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53865A - 电源电路切断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源电路切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53865A
CN112053865A CN202010513113.7A CN202010513113A CN112053865A CN 112053865 A CN112053865 A CN 112053865A CN 202010513113 A CN202010513113 A CN 202010513113A CN 112053865 A CN112053865 A CN 1120538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lever
terminals
power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1311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53865B (zh
Inventor
八木伸太郎
古郡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za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aza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2003598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044819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Yazaki Corp filed Critical Yaza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0538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538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538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538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00Mechanisms for operating contacts
    • H01H3/02Operating parts, i.e. for operating driving mechanism by a mechanical force external to the switch
    • H01H3/04Lev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08Arrangements to facilitate replacement of a switch, e.g. cartridge housing
    • H01H9/085Arrangements to facilitate replacement of a switch, e.g. cartridge housing contact separation effected by removing contact carrying el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0/0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 B60L50/5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 B60L50/6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using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 B60L50/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00Contacts
    • H01H1/12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00Contacts
    • H01H1/12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 H01H1/14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by abutt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00Contacts
    • H01H1/12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 H01H1/14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by abutting
    • H01H1/20Bridging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1/00Switches operated by an operating part in the form of a pivotable member acted upon directly by a solid body, e.g. by a hand
    • H01H21/02Details
    • H01H21/18Movable parts;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 H01H21/22Operating parts, e.g. handl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7/00Switches operated by a removable member, e.g. key, plug or plate; Switches operated by setting members according to a single predetermined combination out of several possible settings
    • H01H27/04Insulating plug or plate inserted between normally closed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02Bases, casings, or cov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30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 H01H9/32Insulating body insertable between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39Additional means for holding or locking coupling par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e.g. separate keylock, retainer strap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2933Comprising exclusively pivoting lever
    • H01R13/62938Pivoting lever comprising own camm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 H01R13/7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switch
    • H01R13/701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switch the switch being actuated by an accessory, e.g. cover, locking memb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201/0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R2201/26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vehi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源电路切断装置,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中的开关部以及被构造为接通或者断开开关部的操作部件。所述开关部包括:沿着壳体的底面布置的一对端子;导电部件,其具有触点部并且被朝着一对端子弹性地推压;绝缘可移动部件,其被构造为沿着一对端子的布置方向移动。在一对端子分别接触触点部时,一对端子互相电导通。绝缘可移动部件通过对操作部件的操作而在切断位置与导通位置之间移动。

Description

电源电路切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源电路切断装置。
背景技术
在诸如电动汽车或者混合动力汽车这样的车辆中,设置了用于切断电源与负载之间的通电的称为维修插头的电源电路切断装置,以确保电气系统的维护等期间的操作安全性。
这样的电源电路切断装置具有第一壳体和可移除地装接至第一壳体的第二壳体。例如,在一些电源电路切断装置中,通过设置在第一壳体中的阴端子和设置在第二壳体中的阳端子而构成电源开关(例如,见专利文献JP-A-2012-243559)。
在电源电路切断装置中,当第二壳体装接至第一壳体或者从第一壳体分离时,阳端子插入至阴端子或者从阴端子拔出以由此接通或者切断电源开关。
在上述的电源电路切断装置中,每当第二壳体装接至第一壳体或者从第一壳体分离时,阳端子都插入至阴端子或者从阴端子拔出,使得端子的触点部彼此滑动。当重复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的装接/分离操作时,担心阴端子和阳端子中的彼此滑动的触点部的表面可能被擦刮。此外,担心涂布于各个端子表面的镀层可能被擦刮而露出端子的基板部分,使得露出部可能氧化,导致电阻增大从而降低可靠性。
此外,上述的电源电路切断装置具有以下结构:第二壳体相对于第一壳体在竖直方向上移动从而配合至第一壳体和从第一壳体分离,使得端子互相接触和分开。因此,第二壳体需要竖直方向上的移动行程,从而增加了电源电路切断装置的高度。
发明内容
已经考虑了上述情况而研发了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源电路切断装置,其能够保持互相电连接的端子之间的连接的高可靠性,并且能够在抑制成本的同时减小电源电路切断装置的大小和高度。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下列构造而实现。
(1)一种电源电路切断装置,包括:壳体;开关部,该开关部设置在所述壳体中;以及操作部件,该操作部件被构造为接通或者断开所述开关部,所述开关部包括:沿着所述壳体的底面布置的一对端子;导电部件,该导电部件具有触点部并且被朝着所述一对端子弹性地推压,其中,在所述一对端子分别接触所述触点部时,所述一对端子互相电导通;以及绝缘可移动部件,该绝缘可移动部件被构造为沿着所述一对端子的布置方向移动,并且该绝缘可移动部件由绝缘材料制成,其中,所述绝缘可移动部件通过对所述操作部件的操作而在切断位置与导通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切断位置中的所述绝缘可移动部件被放置于所述导电部件的触点部与所述端子之间以断开所述开关部,并且在所述导通位置中的所述绝缘可移动部件被从所述导电部件的触点部与所述端子之间释放以接通所述开关部。
根据具有上述构造(1)的电源电路切断装置,绝缘可移动部件通过操作部件而移动,使得绝缘可移动部件插入互相接触的端子与导电部件的触点部之间或者从其之间抽出,以由此接通或者断开开关部。插入端子与导电部件的触点部之间或者从其之间抽出的绝缘可移动部件由硬度比端子或者导电部件的硬度低的诸如合成树脂这样的绝缘部件制成。因此,能够将在绝缘可移动部件插入端子与导电部件的触点部之间/从其之间抽出时对端子或者导电部件产生的损坏抑制得尽可能小。由此,相比于由导电金属材料等制成的端子的接触点彼此滑动的情形,能够抑制端子和导电部件的表面被擦刮,并且能够抑制擦刮的金属粉末的产生。特别地,当端子和导电部件的表面受到电镀处理时,能够抑制镀层分离而露出基板并且基板被氧化导致电阻增大的问题。由此,能够抑制接通/断开电路的开关部劣化,使得能够保持高可靠性。
此外,具有所述构造的电源电路切断装置具有绝缘可移动部件在端子沿着壳体的底面的布置方向上移动的结构,从而接通/断开开关部。由此,根据本发明的电源电路切断装置能够比具有背景技术的结构的电源电路切断装置小的尺寸和低的高度,在背景技术的结构中,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在竖直方向上相对于彼此移动以互相配合和分离,从而接通和断开开关部。
(2)根据上述构造(1)所述的电源电路切断装置,其中:所述开关部容纳在接收空间中,该接收空间是由所述壳体形成和围绕的部分。
根据具有上述构造(2)的电源电路切断装置,所述开关部容纳在接收空间中,该接收空间是由所述壳体形成和围绕的部分。因此,防止使用者接触作为导电部分的端子或者导电部件,使得能够确保安全性。以这样的方式,在具有所述构造的电源电路切断装置中,省略了用于防止手指接触导电部分的结构。由此,由于相比于具有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配合和分离从而导通和断开开关部的背景技术结构的电源电路切断装置,具有所述构造的电源电路切断装置具有简化结构,所以能够使电源电路切断装置1成本更低并且尺寸更小。
(3)根据上述构造(1)或(2)所述的电源电路切断装置,进一步包括:副开关部,在所述绝缘可移动部件设置于所述导通位置的导通状态下,该副开关部与所述开关部一起被接通;并且,在所述绝缘可移动部件朝着所述切断位置位移时所述开关部保持接通的临时断开状态下,该副开关部断开以切断针对所述开关部的电路的通电。
根据具有上述构造(3)的电源电路切断装置,当绝缘可移动部件从导通位置向切断位置移位时,在开关部保持接通的同时,副开关部断开以切断针对开关部的电路的通电。因此,开关部断开的时间点能够相对于副开关部延后,使得能够抑制由于电路中的残余电流而产生电弧、火花等。
(4)根据上述(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电源电路切断装置,其中:所述端子和所述导电部件的接触面由设置于所述切断位置的绝缘可移动部件覆盖。
根据具有上述构造(4)的电源电路切断装置,在断开状态下,端子和导电部件的触点部中的接触面由绝缘可移动部件覆盖。因此,相比于其中端子和导电部件相对地移动以互相接触或者分离的背景技术的结构,防止了断开状态下触点部中的接触面露出,使得能够抑制在接触面中形成氧化覆层或者腐蚀。由此,能够提高开关部的可靠性。
(5)根据上述构造(1)至(4)任一项所述的电源电路切断装置,其中:所述操作部件包括可转动地装接至所述壳体的杠杆,并且所述绝缘可移动部件通过所述杠杆的转动力而被移动。
根据具有上述构造(5)的电源电路切断装置,绝缘可移动部件能够通过杠杆转动时的轻的操作力而容易地移动。由此,能够提供可操作性更优秀的电源电路切断装置。
(6)根据上述构造(5)所述的电源电路切断装置,进一步包括:杠杆防脱机构,其设置于所述杠杆和所述壳体之间,以仅在对应于所述切断位置的所述杠杆的断开操作位置中允许杠杆离开所述壳体。
根据具有上述构造(6)的电源电路切断装置,设置了允许杠杆仅在断开操作位置离开壳体的杠杆防脱机构。因此,在断开操作位置与导通操作位置之间相对于壳体转动的杠杆能够装接至壳体和从壳体分离。由此,在断开操作位置,在端子和导电部件仍然被壳体覆盖的同时,仅杠杆能够离开壳体。由此,能够省略背景技术的电源电路切断装置的第一壳体中所设置的用于防止在第二壳体分离时手指接触露出的第一壳体的阴端子的结构。此外,不存在转动操作期间在除了断开操作位置之外的任意其他位置杠杆可能意外地分离的担忧。
(7)根据上述构造(6)所述的电源电路切断装置,所述杠杆防脱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杠杆和所述壳体中的一者的引导突起;以及设置于所述杠杆和所述壳体中的另一者的引导槽,使得所述引导槽能够与所述引导突起接合,从而仅在所述断开操作位置允许所述杠杆离开所述壳体。
根据具有上述构造(7)的电源电路切断装置,杠杆防脱机构能够由以下简单结构所构成:其中引导突起和对应于引导突起的移动轨迹(杠杆的装接/拆卸轨迹和转动轨迹)的引导槽分别设置在杠杆和壳体中。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电源电路切断装置,其能够保持互相电连接的端子之间的连接的高可靠性,并且能够在抑制成本的同时减小电源电路切断装置的大小和高度。
以上简单地描述了本发明。通过参考附图通读下列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以下称为"实施例"),本发明的细节将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A和1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电源电路切断装置的视图,图1A是断开状态的立体图,图1B是导通状态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已经从处于图1A所示的断开状态的电源电路切断装置中的壳体移除了杠杆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源电路切断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沿图2中的线A-A截取的截面图;
图5是沿图1A中的线B-B截取的截面图;
图6A和6B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源电路切断装置的断开状态的视图,图6A是侧视图,图6B是沿长度方向的截面图;
图7A和7B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源电路切断装置的导通状态的视图,图7A是侧视图,图7B是沿长度方向的截面图;
图8A和8B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源电路切断装置的临时断开状态的视图,图8A是侧视图,图8B是沿长度方向的截面图;
图9A和9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电源电路切断装置的视图,图9A是断开状态的立体图,图9B是导通状态的立体图;
图10是示出已经从处于图9A所示的断开状态的电源电路切断装置中的壳体移除了杠杆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1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电源电路切断装置的断开状态的侧视图;并且
图12A和12B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电源电路切断装置的导通状态和临时断开状态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A和1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电源电路切断装置1的视图。图1A是断开状态下的立体图,并且图1B是导通状态下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已经从断开状态下的电源电路切断装置1中的壳体10去除了杠杆80的状态的立体图。
如图1A和1B和图2所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源电路切断装置包括壳体10和杠杆(操作部件)80。杠杆80能够相对于壳体10转动。杠杆80相对于壳体10在断开操作位置(图1A的位置)和导通操作位置(图1B的位置)之间转动。此外,在杠杆80置于断开操作位置的状态下,杠杆80能够可移除地装接至壳体10。
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源电路切断装置1是所谓的维修插头,其能够切断电源部与负载之间的电导通,以确保在诸如电动汽车或者混合动力汽车这样的车辆中的电气系统等的维护期间的操作安全性。具体地,当杠杆80相对于壳体10置于导通操作位置时,能够建立电源部与负载之间的电导通。当杠杆80相对于壳体10置于断开操作位置时,能够切断电源部与负载之间的电导通。当从壳体10移除置于断开操作位置的杠杆80时,能够保持电源部和负载之间的断开状态。
图3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源电路切断装置1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沿图2中的线A-A截取的截面图。图5是沿图1A中的线B-B截取的截面图。
如图3至5所示,壳体10具有外壳11和盖60。外壳11和盖60由具有电绝缘性的合成树脂材料形成。外壳11具有向其外周膨出的凸缘部12。螺栓插入孔12a形成在凸缘部12中。插入到螺栓插入孔12a的螺栓(未示出)向下拧入供电装置等的外壳的螺栓孔中,使得壳体10能够装接至供电装置等。
外壳11具有上侧开口的收纳筒部13。收纳筒部13形成为在俯视图中为矩形的角筒状。收纳筒部13具有一对侧板部14和一对端板部15。在构成收纳筒部13的每个侧板部14中,支撑轴16设置为突出。此外,切口17形成在各个侧板部14中。切口17形成为L形,该L形具有形成在竖直方向上的插入部18和从插入部18的下端部形成为水平部分的滑动部19。此外,横向地突出的一对主锁定爪21形成在收纳筒部13中的各个侧板部14的一个端部附近。此外,在收纳筒部13的一端侧的端板部15中,一对副锁定爪22形成在其上缘处。此外,在构成收纳筒部13的各侧板部14中,锁定爪23形成在其内表面侧上的位置中并且靠近收纳筒部13的四个拐角。
设置为从凸缘部12竖立的端子台25形成在外壳11的一端侧,并且一对副端子26设置于端子台25。信号线3连接至副端子26。副端子26从外壳11下方插入端子台25中以装接至端子台25。
一对端子30、绝缘板(绝缘可移动部件)40和导电板(导电部件)50组装至外壳11的收纳筒部13中,并且由盖60覆盖。
每个端子30形成为在俯视图中的大致L形。两个端子30组装在收纳筒部13中。每个端子30包括由诸如铜或铜合金的导电金属材料形成的汇流条。端子30受到诸如镀锡的表面处理。
每个端子30具有电线连接部32。从供电装置等延伸的电力线2连接至电线连接部32。此外,各个端子30具有在与电线连接部32垂直的方向上延伸的端子片(触点部)33。端子片33通过连接部34连续地连接至电线连接部32。端子片33布置在电线连接部32上方。通过将诸如螺母这样的紧固件35紧固至插入到电力线2的端部处的连接端子4的孔部4a中的螺栓(未示出),端子30被固定至收纳筒部13的底部。当端子30由此固定至收纳筒部13的底部时,端子片33具有间隔地沿着收纳筒部13的底面10a布置。
绝缘板40为具有电绝缘性的合成树脂材料(绝缘材料)形成的绝缘可移动部件。绝缘板40形成为俯视图中的矩形板状形状。接合销41设置为在绝缘板40的两侧部突出。绝缘板40组装在收纳筒部13的内部,同时接合销41穿过收纳筒部13的切口17的插入部18。当绝缘板40组装至收纳筒部13内部时,绝缘板40的接合销41的端部从收纳筒部13的侧板部14的外表面突出。
此外,当绝缘板40组装至收纳筒部13的内部时,使得接合销41能够沿着切口17的滑动部19移动。由此,绝缘板40能够在接合销41在滑动部19内的可移动范围内滑动。具体地,在绝缘板40组装于收纳筒部13内部的状态下,使得绝缘板40能在朝向外壳11的一端侧的方向和朝向外壳11的另一端侧的方向上滑动。朝向外壳11的一端侧的方向称为切断方向SA,并且朝向外壳11的另一端侧的方向称为导通方向SB(见图4)。在切断方向SA上滑动的绝缘板40被设置在外壳11的一端侧处的位置称为切断位置,并且在导通方向SB上滑动的绝缘板40被设置在外壳11的另一端侧处的位置称为导通位置。
窗口部42形成于绝缘板40的中央处以在绝缘板40的正面/背面方向上贯通绝缘板40。将窗口部42置于其间的绝缘板40的一端侧和另一端侧分别用作遮蔽部43。引导面44分别形成于遮蔽部43中的切断方向SA侧的边缘部。引导面44形成为朝着导通方向SB侧向上倾斜的斜坡。
此外,两个引导壁45在绝缘板40的上表面上形成为在滑动方向上延伸。引导壁45形成在绝缘板40的将窗口部42夹置在中间的两侧部分附近。
导电板50是形成为在俯视图中为矩形的板状形状的导电部件。导电板50由诸如铜或铜合金的导电金属材料所形成的汇流条构成。导电板50受到诸如镀锡的表面处理。导电板50在其两端部处具有接触片(触点部)51。接触片51弯曲以向下突出。各个接触片51的突出尺寸大于绝缘板40的厚度。
导电板50具有比绝缘板40的引导壁45之间的距离小的宽度。导电板50从绝缘板40上方布置于引导壁45之间。
此外,保持孔52形成于导电板50的中心处。固定螺栓71从下方插入到保持孔52中。
盖60形成为在下侧开口的盒状形状。盖60具有上面板部61、一对侧面板部62和一对端面板部63。当在平面上观看盖60时,盖60具有比外壳11的收纳筒部13的内部形状稍小的外形,使得盖60能够从上方配合至收纳筒部13以组装至收纳筒部13中。
在盖60的各个侧面板部62中,锁定臂65形成在各个侧面板部62的两端附近。当盖60组装在收纳筒部13中时,锁定臂65锁定至锁定爪23。由此,在组装于收纳筒部13中的盖60中,锁定臂65由锁定爪23锁定,使得盖60保持在盖60组装至收纳筒部13中的状态。此外,在盖60的各个侧面板部62中,密封突起66形成在各个侧面板部62的一端附近。当盖60组装至收纳筒部13中时,密封突起66配合至收纳筒部13中形成的相应切口17的插入部18以密封插入部18。以这样的方式,防止通过插入部18插入到切口17中的绝缘板40的接合销41从切口17掉落。
此外,盖60在上面板部61的内表面侧上具有螺母固定部67和环状的保持壁68。环状的保持壁68绕螺母固定部67形成以确保与螺母固定部67的距离。螺母72插入成型在螺母固定部67中。
在盖60中,压缩弹簧74插入到螺母固定部67与环状的保持壁68之间的间隙中以收纳和保持在该间隙中。此外,从下方插入到导电板50的保持孔52中的固定螺栓71拧紧到固定至螺母固定部67的螺母72中。由此,导电板50以能顶着压缩弹簧74的弹性推力而在接近盖60的方向上移位的方式得以保持。
当盖60组装至外壳11的收纳筒部13中时,紧固至盖60的螺母固定部67的螺母72中的固定螺栓71的头部71a进入绝缘板40的窗口部42。在此状态下,固定螺栓71的头部71a的头部坐置面布置在与绝缘板40的遮蔽部43的上表面齐平或者稍低于绝缘板40的遮蔽部43的上表面的位置中(见图4)。
在杠杆80置于断开操作位置使得杠杆80能够可移除地装接至壳体10的上述状态下,绝缘板40设置在切断位置(见图1A)。在此状态下,绝缘板40的遮蔽部43分别设置于端子30的端子片33与导电板50的接触片51间的触点部之间,使得一对端子30进入相互的非导通状态,并且连接至端子30的电力线2进入互相的断开状态。在断开操作状态下,仅杠杆80能够离开壳体10,与此同时,端子30或者导电板50仍然由壳体10覆盖。
当设置于切断位置的绝缘板40通过杠杆80的转动操作而在导通方向SB上滑动并且设置于导通位置时,绝缘板40的遮蔽部43分别从端子30的端子片33与导电板50的接触片51间的触点部之间抽出。由此,导电板50的接触片51分别在接触一对端子30的方向上由压缩弹簧74弹性地推动,并且接触端子30的端子片33。以这样的方式,一对端子30介由导电板50进入互相导通的状态,使得分别连接至端子30的电力线2互相电连接。
此外,当设置于导通位置的绝缘板40通过杠杆80的转动操作而在切断方向SA上滑动并且设置于切断位置时,绝缘板40的遮蔽部43分别进入端子30的端子片33与导电板50的接触片51间的触点部之间以位于其间。以这样的方式,一对端子30进入互相非导通的状态,使得分别连接至端子30的电力线2进入互相电力断开的状态。在此情况下,导电板50能够顶着压缩弹簧74的作用于接近端子30的方向上的弹性推力而在接近盖60的方向上移位。由此,绝缘板40能够平顺地滑动和移动。
可移除地装接至壳体10的杠杆80由合成树脂材料成型。杠杆80为包括一对臂部81和连接部82的大致U形的杠杆。臂部81在臂部81的一侧上通过连接部82互相连接。臂部81分别具有轴承孔84。形成在壳体10的外壳11中的支撑轴16经过切槽插入到轴承孔84中以与轴承孔84接合。由此,杠杆80装接至壳体10,使得杠杆80能够绕支撑轴16的轴线转动。
在各个支撑轴16的前端部中,锁定片16a形成为与轴线横交地在收纳筒部13上方延伸。此外,在各个臂部81的外表面中,锁定凹部84a凹入且设置在轴承孔84的开口缘处。在杠杆80未置于允许杠杆80可移除地装接至壳体10的断开操作位置的状态下,插入到轴承孔84中的支撑轴16的锁定片16a与锁定凹部84a接合以由此防止臂部81掉落。
此外,在杠杆80的一对臂部81中,凸轮槽85分别形成于内表面侧。当杠杆80装接至壳体10时,组装在收纳筒部13中的能在切口17的滑动部19的范围内移动的接合销41与凸轮槽85接合。
当操作杠杆80以在断开操作位置(见图1A)与导通操作位置(见图1B)之间转动时,与凸轮槽85接合的接合销41能够在滑动部19的范围内移动。以这样的方式,绝缘板40能够在收纳筒部13内滑动和移动。
如图4所示,在杠杆80的臂部81中,主锁定台阶部86形成在靠近连接部82的部分中。形成在外壳11的收纳筒部13中的主锁定爪21与主锁定台阶部86接合。主锁定部MR分别由主锁定爪21和主锁定台阶部86构成(见图1A)。在主锁定部MR中,在杠杆80布置于导通操作状态的状态下,主锁定爪21与主锁定台阶部86接合以将杠杆80锁定至壳体10,从而限制杠杆80的转动。在电源电路切断装置1中,杠杆80设置于导通操作位置以被主锁定部MR锁定的状态称为导通状态(见图1B)。此外,在电源电路切断装置1中,杠杆80处于断开操作位置的状态称为切断状态(见图1A)。
包括两个副锁定突出部91的副锁定臂92形成在杠杆80的连接部82中。此外,副锁定释放部93形成在副锁定臂92中。
副锁定臂92的副锁定突出部91能够锁定至在外壳11的收纳筒部13中形成的副锁定爪22。副锁定部SR由副锁定爪22和副锁定突出部91构成(见图4)。在副锁定部SR中,当杠杆80从导通操作位置向断开操作位置转动时,副锁定突出部91锁定副锁定爪22,从而限制杠杆80的转动。杠杆80从导通操作位置向断开操作位置转动时杠杆80由副锁定部SR锁定的位置称为临时断开操作位置。在电源电路切断装置1中,杠杆80锁定于临时断开操作位置的状态称为临时断开状态。在临时断开状态下,能够推动副锁定释放部93以使副锁定臂92弹性变形,从而释放副锁定突出部91到副锁定爪22的锁定。以这样的方式,锁定于临时断开操作位置的杠杆80能够再次朝着断开操作位置转动。
此外,端子保持部95形成在杠杆80的连接部82中。短路端子96保持在端子保持部95中。短路端子96包括一对舌片部97。短路端子96的一对舌片部97能够分别连接至壳体10的一对副端子26。当短路端子96的一对舌片部97分别连接至一对副端子26时,分别连接至一对副端子26的信号线3通过短路端子96而互相电连接。
在电源电路切断装置1中,主开关部(开关部)MSw由端子30的端子片33、绝缘板40的遮蔽部43和导电板50的接触片51构成,并且副开关部SSw由短路端子96和副端子26构成(见图4和图5)。主开关部MSw容纳在由外壳11和盖60所包围的空间构成的壳体10的接收空间S中。
在设置有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源电路切断装置1的供电装置等中,在主开关部MSw接通以将一对电力线2互相电连接时,形成电源电路,并且在副开关部SSw接通以将一对信号线3互相电连接时,形成信号电路。此外,设置有电源电路切断装置1的供电装置等具有以下构造:即使主开关部MSw接通从而形成了电源电路,但是只要副开关部SSw不接通以形成信号电路,则电源电路并不进入导通状态。即,仅当主开关部MSw和副开关部SSw都接通时电源电路才能够进入导通状态。
接着,将描述电源电路切断装置1的操作。
图6A和6B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源电路切断装置1的断开状态的视图。图6A是侧视图,并且图6B是沿长度方向的截面图。图7A和7B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源电路切断装置1的导通状态的视图。图7A是侧视图,并且图7B是沿长度方向的截面图。图8A和8B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电源电路切断装置的临时断开状态的视图。图8A是侧视图,并且图8B是沿长度方向上的截面图。
(导通操作)
首先,如图6A和6B所示,在绝缘板40已经设置于切断位置的断开状态下,将杠杆80装接至壳体10。具体地,将杠杆80与的臂部81的轴承孔84连通的切槽从上方与外壳11的支撑轴16接合,并且设置于断开操作位置。由此,接合销41进入杠杆80的臂部81的凸轮槽85中。
接着,如图7A和7B所示,将杠杆80朝着导通操作位置转动。随后,进入凸轮槽85内的接合销41沿着切口17的滑动部19移位,使得设置于切断位置的绝缘板40在导通方向SB上滑动和移动。由此,将绝缘板40设置于导通位置,从而建立导通状态。具体地,绝缘板40的遮蔽部43分别从端子30的端子片33与导电板50的接触片51间的触点部之间取出,使得接触片51接触端子片33。即,主开关部MSw接通,使得能够通过导电板50而在一对端子30之间建立电导通。由此,分别地连接至端子30的电力线2互相电连接。此外,短路端子96的舌片部97连接至副端子26。即,副开关部SSw接通,使得连接至副端子26的信号线3能够介由短路端子96而互相电连接。
此外,由于从断开状态变化为导通状态,在主锁定部MR中,杠杆80的主锁定台阶部86锁定至的外壳11的主锁定爪21。由此,杠杆80被锁定在杠杆80设置于导通操作位置的状态,从而限制了杠杆80的转动。以这样的方式,在导通状态下,能够通过限制杠杆80的转动的主锁定部MR而保持导通状态。
(切断操作)
将设置于导通操作位置的杠杆80(见图7A和7B)握住且上提。随后,杠杆80的主锁定台阶部86从外壳11的主锁定爪21分离,从而能够将杠杆80从由保持导通状态的主锁定部MR进行的锁定释放。
由此,使杠杆80可转动。
将可转动的杠杆80朝着断开操作位置转动。如图8所示,当转动的杠杆80到达临时断开操作位置时,构成副锁定部SR的副锁定突出部91锁定外壳11的副锁定爪22,使得杠杆80锁定于临时断开操作位置。由此,限制杠杆80的转动。以这样的方式,壳体10进入临时断开状态。
当建立临时断开状态时,短路端子96的舌片部97分别从副端子26抽出。即,副开关部SSw断开以解除信号线3之间的电连接。
顺便提及,在临时断开状态下,导电板50的接触片51进入与端子30的端子片33的继续接触状态。由此,在一对端子30之间建立电导通。即,主开关部MSw继续接通,使得在连接至端子30的电力线2之间继续建立电连接。
在临时断开状态下,推动副锁定部SR的副锁定释放部93以释放由副锁定部SR的锁定。由此,使得可转动的杠杆80再次朝着断开操作位置转动。由于杠杆80的转动,凸轮槽85中的接合销41沿着切口17的滑动部19移位,使得设置于导通位置的绝缘板40在切断方向SA上滑动和移动。以这样的方式,绝缘板40设置于切断位置,由此建立断开状态(见图6A和6B)。
以这样的方式,当将临时断开状态下的绝缘板40滑动至切断位置从而建立断开状态时,绝缘板40的遮蔽部43分别布置于端子30的端子片33与导电板50的接触片51间的触点部之间,使得接触片51被遮蔽部43的引导面44向上推起。由此,接触片51从端子30的端子片33分离。绝缘板40的遮蔽部43分别地布置于接触片51与端子片33间的触点部之间,使得一对端子30之间的电导通被解除以断开主开关部MSw。由此,解除一对电力线2之间的电连接状态。
以这样的方式,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源电路切断装置1,主开关部MSw在杠杆80通过主锁定部MR而置于导通操作位置的导通状态(图7A和7B所示的状态)以及杠杆80通过副锁定部SR而置于临时断开操作位置的临时断开状态(图8A和8B所示的状态)下是接通的。在杠杆80置于断开操作位置的断开状态(图6A和6B所示的状态)下,主开关部MSw是断开的。
此外,副开关部SSw在杠杆80通过主锁定部MR而置于导通操作位置的导通状态(图7A和7B所示的状态)下是接通的。副开关部SSw在杠杆80通过副锁定部SR而置于临时断开操作位置的临时断开状态(图8A和8B所示的状态)和杠杆80置于断开操作位置的断开状态(图6A和6B所示的状态)下是断开的。
由此,在副开关部SSw断开由此解除了一对信号线3之间的电连接状态之后,只要未解除由副锁定部SR的锁定,则主开关部MSw不能断开以解除一对电力线2之间的电连接状态。以这样的方式,能够抑制由于信号线3之间的连接被解除之后立刻解除电力线2之间的连接所产生的残余电流而导致的电弧、火花等的发生。
如上文已经描述的,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源电路切断装置1,绝缘板40通过杠杆80而滑动和移动,使得绝缘板40的遮蔽部43分别插入至互相接触的端子30的端子片33与导电板50的接触片51间的触点部之间或者所述触点部之间抽出,从而接通或断开主开关部MSw。遮蔽部43插入至端子30的端子片33与导电板50的接触片51间的触点部之间或者从所述触点部之间抽出的这样的绝缘板40由合成树脂材料制成,该合成树脂材料是硬度比端子30或者导电板50低的绝缘材料。由此,能够将绝缘板40插入至端子片33与接触片51间的触点部之间或者从所述触点部之间抽出时对端子30和导电板50的损坏抑制得尽可能小。以这样的方式,相比于由导电金属材料制成的端子等的接触点彼此滑动的情形,能够抑制端子30的端子片33的表面与导电板50的接触片51的表面被擦刮,并且能够抑制产生擦刮的金属粉末。特别地,当端子30和导电板50的表面受到电镀处理时,能够抑制镀层分离而露出基板并且基板被氧化导致电阻增大的问题。由此,能够抑制接通/断开电路的主开关部MSw劣化,使得能够保持高可靠性。
此外,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源电路切断装置1具有以下结构:其中,绝缘板40在端子30的端子片33沿着壳体10的底面10a排列的排列方向上滑动和移动,使得主开关部MSw接通/断开。因此,由此构造的电源电路切断装置1能够比具有背景技术的结构的电源电路切断装置小的尺寸和低的高度,在背景技术的结构中,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相对于彼此而在竖直方向上移动以互相配合和分离,从而接通和断开开关部。
此外,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源电路切断装置1,主开关部MSw容纳在由壳体10划分形成和围绕的接收空间S中。因此,防止使用者接触作为导电部件的端子30或者导电板50,使得能够确保安全性。以这样的方式,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源电路切断装置1中,省略了用于防止手指接触导电部件的结构。由此,由于相比于具有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配合和分离从而接通和断开开关部这样的背景技术结构的电源电路切断装置,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源电路切断装置1具有简化结构,所以能够使电源电路切断装置1成本更低并且尺寸更小。
此外,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源电路切断装置1,在绝缘板40从导通位置向切断位置移位的临时断开状态下,在主开关部MSw仍然接通的同时,副开关部SSw断开以切断针对主开关部MSw的电路的通电。因此,主开关部MSw断开的时间点能够相对于副开关部SSw延后,使得能够抑制通过电路中的残余电流而生成电弧、火花等。
此外,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源电路切断装置1,在断开状态下,端子30的端子片33与导电板50的接触片51间的接触面在断开状态下被绝缘板40的遮蔽部43覆盖。因此,相比于端子30与导电板50相对地移动以互相接触或者分离的背景技术的结构,防止断开状态下触点部中的接触面露出,使得能够抑制在接触面中形成氧化覆层或者腐蚀。由此,能够提高主开关部MSw的可靠性。
此外,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源电路切断装置1,通过杠杆80的转动,绝缘板40能够利用轻的操作力容易地滑动和移动。由此,能够提供可操作性更优秀的电源电路切断装置1。
图9A和9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电源电路切断装置1A的视图。图9A是断开状态下的立体图,并且图9B是导通状态下的立体图。图10是示出已经从处于图9A所示的断开状态的电源电路切断装置1A中的壳体10移除了杠杆80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1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电源电路切断装置1A的断开状态的侧视图。图12A和12B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电源电路切断装置1A的导通状态和临时断开状态的侧视图。
顺便提及,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源电路切断装置1的构成部件大致相同的电源电路切断装置1A的构成部件被对应地标记,并且将省略它们的描述。
如图9和图10所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电源电路切断装置1A具有壳体10A和杠杆(操作部件)80A。
壳体10A具有外壳11A和盖60。在构成外壳11A的收纳筒部13的一对侧板部14中,在形成切口17的同时,支撑轴16设置为突出。此外,引导槽20形成于一对侧板部14的外表面侧。各个引导槽20形成为大致J状,该J状包括形成在竖直方向的插入槽20a和从插入槽20a的下端部开始在水平方向上以弧状延伸的弧状槽20b。
可移除地装接至壳体10A的杠杆80A由合成树脂材料成型。杠杆80A为包括一对臂部81和连接部82的大致U形杠杆。臂部81分别具有轴承孔84。形成在壳体10A的外壳11A中的支撑轴16通过切槽插入到轴承孔84中以与轴承孔84接合。由此,杠杆80A装接至壳体10A,使得杠杆80A能够绕支撑轴16的轴线转动。
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杠杆80A的一对臂部81中,形成了凸轮槽85A。当杠杆80A装接至壳体10A时,组装在收纳筒部13中的能在切口17的滑动部19的范围内移动的接合销41与凸轮槽85A接合。
当操作杠杆80A以在断开操作位置(见图9A)与导通操作位置(见图9B)之间转动时,与凸轮槽85A接合的接合销41能够以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杠杆80相同的方式在滑动部19的范围内移动。以这样的方式,绝缘板40能够在收纳筒部13内滑动和移动。此外,如图10所示,在杠杆80A设置于断开操作位置的状态下,杠杆80A能够可移除地装接至壳体10A。
此外,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电源电路切断装置1A中,使杠杆80A仅能在断开操作位置离开壳体10A的杠杆防脱机构设置于杠杆80A与壳体10A之间。
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杠杆防脱机构具有:设置在杠杆80A中的引导突起87;以及设置在壳体10A中的引导槽20。当引导槽20与引导突起87接合时,杠杆80A仅在断开操作位置能够离开壳体10A。
如图10所示,在杠杆80A的臂部81中,引导突起87形成于内表面侧。引导突起87与壳体10A的外壳11A中的一对侧板部14中所形成的引导槽20接合。
即,引导槽20的插入槽20a是这样的直线状的槽:与在为了将杠杆80A可移除地装接至壳体10A而使得形成于外壳11A中的支撑轴16从臂部81的切槽插入从而与轴承孔84接合时的杠杆80A的竖直移动轨迹(杠杆的装接/拆卸轨迹)相平行。
此外,引导槽20的弧状槽20b是弧形槽,其与当杠杆80A被操作为绕支撑轴16的轴线转动时的在臂部81上突出设置的引导突起87的弧状移动轨迹(转动轨迹)对应。
由此,如图11所示,在杠杆80A设置于断开操作位置的状态下,杠杆80A的引导突起87位于平行于与臂部81的轴承孔84相连通的切槽的引导槽20的插入槽20a中,使得杠杆80A能够沿着臂部81的切槽而在竖直方向上移动。由此,杠杆80A能够可移除地装接至壳体10A。
如图12A所示,在杠杆80A设置于导通操作位置的状态下,杠杆80A的引导突起87位于引导槽20的弧状槽20b中,以限制杠杆80A沿着臂部81的切槽而在离开壳体10A的方向上移动。由此,不允许杠杆80A离开壳体10A,从而防止杠杆80A意外地掉落。此外,如图12B所示,即使在杠杆80A设置于临时断开操作位置的状态下,杠杆80A的引导突起87也位于引导槽20的弧状槽20b中。因此,限制杠杆80A沿着臂部81的切槽而在离开壳体10A的方向上移动,使得杠杆80A不能从壳体10A移除或装接至壳体10A。由此,能够防止杠杆80A意外地掉落。
此外,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电源电路切断装置1A中,在杠杆80A设置于导通操作位置并且由主锁定部MR锁定的状态(见图9B)下建立导通状态。此外,在电源电路切断装置1A中,在杠杆80A设置于断开操作位置的状态(见图9A)下建立断开状态。即,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电源电路切断装置1A的操作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源电路切断装置1的操作相似。由此,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电源电路切断装置1A能够保持互相电连接的端子之间的连接的高可靠性,并且能够以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源电路切断装置1相同的方式在抑制成本的同时减小电源电路切断装置1A的尺寸和其高度。
此外,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电源电路切断装置1A中,设置了允许杠杆80A仅在断开操作位置离开壳体10A的杠杆防脱机构。因此,在断开操作位置与导通操作位置之间相对于壳体10A转动的杠杆80A能够装接至壳体10A和从壳体10A分离。由此,在断开操作位置,在端子30和导电板50仍然被壳体10A覆盖的同时,仅杠杆80A能够离开壳体10A。由此,能够省略背景技术的电源电路切断装置的第一壳体中所设置的用于防止在第二壳体分离时手指接触露出的第一壳体的阴端子的结构。此外,不存在转动操作期间在除了断开操作位置之外的任意其他位置杠杆80A可能意外地分离的担忧。
此外,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电源电路切断装置1A,杠杆防脱机构由以下简单结构所构成:其中引导突起87以及对应于引导突起87的移动轨迹(杠杆80A的装接/拆卸轨迹和转动轨迹)的引导槽20分别设置在杠杆80A和壳体10A中。
顺便提及,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而能够适当地进行变形、改进等。此外,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组成构件的材料、形状、尺寸、数量、布置位置等不受限制。只要能够实现本发明,可以使用任意材料、任意形状、任意尺寸、任意数量、任意布置位置等。
例如,在根据上述实施例的各个电力电路切断装置1和1A中,能够将相对于壳体10转动的大致U形杠杆80、80A设置为操作部件。然而,基于本发明的主旨,理所当然地,各种形式能够用作操作部件和绝缘可移动部件(绝缘板40)的构造,只要它们是能够在一对端子的排列方向上移动绝缘可移动部件的机构。
顺便提及,在根据上述实施例的各个电力电路切断装置1和1A中,设置了压缩弹簧74作为弹性部件,用于朝着端子30推动作为导电部件的导电板50以由此将接触片51压靠到端子片33上。然而,根据本发明的电源电路切断装置不限于设置了压缩弹簧74的结构。例如,可以使用其中接触片51通过导电板50自身的弹力而压靠到端子片33上的结构,只要能够充分地确保用于弯曲接触片51的行程即可。在该构造中,可以省略作为独立体的弹性部件。
此外,为了应对电源电路切断装置1、1A由于杠杆80、80A上的意外损坏等而不能运行的情形,可以通过诸如弹簧这样的弹性部件而在断开主开关部MSw的切断方向SA上推动绝缘板40。
此外,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电源电路切断装置1A中,杠杆防脱机构通过设置在杠杆80A中的引导突起87和设置在壳体10A中的引导槽20而构成。然而,根据本发明的杠杆防脱机构不限于此。只要是将设置于杠杆或者壳体中的一个之中的引导突起和设置于杠杆和壳体中的另一个的引导槽设置在杠杆和壳体之间,则是可行的。
此处,将在下列[1]到[7]段简短地总结并列出根据本发明的电力电路切断装置的上述实施例的特征。
[1]提供一种电源电路切断装置(1、1A),包括:
壳体(10、10A);
开关部(主开关部MSw),其设置在壳体(10、10A)中;以及
操作部件(杠杆80、80A),其被构造为接通或者断开所述开关部(主开关部MSw),
其中,所述开关部(主开关部MSw)包括:
沿着所述壳体(10、10A)的底面(10a)布置的一对端子(端子30);
导电部件(导电板50),其具有触点部(接触片51)并且被朝着所述一对端子(30)弹性地推压,在一对端子分别接触所述触点部时,所述一对端子(30)进行互相电导通;以及
绝缘可移动部件(绝缘板40),其被构造为沿着所述一对端子(30)的布置方向移动,并且其由绝缘材料制成,
其中,所述绝缘可移动部件(绝缘板40)通过对操作部件(杠杆80、80A)的操作而在切断位置与导通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切断位置中,所述绝缘可移动部件(绝缘板40)设置于导电部件(导电板50)的触点部与端子(30)之间以断开开关部(主开关部MSw),并且在导通位置中,所述绝缘可移动部件(绝缘板40)被从导电部件的触点部与端子之间释放以接通开关部(主开关部MSw)。
[2]例如,在根据上述[1]段所述的电源电路切断装置(1、1A)中,开关部(主开关部MSw)容纳在接收空间(S)中,接收空间(S)是由壳体(10、10A)形成和环绕的部分。
[3]例如,在根据上述[1]或[2]段所述的电源电路切断装置(1、1A)中,进一步包括:
副开关部(SSw),在绝缘可移动部件(绝缘板40)设置于导通位置的导通状态下,该副开关部(SSw)与开关部(主开关部MSw)一起被接通;并且,在绝缘可移动部件(绝缘板40)朝着切断位置移位时开关部(主开关部MSw)保持接通的临时断开状态下,该副开关部(SSw)被断开以切断针对开关部(主开关部MSw)的电路的通电。
[4]例如,在根据上述[1]至[3]段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源电路切断装置(1、1A)中,端子(30)与导电部件(导电板50)的接触面由设置于切断位置的绝缘可移动部件(绝缘板40)覆盖。
[5]例如,在根据上述[1]至[4]段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源电路切断装置(1、1A)中,所述操作部件包括可转动地装接至壳体(10、10A)的杠杆(80、80A),并且所述绝缘可移动部件(绝缘板40)通过所述杠杆(80、80A)的转动力而移动。
[6]例如,在根据上述[5]段所述的电源电路切断装置(1A)中,进一步包括:
杠杆防脱机构,其设置于杠杆(80A)与壳体(10A)之间,以仅在对应于切断位置的杠杆的断开操作位置中允许杠杆(80A)离开壳体(10A)。
[7]例如,在根据上述[6]段所述的电源电路切断装置(1A)中,所述杠杆防脱机构包括:
设置于所述杠杆(80A)和所述壳体(10A)中的一者的引导突起;以及
设置于所述杠杆(80A)和所述壳体(10A)中的另一者的引导槽(20),使得引导槽(20)能够与引导突起(87)接合,从而仅在所述断开操作位置允许杠杆(80A)离开所述壳体(10A)。

Claims (7)

1.一种电源电路切断装置,包括:
壳体;
开关部,该开关部设置在所述壳体中;以及
操作部件,该操作部件被构造为接通或者断开所述开关部,
其中,所述开关部包括:
沿着所述壳体的底面布置的一对端子;
导电部件,该导电部件具有触点部并且被朝着所述一对端子弹性地推压,其中,在所述一对端子分别接触所述触点部时,所述一对端子互相电导通;以及
绝缘可移动部件,该绝缘可移动部件被构造为沿着所述一对端子的布置方向移动,并且该绝缘可移动部件由绝缘材料制成,
其中,所述绝缘可移动部件通过对所述操作部件的操作而在切断位置与导通位置之间移动,处于所述切断位置的所述绝缘可移动部件被放置于所述导电部件的触点部与所述端子之间以断开所述开关部,并且处于所述导通位置的所述绝缘可移动部件被从所述导电部件的触点部与所述端子之间释放以接通所述开关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电路切断装置,其中,所述开关部容纳在接收空间中,该接收空间是由所述壳体形成和围绕的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源电路切断装置,进一步包括:
副开关部,在所述绝缘可移动部件设置于所述导通位置的导通状态下,该副开关部与所述开关部一起被接通;并且,在所述绝缘可移动部件朝着所述切断位置移位时所述开关部保持接通的临时断开状态下,该副开关部断开以切断针对所述开关部的电路的通电。
4.根据权利要求述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电源电路切断装置,其中,所述端子和所述导电部件的接触面由设置于所述切断位置的所述绝缘可移动部件覆盖。
5.根据权利要求述1至4任一项所述的电源电路切断装置,其中,所述操作部件包括可转动地装接至所述壳体的杠杆,并且
其中,所述绝缘可移动部件通过所述杠杆的转动力而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源电路切断装置,进一步包括:
杠杆防脱机构,该杠杆防脱机构设置于所述杠杆和所述壳体之间,以仅在对应于所述切断位置的所述杠杆的断开操作位置中允许所述杠杆离开所述壳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源电路切断装置,所述杠杆防脱机构包括:
设置于所述杠杆和所述壳体中的一者的引导突起;以及
设置于所述杠杆和所述壳体中的另一者的引导槽,使得所述引导槽能够与所述引导突起接合,从而仅在所述断开操作位置允许所述杠杆离开所述壳体。
CN202010513113.7A 2019-06-06 2020-06-08 电源电路切断装置 Active CN11205386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06304 2019-06-06
JP2019106304 2019-06-06
JP2020-035981 2020-03-03
JP2020035981A JP7044819B2 (ja) 2019-06-06 2020-03-03 電源回路遮断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53865A true CN112053865A (zh) 2020-12-08
CN112053865B CN112053865B (zh) 2023-05-12

Family

ID=709777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13113.7A Active CN112053865B (zh) 2019-06-06 2020-06-08 电源电路切断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217939B2 (zh)
EP (1) EP3748659B1 (zh)
CN (1) CN11205386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32528A (zh) * 2021-11-30 2022-03-04 北京卫星制造厂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帆展开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44760A (en) * 1974-04-08 1976-03-16 Cts Corporation Switch assembly having slider actuator insulating plate inserted between normally closed contacts
US4429201A (en) * 1982-02-12 1984-01-31 Midland-Ross Corporation Electrical switch having a reciprocating wiping actuator
US20050098419A1 (en) * 2003-11-10 2005-05-12 Yazaki Corporation Lever fitting-type power supply circuit breaker
JP2012243559A (ja) * 2011-05-19 2012-12-10 Yazaki Corp 電源回路遮断装置
CN103140906A (zh) * 2010-09-30 2013-06-05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设置有开关和杠杆的开关装置
WO2015058501A1 (zh) * 2013-10-23 2015-04-30 通能顺达科技国际有限公司 一种同步绝缘分隔电力开关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128999A (en) * 1936-01-16 1938-09-06 William H Frank Switch
US4609795A (en) * 1984-09-12 1986-09-02 Switchcraft, Inc. Vibration protected switch
JP5707166B2 (ja) * 2010-11-09 2015-04-22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源回路遮断装置
JP6663790B2 (ja) * 2016-05-12 2020-03-13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44760A (en) * 1974-04-08 1976-03-16 Cts Corporation Switch assembly having slider actuator insulating plate inserted between normally closed contacts
US4429201A (en) * 1982-02-12 1984-01-31 Midland-Ross Corporation Electrical switch having a reciprocating wiping actuator
US20050098419A1 (en) * 2003-11-10 2005-05-12 Yazaki Corporation Lever fitting-type power supply circuit breaker
CN103140906A (zh) * 2010-09-30 2013-06-05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设置有开关和杠杆的开关装置
JP2012243559A (ja) * 2011-05-19 2012-12-10 Yazaki Corp 電源回路遮断装置
WO2015058501A1 (zh) * 2013-10-23 2015-04-30 通能顺达科技国际有限公司 一种同步绝缘分隔电力开关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32528A (zh) * 2021-11-30 2022-03-04 北京卫星制造厂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帆展开装置
CN114132528B (zh) * 2021-11-30 2023-12-19 北京卫星制造厂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帆展开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53865B (zh) 2023-05-12
US11217939B2 (en) 2022-01-04
EP3748659B1 (en) 2022-10-05
US20200388960A1 (en) 2020-12-10
EP3748659A1 (en) 2020-1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54326B (zh) 连接器和电源电路切断装置
US10637193B2 (en) Power supply circuit disconnection device
JP5753465B2 (ja) コネクタ係合体
JP4690843B2 (ja) ブレーカ装置
JP7044819B2 (ja) 電源回路遮断装置
CN112053865B (zh) 电源电路切断装置
CN110600939B (zh) 供电电路断路装置
JP2008269894A (ja) コネクタ嵌合構造
JP5723181B2 (ja) 電源回路遮断装置
JP7028840B2 (ja) 電源回路遮断装置
JP6940540B2 (ja) 電源回路遮断装置
JP2020004512A (ja) 電気コネクタ
JP7311294B2 (ja) 電源回路遮断装置
CN115939860A (zh) 连接器装置
JP7381405B2 (ja) コネクタ及び電源回路遮断装置
JP2020035636A (ja) コネクタ
WO2016125546A1 (ja) コネクタ
EP3644454B1 (en) Service plug
WO2014114324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