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55791B - 推链 - Google Patents

推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55791B
CN112055791B CN201980026317.3A CN201980026317A CN112055791B CN 112055791 B CN112055791 B CN 112055791B CN 201980026317 A CN201980026317 A CN 201980026317A CN 112055791 B CN112055791 B CN 1120557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tch
push chain
bushing
plate
spro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2631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55791A (zh
Inventor
马场纯
山田诚
大江正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fuku Co Ltd
Daido Kogy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fuku Co Ltd
Daido Kogy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fuku Co Ltd, Daido Kogyo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ifuku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0557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557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557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557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GBELTS, CABLES, OR ROPES, PREDOMINANTLY USED FOR DRIVING PURPOSES; CHAINS; FITTINGS PREDOMINANTLY USED THEREFOR
    • F16G13/00Chains
    • F16G13/18Chains having special overall characteristics
    • F16G13/20Chains having special overall characteristics stiff; Push-pull chai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evi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By Means Of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 Gears, Ca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推链。若将外板(12)的销孔中心距离设为P1',将内板的衬套孔中心距离设为P2,将销(13)与衬套(17)的间隙设为Cl=(D-d),将链轮的基准间距设为P,则形成为P1'=P+Cl,P2=P。由此,在压缩力作用时,全部的间距成为基准间距(P)。

Description

推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推链,以能够向一个方向弯曲、不能向另一方向弯曲的方式抵接板端面,将链轮的旋转运动作为直线运动进行传递。
背景技术
以往,如图7所示,公知有推链1,通过将销3嵌插衬套7,从而交替地连结外链节5和内链节9,上述外链节5利用销3连结由两端为直线状的抵接面构成的外板2的两端部而成,内链节9利用衬套7连结由同样的形状构成的内板6的两端部并且将辊8套嵌于该衬套7而成(参照专利文献1)。该推链1对于一个方向的弯曲而言,上述外板2彼此以及内板6彼此的抵接面2a、6a抵接阻止弯曲,以直线状前进,对于另一方向的弯曲而言,能够通过上述板的弧形形状的切口部2b、6b进行弯曲,能够卷绕在链轮上。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若将内板6以及外板2的长度设为Pl、将外链节5的销孔中心距离设为Po、将内链节9的衬套孔中心距离设为Pi、将销与衬套间的间隙设为Cl,则设定为Pl-Po>Pi-Cl。因此,上述推链中的邻接的各链节的板间距离在压缩时(L+)相对于拉伸时(L-)变小上述间隙的量,在压缩时,内板以及外板的抵接面可靠地抵接,不会产生压弯而能够稳定地作用按压力。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314630号公报
上述推链1为了卷绕在链轮上,拉伸时的销间距离作为推链被规定为标准的间距,并且使压缩时和拉伸时的销以及衬套中心距离不同。
因此,必须一起考虑间隙来设计外板2以及内板6的间距,设计麻烦,并且存在压缩时和拉伸时的间距差变得过大的趋势,有可能产生噪声的产生、冲击载荷作用于衬套等的不良情况。
特别是,在推链被送入链轮时,有时产生噪声。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解决了上述不良情况的推链。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是推链(11),使利用销(13)来连结外板(12)的两端部的外链节(15)、和利用衬套(17)来连结内板(16)的两端部的内链节(19)通过将上述销(13)嵌插于上述衬套(17)而交替地连结,将上述外板(12)以及上述内板(16)的两端形成为直线状的抵接面(22)(26),将上述外板(12)的抵接面(22)彼此以及上述内板(16)的抵接面(26)彼此抵接而成为直线状,并且将上述抵接面的弯曲侧进行切口(23、27)能够向一个方向弯曲,其前提为,
若将上述外板(12)的固定上述销(13)的销孔(21)的中心(O)间距离亦即外间距设为P1',将从该销孔(21)中心(O)到上述抵接面(22)的距离设为E1,将上述内板(16)的衬套孔(25)的中心(O)间距离亦即内间距设为P2,将从该衬套孔(25)中心(O)到上述抵接面(26)的距离设为E2,将上述衬套(17)的内径D与上述销(13)的外径d之间的缝隙(D-d)设为间隙Cl,则满足
Cl≥2·E1-P2···(式1)
Cl≥P1'-2·E2···(式2)。
由此,邻接的外板间隔以及内板间隔存在间隙量的多余部分,处于直线状态的推链的抵接面彼此可靠地接触,能够保持为笔直状态。
在上述前提的推链中,在内板(16)的衬套孔间隔(内间距)P2与链轮的基准间距P一致的状态下(P2=P),变更外板(12)的销孔间隔(外间距),从而能够应对各状况。即,仅变更外板(12),使内板(16)等的其他的部件保持原样,就能够应对各种状况。
将内间距P2维持在基准间距P(P2=P),使外间距P1'变长间隙的量(P1'=P+Cl)。
由此,在压缩力作用于推链(11')的情况下,该推链(11')的衬套间距离全部成为基准间距。
将衬套(11)设为图6的成分表的合金钢,并且形成为无缝衬套且将拉伸强度设为1200[MPa]以上,因此通过强度以及韧性高的衬套,而具有对于冲击载荷的耐性以及耐久性。
此外,上述括号内的附图标记用于与附图进行对照,但不会由此对权利要求书的记载产生任何影响。
在由于衬套与销之间的间隙,外板彼此以及内板彼此的抵接面可靠地抵接而形成为笔直状态的推链的情况下,内板的衬套孔中心间隔亦即内间距维持为链轮的基准间距,考虑间隙而变更外板销孔中心间隔亦即外间距从而能够应对各状况。
使外间距变长间隙的量,因此在压缩力作用于推链的状态下,能够使全部的衬套间距离成为基准间距,能够防止将推链(11')啮入链轮时的噪声的产生。
使衬套具有较高的拉伸度、韧性以及耐久性,即使随着负荷的方向基于间隙进行变化而销与衬套碰撞,也能够充分承受。
本发明的其他的特征以及优点通过参照附图的以下的说明变得明确。此外,在附图中,对于相同或者同样的结构,标注相同的参照号。
附图说明
图1A是外板的主视图。
图1B是内板的主视图。
图1C是推链的主视图。
图2A是拉伸状态下的推链的主视图。
图2B是压缩状态下的推链的主视图。
图3A是表示将推链送入链轮的状态的图。
图3B是表示将推链送入链轮的状态的图,是表示与图3A不同的状态的图。
图4是表示压缩状态下的推链的主视图。
图5A是表示推链与链轮啮合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5B是表示推链与链轮啮合的状态的主视图,是表示链的行进状态与图5A不同的状态的图。
图6是表示衬套材料的化学成分的图。
图7A是一般的推链的俯视图。
图7B是一般的推链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首先,对成为本发明的基础的推链进行说明。如图1A以及图1B所示,推链11构成为具有利用销13来连结一对外板12的两端部的外链节15和利用衬套17来连结一对内板16的两端部的内链节19,以左右一对外板12为外侧,将销13嵌插于衬套17而交替地连结外链节15和内链节19。外板12具有压入、固定销13的一对销孔21、21、在其前后方向两端面形成为直线状的抵接面22、22、以及位于其下方(弯曲方向)的弧形形状的切口部23、23。内板16具有压入、固定衬套17的一对衬套孔25、25、在其前后方向两端面形成为直线状的抵接面26、26、以及位于其下方(弯曲侧)的弧形形状的切口部27、27。此外,在图1A以及图1B中看不见,但如图7A所示,在衬套17松动嵌合有辊。此外,也可以没有该辊。
衬套17相对旋转自如地嵌合于销13,上述推链11能够弯曲与链轮啮合,因此在销13与衬套17之间存在规定间隙Cl。即,若将销13的直径设为d,将衬套17的内径设为D,则间隙Cl成为Cl=(D-d)。连结销13以及衬套17的中心O、O的线成为向各链节15、19传递力的间距线L-L,上述抵接面22、26配置于外板12以及内板16的两端面的上述间距线L-L的上方,在该间距线L-L的下方形成有上述切口部23、27。抵接面22、26平行于与上述间距线L-L正交的中心线v-v。
若将外板12的销孔21的中心间距离O-O亦即外间距设为P1,将从该销孔21的中心O到外板端的抵接面22的距离设为E1,将内板16的衬套孔25的中心间距离O-O亦即内间距设为P2,将从该衬套孔的中心O到内板端的抵接面26的距离设为E2,则上述间隙Cl设定为满足下述的式1、式2。
Cl≥2·E1-P2···(式1)
Cl≥P1-2·E2···(式2)
由此,如图1C所示,推链11在从两端作用有压缩力F1的压缩状态下,在外链节15,邻接的外板12的抵接面22彼此可靠地抵接(式1),并且在内链节19,邻接的内板16的抵接面26彼此可靠地抵接(式2),保持正确的笔直状态。
对于上述推链11来说,内板16的两衬套孔25、25的中心O-O的间隔(内间距)P2由与供该推链啮合的链轮的间距(基准间距)P相同的尺寸构成(P2=P),外板12的两销孔21、21的中心O-O间的间隔(外间距)P1被设定为比上述基准间距P短上述间隙Cl(=D-d)(P1=P-Cl)。
即,若将外板12的间距(外间距)设为P1,将内板16的间距(内间距)设为P2,将链轮的基准间距设为P,则本推链11设定为满足下述的式3、式4。
P1=P-Cl···(式3)
P2=P···(式4)
上述推链11与链轮啮合时,该推链11成为拉伸状态啮入链轮。如图2A所示,该拉伸状态的推链11作用有拉伸方向的力F2,销13与衬套17的间隙Cl向该力F2方向靠近。因此,与内板16嵌合的一对衬套17、17(也就是辊)的中心的间隔亦即上述内间距P2与基准间距P亦即链轮间距相同。上述邻接的内板16、16彼此分离间隙Cl,因此邻接的内板的一对衬套、即嵌插于一个外板12的一对销13、13的衬套17、17(也就是辊)的中心的间隔从上述外间距P1变长该分离长度S1(=Cl),成为P1+S1=P-Cl+Cl=P,即基准间距P。
由此,本推链11在作用有拉伸力F2的状态下,在外板12以及内板16的各抵接面22、26间具有充分的缝隙S1,能够向箭头M1方向可靠地弯曲外链节15以及内链节19,并且以与链轮间距(基准间距)P对应的间距,未图示的辊啮入链轮,能够准确地向前进方向推出或者引入。
从链轮送出的上述推链11成为前进状态对被动作体作用按压力。在该状态下,如图2B所示,本推链11作用有压缩力F1。在该状态下,由于上述衬套17与销13之间的间隙Cl,各外板12间以及内板16间能够移动,邻接的外板12以及内板16的抵接面22、26彼此抵接,阻止箭头M2方向的弯曲,随着链轮的旋转被按压成直线状。此时,对于本推链11来说,由于抵接面彼此的抵接而长度方向被规定,销13和衬套17由于间隙Cl而成为自由状态,在设计上,邻接的外板12间的间距成为内间距P2即基准间距(链轮间距)P(P2=P),邻接的内板16间的间距成为外间距P1(=P-Cl)。
图3A以及图3B表示处于笔直状态的推链11向箭头S所示的方向被引入,而与链轮啮合的状态。对于驱动链轮30来说,在图3A中,链轮30的齿30a啮入于推链11的辊,伴随链轮的箭头T方向的旋转,推链11弯曲并卷绕。此时,推链11处于从被动作体作用有压缩方向的负荷的状态,随着链轮30的旋转,向箭头S方向被引入。
向箭头S方向引入的推链11如图2B所示处于压缩状态,各链节15、19的外板12以及内板16彼此的抵接面22、26抵接而处于笔直状态,使被动作体移动,但在啮入齿30a并卷绕于链轮30时,上述抵接面22、26的抵接被解除。此时,内链节19的内间距P2,也就是与衬套孔25嵌合的衬套17(以及辊)的中心的间隔P2为基准间距P。外链节15的外间距P1如上所述,P1=P-Cl,松动嵌合于该外间距的销13的衬套17的中心间隔缩短了左右两方的销13以及衬套17的间隙Cl,外链节15的衬套17(也就是辊)间隔与基准间距P相比变短间隙Cl的2倍的量(P-2Cl)。因此,如图3A所示,对于送入链轮30之前的外板12以及内板16来说,连结各销13(衬套以及辊)的中心的间距线轨迹L从标准的间距线(以链轮的节圆的切线状延伸的线)进入内侧,外板12的各抵接面22、22的外侧部分(切口部23的相反侧)稍微分离。即,对于链轮30来说,在邻接的齿上啮合有各辊的各板成为多边形状,因此板的轴向中央部分经过链轮节圆的内侧,外链节的衬套间隔(辊间距离)如上述那样较短,进而进入上述标准的间距线的内侧。接着,如图3B所示,随着推链11的行进,上述分离的抵接面22抵接,成为标准的笔直状态,此时,产生由上述抵接面22彼此接触而导致的异响。
接着,对减少上述异响的产生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将图1A所示的外板12的销孔21的中心O-O间隔亦即外间距P1'设定为在基准间距P上加上间隙Cl后的值,图1B所示的内板16的衬套孔25的中心O-O间隔亦即内间距P2与先前的方式同样设定为基准间距P。
即,若将外板12的间距(外间距)设为P1',将内板16的间距(内间距)设为P2,将链轮的基准间距设为P,则设定为满足下述的式4、5。
P2=P···(式4)
P1'=P+Cl···(式5)
如图4所示,基于本实施方式的推链11'处于压缩状态的情况下,邻接的外板12的衬套17(辊)间隔是一对内板的衬套17的间隔亦即内间距P2即基准间距P,邻接的内板16的衬套(辊)间隔成为外板12的间距P1'减去拉伸时的各板间的缝隙S1(=Cl)后的值,成为P1'-S1=P+Cl-Cl=P。即,对于压缩状态下的推链11'来说,全部的间距成为链轮基准间距P,间距线L成为链轮间距直径的切线状。由此,各板的抵接面上侧部不会扩大,能够防止上述的异响的产生。
此外,间隙Cl是较小的值,因此在本发明中,间距以及间隙等的数值包含充分大的公差,即使具体的数值的证实不充分,具有按照本发明的设计意图的数值也包含在本发明中。
图5A以及图5B表示推链11(或者11')卷绕在链轮30的状态。推链11的辊18卡合于链轮30的齿30a,将该推链11向链行进方向U送出。如图5A所示,在辊18卡合于链轮齿30a,由该链轮30传动的状态下,推链11的销13与衬套17的行进方向后侧的面接触(表示接触面g),间隙Cl偏向前侧。如图5B所示,若前方侧的外或者内板(记为161)从链轮解除,与其后方的板(记为162)抵接并被按压,则作用于该前方板161的负荷方向改变,衬套17相对移动,与销13的上表面接触(接触面g1)。即,该衬套17从与销13的下表面接触g的状态切换为与销13的上表面接触g1,由此板12、16后侧的各衬套17作用有起因于间隙的冲击力。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推链的前方侧的衬套或者前方侧以及后方侧的所有衬套设为没有接缝的无缝衬套,使用图6所示的合金钢,使用实施了适当的热处理的拉伸强度1200Mpa以上的钢材。合金钢包括碳C:0.3~0.5[wt%]、锰Mn:0.3~1.0[wt%]、铬Cr:0.5~1.5[wt%]、钼Mo:0.1~0.5[wt%]。
由此,即使冲击力作用于上述衬套17,也具备充分的耐力以及耐久性。
具有上述高强度以及韧性的衬套17用于形成为上述的外间距P1=P-Cl的推链11是有效的,也可以用于形成为上述外间距P1'=P+Cl的推链11'。
本推链使用由一对外板以及内板构成的链,但不限于此,也可以通过较长的销来并列设置多个链,另外,也可以将多个外板以及内板重叠使用。
工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发明用于使旋转运动为直线运动而进行传递的推链。
本发明并不限制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以及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以及变形。因此,为了公开本发明的范围,附加权利要求书。
附图标记说明
11、11'…推链;12…外板;13…销;15…外链节;16…内板;17…衬套;19…内链节;21…销孔;22…抵接面;23…切口部;25…衬套孔;26…抵接面;30…链轮;P1、P1'…外间距;P2…内间距;P…基准间距;Cl…间隙。

Claims (2)

1.一种推链,使外链节和内链节通过将销嵌插于衬套而交替地连结,所述外链节通过利用所述销来连结外板的两端部而成,所述内链节通过利用所述衬套来连结内板的两端部而成,将所述外板以及所述内板的两端形成为直线状的抵接面,将所述外板的抵接面彼此以及所述内板的抵接面彼此抵接而成为直线状,并且对所述抵接面的弯曲侧进行切口而能够向一个方向弯曲,其中,
若将所述外板的固定所述销的销孔的中心间距离亦即外间距设为P1',将从该销孔中心到所述抵接面的距离设为E1,将所述内板的衬套孔的中心间距离亦即内间距设为P2,将从该衬套孔中心到所述抵接面的距离设为E2,将所述衬套的内径D与所述销的外径d之间的缝隙(D-d)设为间隙Cl,将供所述推链啮合的链轮的基准间距设为P,则满足以下各式1、式2、式4、式5:
Cl≥2·E1-P2…式1
Cl≥P1'-2·E2…式2
P2=P…式4
P1'=P+Cl…式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链,其中,
所述衬套是没有接缝的无缝衬套,由合金钢材形成,且通过热处理而具有1200MPa以上的拉伸强度,所述合金钢材包含碳0.3~0.5质量%、锰0.3~1.0质量%、铬0.5~1.5质量%、钼0.1~0.5质量%。
CN201980026317.3A 2018-04-18 2019-04-16 推链 Active CN11205579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80115A JP7017977B2 (ja) 2018-04-18 2018-04-18 プッシュチェーン
JP2018-080115 2018-04-18
PCT/JP2019/016377 WO2019203247A1 (ja) 2018-04-18 2019-04-16 プッシュチェーン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55791A CN112055791A (zh) 2020-12-08
CN112055791B true CN112055791B (zh) 2022-04-26

Family

ID=682396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26317.3A Active CN112055791B (zh) 2018-04-18 2019-04-16 推链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7017977B2 (zh)
CN (1) CN112055791B (zh)
WO (1) WO201920324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14861B1 (ja) * 2019-10-09 2021-01-20 株式会社椿本チエイン 噛合チェーン及び可動体移動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76652A (zh) * 2003-07-04 2005-02-09 株式会社椿本链索 链用链轮
CN1757953A (zh) * 2004-10-07 2006-04-12 株式会社椿本链索 传动链条
CN101737453A (zh) * 2008-11-07 2010-06-16 株式会社椿本链索 带衬套无声链
CN203202136U (zh) * 2013-03-26 2013-09-18 吉林大学 一种外啮合圆销式齿形链传动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64563Y2 (ja) * 1991-05-24 1998-03-09 オリエンタルチエン工業株式会社 押送りチェーン
JP2003065398A (ja) * 2001-08-23 2003-03-05 Borg Warner Morse Tec Japan Kk サイレントチェーン用リンクプレート、該リンクプレートを含むサイレントチェーンおよび該サイレントチェーンを含むサイレントチェーン伝動装置
JP2003314630A (ja) * 2002-04-24 2003-11-06 Daido Kogyo Co Ltd プッシュチエーン
JP4129952B2 (ja) 2003-07-15 2008-08-06 日立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非水電解液電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76652A (zh) * 2003-07-04 2005-02-09 株式会社椿本链索 链用链轮
CN1757953A (zh) * 2004-10-07 2006-04-12 株式会社椿本链索 传动链条
CN101737453A (zh) * 2008-11-07 2010-06-16 株式会社椿本链索 带衬套无声链
CN203202136U (zh) * 2013-03-26 2013-09-18 吉林大学 一种外啮合圆销式齿形链传动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017977B2 (ja) 2022-02-09
WO2019203247A1 (ja) 2019-10-24
CN112055791A (zh) 2020-12-08
JP2019190486A (ja) 2019-10-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645778B1 (en) Transmission chain
US6485385B2 (en) Silent chain
US20040220004A1 (en) Linear belt actuator
JP5259775B2 (ja)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
US20080096709A1 (en) Chain transmission device
EP0829659A1 (en) Hybrid roller and silent chain
US20100307128A1 (en) Link chain
CN112055791B (zh) 推链
JP5944200B2 (ja) サイレントチェーン
KR20090119688A (ko) 체인
JP2002070955A (ja) 両面噛み合い型サイレントチェーン
US6450911B2 (en) Silent chain
JP2002266950A (ja) サイレントチェーン
US9494213B2 (en) Chain
US20100304911A1 (en) Vibration-proof silent chain
US20120035012A1 (en) Chain
US20080287238A1 (en) Transmitting multi-row chain
US20230287963A1 (en) Chain
US20220196115A1 (en) Chain
JP4762294B2 (ja) ブシュ付きサイレントチェーン
JP5527973B2 (ja) 歯付きリンクプレートチェーン
JP2007309489A (ja) 伝動用多列チェーン
JP4625113B2 (ja) サイレントチェーン
JP2022099213A (ja) チェーン
US12000457B2 (en) Chai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