两支撑组件603上,随后控制第一夹持件6021和第二夹持件6025动作;使第一夹持件6021逐渐靠近工件,并抵接在工件对应端的限位槽中;第二夹持件6025逐渐收紧以夹住工件的另一端;从而实现夹持工件的目的。随后,在铣削过程中,第七驱动件可带动工件转动。使用中,当第一夹持件6021和第二夹持件6025施加于工件上轴向夹持力较大时,在摩擦力的作用下,第一夹持件6021也可跟随工件进行同步转动,以减小对工件转动的阻力。当第一夹持件6021和第二夹持件6025施加于工件上轴向夹持力较小时,工件可相对于第一夹持件6021进行转动。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筒状的工件,可将工件固定套设于对应的承托件(图中未示出)上,承托件的两端可设置有相应的连接轴。其中,对应第一夹持件6021一端的连接轴上设置有与第一夹持件6021匹配的限位槽。安装工件时,将工件固定套设于承托件上,再将工件和承托件放置于支撑组件603上,进而再由第一夹持件6021和第二夹持件6025夹持承托件两端的连接轴,即实现对工件的安装。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夹持件6021也可选用夹爪;第二夹持件6025也可选用液压顶尖。当然,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夹持件6021和第二夹持件6025均可同时选用夹爪。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组件603上还可设置有相应的检测件(图中未示出),检测件与主控机构电连接。检测件用于感应是否有工件放置到支撑组件603上,从而可由主控机构自动控制夹持单元602动作以夹持工件。
当然,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也可由工作人员手动操作主控机构,再由主控机构控制夹持单元602动作。
实施例中,作业台14的两侧还设置有第三拖链6017,用于对第二驱动件6023、第六驱动件6027和第七驱动件的管线进行保护。同时,第三拖链6017的外部还套设有第一保护壳6018。
实施例中,第三滑动板6011靠近作业台14的一侧还连接有第二保护壳6019,第二保护壳6019罩设于第三滑轨6012上,以对容置腔内的空间进行封闭保护。从而,也可实现管线的全封闭保护,确保铣削设备的顺利工作。
加工时,工作人员可站立在支撑平台13上,将工件放置于支撑组件603上,随后由主控机构控制夹持单元602动作以夹持工件。随后,滑动单元601动作,带动夹持单元602向靠近铣槽单元3和铣孔单元4的位置移动;即将工件移送至铣槽单元3和铣孔单元4位置处。待工件移送到位后,主控机构控制铣槽单元3、铣孔单元4以及第七驱动件动作,以对工件进行铣削加工。待铣削加工完成后,滑动单元601再带动工件复位,以便于工作人员更换上其它需要铣削的工件。
在加工过程中,五组铣削单元共实现十五轴运动(每组可实现三轴运动),夹持单元602的滑动记为一轴,夹持单元602带动工件旋转记为一轴,第一夹持件6021的伸缩记为一轴,第二夹持件6025的夹紧和释放记为一轴。由此,铣削设备可实现十九轴的动作,从而可提高铣削加工的精度,确保工件加工质量。
综上,本申请提供的铣削设备可同时对工件进行多组槽孔的加工,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以提高产能,同时也可实现工件的高精度加工。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铣削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夹持单元和至少两组铣削单元;所述至少两组铣削单元呈环形分布;所述至少两组铣削单元用于对工件进行槽孔加工;
所述夹持单元用于夹持所述工件;所述夹持单元滑动安装于所述机架上,以带动所述工件相对于所述至少两组铣削单元运动;所述夹持单元的滑动方向沿所述环形的轴线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铣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铣削单元包括铣刀、第一驱动件和移动组件;
所述铣刀垂直于所述环形的轴线设置;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带动所述铣刀自转;
所述移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铣刀进行两个维度上的移动,两个所述维度相互垂直设置,且两个所述维度均与所述环形的轴线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铣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第一滑动板、第二滑动板和安装板;所述铣刀和所述第一驱动件安装于所述第一滑动板上;所述安装板固定安装于所述机架上;
所述第一滑动板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二滑动板上;所述第二滑动板滑动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上;所述第一滑动板的滑动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滑动板的滑动方向,且所述第一滑动板的滑动方向和所述第二滑动板的滑动方向均与所述环形的轴线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铣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动板的两端均套设有一段弹性保护套,两所述弹性保护套分别与所述第一滑动板的两端部抵接;
所述安装板的两端也均套设有一段所述的弹性保护套,位于所述安装板上的两所述弹性保护套分别与所述第二滑动板的两端部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铣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铣削单元还包括套设于所述铣刀外部的弹性密封套,所述弹性密封套能够沿所述铣刀的轴线进行弹性形变;
所述弹性密封套连接有负压机构,所述负压机构用于对所述弹性密封套内抽负压,以抽走铣削粉尘。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铣削设备,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铣削单元为铣槽单元或铣孔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铣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单元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配合以夹持所述工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铣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件为顶尖,所述第二夹持件为夹爪;所述第一夹持件用于抵接限位所述工件的一端,所述第二夹持件用于夹持所述工件的另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铣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尖相对于所述夹爪伸缩安装;所述顶尖连接有第二驱动件,以驱动所述顶尖靠近或远离所述夹爪。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任一项所述的铣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之间设置有一对相对的支撑组件,两所述支撑组件用于支撑工件。
CN202011046461.4A 2020-09-29 2020-09-29 一种铣削设备 Pending CN11209129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46461.4A CN112091294A (zh) 2020-09-29 2020-09-29 一种铣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46461.4A CN112091294A (zh) 2020-09-29 2020-09-29 一种铣削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91294A true CN112091294A (zh) 2020-12-18

Family

ID=737839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46461.4A Pending CN112091294A (zh) 2020-09-29 2020-09-29 一种铣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9129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40548B2 (en) Machine for machining workpieces
US20120020756A1 (en) End effector
CN214559291U (zh) 一种改进型自定心定位可调节工装
JP2774707B2 (ja) 金属ワイヤ及び帯状片の加工機及び加工方法
CN213794423U (zh) 一种铣削设备
CN112091294A (zh) 一种铣削设备
CN110712040B (zh) 电机壳钻孔攻丝设备
CN210549241U (zh) 一种多阀体柔性焊接工作站
CN217890256U (zh) 一种柔性工件夹具以及去毛刺设备
CN214237070U (zh) 一种管件加工装置
CN212145321U (zh) 工作台及具有其的机床
CN211193893U (zh) 一种双机器人加工工作站
CN115106552A (zh) 一种硬质车削机异型合金的精密加工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JP4808269B2 (ja) テーブル装置及び工作機械
CN210677720U (zh) 一种机器人复合材料钻铣平台
CN219465209U (zh) 一种夹紧装置及激光加工设备
CN111215919A (zh) 工作台及具有其的机床
CN117428226B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的钻孔定位装置
EP2279828B1 (de) Aufspanneinrichtung und Bearbeitungseinrichtung
CN220218064U (zh) 一种手动自定心虎钳
CN112388163A (zh) 一种激光焊接装置
CN220330296U (zh) 激光雕刻辅助定位装置
JPH0115482Y2 (zh)
WO2002102543B1 (en) Parallel positioning mechanism, especially for machining and/or manipulation and/or measuring
CN216938689U (zh) 一种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