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82291B - 制冷系统 - Google Patents
制冷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082291B CN112082291B CN202010888834.6A CN202010888834A CN112082291B CN 112082291 B CN112082291 B CN 112082291B CN 202010888834 A CN202010888834 A CN 202010888834A CN 112082291 B CN112082291 B CN 11208229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exchanger
- pipeline
- communicated
- refrigeration
- water outl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B2600/25—Control of valve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制冷系统,包括压缩制冷回路、冷却水制冷回路、循环液回路和换热器,换热器的放热通路与循环液回路连通,换热器的第一吸热通路与压缩制冷回路连通,换热器的第二吸热通路与冷却水制冷回路连通。根据不同温度工况,运行不同制冷模式,低温工况下可以选择压缩制冷模式,高温工况下3种模式都可以选择,降低高温工况的系统能耗。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制冷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半导体工艺制程中,半导体温控装置作为生产半导体的辅助设备,在晶圆和液晶面板的制程工艺中需要输出不同的温度,设备在实际工艺中需要保持恒定的输出温度,主机台设备对温控装置的要求范围很宽,涵盖低温到高温形成的比较宽的温度范围(典型为10℃到80℃)。温控装置大部分采用压缩机制冷的方式,当运行温度大于25℃以上的高温时,采用压缩机制冷比采用热交换器的直接制冷能耗更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制冷系统,根据不同温度工况,运行不同制冷模式,低温工况下可以选择压缩制冷模式,高温工况下3种模式都可以选择,降低高温工况的系统能耗,保证系统安全。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制冷系统,包括压缩制冷回路、冷却水制冷回路、循环液回路和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的放热通路与所述循环液回路连通,所述换热器的第一吸热通路与所述压缩制冷回路连通,所述换热器的第二吸热通路与所述冷却水制冷回路连通。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冷却水制冷回路包括进水管路、出水管路和进气管路,所述进水管路、所述换热器的第二吸热通路与所述出水管路依次连通,所述进气管路与所述换热器的第二吸热通路的进口连通。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进气管路上设有第一手动阀。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进水管路上设有第二手动阀。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出水管路上设有电动阀。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动阀与所述换热器的第二吸热通路的出口连通的所述出水管路上还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出水管路上还设有第三手动阀,所述电动阀与所述第三手动阀沿所述出水管路内冷却水的流向依次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出水管路上设有出水支路,所述出水支路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所述换热器的第二吸热通路的出口之间的所述出水管路连通,所述出水支路上设有第四手动阀。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循环液回路包括循环液箱、泵体和负载装置,所述循环液箱、所述泵体、所述负载装置与所述换热器的放热通路通过循环液管路依次连通形成回路,所述循环液箱内设有加热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循环液箱与所述换热器的放热通路的出口连通的所述循环液管路上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泵体与所述负载装置连通的所述循环液管路上设有第三温度传感器。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冷系统,通过换热器将压缩制冷回路和冷却水制冷回路与循环液回路连接,实现压缩制冷与PCW制冷两种制冷方式的结合,压缩制冷回路的冷媒与冷却水制冷回路的冷却水均可与循环液回路中的循环液进行换热。本发明可以提供单压缩制冷、单PCW制冷和压缩及PCW混合制冷3种模式,根据不同温度工况,运行不同制冷模式,低温工况下可以选择压缩制冷模式,高温工况下3种模式都可以选择,降低高温工况的系统能耗,保证系统安全。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的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有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优点之外,本发明的其他技术特征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优点,将结合附图作出进一步说明,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制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制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二。
附图标记:
1、压缩制冷回路;
2、冷却水制冷回路;21、进水管路;22、出水管路;23、进气管路;24、出水支路;212、第二手动阀;221、电动阀;222、第一温度传感器;223、第三手动阀;231、第一手动阀;241、第四手动阀;
3、循环液回路;31、循环液箱;32、泵体;33、负载装置;34、加热器;35、第二温度传感器;36、第三温度传感器;
4、换热器;41、放热通路;42、第一吸热通路;43、第二吸热通路;
51、冷却水管路;52、循环液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制冷系统,包括压缩制冷回路1、冷却水制冷回路2、循环液回路3和换热器4,换热器4的放热通路41与循环液回路3连通,换热器4的第一吸热通路42与压缩制冷回路1连通,换热器4的第二吸热通路43与冷却水制冷回路2连通。
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冷系统,通过换热器4将压缩制冷回路1和冷却水制冷回路2与循环液回路3连接,实现压缩制冷与PCW(工业冷却水系统)制冷两种制冷方式的结合,压缩制冷回路1的冷媒与冷却水制冷回路2的冷却水均可与循环液回路3中的循环液进行换热。本发明可以提供单压缩制冷、单PCW制冷和压缩及PCW混合制冷3种模式,根据不同温度工况,运行不同制冷模式,低温工况下可以选择压缩制冷模式,高温工况下3种模式都可以选择,降低高温工况的系统能耗,保证系统安全。
本实施例中,换热器4采用三进三出的板换蒸发器,进气管路23内的气体可直接采用空气。冷却水制冷回路2主要由冷却水管路51串接形成,循环液回路3主要由循环液管路52串接形成。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冷却水制冷回路2包括进水管路21、出水管路22和进气管路23,进水管路21、换热器4的第二吸热通路43与出水管路22依次连通,进气管路23与换热器4的第二吸热通路43的进口连通。本实施例中,在换热器4的第二吸热通路43的进口处增设一路进气管路23,当制冷系统运行低温工况时,可以利用气体压力将换热器4的第二吸热通路43中的水排出至出水支路24到地漏,从而实现手动排水,防止换热器4内的冷却水结冰,保证系统运行安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气管路23上设有第一手动阀231。本实施例中,采用第一手动阀231人为控制进气管路23向换热器4的第二吸热通路43输送气体,同时可控制进气流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水管路21上设有第二手动阀212。本实施例中,第二手动阀212的开关可人为操控,打开或关闭,控制进水管路21的中冷却水的开关,且可控制进水管路21向换热器4的进水流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出水管路22上设有电动阀221。本实施例中,出水管路22与换热器4的第二吸热通路43的出口连接,采用电动阀221控制换热器4的第二吸热通路43向出水管路22输送冷却水,同时可控制冷却水排出的流量。本实施例中,电动阀221可采用电动两通阀或电动三通阀,如图2所示,当电动阀221为电动三通阀时,电动阀221还与进水管路21连通。此处,三通阀通过使流出换热器4的冷却水与通过进水管路21旁通流入出水管路22的冷却水混合,控制回流至换热器4中第二吸热通路43的冷却水流量,从而控制循环液回路3的换热温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电动阀221与换热器4的第二吸热通路43的出口连通的出水管路22上还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222。本实施例中,出水管路22上还设置了第一温度传感器222,用于检测换热器4的第二吸热通路43的出口流出的冷却水的温度,监控换热器4中第二吸热通路43结冰的风险,针对性采取措施降低风险。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出水管路22上还设有第三手动阀223,电动阀221与第三手动阀223沿出水管路22内冷却水的流向依次设置。本实施例中,沿冷却水流动方向分为前方和后方,冷却水由后方流至前方,第三手动阀223与电动阀221均设置于出水管路22上,且第三手动阀223设置于电动阀221的前方,第三手动阀223的开关可人为操控,打开或关闭,控制出水管路22的中冷却水的开关。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出水管路22上设有出水支路24,出水支路24与第一温度传感器222和换热器4的第二吸热通路43的出口之间的出水管路22连通,出水支路24上设有第四手动阀241。本实施例中,出水管路22上还另设出水支路24,在第一温度传感器222与第二吸热通路43的出口之间的出水管路22上连接出水支路24,出水支路24的末端连接机台排放口。冷却水循环回路正常制冷循环时,通过换热器4通过出水管路22正常排出冷却水,当系统运行低温工况时,进气管路23开启,则换热器4通过出水支路24将冷却水排出,不同工况下,可不共用出水通路。出水支路24上设置第四手动阀241,可人为控制换热器4的第二吸热通路43向出水支路24输送冷却水,同时可控制冷却水的流量。
本实施例中,当运行低温工况时,制冷系统可自动关闭出水管路22上的电动阀221,通过手动将进水管路21上的第二手动阀212关闭,开启进气管路23上的第一手动阀231和出水支路24上的第四手动阀241,换热器4的第二吸热通路43内的冷却水排入出水支路24里再排出到地漏,之后关闭第一手动阀231。或者如图2所示,当运行低温工况时,手动关闭进水管路21上的第二手动阀212,关闭出水管路22上的第三手动阀223,开启出水支路24上的第四手动阀241,此时进水管路21上的冷却水不会进入换热器4,换热器4的第二吸热通路43内的冷却水排入出水支路24里再排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循环液回路3包括循环液箱31、泵体32和负载装置33,循环液箱31、泵体32、负载装置33与换热器4的放热通路41通过循环液管路52依次连通形成回路,循环液箱31内设有加热器34。本实施例中,流经换热器4的放热通路41的循环液,通过与第一吸热通路42中的冷媒和/或第二吸热通路43中的冷却水进行热交换后,流入循环液箱31中,在循环液箱31中可通过加热器34进行一定的升温,而后通过泵体32泵入后续的负载装置33中,对负载装置33进行冷却降温,最后通过循环液管路52流回换热器4,以此实现制冷运行。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循环液箱31与换热器4的放热通路41的出口连通的循环液管路52上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35,泵体32与负载装置33连通的循环液管路52上设有第三温度传感器36。本实施例中,第二温度传感器35设置在换热器4的放热通路41的出口连接的循环液管路52上,用于检测流出换热器4的循环液的温度,从而控制冷却水制冷回路2与压缩制冷回路1中各阀体的开度,从而精确控制冷却水和冷媒的流量输出,调节循环液在热交换后的温度。第三温度传感器36设置于由泵体32将循环液泵出循环液箱31的循环液管路52上,以检测流出循环液箱31的冷却液的温度,循环液箱31内的加热器34通过第二温度传感器35的检测信息控制加热温度,从而为负载装置33提供温度满足冷却降温要求的循环液。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7)
1.一种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制冷回路、冷却水制冷回路、循环液回路和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的放热通路与所述循环液回路连通,所述换热器的第一吸热通路与所述压缩制冷回路连通,所述换热器的第二吸热通路与所述冷却水制冷回路连通;所述冷却水制冷回路包括进水管路、出水管路和进气管路,所述进水管路、所述换热器的第二吸热通路与所述出水管路依次连通,所述进气管路与所述换热器的第二吸热通路的进口连通;所述进气管路上设有第一手动阀;所述换热器采用三进三出的板换蒸发器,以提供单压缩制冷、单PCW制冷和压缩及PCW混合制冷3种模式;所述出水管路上设有电动阀,所述电动阀还与所述进水管路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路上设有第二手动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阀与所述换热器的第二吸热通路的出口连通的所述出水管路上还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路上还设有第三手动阀,所述电动阀与所述第三手动阀沿所述出水管路内冷却水的流向依次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路上设有出水支路,所述出水支路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所述换热器的第二吸热通路的出口之间的所述出水管路连通,所述出水支路上设有第四手动阀。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液回路包括循环液箱、泵体和负载装置,所述循环液箱、所述泵体、所述负载装置与所述换热器的放热通路通过循环液管路依次连通形成回路,所述循环液箱内设有加热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液箱与所述换热器的放热通路的出口连通的所述循环液管路上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泵体与所述负载装置连通的所述循环液管路上设有第三温度传感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888834.6A CN112082291B (zh) | 2020-08-28 | 2020-08-28 | 制冷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888834.6A CN112082291B (zh) | 2020-08-28 | 2020-08-28 | 制冷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082291A CN112082291A (zh) | 2020-12-15 |
CN112082291B true CN112082291B (zh) | 2022-03-18 |
Family
ID=737296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888834.6A Active CN112082291B (zh) | 2020-08-28 | 2020-08-28 | 制冷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08229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817347B (zh) * | 2020-12-25 | 2022-05-24 | 北京京仪自动化装备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快速升降温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N112833576A (zh) * | 2020-12-30 | 2021-05-25 | 北京京仪自动化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 半导体温度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CN112856852A (zh) * | 2020-12-30 | 2021-05-28 | 北京京仪自动化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 多通道恒温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CN112684828B (zh) * | 2021-03-12 | 2021-07-20 | 北京京仪自动化装备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半导体生产的温控系统及温控方法 |
CN115289705B (zh) * | 2022-06-23 | 2024-03-15 | 北京京仪自动化装备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温控系统及温控方法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152341A (zh) * | 2016-05-31 | 2016-11-23 | 广州泰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双冷源多工况水蓄冷系统 |
CN205736064U (zh) * | 2016-05-13 | 2016-11-30 | 湖北龙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超薄型电容薄膜电晕处理温控装置 |
CN108633221A (zh) * | 2018-03-22 | 2018-10-09 | 江苏兆胜特种空调有限公司 | 大功率电子设备用多工况液冷源 |
CN210776340U (zh) * | 2019-12-18 | 2020-06-16 | 北京京仪自动化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半导体生产用温控设备的温控系统 |
CN111380241A (zh) * | 2020-04-20 | 2020-07-07 | 华北电力大学 | 能源塔空气源超级热泵 |
CN111538360A (zh) * | 2020-07-07 | 2020-08-14 | 北京京仪自动化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 温控系统及温控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446524B2 (ja) * | 2009-07-08 | 2014-03-19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車両用空調装置 |
-
2020
- 2020-08-28 CN CN202010888834.6A patent/CN11208229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5736064U (zh) * | 2016-05-13 | 2016-11-30 | 湖北龙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超薄型电容薄膜电晕处理温控装置 |
CN106152341A (zh) * | 2016-05-31 | 2016-11-23 | 广州泰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双冷源多工况水蓄冷系统 |
CN108633221A (zh) * | 2018-03-22 | 2018-10-09 | 江苏兆胜特种空调有限公司 | 大功率电子设备用多工况液冷源 |
CN210776340U (zh) * | 2019-12-18 | 2020-06-16 | 北京京仪自动化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半导体生产用温控设备的温控系统 |
CN111380241A (zh) * | 2020-04-20 | 2020-07-07 | 华北电力大学 | 能源塔空气源超级热泵 |
CN111538360A (zh) * | 2020-07-07 | 2020-08-14 | 北京京仪自动化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 温控系统及温控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082291A (zh) | 2020-12-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082291B (zh) | 制冷系统 | |
CN107914538B (zh) | 一种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 | |
CN113137677B (zh) | 热回收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9990499A (zh) | 一种除霜不停机的燃气热泵空调系统 | |
CN106403373A (zh) | 热泵系统、控制方法及制冷机组 | |
CN112594866A (zh) | 一种多联机水力模块防冻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2611140A (zh) | 温控装置及方法 | |
CN112009197A (zh) | 用于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和车辆 | |
WO2024179530A1 (zh) | 热管理集成模块和车辆 | |
CN112082292B (zh) | 制冷系统 | |
CN111251807B (zh) | 整车热管理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 |
CN219677349U (zh) | 一种具有冷热控制带氟泵循环的电池热管理系统 | |
CN219014770U (zh) | 液冷机组和具有该液冷机组的液冷系统 | |
WO2023197608A1 (zh) | 集成热管理系统、方法以及作业机械 | |
CN111251808A (zh) | 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及车辆 | |
US20240011681A1 (en) | Chiller | |
CN211953309U (zh) | 一种复叠式热泵机组 | |
CN211120159U (zh) | 一种空调系统 | |
CN109827275B (zh) | 空气处理设备 | |
CN115366936A (zh) | 轨道车辆用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轨道车辆 | |
CN105783312B (zh) | 冷暖型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
CN221505278U (zh) | 热泵系统的套管换热器和热泵系统 | |
CN111251810A (zh) | 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及车辆 | |
CN114510089B (zh) | 耦合温控系统及方法 | |
CN219776097U (zh) | 一种节能水冷制冷机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100176 block a, 14th floor, yard 8, Liangshuihe 2nd Street,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Jingyi automation equipm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 / F, block a, 14 / F, courtyard 8, Liangshuihe 2nd Street, Dax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Beijing 100176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JINGYI AUTOMATION EQUIPMENT Co.,Ltd.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