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54289B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54289B
CN112054289B CN202010930450.6A CN202010930450A CN112054289B CN 112054289 B CN112054289 B CN 112054289B CN 202010930450 A CN202010930450 A CN 202010930450A CN 112054289 B CN112054289 B CN 11205428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branch
slit
equal
leng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3045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54289A (zh
Inventor
王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3045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5428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0542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542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542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542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01Q1/38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formed by a conductive layer on an insulating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01Q1/24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 H01Q1/24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 H01Q1/243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with built-in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antennas with earthing switches, lead-in devices or lightning prot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3/00Waveguide horns or mouths; Slot antennas; Leaky-waveguide antennas; Equivalent structures causing radiation alo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of a guided wave
    • H01Q13/10Resonant slot antennas
    • H01Q13/106Microstrip slot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10Resonant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30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operation on different wavebands
    • H01Q5/307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Waveguide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属于通信技术领域,该电子设备包括天线。由于该天线仅包括一个辐射金属贴片,且由于该辐射金属贴片上形成有能够围成一个非封闭且具有至少两个开口的图形的多个缝隙,因此在避免天线整体厚度较大的基础上,优化了该天线工作时产生的电流的流向路径,使得该天线能够覆盖两个频段。即,相对于传统的双频天线,本申请提供的天线不仅为双频天线,而且整体厚度较小,有利于电子设备的小型化设计。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如移动终端)内一般设置有用于实现信号收发功能的天线。如,能够输出毫米波频段信号,且能够覆盖两个频段的双频天线。
相关技术中,双频天线一般包括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和两个面积不同的辐射金属贴片。其中,该两个辐射金属贴层叠设置于该PCB上。
但是,由于该双频天线包括两个辐射金属贴片,因此导致该双频天线的整体厚度较大,不利于电子设备的小型化设计。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双频天线的整体厚度较大,不利于电子设备的小型化设计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天线,所述天线包括:印刷电路板PCB、辐射金属贴片和馈电结构;
其中,所述辐射金属贴片设置于所述PCB上,所述馈电结构与所述辐射金属贴片连接;
所述辐射金属贴片上形成有多个缝隙,所述多个缝隙围成一个非封闭且具有至少两个开口的图形。
可选的,所述多个缝隙中,至少一个所述缝隙包括相互连通的多个缝隙分支,且所述相互连通的多个缝隙分支中,每相邻两个所述缝隙分支的长度方向相交。
可选的,所述相互连通的多个缝隙分支中,每相邻两个所述缝隙分支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
可选的,所述辐射金属贴片上形成有两个所述缝隙;
其中,一个所述缝隙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缝隙分支和第二缝隙分支;另一个所述缝隙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三缝隙分支、第四缝隙分支和第五缝隙分支。
可选的,所述辐射金属贴片呈矩形;
所述第一缝隙分支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三缝隙分支的长度方向,以及所述第五缝隙分支的长度方向均平行与所述辐射金属贴片的第一侧边;
所述第二缝隙分支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四缝隙分支的长度方向均平行于所述辐射金属贴片的第二侧边;
其中,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二侧边相互垂直。
可选的,所述第一缝隙分支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缝隙分支的长度;
所述第四缝隙分支的长度与所述第五缝隙分支的长度相等,且大于所述第三缝隙分支的长度;
所述第一缝隙分支与所述第一侧边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第三缝隙分支与所述第一侧边的距离相等。
可选的,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二侧边的长度均大于等于3.1mm,且小于等于3.6mm;
每个所述缝隙分支的宽度均大于等于0.1mm,且小于等于0.2mm;
所述第一缝隙分支和所述第三缝隙分支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0.6mm,且小于等于1.6mm;
所述第一缝隙分支的长度大于等于1.1mm,且小于等于1.5mm,所述第二缝隙分支的长度大于等于2mm,且小于等于2.4mm,所述第三缝隙分支的长度大于等于0.9mm,且小于等于1.3mm,所述第四缝隙分支的长度和所述第五缝隙分支的长度均大于等于2.4mm,且小于等于2.8mm。
可选的,所述馈电结构为微带馈电线。
可选的,所述微带馈电线连接于呈矩形的所述辐射金属贴片的一个侧边的边缘处。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多个天线模组;
其中,每个所述天线模组包括:线性排布的多个所述天线。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天线。由于该天线仅包括一个辐射金属贴片,且由于该辐射金属贴片上形成有能够围成一个非封闭且具有至少两个开口的图形的多个缝隙,因此在避免天线整体厚度较大的基础上,优化了该天线工作时产生的电流的流向路径,使得该天线能够覆盖两个频段。即,相对于传统的双频天线,本申请提供的天线不仅为双频天线,而且整体厚度较小,有利于电子设备的小型化设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辐射金属贴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辐射金属贴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流的流向路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的回波损耗曲线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的电压驻波比曲线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的极化方向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天线的极化方向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天线的极化方向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天线的极化方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5G)技术应运而生,相应的,即出现了5G天线。5G天线能够工作于两种频率范围(frequencyrange,FR)内,包括FR1和FR2。
其中,FR1所指示的频率范围位于50兆赫兹(MHz)至6吉赫兹(GHz)之间,故处于FR1频率范围内的频段也可以称为Sub6G(即,低于6GHz)频段。且,FR1主要覆盖的频段分别为n41(2496MHz-2690MHz)、n77(3.3GHz-4.2GHz)、n78(3.3GHz-3.8GHz)和n79(4.4GHz-5GHz)。FR2所指示的频率范围位于24GHz至52GHz之间,且,FR2主要覆盖的频段为n257(26.5GHz-29.5GHz)、n258(24.25GHz-27.5GHz)、n260(37GHz-40GHz)和n261(27.5GHz-28.35GHz)。其中,n41、n77、n78、n79、n257、n258、n260和n261均是指频段号。因FR2所指示的频率范围较大,故位于FR2内的电磁波的波长一般都是毫米级别的,如波长一般位于1毫米(mm)至10mm之间。相应的,能够发出频率位于FR2内的电磁波的天线也可以称为毫米波天线。相对于Sub6G频段而言,毫米波频段具有较多优势,如数据传输速率高。故,5G毫米波天线在各个领域均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如,远程医疗领域、智慧工业领域和虚拟现实领域等。本申请下述实施例均以5G毫米波天线为例示出一种天线结构。
此外,虽然如上述记载,工作频率为FR2的毫米波天线主要覆盖的频段包括n257、n258、n260和n261,且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天线的工作频段的需求不同,但是一般都要求一个毫米波天线能够至少工作于28GHz和39GHz两个频段内,即要求一个毫米波天线能够覆盖n260和n261两个频段范围,该类天线也称之为双频天线。为了实现覆盖两个频段的效果,对天线的设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相关技术中,提供了一种双频天线,但是由于该天线需要叠层设置两个不同尺寸的辐射金属贴片,因此导致天线整体厚度较大,不仅不利于电子设备的小型化和集成化设计,而且制造成本较大,制造工艺复杂,调试时也较为困难。另外,为了改善该问题,目前还通过在辐射金属贴片上开设条形槽的方式延长电流的流向路径,以实现双频覆盖。但是目前开槽方式得到的天线所能覆盖的两个频段的谐振频率较为接近,调谐比较困难,且不利于双极化设计。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的天线结构,由该天线结构形成的天线不仅厚度较小,而且能够有效覆盖所需覆盖的两个频段(如,n260和n261),此外,还有利于双极化设计,能够应用于双极化场景。即,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解决了传统双频天线厚度较大、制造工艺复杂、调试困难、制作成本高且不利于双极化设计的问题。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天线。该天线可以包括:印刷电路板PCB(也可以称为介质基板)01、辐射金属贴片02和馈电结构03。
其中,辐射金属贴片02可以设置于PCB 01上,馈电结构03可以与辐射金属贴片02连接。且该辐射金属贴片02上可以形成有多个缝隙021,该多个缝隙021可以围成一个非封闭且具有至少两个开口K1的图形。此外,参考图1,每个缝隙021的侧壁可以均为连续侧壁,即,每个缝隙021的起始点和终止点均位于辐射金属贴片02内,而非辐射金属贴片02的侧边或顶点处。
如此,多个缝隙021形成的图形可以将辐射金属贴片02分隔为图1示出的,尺寸不同且相互之间连通的内外两部分02a和02b,该辐射金属贴片02上的电流的流向路径相对于未形成缝隙前的辐射金属贴片02发生变化。在该变化的电流路径的基础上,可以使得尺寸相对较小的一部分(如,02a)能够工作于高谐振频率下,覆盖一个频段;且可以使得尺寸相对较大的一部分(如,02b)能够工作于低谐振频率下,覆盖另一个频段。由此,即实现了覆盖两个频段的效果。
可选的,多个缝隙021形成的图形可以为规则图形(如圆形或矩形),或者,也可以为不规则图形。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例如,参考图1,其示出的天线包括的辐射金属贴片02上形成有两个缝隙021,且该两个缝隙021围成的图形为非封闭且具有两个开口K1的矩形。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天线。由于该天线仅包括一个辐射金属贴片,且由于该辐射金属贴片上形成有能够围成一个非封闭且具有至少两个开口的图形的多个缝隙,因此在避免天线整体厚度较大的基础上,优化了该天线工作时产生的电流的流向路径,使得该天线能够覆盖两个频段。即,相对于传统的双频天线,本申请提供的天线不仅为双频天线,而且整体厚度较小,有利于电子设备的小型化设计。
可选的,为了在实现双频的基础上,尽可能的保证天线的工作性能较好(如,带宽足够大),本申请实施例记载的辐射金属贴片02上形成的多个缝隙021中,至少一个缝隙021可以包括相互连通的多个缝隙分支。并且,相互连通的多个缝隙分支中,每相邻两个缝隙分支的长度方向可以相交。即,每相邻两个缝隙分支的长度方向可以不平行。其中,长度方向可以是指缝隙分支的长度的延伸方向。
可选的,结合图1和下述附图所示的电子设备,每个缝隙021包括的多个缝隙分支中,每相邻两个缝隙分支的长度方向可以相互垂直。
示例的,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辐射金属贴片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和图2可以看出,辐射金属贴片02上可以形成有两个缝隙021。
其中,一个缝隙021可以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缝隙分支0211a和第二缝隙分支0211b。另一个缝隙021可以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三缝隙分支0212a、第四缝隙分支0212b和第五缝隙分支0212c。
此外,图2示出的各个缝隙021中,相互连通的各个缝隙分支的长度方向x相互垂直。即,如图2所示,第一缝隙分支0211a的长度方向和第二缝隙分支0211b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第三缝隙分支0212a的长度方向和第四缝隙分支0212b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第四缝隙分支0212b的长度方向和和第五缝隙分支0212c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其中,长度方向用x表示。如此,包括第一缝隙分支0211a和第二缝隙分支0211b的缝隙021可以称为L形缝隙;包括第三缝隙分支0212a、第四缝隙分支0212b和第五缝隙分支0212c可以称为U形缝隙。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记载的各个缝隙分支可以为圆形缝隙、曲线形缝隙或多边形缝隙。例如,结合图1和图2,其示出的各个缝隙分支(包括第一缝隙分支0211a、第二缝隙分支0211b、第三缝隙分支0212a、第四缝隙分支0212b和第五缝隙分支0212c)均为结构相同的长方形缝隙。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记载的缝隙也可以称为槽线。相应的,图2所示的L形缝隙也可以称为L形槽线,U形缝隙也可以称为U形槽线。第一缝隙分支0211a可以称为L形槽线的一段槽线,第二缝隙分支0211b可以称为L形槽线的另一段槽线。第三缝隙分支0212a可以称为U形槽线的一段槽线,第四缝隙分支0212b可以称为U形槽线的另一段槽线,第五缝隙分支0212c可以称为U形槽线的再一段槽线。
可选的,再参考图2所示辐射金属贴片,本申请实施例记载的辐射金属贴片02可以呈矩形。当然,辐射金属贴片02还可以呈其他形状,如圆形或梯形,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此外,再参考图2,其示出的第一缝隙分支0211a的长度方向,第三缝隙分支0212a的长度方向,以及第五缝隙分支0212c的长度方向可以均平行与辐射金属贴片02的第一侧边02X。并且,第二缝隙分支0211b的长度方向与第四缝隙分支0212b的长度方向可以均平行于辐射金属贴片02的第二侧边02Y。
其中,第一侧边02X与第二侧边02Y可以相互垂直,且该第一侧边02X可以为呈矩形的辐射金属贴片02的四个侧边中的任一侧边,第二侧边02Y可以为除第一侧边02X外,且与第一侧边02X垂直的另一侧边。如,图2示出的辐射金属贴片02中,第一侧边02X为呈矩形的辐射金属贴片02的下侧侧边,第二侧边02Y为呈矩形的辐射金属贴片02的右侧侧边。
如此,图2所示的辐射金属贴片02中,L形缝隙021可以起始于靠近下侧侧边的一处,并终止于靠近左侧侧边的一处。并且,从起始端至拐角处的一段缝隙分支即为第一缝隙分支0211a,从拐角处至终点的一段缝隙分支即为第二缝隙分支0211b。同理,U形缝隙021可以起始于靠近下侧侧边的一处,并终止于靠近上侧侧边的一处。即,U形缝隙021和L形缝隙021的起始端可以位于同一侧。并且,从起始端至第一个拐角处的一段缝隙分支即为第三缝隙分支0212a,从第一个拐角处至第二个拐角处的另一段缝隙分支即为第四缝隙分支0212b,从第二个拐角处至终点的又一段缝隙分支即为第五缝隙分支0212c。
需要说明的是,图2示出的各个缝隙分支的位置仅是示意性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对各个缝隙分支的分布位置并不做限定。
可选的,为了进一步在实现双频前提下,尽可能保证天线的工作性能较好。结合图2和图3所示辐射金属贴片02,其中,第一缝隙分支0211a的长度可以小于第二缝隙分支0211b的长度。第四缝隙分支0212b的长度与第五缝隙分支0212c的长度相等,且可以大于第三缝隙分支0212a的长度。第一缝隙分支0211a与第一侧边02X之间的距离D0,以及第三缝隙分支0212a可以与第一侧边02Y的距离D1相等。此外,各个距离需要基于辐射金属贴片02的尺寸确定。
可选的,第一侧边02a和第二侧边02b的长度可以均大于等于3.1mm,且小于等于3.6mm。每个缝隙分支的宽度可以均大于等于0.1mm,且小于等于0.2mm。第一缝隙分支0211a和第三缝隙分支0212a之间的距离可以大于等于0.6mm,且小于等于1.6mm。第一缝隙分支0211a的长度可以大于等于1.1mm,且小于等于1.5mm,第二缝隙分支0211b的长度可以大于等于2mm,且小于等于2.4mm,第三缝隙分支0212a的长度可以大于等于0.9mm,且小于等于1.3mm,第四缝隙分支0212b的长度和第五缝隙分支0212c的长度可以均大于等于2.4mm,且小于等于2.8mm。
例如,参考图3所示电子设备,其示出的辐射金属贴片02呈正方形,尺寸为3.1mm*3.1mm,即其长L01和宽L02均为3.1mm。每个缝隙分支的宽度W0均为0.1mm。第一缝隙分支0211a的长度L1为1.3mm,第二缝隙分支0211b的长度L2为2.2mm,第三缝隙分支0212a的长度L3为1.1mm,第四缝隙分支0212b的长度L4和第五缝隙分支0212c的长度L5均为2.6mm。且,第一缝隙分支0211a和第三缝隙分支0212a之间的距离S0为0.2mm。
可选的,结合图1,本申请实施例记载的PCB 01基板也可以呈矩形,且该PCB 01基板可以采用罗杰斯(Rogers)5880板材,相对介电常数可以为2.2,损耗可以为0.0009,厚度可以为0.787mm。此外,其示出的天线的整体形状可以呈正方形,且尺寸可以为6mm*6mm,即长和宽均为6mm,图中未示出。
为了形成完整的电流回路,本申请实施例记载的天线还可以包括馈电结构03。可选的,结合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该馈电结构03可以为微带馈电线。
其中,该微带馈电线03可以连接于呈矩形的辐射金属贴片02的一个侧边的边缘处,且还可以再连接于一个金属结构(图中未示出)。例如,结合图2和图4所示结构,该微带馈电线03可以位于矩形辐射金属贴片02的上侧侧边的右侧边缘处,即位于U形缝隙021包括的第四缝隙分支0212b和第五缝隙分支0212c的连通处(即,第二个拐角处)附近。如此,可以可靠保证电流的流向路径,进而可靠实现两个频段的覆盖。
可选的,该微带馈电线03的长度可以大于等于1.3mm,且小于等于1.7mm,宽度可以为电磁波在PCB 01(即,介质)内的等效波长的1/4。例如,图4所示电子设备中,微带馈电线03的长度L6为1.5mm,宽度W1为0.1mm。
图5以图4所示电子设备为例,示出了再一种电子设备的整体结构图,参考图5可以看出,该电子设备中的天线还可以包括金属地板04,以为天线提供地端,保证天线的正常工作。其中,该金属地板04可以位于PCB 01的下方,即PCB 01可以位于金属地板04和辐射金属贴片02之间。
可选的,除了采用微带馈电线03进行馈电外,还可以采用同轴馈电方式馈电。若采用同轴馈电方式馈电,则电子设备还可以具有包括内导体和外导体的同轴馈电结构。并且,如图6所示的电子设备,辐射金属贴片02上还可以设置有馈电点P0,该馈电点P0可以位于图中所示的XOY坐标系(如,该坐标系的第一象限)内。结合图5所示电子设备,同轴馈电结构的外导体可以通过与金属地板04连接实现接地,同轴馈电结构的内导体可以通过馈电点P0连接至辐射金属贴片02。且考虑到电磁波的传输效率和在传输路径中的损耗,同轴馈电结构的内外导体可以满足50欧姆的阻抗特性。
需要说明的是,若天线与射频电路集成化设计,PCB 01可以作为最上层介质层,天线的馈电形式可以更改为金属化过孔馈电,即通过设置过孔实现馈电结构接地。例如,射频电路可以包括:功率放大器、滤波器或低噪声放大器等器件。
结合图4所示的电子设备,图7示出了该电子设备包括的天线工作时的电流分布图,图7中采用箭头表示辐射金属贴片02的表面的电流的流向。
结合图7可以看出,通过在辐射金属贴片02上的四周开设不连续的缝隙(即,槽),使得在不增加天线整体厚度的前提下,有效改变了辐射金属贴片02表面的电流流向路径。若该天线为毫米波天线,则该电流流向路径使得毫米波天线能够工作于28GHz和39GHz两个频段。即不仅将具有双层辐射金属贴片的传统双频天线简化为仅具有一层辐射金属贴片的双频天线,而且该独特的开槽方式使得该天线覆盖于两个频段时对应的两个谐振频率相隔较远,调谐方便。
由于该天线的整体厚度相对较小,因此不仅有利于电子设备的小型化设计,而且也使得天线可以进行灵活的组阵,形成面阵或线阵等多种形式的阵列天线。其中,线阵是指多个天线可以呈线性排布;面阵是指多个天线可以呈阵列排布。
示例的,以形成线阵的阵列天线为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再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多个天线模组。每个天线模组可以包括:线性排布的多个天线00。该天线00即可以为图1、图4至图6任一所示的天线。
例如,考虑到毫米波的频率高、波束窄以及空间覆盖范围有限等因素,图8以包括三个天线模组M1、M2和M3,每个天线模组均包括线性排布的四个天线00,即每个天线模组均包括1*4的阵列天线为例,示出了一种电子设备的左视图、右视图和后视图。参考图8可以看出,该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金属中框10和后盖20。其中,天线模组M1可以位于金属中框10的左侧边框101的中上部区域,天线模组M2可以位于金属中框10的右侧边框102的中下部区域,天线模组M3可以位于后盖20的右上部区域。当然,本申请实施例对各个天线模组在电子设备上的位置并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天线的回波损耗(return loss,RL)和天线的电压驻波比(voltagestanding wave ratio,VSWR)可以反映天线的工作性能。
其中,回波损耗是指:指射频输入信号反射回来的功率与输入信号功率的比值,其单位为分贝(decibel,db)。该回波损耗为负值,且该回波损耗越小,即回波损耗的绝对值越大,表示天线的阻抗匹配越好,进而天线的隔离度越小,天线的工作性能越好。电压驻波比是指:反射波波幅与入射波波幅的比值,在理想情况下阻抗完全匹配时,电压驻波比的值是1。然而在应用中,一般存在反射现象,反射越大电压驻波比越大,故可知,电压驻波比越接近1,反射越小,天线的工作性能越好。且,电压驻波比和回波损耗可以满足以下关系:RL=20*log10[(VSWR+1)/(VSWR-1)]。
为了体现本申请实施例记载的天线的工作性能较好,以5G毫米波天线为例,图9示出了该天线的回波损耗曲线图,图10示出了该天线的电压驻波比曲线图。其中,图9和图10的横轴均表示天线的工作频率(frequency,F),图9的纵轴表示天线的回波损耗,图10的纵轴表示电压驻波比。
参考图9可以看出,该天线可以工作于26GHz至28GHz,以及36GHz至41GHz之间,即可以覆盖双频段。并且,在工作于26GHz至28GHz,以及36GHz至41GHz之间时,该天线的回波损耗的均小于-10db。进而,可以确定该双频天线的隔离度在较宽的工作频率范围内均较小,该双频天线的工作性能较好。同理,参考图10可以看出,在工作频率为工作于26GHz至28GHz,以及36GHz至41GHz之间时,该天线的电压驻波比均小于3,即接近理想值1。由此,也可以确定该双频天线的工作性能较好。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记载的天线还可以应用于双极化场景,即实现不同角度的极化。极化是指天线辐射时形成的电场强度方向。
示例的,以5G毫米波天线的工作频率为28GHz为例,图11和图12分别示出了该天线发出的电磁波的电场强度在垂直于地面的垂直方向,以及在平行于地面的水平方向的极化方向图。以5G毫米波天线的工作频率为38.5GHz为例,图13和图14分别示出了该天线发出的电磁波的电场强度在垂直于地面的垂直方向,以及在平行于地面的水平方向的极化方向图。
其中,图11至图14示出的坐标系均为二维坐标系,0至180和270均代表角度,Phi代表电场强度的水平分量。且,工作于图11示出的极化方向时,天线的工作增益可以达到6.67db。工作于图12示出的极化方向时,天线的工作增益可以达到6.54db。工作于图13示出的极化方向时,天线的工作增益可以达到5.88db。工作于图14示出的极化方向时,天线的工作增益可以达到4.36db。由此可以进一步确定天线的工作性能较好。
结合上述实施例记载,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可以称为双频平面天线,其不仅可以适用于毫米波频段,同时也可以适用于其他频段(如,Sub6G频段)。且,该天线还可以应用于双极化场景,提高了信号的接收效率。此外,该天线还具有剖面低、易组阵、调测方便、易集成和成本低等优点。因厚度较小的优点,该天线还可以与电子设备中的射频电路集成设置,如天线和射频电路可以通过天线内封装(antenna in package,AIP)工艺封装在一起,如此,还有效降低了信号传输的路径损耗。再者,本申请实施例记载的天线可以应用于各类电子设备,如图8所示的手机终端,或者,还可以应用于无线路由或客户前置设备(customer premise equipment,CPE)等无线电子通信设备。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天线。由于该天线仅包括一个辐射金属贴片,且由于该辐射金属贴片上形成有能够围成一个非封闭且具有至少两个开口的图形的多个缝隙,因此在避免天线整体厚度较大的基础上,优化了该天线工作时产生的电流的流向路径,使得该天线能够覆盖两个频段。即,相对于传统的双频天线,本申请提供的天线不仅为双频天线,而且整体厚度较小,有利于电子设备的小型化设计。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金属中框、后盖和天线,所述天线位于所述金属中框的左侧边框的中上部区域,位于所述金属中框的右侧边框的中下部区域,和/或,位于所述后盖的右上部区域;并且,所述天线包括:印刷电路板PCB、辐射金属贴片和馈电结构;
所述辐射金属贴片设置于所述PCB上,所述馈电结构与所述辐射金属贴片连接;
所述辐射金属贴片上形成有两个缝隙,所述两个缝隙围成一个非封闭且具有至少两个开口的图形;
其中,一个所述缝隙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缝隙分支和第二缝隙分支;另一个所述缝隙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三缝隙分支、第四缝隙分支和第五缝隙分支;
所述辐射金属贴片呈矩形;
所述第一缝隙分支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三缝隙分支的长度方向,以及所述第五缝隙分支的长度方向均平行与所述辐射金属贴片的第一侧边;
所述第二缝隙分支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四缝隙分支的长度方向均平行于所述辐射金属贴片的第二侧边,所述第二侧边与所述第一侧边相互垂直;
所述馈电结构为微带馈电线,所述微带馈电线连接于所述辐射金属贴片的上侧侧边的右侧边缘处,且靠近所述第四缝隙分支和第五缝隙分支的连通处设置;
并且,所述第一缝隙分支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缝隙分支的长度;
所述第四缝隙分支的长度与所述第五缝隙分支的长度相等,且大于所述第三缝隙分支的长度;
所述第一缝隙分支与所述第一侧边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第三缝隙分支与所述第一侧边的距离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二侧边的长度均大于等于3.1mm,且小于等于3.6mm;
每个所述缝隙分支的宽度均大于等于0.1mm,且小于等于0.2mm;
所述第一缝隙分支和所述第三缝隙分支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0.6mm,且小于等于1.6mm;
所述第一缝隙分支的长度大于等于1.1mm,且小于等于1.5mm,所述第二缝隙分支的长度大于等于2mm,且小于等于2.4mm,所述第三缝隙分支的长度大于等于0.9mm,且小于等于1.3mm,所述第四缝隙分支的长度和所述第五缝隙分支的长度均大于等于2.4mm,且小于等于2.8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多个天线模组;
其中,每个所述天线模组包括:线性排布的多个所述天线。
CN202010930450.6A 2020-09-07 2020-09-07 电子设备 Active CN1120542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30450.6A CN112054289B (zh) 2020-09-07 2020-09-07 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30450.6A CN112054289B (zh) 2020-09-07 2020-09-07 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54289A CN112054289A (zh) 2020-12-08
CN112054289B true CN112054289B (zh) 2022-12-06

Family

ID=736098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30450.6A Active CN112054289B (zh) 2020-09-07 2020-09-07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5428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92412A1 (zh) * 2022-10-31 2024-05-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双频天线、天线阵列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26146A (ja) * 1996-10-16 1998-05-1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ミリ波平面アンテナ
JP2007335981A (ja) * 2006-06-12 2007-12-2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偏波ダイバーシチアンテナ装置
CN101478079A (zh) * 2008-01-04 2009-07-08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天线以及使用其的电子装置
EP2276107A2 (en) * 2009-06-29 2011-01-19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Single feed planar dual-polarization multi-loop element antenna
CN106229644A (zh) * 2016-07-08 2016-12-14 天津理工大学 一种多频太赫兹缝隙天线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8054506A (zh) * 2017-12-11 2018-05-18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太赫兹贴片天线
CN109301486A (zh) * 2018-10-18 2019-02-01 广东工业大学 用于5g移动通信的单层贴片式微波毫米波跨频段双频双极化辐射单元
US10707560B1 (en) * 2019-04-25 2020-07-07 A.U. Vista, Inc. Display panel structure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ith antenna on side surfa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319694B2 (en) * 2009-12-11 2012-11-27 Symbol Technologies, Inc. Compact dual-mode UHF RFID reader antenna systems and methods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26146A (ja) * 1996-10-16 1998-05-1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ミリ波平面アンテナ
JP2007335981A (ja) * 2006-06-12 2007-12-2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偏波ダイバーシチアンテナ装置
CN101478079A (zh) * 2008-01-04 2009-07-08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天线以及使用其的电子装置
EP2276107A2 (en) * 2009-06-29 2011-01-19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Single feed planar dual-polarization multi-loop element antenna
CN106229644A (zh) * 2016-07-08 2016-12-14 天津理工大学 一种多频太赫兹缝隙天线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8054506A (zh) * 2017-12-11 2018-05-18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太赫兹贴片天线
CN109301486A (zh) * 2018-10-18 2019-02-01 广东工业大学 用于5g移动通信的单层贴片式微波毫米波跨频段双频双极化辐射单元
US10707560B1 (en) * 2019-04-25 2020-07-07 A.U. Vista, Inc. Display panel structure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ith antenna on side surface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 single feed dual-band circularly polarized millimeter-wave antenna for 5G communication;Hanieh Aliakbari等;《2016 10th European Conference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EuCAP)》;20160602;全文 *
New Single-Feed-Dual-Polarized Antenna for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nergy Harvesting in ISM Band;Edouard Rochefeuille等;《2018 Asia-Pacific Microwave Conference (APMC)》;20190117;全文 *
微带双频天线的研究与设计;张申;《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信息科技辑》;20130415;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54289A (zh) 2020-1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52504B (zh) 毫米波天线阵元、阵列天线及通信产品
CN111834731B (zh) 天线模组及电子设备
US10312601B2 (en) Combination antenna element and antenna array
US20190305415A1 (en) Integrated multi-standard antenna system with dual function connected array
CN111883910B (zh) 一种双极化低剖面磁电偶极子天线及无线通信设备
CN114156659B (zh) Sub-6GHz和毫米波频段的宽带共口径偶极子阵列
CN114552210A (zh) 一种低剖面毫米波滤波天线
CN111129741A (zh) 基于金属边框的5g毫米波双频天线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15732925A (zh) 一种毫米波双频分别馈电的双极化天线阵列
US11456526B2 (en) Antenna unit, antenna system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4122682A (zh) 天线单元、天线阵列及电子设备
CN112886234B (zh) 一种基于嵌入式结构的微波毫米波共面共口径天线
CN112054289B (zh) 电子设备
CN112054288B (zh) 电子设备
CN111541018A (zh) 一种高增益陡峭滤波融合双工集成天线
CN115207613B (zh) 一种宽带双极化天线单元及天线阵列
CN115911890A (zh) 一种用于毫米波手机终端的双频双极化磁电偶极子天线阵列
KR100904638B1 (ko) 마이크로스트립패치안테나 및 배열안테나 급전방법
CN113794043A (zh) 一种双频双极化滤波基站天线
CN113383464A (zh) 双频双极化天线及电子设备
CN114865288B (zh) 一种基于mstl的频率扫描天线与微带传输线双工共形电路
CN111799553B (zh) 一种用于天线单元的寄生单元及天线单元
CN117810694B (zh) 一种双频宽带同极化共口径低剖面天线
CN219833013U (zh) 一种宽带串馈低副瓣微带阵列结构
CN112821054B (zh) 一种高增益开槽微带贴片天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66071 Shandong city of Qingdao province Jiangxi City Road No. 11

Patentee after: Qingdao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071 Shandong city of Qingdao province Jiangxi City Road No. 11

Patentee before: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