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65756A - 一种风量调节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风量调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65756A
CN112065756A CN201910500329.7A CN201910500329A CN112065756A CN 112065756 A CN112065756 A CN 112065756A CN 201910500329 A CN201910500329 A CN 201910500329A CN 112065756 A CN112065756 A CN 1120657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justing
frame
fan
gear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0032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荣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Aerospace Aoxiang Ventil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Aerospace Aoxiang Ventil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Aerospace Aoxiang Ventil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Aerospace Aoxiang Ventil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0032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65756A/zh
Publication of CN1120657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6575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7/00Control, e.g. regulation, of pumps, 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D27/002Control, e.g. regulation, of pumps, 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by varying geometry within the pumps, e.g. by adjusting va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量调节装置,涉及通风技术领域,达到了高效、便捷的对风机的风量进行调节的目的。本发明的主要技术方案为:框架,所述框架包括相对设置的开口端;多个叶片,所述多个叶片环绕围成与所述所述开口端相适配的挡风面,每个所述叶片的中部分别设置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第一端与所述框架转动连接;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与所述转动轴的第二端连接,用于调节每个所述叶片与所述开口端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

Description

一种风量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量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轨道交通车辆的风机可以应用在多种设备中,比如空调通风系统、电源散热系统等。对于空调通风系统来说,通常风机有两种用途,一是向车厢内输送适合的风量的空气,二是安装在空调机组的室外机、将废热排出。第一种用途的风机大多是离心式风机,需要较大的静压,第二种通常是轴流式风机,具有风量大、静压小的特点。
对于上述两种用途的风机,大多使用恒定转速的电机驱动。在风机安装以后,很难再进行大范围的风量调节,若装机的风机偏离设计值(通常是偏大),一般通过在风机的送风口或者进风口安装临时制作的网孔板来调整风量,使用铝合金或不锈钢板冲压制成,其制作完成的开孔率是固定的,应用时通常需要制作多个不同开孔率的孔板,通过试验来确定最终方案,采用该方案对于风机风量调整的操作较为不便,且验证的周期也较长,影响了风量调节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风量调节装置,主要目的是实现高效、便捷的对风机的风量进行调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量调节装置,该风量调节装置包括:
框架,所述框架包括相对设置的开口端;
多个所述叶片均设置在所述框架的内部,多个所述叶片环绕围成与所述所述开口端相适配的挡风面,每个所述叶片的中部分别设置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第一端与所述框架转动连接;
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与所述转动轴的第二端连接,用于调节每个所述叶片与所述开口端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
可选的,所述转动轴的第二端设置有转动齿轮,所述转动齿轮设置为锥齿轮,所述转动轴通过所述转动齿轮与所述调节机构连接。
可选的,所述框架的所述开口端设置有至少一个安装杆,用于安装所述调节机构,所述安装杆的两端与所述框架连接,所述安装杆经过所述开口端的中心。
可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齿轮和调节轴,所述调节齿轮与多个所述叶片的所述转动齿轮相互啮合,用于带动所述转动齿轮转动;
所述调节轴设置在所述调节齿轮的中部,用于带动所述调节齿轮转动,所述调节轴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贯穿所述安装杆的中部,且与所述安装杆转动连接。
可选的,所述调节轴的第一端设置有调节旋钮,用于调节所述调节轴转动。
可选的,所述调节旋钮的外部设置有刻度线。
可选的,所述调节轴的第二端设置有螺纹部,且所述调节轴通过所述螺纹部连接有锁紧螺母。
可选的,所述调节轴的第一端设置有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调节轴转动。
可选的,所述框架的外边缘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用于与所述风机连接。
可选的,所述框架与所述风机的进风口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风量调节装置,通过设置多个叶片,其在初始状态时可以在框架的开口端形成挡风面,通过调节机构可以对每个叶片相对框架开口端所在平面的角度进行调节,从而在相邻叶片之间形成通风缝隙的同时可对该通风缝隙的大小进行调节,以实现风机的风量的调节,该风量调节装置的调节方法简单方便,且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进行风量的调节,实现风机风量的改变,可以提高对风机风量调节的效率,以及降低了使用成本,可满足经济性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量调节装置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量调节装置的叶片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量调节装置的框架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风量调节装置,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一种风量调节装置,用于对风机进行风量调节,该风量调节装置包括:
框架1,框架1包括相对设置的开口端;多个叶片2,多个叶片2环绕围成与所述开口端相适配的挡风面,每个叶片2的中部分别设置转动轴3,转动轴3的第一端与框架1转动连接;调节机构4,调节机构4与转动轴3的第二端连接,用于调节每个叶片2与开口端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
其中,框架1作为装置的外框,用于与风机连接进行风量调节装置的安装,且框架1用于容纳其内部设置的多个叶片2及调节机构4。框架1的形状可以是圆形、方形或可以根据风机的进风口或出风口的形状来决定框架1的形状,框架1的材料可以采用金属材料(如不锈钢、铝合金)或非金属材料(如ABS等)制成,这里不做具体限制。框架1包括相对设置的开口端,作为风机产生的风的流通通道,开口端可以是由构成框架1的边框直接围成的开口,还可以是根据预设的开口形状形成的开口端,所以开口端的形状可以与框架1的形状相同,也可以为预设的任意形状,最优的,开口端的大小及形状可以均与风机的进风口或出风口的形状、大小相适配,可以避免开口端的尺寸小于风机的进风口或出风口的尺寸二导致影响风机的正常出风量的情况,影响风机的进风或出风的风量。如图2、图3所示,下面以框架1设置为圆筒状,圆筒状的侧壁构成装置的外框,其两端的圆形开口作为两端的开口端为例进行描述,若不设置叶片2,风机工作产生的风会全部从框架1的开口端经过,若经过的风量偏大,则需要进行风量的调节,这里在框架1的内部设置多个叶片2,初始状态下,多个叶片2环绕围成一个平面,在框架1的内部该平面起到阻挡风机产生的风通过的作用,这里称为挡风面,由多个叶片2形成的挡风面的形状及尺寸需要与开口端的形状及尺寸相适配,以使风量调节装置能够起到有效的调节流通风量的作用,当上述的开口端设置为圆形时,多个叶片2形成的挡风面则为圆形的平面,叶片2可以设置为多个、相同的扇形片状结构,叶片2片体的大小根据叶片2的数量决定,即叶片2的数量越多,叶片2的宽度相应可以越小。每个叶片2的中部分别设置有转动轴3,转动轴3可以与叶片2固定连接,转动轴3的第一端、即转动轴3的外端与框架1转动连接,转动轴3的第二端、即转动轴3的内端与调节机构4连接,在初始状态下,多个叶片2环绕围成的挡风面与开口端所在的平面相互平行,而调节机构4用于调节每个叶片2与开口端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即通过叶片2转动一定的角度,叶片2与开口端所在的平面之间形成夹角,相邻的叶片2之间可以形成供风机产生的风流通的缝隙,而通过调节机构4调节叶片2的转动角度的大小,相当于调节该缝隙的大小,可以实现调节风量的作用,且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叶片2转角的调节,调节时试验的周期短,操作简便,可以提高风机风量调节的效率,且不需要设置多个试件,有利于经济性。调节机构4可以由多种具体的设置形式,旨在实现对叶片2的转动调节,从而实现对流通风量的调节的作用即可。
具体的,在初始状态下,多个叶片2环绕围成挡风面,该挡风面、即每个叶片2均与开口端所在平面平行,可以阻挡风从开口端通过,改使用状态下的流通风量最小甚至为零,而对应的流通风量最大的使用状态为,调节机构4调节使每个叶片2均与开口端所在平面垂直,该状态下流通的风量最大,即在调节过程中,叶片2的转动角度范围在0度至90度之间。进一步的,框架1起到容纳叶片2的作用,当处于流通风量最大的使用状态时,每个叶片2均与开口端所在平面垂直,为实现框架1容纳并保护叶片2,框架1的厚度应不小于叶片2的宽度,以实现在叶片2与开口端所在平面垂直时,框架1在其宽度方向上能够完全容纳叶片2,基于此,可以设置数量较多的叶片,例如,如图2所示,可以设置8个叶片2,提高叶片2的设置数量一方面可以减小框架1的厚度,减轻框架1的整体重量,满足轻量化设计要求,另一方面,增加叶片2的设置也可以增加气流可流通的通道数量,使叶片2间流通的气流更加均匀。
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一种风量调节装置,通过设置多个叶片,其在初始状态时可以在框架的开口端形成挡风面,通过调节机构可以对每个叶片相对框架开口端所在平面的角度进行调节,从而在相邻叶片之间形成通风缝隙的同时可对该通风缝隙的大小进行调节,以实现风机的风量的调节,该风量调节装置的调节方法简单方便,且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进行风量的调节,实现风机风量的改变,可以提高对风机风量调节的效率,以及降低了使用成本,可满足经济性需求。
如图2、图3所示,具体的,框架1的开口端设置有至少一个安装杆5,安装杆5的两端分别与框架1连接,用于安装调节机构4,由于调节机构4需要对叶片2的转动角度进行调节,具体的,调节机构4与每个叶片2的转动杆3的第二端连接,以实现对叶片2的调节,多个叶片2的第二端向开口端的中心处延伸,所以调节机构4的位置应设置在开口端的中心处,在设置安装杆5时,应保证安装杆5经过开口端的中心,即安装杆5的中部对应于开口端的中心位置,使调节机构4可以在开口端的中部进行安装。安装杆5的数量可以设置为一个,也可以设置多个,最优的,为保证安装杆5对调节机构4安装的可靠性,使安装位置具有足够的强度,且不影响开口端的通风量,可以设置两个安装杆5,如图3所示,两个安装杆5可以关于开口端的竖直中心线相互对称,且在开口端的中心处形成交叉点,该交叉点即可作为调节机构4的安装位置。
如图1所示,具体的,转动轴3的第二端设置有转动齿轮6,转动齿轮6设置为锥齿轮,转动齿轮6可以与转动轴3固定连接,在转动齿轮6转动时,可以带动转动轴3同步转动,且转动轴3可以通过转动齿轮6与调节机构4连接。
调节机构4可以有多种具体的设置形式,例如:如图1、图2所示,调节机构4可以包括调节齿轮401和调节轴402,调节齿轮401与多个叶片2的转动齿轮6相互啮合,用于带动转动齿轮6转动;调节轴402设置在调节齿轮401的中部,用于带动调节齿轮401转动,调节轴402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贯穿安装杆5的中部,且与安装杆5转动连接。上述的转动轴3可以通过转动齿轮6与调节机构4连接,具体的,调节机构4可以通过调节齿轮401与转动齿轮6连接,调节齿轮401设置为锥齿轮,且一个调节齿轮401对应于与全部的转动齿轮6进行传动,通过调节齿轮401与转动齿轮6相互啮合,在调节齿轮401转动时,可以带动每一个转动齿轮6进行转动,在转动齿轮6转动时可以使转动轴3带动叶片2转动一定的角度,从而实现风机风量的调节。由于调节齿轮401需要与转动齿轮6连接,所以调节齿轮401的位置可以是位于框架1的内部,且调节齿轮401的中心与框架1相对的两个开口端的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调节齿轮401的中部设置调节轴402,调节轴402的两端分别贯穿两个开口端的安装杆5,且调节轴402与安装杆5转动连接,通过调节轴402与安装杆5的装配连接可以实现调节机构4位置的固定。调节轴402贯穿调节齿轮401的中部且可以与调节齿轮401固定连接,在调节轴402转动时,调节齿轮401可以与其同步转动,调节轴402的设置,一方面便于调节机构4的安装,另一方面可以便于对调节齿轮401的转动调节,具体的,在进行风机风量调节时,工作人员可以直接操控调节轴402的转动,或,还可以通过电动驱动的方式驱动调节轴402的转动,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如图1所示,具体的,调节轴402的第一端设置有调节旋钮7,用于调节调节轴402转动。对于调节机构4的驱动方式可以通过工作人员手动驱动,驱动方法为转动调节轴402即可实现调节齿轮401与转动齿轮6的传动,即可实现叶片2的转动。由于调节轴402的直径较小,工作人员直接对调节轴402进行转动较为费力,影响了风量调节的效率,调节轴402的第一端贯穿设置在框架1的第一侧开口端的安装杆5后,可以在调节轴402的第一端端部设置调节旋钮7,调节旋钮7可以与调节轴402固定连接,且调节旋钮7的直径可以大于调节轴402的直径,调节旋钮7具体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且可以在调节旋钮7的侧表面上设置凹槽部或者凸起部来增大调节旋钮7的摩擦力,以便工作人员更加省力高效的转动调节旋钮7。进一步的,还可以在调节旋钮7的外部设置有刻度线,可以为工作人员提供参照,以便更加精确的进行调节。刻度线的设置位置可以是调节旋钮7的表面外边缘位置上,且刻度线对应的标识可以是角度数值,还可以是对应的风量的百分比刻度,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如图1所示,具体的,调节轴402的第二端设置有螺纹部,且调节轴402通过螺纹部连接有锁紧螺母8。在调节机构4完成对叶片2转动角度的调节,即完成风机风量调节后,在使用过程中,应使叶片2的转动角度保持固定不变,避免使用过程中叶片2的角度变化而导致流通的风量产生变化,影响了对风机风量调节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具体的,可以在调节轴402的第二端外表面上设置螺纹部,且设置一与其匹配的锁紧螺母8,在调节机构4的调节操作完成后,通过旋拧锁紧螺母8将调节轴402锁紧,从而限制调节轴402的转动,即可对叶片2的角度进行固定,保证了风量调节装置对风机风量调节的可靠性。
为提高调节机构的调节效率和对风量调节的精确性,可以采用电动驱动的形式实现调节机构的调节操作,例如,可以在调节轴402的第一端设置驱动电机,用于驱动调节轴402转动。可以通过驱动电机的驱动来实现调节轴402的转动,具体的,可以将调节轴402的第一端与调节电机的驱动端连接,调节电机可以是现有技术中任意一种可驱动转动的电机,可以通过电控的方式输入驱动电机的工作命令,从而使驱动电机可以实现对调节轴402转动进行精准的控制调节,且在驱动电机完成驱动操作后,调节轴402即可固定无法继续转动,可以节省对调节轴402限位固定的操作,可以提高调节机构4进行调节工作的效率,且可以节省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如图1、图3所示,具体的,框架1的外边缘设置有安装板9,安装板9可以是一体且环绕框架1外边缘一周设置的,或,安装板9还可以是多个且在框架1的外边缘间隔设置的,安装板9可以与框架1固定连接,或,安装板9还可以与框架1一体成型设置,且安装板9的位置可以是靠近框架1的第一侧开口端的外边缘,还可以是靠近框架1的第二侧开口端的外边缘,或安装板9的位置也可以在框架1中部、即两个开口端之间的外侧表面上,具体的安装板9的安装位置即具体的设置数量、设置形式可以根据风机的进风口或出风口的实际情况决定,选择便于安装的方式,保证框架1安装的便捷性和可靠性即可,安装板9上可以设置有安装孔10,用于与所述风机连接,且可以采用螺钉等连接件将安装孔10与风机连接,对应的安装孔10可以是螺纹孔,安装板9上的安装孔10的数量可以设置多个。
具体的,框架1可以与风机的进风口连接。现有的风机采用的用于调节风量的网孔板大多安装在风机的出风口处,会对风机的出风效率带来不利影响,这里可以将框架1与风机的进风口连接,可以在实现对风机的风量调节的同时,使风机保持较高的出风效率。当然框架1也可以与风机的出风口连接,框架1的具体安装位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这里不做具体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风量调节装置,用于对风机进行风量调节,其特征在于,包括:
框架,所述框架包括相对设置的开口端;
多个叶片,多个所述叶片均设置在所述框架的内部,且多个所述叶片环绕围成与所述所述开口端相适配的挡风面,每个所述叶片的中部分别设置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第一端与所述框架转动连接;
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与所述转动轴的第二端连接,用于调节每个所述叶片与所述开口端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轴的第二端设置有转动齿轮,所述转动齿轮设置为锥齿轮,所述转动轴通过所述转动齿轮与所述调节机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架的所述开口端设置有至少一个安装杆,用于安装所述调节机构,所述安装杆的两端与所述框架连接,所述安装杆经过所述开口端的中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齿轮和调节轴,所述调节齿轮与多个所述叶片的所述转动齿轮相互啮合,用于带动所述转动齿轮转动;
所述调节轴设置在所述调节齿轮的中部,用于带动所述调节齿轮转动,所述调节轴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贯穿所述安装杆的中部,且与所述安装杆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节轴的第一端设置有调节旋钮,用于调节所述调节轴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节旋钮的外部设置有刻度线。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节轴的第二端设置有螺纹部,且所述调节轴通过所述螺纹部连接有锁紧螺母。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节轴的第一端设置有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调节轴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架的外边缘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安装孔,用于与所述风机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架与所述风机的进风口连接。
CN201910500329.7A 2019-06-11 2019-06-11 一种风量调节装置 Pending CN11206575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00329.7A CN112065756A (zh) 2019-06-11 2019-06-11 一种风量调节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00329.7A CN112065756A (zh) 2019-06-11 2019-06-11 一种风量调节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65756A true CN112065756A (zh) 2020-12-11

Family

ID=736579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00329.7A Pending CN112065756A (zh) 2019-06-11 2019-06-11 一种风量调节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6575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41721A1 (zh) * 2021-05-20 2022-11-24 浙江智马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出风口装置及汽车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317800A (ja) * 2000-04-28 2001-11-16 Kyoritsu Air Tech Inc 空調設備の吹出口構造
CN104154640A (zh) * 2014-08-22 2014-11-1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通风口装置
CN106766065A (zh) * 2016-12-30 2017-05-31 天津市圣莱特净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齿轮传动风量调节阀
CN207395143U (zh) * 2017-10-27 2018-05-22 深圳市金力洁净设备安装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电动风阀
CN207701417U (zh) * 2018-01-01 2018-08-07 厦门市杏林双全玻璃钢有限公司 一种冷却塔风机
CN208139545U (zh) * 2018-05-04 2018-11-23 付学芝 出风口风量可调式中央空调
CN208170668U (zh) * 2018-05-06 2018-11-30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一种自动调节风量的出风口
CN109209998A (zh) * 2018-10-23 2019-01-15 常州工学院 基于面齿轮传动的风机叶片角度调节系统、装置及风机
CN208588062U (zh) * 2018-05-11 2019-03-08 深圳市佰邦建筑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空调风量可调出风口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317800A (ja) * 2000-04-28 2001-11-16 Kyoritsu Air Tech Inc 空調設備の吹出口構造
CN104154640A (zh) * 2014-08-22 2014-11-1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通风口装置
CN106766065A (zh) * 2016-12-30 2017-05-31 天津市圣莱特净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齿轮传动风量调节阀
CN207395143U (zh) * 2017-10-27 2018-05-22 深圳市金力洁净设备安装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电动风阀
CN207701417U (zh) * 2018-01-01 2018-08-07 厦门市杏林双全玻璃钢有限公司 一种冷却塔风机
CN208139545U (zh) * 2018-05-04 2018-11-23 付学芝 出风口风量可调式中央空调
CN208170668U (zh) * 2018-05-06 2018-11-30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一种自动调节风量的出风口
CN208588062U (zh) * 2018-05-11 2019-03-08 深圳市佰邦建筑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空调风量可调出风口
CN109209998A (zh) * 2018-10-23 2019-01-15 常州工学院 基于面齿轮传动的风机叶片角度调节系统、装置及风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41721A1 (zh) * 2021-05-20 2022-11-24 浙江智马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出风口装置及汽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65756A (zh) 一种风量调节装置
EP3789617A1 (de) Ventilator
CN106523396A (zh) 风扇组件、电器产品及风扇组件的装配方法
CN213152738U (zh) 一种进风控制装置
CN220081703U (zh) 一种便于调节风向的轴流通风机
CN210858782U (zh) 一种地铁隧道用通风设备
CN212362888U (zh) 一种中央空调节能冷却塔
CN214892082U (zh) 一种带有风口调节功能的空气冷却器
CN108916319A (zh) 齿轮驱动的风扇组件
CN220606149U (zh) 一种飞控板散热装置
CN214945244U (zh) 一种风机风扇安装用固定装置
CN221103903U (zh) 一种网络服务器机柜辅助散热装置
CN216204181U (zh) 一种中央空调定量送风的装置
CN219810019U (zh) 一种固定后可调节位置的回风口
CN217945533U (zh) 一种用于无人直升机的动力分配总成
CN220567475U (zh) 一种新型防雨百叶风口
CN219199448U (zh) 一种防雨防尘的百叶风口
CN218894784U (zh) 离心风机的叶轮结构
CN213298381U (zh) 一种风机出风口简易调节装置
CN220706060U (zh) 一种离心通风机的叶轮安装结构
CN217303040U (zh) 一种洁净车间通风风向调节装置
CN214852831U (zh) 一种园林工程用除草装置
CN220910018U (zh) 一种可温控调速的送气风扇
CN219529344U (zh) 一种可调节的轨道车辆幅流风机
CN212959895U (zh) 一种新型电动多叶对开调节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21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