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
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脸部辨识系统及方法,根据不可见光感测画面的光线反射相关参数或是同时根据可见光感测画面与不可见光感测画面间的差异,对待辨识物是否为真实脸部进行辨识。
请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一种脸部辨识系统100的方框图。脸部辨识系统100配置以对脸部进行辨识,以判断一个待辨识物180是否为真实脸部,以及在确认为真实脸部的情形下,识别此真实脸部是否与特定的脸部数据相符。
脸部辨识系统100包含一摄像电路110、一不可见光光源120以及一处理电路130。
摄像电路110包含多个感光元件140。于一实施例中,感光元件140排列为阵列的形式,以对外界环境进行感光侦测与摄像。各感光元件140的感测结果,将成为一个像素。所有感光元件140的所撷取的像素,将形成一个感测画面。
各感光元件140包含多个可见光感测器以及一不可见光感测器。于一实施例中,可见光感测器包含一红光感测器R、一绿光感测器G以及一蓝光感测器B,而不可见光感测器为一红外光感测器IR。因此,配置于单一摄像电路110中的感光元件140,可同时通过可见光感测器以及不可见光感测器,分别产生可见光感测画面VF以及不可见光感测画面IVF。于一实施例中,可见光感测画面VF为彩色画面,而不可见光感测画面IVF为灰阶画面。
不可见光光源120配置以发射不可见光IVL至待辨识物180上。于一实施例中,不可见光光源120为红外光光源。因此,不可见光光源120发射的不可见光IVL为红外光。感光元件140可通过所包含的红外光感测器IR感测由待辨识物180反射的不可见光IVL,以产生不可见光感测画面IVF。
处理电路130电性耦接于不可见光光源120以及摄像电路110。可以由一或多个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所组成,并配置以执行软韧体可执行指令135,以执行脸部辨识系统100的功能。
更详细来说,处理电路130可从脸部辨识系统100中包含的储存模块(未绘示)撷取软韧体可执行指令135,且软韧体可执行指令135包含例如,但不限于不可见光光源120以及摄像电路110等硬件模块的固件/驱动程式(firmware/driver)以及其他用以操作与控制不可见光光源120以及摄像电路110等硬件模块的相关指令,进一步操作与控制不可见光光源120以及摄像电路110等硬件模块,达到前述对脸部进行辨识的目的。
以下将搭配图1,详细说明脸部辨识系统100的运作方式。
首先,处理电路130使不可见光光源120发射不可见光IVL至待辨识物180上。
接着,处理电路130通过感光元件140的可见光感测器,例如但不限于红光感测器R、绿光感测器G以及蓝光感测器B,撷取可见光感测画面VF。并且,处理电路130通过感光元件140的不可见光感测器,例如但不限于红外光感测器IR感测由待辨识物180反射的不可见光IVL,撷取不可见光感测画面IVF。
于一实施例中,处理电路130判断不可见光感测画面IVF的光线反射相关参数是否位于一预设范围中,并在光线反射相关参数位于该预设范围时,判断待辨识物180为真实脸部。
请同时参照图2A以及图2B。图2A以及图2B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图1的摄像电路110、不可见光光源120以及待辨识物180的示意图。
于一实施例中,不可见光光源120所发射的不可见光IVL包含如图2A以及图2B所示的平行的多个不可见光光束。较佳地,不可见光光源120是以相对摄像电路110以及待辨识物180所形成的轴线成一个角度发射不可见光IVL至待辨识物180。
在不可见光IVL经过待辨识物180反射后,如果待辨识物180为不平整的平面,例如图2A所示的脸部,则反射的不可见光光束将呈现许多不同的反射角度,使得摄像电路110的感光元件140中,由红外光感测器IR感测产生的不可见光感测画面IVF出现不规则的光斑。
相对的,如果待辨识物180为平整的平面,例如但不限于例如图2B所示的印制于纸面的脸部图像,则反射的不可见光光束将呈现相同的反射角度,使得使得摄像电路110的感光元件140中,由红外光感测器IR感测产生的不可见光感测画面IVF出现整齐且与不可见光光源120所发射的不可见光IVL几乎相同的光斑。
因此,于一实施例中,不可见光感测画面IVF的光线反射相关参数包含光斑间距差异度。当光斑间距差异度大于一预设值时,处理电路130将判断待辨识物180为真实脸部。
于不同实施例中,光斑间距差异度可具有不同的定义。举例而言,可预先定义光斑间距间的差异超过特定百分比时,所对应的差异度的数值。处理电路130将可根据红外光感测器IR的感测结果,判断光斑间距间的差异度数值,进而和预设值比较,以进行是否为真实脸部的判断。
请同时参照图3A以及图3B。图3A以及图3B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图1的摄像电路110、不可见光光源120以及待辨识物180的示意图。
于另一实施例中,不可见光光源120所发射的不可见光IVL包含一个或多个不可见光光束。于图3A以及图3B中,是以单一光束为范例进行绘示。较佳地,不可见光光源120是以相对摄像电路110以及待辨识物180所形成的轴线成一个角度发射不可见光IVL至待辨识物180。
不可见光光源120配置以进行位移以改变相对待辨识物180的光线入射方向。不可见光IVL在经过待辨识物180反射后,如果待辨识物180为不平整的平面,例如脸部,则反射的不可见光光束将由于反射位置的不同以及不平整的平面,而使得摄像电路110的感光元件140中,由红外光感测器IR感测产生的不可见光感测画面IVF出现较大的光线反射角度改变。
相对的,如果待辨识物180为平整的平面,例如但不限于印制于纸面的脸部图像,则反射的不可见光光束将由于平整的平面,而使得摄像电路110的感光元件140中,由红外光感测器IR感测产生的不可见光感测画面IVF出现几乎相同的光线反射角度。
因此,于一实施例中,不可见光感测画面IVF的光线反射相关参数包含光线反射角度改变量,当光线反射角度改变量大于一预设值时,处理电路130将判断待辨识物180为真实脸部。
于又一实施例中,光线反射相关参数包含材质反射系数。处理电路130可自例如,但不限于脸部辨识系统100中包含的储存模块(未绘示)撷取不同物件材质如脸部、纸张、金属、玻璃等的材质反射系数,以根据不可见光感测画面IVF的光线反射结果判断待辨识物180的材质反射系数,并与不同物件材质的材质反射系数相比较。当依据不可见光感测画面IVF判断的材质反射系数位于预设系数范围,例如但不限于与脸部的材质反射系数具有不小于特定误差值的范围时,处理电路130判断待辨识物180为真实脸部。
上述的实施例中,处理电路130是根据不可见光感测器所感测的不可见光感测画面IVF,来判断待辨识物180是否为真实的脸部。然而,于其他实施例中,处理电路130可同时根据可见光感测器感测的可见光感测画面VF以及不可见光感测器感测的不可见光感测画面IVF,判断待辨识物180是否为真实的脸部。
于一实施例中,在撷取到可见光感测画面VF以及不可见光感测画面IVF后,处理电路130可去除可见光感测画面VF的颜色信息,以成为灰阶的可见光感测画面VF。进一步地,处理电路130可根据去除颜色信息的可见光感测画面VF以及不可见光感测画面IVF计算多个深度值。处理电路130可根据深度值,计算深度值间的差异度。当差异度大于一预设值时,处理电路130判断待辨识物180为真实脸部。
于不同实施例中,深度值间的差异度可具有不同的定义。举例而言,可预先定义深度值间的差异超过特定百分比时,所对应的差异度的数值,处理电路130将可根据可见光感测器以及不可见光感测器的感测结果,判断深度值间的差异度数值,进而和预设值比较,以进行是否为真实脸部的判断。
因此,不可见光IVL在经过待辨识物180反射后,如果待辨识物180为不平整的平面,例如脸部,则深度值之间将有较大的差异。相对的,如果待辨识物180为平整的平面,例如但不限于印制于纸面的脸部图像,则深度值间将由于平整的平面,而具有几乎相等的数值。因此,当深度值间的差异度大于预设值时,处理电路130将判断待辨识物180为真实脸部。
需注意的是,上述的多个实施方式,在实际应用中除可择一来判断待辨识物180是否为真实脸部外,亦可依需求选择两个以上的方式的组合来判断待辨识物180是否为真实脸部。
举例而言,于一实施例中,处理电路130可同时根据不可见光感测画面IVF的光斑间距差异度,以及根据可见光感测画面VF以及不可见光感测画面IVF所计算的深度值间的差异度来判断。当光斑间距差异度大于对应的预设值以及深度值间的差异度大于对应的预设值时,处理电路130才判断待辨识物180为真实脸部。
于一实施例中,在判断待辨识物180为真实脸部后,处理电路130可进一步根据可见光感测画面VF与储存于例如,但不限于脸部辨识系统100中包含的储存模块(未绘示)的脸部数据库进行特征比对,以在可见光感测画面VF包含的内容与特定的脸部数据相符时判断由待辨识物180产生的可见光感测画面VF通过脸部辨识。于一实施例中,处理电路130可在待辨识物180通过脸部辨识后,进行相应的处理。然而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
于不同的实施例中,处理电路130可根据不同的比对技术,对可见光感测画面VF与脸部数据进行比对与辨识。本发明并不限制于特定的比对技术。
于不同的实施例中,本发明的脸部辨识系统,其更进一步包含一可见光光源(未绘示)。
综合上述,本发明的脸部辨识系统可通过不可见光光源的设置,使摄像电路中具有不可见光感测器的感光元件得以撷取不可见光感测画面,以根据不可见光感测画面的光线反射相关参数或是同时根据可见光感测画面与不可见光感测画面间的差异,判断待辨识物为真实脸部,进一步根据可见光感测画面判断真实脸部是否通过脸部辨识。
请参照图4。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种脸部辨识方法400的流程图。
除前述系统外,本发明另揭露一种脸部辨识方法400,脸部辨识方法400应用于例如,但不限于图1的脸部辨识系统100中。脸部辨识方法400的一实施例如图4所示,包含下列步骤:
S410:处理电路130使不可见光光源120发射不可见光IVL至待辨识物180上;
S420:处理电路130通过摄像电路的110的感光元件140各包含的可见光感测器,例如但不限于红光感测器R、绿光感测器G以及蓝光感测器B,撷取可见光感测画面VF;
S430:处理电路130通过摄像电路的110的感光元件140各包含的不可见光感测器,例如但不限于红外光感测器IR撷取不可见光感测画面IVF;
S440:处理电路130判断不可见光感测画面IVF的光线反射相关参数是否位于预设范围中;
S450:处理电路130在光线反射相关参数位于预设范围时,判断待辨识物180为真实脸部;
S460:处理电路130根据可见光感测画面VF与脸部数据库进行特征比对,以判断可见光感测画面VF包含的内容是否与特定脸部数据相符;
S470:当可见光感测画面VF包含的内容与特定脸部数据相符时,处理电路130判断待辨识物180通过脸部辨识;
S480:当步骤S440中处理电路130判断不可见光感测画面IVF的光线反射相关参数不位于预设范围中,或是步骤S460中处理电路130判断可见光感测画面VF包含的内容不与任一脸部数据相符时,处理电路130判断待辨识物180并未通过脸部辨识。
请参照图5。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种脸部辨识方法500的流程图。
除前述系统外,本发明另揭露一种脸部辨识方法500,脸部辨识方法500应用于例如,但不限于图1的脸部辨识系统100中。脸部辨识方法500的一实施例如图5所示,包含下列步骤:
S510:处理电路130使不可见光光源120发射不可见光IVL至待辨识物180上;
S520:处理电路130通过摄像电路的110的感光元件140各包含的可见光感测器,例如但不限于红光感测器R、绿光感测器G以及蓝光感测器B,撷取可见光感测画面VF;
S530:处理电路130通过摄像电路的110的感光元件140各包含的不可见光感测器,例如但不限于红外光感测器IR撷取不可见光感测画面IVF;
S540:处理电路130根据可见光感测画面VF以及不可见光感测画面IVF计算差异值;
S550:处理电路130判断差异值是否位于预设范围中;
S560:处理电路130在差异值位于预设范围时,判断待辨识物180为真实脸部;
S570:处理电路130根据可见光感测画面VF与脸部数据库进行特征比对,以判断可见光感测画面VF包含的内容是否与特定脸部数据相符;
S580:当可见光感测画面VF包含的内容与特定脸部数据相符时,处理电路130判断待辨识物180通过脸部辨识;
S590:当步骤S550中处理电路130判断差异值不位于预设范围中,或是步骤S570中处理电路130判断可见光感测画面VF包含的内容不与任一脸部数据相符时,处理电路130判断待辨识物180并未通过脸部辨识。
需注意的是,上述的实施方式仅为一范例。于其他实施例中,本领域的通常知识者当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更动。
综合上述,本发明中的脸部辨识系统及方法可使摄像电路撷取可见光感测画面以及不可见光感测画面,据以根据不可见光感测画面的光线反射相关参数或是同时根据可见光感测画面与不可见光感测画面间的差异,判断待辨识物为真实脸部,进一步根据可见光感测画面判断真实脸部是否通过脸部辨识。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