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46068B - 一种蜂窝活性炭制备成型模具及成型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蜂窝活性炭制备成型模具及成型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46068B
CN112046068B CN202010893964.9A CN202010893964A CN112046068B CN 112046068 B CN112046068 B CN 112046068B CN 202010893964 A CN202010893964 A CN 202010893964A CN 112046068 B CN112046068 B CN 11204606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coal slime
shaped
storage box
honeycom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9396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46068A (zh
Inventor
金金燕
金品碧
吴昭莹
葛佳乐
张秋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nzhou Yilin renewable resources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Wenzhou Yilin Renewable Resour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nzhou Yilin Renewable Resour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nzhou Yilin Renewable Resour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9396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4606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0460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460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460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460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0PRESSES
    • B30BPRESSES IN GENERAL
    • B30B15/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presses; Auxiliary measures in connection with pressing
    • B30B15/32Discharging pre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0PRESSES
    • B30BPRESSES IN GENERAL
    • B30B11/00Pr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orming shaped articles from material in particulate or plastic state, e.g. briquetting presses, tabletting presses
    • B30B11/22Extrusion presses; Dies therefor
    • B30B11/221Extrusion presses; Dies therefor extrusion d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0PRESSES
    • B30BPRESSES IN GENERAL
    • B30B15/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presses; Auxiliary measures in connection with pressing
    • B30B15/0005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presses; Auxiliary measures in connection with pressing for briquetting pres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evices For Post-Treatments, Processing, Supply, Discharge, And Other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蜂窝活性炭制备成型模具及成型工艺,包括底座、接料机构、收料箱、翻转机构、承托机构和挤压机构,底座上端面中部安装有接料机构,底座上端面位于接料机构后侧安装有收料箱,收料箱为上端开口的箱形结构,底座上端面位于接料机构左右两侧安装有一个翻转机构,翻转机构中部安装有承托机构、翻转机构上端安装有挤压机构;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使用装有蜂窝钢模具的挤出成型机对经过练泥处理后的煤泥进行挤压成型过程中通常存在的:挤压成型后的蜂窝状煤泥在脱模时容易与蜂窝钢模具发生粘连,从而使蜂窝状煤泥的蜂窝结构被破坏;蜂窝状煤泥下端以及拐角处容易在其坠落至流水线上时被流水线体撞击变形等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蜂窝活性炭制备成型模具及成型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活性炭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蜂窝活性炭制备成型模具及成型工艺。
背景技术
蜂窝活性炭是蜂窝状的活性碳,蜂窝活性炭具有比表面积大,通孔阻力小,微孔发达,高吸附容量,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在空气污染治理中普遍应用;目前国内市场存在高级煤质活性炭粉、高碘值椰壳活性炭粉、超强脱色木质活性炭粉,而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是高级煤质活性炭粉制造成蜂窝形状的活性炭;
煤质蜂窝活性炭生产流程包括以下步骤:1煤粉调配研磨、2乳化煤焦油、3可塑性煤泥的加工、4练泥、5挤压成型、6干燥,以及7炭化及火化,而挤压成型工序就是将经过1至4步骤加工成的煤泥挤压成蜂窝状;现有市场上通常是将经过练泥处理后的煤泥加入装有蜂窝钢模具的挤出成型机中进行加工,从而得到湿的蜂窝状煤泥,然而在此过程中通常会存在以下问题:
1.装有蜂窝钢模具的挤压成型机在加工经过练泥处理的煤泥时,由于蜂窝钢模具不够转动,所以挤压成型后的蜂窝状煤泥在脱模时容易与蜂窝钢模具发生粘连,从而使蜂窝状煤泥的蜂窝结构被破坏,使得需要将蜂窝机构被破坏的煤泥进行二次挤压,从而降低了对经过练泥处理后的煤泥进行挤压成型的效率;
2.当被挤压成蜂窝状后的煤泥进行脱模时,需要将挤压成型机的挤压腔打开,使蜂窝状煤泥能够通过向下坠落的方式掉落至流水线上,然而在蜂窝状煤泥在坠落至流水线上的过程中,蜂窝状煤泥的下端以及拐角处容易在坠落至流水线上时被流水线体撞击变形,从而使产品的质量被降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蜂窝活性炭制备成型模具,包括底座、接料机构、收料箱、翻转机构、承托机构和挤压机构,底座上端面中部安装有接料机构,底座上端面位于接料机构后侧安装有收料箱,收料箱为上端开口的箱形结构,底座上端面位于接料机构左右两侧安装有一个翻转机构,翻转机构中部安装有承托机构、翻转机构上端安装有挤压机构;
具体工作时,本发明能够将在对煤泥进行挤压的过程中使蜂窝状磨具进行旋转,从而能够避免蜂窝状煤泥的孔的位置与蜂窝状模具发生粘连,且本发明还能够对脱模时的蜂窝状煤泥进行承托,从而能够避免蜂窝状煤泥因向下坠落而碰伤其下端及拐角处,首先将经过练泥处理的煤泥放置在承托机构内,然后通过挤压机构对承托机构内的煤泥进行挤压,使承托机构内的煤泥能够被挤压至蜂窝状结构,且承托机构能够在对煤泥进行挤压的过程中使蜂窝状模具进行旋转,从而使煤泥无法粘连在旋转的蜂窝状磨具上,之后通过翻转机构能够将承托机构进行180度翻转,再通过接料机构能够向上贴合在翻转后的承托机构下端,使得翻转后的承托机构内的蜂窝状煤泥能够向下落至接料机构上端;
通过对承托机构使蜂窝状磨具在煤泥被挤压机构挤压的过程中进行旋转,能够避免现有因蜂窝钢模具与煤泥之间发生粘连而导致的煤泥的蜂窝状结构被破坏,从而避免了需要对蜂窝状结构被破坏的煤泥进行二次挤压的步骤,提升了对经过练泥处理后的煤泥进行挤压成型的效率;通过接料机构对脱模时的蜂窝状煤泥进行承接,能够避免因蜂窝状煤泥向下坠落时与流水线体发生碰撞而导致的蜂窝状煤泥的下端及拐角处发生变形,从而提升了产品的质量。
所述的承托机构包括储料箱、圆形杆、脱模支链、推料支链、第一弹簧杆、挡料板、刀架、切料刀、第一电动滑块和第一滑动杆,翻转机构中部安装有储料箱,所述储料箱为上端开口的箱形结构、储料箱内部均匀安装有圆形杆,储料箱下端安装有脱模支链,储料箱上端安装有推料支链,储料箱上端左侧开设有矩形刀槽,矩形刀槽上端通过第一弹簧杆安装有挡料板、矩形刀槽外侧安装有刀架,所述刀架为凹形结构,且刀架中部开设有切刀槽,切刀槽内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切料刀,切料刀右侧为铲形结构,且切料刀右端位于矩形刀孔内的挡料板下端,切料刀左侧面安装有第一电动滑块,第一电动滑块下端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第一滑动杆,且第一滑动杆安装在刀架下端右侧面与储料箱的左侧面之间;
具体工作时,承托机构能够对经过练泥处理的煤泥进行承托,首先将经过练泥处理的煤泥放置在储料箱内,然后通过挤压机构对储料箱内的煤泥进行挤压,使煤泥能够在圆形杆的作用下被挤压成蜂窝状,且在煤泥被挤压的过程中通过脱模支链能够带动圆形杆进行转动,使得煤泥无法粘连转动状态下的圆形杆,之后再通过第一电动滑块能够带动切料刀沿第一电动滑杆向右进行移动,且当切料刀在矩形刀槽内向右移动时,挡料板能够在第一弹簧杆的作用下向上移动,使得切料刀能够对挤压机构压合状态下的煤泥上端进行切割,通过对煤泥的切割能够使煤泥上端齐整,之后再通过推料支链能够将位于储料箱正上方的切料刀上端的煤泥推动至收料箱内,当承托机构被翻转机构进行180度翻转后,切料刀能够对煤泥进行承托,且当接料机构上端贴合推料支链时,通过第一电动滑块能够带动切料刀沿第一电动滑杆向左进行移动,使切料刀不再对煤泥进行承托,使得煤泥下端能够位于接料机构上端。
所述的脱模支链包括第一偏心轮、第一连接轴、从动板、限位架、转动轴、第二偏心轮、第二连接轴、圆形板、驱动电机和安装架,所述储料箱下端均匀开设有转动圆孔,且圆形杆下端均穿过转动圆孔安装有第一偏心轮,且圆形杆与转动圆孔之间通过轴承相连接,第一偏心轮下端安装有第一连接轴,第一连接轴下端面通过转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一个从动板,从动板外侧面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对称安装有限位架,且限位架上端面安装在储料箱下端面上,从动板下端中部通过转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转动轴,转动轴下端通过第二偏心轮安装有第二连接轴,且第二连接轴与转动轴之间以及第一连接轴与圆形杆之间均位于不同中心线上,转动轴下端通过圆形板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通过安装架安装在位于储料箱下端面左右两侧的限位架下端;
具体工作时,脱模支链能够在挤压机构对储料箱内的煤泥进行挤压的过程中带动圆形杆进行旋转;当挤压机构对储料箱内的煤泥进行挤压时,驱动电机输出轴旋转能够通过圆形板、第二连接轴、第二偏心轮和转动轴沿驱动电机输出轴进行旋转,转动轴旋转时能够带动从动板第一连接轴和第一偏心轮沿第二连接轴进行转动,使得圆形杆能够在第一偏心轮的转动下在转动圆孔内进行转动,通过使圆形杆在挤压机构对储料箱内的煤泥进行挤压的过程中进行旋转,能够使煤泥无法粘连转动状态下的圆形杆,从而使蜂窝状煤泥在脱模时能够避免因与圆形杆发生粘连而导致的其蜂窝状结构被破坏,且避免了将蜂窝机构被破坏的煤泥进行二次挤压,从而提升了对经过练泥处理后的煤泥进行挤压成型的效率。
所述的接料机构包括旋转电机、丝杠底板、第一丝杠、接料板、第二丝杠和圆形挡板,底座上端面上开设有电机槽,电机槽内通过电机座安装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输出轴上端通过丝杠底板以转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第一丝杠,第一丝杠上端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安装有接料板,且接料板右侧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安装有第二丝杠,第二丝杠下端通过转动配合的方式安装在底座上端面上,且第一丝杠与第二丝杠顶端均安装有圆形挡板;
具体工作时,接料机构能够通过上下移动贴合在承托机构下方,使得接料机构能够对蜂窝状煤泥进行承接;当承托机构被翻转机构带动旋转180度后,旋转电机输出轴旋转能通过丝杠底板带动第一丝杠进行旋转,使得接料板能够在第一丝杠的转动下以螺纹配合的方式向上移动,使接料板上端面能够贴合经过度旋转后的承托机构下端面,当切料刀向左移动不再对蜂窝状煤泥进行承托时,蜂窝状煤泥能够向下落至接料板上端,然后再通过旋转电机输出轴旋转带动接料板向下移动,使得蜂窝状煤泥能够脱离储料箱随接料板向下移动,当接料板下端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贴合底座上端面时,可将蜂窝状煤泥从底座前侧取出;通过对脱模时的蜂窝状煤泥进行承接,能够避免因蜂窝状煤泥向下坠落时与流水线体发生碰撞而导致的蜂窝状煤泥的下端及拐角处发生变形,从而提升了产品的质量。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推料支链包括匚形滑动板、推料板、方形块、第二电动滑块、第二滑动杆、L形板、L形限位板和第二弹簧杆,储料箱上端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匚形滑动板、匚形滑动板为匚形结构,匚形滑动板前端内侧面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推料板,推料板位于切料刀上方,且推料板下端的形状对切料刀形状相对应,推料板上端面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方形块,方形块外侧面上均安装有第二电动滑块,第二电动滑块中部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第二滑动杆,第二滑动杆前端通过L形板安装在储料箱上端前侧面上,第二滑动杆后端通过L形限位板安装在储料箱上端后侧面上,且L形限位板与储料箱之间安装有第二弹簧杆;
具体工作时,当切料刀完成对挤压状态下的煤泥的切割时,第二电动滑块能够通过方形块带动推料块沿第二滑动杆向后移动,使得推料块能够带动匚形滑动板内位于切料刀上端的煤泥向后移动,匚形滑动板能够在推料板和煤泥的作用下向后滑动至L形限位板前侧,之后推料板能够将煤泥推动至收料箱内,通过推料支链能够清理切割后的煤泥,通过收料箱能够对切割后的煤泥进行收集,使得切割后的煤泥能够被再次进行挤压成型工序,且当推料板完成对煤泥的清理后向前移动时,匚形滑动板能够在第二弹簧杆的作用下向前复位。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翻转机构包括支撑板、转动支撑杆、转动电机和电机承托块,底座上端面上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支撑板,且支撑板下端为梯形结构,支撑板内侧面上均通过转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转动支撑杆,位于底座左侧的支撑板左侧面上安装有转动电机,且转动电机输出轴穿过支撑板与位于底座左侧的转动支撑杆相连接,转动电机下端通过电机承托块安装在位于底座左侧的支撑板左侧面上,且电机承托块为下端向内倾斜的梯形结构;
具体工作时,翻转机构能够带动承托机构进行180度翻转,切料刀完成对储料箱内圆形杆上端的煤泥的切割后,转动电机输出轴旋转能够通过位于底座左侧的支撑板带动转动支撑杆进行转动,转动支撑杆转动时能够带动储料箱进行转动,通过带动储料箱进行度旋转,能够使储料箱的开口朝下,使得储料箱内的蜂窝状煤泥能够通过向下坠落的方式脱离储料箱。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挤压机构包括伸缩气缸、支撑横板和挤压块,位于翻转机构上端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伸缩气缸,伸缩气缸上端安装有一个支撑横板,支撑横板中部下端安装有挤压块,且挤压块与储料箱的位置相对应;具体工作时,当将经过练泥处理的煤泥放置进储料箱内后,伸缩气缸能够通过支撑横板带动挤压块向下移动,使得挤压块下端能够对储料箱内的煤泥进行挤压,使得煤泥能够在挤压块与圆形杆的作用下变形至蜂窝状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刀架下端面前后对称安装有支撑侧板,支撑侧板为下端向右倾斜设置,且支撑侧板下端安装在储料箱左侧面上;所述的L形限位板下端安装有支撑斜板,支撑斜板为下端向前倾斜设置,且支撑斜板下端安装在储料箱后侧面上;具体工作时,支撑侧板能够增加刀架与储料箱之间连接的稳定性,支撑斜板能够增加L形限位板与储料箱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储料箱上端的内壁上开设有T形槽,且T形槽内通过转动配合的方式均匀设置有钢珠,所述匚形滑动板的外侧面上设置有与T形槽相对应的T形凸起,且T形凸起位于T形槽内;具体工作时,当匚形滑动板进行移动时,位于T形槽内的T形凸起能够对匚形滑动板进行限位和导向,钢珠能够减少匚形滑动板与储料箱之间的摩擦力。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圆形杆为可自行加热的棒形结构;当脱模支链带动圆形杆进行转动时,圆形杆可以自行加热,使得位于圆形杆外侧面上的煤泥能够经过加热被初步凝结,从而能够使初步凝结的煤泥无法粘连在转动状态下的圆形杆外侧面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一、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通过装有蜂窝钢模具的挤出成型机对经过练泥处理的煤泥进行挤压成型过程中通常存在的以下问题:a、装有蜂窝钢模具的挤压成型机在加工经过练泥处理的煤泥时,由于蜂窝钢模具不够转动,所以挤压成型后的蜂窝状煤泥在脱模时容易与蜂窝钢模具发生粘连,从而使蜂窝状煤泥的蜂窝结构被破坏,使得需要将蜂窝机构被破坏的煤泥进行二次挤压,从而降低了对经过练泥处理后的煤泥进行挤压成型的效;b、当被挤压成蜂窝状后的煤泥进行脱模时,需要将挤压成型机的挤压腔打开,使蜂窝状煤泥能够通过向下坠落的方式掉落至流水线上,然而在蜂窝状煤泥在坠落至流水线上的过程中,蜂窝状煤泥的下端以及拐角处容易在坠落至流水线上时被流水线体撞击变形,从而使产品的质量被降低。本发明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二、本发明通过脱模支链带动圆形杆进行旋转,通过圆形杆的旋转能够使煤泥无法粘连转动状态下的圆形杆,从而使蜂窝状煤泥在脱模时能够避免因与圆形杆发生粘连而导致的其蜂窝状结构被破坏,且避免了将蜂窝机构被破坏的煤泥进行二次挤压,从而提升了对经过练泥处理后的煤泥进行挤压成型的效率;
三、本发明通过接料机构上下移动能够对脱模时的蜂窝状煤泥进行承接,从而能够避免因蜂窝状煤泥向下坠落时与流水线体发生碰撞而导致的蜂窝状煤泥的下端及拐角处发生变形,并提升了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接料机构与底座和收料箱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翻转机构与底座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挤压机构与支撑板和底座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承托机构除脱模支链、第一弹簧杆和挡料板外与从动板、限位架驱动电机和安装架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储料箱与第一弹簧杆、挡料板和切料刀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刀架、切料刀、第一电动滑块和第一滑动杆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脱模支链与圆形杆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蜂窝活性炭制备成型模具,包括底座1、接料机构2、收料箱3、翻转机构4、承托机构5和挤压机构6,底座1上端面中部安装有接料机构2,底座1上端面位于接料机构2后侧安装有收料箱3,收料箱3为上端开口的箱形结构,底座1上端面位于接料机构2左右两侧安装有一个翻转机构4,翻转机构4中部安装有承托机构5、翻转机构4上端安装有挤压机构6;
具体工作时,本发明能够将在对煤泥进行挤压的过程中使蜂窝状磨具进行旋转,从而能够避免蜂窝状煤泥的孔的位置与蜂窝状模具发生粘连,且本发明还能够对脱模时的蜂窝状煤泥进行承托,从而能够避免蜂窝状煤泥因向下坠落而碰伤其下端及拐角处,首先将经过练泥处理的煤泥放置在承托机构5内,然后通过挤压机构6对承托机构5内的煤泥进行挤压,使承托机构5内的煤泥能够被挤压至蜂窝状结构,且承托机构5能够在对煤泥进行挤压的过程中使蜂窝状模具进行旋转,从而使煤泥无法粘连在旋转的蜂窝状磨具上,之后通过翻转机构4能够将承托机构5进行180度翻转,再通过接料机构2能够向上贴合在翻转后的承托机构5下端,使得翻转后的承托机构5内的蜂窝状煤泥能够向下落至接料机构2上端;
通过对承托机构5使蜂窝状磨具在煤泥被挤压机构6挤压的过程中进行旋转,能够避免现有因蜂窝钢模具与煤泥之间发生粘连而导致的煤泥的蜂窝状结构被破坏,从而避免了需要对蜂窝状结构被破坏的煤泥进行二次挤压的步骤,提升了对经过练泥处理后的煤泥进行挤压成型的效率;通过接料机构2对脱模时的蜂窝状煤泥进行承接,能够避免因蜂窝状煤泥向下坠落时与流水线体发生碰撞而导致的蜂窝状煤泥的下端及拐角处发生变形,从而提升了产品的质量。
所述的承托机构5包括储料箱51、圆形杆52、脱模支链、推料支链、第一弹簧杆55、挡料板56、刀架57、切料刀58、第一电动滑块59和第一滑动杆510,翻转机构4中部安装有储料箱51,所述储料箱51为上端开口的箱形结构、储料箱51内部均匀安装有圆形杆52,储料箱51下端安装有脱模支链,储料箱51上端安装有推料支链,储料箱51上端左侧开设有矩形刀槽,矩形刀槽上端通过第一弹簧杆55安装有挡料板56、矩形刀槽外侧安装有刀架57,所述刀架57为凹形结构,且刀架57中部开设有切刀槽,切刀槽内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切料刀58,切料刀58右侧为铲形结构,且切料刀58右端位于矩形刀孔内的挡料板56下端,切料刀58左侧面安装有第一电动滑块59,第一电动滑块59下端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第一滑动杆510,且第一滑动杆510安装在刀架57下端右侧面与储料箱51的左侧面之间;
具体工作时,承托机构5能够对经过练泥处理的煤泥进行承托,首先将经过练泥处理的煤泥放置在储料箱51内,然后通过挤压机构6对储料箱51内的煤泥进行挤压,使煤泥能够在圆形杆52的作用下被挤压成蜂窝状,且在煤泥被挤压的过程中通过脱模支链能够带动圆形杆52进行转动,使得煤泥无法粘连转动状态下的圆形杆52,之后再通过第一电动滑块59能够带动切料刀58沿第一电动滑杆向右进行移动,且当切料刀58在矩形刀槽内向右移动时,挡料板56能够在第一弹簧杆55的作用下向上移动,使得切料刀58能够对挤压机构6压合状态下的煤泥上端进行切割,通过对煤泥的切割能够使煤泥上端齐整,之后再通过推料支链能够将位于储料箱51正上方的切料刀58上端的煤泥推动至收料箱3内,当承托机构5被翻转机构4进行180度翻转后,切料刀58能够对煤泥进行承托,且当接料机构2上端贴合推料支链时,通过第一电动滑块59能够带动切料刀58沿第一电动滑杆向左进行移动,使切料刀58不再对煤泥进行承托,使得煤泥下端能够位于接料机构2上端。
所述的挤压机构6包括伸缩气缸61、支撑横板62和挤压块63,位于翻转机构4上端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伸缩气缸61,伸缩气缸61上端安装有一个支撑横板62,支撑横板62中部下端安装有挤压块63,且挤压块63与储料箱51的位置相对应;具体工作时,当将经过练泥处理的煤泥放置进储料箱51内后,伸缩气缸61能够通过支撑横板62带动挤压块63向下移动,使得挤压块63下端能够对储料箱51内的煤泥进行挤压,使得煤泥能够在挤压块63与圆形杆52的作用下变形至蜂窝状结构。
所述的脱模支链包括第一偏心轮530、第一连接轴531、从动板532、限位架533、转动轴534、第二偏心轮535、第二连接轴536、圆形板537、驱动电机538和安装架539,所述储料箱51下端均匀开设有转动圆孔,且圆形杆52下端均穿过转动圆孔安装有第一偏心轮530,且圆形杆52与转动圆孔之间通过轴承相连接,第一偏心轮530下端安装有第一连接轴531,第一连接轴531下端面通过转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一个从动板532,从动板532外侧面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对称安装有限位架533,且限位架533上端面安装在储料箱51下端面上,从动板532下端中部通过转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转动轴534,转动轴534下端通过第二偏心轮535安装有第二连接轴536,且第二连接轴536与转动轴534之间以及第一连接轴531与圆形杆52之间均位于不同中心线上,转动轴534下端通过圆形板537安装有驱动电机538,驱动电机538通过安装架539安装在位于储料箱51下端面左右两侧的限位架533下端;
具体工作时,脱模支链能够在挤压机构6对储料箱51内的煤泥进行挤压的过程中带动圆形杆52进行旋转;当挤压机构6对储料箱51内的煤泥进行挤压时,驱动电机538输出轴旋转能够通过圆形板537、第二连接轴536、第二偏心轮535和转动轴534沿驱动电机538输出轴进行旋转,转动轴534旋转时能够带动从动板532第一连接轴531和第一偏心轮530沿第二连接轴536进行转动,使得圆形杆52能够在第一偏心轮530的转动下在转动圆孔内进行转动,通过使圆形杆52在挤压机构6对储料箱51内的煤泥进行挤压的过程中进行旋转,能够使煤泥无法粘连转动状态下的圆形杆52,从而使蜂窝状煤泥在脱模时能够避免因与圆形杆52发生粘连而导致的其蜂窝状结构被破坏,且避免了将蜂窝机构被破坏的煤泥进行二次挤压,从而提升了对经过练泥处理后的煤泥进行挤压成型的效率。
所述的圆形杆52为可自行加热的棒形结构;当脱模支链带动圆形杆52进行转动时,圆形杆52可以自行加热,使得位于圆形杆52外侧面上的煤泥能够经过加热被初步凝结,从而能够使初步凝结的煤泥无法粘连在转动状态下的圆形杆52外侧面上。
所述的推料支链包括匚形滑动板541、推料板542、方形块543、第二电动滑块544、第二滑动杆545、L形板546、L形限位板547和第二弹簧杆548,储料箱51上端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匚形滑动板541、匚形滑动板541为匚形结构,匚形滑动板541前端内侧面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推料板542,推料板542位于切料刀58上方,且推料板542下端的形状对切料刀58形状相对应,推料板542上端面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方形块543,方形块543外侧面上均安装有第二电动滑块544,第二电动滑块544中部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第二滑动杆545,第二滑动杆545前端通过L形板546安装在储料箱51上端前侧面上,第二滑动杆545后端通过L形限位板547安装在储料箱51上端后侧面上,且L形限位板547与储料箱51之间安装有第二弹簧杆548;
具体工作时,当切料刀58完成对挤压状态下的煤泥的切割时,第二电动滑块544能够通过方形块543带动推料块沿第二滑动杆545向后移动,使得推料块能够带动匚形滑动板541内位于切料刀58上端的煤泥向后移动,匚形滑动板541能够在推料板542和煤泥的作用下向后滑动至L形限位板547前侧,之后推料板542能够将煤泥推动至收料箱3内,通过推料支链能够清理切割后的煤泥,通过收料箱3能够对切割后的煤泥进行收集,使得切割后的煤泥能够被再次进行挤压成型工序,且当推料板542完成对煤泥的清理后向前移动时,匚形滑动板541能够在第二弹簧杆548的作用下向前复位。
所述的储料箱51上端的内壁上开设有T形槽,且T形槽内通过转动配合的方式均匀设置有钢珠,所述匚形滑动板541的外侧面上设置有与T形槽相对应的T形凸起,且T形凸起位于T形槽内;具体工作时,当匚形滑动板541进行移动时,位于T形槽内的T形凸起能够对匚形滑动板541进行限位和导向,钢珠能够减少匚形滑动板541与储料箱51之间的摩擦力。
所述的刀架57下端面前后对称安装有支撑侧板571,支撑侧板571为下端向右倾斜设置,且支撑侧板571下端安装在储料箱51左侧面上;所述的L形限位板547下端安装有支撑斜板549,支撑斜板549为下端向前倾斜设置,且支撑斜板549下端安装在储料箱51后侧面上;具体工作时,支撑侧板571能够增加刀架57与储料箱51之间连接的稳定性,支撑斜板549能够增加L形限位板547与储料箱51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所述的翻转机构4包括支撑板41、转动支撑杆42、转动电机43和电机承托块44,底座1上端面上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支撑板41,且支撑板41下端为梯形结构,支撑板41内侧面上均通过转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转动支撑杆42,位于底座1左侧的支撑板41左侧面上安装有转动电机43,且转动电机43输出轴穿过支撑板41与位于底座1左侧的转动支撑杆42相连接,转动电机43下端通过电机承托块44安装在位于底座1左侧的支撑板41左侧面上,且电机承托块44为下端向内倾斜的梯形结构;
具体工作时,翻转机构4能够带动承托机构5进行180度翻转,切料刀58完成对储料箱51内圆形杆52上端的煤泥的切割后,转动电机43输出轴旋转能够通过位于底座1左侧的支撑板41带动转动支撑杆42进行转动,转动支撑杆42转动时能够带动储料箱51进行转动,通过带动储料箱51进行180度旋转,能够使储料箱51的开口朝下,使得储料箱51内的蜂窝状煤泥能够通过向下坠落的方式脱离储料箱51。
所述的接料机构2包括旋转电机21、丝杠底板22、第一丝杠23、接料板24、第二丝杠25和圆形挡板26,底座1上端面上开设有电机槽,电机槽内通过电机座安装有旋转电机21,旋转电机21输出轴上端通过丝杠底板22以转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第一丝杠23,第一丝杠23上端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安装有接料板24,且接料板24右侧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安装有第二丝杠25,第二丝杠25下端通过转动配合的方式安装在底座1上端面上,且第一丝杠23与第二丝杠25顶端均安装有圆形挡板26;
具体工作时,接料机构2能够通过上下移动贴合在承托机构5下方,使得接料机构2能够对蜂窝状煤泥进行承接;当承托机构5被翻转机构4带动旋转180度后,旋转电机21输出轴旋转能通过丝杠底板22带动第一丝杠23进行旋转,使得接料板24能够在第一丝杠23的转动下以螺纹配合的方式向上移动,使接料板24上端面能够贴合经过180度旋转后的承托机构5下端面,当切料刀58向左移动不再对蜂窝状煤泥进行承托时,蜂窝状煤泥能够向下落至接料板24上端,然后再通过旋转电机21输出轴旋转带动接料板24向下移动,使得蜂窝状煤泥能够脱离储料箱51随接料板24向下移动,当接料板24下端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贴合底座1上端面时,可将蜂窝状煤泥从底座1前侧取出;通过对脱模时的蜂窝状煤泥进行承接,能够避免因蜂窝状煤泥向下坠落时与流水线体发生碰撞而导致的蜂窝状煤泥的下端及拐角处发生变形,从而提升了产品的质量。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蜂窝活性炭制备成型模具的成型工艺,主要由上述一种蜂窝活性炭制备成型模具配合完成,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首先将经过练泥处理的煤泥放置在储料箱51内,伸缩气缸61能够通过支撑横板62带动挤压块63向下移动,使得挤压块63下端能够对储料箱51内的煤泥进行挤压,使得煤泥能够在挤压块63与圆形杆52的作用下变形至蜂窝状结构;且驱动电机538输出轴旋转能够通过圆形板537、第二连接轴536、第二偏心轮535和转动轴534沿驱动电机538输出轴进行旋转,转动轴534旋转时能够带动从动板532第一连接轴531和第一偏心轮530沿第二连接轴536进行转动,使得圆形杆52能够在第一偏心轮530的转动下在转动圆孔内进行转动,通过使圆形杆52在挤压机构6对储料箱51内的煤泥进行挤压的过程中进行旋转,且通过圆形杆52的加热,能够使位于圆形杆52外侧面上的煤泥被经过加热后初步凝结,从而能够使初步凝结的煤泥无法粘连在转动状态下的圆形杆52外侧面上;
第二步:当圆形杆52对其外侧面的煤泥进行初步加热时,通过第一电动滑块59能够带动切料刀58沿第一电动滑杆向右进行移动,且当切料刀58在矩形刀槽内向右移动时,挡料板56能够在第一弹簧杆55的作用下向上移动,使得切料刀58能够对挤压机构6压合状态下的煤泥上端进行切割,通过对煤泥的切割能够使煤泥上端齐整;再通过第二电动滑块544能够通过方形块543带动推料块沿第二滑动杆545向后移动,使得推料块能够带动匚形滑动板541内位于切料刀58上端的煤泥向后移动,匚形滑动板541能够在推料板542和煤泥的作用下向后滑动至L形限位板547前侧,之后推料板542能够将煤泥推动至收料箱3内,且当推料板542完成对煤泥的清理后向前移动时,匚形滑动板541能够在第二弹簧杆548的作用下向前复位;
第三步:当推料板542将位于切料刀58上方的煤泥推动至收料箱3内后,伸缩气缸61能够通过支撑横板62带动挤压块63向上移动,使挤压块63不再对储料箱51内的煤泥进行挤压;然后转动电机43输出轴旋转能够通过位于底座1左侧的支撑板41带动转动支撑杆42进行转动,转动支撑杆42转动时能够带动储料箱51进行180度转动,使得储料箱51的开口能够朝下;
第四步:当承托机构5被翻转机构4带动旋转180度后,旋转电机21输出轴旋转能通过丝杠底板22带动第一丝杠23进行旋转,使得接料板24能够在第一丝杠23的转动下以螺纹配合的方式向上移动,使接料板24上端面能够贴合经过180度旋转后的承托机构5下端面,当切料刀58向左移动不再对蜂窝状煤泥进行承托时,蜂窝状煤泥能够向下落至接料板24上端,然后再通过旋转电机21输出轴旋转带动接料板24向下移动,使得蜂窝状煤泥能够脱离储料箱51随接料板24向下移动,当接料板24下端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贴合底座1上端面时,将蜂窝状煤泥从底座1前侧取出。
本发明通过脱模支链带动圆形杆52进行旋转,通过圆形杆52的旋转能够使煤泥无法粘连转动状态下的圆形杆52,从而使蜂窝状煤泥在脱模时能够避免因与圆形杆52发生粘连而导致的其蜂窝状结构被破坏,且避免了将蜂窝机构被破坏的煤泥进行二次挤压,从而提升了对经过练泥处理后的煤泥进行挤压成型的效率;本发明通过接料机构2上下移动能够对脱模时的蜂窝状煤泥进行承接,从而能够避免因蜂窝状煤泥向下坠落时与流水线体发生碰撞而导致的蜂窝状煤泥的下端及拐角处发生变形,并提升了产品的质量。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的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8)

1.一种蜂窝活性炭制备成型模具,包括底座(1)、接料机构(2)、收料箱(3)、翻转机构(4)、承托机构(5)和挤压机构(6),其特征在于:底座(1)上端面中部安装有接料机构(2),底座(1)上端面位于接料机构(2)后侧安装有收料箱(3),收料箱(3)为上端开口的箱形结构,底座(1)上端面位于接料机构(2)左右两侧安装有一个翻转机构(4),翻转机构(4)中部安装有承托机构(5)、翻转机构(4)上端安装有挤压机构(6);
所述的承托机构(5)包括储料箱(51)、圆形杆(52)、脱模支链、推料支链、第一弹簧杆(55)、挡料板(56)、刀架(57)、切料刀(58)、第一电动滑块(59)和第一滑动杆(510),翻转机构(4)中部安装有储料箱(51),所述储料箱(51)为上端开口的箱形结构、储料箱(51)内部均匀安装有圆形杆(52),储料箱(51)下端安装有脱模支链,储料箱(51)上端安装有推料支链,储料箱(51)上端左侧开设有矩形刀槽,矩形刀槽上端通过第一弹簧杆(55)安装有挡料板(56)、矩形刀槽外侧安装有刀架(57),所述刀架(57)为凹形结构,且刀架(57)中部开设有切刀槽,切刀槽内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切料刀(58),切料刀(58)右侧为铲形结构,且切料刀(58)右端位于矩形刀孔内的挡料板(56)下端,切料刀(58)左侧面安装有第一电动滑块(59),第一电动滑块(59)下端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第一滑动杆(510),且第一滑动杆(510)安装在刀架(57)下端右侧面与储料箱(51)的左侧面之间;
所述的脱模支链包括第一偏心轮(530)、第一连接轴(531)、从动板(532)、限位架(533)、转动轴(534)、第二偏心轮(535)、第二连接轴(536)、圆形板(537)、驱动电机(538)和安装架(539),所述储料箱(51)下端均匀开设有转动圆孔,且圆形杆(52)下端均穿过转动圆孔安装有第一偏心轮(530),且圆形杆(52)与转动圆孔之间通过轴承相连接,第一偏心轮(530)下端安装有第一连接轴(531),第一连接轴(531)下端面通过转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一个从动板(532),从动板(532)外侧面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对称安装有限位架(533),且限位架(533)上端面安装在储料箱(51)下端面上,从动板(532)下端中部通过转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转动轴(534),转动轴(534)下端通过第二偏心轮(535)安装有第二连接轴(536),且第二连接轴(536)与转动轴(534)之间以及第一连接轴(531)与圆形杆(52)之间均位于不同中心线上,转动轴(534)下端通过圆形板(537)安装有驱动电机(538),驱动电机(538)通过安装架(539)安装在位于储料箱(51)下端面左右两侧的限位架(533)下端;
所述的接料机构(2)包括旋转电机(21)、丝杠底板(22)、第一丝杠(23)、接料板(24)、第二丝杠(25)和圆形挡板(26),底座(1)上端面上开设有电机槽,电机槽内通过电机座安装有旋转电机(21),旋转电机(21)输出轴上端通过丝杠底板(22)以转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第一丝杠(23),第一丝杠(23)上端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安装有接料板(24),且接料板(24)右侧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安装有第二丝杠(25),第二丝杠(25)下端通过转动配合的方式安装在底座(1)上端面上,且第一丝杠(23)与第二丝杠(25)顶端均安装有圆形挡板(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蜂窝活性炭制备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料支链包括匚形滑动板(541)、推料板(542)、方形块(543)、第二电动滑块(544)、第二滑动杆(545)、L形板(546)、L形限位板(547)和第二弹簧杆(548),储料箱(51)上端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匚形滑动板(541)、匚形滑动板(541)为匚形结构,匚形滑动板(541)前端内侧面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推料板(542),推料板(542)位于切料刀(58)上方,且推料板(542)下端的形状对切料刀(58)形状相对应,推料板(542)上端面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方形块(543),方形块(543)外侧面上均安装有第二电动滑块(544),第二电动滑块(544)中部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第二滑动杆(545),第二滑动杆(545)前端通过L形板(546)安装在储料箱(51)上端前侧面上,第二滑动杆(545)后端通过L形限位板(547)安装在储料箱(51)上端后侧面上,且L形限位板(547)与储料箱(51)之间安装有第二弹簧杆(54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蜂窝活性炭制备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翻转机构(4)包括支撑板(41)、转动支撑杆(42)、转动电机(43)和电机承托块(44),底座(1)上端面上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支撑板(41),且支撑板(41)下端为梯形结构,支撑板(41)内侧面上均通过转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转动支撑杆(42),位于底座(1)左侧的支撑板(41)左侧面上安装有转动电机(43),且转动电机(43)输出轴穿过支撑板(41)与位于底座(1)左侧的转动支撑杆(42)相连接,转动电机(43)下端通过电机承托块(44)安装在位于底座(1)左侧的支撑板(41)左侧面上,且电机承托块(44)为下端向内倾斜的梯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蜂窝活性炭制备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挤压机构(6)包括伸缩气缸(61)、支撑横板(62)和挤压块(63),位于翻转机构(4)上端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伸缩气缸(61),伸缩气缸(61)上端安装有一个支撑横板(62),支撑横板(62)中部下端安装有挤压块(63),且挤压块(63)与储料箱(51)的位置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蜂窝活性炭制备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刀架(57)下端面前后对称安装有支撑侧板(571),支撑侧板(571)为下端向右倾斜设置,且支撑侧板(571)下端安装在储料箱(51)左侧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蜂窝活性炭制备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L形限位板(547)下端安装有支撑斜板(549),支撑斜板(549)为下端向前倾斜设置,且支撑斜板(549)下端安装在储料箱(51)后侧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蜂窝活性炭制备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料箱(51)上端的内壁上开设有T形槽,且T形槽内通过转动配合的方式均匀设置有钢珠,所述匚形滑动板(541)的外侧面上设置有与T形槽相对应的T形凸起,且T形凸起位于T形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蜂窝活性炭制备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形杆(52)为可自行加热的棒形结构。
CN202010893964.9A 2020-08-31 2020-08-31 一种蜂窝活性炭制备成型模具及成型工艺 Active CN1120460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93964.9A CN112046068B (zh) 2020-08-31 2020-08-31 一种蜂窝活性炭制备成型模具及成型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93964.9A CN112046068B (zh) 2020-08-31 2020-08-31 一种蜂窝活性炭制备成型模具及成型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46068A CN112046068A (zh) 2020-12-08
CN112046068B true CN112046068B (zh) 2021-05-25

Family

ID=736078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93964.9A Active CN112046068B (zh) 2020-08-31 2020-08-31 一种蜂窝活性炭制备成型模具及成型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4606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60305B (zh) * 2021-10-27 2023-09-05 湖南白绿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蜂窝状成型活性炭的制备方法
CN116177547B (zh) * 2023-04-27 2023-07-07 山西新辉活性炭有限公司 蜂窝活性炭制备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117261337B (zh) * 2023-11-18 2024-02-27 山西立恒焦化有限公司 一种蜂窝活性炭制备成型模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85291U (zh) * 1990-12-15 1991-09-25 廖传道 一种液压蜂窝煤机
DE19949335A1 (de) * 1999-10-13 2001-04-19 Bruno F Forster Strangpressen-Exzenter-Antrieb
CN204263579U (zh) * 2014-12-01 2015-04-15 四川兰德高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蜂窝煤成型机
CN105835400B (zh) * 2016-05-12 2017-11-03 黄河科技学院 全自动螺旋定量加料煤球机
CN210084959U (zh) * 2019-05-18 2020-02-18 江苏丽鑫炭业有限公司 一种柱状活性炭生产成型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46068A (zh) 2020-1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46068B (zh) 一种蜂窝活性炭制备成型模具及成型工艺
CN112060306A (zh) 一种陶瓷碗坯自动成型机
CN211420107U (zh) 一种肥皂头再加工装置
CN112693040A (zh) 一种pc改性塑料材料回收再利用处理方法
CN211436328U (zh) 一种五金模具加工用废屑集中收集处理装置
CN117179071A (zh) 一种用于茶砖成型的定位模具
CN215550133U (zh) 一种木塑附框生产用的废料回收装置
CN115338485A (zh) 一种紧固件制造成型加工机械及工艺
CN212383253U (zh) 一种用于固液分离的压滤机
CN114985823A (zh) 一种具有废料收集的切管机
CN217293487U (zh) 一种塑胶跑道可去毛边的压平装置
CN112893714A (zh) 一种用于井盖制造的钢筋等距切割机
CN112537072A (zh) 一种秸秆成型压块机
CN217165735U (zh) 一种法兰生产用废料收集装置
CN213867022U (zh) 一种无纺布裁剪装置
CN220052104U (zh) 一种地毯垫块成型装置
CN114535401B (zh) 一种扁钢固定板修冲装置
CN218798621U (zh) 一种卷材连续性自动冲压成型模
CN218256655U (zh) 一种塑料片材挤出成型设备
CN219292363U (zh) 一种轮胎模具废料收集装置
CN214687428U (zh) 废旧橡胶细碎回收装置
CN213225775U (zh) 一种砂轮片连续挤压成型装置
CN220373400U (zh) 一种便于固定材料的冲片机
CN217095962U (zh) 自动切管机
CN216802847U (zh) 一种橡胶制品生产用的磨片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Jin Jinyan

Inventor after: Jin Pinbi

Inventor after: Wu Zhaoying

Inventor after: Ge Jiale

Inventor after: Zhang Qiupeng

Inventor before: Ge Jiale

Inventor before: Zhang Qiupen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507

Address after: Room 460, building 2, No.11 Yaojia Road, Liangzhu street, Yuhang District, Wen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25000

Applicant after: Wenzhou Yilin renewable resources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460, building 2, No. 11, Yaojia Road, Liangzhu street, Yuh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Hangzhou Yih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25000 Room 101, 1st floor, No.20, West Cifeng Road, Wutian street, Ouhai District, Wen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enzhou Yilin renewable resources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460, building 2, No.11 Yaojia Road, Liangzhu street, Yuhang District, Wen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25000

Patentee before: Wenzhou Yilin renewable resource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