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22682A - 天线单元、天线阵列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天线单元、天线阵列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22682A
CN114122682A CN202010865514.9A CN202010865514A CN114122682A CN 114122682 A CN114122682 A CN 114122682A CN 202010865514 A CN202010865514 A CN 202010865514A CN 114122682 A CN114122682 A CN 1141226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strip line
slot
antenna
metal layer
microstr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6551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瑞
李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6551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22682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10352 priority patent/WO2022042231A1/zh
Publication of CN1141226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2268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01Q1/38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formed by a conductive layer on an insulating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antennas with earthing switches, lead-in devices or lightning prot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Waveguide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天线单元、天线阵列及电子设备,该天线单元包括:包括:介质板,该介质板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该介质板的第一表面上设有微带线,该介质板的第二表面上设有金属层,该金属层上设有缝隙,其中,该微带线在该金属层上的投影与该缝隙相交,且该微带线用于向该缝隙耦合馈电。

Description

天线单元、天线阵列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天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线单元、天线阵列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客户前置设备(Customer Premise Equipment,也称为无线CPE),是一种接收移动信号并以电磁信号转发出来的移动信号接入设备。室外型无线CPE,通常会安装在一些人口密度相对较低的偏远地区,可以采用定向高增益天线单元朝向基站增加信号强度,能够更好地保证偏远地区的通信体验。
目前,无线CPE中通常采用偶极子天线单元。
其中,偶极子天线的天线单元与反射板之间距离大,因此剖面尺寸较大,集成难度高。同时需要设置巴伦馈电结构,工艺复杂,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单元及天线阵列,解决了天线尺寸大,集成难度高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天线单元,包括:介质板,该介质板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该介质板的第一表面上设有微带线,该介质板的第二表面上设有金属层,该金属层上设有缝隙,该缝隙与该微带线相对设置,其中,该微带线用于向该缝隙耦合馈电。由此,该天线单元采用单板结构,剖面尺寸小,走线简单,工艺复杂度低,降低了生产成本。
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该介质板的第一表面上还设有第一信号输入端口和第二信号输入端口,该微带线包括第一微带线和第二微带线,该第一微带线与第一信号输入端口连接,该第二微带线与该第二信号输入端口连接,该缝隙包括与该第一微带线相对的第一缝隙和第二缝隙,该第一缝隙和该第二缝隙分离设置,该第一微带线用于对该第一缝隙馈电,该第二微带线用于对该第二缝隙馈电,使得第一缝隙和第二缝隙的极化方向相互正交。由此,可以通过第一信号输入端口和第二信号输入端口分别向第一微带线和第二微带线输入极化方向相互正交的信号,提高了天线的极化性能。
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微带线在所述金属层上的投影和所述第一缝隙在其相交处垂直;所述第二微带在所述金属层上的投影和所述第二缝隙线在其相交处垂直。由此,该第一微带线能够将能量传递至第一缝隙,以及使得该第二微带线将能量传递至第二缝隙。
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缝隙和该第二缝隙呈十字形交叉设置。由此,将第一缝隙和第二缝隙设置成十字交叉的形状,能够减小缝隙的长度和宽度,实现天线单元水平面尺寸的小型化,从而适用于对天线单元集成度较高的场景。
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缝隙和该第二缝隙的长度l均为:
Figure BDA0002649607530000011
其中,λ为无线波的波长。由此,缝隙长度约等于无线波的波长的二分之一,在缝隙的长度与半波长相当时,辐射性能更佳。
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缝隙和该第二缝隙的形状包括以下中的任一种:直线形、曲线形、折线形。
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缝隙和所述第二缝隙交叉,且所述第一缝隙和所述第二缝隙在交叉处垂直。由此,第一缝隙和第二缝隙在交叉处垂直,使得第一缝隙和第二缝隙的极化方向相互正交,实现了双极化。
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缝隙和所述第二缝隙关于轴线呈对称的十字交叉图案。由此,将第一缝隙和第二缝隙关于轴线对称设置,可以减小天线单元的体积。
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金属层上还设有多个第三缝隙,所述第三缝隙与所述第一缝隙或所述第二缝隙垂直,所述多个第三缝隙中的至少两个第三缝隙关于一经过十字交叉点的直线对称。由此,通过设置第三缝隙,能够减小该第一缝隙和该第二缝隙的长度和宽度,更节省空间。
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缝隙和所述第二缝隙关于交叉点呈对称的十字交叉图案。由此,将第一缝隙和第二缝隙关于交叉点对称设置,可以减小天线单元的体积。
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金属层上还设有多个第三缝隙,所述第三缝隙与所述第一缝隙或所述第二缝隙垂直,且关于所述交叉点中心对称。由此,通过设置第三缝隙,能够减小该第一缝隙和该第二缝隙的长度和宽度,更节省空间。
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微带线和该第二微带线为“U”形结构,其中,该第一微带线的“丨”边的延伸方向为该第一微带线的延伸方向,该第二微带线的“丨”的延伸方向为该第一微带线的延伸方向,且该第一微带线的一条“丨”边与该第二微带线的一条“丨”边呈十字形交叉设置。由此,第一微带线和第二微带线采用“U”形结构,更节省空间。
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微带线包括第一子微带线和第二子微带线,该金属层上设有开口,该第一子微带线设置在该介质板的第二表面上,并位于该开口中,其中,该第一子微带线和该第二子微带线平行设置且二者沿该第一微带线的“丨”边交替连接,其中,该第一子微带线在该介质板的第一表面上的投影与该第二微带线的“丨”边交叉。由此,将交叉位置的第一微带线和第二微带线异层设置,避免第一微带线和第二微带线传输的信号相互干扰。
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该介质板为PCB基板,该介质板的形状为矩形、圆形、三角形或其他的规则形状。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对于任一种形状、材质和结构的介质板均可实现上述对应的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要达到的效果。由此,介质板的形状选择更灵活,可以根据产品形态调整介质板的形状,应用范围更广。
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设备主体、射频模块和如上所述的天线单元,所述天线单元和所述射频模块设置在所述设备主体内,所述射频模块用于向所述天线单元发送电磁信号,所述天线单元根据接收的电磁信号辐射电磁波。由此,电子设备采用上述天线单元,尺寸更小、结构简单,有利于产品小型化和降低成本。
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客户前置设备CPE。
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天线阵列,该天线阵列包括至少两个如上所述的天线单元,以及反射板;其中,每一个该天线单元耦合至该反射板,所述天线单元设置在所述反射板一侧,所述介质板的第二表面靠近所述反射板,所述介质板的第一表面背离所述反射板。由此,天线阵列采用上述天线单元,尺寸更小、结构简单,有利于产品小型化和降低成本。
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该金属层与该反射板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值,该金属层的边缘与该反射板形成第四缝隙,该微带线与该第四缝隙耦合。由此,进一步提高了天线的辐射性能。
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该至少两个天线单元的第一信号输入端口连接,且该至少两个天线单元的第二信号输入端口连接。由此,将多个天线单元的第一信号输入端口合路,并将多个天线单元的第二信号输入端口合路,便于控制天线的工作模式。
本申请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设备主体、射频模块和如上所述的天线阵列,所述天线阵列和所述射频模块设置在所述设备主体内,所述射频模块用于向所述天线阵列发送电磁信号,所述天线阵列根据接收的电磁信号辐射电磁波。由此,电子设备采用上述天线阵列,尺寸更小、结构简单,有利于产品小型化和降低成本。
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客户前置设备CPE。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a为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单元的仰视图;
图2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天线单元的仰视图;
图2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天线单元的仰视图;
图2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天线单元的仰视图;
图2d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天线单元的仰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天线单元的仰视图;
图3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天线单元的仰视图;
图3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天线单元的仰视图;
图4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单元的俯视图;
图4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天线单元的俯视图;
图5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单元的投影示意图;
图5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单元的投影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阵列的俯视图;
图6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阵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阵列的3D辐射方向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阵列的2D辐射方向图;
图9a-图9c为本申请实施例天线阵列在3.3GHz~5GHz的S参数曲线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天线阵列在3.3GHz~5GHz的增益参数曲线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天线阵列在3.3GHz~5GHz的效率参数曲线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以下,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此外,本申请中,“上”、“下”等方位术语是相对于附图中的部件示意置放的方位来定义的,应当理解到,这些方向性术语是相对的概念,它们用于相对于的描述和澄清,其可以根据附图中部件所放置的方位的变化而相应地发生变化。
以下,对本申请实施例可能出现的术语进行解释。
耦合: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路元件或电网络的输入与输出之间存在紧密配合与相互影响,并通过相互作用从一侧向另一侧传输能量的现象。
天线方向图:也称辐射方向图。是指在离天线一定距离处,天线辐射场的相对场强(归一化模值)随方向变化的图形,通常采用通过天线最大辐射方向上的两个相互垂直的平面方向图来表示。
天线方向图通常都有多个辐射波束。其中辐射强度最大的辐射波束称为主瓣,其余的辐射波束称为副瓣或旁瓣。在副瓣中,与主瓣相反方向上的副瓣也叫后瓣。
波束宽度:分为水平波束宽度和垂直波束宽度。其中,水平波束宽度是指在水平方向上,在最大辐射方向两侧,辐射功率下降3dB的两个方向的夹角;垂直波束宽度是指在垂直方向上,在最大辐射方向两侧,辐射功率下降3dB的两个方向的夹角。
天线增益:用于表征天线把输入功率集中辐射的程度。通常,天线方向图的主瓣越窄,副瓣越小,天线增益越高。
天线系统效率:指天线向空间辐射出去的功率(即有效地转换电磁波部分的功率)和天线的输入功率之比。
天线辐射效率:指天线向空间辐射出去的功率(即有效地转换电磁波部分的功率)和输入到天线的有功功率之比。其中,输入到天线的有功功率=天线的输入功率-回波损耗;回波损耗主要包括金属的欧姆损耗和/或介质损耗。
天线回波损耗:可以理解为经过天线电路反射回天线端口的信号功率与天线端口发射功率的比值。反射回来的信号越小,说明通过天线向空间辐射出去的信号越大,天线的辐射效率越大。反射回来的信号越大,说明通过天线向空间辐射出去的信号越小,天线的辐射效率越小。
天线回波损耗可以用S11参数来表示,S11参数通常为负数。S11参数越小,表示天线回波损耗越小,天线的辐射效率越大;S11参数越大,表示天线回波损耗越大,天线的辐射效率越小。
天线隔离度:是指一个天线发射的信号与另一个天线所接收的信号功率的比值。可以用S21、S12参数表示。
首先请参见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天线单元包括:介质板10、微带线100和金属层20。介质板10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a1和第二表面a2。其中,该介质板10的第一表面a1上设置有微带线100,该介质板10的第二表面a2上设置有金属层20,该金属层20上设有缝隙200,该缝隙200与该微带线100相对设置,且该微带线100在金属层20上的垂直投影与该缝隙200相交,其中,该微带线100用于向该缝隙200耦合馈电。
本申请实施例对介质板10的结构不做限制,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该介质板10为PCB基板,该介质板10的形状可以为矩形、圆形、三角形或其他的规则形状。金属层20的材料为金属铜,即金属层20为设于介质板10的第一表面a1上的铜层。
一种实施方式中,金属层20印刷于介质板10的第一表面a1上。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介质板10也可以为其他具有承载作用的基板,所述第一功能层的材料也可以为其他导体,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该微带线100例如可以和信号输入端口连接,从而可以从信号输入端口接收射频信号,并能够将该射频信号传递至金属层20的缝隙200位置,使得该缝隙200上激励有射频电磁场,并向空间辐射电磁波。其中,该微带线100例如可以是通过印刷的方式设置在该介质板10的第一表面a1上。
其中,该天线单元例如为定向天线,其中,该天线单元例如靠近反射板设置,该介质板10的第一表面a1远离该反射板设置,该介质板10的第二表面a2靠近该反射板设置。
该天线单元例如包括正面和背面。其中该天线单元设有微带线100的一面例如为正面,该天线单元设有该金属层20的一面例如为背面。
工作时,上述缝隙朝着背面方向向反射板辐射电磁波,电磁波到达反射板时,在反射板的作用下,电磁波的辐射方向发生改变,使得电磁波朝着正面方向辐射,形成定向波束,达到定向高增益的效果。
该天线单元例如可以为双极化天线单元,该介质板10上例如设有两个信号输入端口:第一信号输入端口1011和第二信号输入端口1021,该第一信号输入端口1011可以向微带线100输入第一极化信号,该第二信号输入端口1021例如可以向微带线100输入第二极化信号。其中,第一极化信号和第二极化信号的极化方向正交,即第一极化信号和第二极化信号振幅相等且相差90°。
需要说明的是,该双极化天线单元可以采用±45°的双极化模式,也可以采用垂直/水平双极化模式,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这些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该微带线100例如包括第一微带线101和第二微带线102,第一微带线101的第一位置与该第一信号输入端口1011连接,并具有至少一个自由端,该第二微带线102的第二位置与第二信号输入端口1021连接,并具有至少一个自由端。
此外,金属层20上例如设有第一接地端口203和第二接地端口204。该天线单元例如和射频输入端连接,其中,该射频输入端可以包括:信号线和地线,其中,射频输入端的信号线可以分别和第一信号输入端口1011、第二信号输入端口1021连接,射频输入端的地线分别和金属层20上的第一接地端口203和第二接地端口204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对缝隙200的具体形状不做限制。可以将设置在金属层20上的缝隙200分为第一缝隙201和第二缝隙202。其中,第一缝隙201和第二缝隙202交叉,且第一缝隙201和第二缝隙202在交叉处垂直。由此,第一缝隙和第二缝隙在交叉处垂直,使得第一缝隙和第二缝隙的极化方向相互正交,实现了双极化。
本申请实施例对该第一缝隙201和第二缝隙202的相对位置不做限制,其中,如图2所示,第一缝隙201和第二缝隙202可以不对称,或者如图2a、图2b所示,第一缝隙201和第二缝隙202可以关于一穿过第一缝隙201和第二缝隙202的交叉点的直线O对称,或者如图3所示,第一缝隙201和第二缝隙202可以关于第一缝隙201和第二缝隙202的交叉点O’中心对称。
本申请实施例对该第一缝隙201和第二缝隙202的形状不做限制。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a、图2b、图3所示,该第一缝隙201和第二缝隙202为矩形,例如具有圆角的矩形,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缝隙201和第二缝隙202还可以曲线形、折线形。
本申请实施例对该第一缝隙201和第二缝隙202的长度不做限制,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缝隙201和第二缝隙202的长度l均为:
Figure BDA0002649607530000051
其中,λ为无线波的波长。由此,缝隙长度约等于无线波的波长的二分之一,在缝隙的长度与半波长相当时,辐射性能更佳。
其中,第一缝隙201和第二缝隙202的长度l如图2a、图2b、图3所示,为第一缝隙201和第二缝隙202的长边长度。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缝隙201和第二缝隙202呈十字交叉图案,第一缝隙201和第二缝隙202不对称。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缝隙201和第二缝隙202关于一经过第一缝隙201和第二缝隙202的交叉点的直线对称。
如图2a、图2b所示,第一缝隙201和第二缝隙202关于轴线O呈对称的十字交叉图案。
如图2c、图2d所示,所述金属层20上还设有多个第三缝隙206,所述第三缝隙206与所述第一缝隙201或所述第二缝隙202垂直,所述多个第三缝隙206中的至少两个第三缝隙206关于上述经过第一缝隙201和第二缝隙202的交叉点的直线对称。由此,通过设置第三缝隙,能够减小该第一缝隙和该第二缝隙的长度和宽度,更节省空间。
本申请实施例对该第三缝隙206的数量和具体结构不做限制,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c、图2d所示,第三缝隙206为四个,分别和第一缝隙201和第二缝隙202垂直,且四个第三缝隙206关于轴线O对称设置。
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三缝隙206的形状不做限制。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c、图2d所示,该第三缝隙206为矩形,例如具有圆角的矩形,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三缝隙206还可以采用曲线形、折线形结构。
由此,通过在金属层20上设置第三缝隙206,在保持第一缝隙201和第二缝隙202的电长度不变的情况下,可以进一步减小第一缝隙201和第二缝隙202的物理长度和宽度,减小天线单元的水平面尺寸。
本申请实施例对该第三缝隙206的位置不做限制,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c、图2d所示,第一缝隙201和第二缝隙202组成十字形结构,第三缝隙206分别设置在该十字形的四条边的中间位置。
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缝隙201和第二缝隙202关于第一缝隙201和第二缝隙202的交叉点O’中心对称。由此,将第一缝隙201和第二缝隙202交叉设置,还可以进一步减小该天线单元的水平面尺寸,有利于天线单元的小型化。
其中,第一缝隙201和第二缝隙202关于交叉点O’呈对称的十字交叉图案。
如图3a、图3b所示,所述金属层20上还设有多个第三缝隙206,所述第三缝隙206与所述第一缝隙201或所述第二缝隙202垂直,所述多个第三缝隙206中的至少两个第三缝隙206关于第一缝隙201和第二缝隙202的交叉点O’中心对称。
本申请实施例对该第三缝隙206的数量和具体结构不做限制,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a、图3b所示,第三缝隙206为四个,分别和第一缝隙201和第二缝隙202垂直,且四个第三缝隙206关于该十字形交叉的第一缝隙201和第二缝隙202的交叉点O’对称设置。
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三缝隙206的形状不做限制。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a、图3b所示,该第三缝隙206为矩形,例如具有圆角的矩形,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三缝隙206还可以采用曲线形、折线形结构。
由此,通过在金属层20上设置第三缝隙206,在保持第一缝隙201和第二缝隙202的电长度不变的情况下,可以进一步减小第一缝隙201和第二缝隙202的物理长度和宽度,减小天线单元的水平面尺寸。
本申请实施例对该第三缝隙206的位置不做限制,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a所示,第一缝隙201和第二缝隙202组成十字形结构,第三缝隙206分别设置在该十字形的四条边的中间位置。
在本申请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b所示,第三缝隙206分别设置在第一缝隙201和第二缝隙202的两端,该第三缝隙206分别和第一缝隙201、第二缝隙202组成“工”字形结构。
本申请实施例对该第一微带线101和第二微带线102的相对位置不做限制,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a、图4b所示,该第一微带线101的至少一条“丨”边与该第二微带线102的至少一条“丨”边呈十字形交叉设置。由此,将第一微带线101和第二微带线102交叉设置,还可以进一步减小该天线单元的水平面尺寸,有利于天线单元的小型化。其中,该第一微带线101和该第二微带线102传输的信号极化方向正交,且第一微带线101和第二微带线102的设置方式也正交,提高了天线单元的隔离度。此外,将第一微带线101和第二微带线102交叉设置,还可以进一步减小该天线单元的水平面尺寸,有利于天线单元的小型化。
如图4a、图4b所示,该第一微带线101包括:第一边1012、第二边1013以及第三边1014,第一边1012、第二边1013以及第三边1014共同组成“U”形结构。
该第二微带线102包括:第四边1022、第五边1023以及第六边1024,第四边1022、第五边1023以及第六边1024共同组成“U”形结构。
其中,如图4a所示,第一微带线101的第二边1013和第二微带线102的第五边1023正交设置。
如图4b所示,第一微带线101的第二边1013分别和第二微带线102的第五边1023、第二微带线102的第四边1022正交设置,且第一微带线101的第一边1012分别和第二微带线102的第四边1022、第二微带线102的第五边1023正交设置。
其中,为了避免正交设置的第一微带线101和第二微带线102相干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第一微带线101与第二微带线102相交叉的部分跳线至介质板的第二表面,以避让第二微带线102。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如图1、图4a所示,其中,第一微带线101的第二边1013和第二微带线102的第五边1023正交设置,为了避免正交设置的第二边1013和第五边1023相干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第二边1013的交叉部分跳线至介质板的第二表面,以避让第五边1023。当然,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将第五边1023的交叉部分跳线至介质板的第二表面,以避让第二边1013。这些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a(沿图1中A-A向的剖视图)所示,第一微带线101的包括至少一条第一子微带线103和至少一条第二子微带线104。
下面,对第一子微带线103、第二子微带线104以及第二微带线102三者的位置关系进行说明。
第一子微带线103与第二子微带线104平行设置,也就是说,第一子微带线103与第二子微带线104错位排布,二者不在同一延伸线上。
第一子微带线103与第二子微带线104沿第一微带线101的延伸方向交替连接。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
如图1a所示,第二子微带线104与第一子微带线103异层设置,第一子微带线103与第二微带线102同层设置。
也就是说,第一微带线101中的第一子微带线103和第二微带线102同层设置,第一微带线101中的第二子微带线104跳线至介质板20的第二表面,以避免与第二微带线102短路。
此外,由于介质板10的第二表面a2上设有金属层20,为避免第二子微带线104与金属层20短路,可以在金属层20上设置开口205,并将第二子微带线104设置于该开口205内。
如图1a所示,为了避免相邻层之间的微带线发生短路,相邻层微带线分别设置在介质板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上。本申请不对介质板的材料进行限定,能起到绝缘作用的材料都可以适用于介质板20。
其中,不对第一子微带线103与第二子微带线104的连接方式进行限定,例如,如图1a所示,第一微带线101还包括连接部105,在第一子微带线103和第二子微带线104不同层的情况下,第一子微带线103与第二子微带线104通过连接部105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连接部105可以采用过孔,其中,过孔也称金属化孔,为连通第一子微带线103与第二子微带线104,在需要连通的第一子微带线103与第二子微带线104在介质板10的交汇处钻上一个公共孔,即过孔。其中,过孔的孔壁圆柱面上可以,例如采用化学沉积的方法,镀上一层金属,用以连通第一子微带线103与第二子微带线104。
由此,该第一微带线101和该第二微带线102传输的信号极化方向正交,且第一微带线101和第二微带线102的设置方式也正交,提高了天线单元的隔离度。
此外,通过将第二子微带线104跳线至介质板的第二表面,以避让第二微带线102,并通过连接部105连接第一子微带线103和第二子微带线104,可以在第一微带线101和第二微带线102互不干扰的情况下,将第一微带线和第二微带线正交设置,减小了对水平面空间的占用,有利于设备的小型化。
上述实施例中仅以将第一微带线101的部分跳线至其他层为例,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将第二微带线102与第一微带线101相交叉的部分跳线至其它层,这些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b所示,第一微带线101的第二边1013分别和第二微带线102的第五边1023、第二微带线102的第四边1022正交设置,且第一微带线101的第一边1012分别和第二微带线102的第四边1022、第二微带线102的第五边1023正交设置,为了避免正交设置的第二边1013和第五边1023、第二边1013和第四边1022、第一边1012和第五边1023、以及第一边1012和第四边1022相干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第二边1013上和第五边1023相交叉的部分、第二边1013上和第四边1022相交叉的部分均跳线至介质板的第二表面,以避让第五边1023和第四边1022,并将第一边1012上和第五边1023相交叉的部分、第一边1012上和第四边1022相交叉的部分均跳线至介质板的第二表面,以避让第五边1023和第四边1022。当然,也可以将第五边1023上和第一边1012、第五边1023上和第二边1013相交叉的部分跳线至介质板的第二表面,以避让第一边1012和第二边1013,同时将第四边1022上和第一边1012、第四边1022上和第二边1013相交叉的部分跳线至介质板的第二表面,以避让第一边1012和第二边1013。这些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其中,该第一缝隙201和该第一微带线101相对设置,该第二缝隙202和该第二微带线102相对设置,该第一微带线101用于对该第一缝隙201馈电,该第二微带线102用于对该第二缝隙202馈电。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微带线101在该金属层20上的投影和第一缝隙201在其相交处垂直。该第二微带线102在该金属层20上的投影与第二缝隙202在其相交处垂直。
本申请实施例对该第一微带线101和该第二微带线102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制。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微带线101和该第二微带线102例如为“U”形,该第一微带线101和该第二微带线102分别通过“U”的“丨”部对设置在金属层20上的缝隙200进行馈电。
上述第一缝隙201与该第一微带线101相对设置,指的是该第一微带线101在该金属层20上的垂直投影与该第一缝隙201相交,上述该第二缝隙202与该第二微带线102相对设置,指的是该第二微带线102在该金属层20上的垂直投影与该第二缝隙202相交。
如图5a、图5b所示,该第一微带线101的至少一个“丨”部在该金属层20上的第一投影1010与第一缝隙201交叉,且垂直于该第一缝隙201的延伸方向。
该第二微带线102的至少一个“丨”部在该金属层20上的第二投影1020与第二缝隙202交叉,且垂直于该第二缝隙202的延伸方向。
图5a中,第一微带线101的两个“丨”部在该金属层20上的第一投影1010均与第一缝隙201交叉,且垂直于该第一缝隙201的延伸方向。
且第二微带线102的两个“丨”部在该金属层20上的第二投影1020与第二缝隙202交叉,且垂直于该第二缝隙202的延伸方向。由此,第一微带线101通过“U”的两个“丨”部对第一缝隙201进行馈电,第二微带线102通过“U”的两个“丨”部对第二缝隙202进行馈电,提高了耦合性能。
图5b中,第一微带线101的1个“丨”部在该金属层20上的第一投影1010均与第一缝隙201交叉,且垂直于该第一缝隙201的延伸方向。
且第二微带线102的1个“丨”部在该金属层20上的第二投影1020与第二缝隙202交叉,且垂直于该第二缝隙202的延伸方向。由此,可以仅通过“U”形结构的1个“丨”边对缝隙进行馈电。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微带线中“U”的两个“丨”边分别对第一缝隙201和第二缝隙202进行馈电,也可以仅通过微带线中“U”的1个“丨”边分别对第一缝隙201和第二缝隙202进行馈电,这些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此外,为使得通过该第一微带线101和该第二微带线102的射频能量分别均匀传递至该第一缝隙201和该第二缝隙202,可以将该第一缝隙201沿该第一微带线101对称设置,以及将该第二缝隙202沿该第二微带线102对称设置。
具体设置时,可使得该第一微带线101的“丨”部在该金属层20上的第一投影1010的延伸方向垂直于该第一缝隙201的延伸方向,且该第一缝隙201沿该第一投影1010的延伸方向对称设置。并使得该第二微带线102的“丨”部在该金属层20上的第二投影1020的延伸方向垂直于该第二缝隙202的延伸方向,且该第二缝隙202沿该第二投影1020的延伸方向对称设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单元,将第一缝隙201沿第一投影1010对称设置,并将第二缝隙202沿第二投影1020对称设置,有利于将该射频能量分别通过第一微带线101和该第二微带线102均匀向缝隙200中传递,避免由射频能量传递不均引起的阻抗失配。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天线阵列,该天线阵列包括至少两个如上所述的天线单元,以及反射板;其中,每一个该天线单元耦合至该反射板。
本申请实施例对该天线阵列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制。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图6a所示,该天线阵列包括反射板01,以及位于反射板01一侧的第一天线单元001和第二天线单元002。
其中,该第一天线单元001和第二天线单元002的金属层20的各边沿还可以与该反射板形成第四缝隙010,该微带线100还用于对该第四缝隙耦合馈电,在微带线100的激励下,第四缝隙也会产生辐射。
其中,第一天线单元001和第二天线单元002包括:设置在反射板一侧的介质板10,该介质板10靠近反射板01的表面设置有金属层20。
其中,介质板10和金属层20的总厚度约为1mm,介质板10和金属层20的平面尺寸为30x30mm,该天线单元与反射板之间的距离约为9mm,该天线单元例如工作在5G N77~N79(3.3GHz~5GHz)频段。
该天线阵列的平面尺寸为30x80mm,剖面高度为10mm,其中,第一天线单元001的第一信号输入端口1011A和第二天线单元002的第一信号输入端口1011B合路,第一天线单元001的第二信号输入端口1021A和第二天线单元002的第二信号输入端口1021B合路。
其中,以第一天线单元001的第一信号输入端口1011A和第二天线单元002的第一信号输入端口1011B的作为第一合路,以第一天线单元001的第二信号输入端口1021A和第二天线单元002的第二信号输入端口1021B为第二合路。
图7中的(a)为该天线阵列的第一合路接通,第二合路匹配时,在3.3GHz的3D辐射方向图。需要说明的是,合路接通指的是合路中有信号传输,合路匹配指的是合路中没有信号传输。图7中的(b)为该天线阵列的第一合路接通,第二合路匹配时,在4.2GHz的3D辐射方向图。图7中的(c)为该天线阵列的第一合路接通,第二合路匹配时,在5GHz的3D辐射方向图。图7中的(d)为该天线阵列的第二合路接通,第一合路匹配时,在3.3GHz的3D辐射方向图。图7中的(e)为该天线阵列的第二合路接通,第一合路匹配时,在4.2GHz的3D辐射方向图。图7中的(f)为该天线阵列的第二合路接通,第一合路匹配时,在5GHz时的3D辐射方向图。
如图7中的(a)-(f)所示,该天线阵列中的第一合路和第二合路在3.3GHz、4.2GHz以及5GHz的3D方向图中的主瓣波束稳定,且第一合路接通,第二合路匹配时,天线的方向图在XOY平面的投影朝向+45°,当第二合路接通,第一合路匹配时,天线的方向图在XOY平面的投影朝向-45°,实现了双极化。
图8中的(a)为该天线阵列的第一合路接通,第二合路匹配时,在3.3GHz时的水平面辐射方向图。
如图8中的(a)所示,天线阵列在3.3GHz时,水平面的半功率波束宽度(Half-powerbeamwidth,HPBW)为61.1°。
图8中的(b)为该天线阵列的第一合路接通,第二合路匹配时,在4.2GHz时的水平面辐射方向图。
如图8中的(b)所示,天线阵列在4.2GHz时,水平面的半功率波束宽度为60.5°。
图8中的(c)为该天线阵列的第一合路接通,第二合路匹配时,在5GHz时的水平面辐射方向图。
如图8中的(c)所示,天线单元在5GHz时,水平面的半功率波束宽度为64.3°。
图8中的(d)为该天线阵列的第一合路接通,第二合路匹配时,在3.3GHz时的垂直面辐射方向图。
如图8中的(d)所示,天线阵列工作在3.3GHz时,垂直面的半功率波束宽度为42.3°。
图8中的(e)为该天线阵列的第一合路接通,第二合路匹配时,在4.2GHz时的垂直辐射面的方向图。
如图8中的(e)所示,天线阵列工作在4.2GHz时,垂直面的半功率波束宽度为34.8°。
图8中的(f)为该天线阵列的第一合路接通,第二合路匹配时,在5GHz时垂直辐射面的方向图。
如图8中的(f)所示,天线阵列工作在5GHz时,垂直面的半功率波束宽度为29.9°。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天线阵列的水平辐射面为图6中的xoz平面,上述天线阵列的垂直辐射面为图6中的yoz平面,其中,z轴在图6中未示出,z轴垂直于xoy平面。
如图8中的(a)-(f)所示,2D方向图显示该天线阵列水平面波束宽度约为60°,垂直面波束宽度约为30°。
其中,上述水平面波束宽度和垂直面波束宽度为半波功率宽度,也称3dB波瓣宽度,是指方向图主瓣上两个半功率点之间的夹角,也可以是相对于最大辐射方向功率下降一半(3dB)的两点间波束宽度。
图8中的(a)-(f)中主瓣宽度较窄,方向图较尖锐,天线单元辐射能量集中,该天线阵列的定向作用强。
图9a-图9c为本申请实施例天线阵列在3.3GHz~5GHz的S参数曲线图。其中,S参数,又叫散射参数。该天线阵列共包括四个端口,将第一天线单元001的第一信号输入端口1011A作为端口1,将第一天线单元001的第二信号输入端口1021A作为端口2,将第二天线单元002的第一信号输入端口1011B作为端口3,将第二天线单元002的第二信号输入端口1021B作为端口4。
图9a为两个天线单元各端口的反射系数,也即回波损耗。图9a中点1处横坐标为3.1793GHz,纵坐标为-5.2107dB。图9a中点2处横坐标为5.1809GHz,纵坐标为-5.3097dB。其中,S(1,1)为端口1的反射系数,S(2,2)为端口2的反射系数,S(3,3)为端口3的反射系数,S(4,4)为端口4的反射系数,S1,1[1,0]+3[1,0]为端口1和端口3合路后的反射系数,S2,2[1,0]+4[1,0]为端口2和端口4合路后的反射系数。
图9b为两个天线单元各端口两两之间的隔离度。S(2,1):端口1和端口2的隔离度,S(3,1):端口1和端口3的隔离度,S(4,1):端口1和端口4的隔离度,S(3,2):端口3和端口2的隔离度,S(4,2):端口4和端口2的隔离度,S(4,3):端口4和端口3的隔离度。
图9c所示为合路后的阵列反射系数和隔离度。其中,端口1可以是向第一天线单元001的第一信号输入端口1011A和第二天线单元002的第一信号输入端口1011B输入信号的端口,端口2可以是向第一天线单元001的第一信号输入端口1021A和第二天线单元002的第二信号输入端口1021B输入信号的端口。S11为端口1的反射系数,S22为端口2的反射系数。S12和S21为端口1和端口2之间的隔离度,其中,端口2和端口4之间的隔离度等于端口3和端口4之间的隔离度。
如图9a、图9b、图9c所示,天线单元及阵列的带宽完全覆盖N77~N79(3.3GHz~5GHz)频段范围,各端口之间的隔离度大于15dB。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天线阵列在3.3GHz~5GHz增益参数曲线图。其中,天线增益是指:在输入功率相等的条件下,实际天线与理想的辐射单元在空间同一点处所产生的信号的功率密度之比。
天线增益可以定量地描述一个天线把输入功率集中辐射的程度。天线增益与天线方向图有密切的关系,方向图主瓣越窄,副瓣越小,增益越高。如图9a所示,本申请中天线单元的增益G(1)、G(2)、G(3)、G(4),在A点处为峰值,增益约为9dBi,合路之后天线阵列的增益G(1,3)、G(2,4),在B点处峰值,增益约为11dBi。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天线阵列在3.3GHz~5GHz效率参数曲线图。
其中,天线系统效率(Tot efficiency)是指天线向空间辐射出去的功率(即有效地转换电磁波部分的功率)和天线的输入功率之比。图11中示出了端口1、端口2、端口3、端口4,以及端口1和端口3的合路、端口2和端口4的合路的天线系统效率随频率的变化曲线,分别表示为:T(1)、T(2)、T(3)、T(4)、T(1,3)、T(1,3)。
天线辐射效率(Rad efficiency)指天线向空间辐射出去的功率(即有效地转换电磁波部分的功率)和输入到天线的有功功率之比。其中,输入到天线的有功功率=天线的输入功率-回波损耗。图11还示出了端口1、端口2、端口3、端口4,以及端口1和端口3的合路、端口2和端口4的合路的天线系统效率随频率的变化曲线,分别为:R(1)、R(2)、R(3)、R(4)、R(1,3)、R(2,4)。
如图11所示,在3.3GHz~5GHz频段,天线辐射效率在-1dB~-2dB之间。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例如通讯设备,如图12所示,该通讯设备0001例如包括如上所述的天线单元或天线阵列02。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讯设备0001包括且不限于室外型CPE、蜂窝基站、无线局域网(WLAN)等通讯设备。
该通讯设备例如还包括设备主体03和射频模块04。天线阵列02和射频模块04均装配于设备主体03上。射频模块04与天线阵列02电连接,用以通过馈电点1001向天线阵列02收发电磁信号。天线阵列02根据接收的电磁信号辐射电磁波或根据接收的电磁波向射频模块04发送电磁信号,从而实现无线信号的收发。其中,射频模块(Radio Frequency module,AF module)04为收发器(transmitter and/or receiver,T/R)等可以发射和/或接收射频信号的电路。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1)

1.一种天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单元包括:
介质板,所述介质板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微带线,设于所述介质板的第一表面上;以及
金属层,设于所述介质板的第二表面上,所述金属层上设有缝隙,
其中,所述微带线在所述金属层上的投影与所述缝隙相交,所述微带线用于向所述缝隙耦合馈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板的第一表面上还设有第一信号输入端口和第二信号输入端口,所述微带线包括第一微带线和第二微带线,所述第一微带线与所述第一信号输入端口连接,所述第二微带线与所述第二信号输入端口连接,所述缝隙包括第一缝隙和第二缝隙,其中,所述第一微带线在所述金属层上的投影和所述第一缝隙相交,所述第二微带线在所述金属层上的投影和所述第二缝隙相交,所述第一微带线用于对所述第一缝隙馈电,所述第二微带线用于对所述第二缝隙馈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带线在所述金属层上的投影和所述第一缝隙在其相交处垂直;
所述第二微带线在所述金属层上的投影和所述第二缝隙在其相交处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天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缝隙和所述第二缝隙的长度l均为:
Figure FDA0002649607520000011
其中,λ为无线波的波长。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缝隙和所述第二缝隙交叉,且所述第一缝隙和所述第二缝隙在交叉处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缝隙和所述第二缝隙关于一经过所述第一缝隙和所述第二缝隙的交叉点的直线对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天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层上还设有多个第三缝隙,所述第三缝隙与所述第一缝隙或所述第二缝隙垂直,所述多个第三缝隙中的至少两个第三缝隙关于所述一经过所述第一缝隙和所述第二缝隙的交叉点的直线对称。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缝隙和所述第二缝隙关于所述第一缝隙和所述第二缝隙的交叉点中心对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天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层上还设有多个第三缝隙,所述第三缝隙与所述第一缝隙或所述第二缝隙垂直,且关于所述第一缝隙和所述第二缝隙的交叉点中心对称。
10.根据权利要求2-9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缝隙和所述第二缝隙的形状包括以下中的任一种:直线形、曲线形、折线形。
11.根据权利要求2-10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带线和所述第二微带线为“U”形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微带线的“丨”边在金属层上的投影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缝隙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二微带线的“丨”边在金属层上的投影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缝隙的延伸方向,且所述第一微带线的至少一条“丨”边在金属层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二微带线的至少一条“丨”边在金属层上的投影正交。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天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带线包括第一子微带线和第二子微带线,所述金属层上设有开口,所述第一子微带线设置在所述介质板的第二表面上,并位于所述开口中,所述第二子微带线设置在所述介质板的第一表面上,其中,所述第一子微带线与所述第二微带线的“丨”边在所述金属层上的投影交叉,且所述第一子微带线和所述第二子微带线沿所述第一微带线的“丨”边交替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天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带线还包括:连接部,所述第一子微带线和所述第二子微带线通过所述连接部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板为PCB基板,所述介质板的形状为矩形、圆形、三角形或其他的规则形状。
15.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主体、射频模块和如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单元,所述天线单元和所述射频模块设置在所述设备主体内,所述射频模块用于向所述天线单元发送电磁信号,所述天线单元根据接收的电磁信号辐射电磁波。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为室外型客户前置设备CPE。
17.一种天线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阵列包括至少两个如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单元,以及反射板;
其中,所述天线单元设置在所述反射板一侧,所述介质板的第二表面靠近所述反射板,所述介质板的第一表面背离所述反射板。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天线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层的边缘与所述反射板形成第四缝隙,所述微带线还用于向所述第四缝隙耦合馈电。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天线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天线单元的第一信号输入端口合路,且所述至少两个天线单元的第二信号输入端口合路。
2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主体、射频模块和如权利要求17-19任一项所述的天线阵列,所述天线阵列和所述射频模块设置在所述设备主体内,所述射频模块用于向所述天线阵列发送电磁信号,所述天线阵列根据接收的电磁信号辐射电磁波。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为室外型客户前置设备CPE。
CN202010865514.9A 2020-08-25 2020-08-25 天线单元、天线阵列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412268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65514.9A CN114122682A (zh) 2020-08-25 2020-08-25 天线单元、天线阵列及电子设备
PCT/CN2021/110352 WO2022042231A1 (zh) 2020-08-25 2021-08-03 天线单元、天线阵列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65514.9A CN114122682A (zh) 2020-08-25 2020-08-25 天线单元、天线阵列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22682A true CN114122682A (zh) 2022-03-01

Family

ID=803526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65514.9A Pending CN114122682A (zh) 2020-08-25 2020-08-25 天线单元、天线阵列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22682A (zh)
WO (1) WO2022042231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92888A (zh) * 2022-05-11 2022-07-26 领翌技术(横琴)有限公司 天线和电子设备
WO2024061154A1 (zh) * 2022-09-19 2024-03-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天线单元、天线阵列和通信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64998B (zh) * 2022-03-30 2024-03-12 安徽大学 一种共面波导馈电的毫米波双裂环缝隙天线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901185A1 (en) * 1997-07-29 1999-03-10 Alcatel Dual polarisation patch antenna
US20050057412A1 (en) * 2003-08-27 2005-03-17 Hwang Jung Hwan Slot antenna having slots formed on both sides of dielectric substrate
CN102842757A (zh) * 2012-09-25 2012-12-26 东南大学 双频双极化背腔缝隙天线
CN103579754A (zh) * 2012-07-24 2014-02-1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天线和用于形成天线的方法
CN105428818A (zh) * 2015-12-18 2016-03-23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采用u型微带馈电的双极化宽带缝隙天线
CN105449356A (zh) * 2016-01-06 2016-03-30 深圳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lte频段的双极化微带缝隙天线
CN106099333A (zh) * 2016-07-28 2016-11-09 华南理工大学 双极化介质谐振器天线单元及基站天线
CN106252840A (zh) * 2016-09-20 2016-12-2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天线装置及终端
CN107732450A (zh) * 2017-12-01 2018-02-23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用于移动数字电视的多层渐变分形缝隙石墨烯天线
US20180076529A1 (en) * 2016-09-09 2018-03-15 Thomson Licens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with cavity-backed antenna comprising a bended patch or slot
CN108232443A (zh) * 2018-01-18 2018-06-29 华南师范大学 一种方向图可重构的微带缝隙天线
CN109860996A (zh) * 2019-03-01 2019-06-07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低剖面双极化滤波磁电偶极子天线
CN110544823A (zh) * 2019-08-14 2019-12-0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频率和极化可重构的固态等离子体天线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901185A1 (en) * 1997-07-29 1999-03-10 Alcatel Dual polarisation patch antenna
US20050057412A1 (en) * 2003-08-27 2005-03-17 Hwang Jung Hwan Slot antenna having slots formed on both sides of dielectric substrate
CN103579754A (zh) * 2012-07-24 2014-02-1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天线和用于形成天线的方法
CN102842757A (zh) * 2012-09-25 2012-12-26 东南大学 双频双极化背腔缝隙天线
CN105428818A (zh) * 2015-12-18 2016-03-23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采用u型微带馈电的双极化宽带缝隙天线
CN105449356A (zh) * 2016-01-06 2016-03-30 深圳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lte频段的双极化微带缝隙天线
CN106099333A (zh) * 2016-07-28 2016-11-09 华南理工大学 双极化介质谐振器天线单元及基站天线
US20180076529A1 (en) * 2016-09-09 2018-03-15 Thomson Licens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with cavity-backed antenna comprising a bended patch or slot
CN106252840A (zh) * 2016-09-20 2016-12-2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天线装置及终端
CN107732450A (zh) * 2017-12-01 2018-02-23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用于移动数字电视的多层渐变分形缝隙石墨烯天线
CN108232443A (zh) * 2018-01-18 2018-06-29 华南师范大学 一种方向图可重构的微带缝隙天线
CN109860996A (zh) * 2019-03-01 2019-06-07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低剖面双极化滤波磁电偶极子天线
CN110544823A (zh) * 2019-08-14 2019-12-0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频率和极化可重构的固态等离子体天线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92888A (zh) * 2022-05-11 2022-07-26 领翌技术(横琴)有限公司 天线和电子设备
WO2024061154A1 (zh) * 2022-09-19 2024-03-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天线单元、天线阵列和通信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042231A1 (zh) 2022-03-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428346U (zh) 天线模组及电子设备
US11329387B2 (en) Single and dual polarized dual-resonant cavity backed slot antenna (D-CBSA) elements
US8854270B2 (en) Hybrid multi-antenna system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CN110380193B (zh) 一种小型化多波段共口径圆极化天线
CN111883910B (zh) 一种双极化低剖面磁电偶极子天线及无线通信设备
WO2022042231A1 (zh) 天线单元、天线阵列及电子设备
CN112290227B (zh) 一种双频双圆极化天线阵列
CN113097716B (zh) 一种采用基片集成波导技术的宽带圆极化端射天线
CN112117532B (zh) 基于微带天线的紧凑型低耦合三极化回溯阵及三极化mimo天线单元
CN112803156A (zh) 一种宽频、低剖面交叉双极化偶极子天线及通信终端
CN114374085B (zh) 一种面向5g毫米波双频段应用的双极化混合天线
WO2006079994A1 (en) Radiation enhanced cavity antenna with dielectric
CN116598770A (zh) 边射毫米波天线单元、端射毫米波天线单元及相控阵天线
CN112968281B (zh) 双极化滤波天线单元、双极化滤波天线阵列
CN113540779B (zh) 一种小型x频段双端口双圆极化天线
CN114267940A (zh) 一种基于基片集成波导的毫米波端射宽带圆极化双环阵列
CN112751168A (zh) 天线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5313028B (zh) 应用于2g/3g/4g/5g频段的超宽带天线
CN115207613B (zh) 一种宽带双极化天线单元及天线阵列
CN116404414A (zh) 一种结构复用的微波/毫米波双频宽带共口径天线
CN115911890A (zh) 一种用于毫米波手机终端的双频双极化磁电偶极子天线阵列
CN112054289B (zh) 电子设备
CN115693117A (zh) 基于siw喇叭和ebg加载振子天线的极化分集天线
CN112054288B (zh) 电子设备
CN110635230A (zh) 基于sicl谐振腔圆环缝隙和印刷振子的非对称双极化天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