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77434A - 磁辅助焊接装置及焊接方法 - Google Patents

磁辅助焊接装置及焊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77434A
CN112077434A CN202010911455.4A CN202010911455A CN112077434A CN 112077434 A CN112077434 A CN 112077434A CN 202010911455 A CN202010911455 A CN 202010911455A CN 112077434 A CN112077434 A CN 1120774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lded
electrode
workpiece
welding
magne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1145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77434B (zh
Inventor
韩晓辉
徐野
李刚卿
叶结和
刘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1145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7743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0774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77434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078408 priority patent/WO2022048116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774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774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0/00Non-electric welding by applying impact or other pressure, with or without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e.g. cladding or plating
    • B23K20/12Non-electric welding by applying impact or other pressure, with or without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e.g. cladding or plating the heat being generated by friction; Friction wel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0/00Non-electric welding by applying impact or other pressure, with or without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e.g. cladding or plating
    • B23K20/26Auxiliary equip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esistance Wel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磁辅助焊接装置及焊接方法,所述焊接装置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基板、第一待焊工件、第二待焊工件以及磁性单元;第一待焊工件与第二待焊工件叠加设置于第一电极与基板之间;第二电极和第二待焊工件与基板抵接;磁性单元环置于第一电极的外侧;其中,第一电极与第一待焊工件的表面抵接,并在第一待焊工件和第二待焊工件之间形成熔核;由磁性单元对熔核进行搅拌。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电极周围布置磁性单元,在待焊工件的内部产生搅动熔核的搅拌磁场,搅拌磁场与焊接电流交互作用对焊接区域进行三维符合实时调控,从而在机理上增加熔核内部组织的显微硬度、改善熔核形态,削弱熔化区域在轴向的软化效果进而降低压痕。

Description

磁辅助焊接装置及焊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焊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磁辅助焊接装置及焊接方法。
背景技术
焊接是轨道车辆制造中的重要工艺,而电阻点焊在轨道车辆焊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电阻点焊工艺因其效率高、成本低、易于实现自动化等优点,是车体等薄壁结构的核心连接工艺。然而,电阻点焊接头容易出现接头软化和局部过热现象,导致压痕过深、残存明显的灼烧痕迹,严重影响焊点表面质量。对于外观要求较高的部件(如无涂装的不锈钢地铁侧墙等),常用的处理方法是采用单面电阻点焊工艺,辅以焊后人工机械或化学消痕处理,然而人工消痕处理耗时费力且效果非常有限
研究表明,通过降低电流或增加焊接压力可以一定程度减轻压痕,然而这又将严重影响接头焊接质量,造成重大安全隐患。因此,需要采用一种高效、可靠的焊接方式,在保证焊接质量的同时实现无压痕单面电阻点焊。
有鉴于此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磁辅助焊接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部件外观焊接时存在压痕,影响部件外观质量的缺陷,通过在电极周围布置磁性单元,使得待焊工件在焊接过程中,在待焊工件的内部产生搅动熔核的磁场,磁场与焊接电流交互作用对焊接区域的熔融金属进行三维符合实时调控,从而在机理上增加熔核内部组织的显微硬度、改善熔核形态,大幅削弱熔化区域在轴向的软化效果进而降低压痕。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磁辅助焊接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部件外观焊接时存在压痕,影响部件外观质量的缺陷,实现降低待焊工件表面压痕,改善熔核的形态。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种磁辅助焊接装置,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基板、第一待焊工件、第二待焊工件以及磁性单元;
所述第一待焊工件与所述第二待焊工件叠加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基板之间;
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第二待焊工件与所述基板抵接;
所述磁性单元环置于所述第一电极的外侧;
其中,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待焊工件的表面抵接,并在所述第一待焊工件和所述第二待焊工件之间形成熔核;
由所述磁性单元对所述熔核进行搅拌。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磁性单元在所述第一待焊工件与所述第二待焊工件之间形成搅拌磁场,所述搅拌磁场引导所述熔核形成自所述熔核中心呈发散状设置的形态。
具体来说,通过设置能够形成搅拌磁场的磁性单元,将熔核搅拌形成自熔核中心呈发散状设置的形态,解决了焊接过程中的压痕过深的问题,利用磁性单元对焊接区域进行电磁搅拌,提升接头显微硬度,将熔核的形态进行改善,优选地将熔核的形态改善为花生形,最大程度地将单面点压痕降至最低。
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使用在单面电阻点焊的焊接作业过程中,即第一电极与磁性单元组成单面电阻点焊工装,实现对第一待焊工件和第二待焊工件的焊接。
还需要说明的是,基本材料为铜,第一待焊工件和第二待焊工件的材料为不锈钢、铝合金、先进高强钢、钛合金等材料中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本方案通过在第一电极外周套设磁性单元,使得单面电阻点焊工艺下的外观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最大程度地将单面点压痕降至最低,其应用范围包括但不限于轨道交通装备、航空航天和汽车制造等相关领域。
进一步地,通过电磁搅拌的作用,可以加速温度场热量传输、流场质点流动速度,有效抑制厚壁材料熔核中心由于热量不足导致的内部缩孔、未熔等质量缺欠,优化提升形核质量。
进一步地,本方案可有效改善热量分配,通过降低作用于第一待焊工件的电阻热量,可将熔核在外板区域的熔透率由传统的50-60%降低至30-40%,在保证获得合格熔核直径和熔透率的前提下,有效改善外观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磁性单元的外部还环设有夹持单元;
所述夹持单元包括:外侧夹持壁、内侧夹持壁和连接筋;
所述外侧夹持壁和所述内侧夹持壁彼此套置,所述连接筋连接所述外侧夹持壁和所述内侧夹持壁;
所述外侧夹持壁的内表面、所述内侧夹持壁外表面和所述连接筋的一侧表面包围形成容纳所述电磁单元的容纳空间;
所述内侧夹持壁的内侧形成所述第一电极通过的通道;
其中,所述外侧夹持壁在所述容纳空间一侧的端部与所述第一电极齐平,或者所述第一电极的端部处于所述容纳空间内。
具体来说,通过设置夹持单元,保证了磁性单元与第一电极之间相对位置的固定。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筋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向所述容纳空间内注入保护气体的通气孔。
具体来说,通过向容纳磁性单元的容纳空间内通入保护气体,形成了气体密封,避免了在焊接过程中焊点的氧化问题,通过本方案的通气孔设置能够实现焊后焊点无氧化色,无需焊后人工消痕等额外的工序,在焊接过程中亦无需增加额外能耗,具有经济、方便、高效的特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外侧夹持壁相对所述容纳空间的另一侧内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电极配合的螺纹。
具体来说,通过螺纹的设置,实现了夹持单元与第一电极之间的一种连接方式,可以使得夹持单元、磁性单元与第一电极之间形成可拆卸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夹持单元由具有弹性的耐高温材料制成。
具体来说,在刚性的磁性单元上,通过嵌套弹性的耐高温的夹持单元,例如耐高温橡胶。利用夹持单元的弹性变形,即可保证对外露表面不造成损伤,同时又可形成密闭空间保证保护气体有效覆盖焊接区域,形成良好的保护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磁性单元为环绕所述第一电极设置的柱状永磁体,所述柱状永磁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连通顶面和底面的开口,所述开口形成保护气体通过的通道。
具体来说,提出了一种磁性单元的实施方式,柱状永磁体便于安装和拆卸,极大的提升了焊接过程的便捷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磁性单元为环绕所述第一电极设置,并呈圆形阵列分布的若干块状永磁体,相邻两个所述块状永磁体之间的间隙形成保护气体通过的通道。
具体来说,提出了一种磁性单元的实施方式,呈圆形阵列分布的若干块状永磁体使得磁场分布更加均匀,同时向容纳空间内充入保护气体更加容易和充分。呈圆形阵列的对称设置改善了磁性单元形成的磁场形态,对搅拌磁场对熔核内部的搅拌进行了优化。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一种磁辅助焊接方法,利用上述的一种磁辅助焊接装置进行磁辅助焊接,包括如下步骤:
将套设好夹持单元的所述磁性单元套置于第一电极外部;
移动所述第一电极至与所述第一待焊工件的表面抵接;
向所述夹持单元的容纳空间内注入保护气体;
导通电源进入焊接阶段,实现所述第一待焊工件和所述第二待焊工件的焊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导通电源进入焊接阶段,实现所述第一待焊工件和所述第二待焊工件的焊接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持续通电进入保持阶段,在所述保持阶段内持续向所述容纳空间内注入保护气体;
其中,所述保持阶段的电流强度小于等于所述焊接阶段电流强度的15%,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待焊工件表面的抵接力保持不变。
具体来说,在第一电极外套设磁性单元和夹持单元后,并在夹持单元上开设通气孔,保证了在焊接过程中的气密封,避免焊点被氧化。
进一步地,保护气体的充入在焊接阶段开始前至保持阶段结束后持续通入,保证了焊接过程中焊点始终在保护气体形成的气体密封环境下,保证焊点不受氧化,从而避免了焊后需要进行电解消色作业。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磁辅助焊接装置及焊接方法,所述焊接装置通过在电极周围布置磁性单元,使得待焊工件在焊接过程中,在待焊工件的内部产生搅动熔核的磁场,磁场与焊接电流交互作用对焊接区域的熔融金属进行三维符合实时调控,从而在机理上增加熔核内部组织的显微硬度、改善熔核形态,大幅削弱熔化区域在轴向的软化效果进而降低压痕。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磁辅助焊接装置中,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基板、第一待焊工件、第二待焊工件和夹持单元的装配关系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磁辅助焊接装置中,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基板、第一待焊工件、第二待焊工件、夹持单元和磁性单元的装配关系第一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磁辅助焊接装置中,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基板、第一待焊工件、第二待焊工件、夹持单元和磁性单元的装配关系第二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磁辅助焊接装置中,夹持单元结构第一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磁辅助焊接装置中,夹持单元结构第二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磁辅助焊接装置中,夹持单元结构第三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磁辅助焊接方法的控制逻辑流程第一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磁辅助焊接方法的控制逻辑流程第二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第一电极;
2、第二电极;
3、基板;
4、第一待焊工件;
5、第二待焊工件;
6、磁性单元;
7、夹持单元;701、外侧夹持壁;702、内侧夹持壁;703、连接筋;704、通气孔;705、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磁辅助焊接装置中,第一电极1、第二电极2、基板3、第一待焊工件4、第二待焊工件5和夹持单元7的装配关系示意图。从图1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各部件之间的设置关系,需要说明的是,夹持单元7内部夹持有磁性单元6。图1展示了具有夹持单元7的方案,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将夹持单元7省略,通过粘接等其他方式实现磁性单元6与第一电极1之间的连接。
进一步地,通过在第一电极1外周设置环绕的磁性单元6,磁性单元6的充磁方向为径向充磁,通过对称位置磁性单元6的互斥作用,在熔核及其周边区域产生径向外部磁场,与焊接电流相互耦合、交互作用对焊接区域熔融金属的传质传热行为进行三维复合实时调控。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方案使用在单面电阻点焊的焊接作业过程中,即第一电极1与磁性单元6组成单面电阻点焊工装,实现对第一待焊工件4和第二待焊工件5的焊接。
进一步地,结合电阻点焊形核过程中的温度场热量传输及流场质点流动的焊接冶金特点,进行电阻点焊的本发明可以从机理上增加焊核的显微硬度,从而大幅削弱熔化区域在轴向的软化效果,从而降低压痕。
图2和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磁辅助焊接装置中,第一电极1、第二电极2、基板3、第一待焊工件4、第二待焊工件5、夹持单元7和磁性单元6的装配关系第一、第二示意图。从图2和图3中可以看出,本发明提出了两种关于磁性单元6的实施方式,对应的夹持单元7在结构上也有相应固定磁性单元6的改动。但需要说明的是,夹持单元7固定磁性单元6的整体思路不变,即通过具有弹性的耐磨材料实现对磁性单元6的夹持,并与第一电极1连接,其中与第一电极1连接可以是夹持单元7通过螺纹705实现连接,也可以是夹持单元7通过内侧夹持壁702的压缩形变实现连接。而在图2和图3中,第一电极1只展示了端部的示意图,当夹持单元7端部设置螺纹705时,第一电极1还设置有相应的外螺纹连接结构。
进一步地,本发明通过电磁搅拌作用,熔核组织晶粒更加致密,从而增大了焊核的显微硬度,大幅削弱熔化区域在熔核厚度方向的接头软化,从而达到降低压痕的工程目的。
进一步地,将传统焊接的宏观形貌由椭圆形优化为花生形,最大程度地将焊接,特别是单面点的压痕降至最低,在保证有效熔核直径符合标准要求的前提下降低压痕至肉眼难以分辨的深度。
进一步地,本发明利用电磁的搅拌作用以及磁场与电场耦合增强作用,优化了熔核的三维能量分布,将熔核中心的能量薄弱区进行强化,可加速温度场热量传输、流场质点流动速度,有效抑制厚壁材料熔核中心由于热量不足、流动不足导致的内部缩孔、未熔等质量缺欠,优化提升形核质量。
图4至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磁辅助焊接装置中,夹持单元7结构第一、第二和第三示意图。从图4至图6中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了两种与磁性单元6配合的夹持单元7的结构示意图。夹持单元7上除了设置有容纳磁性单元6的容纳空间外,还设置有螺纹705和通气孔704等结构。此外,通过外侧夹持壁701和内侧夹持壁702实现了对磁性单元6的夹持,通过螺纹705或者内侧夹持壁702实现与第一电极1的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图6中展示了一种夹持单元7的内部结构,从图6中可以看出设置有通气孔704的竖向筋与外侧夹持壁701的端部齐平,在实际应用中此部分也可以设置为具有一定的距离,而此部分距离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成螺纹705,便于与第一电机连接。
图7和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磁辅助焊接方法的控制逻辑流程第一、第二示意图。提出了两种磁辅助焊接方法的控制逻辑示意图。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如图1至图6所示,本方案提供一种磁辅助焊接装置,包括:第一电极1、第二电极2、基板3、第一待焊工件4、第二待焊工件5以及磁性单元6;第一待焊工件4与第二待焊工件5叠加设置于第一电极1与基板3之间;第二电极2和第二待焊工件5与基板3抵接;磁性单元6环置于第一电极1的外侧;其中,第一电极1与第一待焊工件4的表面抵接,并在第一待焊工件4和第二待焊工件5之间形成熔核;由磁性单元6对熔核进行搅拌。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磁辅助焊接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部件外观焊接时存在压痕,影响部件外观质量的缺陷,通过在电极周围布置磁性单元6,使得待焊工件在焊接过程中,在待焊工件的内部产生搅动熔核的磁场,磁场与焊接电流交互作用对焊接区域的熔融金属进行三维符合实时调控,从而在机理上增加熔核内部组织的显微硬度、改善熔核形态,大幅削弱熔化区域在轴向的软化效果进而降低压痕。
在一些实施例中,磁性单元6在第一待焊工件4与第二待焊工件5之间形成搅拌磁场,搅拌磁场引导熔核形成自熔核中心呈发散状设置的形态。
具体来说,通过设置能够形成搅拌磁场的磁性单元6,将熔核搅拌形成自熔核中心呈发散状设置的形态,解决了焊接过程中的压痕过深的问题,利用磁性单元6对焊接区域进行电磁搅拌,提升接头显微硬度,将熔核的形态进行改善,优选地将熔核的形态改善为花生形,最大程度地将单面点压痕降至最低。
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使用在单面电阻点焊的焊接作业过程中,即第一电极1与磁性单元6组成单面电阻点焊工装,实现对第一待焊工件4和第二待焊工件5的焊接。
还需要说明的是,基本材料为铜,第一待焊工件4和第二待焊工件5的材料为不锈钢、铝合金、先进高强钢、钛合金等材料中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本方案通过在第一电极1外周套设磁性单元6,使得单面电阻点焊工艺下的外观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最大程度地将单面点压痕降至最低,其应用范围包括但不限于轨道交通装备、航空航天和汽车制造等相关领域。
进一步地,通过电磁搅拌的作用,可以加速温度场热量传输、流场质点流动速度,有效抑制厚壁材料熔核中心由于热量不足导致的内部缩孔、未熔等质量缺欠,优化提升形核质量。
进一步地,本方案可有效改善热量分配,通过降低作用于第一待焊工件4的电阻热量,可将熔核在外板区域的熔透率由传统的50-60%降低至30-40%,在保证获得合格熔核直径和熔透率的前提下,有效改善外观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磁性单元6的外部还环设有夹持单元7;夹持单元7包括:外侧夹持壁701、内侧夹持壁702和连接筋703;外侧夹持壁701和内侧夹持壁702彼此套置,连接筋703连接外侧夹持壁701和内侧夹持壁702;外侧夹持壁701的内表面、内侧夹持壁702外表面和连接筋703的一侧表面包围形成容纳电磁单元的容纳空间;内侧夹持壁702的内侧形成第一电极1通过的通道;其中,外侧夹持壁701在容纳空间一侧的端部与第一电极1齐平,或者第一电极1的端部处于容纳空间内。
具体来说,通过设置夹持单元7,保证了磁性单元6与第一电极1之间相对位置的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了第一电极1在容纳空间内的两种实施方式,两种第一电极1的设置方式根据实际应用中,基板3所需的抵接力进行调节,并且通过挤压夹持单元7实现磁性单元6所在的容纳空间的密封。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筋703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向容纳空间内注入保护气体的通气孔704。
具体来说,通过向容纳磁性单元6的容纳空间内通入保护气体,形成了气体密封,避免了在焊接过程中焊点的氧化问题,通过本方案的通气孔704设置能够实现焊后焊点无氧化色,无需焊后人工消痕等额外的工序,在焊接过程中亦无需增加额外能耗,具有经济、方便、高效的特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外侧夹持壁701相对容纳空间的另一侧内表面设置有与第一电极1配合的螺纹705。
具体来说,通过螺纹705的设置,实现了夹持单元7与第一电极1之间的一种连接方式,可以使得夹持单元7、磁性单元6与第一电极1之间形成可拆卸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夹持单元7由具有弹性的耐高温材料制成。
具体来说,在刚性的磁性单元6上,通过嵌套弹性的耐高温的夹持单元7,例如耐高温橡胶。利用夹持单元7的弹性变形,即可保证对外露表面不造成损伤,同时又可形成密闭空间保证保护气体有效覆盖焊接区域,形成良好的保护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磁性单元6为环绕第一电极1设置的柱状永磁体,柱状永磁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连通顶面和底面的开口,开口形成保护气体通过的通道。
具体来说,提出了一种磁性单元6的实施方式,柱状永磁体便于安装和拆卸,极大的提升了焊接过程的便捷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磁性单元6为环绕第一电极1设置,并呈圆形阵列分布的若干块状永磁体,相邻两个块状永磁体之间的间隙形成保护气体通过的通道。
具体来说,提出了一种磁性单元6的实施方式,呈圆形阵列分布的若干块状永磁体使得磁场分布更加均匀,同时向容纳空间内充入保护气体更加容易和充分。呈圆形阵列的对称设置改善了磁性单元6形成的磁场形态,对搅拌磁场对熔核内部的搅拌进行了优化。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如图7和图8所示,本方案提供一种磁辅助焊接方法,利用上述的一种磁辅助焊接装置进行磁辅助焊接,包括如下步骤:
将套设好夹持单元7的磁性单元6套置于第一电极1外部;
移动第一电极1至与第一待焊工件4的表面抵接;
向夹持单元7的容纳空间内注入保护气体;
导通电源进入焊接阶段,实现第一待焊工件4和第二待焊工件5的焊接。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磁辅助焊接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部件外观焊接时存在压痕,影响部件外观质量的缺陷,实现降低待焊工件表面压痕,改善熔核的形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通电源进入焊接阶段,实现第一待焊工件4和第二待焊工件5的焊接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持续通电进入保持阶段,在保持阶段内持续向容纳空间内注入保护气体;
其中,保持阶段的电流强度小于等于焊接阶段电流强度的15%,第一电极1与第一待焊工件4表面的抵接力保持不变。
具体来说,在第一电极1外套设磁性单元6和夹持单元7后,并在夹持单元7上开设通气孔704,保证了在焊接过程中的气密封,避免焊点被氧化。
进一步地,保护气体的充入在焊接阶段开始前至保持阶段结束后持续通入,保证了焊接过程中焊点始终在保护气体形成的气体密封环境下,保证焊点不受氧化,从而避免了焊后需要进行电解消色作业。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各种组合、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Claims (10)

1.一种磁辅助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基板、第一待焊工件、第二待焊工件以及磁性单元;
所述第一待焊工件与所述第二待焊工件叠加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基板之间;
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第二待焊工件与所述基板抵接;
所述磁性单元环置于所述第一电极的外侧;
其中,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待焊工件的表面抵接,并在所述第一待焊工件和所述第二待焊工件之间形成熔核;
由所述磁性单元对所述熔核进行搅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辅助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单元在所述第一待焊工件与所述第二待焊工件之间形成搅拌磁场,所述搅拌磁场引导所述熔核形成自所述熔核中心呈发散状设置的形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辅助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单元的外部还环设有夹持单元;
所述夹持单元包括:外侧夹持壁、内侧夹持壁和连接筋;
所述外侧夹持壁和所述内侧夹持壁彼此套置,所述连接筋连接所述外侧夹持壁和所述内侧夹持壁;
所述外侧夹持壁的内表面、所述内侧夹持壁外表面和所述连接筋的一侧表面包围形成容纳所述电磁单元的容纳空间;
所述内侧夹持壁的内侧形成所述第一电极通过的通道;
其中,所述外侧夹持壁在所述容纳空间一侧的端部与所述第一电极齐平,或者所述第一电极的端部处于所述容纳空间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磁辅助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筋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向所述容纳空间内注入保护气体的通气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磁辅助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夹持壁相对所述容纳空间的另一侧内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电极配合的螺纹。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磁辅助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单元由具有弹性的耐高温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任一所述的一种磁辅助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单元为环绕所述第一电极设置的柱状永磁体,所述柱状永磁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连通顶面和底面的开口,所述开口形成保护气体通过的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4至6任一所述的一种磁辅助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单元为环绕所述第一电极设置,并呈圆形阵列分布的若干块状永磁体,相邻两个所述块状永磁体之间的间隙形成保护气体通过的通道。
9.一种磁辅助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上述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一种磁辅助焊接装置进行磁辅助焊接,包括如下步骤:
将套设好夹持单元的所述磁性单元套置于第一电极外部;
移动所述第一电极至与所述第一待焊工件的表面抵接;
向所述夹持单元的容纳空间内注入保护气体;
导通电源进入焊接阶段,实现所述第一待焊工件和所示第二待焊工件的焊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磁辅助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通电源进入焊接阶段,实现所述第一待焊工件和所述第二待焊工件的焊接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持续通电进入保持阶段,在所述保持阶段内持续向所述容纳空间内注入保护气体;
其中,所述保持阶段的电流强度小于等于所述焊接阶段电流强度的15%,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待焊工件表面的抵接力保持不变。
CN202010911455.4A 2020-09-02 2020-09-02 磁辅助焊接装置及焊接方法 Active CN1120774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11455.4A CN112077434B (zh) 2020-09-02 2020-09-02 磁辅助焊接装置及焊接方法
PCT/CN2021/078408 WO2022048116A1 (zh) 2020-09-02 2021-03-01 磁辅助焊接装置及焊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11455.4A CN112077434B (zh) 2020-09-02 2020-09-02 磁辅助焊接装置及焊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77434A true CN112077434A (zh) 2020-12-15
CN112077434B CN112077434B (zh) 2022-02-15

Family

ID=737330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11455.4A Active CN112077434B (zh) 2020-09-02 2020-09-02 磁辅助焊接装置及焊接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77434B (zh)
WO (1) WO2022048116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53645A (zh) * 2021-11-18 2022-01-21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磁化程度可调弹巢式嵌磁搅拌摩擦焊接装置
WO2022048116A1 (zh) * 2020-09-02 2022-03-10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磁辅助焊接装置及焊接方法
CN114247981A (zh) * 2021-12-31 2022-03-29 张家港市海星集装箱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焊接区金属径向扩散粘性驱动式搅拌头
CN115213513A (zh) * 2022-07-14 2022-10-21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 一种多芯片真空共晶焊接装置及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81545A (zh) * 2015-09-15 2015-11-25 上海交通大学 电阻点焊焊核偏移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05081546A (zh) * 2015-09-15 2015-11-25 上海交通大学 位置可调的电阻点焊磁控装置
CN108655552A (zh) * 2018-06-01 2018-10-16 上海交通大学 径向充磁单侧磁控电阻点焊装置
US20190047075A1 (en) * 2017-08-14 2019-02-14 Novelis Inc. Resistance spot welding enhanced by electromagnets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900377U (zh) * 2010-12-28 2011-07-20 上海英伦帝华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汽车白车身无痕点焊装置
CN202291810U (zh) * 2011-10-31 2012-07-04 上海泰礼实业有限公司 冷藏集装箱壁板与厚板加强筋的电阻焊装置
KR101571983B1 (ko) * 2014-10-31 2015-11-25 (주) 청운테크 프로젝션/스폿 용접기용 스패터 포집기능을 갖는 커버유닛
KR20160077291A (ko) * 2014-12-22 2016-07-04 주식회사 포스코 편방향 저항 점 용접방법
CN108788419B (zh) * 2017-04-27 2020-02-18 上海交通大学 分体式磁控电阻点焊装置
CN112077434B (zh) * 2020-09-02 2022-02-15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磁辅助焊接装置及焊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81545A (zh) * 2015-09-15 2015-11-25 上海交通大学 电阻点焊焊核偏移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05081546A (zh) * 2015-09-15 2015-11-25 上海交通大学 位置可调的电阻点焊磁控装置
US20190047075A1 (en) * 2017-08-14 2019-02-14 Novelis Inc. Resistance spot welding enhanced by electromagnets
CN111201105A (zh) * 2017-08-14 2020-05-26 诺维尔里斯公司 电磁体增强的电阻点焊
CN108655552A (zh) * 2018-06-01 2018-10-16 上海交通大学 径向充磁单侧磁控电阻点焊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48116A1 (zh) * 2020-09-02 2022-03-10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磁辅助焊接装置及焊接方法
CN113953645A (zh) * 2021-11-18 2022-01-21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磁化程度可调弹巢式嵌磁搅拌摩擦焊接装置
CN114247981A (zh) * 2021-12-31 2022-03-29 张家港市海星集装箱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焊接区金属径向扩散粘性驱动式搅拌头
CN115213513A (zh) * 2022-07-14 2022-10-21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 一种多芯片真空共晶焊接装置及方法
CN115213513B (zh) * 2022-07-14 2023-09-26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 一种多芯片真空共晶焊接装置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048116A1 (zh) 2022-03-10
CN112077434B (zh) 2022-0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77434B (zh) 磁辅助焊接装置及焊接方法
CN108788419B (zh) 分体式磁控电阻点焊装置
CN102896398A (zh) 基于cmt的铝合金电弧点焊方法及焊接系统
CN108655552A (zh) 径向充磁单侧磁控电阻点焊装置
CN109262117B (zh) 一种高效冷却的锁孔效应tig深熔焊焊枪
CN111195767A (zh) 一种超声波辅助电阻点焊提升电极寿命方法
CN201217122Y (zh) 一种抗磁干扰电弧焊接装置
CN112605519B (zh) 一种基于铝和水反应的爆炸焊接方法
US20100276397A1 (en) Electrically isolated gas cups for plasma transfer arc welding torches, and related methods
CN113042860A (zh) 一种用于磁控焊接的高频纵向磁场发生装置
CN108526693A (zh) 一种动力电池模组端板与侧板的激光填丝焊接方法
CN109773359B (zh) 用于窄间隙焊接的等离子-mig复合焊接装置
CN209754321U (zh) 用于窄间隙焊接的等离子-mig复合焊接装置
JP2020062668A (ja) 異材接合用アークスタッド溶接法、接合補助部材、及び、異材溶接継手
CN109365976A (zh) 一种电阻焊焊接电极的制作方法及模具
US20220072652A1 (en) Bus ba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13172306A (zh) 一种中空电极送丝电弧增材制造系统及方法
CN207925588U (zh) 一种电化学装置
JPH01239762A (ja) 鉛蓄電池用端子の形成方法
CN1028465C (zh) 电机定子壳体与磁极凸焊工艺方法
CN102873437A (zh) 一种可控制减少埋弧焊焊缝金属氧化夹杂物的焊接装置
JPH11245042A (ja) プラズマアーク溶接方法及び装置
CN202963753U (zh) 一种可控制减少埋弧焊焊缝金属氧化夹杂物的焊接装置
CN107639358B (zh) 一种焊接方法
JP7256498B2 (ja) 異材接合用アークスタッド溶接方法、接合補助部材及び異材溶接継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