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63221B - 含透明质酸的着色助剂、制法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含透明质酸的着色助剂、制法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63221B
CN112063221B CN202010985811.7A CN202010985811A CN112063221B CN 112063221 B CN112063221 B CN 112063221B CN 202010985811 A CN202010985811 A CN 202010985811A CN 112063221 B CN112063221 B CN 11206322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yaluronic acid
solution
coloring
salt
sodium polyacry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8581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63221A (zh
Inventor
耿凤
邵萌
王静
郭学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loomage Bio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Bloomage Hyinc Biophar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Bloomage Hyinc Biopharm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Bloomage Hyinc Biophar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8581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6322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0632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632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632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632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7/00Features of coating composi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D5/00; Processes for incorporating ingredients in coating compositions
    • C09D7/40Additives
    • C09D7/65Additives macromolecula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7/00Features of coating composi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D5/00; Processes for incorporating ingredients in coating compositions
    • C09D7/40Additives
    • C09D7/43Thickening agents
    • C09D7/44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thickening ag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7/00Features of coating composi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D5/00; Processes for incorporating ingredients in coating compositions
    • C09D7/40Additives
    • C09D7/60Additives non-macromolecular
    • C09D7/63Additives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P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 D06P1/00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or 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dyes, pigments, or auxiliary substances employed
    • D06P1/44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or 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dyes, pigments, or auxiliary substances employed using insoluble pigments or auxiliary substances, e.g. binders
    • D06P1/46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or 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dyes, pigments, or auxiliary substances employed using insoluble pigments or auxiliary substances, e.g. binders using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natural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 D06P1/48Derivatives of carbohydrate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P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 D06P1/00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or 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dyes, pigments, or auxiliary substances employed
    • D06P1/44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or 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dyes, pigments, or auxiliary substances employed using insoluble pigments or auxiliary substances, e.g. binders
    • D06P1/52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or 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dyes, pigments, or auxiliary substances employed using insoluble pigments or auxiliary substances, e.g. binders using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synthetic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D06P1/5207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involving only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D06P1/525Polymers of unsaturated carboxylic acids or functional derivatives thereof
    • D06P1/5257(Meth)acrylic acid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P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 D06P1/00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or 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dyes, pigments, or auxiliary substances employed
    • D06P1/44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or 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dyes, pigments, or auxiliary substances employed using insoluble pigments or auxiliary substances, e.g. binders
    • D06P1/655Compounds containing ammonium groups
    • D06P1/66Compounds containing ammonium groups containing quaternary ammonium group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olysaccharides And Polysaccharide Derivative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Cosmet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透明质酸的着色助剂、制法及其应用。本发明所述的含透明质酸的着色助剂包括透明质酸或其盐、阿拉伯胶、聚丙烯酸钠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本发明所述的着色助剂作为增稠剂使用时,可以显著增加需要增稠体系的黏度,可以同时具有优良的假塑性和触变性,解决了染料、涂料等易流淌、出墨不畅和涂抹不均一、渗透性差等问题。并且透明质酸和阿拉伯胶复配可以形成特殊的网状结构,使染料分子等可以均匀嵌于网状结构中,使染色均匀,同时网状结构可以对染料分子起到保护作用,使色泽持久,不易脱色。

Description

含透明质酸的着色助剂、制法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涂料和印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透明质酸的着色助剂、制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油墨、涂料在使用时要保证不出现滴墨漏墨现象,且要保证涂色均匀,易着色不易脱色,印染时也要求色浆对织物有一定的黏附性和防渗化作用。这就对油墨、涂料和染料有了一定的要求,增稠剂、粘合剂、交链剂、乳化剂、分散剂等各种助剂被用于油墨、涂料和染料中提高产品的性能。增稠剂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助剂,广泛用于食品、化妆品、洗涤剂、乳胶、印染、医药、橡胶、涂料等。
增稠剂可以提高物系黏度,使物系保持均匀稳定的悬浮状态或乳浊状态,或形成凝胶。增稠剂可分为天然和合成两大类。天然品大多数从含多糖类黏性物质的植物和海藻类制取,如淀粉、阿拉伯胶、果胶、琼脂、明胶、海藻胶、角叉胶、糊精等,通用明胶、可溶性淀粉、多糖衍生物等可用于化妆品;合成品有羧甲基纤维素、丙二醇藻蛋白酸酯、甲基纤维素、淀粉磷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藻蛋白酸钠、酪蛋白、聚丙烯酸钠、聚氧乙烯、聚乙烯吡咯烷酮等。
透明质酸由D-葡萄糖醛酸及N-乙酰葡糖胺的双糖单位组成,本身带有负电荷,是一种聚阴离子线性多糖。透明质酸分子在空间上呈刚性螺旋柱形,柱的内侧由于存在大量的羟基而产生强吸水性,另一方面由于羟基的连续定向排列,又在透明质酸分子链上形成憎水区,使得透明质酸能形成三维网状结构。另外,透明质酸还具有独特的流体学性质,其水溶液是一种非牛顿流体,有着良好的假塑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有透明质酸的着色助剂,该着色助剂利用高分子量的透明质酸或其盐和阿拉伯胶进行合理配比,可以同时具有优良的假塑性和触变性,解决染料、涂料等易流淌、出墨不畅和涂抹不均一、渗透性差等问题;且透明质酸形成的特殊网状结构,使染料分子等可以均匀嵌于网状结构中,使染色均匀,同时网状结构可以对染料分子起到保护作用,使色泽持久,不易脱色;且该着色助剂用于染料、涂料等产品中还可以智能调节环境温度和湿度,环境潮湿时可以吸收水分,保持环境干爽,干热时挥发掉所吸收的水分,降温并保持外界环境湿润。
本发明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1.一种含透明质酸的着色助剂,其包括透明质酸或其盐、阿拉伯胶、聚丙烯酸钠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2.根据项1所述的着色助剂,其中,以在着色助剂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计,所述透明质酸或其盐为1-7%,优选为1-5%,进一步优选为3-5%;
所述阿拉伯胶为1-5%,优选为2-5%,进一步优选为3-5%;
所述聚丙烯酸钠为0.1-2%,优选为0.5-2%,进一步优选为0.5-1%;
所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0.1-0.5%,优选为0.2-0.5%。
3.根据项1或2所述的着色助剂,其中,所述透明质酸或其盐的分子量为1000k-3000kDa,优选为1700k-2200kDa,进一步优选为1800k-2000kDa。
4.根据项1-3中任一项所述的着色助剂,其中,所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优选为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或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
5.项1-4中任一项所述着色助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下述步骤:
将所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所述聚丙烯酸钠以及任选的辅料加入水中得到溶液A;
将所述透明质酸或其盐、所述阿拉伯胶加入所述溶液A中得到溶液B;
将所述溶液B膨化得到着色助剂。
6.根据项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膨化时间为6-8h。
7.项1-4中任一项所述的着色助剂或者项5-6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着色助剂在印染或者涂料领域中的用途,优选在印染或者涂料领域中用作增稠剂、胶粘剂、分散剂或者乳化剂,进一步优选用作增稠剂。
8.一种含透明质酸的增稠剂,其包括透明质酸或其盐、阿拉伯胶、聚丙烯酸钠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9.根据项8所述的增稠剂,其中,以在所述增稠剂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计,所述透明质酸或其盐为1-7%,优选为1-5%,进一步优选为3-5%;
所述阿拉伯胶为1-5%,优选为2-5%,进一步优选为3-5%;
所述聚丙烯酸钠为0.1-2%,优选为0.5-2%,进一步优选为0.5-1%;
所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0.1-0.5%,优选为0.2-0.5%。
10.根据项8或9所述的增稠剂,其中,所述透明质酸或其盐的分子量为1000k-3000kDa,优选为1700k-2200kDa,进一步优选为1800k-2000kDa。
11.根据项8-10中任一项所述的增稠剂,其中,所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优选为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或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
12.项8-11中任一项所述增稠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下述步骤:
将所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所述聚丙烯酸钠加入水中得到溶液A;
将所述透明质酸或其盐和所述阿拉伯胶加入所述溶液A中得到溶液B;
将所述溶液B膨化得到增稠剂。
13.根据项1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膨化时间为6-8h。
14.一种使用增稠剂的方法,其包括下述步骤:
将项8-11中任一项所述的增稠剂或者项12-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增稠剂加入到印染剂或者涂料中。
15.根据项14所述的方法,其中,以在所述印染剂或者涂料中所占的质量百分比计,所述增稠剂的添加量为2-10%。
16.透明质酸在印染或者涂料领域中的用途,用于制备印染或者涂料中的着色助剂,优选所述着色助剂为增稠剂。
17.根据项16的用途,其中,所述透明质酸的分子量为1000k-3000kDa,优选为1700k-2200kDa,进一步优选为1800k-2000kDa。
发明的效果
1、本发明利用高分子量的透明质酸和阿拉伯胶进行合理配比,可以显著增加需要增稠体系的黏度。
2、本发明利用高分子量的透明质酸和阿拉伯胶进行合理配比,可以同时具有优良的假塑性和触变性,解决了染料、涂料等易流淌、出墨不畅和涂抹不均一、渗透性差等问题。
3、透明质酸和阿拉伯胶复配可以形成特殊的网状结构,使染料分子等可以均匀嵌于网状结构中,使染色均匀,同时网状结构可以对染料分子起到保护作用,使色泽持久,不易脱色。
4、该着色助剂用于染料、涂料等产品中时还可以智能调节环境温度和湿度,环境潮湿时可以吸收水分,保持环境干爽,干热时挥发掉所吸收的水分,降温并保持外界环境湿润。
5、本发明所述的着色助剂在使用时无需稀释,且可在高温下加入,并且本发明所述的着色助剂溶胀性能好,能够适用于印染、涂料等多种场合,使用方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做以详细说明。虽然显示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发明,并且能够将本发明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需要说明的是,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以理解,技术人员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词的差异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或“包括”为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然而所述描述乃以说明书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透明质酸的着色助剂,其包括透明质酸或其盐、阿拉伯胶、聚丙烯酸钠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所述阿拉伯胶也称为阿拉伯树胶,是一种在空气中自然凝固而成的树胶,来源于豆科的金合欢树属的树干渗出物,因此也称金合欢胶。阿拉伯胶主要成分为高分子多糖类及其钙、镁和钾盐。主要包括有树胶醛糖、半乳糖、葡萄糖醛酸等。品质良好的阿拉伯胶颜色呈琥珀色,且颗粒大而圆,主要产于非洲,其是一种安全无害的增稠剂。
本发明对所述阿拉伯胶的重均分子量没有限制,例如可以为250k-300kDa。
例如,阿拉伯胶的重均分子量可以为250kDa、260kDa、270kDa、280kDa、290kDa、300kDa或其之间的任意范围。
本发明中使用的阿拉伯胶的重均分子量为250kDa。
所述聚丙烯酸钠由丙烯酸及其酯类为原料,经水溶液聚合而得,常被用作水处理剂、盐水精制及胶乳增稠,也可用作食品增粘、乳化。
本发明对于聚丙烯酸钠的聚合度没有限制,例如,所述聚丙烯酸钠的聚合度为500-2000。
所述聚合度指的是聚合物分子链中连续出现的重复单元(或称链节)的次数。
例如,所述聚丙烯酸钠的聚合度可以为500、1000、1500、2000等。
本发明中使用的聚丙烯酸钠的聚合度为700。
在本发明优选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其中,以在着色助剂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计,所述透明质酸或其盐为1-7%,优选为1-5%,进一步优选为3-5%;
所述阿拉伯胶为1-5%,优选为2-5%,进一步优选为3-5%;
所述聚丙烯酸钠为0.1-2%,优选为0.5-2%,进一步优选为0.5-1%;
所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0.1-0.5%,优选为0.2-0.5%。
例如,以在着色助剂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计,所述透明质酸或其盐可以为1%、2%、3%、4%、5%、6%、7%或其之间的任意范围;
所述阿拉伯胶可以为1%、2%、3%、4%、5%或其之间的任意范围;
所述聚丙烯酸钠可以为0.1%、0.2%、0.3%、0.4%、0.5%、0.6%、0.7%、0.8%、0.9%、1%、1.1%、1.2%、1.3%、1.4%、1.5%、1.6%、1.7%、1.8%、1.9%、2%或其之间的任意范围;
所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可以为0.1%、0.2%、0.3%、0.4%、0.5%或其之间的任意范围。
本发明对所述透明质酸盐不受限制,例如可以为透明质酸钠、透明质酸镁、透明质酸锌、透明质酸钾等。
在本发明优选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其中,所述透明质酸或其盐的分子量为1000k-3000kDa,优选为1700k-2200kDa,进一步优选为1800k-2000kDa。
例如,所述透明质酸或其盐的分子量可以为1000kDa、1100kDa、1200kDa、1300kDa、1400kDa、1500kDa、1600kDa、1700kDa、1800kDa、1900kDa、2000kDa、2100kDa、2200kDa、2300kDa、2400kDa、2500kDa、2600kDa、2700kDa、2800kDa、2900kDa、3000kDa或其之间的任意范围。
在本发明优选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其中,所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兼具表面活性剂和防腐剂作用,优选为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或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
所述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结构是典型的表面活性剂两亲结构,HLB值在17-19范围内,可作为油田领域中油基钻井液的润湿剂,具有良好的润湿反转作用。
所述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由18/16叔胺与氯甲烷反应合成,化学稳定性好,耐热、耐光、耐压、耐强碱强酸,具有优良的渗透、柔化、抗静电及杀菌性能,能与多种表面活性剂或助剂良好的配伍,协同效应显著。
本发明提供了上述所述着色助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下述步骤:
将所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所述聚丙烯酸钠以及任选的辅料加入水中得到溶液A;
将所述透明质酸或其盐和所述阿拉伯胶加入所述溶液A中得到溶液B;
将所述溶液B膨化得到着色助剂。
在本发明优选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其中,在将所述透明质酸或其盐和所述阿拉伯胶加入到所述溶液A中时,为了使透明质酸或其盐以及阿拉伯胶能够更好地溶解于溶液A中,可以进行加热,对于加热温度,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自行控制温度,例如将加热温度控制在40-50℃的范围内。
对于所得到的溶液B,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处理,例如将所述溶液进行膨化得到增稠剂,对于膨化时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自行选择,例如,可以将膨化时间设置为6-8h。
本发明通过将透明质酸或其盐进行复配,所得到的着色助剂具有优良的假塑性和触变性,解决染料、涂料等易流淌、出墨不畅和涂抹不均一、渗透性差等问题;且透明质酸形成的特殊网状结构,使染料分子等可以均匀嵌于网状结构中,使染色均匀,同时网状结构可以对染料分子起到保护作用,使色泽持久,不易脱色;且该着色助剂用于染料、涂料等产品中还可以智能调节环境温度和湿度,环境潮湿时可以吸收水分,保持环境干爽,干热时挥发掉所吸收的水分,降温并保持外界环境湿润。
本发明提供了上述所述的着色助剂或者上述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着色助剂在印染或者涂料领域中的用途,优选在印染或者涂料领域中用作增稠剂、胶粘剂、分散剂或者乳化剂,进一步优选用作增稠剂。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透明质酸的增稠剂,其包括透明质酸或其盐、阿拉伯胶、聚丙烯酸钠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在本发明优选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其中,以在所述增稠剂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计,所述透明质酸或其盐为1-7%,优选为1-5%,进一步优选为3-5%;
所述阿拉伯胶为1-5%,优选为2-5%,进一步优选为3-5%;
所述聚丙烯酸钠为0.1-2%,优选为0.5-2%,进一步优选为0.5-1%;
所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0.1-0.5%,优选为0.2-0.5%。
在本发明较优选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增稠剂由透明质酸或其盐、阿拉伯胶、聚丙烯酸钠、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水组成,优选的,以在增稠剂中所占的质量百分计,所述透明质酸或其盐为1-7%,优选为1-5%,进一步优选为3-5%;所述阿拉伯胶为1-5%,优选为2-5%,进一步优选为3-5%;所述聚丙烯酸钠为0.1-2%,优选为0.5-2%,进一步优选为0.5-1%;所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0.1-0.5%,优选为0.2-0.5%,余量为水。
在本发明优选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其中,所述透明质酸或其盐的分子量为1000k-3000kDa,优选为1700k-2200kDa,进一步优选为1800k-2000kDa。
在本发明优选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其中,所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优选为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或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上述所述增稠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下述步骤:
将所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所述聚丙烯酸钠加入水中得到溶液A;
将所述透明质酸或其盐和所述阿拉伯胶加入所述溶液A中得到溶液B;
将所述溶液B膨化得到增稠剂。
在本发明优选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其中,在将所述透明质酸或其盐和所述阿拉伯胶加入到所述溶液A中时,为了使透明质酸或其盐以及阿拉伯胶能够更好地溶解于溶液A中,可以进行加热,对于加热温度,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自行控制温度,例如将加热温度控制在40-50℃的范围内。
对于膨化时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自行选择,例如,可以将膨化时间设置为6-8h,例如膨化时间可以为6h、7h、8h等。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透明质酸在印染或者涂料领域中的用途,用于制备印染或者涂料中的着色助剂,优选所述着色助剂为增稠剂。
在本发明优选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其中,所述透明质酸的分子量为1000k-3000kDa,优选为1700k-2200kDa,进一步优选为1800k-2000kDa。
例如,所述透明质酸的分子量可以为1000kDa、1100kDa、1200kDa、1300kDa、1400kDa、1500kDa、1600kDa、1700kDa、1800kDa、1900kDa、2000kDa、2100kDa、2200kDa、2300kDa、2400kDa、2500kDa、2600kDa、2700kDa、2800kDa、2900kDa、3000kDa或其之间的任意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使用增稠剂的方法,其包括下述步骤:
将上述所述的增稠剂或者上述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增稠剂加入到印染剂或者涂料中。
对于增稠剂的用量,本发明不作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调整增稠剂的用量,例如,以在所述印染剂或者涂料中所占的质量百分比计,所述增稠剂的用量可以为2-10%。
例如,以在所述印染剂或者涂料中所占的质量百分比计,所述增稠剂的用量以为2%、3%、4%、5%、6%、7%、8%、9%、10%或其之间的任意范围。
本发明通过将透明质酸或其盐与阿拉伯胶进行复配,所得到的增稠剂具有优良的假塑性和触变性,解决染料、涂料等易流淌、出墨不畅和涂抹不均一、渗透性差等问题,并且透明质酸形成的特殊网状结构,使染料分子等可以均匀嵌于网状结构中,使染色均匀,同时网状结构可以对染料分子起到保护作用,使色泽持久,不易脱色。
实施例
本发明对试验中所用到的材料以及试验方法进行一般性和/或具体的描述,在下面的实施例中,如果无其他特别的说明,%表示wt%,即重量百分数。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试剂产品,其中,表1实施例和对比例中所用原料的来源表。
表1实施例和对比例中所用原料的来源表
生产厂家
透明质酸 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透明质酸钠 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阿拉伯胶 Sigma Aldrich
聚丙烯酸钠 Sigma Aldrich
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Sigma Aldrich
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 Sigma Aldrich
实施例1
(1)将0.2g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0.5g聚丙烯酸钠加入91.3ml的水中,充分搅拌使其溶解均匀,得到溶液A;
(2)将5g透明质酸(分子量2000kDa)和3g阿拉伯胶加入到溶液A中,并加热至45℃,充分搅拌至溶解完全得到溶液B;
(3)将溶液B静置膨化6h,即得增稠剂。
实施例2
(1)将0.2g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0.5g聚丙烯酸钠加入91.3ml的水中,充分搅拌使其溶解均匀,得到溶液A;
(2)将5g透明质酸(分子量1700kDa)和3g阿拉伯胶加入到溶液A中,并加热至45℃,充分搅拌至溶解完全得到溶液B;
(3)将溶液B静置膨化6h,即得增稠剂。
实施例3
(1)将0.2g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0.5g聚丙烯酸钠加入91.3ml的水中,充分搅拌使其溶解均匀,得到溶液A;
(2)将5g透明质酸(分子量2200kDa)和3g阿拉伯胶加入到溶液A中,并加热至45℃,充分搅拌至溶解完全得到溶液B;
(3)将溶液B静置膨化6h,即得增稠剂。
实施例4
(1)将0.5g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0.1g聚丙烯酸钠加入91.4ml的水中,充分搅拌使其溶解均匀,得到溶液A;
(2)将7g透明质酸(分子量1000kDa)和1g阿拉伯胶加入到溶液A中,并加热至45℃,充分搅拌至溶解完全得到溶液B;
(3)将溶液B静置膨化6h,即得增稠剂。
实施例5
(1)将0.1g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2g聚丙烯酸钠加入91.9ml的水中,充分搅拌使其溶解均匀,得到溶液A;
(2)将1g透明质酸(分子量3000kDa)和5g阿拉伯胶加入到溶液A中,并加热至45℃,充分搅拌至溶解完全得到溶液B;
(3)将溶液B静置膨化6h,即得增稠剂。
实施例6
(1)将0.5g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和1g聚丙烯酸钠加入90.5ml的水中,充分搅拌使其溶解均匀,得到溶液A;
(2)将3g透明质酸钠(分子量1800kDa)和5g阿拉伯胶加入到溶液A中,并加热至50℃,充分搅拌至溶解完全得到溶液B;
(3)将溶液B静置膨化8h,即得增稠剂。
实施例7
(1)将0.3g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0.8g聚丙烯酸钠加入90.9ml的水中,充分搅拌使其溶解均匀,得到溶液A;
(2)将4g透明质酸(分子量1900kDa)和4g阿拉伯胶加入到溶液A中,并加热至40℃,充分搅拌至溶解完全得到溶液B;
(3)将溶液B静置膨化7h,即得增稠剂。
实施例8
(1)将0.4g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2g聚丙烯酸钠加入94.6ml的水中,充分搅拌使其溶解均匀,得到溶液A;
(2)将1g透明质酸(分子量2100kDa)和2g阿拉伯胶加入到溶液A中,并加热至45℃,充分搅拌至溶解完全得到溶液B;
(3)将溶液B静置膨化6h,即得增稠剂。
实施例9
(1)将0.1g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0.1g聚丙烯酸钠加入92.8ml的水中,充分搅拌使其溶解均匀,得到溶液A;
(2)将6g透明质酸(分子量1500kDa)和1g阿拉伯胶加入到溶液A中,并加热至45℃,充分搅拌至溶解完全得到溶液B;
(3)将溶液B静置膨化6h,即得增稠剂。
实施例10
(1)将0.2g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0.5g聚丙烯酸钠加入91.3ml的水中,充分搅拌使其溶解均匀,得到溶液A;
(2)将5g透明质酸(分子量500kDa)和3g阿拉伯胶加入到溶液A中,并加热至45℃,充分搅拌至溶解完全得到溶液B;
(3)将溶液B静置膨化6h,即得增稠剂。
实施例11
(1)将0.2g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0.5g聚丙烯酸钠加入91.3ml的水中,充分搅拌使其溶解均匀,得到溶液A;
(2)将5g透明质酸(分子量3500kDa)和3g阿拉伯胶加入到溶液A中,并加热至45℃,充分搅拌至溶解完全得到溶液B;
(3)将溶液B静置膨化6h,即得增稠剂。
实施例12
(1)将0.2g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0.5g聚丙烯酸钠加入95.8ml的水中,充分搅拌使其溶解均匀,得到溶液A;
(2)将0.5g透明质酸(分子量2000kDa)和3g阿拉伯胶加入到溶液A中,并加热至45℃,充分搅拌至溶解完全得到溶液B;
(3)将溶液B静置膨化6h,即得增稠剂。
实施例13
(1)将0.2g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0.5g聚丙烯酸钠加入88.8ml的水中,充分搅拌使其溶解均匀,得到溶液A;
(2)将7.5g透明质酸(分子量2000kDa)和3g阿拉伯胶加入到溶液A中,并加热至45℃,充分搅拌至溶解完全得到溶液B;
(3)将溶液B静置膨化6h,即得增稠剂。
实施例14
(1)将0.2g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0.5g聚丙烯酸钠加入93.8ml的水中,充分搅拌使其溶解均匀,得到溶液A;
(2)将5g透明质酸(分子量2000kDa)和0.5g阿拉伯胶加入到溶液A中,并加热至45℃,充分搅拌至溶解完全得到溶液B;
(3)将溶液B静置膨化6h,即得增稠剂。
实施例15
(1)将0.2g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0.5g聚丙烯酸钠加入88.8ml的水中,充分搅拌使其溶解均匀,得到溶液A;
(2)将5g透明质酸(分子量2000kDa)和5.5g阿拉伯胶加入到溶液A中,并加热至45℃,充分搅拌至溶解完全得到溶液B;
(3)将溶液B静置膨化6h,即得增稠剂。
对比例1
(1)将0.2g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0.5g聚丙烯酸钠加入94.3ml的水中,充分搅拌使其溶解均匀,得到溶液A;
(2)将5g透明质酸(分子量2000kDa)加入到溶液A中,加热至45℃,充分搅拌至溶解完全得到溶液B;
(3)将溶液B静置膨化6h,即得增稠剂。
对比例2
(1)将0.2g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0.5g聚丙烯酸钠加入91.3ml的水中,充分搅拌使其溶解均匀,得到溶液A;
(2)将5g羧甲基纤维素和3g阿拉伯胶加入到溶液A中,并加热至45℃,充分搅拌至溶解完全得到溶液B;
(3)将溶液B静置膨化6h,即得增稠剂。
对比例3
(1)将0.2g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0.5g聚丙烯酸钠加入96.3ml的水中,充分搅拌使其溶解均匀,得到溶液A;
(2)将3g阿拉伯胶加入到溶液A中,加热至45℃,充分搅拌至溶解完全得到溶液B;
(3)将溶液B静置膨化6h,即得增稠剂。
表2实施例和对比例所用组分的用量表
Figure BDA0002689167550000131
实验例1增稠能力测试
粘度反映增稠剂的增稠效果,粘度越大,增稠效果越好。触变指数,又称触变系数、摇变指数,反映流体在剪切力的作用下结构被破坏后恢复原有结构的能力的好坏。在一定范围内,触变指数越大,所反映流体的触变性能越好。
粘度测定方法:在25℃下,分别用旋转粘度计(RVT型的Brookfield粘度仪)测量实施例1-15以及对比例1-3所得到的增稠剂的粘度,记录转速10rpm/min的粘度,以μBk10表示,结果如表3。
触变指数测定方法:在25℃下,分别用旋转粘度计(RVT型的Brookfield粘度仪)测量实施例1-15以及对比例1-3所得到的增稠剂在转速5.6rpm/min和65rpm/min的粘度,分别以η5.6和η65表示,触变指数(Ti)=η5.6/η65,结果如表3。
表3实施例以及对比例中增稠剂的粘度和触变指数
μ<sub>Bk10</sub>/mPa·s 触变指数(Ti)
实施例1 25450 8.3
实施例2 24550 7.0
实施例3 24210 7.2
实施例4 21900 6.1
实施例5 22600 6.2
实施例6 24950 8.0
实施例7 25010 8.0
实施例8 24180 7.0
实施例9 22300 6.0
实施例10 14800 4.8
实施例11 16630 5.0
实施例12 14410 3.4
实施例13 17900 4.0
实施例14 15410 5.3
实施例15 18460 5.5
对比例1 13350 2.1
对比例2 14500 3.5
对比例3 11280 0.6
从表3可以看出,实施例1-15与对比例1-3相比,在转速10rpm/min下具有很好的粘度,说明实施例制备的增稠剂具有更好的增稠效果,尤其以实施例1、6、7的增稠效果最好;从表3中的触变指数来看,实施例制备的增稠剂触变指数均大于对比例,尤其是实施例1-9的触变指数均大于6.0,从而说明了实施例制备的增稠剂具有较好的触变性,随着剪切速率变大,实施例的粘度变化较明显,有利于印染剂或涂料的施用。
实验例2溶胀性测试
将实施例1-15和对比例1-3制备得到的增稠剂分别加热至50℃、75℃和95℃,观察是否有沉淀析出或分层,考察增稠剂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胀性能。其中,无沉淀析出或分层记为完全溶胀,增稠剂部分沉淀或分层记为部分溶胀,增稠剂全部沉淀或分层记为不溶胀,结果如表4所示。
表4实施例以及对比例所得到的增稠剂的溶胀性能表
50℃ 75℃ 95℃
实施例1 + + +
实施例2 + + +
实施例3 + + +
实施例4 + + +
实施例5 + + +
实施例6 + + +
实施例7 + + +
实施例8 + + +
实施例9 + + +
实施例10 + + +
实施例11 + + +
实施例12 + + o
实施例13 + + o
实施例14 + + +
实施例15 + + o
对比例1 + o o
对比例2 + + -
对比例3 + - -
注:+完全溶胀;o部分溶胀;-不溶胀
从表4的结果可以看出,与对比例相比,实施例所制备的增稠剂具有较好的溶胀性能,如实施例1-11以及实施例14在温度为50-90℃下均能完全溶胀,实施例1-15在50-75℃下均能完全溶胀,说明实施例1-15所制备得到的增稠剂可以适用于印染、涂料等多种场合,使用方便。
实验例3色牢度测试
1、色浆的制备
按下表配置色浆,实施例1-15和对比例1-3分别对应应用例1-18。
表5色浆成分含量表
原料 含量
酞菁蓝染料 8%
乙二醇 10%
甘油 3%
N-甲基吡咯烷酮 1%
增稠剂 10%(实施例1-15以及对比例1-3所得到的增稠剂)
三乙醇胺 1%
去离子水 至100%
2、耐晒色牢度测试
将制备好的色浆分别涂于马口铁板上,将制备好的马口铁样板与“日晒牢度蓝色标准样卡”用黑厚卡纸遮盖一半,放置耐晒仪中(氙灯日晒机,美国Q-Lab,Q-SUN Xe-2,1.5kW),当晒至“日晒牢度蓝色标准样卡”7级褪色则为终点,将试样取走,放黑暗处30min后,在合适的照明下(GBT-6151)比较试样和蓝色标准样卡的相应变色。试样的耐晒色牢度即为显示相似变色(试样曝晒和未曝晒部分间的目测色差)蓝色标准样卡的号数,1级的耐晒牢度最差,8级最高。结果如下表6。
表6耐晒色牢度测试结果表
Figure BDA0002689167550000161
Figure BDA0002689167550000171
通过上表结果可以看出,应用例1-15的色浆的耐晒色牢度明显优于应用例16-18,说明实施例制备的增稠剂,通过透明质酸与阿拉伯胶复配可以形成特殊的网状结构,使染料分子等可以均匀嵌于网状结构中,可以对染料分子起到保护作用,使色泽持久,不易脱色,与对比例制备的增稠剂相比较,在色浆的颜色保持方面有很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将透明质酸或其盐与阿拉伯胶进行复配得到一种着色助剂,可以同时具有优良的假塑性和触变性,解决了染料、涂料等易流淌、出墨不畅和涂抹不均一、渗透性差等问题。并且透明质酸和阿拉伯胶复配可以形成特殊的网状结构,使染料分子等可以均匀嵌于网状结构中,使染色均匀,同时网状结构可以对染料分子起到保护作用,使色泽持久,不易脱色,所述的着色助剂溶胀性能好,能够适用于印染、涂料等多种场合,使用方便。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含透明质酸的着色助剂,其包括透明质酸或其盐、阿拉伯胶、聚丙烯酸钠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以在着色助剂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计,所述透明质酸或其盐为1-7%;
所述阿拉伯胶为1-5%;
所述聚丙烯酸钠为0.1-2%;
所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0.1-0.5%;
所述透明质酸或其盐的分子量为1000kDa-3000kD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着色助剂,其中,以在着色助剂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计,所述透明质酸或其盐为1-5%;
所述阿拉伯胶为2-5%;
所述聚丙烯酸钠为0.5-2%;
所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0.2-0.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着色助剂,其中,以在着色助剂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计,所述透明质酸或其盐为3-5%;
所述阿拉伯胶为3-5%;
所述聚丙烯酸钠为0.5-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着色助剂,其中,所述透明质酸或其盐的分子量为1700kDa-2200kDa。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着色助剂,其中,所述透明质酸或其盐的分子量为1800kDa-2000kDa。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着色助剂,其中,所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着色助剂,其中,所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或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
8.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着色助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下述步骤:
将所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所述聚丙烯酸钠以及任选的辅料加入水中得到溶液A;
将所述透明质酸或其盐、所述阿拉伯胶加入所述溶液A中得到溶液B;
将所述溶液B膨化得到着色助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膨化时间为6-8h。
10.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着色助剂或者权利要求8-9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着色助剂在印染或者涂料领域中的用途。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应用为在印染或者涂料领域中用作增稠剂、胶粘剂、分散剂或者乳化剂。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应用为用作增稠剂。
CN202010985811.7A 2020-09-18 2020-09-18 含透明质酸的着色助剂、制法及其应用 Active CN1120632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85811.7A CN112063221B (zh) 2020-09-18 2020-09-18 含透明质酸的着色助剂、制法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85811.7A CN112063221B (zh) 2020-09-18 2020-09-18 含透明质酸的着色助剂、制法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63221A CN112063221A (zh) 2020-12-11
CN112063221B true CN112063221B (zh) 2022-11-15

Family

ID=736817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85811.7A Active CN112063221B (zh) 2020-09-18 2020-09-18 含透明质酸的着色助剂、制法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63221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044151C (en) * 1989-10-19 1996-01-09 Toshio Yanaki Hydrophilic polymer-silicate mineral complex material and use thereof
JP5840838B2 (ja) * 2008-06-02 2016-01-06 株式会社はつらつ 増粘性組成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1041512A (ja) * 2009-08-21 2011-03-03 Sanei Gen Ffi Inc 改質アラビアガムを含有する乳化組成物
CN102952274B (zh) * 2012-08-01 2014-06-18 湖北工业大学 阿拉伯胶组分分级方法及得到的产品和应用
CA2908041C (en) * 2013-04-04 2018-05-01 Hyundai Pharm Co., Ltd. Composition for external use preparation with improved transdermal permeability
SG11201903443QA (en) * 2016-10-17 2019-05-30 Pola Chem Ind Inc Composite particles including anionic polymer and cationic polymer or peptid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composite particl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63221A (zh) 2020-1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1307258C (en) Carboxymethyl hydrophobically modified hydroxyethylcellulose (cmhmhec) and use of cmhmhec in protective coating compositions
US9074102B2 (en) Cold transfer printing paste, printing colorant thereof,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CA1329590C (en) Mixed hydrophobe polymers
MX2007006615A (es) Composiciones de tinta de impresion y de revestimiento que contienen almidon.
CN112063221B (zh) 含透明质酸的着色助剂、制法及其应用
CA1329853C (en) Aqueous protective coating composition comprising 3-alkoxy-2-hydroxypropylhydroxyethylcellulose and film forming latice
CA2347839A1 (en) Combinations of associative thickeners and aqueous protective coating compositions
CN105061773B (zh) 一种壳聚糖改性的环氧树脂基高分子染料及其制备方法
ES2791772T3 (es) Formulaciones para pinturas
EP3390710B1 (en) Thickening compositions for textile printing paste
JPH06206902A (ja) 高置換のカルボキシメチルスルホエチルセルロースエーテル、それら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捺染インキにおける用途
JP3219924B2 (ja) 織物の捺染方法
CN111574637A (zh) 甲基羧甲基瓜尔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El‐Molla et al. Rheological behavior of sodium alginate solutions with added divalent metal salts and their use as thickeners in cotton printing with reactive dyes
EP0011434B1 (en) Blend of algin and tamarind kernel powder (tkp), a paper coating and a dye-bath liquor containing said blend
CN111335049A (zh) 一种复合印花糊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878177A (zh) 一种特种色素炭黑染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269618A (zh) 一种硅酸铝纤维板专用水性色浆以及制备工艺
El‐Molla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carboxymethyl cassia obovata gum and their utilization in textile printing
Desmarais et al. Hydroxyalkyl and ethyl ethers of cellulose
JPH11323216A (ja) 高粘性キサンタンガムを含有するインキ
WO2019104769A1 (zh) 一种防静电的印染助剂的制备方法
JPH06220101A (ja) 高度に置換されたスルホアルキルセルロース誘導体類、特にスルホエチルセルロース、それら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れらの織物印刷ペーストの増粘剤としての用途
CN118029178A (zh) 棉织物不溶性偶氮染料印花的改性有机水滑石糊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El-Molla et al.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sation of Carbamoyl ethylation Cassia Saligna Gum and Their Utilization as Thickener in Textile Print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427

Address after: Tianchen Avenue, Ji'nan hi tech Development Zone of Shandong Province, No. 678 250101

Patentee after: BLOOMAGE BIOTECH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3333, middle section of Century Avenue, hi tech Zone, Jinan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ANDONG BLOOMAGE HYINC BIOPHARM Corp.,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