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48630B - 一种提高zl205a力学性能的铸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高zl205a力学性能的铸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48630B
CN112048630B CN202010815962.8A CN202010815962A CN112048630B CN 112048630 B CN112048630 B CN 112048630B CN 202010815962 A CN202010815962 A CN 202010815962A CN 112048630 B CN112048630 B CN 1120486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device
stirring
stirring shaft
alloy liquid
sla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1596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48630A (zh
Inventor
张剑波
吴定涛
苏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unyi Jinye Machinery Cas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unyi Jinye Machinery Cas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unyi Jinye Machinery Cas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unyi Jinye Machinery Cas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1596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48630B/zh
Publication of CN1120486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486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486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486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1/00Making non-ferrous alloys
    • C22C1/02Making non-ferrous alloys by melting
    • C22C1/026Alloys based on aluminiu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1/00Making non-ferrous alloys
    • C22C1/06Making non-ferrous alloys with the use of special agents for refining or deoxidis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21/00Alloys based on aluminium
    • C22C21/12Alloys based on aluminium with copper as the next major constituent
    • C22C21/14Alloys based on aluminium with copper as the next major constituent with silic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21/00Alloys based on aluminium
    • C22C21/12Alloys based on aluminium with copper as the next major constituent
    • C22C21/16Alloys based on aluminium with copper as the next major constituent with magnesium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0Recycling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nufacture And Refinement Of Met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ZL205A力学性能的铸造方法,包括以下百分比的原料:Cu:4.8‑5.0%;Mn:0.3‑0.4%;Ti:0.2‑0.3%;Cd:0.2‑0.25%;V:0.1‑0.2%;Zr:0.1‑0.2%;B:0.02‑0.04%;Fe:0‑0.08%;Si:0‑0.06%;Mg:0‑0.05%;Sn:0‑0.01%;其余为Al;首先将合金锭熔化,然后转运至电阻炉;待电阻炉中合金液温度稳定到720‑730℃,将清渣剂撒在合金液表面上,并搅拌;用中间合金调整合金液中的组分含量;在合金液温度达到725‑740℃时,吹惰性气体精炼,并利用搅拌装置持续搅拌,并进行变质处理;然后对清渣剂和熔渣以下的合金液进行取样分析,以使合金液中各元素的含量均达标,扒除合金液表面的熔渣,然后浇注。本方法进一步精化、改变组份参数,特别是精炼、除气、除渣环节所使用到的搅拌装置。工作性能优异,能有效除渣、除气,防止成分偏析。

Description

一种提高ZL205A力学性能的铸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ZL205A铸造技术,特别是一种提高ZL205A力学性能的铸造方法。
背景技术
ZL205A作为一种高强度铝合金,在机械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保证其高的力学性能非常关键。
在铝合金冶炼工艺中,传统工艺是采用纯铝锭或者购买达到国标的铝合金锭进行熔化,用氮气或氯气精炼除气和去渣,用钠盐进行变质处理。
本法提供了一种提高ZL205A力学性能的铸造方法,特别是精炼、除气、除渣环节所使用到的搅拌装置。工作性能优异,能有效除渣、除气,防止成分偏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提高ZL205A力学性能的铸造方法,进一步精化、改变组份参数,特别是精炼、除气、除渣环节所使用到的搅拌装置。工作性能优异,能有效除渣、除气,防止成分偏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提高ZL205A力学性能的铸造方法,包括以下百分比的原料:
Cu:4.8-5.0%;Mn:0.3-0.4%;Ti:0.2-0.3%;Cd:0.2-0.25%;V:0.1-0.2%;Zr:0.1-0.2%;B:0.02-0.04%;Fe:0-0.08%;Si:0-0.06%;Mg:0-0.05%;Sn:0-0.01%;其余为Al;
首先将合金锭和回炉料投料至快速熔铝炉内熔化,待合金液温度升温至720-740℃后,转运至电阻炉;
待电阻炉中合金液温度稳定到720-730℃,将清渣剂均匀地撒在合金液表面上,并利用搅拌装置将合金液充分搅拌;
并对清渣剂和熔渣以下的合金液进行取样化学分析,用中间合金调整合金液中的组分含量;
在合金液温度达到725-740℃时,吹惰性气体精炼,并利用搅拌装置持续搅拌,并进行变质处理;
待精炼变质结束后,将合金液静置10-15min;
然后对清渣剂和熔渣以下的合金液进行取样分析,以使合金液中各元素的含量均达标,达标后扒除合金液表面的熔渣,然后浇注。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搅拌装置包括基座,基座上设置有可以转动的立柱,并设置第一驱动装置控制立柱转动,立柱的上端设置有可以上下滑动的支臂,并在立柱上设置第二驱动装置控制支臂上下活动,支臂的远离立柱方向端竖直设置可转动地与支臂连接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空心,下端具有支撑盘,支撑盘上下侧均为锥面,位于支撑盘下侧,围绕支撑盘圆周分布有多个搅拌叶,搅拌叶的上端与支撑盘固定连接,下端与支撑环固定连接,在支撑环上设置有与搅拌叶交错布置的搅拌桨,所述搅拌轴内相对于搅拌轴固定设置有吹气管,吹气管的下端与设置在支撑盘上的出气孔对接,所述搅拌轴的内壁设置有加热搅拌轴的电阻加热装置,并在支臂上设置第三驱动装置控制搅拌轴转动,所述支臂上还设置有向下伸出的挡渣板,在立柱的一侧设置顶部不封闭的收集桶,收集桶的顶部开口处设置对开式的桶盖以覆盖顶部开口,所述桶盖包括两个半圆形盖板,所述盖板的一侧通过连接臂铰接在收集桶的桶身上,且盖板上具有第一避让槽和第二避让槽,并在桶身上设置第四驱动装置控制盖板翻动以开合,每个盖板下侧均设置有一个C型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上沿C型弧度布置有多个可以上下摆动的喷气咀,并在安装支架上设置第五驱动装置控制喷气咀上下摆动,当盖板合上时,所述安装支架位于收集桶内部,且喷气咀指向同一中心轴方向,并设置有第六驱动装置控制收集桶在上下活动。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搅拌叶围绕搅拌轴的轴线倾斜设置,且搅拌叶的一侧叶面具有一个向内弯曲的弧度。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串设在立柱上的第一齿轮,并在基座上设置支撑第一电机的支撑座,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传动,所述支臂端部设置有U型连接座,连接座具有两个相互平行的连接板,连接板前后端方向分别设置可以转动的支撑轴紧贴并支撑于立柱前后侧,在立柱左右侧设置竖直的滑轨,并在连接板的相对面设置滑块与滑轨滑动配合,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固定设置于连接座端部的安装板,在安装板上固定设置丝母,在立柱上竖直设置可以转动的丝杆,所述丝杆与丝母螺纹配合,并在立柱上设置第二电机与丝杆传动连接,所述第三驱动装置包括与搅拌轴同轴地固定连接的第三齿轮,所述支臂上设置有第三电机,并在第三电机输出轴上设置有第四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传动。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第四驱动装置、第五驱动装置为伸缩驱动装置,所述第四驱动装置一端铰接在桶身上,另一端与盖板铰接,所述第五驱动装置固定在安装支架上,伸缩端设置有齿条,所述喷气咀固定设置在支座上,所述支座上固定设置有铰接轴,铰接轴活动连接在安装支架上,且铰接轴上固定设置有与齿条啮合的第五齿轮,所述第六驱动装置包括支柱,所述收集桶的桶身通过滑轨滑块机构与支柱连接,支柱上设置有竖直的直线往复驱动装置,所述直线往复驱动装置的活动部与桶身连接。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位于搅拌轴底端的支撑盘内侧具有一个尖端向下的锥头,所述出气孔设置于锥头尖部和环绕均布于锥头的斜面位置,出气孔与吹气管连通,所述搅拌桨包括弯弧状的弧形开口朝向锥头的第一搅拌部、下端连接在支撑环上且上端向搅拌轴轴线方向弯曲的第二搅拌部,并在第二搅拌部上设置连接部连接并支撑第一搅拌部。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收集桶内壁铺设有烧结土层。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均为带减速机的伺服控制电机,所述第三电机转速可调。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搅拌轴的上端同轴地设置有第一接电环和第二接电环,所述第一接电环和第二接电环分别连接电阻加热装置的接电极,并在支臂上设置电刷分别与第一接电环和第二接电环对接,所述吹气管的顶端设置有旋转接头,所述旋转接头的一端通过连接支架固定在支臂上,另一端与吹气管对接。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搅拌装置的操作方法包括:在撒入清渣剂时,通过第一驱动装置控制立柱转动、同时配合第二驱动装置控制支臂上下活动使搅拌轴插入到合金液中,然后通过第三驱动装置控制搅拌轴转动并进行持续搅拌;吹惰性气体精炼时控制惰性气体通过吹气管并从出气孔吹出,过程中搅拌轴持续转动;
搅拌结束后,通过第四驱动装置控制打开桶盖,通过第一驱动装置控制立柱转动、同时配合第二驱动装置控制支臂上下活动使搅拌轴插入收集桶中,然后通过第四驱动装置控制闭合桶盖,通过第三驱动装置控制搅拌轴开始转动,通过第六驱动装置控制收集桶,使喷气咀从搅拌轴的上端方向逐渐向下端方向活动,过程中,当喷气咀位于搅拌轴的上端方向位置时,通过第五驱动装置控制喷气咀倾斜向下地指向搅拌轴,当喷气咀位于支撑盘下方时,第六驱动装置控制收集桶暂停移动,且第五驱动装置控制喷气咀上下来回摆动;结束;
搅拌轴伸入到合金液之前所述电阻加热装置开始通电预热搅拌轴,直至结束,所述电阻加热装置持续通电;
所述接入吹气管的惰性气体从精炼开始吹气直至结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ZL205A力学性能的铸造方法,优化了组份参数,有效除渣、除气,防止成分偏析。
其中:
(1)、铜对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
铝铜二元合金的强度随含铜量增加而显著上升,而塑性则不断下降,至4.5~5×10-2时综合机械性能最好;铝铜合金的时效强化作用高于固溶强化。当含铜量更高时,由于固溶处理后,组织中有未溶的初大脆性相θ(CuAl2)存在,使室温机械性能下降。随铜含量的增加合金的高温强度也不断提高,至θ相在晶界形成连续网后,高温强度达最高值而不再增加。
(2)、锰的作用
锰在合金中形成Tmn相,热处理后形成大量的二次Tmn相,呈不连续网状分布于α中,其溶解度在400℃以下变化很小,故在高温下比较稳定,不易聚集长大。Tmn相还有很高的热硬性。因此铝铜合金中加入锰元素就能大大提高耐热性。锰量增加,合金的耐热性也提高,当锰的含量大于等于1×10-2时,耐热性虽升高,但由于组织中不溶的初次Tmn相也将增多,从而导致尺寸增大,合金变脆,室温强度下降,且锰量过高,还将引起过量偏析,影响机械性能,故锰的含量应适量。
(3)、钛在合金中的作用
铝合金中加入少量的钛,可使α基体晶粒细化,提高机械性能,钛量超过P点时,随着钛含量的增加,α晶粒开始急剧细化,随即趋于平缓,钛量过多时晶粒又变粗大,故钛的含量最好控制在0.15~0.35×10-2内。
(4)、锆、钒在合金中的作用
合金中锆、钒的性质、作用和钛一样,分别与铝组成包晶相,ZrAl、VAl作为α固体的晶核而细化晶粒,还兼有固溶强化作用。锆、钒均属于过渡族元素,与锰相似,在晶粒内形成稳定的显微不均匀性的第二相质点,强化了合金,强度和塑性也同时得到了提高。
(5)、硼在合金中的作用
硼的作用是细化晶粒,它与钛联合起作用,当钛/硼比为5时,细化效果最好。
(6)、镉在合金中的作用
镉的加入与Ag相似,大大提高人工时效的强化效果。低温(<150℃)时效,镉抑制Gp区的形成和长大;高温度时效,镉加速θ和θ1相析出,并降低θ1长大速度,使合金δb提高50—100Mpa,但加入要适当。
其中:ZL205A的浇注
(1)、精炼温度:以往工艺的精炼温度多为700℃~720℃,现改为720℃~740℃,是由于该合金是Al-Cu系合金,合金粘度大,精炼温度低,渣不易上浮,易产生夹渣。
(2)、浇注温度:以往工艺一般为720℃左右,但对于ZL205A合金来说最好的浇注温度是720℃~730℃,其目的也是便于排渣。
(3)、改变搅拌方式:偏析分为成分偏析和比重偏析两种,防止偏析的根本方法是搅拌,且搅拌方式应该是连续搅拌并且快速浇注,这样才能保证合金的均匀性。
本发明的提高ZL205A力学性能的铸造方法,为了解决渣不易上浮,易产生夹渣,提高除气效率,还有解决成分偏析等问题,本发明除了参数控制外更特别的提供了研发的搅拌装置。本发明的搅拌装置在特点在具体实施方式中特别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搅拌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立柱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三齿轮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支撑盘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搅拌轴部分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收集桶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喷气咀部分的工作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安装支架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基座-1、立柱-2、支臂-3、搅拌轴-4、支撑盘-5、搅拌叶-6、支撑环-7、搅拌桨-8、吹气管-9、出气孔-10、电阻加热装置-11、挡渣板-12、收集桶-13、盖板-14、连接臂-15、第一避让槽-16、第二避让槽-17、第四驱动装置-18、安装支架-19、喷气咀-20、第五驱动装置-21、叶面-22、第一齿轮-23、第一电机-24、支撑座-25、第二齿轮-26、连接座-27、连接板-28、支撑轴-29、滑轨-30、丝母-31、丝杆-32、第二电机-33、第三齿轮-34、第三电机-35、第四齿轮-36、齿条-37、支座-38、第五齿轮-39、支柱-40、滑轨滑块机构-41、直线往复驱动装置-42、活动部-43、锥头-44、第一搅拌部-45、第二搅拌部-46、连接部-47、烧结土层-48、第一接电环-49、第二接电环-50、电刷-51、旋转接头-52、连接支架-53、放置架-54、储气瓶-55、储料罐-5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阅图1-8,一种提高ZL205A力学性能的铸造方法,包括以下百分比的原料:
Cu:4.8-5.0%;Mn:0.3-0.4%;Ti:0.2-0.3%;Cd:0.2-0.25%;V:0.1-0.2%;Zr:0.1-0.2%;B:0.02-0.04%;Fe:0-0.08%;Si:0-0.06%;Mg:0-0.05%;Sn:0-0.01%;其余为Al;
首先将合金锭和回炉料投料至快速熔铝炉内熔化,待合金液温度升温至720-740℃后,转运至电阻炉;
待电阻炉中合金液温度稳定到720-730℃,将清渣剂均匀地撒在合金液表面上,并利用搅拌装置将合金液充分搅拌;
并对清渣剂和熔渣以下的合金液进行取样化学分析,用中间合金调整合金液中的组分含量;
在合金液温度达到725-740℃时,吹惰性气体精炼,并利用搅拌装置持续搅拌,并进行变质处理;
待精炼变质结束后,将合金液静置10-15min;
然后对清渣剂和熔渣以下的合金液进行取样分析,以使合金液中各元素的含量均达标,达标后扒除合金液表面的熔渣,然后浇注。
为了解决渣不易上浮,易产生夹渣,提高除气效率,还有解决成分偏析等问题,本发明除了参数控制外更特别的提供了研发的搅拌装置。
所述搅拌装置包括基座1,基座1上设置有可以转动的立柱2,并设置第一驱动装置控制立柱2转动,立柱2的上端设置有可以上下滑动的支臂3,并在立柱2上设置第二驱动装置控制支臂3上下活动,支臂3的远离立柱2方向端竖直设置可转动地与支臂3连接的搅拌轴4,所述搅拌轴4空心,下端具有支撑盘5,支撑盘5上下侧均为锥面,位于支撑盘5下侧,围绕支撑盘5圆周分布有多个搅拌叶6,搅拌叶6的上端与支撑盘5固定连接,下端与支撑环7固定连接,在支撑环7上设置有与搅拌叶6交错布置的搅拌桨8,所述搅拌轴4内相对于搅拌轴4固定设置有吹气管9,吹气管9的下端与设置在支撑盘5上的出气孔10对接,所述搅拌轴4的内壁设置有加热搅拌轴4的电阻加热装置11,并在支臂3上设置第三驱动装置控制搅拌轴4转动,所述支臂3上还设置有向下伸出的挡渣板12,在立柱2的一侧设置顶部不封闭的收集桶13,收集桶13的顶部开口处设置对开式的桶盖以覆盖顶部开口,所述桶盖包括两个半圆形盖板14,所述盖板14的一侧通过连接臂15铰接在收集桶13的桶身上,且盖板14上具有第一避让槽16和第二避让槽17,并在桶身上设置第四驱动装置18控制盖板14翻动以开合,每个盖板14下侧均设置有一个C型安装支架19,所述安装支架19上沿C型弧度布置有多个可以上下摆动的喷气咀20,并在安装支架19上设置第五驱动装置21控制喷气咀20上下摆动,当盖板14合上时,所述安装支架19位于收集桶13内部,且喷气咀20指向同一中心轴方向,并设置有第六驱动装置控制收集桶13在上下活动。
本搅拌装置通过如下方法操作:
在撒入清渣剂时,通过第一驱动装置控制立柱2转动、同时配合第二驱动装置控制支臂3上下活动使搅拌轴4插入到合金液中,然后通过第三驱动装置控制搅拌轴4转动并进行持续搅拌;吹惰性气体精炼时控制惰性气体通过吹气管9并从出气孔10吹出,过程中搅拌轴4持续转动;
搅拌结束后,通过第四驱动装置18控制打开桶盖,通过第一驱动装置控制立柱2转动、同时配合第二驱动装置控制支臂3上下活动使搅拌轴4插入收集桶13中,然后通过第四驱动装置18控制闭合桶盖,通过第三驱动装置控制搅拌轴4开始转动,通过第六驱动装置控制收集桶13,使喷气咀20从搅拌轴4的上端方向逐渐向下端方向活动,过程中,当喷气咀20位于搅拌轴4的上端方向位置时,通过第五驱动装置21控制喷气咀20倾斜向下地指向搅拌轴4,当喷气咀20位于支撑盘5下方时,第六驱动装置控制收集桶13暂停移动,且第五驱动装置21控制喷气咀20上下来回摆动;结束;
搅拌轴4伸入到合金液之前所述电阻加热装置11开始通电预热搅拌轴4,直至结束,所述电阻加热装置11持续通电;
所述接入吹气管9的惰性气体从精炼开始吹气直至结束。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叶6围绕搅拌轴4的轴线倾斜设置,且搅拌叶6的一侧叶面22具有一个向内弯曲的弧度。
具体地,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串设在立柱2上的第一齿轮23,并在基座1上设置支撑第一电机24的支撑座25,所述第一电机24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二齿轮26与第一齿轮23啮合传动,所述支臂3端部设置有U型连接座27,连接座27具有两个相互平行的连接板28,连接板28前后端方向分别设置可以转动的支撑轴29紧贴并支撑于立柱2前后侧,在立柱2左右侧设置竖直的滑轨30,并在连接板28的相对面设置滑块与滑轨30滑动配合,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固定设置于连接座27端部的安装板,在安装板上固定设置丝母31,在立柱2上竖直设置可以转动的丝杆32,所述丝杆32与丝母31螺纹配合,并在立柱2上设置第二电机33与丝杆32传动连接,所述第三驱动装置包括与搅拌轴4同轴地固定连接的第三齿轮34,所述支臂3上设置有第三电机35,并在第三电机35输出轴上设置有第四齿轮36与第三齿轮34啮合传动。
具体地,所述第四驱动装置18、第五驱动装置21为伸缩驱动装置,所述第四驱动装置18一端铰接在桶身上,另一端与盖板14铰接,所述第五驱动装置21固定在安装支架19上,伸缩端设置有齿条37,所述喷气咀20固定设置在支座38上,所述支座38上固定设置有铰接轴,铰接轴活动连接在安装支架19上,且铰接轴上固定设置有与齿条37啮合的第五齿轮39,所述第六驱动装置包括支柱40,所述收集桶13的桶身通过滑轨滑块机构41与支柱40连接,支柱40上设置有竖直的直线往复驱动装置42,所述直线往复驱动装置42的活动部43与桶身连接。
进一步地,位于搅拌轴4底端的支撑盘5内侧具有一个尖端向下的锥头44,所述出气孔10设置于锥头44尖部和环绕均布于锥头44的斜面位置,出气孔10与吹气管9连通,所述搅拌桨8包括弯弧状的弧形开口朝向锥头44的第一搅拌部45、下端连接在支撑环7上且上端向搅拌轴4轴线方向弯曲的第二搅拌部46,并在第二搅拌部46上设置连接部47连接并支撑第一搅拌部45。
进一步地,所述收集桶13内壁铺设有烧结土层48。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机24、第二电机33均为带减速机的伺服控制电机,所述第三电机35转速可调。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轴4的上端同轴地设置有第一接电环49和第二接电环50,所述第一接电环49和第二接电环50分别连接电阻加热装置11的接电极,并在支臂3上设置电刷51分别与第一接电环49和第二接电环50对接,所述吹气管9的顶端设置有旋转接头52,所述旋转接头52的一端通过连接支架53固定在支臂3上,另一端与吹气管9对接。
上述方案中,还可以在收集桶13附近设置一个具有脚轮的便于移动的放置架54,将装有惰性气体(氮气或氩气)的储气瓶55和用于装盛精炼剂、除渣剂的储料罐56放置在放置架54上。设置导管将储气瓶55与旋转接头52接通以用于供气。
在搅拌轴4伸入到合金液中进行搅拌的过程中,本发明的搅拌装置与传统搅拌装置不同,本发明的搅拌装置,气体经过吹气管9从出气孔10出来,从出气孔10出来的气体能够迅速被搅拌桨8打散,把进入的惰性气体大气泡打散成很小的气泡,并使它们扩散在整个金属液中。通过减小气泡直径,使得惰性气体的表面积急剧增大,从而使得更多的惰性气体表面和金属液中的氢气和杂质接触并随着气泡的上升把氢气或杂质从铝液中清除。
具体是,位于搅拌轴4底端的支撑盘5内侧具有一个尖端向下的锥头44,所述出气孔10设置于锥头44尖部和环绕均布于锥头44的斜面位置,出气孔10与吹气管9连通,所述搅拌桨8包括弯弧状的弧形开口朝向锥头44的第一搅拌部45、下端连接在支撑环7上且上端向搅拌轴4轴线方向弯曲的第二搅拌部46,并在第二搅拌部46上设置连接部47连接并支撑第一搅拌部45;由第一搅拌部45、连接部47和第二搅拌部46组成的搅拌桨8能够迅速将气泡针对性地打散,并充分与合金液均匀混合。首先倾斜设置的搅拌叶6,特别是搅拌叶6的叶面22(在倾斜侧)的向内弯曲的弧度,搅拌叶6在转动的过程中会使搅拌叶6外围四周的合金液向搅拌叶中间的轴线位置汇集,此时大量的合金液汇集的过程中由于支撑盘5内侧的锥面特征结构所阻挡,致使支撑盘5内侧位置的合金液压强大于电阻炉底部的压强,从而将合金液向下推动,并形成了电阻炉底部的合金液从四周向上升起的流动趋势,然后电阻炉内上部中间位置的合金液自然下沉,并在搅拌叶6的转动之下进入到支撑盘5内侧位置。如此往复,加速未被搅拌、除渣、除气部分合金液的搅拌混合,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强除渣、除气作业效果,能够相对缩短精炼时间,从而达到省电、节能、减排目的和缩短生产周期、加快节拍的效果。并且充分的搅拌保证合金的均匀性,有效防止偏析。
其中通过电阻加热装置11加热搅拌轴4第一可以防止冰冷的搅拌轴局部影响到合金液的质量,同时可以在搅拌轴离开合金液之后继续加热以确保搅拌轴上的合金液残留不会迅速冷却集结。并且可以在支撑盘内嵌设电阻加热装置11。
在搅拌结束后,搅拌装置的操作过程中,搅拌轴伸入到收集桶之后,搅拌轴上的、支撑盘上的合金液残留并未凝结,通过喷气咀从上之下移动以将搅拌轴、支撑盘、搅拌桨上的合金液残留吹落到收集桶中。保证搅拌轴、支撑盘、搅拌桨部分的干净,放置搅拌轴、支撑盘、搅拌桨部分伸入到合金液中搅拌时对合金液进行污染,影响到ZL205A材料和铸造产品的质量。
其中,吹气管、锥头、搅拌轴、支撑盘、搅拌桨部分可以采用石墨铸型轧制,或者陶瓷制作。
其中,挡渣板12的作用在于阻止合金液表层的浮渣移动而继续混合到合金液中。
其中,第四驱动装置、第五驱动装置可以择用一轴或多轴的气缸、油缸、电动推杆等。直线往复驱动装置42可以直接选购直线电机。
其中,烧结土层48的布置目的在于利于取出吹落到收集桶13内的合金液凝结渣。为防止凝结渣过度氧化,所述喷气咀20同样接入惰性气体。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提高ZL205A力学性能的铸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百分比的原料:
Cu:4.8-5.0%;Mn:0.3-0.4%;Ti:0.2-0.3%;Cd:0.2-0.25%;V:0.1-0.2%;Zr:0.1-0.2%;B:0.02-0.04%;Fe:0-0.08%;Si:0-0.06%;Mg:0-0.05%;Sn:0-0.01%;其余为Al;
首先将合金锭投料至快速熔铝炉内熔化,待合金液温度升温至720-740℃后,转运至电阻炉;
待电阻炉中合金液温度稳定到720-730℃,将清渣剂均匀地撒在合金液表面上,并利用搅拌装置将合金液充分搅拌;
并对清渣剂和熔渣以下的合金液进行取样化学分析,用中间合金调整合金液中的组分含量;
在合金液温度达到725-740℃时,吹惰性气体精炼,并利用搅拌装置持续搅拌,并进行变质处理;
待精炼变质结束后,将合金液静置10-15min;
然后对清渣剂和熔渣以下的合金液进行取样分析,以使合金液中各元素的含量均达标,达标后扒除合金液表面的熔渣,然后浇注;
所述搅拌装置包括基座(1),基座(1)上设置有可以转动的立柱(2),并设置第一驱动装置控制立柱(2)转动,立柱(2)的上端设置有可以上下滑动的支臂(3),并在立柱(2)上设置第二驱动装置控制支臂(3)上下活动,支臂(3)的远离立柱(2)方向端竖直设置可转动地与支臂(3)连接的搅拌轴(4),所述搅拌轴(4)空心,下端具有支撑盘(5),支撑盘(5)上下侧均为锥面,位于支撑盘(5)下侧,围绕支撑盘(5)圆周分布有多个搅拌叶(6),搅拌叶(6)的上端与支撑盘(5)固定连接,下端与支撑环(7)固定连接,在支撑环(7)上设置有与搅拌叶(6)交错布置的搅拌桨(8),所述搅拌轴(4)内相对于搅拌轴(4)固定设置有吹气管(9),吹气管(9)的下端与设置在支撑盘(5)上的出气孔(10)对接,所述搅拌轴(4)的内壁设置有加热搅拌轴(4)的电阻加热装置(11),并在支臂(3)上设置第三驱动装置控制搅拌轴(4)转动,所述支臂(3)上还设置有向下伸出的挡渣板(12),在立柱(2)的一侧设置顶部不封闭的收集桶(13),收集桶(13)的顶部开口处设置对开式的桶盖以覆盖顶部开口,所述桶盖包括两个半圆形盖板(14),所述盖板(14)的一侧通过连接臂(15)铰接在收集桶(13)的桶身上,且盖板(14)上具有第一避让槽(16)和第二避让槽(17),并在桶身上设置第四驱动装置(18)控制盖板(14)翻动以开合,每个盖板(14)下侧均设置有一个C型安装支架(19),所述安装支架(19)上沿C型弧度布置有多个可以上下摆动的喷气咀(20),并在安装支架(19)上设置第五驱动装置(21)控制喷气咀(20)上下摆动,当盖板(14)合上时,所述安装支架(19)位于收集桶(13)内部,且喷气咀(20)指向同一中心轴方向,并设置有第六驱动装置控制收集桶(13)在上下活动;
位于搅拌轴(4)底端的支撑盘(5)内侧具有一个尖端向下的锥头(44),所述出气孔(10)设置于锥头(44)尖部和环绕均布于锥头(44)的斜面位置,出气孔(10)与吹气管(9)连通,所述搅拌桨(8)包括弯弧状的弧形开口朝向锥头(44)的第一搅拌部(45)、下端连接在支撑环(7)上且上端向搅拌轴(4)轴线方向弯曲的第二搅拌部(46),并在第二搅拌部(46)上设置连接部(47)连接并支撑第一搅拌部(45);
所述搅拌叶(6)围绕搅拌轴(4)的轴线倾斜设置,且搅拌叶(6)的一侧叶面(22)具有一个向内弯曲的弧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ZL205A力学性能的铸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串设在立柱(2)上的第一齿轮(23),并在基座(1)上设置支撑第一电机(24)的支撑座(25),所述第一电机(24)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二齿轮(26)与第一齿轮(23)啮合传动,所述支臂(3)端部设置有U型连接座(27),连接座(27)具有两个相互平行的连接板(28),连接板(28)前后端方向分别设置可以转动的支撑轴(29)紧贴并支撑于立柱(2)前后侧,在立柱(2)左右侧设置竖直的滑轨(30),并在连接板(28)的相对面设置滑块与滑轨(30)滑动配合,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固定设置于连接座(27)端部的安装板,在安装板上固定设置丝母(31),在立柱(2)上竖直设置可以转动的丝杆(32),所述丝杆(32)与丝母(31)螺纹配合,并在立柱(2)上设置第二电机(33)与丝杆(32)传动连接,所述第三驱动装置包括与搅拌轴(4)同轴地固定连接的第三齿轮(34),所述支臂(3)上设置有第三电机(35),并在第三电机(35)输出轴上设置有第四齿轮(36)与第三齿轮(34)啮合传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ZL205A力学性能的铸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驱动装置(18)、第五驱动装置(21)为伸缩驱动装置,所述第四驱动装置(18)一端铰接在桶身上,另一端与盖板(14)铰接,所述第五驱动装置(21)固定在安装支架(19)上,伸缩端设置有齿条(37),所述喷气咀(20)固定设置在支座(38)上,所述支座(38)上固定设置有铰接轴,铰接轴活动连接在安装支架(19)上,且铰接轴上固定设置有与齿条(37)啮合的第五齿轮(39),所述第六驱动装置包括支柱(40),所述收集桶(13)的桶身通过滑轨滑块机构(41)与支柱(40)连接,支柱(40)上设置有竖直的直线往复驱动装置(42),所述直线往复驱动装置(42)的活动部(43)与桶身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ZL205A力学性能的铸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桶(13)内壁铺设有烧结土层(48)。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ZL205A力学性能的铸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24)、第二电机(33)均为带减速机的伺服控制电机,所述第三电机(35)转速可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ZL205A力学性能的铸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4)的上端同轴地设置有第一接电环(49)和第二接电环(50),所述第一接电环(49)和第二接电环(50)分别连接电阻加热装置(11)的接电极,并在支臂(3)上设置电刷(51)分别与第一接电环(49)和第二接电环(50)对接,所述吹气管(9)的顶端设置有旋转接头(52),所述旋转接头(52)的一端通过连接支架(53)固定在支臂(3)上,另一端与吹气管(9)对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ZL205A力学性能的铸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的操作方法包括:在撒入清渣剂时,通过第一驱动装置控制立柱(2)转动、同时配合第二驱动装置控制支臂(3)上下活动使搅拌轴(4)插入到合金液中,然后通过第三驱动装置控制搅拌轴(4)转动并进行持续搅拌;吹惰性气体精炼时控制惰性气体通过吹气管(9)并从出气孔(10)吹出,过程中搅拌轴(4)持续转动;
搅拌结束后,通过第四驱动装置(18)控制打开桶盖,通过第一驱动装置控制立柱(2)转动、同时配合第二驱动装置控制支臂(3)上下活动使搅拌轴(4)插入收集桶(13)中,然后通过第四驱动装置(18)控制闭合桶盖,通过第三驱动装置控制搅拌轴(4)开始转动,通过第六驱动装置控制收集桶(13),使喷气咀(20)从搅拌轴(4)的上端方向逐渐向下端方向活动,过程中,当喷气咀(20)位于搅拌轴(4)的上端方向位置时,通过第五驱动装置(21)控制喷气咀(20)倾斜向下地指向搅拌轴(4),当喷气咀(20)位于支撑盘(5)下方时,第六驱动装置控制收集桶(13)暂停移动,且第五驱动装置(21)控制喷气咀(20)上下来回摆动;结束;
搅拌轴(4)伸入到合金液之前所述电阻加热装置(11)开始通电预热搅拌轴(4),直至结束,所述电阻加热装置(11)持续通电;
接入吹气管(9)的惰性气体从精炼开始吹气直至结束。
CN202010815962.8A 2020-08-14 2020-08-14 一种提高zl205a力学性能的铸造方法 Active CN1120486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15962.8A CN112048630B (zh) 2020-08-14 2020-08-14 一种提高zl205a力学性能的铸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15962.8A CN112048630B (zh) 2020-08-14 2020-08-14 一种提高zl205a力学性能的铸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48630A CN112048630A (zh) 2020-12-08
CN112048630B true CN112048630B (zh) 2024-04-09

Family

ID=736026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15962.8A Active CN112048630B (zh) 2020-08-14 2020-08-14 一种提高zl205a力学性能的铸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4863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53133A (zh) * 2020-12-30 2021-05-28 贵州华科铝材料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c元素添加在高强铝合金材料中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60021191A (ko) * 2004-09-02 2006-03-07 주식회사 포스코 용탕슬래그의 교반장치
CN106191485A (zh) * 2016-08-31 2016-12-07 中北大学 Zl205a铝合金及其液态模锻成形过程组织性能均匀性控制方法
CN206304592U (zh) * 2016-12-19 2017-07-07 深圳光天建材有限公司 搅拌机
CN106929700A (zh) * 2017-03-14 2017-07-07 宁夏维尔铸造有限责任公司 铝合金冶炼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60021191A (ko) * 2004-09-02 2006-03-07 주식회사 포스코 용탕슬래그의 교반장치
CN106191485A (zh) * 2016-08-31 2016-12-07 中北大学 Zl205a铝合金及其液态模锻成形过程组织性能均匀性控制方法
CN206304592U (zh) * 2016-12-19 2017-07-07 深圳光天建材有限公司 搅拌机
CN106929700A (zh) * 2017-03-14 2017-07-07 宁夏维尔铸造有限责任公司 铝合金冶炼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工程材料实用手册》编辑委员会编.《工程材料实用手册第3卷铝合金镁合金》.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42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48630A (zh) 2020-1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417564U (zh) 一种电渣重熔用的旋转结晶器
CN107008873A (zh) 多模式电磁场均质化金属连铸坯的制备方法及其装置
CN112048630B (zh) 一种提高zl205a力学性能的铸造方法
CN109913702A (zh) 一种具有高含量难熔元素的镍基高温合金的制备工艺
CN108179285A (zh) 铝液变质精炼处理一体机及其使用方法
CN109402471B (zh) 一种基于熔铸和热挤压的7系铝合金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CN212283663U (zh) 一种用于防止偏析的搅拌装置
CN114672666A (zh) 一种惰性气体加热深度净化铝合金熔体的方法
CN114369734A (zh) 一种铝合金熔炼精炼除气方法
CN102198504A (zh) 一种镜面塑料模具钢的生产工艺
CN114350988A (zh) 一种熔炼精炼全自动除气工艺
CN100574939C (zh) 一种半固态合金浆料的制备与成型装置
CN210657095U (zh) 一种镁合金生产用熔炼炉
CN108149028B (zh) 一种汽车铝轮毂熔体复合净化装置
CN107400791B (zh) 一种高质、高效制备半固态铝合金浆料的装置及方法
CN108145099B (zh) 一种旋转插入芯坯制备大型复合钢锭的方法及装置
CN116121610A (zh) 镁锆中间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13802039B (zh) 一种微合金化超高强度镁合金的制备方法
CN101579723A (zh) 一种采用浇道自搅拌技术制备半固态浆料的方法及装置
CN210070570U (zh) 一种电子束熔炼炉用水冷坩埚
CN113670068A (zh) 一种将废弃金属加工成铝合锭的冶炼炉
CN209614207U (zh) 电渣熔铸叶片随型随动、分段逐级成型装置
CN209857637U (zh) 一种冶炼高温液体原料用卸料装置
CN109280785B (zh) 一种锂镁合金的生产装置及方法
CN201198491Y (zh) 一种镁合金精炼用转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