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44836A - 一种混凝土添加剂原料收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混凝土添加剂原料收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44836A
CN112044836A CN202010913950.9A CN202010913950A CN112044836A CN 112044836 A CN112044836 A CN 112044836A CN 202010913950 A CN202010913950 A CN 202010913950A CN 112044836 A CN112044836 A CN 1120448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wheel
bevel gear
plate
rotating shaft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1395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44836B (zh
Inventor
张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Third Engineering Bureau Science and Innovation Industr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091395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44836B/zh
Publication of CN1120448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448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448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448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1/00Cleaning by methods involving the use of tools
    • B08B1/30Cleaning by methods involving the use of tools by movement of cleaning members over a surface
    • B08B1/32Cleaning by methods involving the use of tools by movement of cleaning members over a surface using rotary cleaning memb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3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OR USING PNEUMATIC TABLES OR JIGS; 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BSEPARATING SOLID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OR USING PNEUMATIC TABLES OR JIGS
    • B03B7/00Combinations of wet processes or apparatus with other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or dressing ores or garba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1/00Cleaning by methods involving the use of tools
    • B08B1/10Cleaning by methods involving the use of to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leaning tool
    • B08B1/12Brush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0/00Use of materials as fillers for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groups C04B14/00 - C04B18/00 and characterised by shape or grain distribution; Treatment of materials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the groups C04B14/00 - C04B18/00 specially adapted to enhance their filling properties in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Expanding or defibrillating materials
    • C04B20/02Treatm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91Use of waste materials as fillers for mortars or concret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添加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添加剂原料收集装置。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混凝土添加剂原料收集装置。本发明的技术实施方案为:一种混凝土添加剂原料收集装置,包括有操作台、运行控制屏、收集机构、多级分选机构、回收维护机构和架高工作台等;工作机底板上方依次与传送带、收集机构、多级分选机构、架高工作台和操作台相连接。本发明实现了对火山石表面微生物膜的高效清洁分离,并将火山石小孔内部的火山灰和菌胶团分离开来,并通过浮选的方式将火山灰分离收集,并将微生物膜进行溶解处理,分离出纯净火山石,并将粘连菌胶团与装置分离,延长装置使用寿命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混凝土添加剂原料收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添加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添加剂原料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火山石是火山喷发过程中岩浆在急骤冷却后,由于压力的急剧减小,内部气体迅速溢出膨胀而形成的一种有密集气孔的玻璃质熔岩。其气孔体积占岩石体积的50%以上。因孔隙多、质量轻、能浮于水面而被称为浮石。它的特点是强度高、保温、隔热、吸音、防火、耐酸碱、耐腐蚀,且无污染、无放射性。
目前火山灰是一种重要的建筑原料,现有技术中火山石在形成后,火山石小孔内部会积存火山灰,当火山石被喷出至火山脚下,火山石在火山脚下较为潮湿的环境中,由于其本身多孔结构利于微生物繁殖,小孔内部会滋生胶菌团,将火山灰封堵在小孔中,随着细菌的快速繁殖,在小孔表面形成一层难以去除的微生物膜,此类微生物膜将火山石表面大部分小孔完全遮盖包裹,进而导致了对火山石进行火山灰提取操作时采用简单的水洗和振动方式无法将小孔内部的火山灰分离提取,小孔内部的火山灰无法得到充分利用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混凝土添加剂原料收集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火山石在形成后,火山石小孔内部会积存火山灰,当火山石被喷出至火山脚下,火山石在火山脚下较为潮湿的环境中,由于其本身多孔结构利于微生物繁殖,小孔内部会滋生胶菌团,将火山灰封堵在小孔中,随着细菌的快速繁殖,在小孔表面形成一层难以去除的微生物膜,此类微生物膜将火山石表面大部分小孔完全遮盖包裹,进而导致了对火山石进行火山灰提取操作时采用简单的水洗和振动方式无法将小孔内部的火山灰分离提取,小孔内部的火山灰无法得到充分利用的缺点,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混凝土添加剂原料收集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实施方案为:一种混凝土添加剂原料收集装置,包括有工作机底板、传送带、操作台、运行控制屏、收集机构、多级分选机构、回收维护机构和架高工作台;工作机底板上方依次与传送带、收集机构、多级分选机构、架高工作台和操作台相连接;收集机构与多级分选机构相连接;多级分选机构与回收维护机构相连接;回收维护机构下方与架高工作台相连接;操作台上方设置有运行控制屏。
进一步的是,收集机构包括有第一传动轮、第一转轴柱、收集舱、第一锥齿盘、密封顶盖、第二转轴柱、第二传动轮、第三传动轮、第二锥齿盘、第四传动轮、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五传动轮、第六传动轮、第七传动轮、第三锥齿轮、第四锥齿轮、第八传动轮、第九传动轮、第一盘刷、第二盘刷和第三盘刷;第一传动轮轴心与第一转轴柱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转轴柱外表面通过轴承与第一锥齿盘进行套接;第一转轴柱与收集舱进行转动连接;收集舱上方与密封顶盖进行螺栓连接;收集舱与第二转轴柱进行插接;第二转轴柱外表面依次与第二传动轮和第三传动轮进行套接;第二转轴柱下方与第二锥齿盘进行转动连接;第二锥齿盘与第一锥齿盘进行啮合;第二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四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四传动轮下方轴心与收集舱相连接;第四传动轮上方轴心与第一锥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二锥齿轮轴心与第五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五传动轮轴心与收集舱相连接;第五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六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六传动轮轴心与收集舱相连接;第六传动轮轴心与第三盘刷进行转动连接;第三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七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七传动轮下方轴心与收集舱相连接;第七传动轮上方轴心与第三锥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三锥齿轮与第四锥齿轮进行啮合;第四锥齿轮轴心与第八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八传动轮轴心与收集舱相连;第八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九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九传动轮轴心与第一盘刷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传动轮上方轴心与第二盘刷进行转动连接;第一锥齿盘下方与工作机底板相连接;第一传动轮下方与多级分选机构。
进一步的是,多级分选机构包括有动力电机、第十传动轮、第五锥齿轮、第六锥齿轮、第一转轴杆、浮选舱、第十一传动轮、第一扇叶、第十二传动轮、电动阀门、第二转轴杆、第二扇叶、溶解舱、分隔板、弹性升降隔板、第一收集筐、下压控制板和下压捞取机构;动力电机输出轴与第十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五锥齿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五锥齿轮后侧轴心与浮选舱相连接;第五锥齿轮与第六锥齿轮进行啮合;第六锥齿轮轴心与第一转轴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转轴杆外表面与浮选舱相连接;第一转轴杆与第十一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一传动轮轴心与第一扇叶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一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二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十二传动轮轴心与第二转轴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二转轴杆外表面与浮选舱进行套接;第二转轴杆与第二扇叶进行转动连接;第二扇叶外表面左侧与溶解舱相连接;溶解舱与浮选舱相连接;浮选舱与电动阀门相连接;第五锥齿轮外环面后侧通过皮带与下压捞取机构相连接;下压捞取机构与溶解舱相连接;溶解舱内侧设置有分隔板;分隔板与弹性升降隔板进行插接;弹性升降隔板与下压控制板进行插接;溶解舱与第一收集筐相连接;第一收集筐下方与工作机底板相连接;溶解舱下方与工作机底板相连接;浮选舱下方与工作机底板相连接;动力电机下方与工作机底板相连接;第十传动轮上方与第一传动轮相连接;下压捞取机构与回收维护机构相连接。
进一步的是,回收维护机构包括有第七锥齿轮、第八锥齿轮、第三转轴杆、第十三传动轮、第一支架板、第十四传动轮、第十五传动轮、第一轴承架板、异形齿轮、第一平齿轮、第三转轴柱、夹持固定机构、辅助清洁喷头、第二收集筐、第二支架板、第十六传动轮、第四转轴杆、第九锥齿轮、第十锥齿轮、第一转动圆盘、第三支架板、转动连接杆、连接套、连轴块、第一滑杆、第二滑杆、第三滑杆和清洁条;第七锥齿轮与第八锥齿轮进行啮合;第七锥齿轮后侧轴心与第一支架板相连接;第八锥齿轮上方轴心与第三转轴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三转轴杆外表面与第一支架板相连接;第三转轴杆上方与第十三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三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四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十四传动轮上方轴心与第十五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十四传动轮下方轴心与异形齿轮进行转动连接;异形齿轮外表面上侧与第一轴承架板相连接;第一轴承架板一侧与第一支架板相连接,并且第一轴承架板另一侧与第二支架板相连接;异形齿轮与第一平齿轮进行啮合;第一平齿轮轴心与第三转轴柱进行插接;第三转轴柱外表面上侧与第一轴承架板相连接;第一平齿轮下方与夹持固定机构进行转动连接;夹持固定机构一侧与第一支架板相连接,并且夹持固定机构另一侧与第二支架板相连接;第十五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六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十六传动轮下方轴心与第四转轴杆进行转动连接;第四转轴杆外表面与第二支架板相连接;第四转轴杆下方与第九锥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九锥齿轮与第十锥齿轮进行啮合;第十锥齿轮后侧轴心与第二支架板相连接;第二支架板相连接依次与第二滑杆和第三滑杆进行插接;第十锥齿轮外环面后侧通过皮带与第一转动圆盘进行传动连接;第一转动圆盘一侧与第二支架板相连接,并且第一转动圆盘另一侧与第三支架板相连接;第一转动圆盘轴心与转动连接杆进行插接;转动连接杆外表面与连接套进行套接;连接套与连轴块进行转动连接;连轴块与清洁条进行插接;连轴块与内侧与第一滑杆进行滑动连接;第一滑杆一侧与第二滑杆进行滑动连接,并且第一滑杆另一侧与第三滑杆进行滑动连接;第三支架板一侧与第二滑杆进行插接,并且第三支架板另一侧与第三滑杆进行插接;夹持固定机构下方设置有第二收集筐;第二收集筐下方与架高工作台相连接;第一支架板下方与架高工作台相连接;第二支架板下方与架高工作台相连接;第三支架板下方与架高工作台相连接;下压捞取机构与第七锥齿轮相连接。
进一步的是,下压捞取机构包括有三角轴承架、第二转动圆盘、联动凸柱、矩形联动框、推进杆、限位滑套、连接插套、第一扭力弹簧转轴、第一打捞网板、第二扭力弹簧转轴、第二打捞网板、限位架板、下料斜板和转动卡板;三角轴承架与第二转动圆盘相连接;第二转动圆盘与联动凸柱进行插接;联动凸柱外表面与矩形联动框进行滑动连接;矩形联动框下方与推进杆相连接;推进杆外表面与限位滑套进行滑动连接;限位滑套与三角轴承架相连接;推进杆外表面与连接插套进行插接;连接插套依次与第一扭力弹簧转轴和第二扭力弹簧转轴相连接;第一扭力弹簧转轴与第一打捞网板相连接;第二扭力弹簧转轴与第二打捞网板相连接;第二打捞网板与转动卡板进行插接;转动卡板上方设置有限位架板;限位架板与下料斜板相连接;三角轴承架与溶解舱相连接;第二转动圆盘与第五锥齿轮相连接;限位架板与溶解舱相连接。
进一步的是,夹持固定机构包括有夹持板座、限位滑动圆环、限位控制杆、弧线控制框、凸柱连杆、夹持块和限位控制环盘;夹持板座外表面与限位滑动圆环进行套接;限位滑动圆环与限位控制环盘进行滑动连接;夹持板座与限位控制杆进行插接;限位控制杆上方与弧线控制框进行插接;弧线控制框内侧与凸柱连杆进行滑动连接;凸柱连杆与夹持块进行插接;夹持块外表面与夹持板座相连接;夹持板座上方与第一平齿轮相连接;限位控制环盘一侧与第一支架板相连接,并且限位控制环盘另一侧与第二支架板相连接。
进一步的是,第二打捞网板顶端右侧设置有一个弧面块。
进一步的是,第一盘刷、第二盘刷和第三盘刷两侧均设置有凹槽。
进一步的是,第一扇叶和第二扇叶外侧均设置有网格保护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1)、为解决火山石在形成后,火山石小孔内部会积存火山灰,当火山石被喷出至火山脚下,火山石在火山脚下较为潮湿的环境中,由于其本身多孔结构利于微生物繁殖,小孔内部会滋生胶菌团,将火山灰封堵在小孔中,随着细菌的快速繁殖,在小孔表面形成一层难以去除的微生物膜,此类微生物膜将火山石表面大部分小孔完全遮盖包裹,进而导致了对火山石进行火山灰提取操作时采用简单的水洗和振动方式无法将小孔内部的火山灰分离提取,小孔内部的火山灰无法得到充分利用的问题;
(2)、设计了收集机构,多级分选机构和回收维护机构,在使用时首先通过收集机构将火山石表面微生物膜清除,并且收集机构将火山石小孔内部的菌胶团和火山灰分离出来,然后收集机构将火山石、火山灰和微生物膜倾倒至多级分选机构内部,依次将火山灰和微生物膜分离开来,然后回收维护机构将菌胶团分离对设备进行维护;
(3)、实现了对火山石表面微生物膜的高效清洁分离,并将火山石小孔内部的火山灰和菌胶团分离开来,并通过浮选的方式将火山灰分离收集,并将微生物膜进行溶解处理,分离出纯净火山石,并将粘连菌胶团与装置分离,延长装置使用寿命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收集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多级分选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回收维护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下压捞取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夹持固定机构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工作机底板,2:传送带,3:操作台,4:运行控制屏,5:收集机构,6:多级分选机构,7:回收维护机构,8:架高工作台,501:第一传动轮,502:第一转轴柱,503:收集舱,504:第一锥齿盘,505:密封顶盖,506:第二转轴柱,507:第二传动轮,508:第三传动轮,509:第二锥齿盘,5010:第四传动轮,5011:第一锥齿轮,5012:第二锥齿轮,5013:第五传动轮,5014:第六传动轮,5015:第七传动轮,5016:第三锥齿轮,5017:第四锥齿轮,5018:第八传动轮,5019:第九传动轮,5020:第一盘刷,5021:第二盘刷,5022:第三盘刷,601:动力电机,602:第十传动轮,603:第五锥齿轮,604:第六锥齿轮,605:第一转轴杆,606:浮选舱,607:第十一传动轮,608:第一扇叶,609:第十二传动轮,6010:电动阀门,6011:第二转轴杆,6012:第二扇叶,6013:溶解舱,6014:分隔板,6015:弹性升降隔板,6016:第一收集筐,6017:下压控制板,6018:下压捞取机构,701:第七锥齿轮,702:第八锥齿轮,703:第三转轴杆,704:第十三传动轮,705:第一支架板,706:第十四传动轮,707:第十五传动轮,708:第一轴承架板,709:异形齿轮,7010:第一平齿轮,7011:第三转轴柱,7012:夹持固定机构,7013:辅助清洁喷头,7014:第二收集筐,7015:第二支架板,7016:第十六传动轮,7017:第四转轴杆,7018:第九锥齿轮,7019:第十锥齿轮,7020:第一转动圆盘,7021:第三支架板,7022:转动连接杆,7023:连接套,7024:连轴块,7025:第一滑杆,7026:第二滑杆,7027:第三滑杆,7028:清洁条,601801:三角轴承架,601802:第二转动圆盘,601803:联动凸柱,601804:矩形联动框,601805:推进杆,601806:限位滑套,601807:连接插套,601808:第一扭力弹簧转轴,601809:第一打捞网板,601810:第二扭力弹簧转轴,601811:第二打捞网板,601812:限位架板,601813:下料斜板,601814:转动卡板,701201:夹持板座,701202:限位滑动圆环,701203:限位控制杆,701204:弧线控制框,701205:凸柱连杆,701206:夹持块,701207:限位控制环盘。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在下文中更全面地描述本发明,在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当前优选的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施,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于本文所阐述的实施方式;而是为了透彻性和完整性而提供这些实施方式,并且这些实施方式将本发明的范围充分地传达给技术人员。
实施例1
一种混凝土添加剂原料收集装置,如图1-6所示,包括有工作机底板1、传送带2、操作台3、运行控制屏4、收集机构5、多级分选机构6、回收维护机构7和架高工作台8;工作机底板1上方依次与传送带2、收集机构5、多级分选机构6、架高工作台8和操作台3相连接;收集机构5与多级分选机构6相连接;多级分选机构6与回收维护机构7相连接;回收维护机构7下方与架高工作台8相连接;操作台3上方设置有运行控制屏4。
在使用混凝土添加剂原料收集装置时,首先将此装置稳定固定至工作平面,然后外接电源,手动打开运行控制屏4,然后通过运行控制屏4接通装置内部动力电源,然后通过人工将火山石加入到传送带2上方,然后传送带2将火山石传送至收集机构5内部,收集机构5将火山石表面微生物膜清除,并且收集机构5将火山石小孔内部的菌胶团和火山灰分离出来,然后收集机构5将火山石、火山灰和微生物膜倾倒至多级分选机构6内部,依次将火山灰和微生物膜分离开来,然后回收维护机构7将菌胶团分离对设备进行维护,实现了对火山石表面微生物膜的高效清洁分离,并将火山石小孔内部的火山灰和菌胶团分离开来,并通过浮选的方式将火山灰分离收集,并将微生物膜进行溶解处理,分离出纯净火山石,并将粘连菌胶团与装置分离,延长装置使用寿命的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收集机构5包括有第一传动轮501、第一转轴柱502、收集舱503、第一锥齿盘504、密封顶盖505、第二转轴柱506、第二传动轮507、第三传动轮508、第二锥齿盘509、第四传动轮5010、第一锥齿轮5011、第二锥齿轮5012、第五传动轮5013、第六传动轮5014、第七传动轮5015、第三锥齿轮5016、第四锥齿轮5017、第八传动轮5018、第九传动轮5019、第一盘刷5020、第二盘刷5021和第三盘刷5022;第一传动轮501轴心与第一转轴柱502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转轴柱502外表面通过轴承与第一锥齿盘504进行套接;第一转轴柱502与收集舱503进行转动连接;收集舱503上方与密封顶盖505进行螺栓连接;收集舱503与第二转轴柱506进行插接;第二转轴柱506外表面依次与第二传动轮507和第三传动轮508进行套接;第二转轴柱506下方与第二锥齿盘509进行转动连接;第二锥齿盘509与第一锥齿盘504进行啮合;第二传动轮507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四传动轮5010进行传动连接;第四传动轮5010下方轴心与收集舱503相连接;第四传动轮5010上方轴心与第一锥齿轮5011进行转动连接;第一锥齿轮5011与第二锥齿轮5012进行转动连接;第二锥齿轮5012轴心与第五传动轮5013进行转动连接;第五传动轮5013轴心与收集舱503相连接;第五传动轮5013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六传动轮5014进行传动连接;第六传动轮5014轴心与收集舱503相连接;第六传动轮5014轴心与第三盘刷5022进行转动连接;第三传动轮508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七传动轮5015进行传动连接;第七传动轮5015下方轴心与收集舱503相连接;第七传动轮5015上方轴心与第三锥齿轮5016进行转动连接;第三锥齿轮5016与第四锥齿轮5017进行啮合;第四锥齿轮5017轴心与第八传动轮5018进行转动连接;第八传动轮5018轴心与收集舱503相连;第八传动轮5018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九传动轮5019进行转动连接;第九传动轮5019轴心与第一盘刷5020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传动轮507上方轴心与第二盘刷5021进行转动连接;第一锥齿盘504下方与工作机底板1相连接;第一传动轮501下方与多级分选机构6。
首先打开密封顶盖505,然后将火山石加入到收集舱503内部,然后将密封顶盖505盖紧,然后第十传动轮602带动第一传动轮501进行转动,第一传动轮501带动第一转轴柱502进行转动,进而第一转轴柱502带动收集舱503进行转动,然后收集舱503内部的火山石进行翻滚,同时收集舱503在转动过程中带动第二锥齿盘509在第一锥齿盘504齿上进行滚动,进而第一锥齿盘504与第二锥齿盘509进行啮合,此时第二锥齿盘509在第一锥齿盘504上滚动的过程中,第二锥齿盘509自转带动第二传动轮507和第三传动轮508进行转动,然后第二传动轮507带动第四传动轮5010进行转动,然后第四传动轮5010带动第一锥齿轮5011进行转动,进而第一锥齿轮5011带动第二锥齿轮5012进行转动,进而第二锥齿轮5012带动第五传动轮5013进行转动,然后第五传动轮5013通过皮带带动第六传动轮5014进行转动,进而第六传动轮5014带动第三盘刷5022进行转动,同时第二传动轮507带动第二转轴柱506进行转动,进而第二转轴柱506带动第二盘刷5021进行转动,同时第三传动轮508带动第七传动轮5015进行转动,进而第七传动轮5015带动第三锥齿轮5016进行转动,进而第三锥齿轮5016带动第四锥齿轮5017进行转动,然后第四锥齿轮5017带动第八传动轮5018进行转动,然后第八传动轮5018带动第九传动轮5019进行转动,然后第九传动轮5019带动第一盘刷5020进行转动,进而第一盘刷5020、第二盘刷5021和第三盘刷5022同时进行转动,并且收集舱503自转带动其内部的火山石进行翻转,进而第一盘刷5020、第二盘刷5021和第三盘刷5022对火山石进行充分刷动清洁,将火山石表面的微生物膜去除,菌胶团粘连至第一盘刷5020、第二盘刷5021和第三盘刷5022内部,进而将火山石小孔中的菌胶团和火山灰分离。
本发明所述的,多级分选机构6包括有动力电机601、第十传动轮602、第五锥齿轮603、第六锥齿轮604、第一转轴杆605、浮选舱606、第十一传动轮607、第一扇叶608、第十二传动轮609、电动阀门6010、第二转轴杆6011、第二扇叶6012、溶解舱6013、分隔板6014、弹性升降隔板6015、第一收集筐6016、下压控制板6017和下压捞取机构6018;动力电机601输出轴与第十传动轮602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传动轮602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五锥齿轮603进行传动连接;第五锥齿轮603后侧轴心与浮选舱606相连接;第五锥齿轮603与第六锥齿轮604进行啮合;第六锥齿轮604轴心与第一转轴杆605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转轴杆605外表面与浮选舱606相连接;第一转轴杆605与第十一传动轮607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一传动轮607轴心与第一扇叶608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一传动轮607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二传动轮609进行传动连接;第十二传动轮609轴心与第二转轴杆6011进行转动连接;第二转轴杆6011外表面与浮选舱606进行套接;第二转轴杆6011与第二扇叶6012进行转动连接;第二扇叶6012外表面左侧与溶解舱6013相连接;溶解舱6013与浮选舱606相连接;浮选舱606与电动阀门6010相连接;第五锥齿轮603外环面后侧通过皮带与下压捞取机构6018相连接;下压捞取机构6018与溶解舱6013相连接;溶解舱6013内侧设置有分隔板6014;分隔板6014与弹性升降隔板6015进行插接;弹性升降隔板6015与下压控制板6017进行插接;溶解舱6013与第一收集筐6016相连接;第一收集筐6016下方与工作机底板1相连接;溶解舱6013下方与工作机底板1相连接;浮选舱606下方与工作机底板1相连接;动力电机601下方与工作机底板1相连接;第十传动轮602上方与第一传动轮501相连接;下压捞取机构6018与回收维护机构7相连接。
首先在浮选舱606内部加入足量水,然后手动打开密封顶盖505,然后将收集舱503内部的火山石混合物倾倒至浮选舱606内部,然后火山灰沉降至浮选舱606底端,火山石和微生物膜漂浮至水面上,同时动力电机601带动第十传动轮602进行转动,然后第十传动轮602带动第五锥齿轮603进行转动,然后第五锥齿轮603带动第六锥齿轮604进行转动,进而第六锥齿轮604通过第一转轴杆605带动第十一传动轮607进行转动,进而第十一传动轮607带动第一扇叶608进行转动,然后第一扇叶608转动,将液面顶端漂浮的火山石和微生物膜从浮选舱606右侧开口处流出至溶解舱6013内部,然后在溶解舱6013内部左侧加入微生物膜溶解液,进而将微生物膜进行溶解,然后第五锥齿轮603带动下压捞取机构6018进行运转,进而下压捞取机构6018向下运动,将弹性升降隔板6015压下,进而第十一传动轮607通过带动第十二传动轮609,进而第十二传动轮609带动第二转轴杆6011进行转动,然后第二转轴杆6011带动第二扇叶6012进行转动,进而第二扇叶6012向右吹,进而火山石被下压捞取机构6018带动分离,火山石进入到第一收集筐6016被收集,完成了火山石的分离。
本发明所述的,回收维护机构7包括有第七锥齿轮701、第八锥齿轮702、第三转轴杆703、第十三传动轮704、第一支架板705、第十四传动轮706、第十五传动轮707、第一轴承架板708、异形齿轮709、第一平齿轮7010、第三转轴柱7011、夹持固定机构7012、辅助清洁喷头7013、第二收集筐7014、第二支架板7015、第十六传动轮7016、第四转轴杆7017、第九锥齿轮7018、第十锥齿轮7019、第一转动圆盘7020、第三支架板7021、转动连接杆7022、连接套7023、连轴块7024、第一滑杆7025、第二滑杆7026、第三滑杆7027和清洁条7028;第七锥齿轮701与第八锥齿轮702进行啮合;第七锥齿轮701后侧轴心与第一支架板705相连接;第八锥齿轮702上方轴心与第三转轴杆703进行转动连接;第三转轴杆703外表面与第一支架板705相连接;第三转轴杆703上方与第十三传动轮704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三传动轮704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四传动轮706进行传动连接;第十四传动轮706上方轴心与第十五传动轮707进行转动连接;第十四传动轮706下方轴心与异形齿轮709进行转动连接;异形齿轮709外表面上侧与第一轴承架板708相连接;第一轴承架板708一侧与第一支架板705相连接,并且第一轴承架板708另一侧与第二支架板7015相连接;异形齿轮709与第一平齿轮7010进行啮合;第一平齿轮7010轴心与第三转轴柱7011进行插接;第三转轴柱7011外表面上侧与第一轴承架板708相连接;第一平齿轮7010下方与夹持固定机构7012进行转动连接;夹持固定机构7012一侧与第一支架板705相连接,并且夹持固定机构7012另一侧与第二支架板7015相连接;第十五传动轮707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六传动轮7016进行传动连接;第十六传动轮7016下方轴心与第四转轴杆7017进行转动连接;第四转轴杆7017外表面与第二支架板7015相连接;第四转轴杆7017下方与第九锥齿轮7018进行转动连接;第九锥齿轮7018与第十锥齿轮7019进行啮合;第十锥齿轮7019后侧轴心与第二支架板7015相连接;第二支架板7015相连接依次与第二滑杆7026和第三滑杆7027进行插接;第十锥齿轮7019外环面后侧通过皮带与第一转动圆盘7020进行传动连接;第一转动圆盘7020一侧与第二支架板7015相连接,并且第一转动圆盘7020另一侧与第三支架板7021相连接;第一转动圆盘7020轴心与转动连接杆7022进行插接;转动连接杆7022外表面与连接套7023进行套接;连接套7023与连轴块7024进行转动连接;连轴块7024与清洁条7028进行插接;连轴块7024与内侧与第一滑杆7025进行滑动连接;第一滑杆7025一侧与第二滑杆7026进行滑动连接,并且第一滑杆7025另一侧与第三滑杆7027进行滑动连接;第三支架板7021一侧与第二滑杆7026进行插接,并且第三支架板7021另一侧与第三滑杆7027进行插接;夹持固定机构7012下方设置有第二收集筐7014;第二收集筐7014下方与架高工作台8相连接;第一支架板705下方与架高工作台8相连接;第二支架板7015下方与架高工作台8相连接;第三支架板7021下方与架高工作台8相连接;下压捞取机构6018与第七锥齿轮701相连接。
首先将第一盘刷5020、第二盘刷5021和第三盘刷5022从收集舱503内侧拆下,然后人工将其毛刷面朝下固定至夹持固定机构7012内部,第一盘刷5020、第二盘刷5021和第三盘刷5022依次进行处理,首先将第一盘刷5020固定至夹持固定机构7012下方,然后首先下压捞取机构6018带动第七锥齿轮701进行转动,进而第七锥齿轮701带动第八锥齿轮702进行转动,然后第八锥齿轮702带动第三转轴杆703和第十三传动轮704进行转动,进而第十三传动轮704带动第十四传动轮706进行转动,进而第十四传动轮706带动第十五传动轮707进行转动,同时第十四传动轮706带动异形齿轮709进行转动,进而异形齿轮709带动第一平齿轮7010进行转动,然后第一平齿轮7010带动夹持固定机构7012进行转动,进而夹持固定机构7012带动第一盘刷5020进行转动,同时第十五传动轮707带动第十六传动轮7016进行转动,然后第十六传动轮7016带动第四转轴杆7017进行转动,进而第四转轴杆7017带动第九锥齿轮7018进行转动,然后第九锥齿轮7018带动第十锥齿轮7019进行转动,然后第十锥齿轮7019带动第一转动圆盘7020进行转动,然后第一转动圆盘7020转动带动转动连接杆7022进行逆时针转动,进而转动连接杆7022通过连接套7023带动连轴块7024在第一滑杆7025表面向上滑动,然后转动连接杆7022继续转动进而带动第一滑杆7025在第二滑杆7026和第三滑杆7027表面向左滑动,进而连轴块7024带动清洁条7028在向左运动的过程中向上运动,进而清洁条7028插入至夹持固定机构7012下方的第一盘刷5020内部的刷毛内部,然后连轴块7024又带动清洁条7028向下运动,进而将第一盘刷5020内部的菌胶团被清洁条7028向下挑,进而菌胶团进入到第二收集筐7014内部被收集,完成了菌胶团的清洁收集。
本发明所述的,下压捞取机构6018包括有三角轴承架601801、第二转动圆盘601802、联动凸柱601803、矩形联动框601804、推进杆601805、限位滑套601806、连接插套601807、第一扭力弹簧转轴601808、第一打捞网板601809、第二扭力弹簧转轴601810、第二打捞网板601811、限位架板601812、下料斜板601813和转动卡板601814;三角轴承架601801与第二转动圆盘601802相连接;第二转动圆盘601802与联动凸柱601803进行插接;联动凸柱601803外表面与矩形联动框601804进行滑动连接;矩形联动框601804下方与推进杆601805相连接;推进杆601805外表面与限位滑套601806进行滑动连接;限位滑套601806与三角轴承架601801相连接;推进杆601805外表面与连接插套601807进行插接;连接插套601807依次与第一扭力弹簧转轴601808和第二扭力弹簧转轴601810相连接;第一扭力弹簧转轴601808与第一打捞网板601809相连接;第二扭力弹簧转轴601810与第二打捞网板601811相连接;第二打捞网板601811与转动卡板601814进行插接;转动卡板601814上方设置有限位架板601812;限位架板601812与下料斜板601813相连接;三角轴承架601801与溶解舱6013相连接;第二转动圆盘601802与第五锥齿轮603相连接;限位架板601812与溶解舱6013相连接。
首先第五锥齿轮603带动第二转动圆盘601802进行转动,然后第二转动圆盘601802带动联动凸柱601803进行转动,然后第二转动圆盘601802转动通过联动凸柱601803带动矩形联动框601804实现上下往复运动,进而矩形联动框601804带动推进杆601805在限位滑套601806内侧实现上下滑动,进而推进杆601805通过连接插套601807、第一扭力弹簧转轴601808和第二扭力弹簧转轴601810带动第一打捞网板601809和第二打捞网板601811向下运动,进而首先第一打捞网板601809下方接触到弹性升降隔板6015,进而第一打捞网板601809将弹性升降隔板6015向下压缩,同时第一打捞网板601809围绕第一扭力弹簧转轴601808进行顺时针转动成倾斜板面,然后推进杆601805向下运动触碰到下压控制板6017,进而下压控制板6017带动弹性升降隔板6015进一步向下收缩,此时第一打捞网板601809和第二打捞网板601811下降至液面以下,然后第二扇叶6012转动将溶解舱6013内部液面上方的火山石向右吹送,进而火山石运动至第一打捞网板601809和第二打捞网板601811上方,由于此时第一打捞网板601809处于倾斜状态,进而火山石从第一打捞网板601809上方向右滚动至第二打捞网板601811上方,然后第二转动圆盘601802又通过联动凸柱601803带动矩形联动框601804向上运动,进而矩形联动框601804通过推进杆601805带动第一打捞网板601809和第二打捞网板601811向上运动,进而第一打捞网板601809和第二打捞网板601811向上运动将火山石捞起,在转动卡板601814触碰到限位架板601812时,然后转动卡板601814被限位架板601812阻拦,进而转动卡板601814带动第二打捞网板601811进行顺时针转动倾斜,进而第二打捞网板601811上方的火山石向右滚动从限位架板601812和下料斜板601813处向右下方滚动,进而被第一收集筐6016收集。
本发明所述的,夹持固定机构7012包括有夹持板座701201、限位滑动圆环701202、限位控制杆701203、弧线控制框701204、凸柱连杆701205、夹持块701206和限位控制环盘701207;夹持板座701201外表面与限位滑动圆环701202进行套接;限位滑动圆环701202与限位控制环盘701207进行滑动连接;夹持板座701201与限位控制杆701203进行插接;限位控制杆701203上方与弧线控制框701204进行插接;弧线控制框701204内侧与凸柱连杆701205进行滑动连接;凸柱连杆701205与夹持块701206进行插接;夹持块701206外表面与夹持板座701201相连接;夹持板座701201上方与第一平齿轮7010相连接;限位控制环盘701207一侧与第一支架板705相连接,并且限位控制环盘701207另一侧与第二支架板7015相连接。
将第一盘刷5020、第二盘刷5021和第三盘刷5022都从收集舱503内壁拆下,然后将第一盘刷5020刷毛面朝下嵌入至夹持板座701201内部,然后手动将两组限位控制杆701203向下抽出,进而限位控制杆701203带动弧线控制框701204向下运动,进而由于弧线控制框701204的轨道向右倾斜,进而弧线控制框701204带动凸柱连杆701205向右运动,即凸柱连杆701205带动夹持块701206向右伸出,限位控制杆701203、弧线控制框701204、凸柱连杆701205和夹持块701206均设置有两组,进而左右两组夹持块701206将第一盘刷5020进行夹持,对第一盘刷5020、第二盘刷5021和第三盘刷5022依次进行处理,进而完成了对第一盘刷5020的固定。
本发明所述的,第二打捞网板601811顶端右侧设置有一个弧面块。
以便于此弧面块能够和限位架板601812形成滑道避免火山石被限位架板601812卡住。
本发明所述的,第一盘刷5020、第二盘刷5021和第三盘刷5022两侧均设置有凹槽。
以便于两组夹持块701206可分别插入至第一盘刷5020、第二盘刷5021和第三盘刷5022两侧的凹槽内部进行固定。
本发明所述的,第一扇叶608和第二扇叶6012外侧均设置有网格保护罩。
以便于避免火山石接触第一扇叶608和第二扇叶6012。
尽管已经仅相对于有限数量的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公开,但是受益于本公开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设计各种其他实施方式。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仅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制。

Claims (9)

1.一种混凝土添加剂原料收集装置,包括有工作机底板、传送带和操作台;其特征是:还包括有运行控制屏、收集机构、多级分选机构、回收维护机构和架高工作台;工作机底板上方依次与传送带、收集机构、多级分选机构、架高工作台和操作台相连接;收集机构与多级分选机构相连接;多级分选机构与回收维护机构相连接;回收维护机构下方与架高工作台相连接;操作台上方设置有运行控制屏。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添加剂原料收集装置,其特征是,收集机构包括有第一传动轮、第一转轴柱、收集舱、第一锥齿盘、密封顶盖、第二转轴柱、第二传动轮、第三传动轮、第二锥齿盘、第四传动轮、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五传动轮、第六传动轮、第七传动轮、第三锥齿轮、第四锥齿轮、第八传动轮、第九传动轮、第一盘刷、第二盘刷和第三盘刷;第一传动轮轴心与第一转轴柱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转轴柱外表面通过轴承与第一锥齿盘进行套接;第一转轴柱与收集舱进行转动连接;收集舱上方与密封顶盖进行螺栓连接;收集舱与第二转轴柱进行插接;第二转轴柱外表面依次与第二传动轮和第三传动轮进行套接;第二转轴柱下方与第二锥齿盘进行转动连接;第二锥齿盘与第一锥齿盘进行啮合;第二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四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四传动轮下方轴心与收集舱相连接;第四传动轮上方轴心与第一锥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二锥齿轮轴心与第五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五传动轮轴心与收集舱相连接;第五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六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六传动轮轴心与收集舱相连接;第六传动轮轴心与第三盘刷进行转动连接;第三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七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七传动轮下方轴心与收集舱相连接;第七传动轮上方轴心与第三锥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三锥齿轮与第四锥齿轮进行啮合;第四锥齿轮轴心与第八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八传动轮轴心与收集舱相连;第八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九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九传动轮轴心与第一盘刷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传动轮上方轴心与第二盘刷进行转动连接;第一锥齿盘下方与工作机底板相连接;第一传动轮下方与多级分选机构。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添加剂原料收集装置,其特征是,多级分选机构包括有动力电机、第十传动轮、第五锥齿轮、第六锥齿轮、第一转轴杆、浮选舱、第十一传动轮、第一扇叶、第十二传动轮、电动阀门、第二转轴杆、第二扇叶、溶解舱、分隔板、弹性升降隔板、第一收集筐、下压控制板和下压捞取机构;动力电机输出轴与第十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五锥齿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五锥齿轮后侧轴心与浮选舱相连接;第五锥齿轮与第六锥齿轮进行啮合;第六锥齿轮轴心与第一转轴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转轴杆外表面与浮选舱相连接;第一转轴杆与第十一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一传动轮轴心与第一扇叶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一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二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十二传动轮轴心与第二转轴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二转轴杆外表面与浮选舱进行套接;第二转轴杆与第二扇叶进行转动连接;第二扇叶外表面左侧与溶解舱相连接;溶解舱与浮选舱相连接;浮选舱与电动阀门相连接;第五锥齿轮外环面后侧通过皮带与下压捞取机构相连接;下压捞取机构与溶解舱相连接;溶解舱内侧设置有分隔板;分隔板与弹性升降隔板进行插接;弹性升降隔板与下压控制板进行插接;溶解舱与第一收集筐相连接;第一收集筐下方与工作机底板相连接;溶解舱下方与工作机底板相连接;浮选舱下方与工作机底板相连接;动力电机下方与工作机底板相连接;第十传动轮上方与第一传动轮相连接;下压捞取机构与回收维护机构相连接。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添加剂原料收集装置,其特征是,回收维护机构包括有第七锥齿轮、第八锥齿轮、第三转轴杆、第十三传动轮、第一支架板、第十四传动轮、第十五传动轮、第一轴承架板、异形齿轮、第一平齿轮、第三转轴柱、夹持固定机构、辅助清洁喷头、第二收集筐、第二支架板、第十六传动轮、第四转轴杆、第九锥齿轮、第十锥齿轮、第一转动圆盘、第三支架板、转动连接杆、连接套、连轴块、第一滑杆、第二滑杆、第三滑杆和清洁条;第七锥齿轮与第八锥齿轮进行啮合;第七锥齿轮后侧轴心与第一支架板相连接;第八锥齿轮上方轴心与第三转轴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三转轴杆外表面与第一支架板相连接;第三转轴杆上方与第十三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三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四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十四传动轮上方轴心与第十五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十四传动轮下方轴心与异形齿轮进行转动连接;异形齿轮外表面上侧与第一轴承架板相连接;第一轴承架板一侧与第一支架板相连接,并且第一轴承架板另一侧与第二支架板相连接;异形齿轮与第一平齿轮进行啮合;第一平齿轮轴心与第三转轴柱进行插接;第三转轴柱外表面上侧与第一轴承架板相连接;第一平齿轮下方与夹持固定机构进行转动连接;夹持固定机构一侧与第一支架板相连接,并且夹持固定机构另一侧与第二支架板相连接;第十五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六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十六传动轮下方轴心与第四转轴杆进行转动连接;第四转轴杆外表面与第二支架板相连接;第四转轴杆下方与第九锥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九锥齿轮与第十锥齿轮进行啮合;第十锥齿轮后侧轴心与第二支架板相连接;第二支架板相连接依次与第二滑杆和第三滑杆进行插接;第十锥齿轮外环面后侧通过皮带与第一转动圆盘进行传动连接;第一转动圆盘一侧与第二支架板相连接,并且第一转动圆盘另一侧与第三支架板相连接;第一转动圆盘轴心与转动连接杆进行插接;转动连接杆外表面与连接套进行套接;连接套与连轴块进行转动连接;连轴块与清洁条进行插接;连轴块与内侧与第一滑杆进行滑动连接;第一滑杆一侧与第二滑杆进行滑动连接,并且第一滑杆另一侧与第三滑杆进行滑动连接;第三支架板一侧与第二滑杆进行插接,并且第三支架板另一侧与第三滑杆进行插接;夹持固定机构下方设置有第二收集筐;第二收集筐下方与架高工作台相连接;第一支架板下方与架高工作台相连接;第二支架板下方与架高工作台相连接;第三支架板下方与架高工作台相连接;下压捞取机构与第七锥齿轮相连接。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添加剂原料收集装置,其特征是,下压捞取机构包括有三角轴承架、第二转动圆盘、联动凸柱、矩形联动框、推进杆、限位滑套、连接插套、第一扭力弹簧转轴、第一打捞网板、第二扭力弹簧转轴、第二打捞网板、限位架板、下料斜板和转动卡板;三角轴承架与第二转动圆盘相连接;第二转动圆盘与联动凸柱进行插接;联动凸柱外表面与矩形联动框进行滑动连接;矩形联动框下方与推进杆相连接;推进杆外表面与限位滑套进行滑动连接;限位滑套与三角轴承架相连接;推进杆外表面与连接插套进行插接;连接插套依次与第一扭力弹簧转轴和第二扭力弹簧转轴相连接;第一扭力弹簧转轴与第一打捞网板相连接;第二扭力弹簧转轴与第二打捞网板相连接;第二打捞网板与转动卡板进行插接;转动卡板上方设置有限位架板;限位架板与下料斜板相连接;三角轴承架与溶解舱相连接;第二转动圆盘与第五锥齿轮相连接;限位架板与溶解舱相连接。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添加剂原料收集装置,其特征是,夹持固定机构包括有夹持板座、限位滑动圆环、限位控制杆、弧线控制框、凸柱连杆、夹持块和限位控制环盘;夹持板座外表面与限位滑动圆环进行套接;限位滑动圆环与限位控制环盘进行滑动连接;夹持板座与限位控制杆进行插接;限位控制杆上方与弧线控制框进行插接;弧线控制框内侧与凸柱连杆进行滑动连接;凸柱连杆与夹持块进行插接;夹持块外表面与夹持板座相连接;夹持板座上方与第一平齿轮相连接;限位控制环盘一侧与第一支架板相连接,并且限位控制环盘另一侧与第二支架板相连接。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添加剂原料收集装置,其特征是,第二打捞网板顶端右侧设置有一个弧面块。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添加剂原料收集装置,其特征是,第一盘刷、第二盘刷和第三盘刷两侧均设置有凹槽。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添加剂原料收集装置,其特征是,第一扇叶和第二扇叶外侧均设置有网格保护罩。
CN202010913950.9A 2020-09-03 2020-09-03 一种混凝土添加剂原料收集装置 Active CN1120448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13950.9A CN112044836B (zh) 2020-09-03 2020-09-03 一种混凝土添加剂原料收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13950.9A CN112044836B (zh) 2020-09-03 2020-09-03 一种混凝土添加剂原料收集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44836A true CN112044836A (zh) 2020-12-08
CN112044836B CN112044836B (zh) 2022-12-13

Family

ID=736080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13950.9A Active CN112044836B (zh) 2020-09-03 2020-09-03 一种混凝土添加剂原料收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4483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83053A (zh) * 2021-03-16 2021-07-09 罗秀 一种完全分离固化物的硼粉燃料药浆混合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03751A (ja) * 1995-04-10 1997-04-22 Nkk Corp 落鉱清掃装置
KR20110046660A (ko) * 2009-10-29 2011-05-06 현대제철 주식회사 철광석 세척 장치
CN107413729A (zh) * 2017-06-15 2017-12-01 姚富江 一种具有筛选矿石功能的清洗装置
CN108212864A (zh) * 2016-12-21 2018-06-29 余姚市伍申电器厂 矿石筛选清洗设备
CN208195046U (zh) * 2018-01-31 2018-12-07 宜昌富饶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碳酸钙矿石原料清洗筛分装置
CN108971102A (zh) * 2018-09-03 2018-12-11 周巧菊 一种金属矿矿石用清洗筛选装置
CN208661903U (zh) * 2018-06-14 2019-03-29 连云港神汇硅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石英矿表面清洗设备
CN111346860A (zh) * 2018-12-24 2020-06-30 张欣欣 一种带有尾矿回收功能的洗矿机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03751A (ja) * 1995-04-10 1997-04-22 Nkk Corp 落鉱清掃装置
KR20110046660A (ko) * 2009-10-29 2011-05-06 현대제철 주식회사 철광석 세척 장치
CN108212864A (zh) * 2016-12-21 2018-06-29 余姚市伍申电器厂 矿石筛选清洗设备
CN107413729A (zh) * 2017-06-15 2017-12-01 姚富江 一种具有筛选矿石功能的清洗装置
CN208195046U (zh) * 2018-01-31 2018-12-07 宜昌富饶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碳酸钙矿石原料清洗筛分装置
CN208661903U (zh) * 2018-06-14 2019-03-29 连云港神汇硅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石英矿表面清洗设备
CN108971102A (zh) * 2018-09-03 2018-12-11 周巧菊 一种金属矿矿石用清洗筛选装置
CN111346860A (zh) * 2018-12-24 2020-06-30 张欣欣 一种带有尾矿回收功能的洗矿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83053A (zh) * 2021-03-16 2021-07-09 罗秀 一种完全分离固化物的硼粉燃料药浆混合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44836B (zh) 2022-1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44599B (zh) 一种用于从行星减速齿轮中回收润滑油的装置
CN113100676B (zh) 一种用于地面瓷砖清洁装置
CN210386857U (zh) 一种实验室烧杯高效清洗设备
CN217888299U (zh) 一种用于电厂的高效电除尘器
CN112044836B (zh) 一种混凝土添加剂原料收集装置
CN109454048A (zh) 一种石英砂清洗装置及方法
CN111267330A (zh) 一种手机显示屏出厂贴膜设备
CN113819475A (zh) 一种火电厂锅炉排烟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CN116564879A (zh) 一种半导体硅片表面液体清理设备
CN213223422U (zh) 真空玻璃划痕修复预处理装置
CN214106362U (zh) 一种易于换料的活性炭吸附箱
CN211843641U (zh) 一种纸板印刷除尘装置
CN209077343U (zh) 一种多面空心球清洗装置
CN113477689A (zh) 一种能够自动进料的土壤修复设备
CN206996118U (zh) 一种猪饲料生产用脉冲除尘器
CN211330467U (zh) 一种用于化工设备的清洗装置
CN216188749U (zh) 一种具有自洁功能的集棉带
CN219292032U (zh) 一种再生混凝土加工用多级筛分设备
CN114310610A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水管除锈装置
CN219636954U (zh) 一种水处理用粉末活性炭投加装置
CN209854648U (zh) 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水利管道
CN219949579U (zh) 一种洗煤生产除尘装置
CN220713791U (zh) 一种玻璃幕墙清洗机
CN217795348U (zh) 一种工作效率高的活性炭吸附净化器
CN217854806U (zh) 一种釉料干法回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111

Address after: 3301, Office Building 3B, Vanke Times Square, No. 85, Longcheng Avenue, Shangjing Community, Longcheng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Applicant after: China Construction Third Engineering Bureau Science and Innovation Industry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063000 room 1102, 519 Yuhua West Road, Lubei District, Tangshan City, Hebe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Zhang Shuo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