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空间利用率高、功能性强、私密性好、操作便捷的商务座椅。
根据本申请的一种商务座椅,包括私密罩和座椅本体,座椅本体的侧部设有升降扶手,所述私密罩的正面左侧或右侧朝背面凹陷形成容置腔,所述私密罩的正面另一侧朝前凸出形成吧台机构,以使私密罩的背面形成位于所述吧台下方的脚踏空间;所述座椅本体固定安装在所述容置腔中;所述脚踏空间包括固定安装在脚踏空间底部的脚踏座。
其中,所述脚踏座设有脚蹬板、转轴和成对固定安装在所述脚踏座上的安装座,所述转轴穿设在所述脚蹬板的端部,以使脚蹬板可相对于所述转轴转动;所述转轴的两端部分别设有沿转轴径向设置的活动支架,所述活动支架的一端部与转轴固接,活动支架的另一端部通过铰接件与安装座铰接。所述转轴套设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脚踏座上,所述扭簧的另一端部抵住所述脚蹬板。
其中,所述升降扶手包括底座和扶手盖板,所述底座设有驱动所述扶手盖板在高度方向上往复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外壳,所述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外壳内部,所述扶手盖板的底面设有伸入所述外壳内部的导向部,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源和导向机构。
其中,所述私密罩包括底壳、拼接在所述底壳上的下壳体、拼接在所述下壳体上的中壳体、拼接在所述中壳体上的上壳体、拼接在所述底壳的左侧和下壳体的左侧的左框体、拼接在所述底壳的右侧和下壳体的右侧的右框体、拼接在所述上壳体外周侧的上框体,所述上框体的两端部分别与左框体和右框体拼接。
其中,所述下壳体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收纳有折叠桌组件;所述上壳体的背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一侧通过铰接件铰接有翻盖,所述安装槽内安装有显示模块;所述吧台机构包括朝前凸出并形成在所述中壳体上的吧台部,所述吧台部的顶端面开设有容置槽,所述吧台部还设有盖设在所述容置槽上的桌板;所述上壳体的正面开设有位于所述吧台机构上方的储物槽,所述储物槽的任一侧设有排插组件和照明组件。
本申请还涉及一种商务座椅的排列方法,包括多个如上所述的商务座椅,多个所述商务座椅前后间隔排布,在前后相邻的两个商务座椅中,其中一个商务座椅的容置腔位于左侧,另外一个商务座椅的容置腔位于右侧,位于后方的商务座椅的座椅本体对准位于前方商务座椅的脚踏空间。
本申请的一种商务座椅,私密罩形成有吧台机构并设置在座椅本体的一侧,更便于乘客存放和拿取物品,座椅本体凹在私密罩内,进一步提高了乘客的私密性,私密罩的后面设置有脚踏空间,增大了后方乘客的活动空间。本申请中通过在脚踏空间中设置可转动的脚蹬板,使得脚蹬板能够配合乘客的脚部运动,更适用于乘客的脚部运动,进一步提高乘客的体验感和舒适度。本实施例商务座椅设有升降扶手,通过设置驱动装置驱动扶手作升降运动,乘客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对扶手的高度进行调节,增强了扶手的实用性,增强乘客的体验感。
本申请的一种商务座椅的排列方法,在保证乘客私密性的前提下,将前后两个商务座椅的座体本体错开设置,位于后方的乘客能够将其活动空间延伸至前方商务座椅一侧的脚踏空间内,取代了以往仅能在商务座椅背面活动的方式,本申请的排列方法能够在不增大两个商务座椅之间的间距情况下,增大后座乘客的活动空间,空间利用率更高。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描述。
本申请的一种商务座椅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私密罩1和座椅本体2,私密罩1的正面左侧或右侧朝背面凹陷形成容置腔11,私密罩1的正面另一侧朝前凸出形成吧台机构3,以使私密罩1的背面形成位于吧台下方的脚踏空间4。座椅本体2固定安装在容置腔11中。脚踏空间4内设有脚踏机构,脚踏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脚踏空间4底部的脚踏座40。为了增强乘客脚部放置的舒适度,脚踏座40的端部设有斜向上设置的斜坡部41。本实施例的商务座椅,功能更多,乘客体验感更高,便利性更高。私密罩1形成有吧台机构3并设置在座椅本体2的一侧,更便于乘客存放和拿取物品,座椅本体2凹在私密罩1内,进一步提高了乘客的私密性,私密罩1的后面设置有脚踏空间4,增大了后方乘客的活动空间。
结合图4,私密罩1包括底壳12、拼接在底壳12上的下壳体13、拼接在下壳体13上的中壳体14、拼接在中壳体14上的上壳体15、拼接在底壳的左侧和下壳体13的左侧的左框体16、拼接在底壳的右侧和下壳体13的右侧的右框体17、拼接在上壳体15外周侧的上框体19,上框体19的两端部分别与左框体16和右框体17拼接。本申请中上下拼接结构相比以往左右拼接更便于组装和生产,另外,通过左框体16、右框体17和上框体19形成整个私密罩1的骨架,使整个私密罩1的结构强度得到保障,应当说明的是,拼接可以采用传统的卡接结构实现即可,采用槽与卡块的卡持连接即可实现两个零部件之间的拼接。
结合图5,上壳体15的背面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一侧通过铰接件铰接有翻盖51,安装槽内安装有显示模块52。具体的,显示模块52可以采用平板或者小型电视,这样就可以供后面的乘客从显示模块52中获取相关资讯或娱乐观影,增加了私密罩1的功能,进一步提高乘客的舒适度。另外,通过设置翻盖51,能够有效地防止显示模块52在不使用的情况下受到损坏,提高使用寿命。
请见图5,为了进一步提高私密罩1的私密性能,上壳体15靠近吧台机构3的端部设有私密板18,私密板18的底部与吧台机构3固接。
请见图4,吧台机构3包括朝前凸出并形成在中壳体14上的吧台部63,吧台部63的顶端面开设有容置槽,吧台部63还设有盖设在容置槽上的桌板61。桌板61设置有用于容置杯底的沉槽,防止杯子因震动导致移位倾倒。本申请中,吧台机构3设置在座椅本体2的侧方,相比以往设置在座椅本体2的前方更为方便,更便于乘客使用。
请见图4,容置槽的槽底固定安装有无线充电模块62。无线充电模块62可以采用市面上所售卖的手机无线充电模块,其设置主要满足支持大部分无线充电的手机要求,无需乘客自己连接无线充电座,更便于乘客使用,增强乘客的体验感,提高了私密罩1的功能性,并且,乘客只需放置手机在桌板61上即可进行充电,使用便捷。
请见图4,为了便于部分乘客办公需求或用餐需求,下壳体13开设有收纳槽71,收纳槽71收纳有折叠桌组件72。这种设置主要满足习惯使用传统折叠桌的乘客,满足不同乘客的不同需求,提高便利性,增强乘客的体验,令乘客感觉更舒适,体验感更好。应当说明的是,折叠桌组件72采用现有折叠桌即可。优选地,还可以将无线充电设备固定安装在折叠桌桌板的底部,无线充电设备可以伴随折叠桌组件72一并收纳在收纳槽71中。
请见图4,上壳体15的正面开设有位于吧台机构3上方的储物槽81,储物槽81的任一侧设有排插组件82和照明组件83。应当说明的是,排查组件设置有多种插头,其主要满足不同地区的乘客所采用的具有不同型号的插头使用,提高便利性,增强乘客的体验。照明组件83可以采用调节灯,方便乘客在读书或查阅文件的时候使用。储物槽81的设置更便于乘客存放各种细小的杂物或化妆品,防止丢失,提高便利性,增强乘客的体验。
请见图3,脚踏空间4的中部横向设置有隔板9,隔板9的设置能够将脚踏空间4进行分隔,隔板9上方可以供后排乘客存放背包等行李,方便乘客对自己的物品进行存取。
如图7所示,脚踏座40设有脚蹬板45、转轴46和成对固定安装在脚踏座40上的安装座48,转轴46穿设在脚蹬板45的端部,以使脚蹬板45可相对于转轴46转动。转轴46的两端部分别设有沿转轴46径向设置的活动支架47,活动支架47的一端部与转轴46固接,活动支架47的另一端部通过铰接件与安装座48铰接。
具体的,铰接件为铰接螺栓42,活动支架47靠近安装座48的端部开设有通孔,安装座48开设有供活动支架47端部插入的滑槽43,铰接螺栓42依次穿过安装座48的侧面和位于滑槽43内活动支架47的通孔后固定在安装座48上。
上述的结构能够使脚蹬板45相对于安装座48进行转动,通过设置带有限位面的安装座48,例如本申请中,安装座48设置成三角形,合理地设计活动支架47的尺寸,使活动支架47的转动转化为沿安装座48的端面滑动,从而使脚蹬板45可相对于安装座48作幅度较小的上下移动。与现有技术相比,脚蹬板45不再是固定不动,而是能够配合乘客的脚部运动,更适用于乘客的脚部运动,进一步提高乘客的体验感和舒适度。
在本申请中,转轴46套设有扭簧49,扭簧49的一端固定在脚踏座40上,扭簧49的另一端部抵住脚蹬板,以驱使脚蹬板朝上翻转。这种结构能够防止脚蹬板45掉落,并且,能够起到保护私密罩1的作用,避免乘客的脚部触碰前排座椅的私密罩1,对前排乘客造成影响。另外,脚蹬板45还有一个增高斜坡部41的功能,对于腿较短的乘客,由于扭簧49的扭转力不是很大,乘客的脚部可以施力将脚蹬部翻转至斜坡部41的上方,从而增加斜坡部41的高度,更适合腿短的乘客脚部放置,进一步提高乘客的体验感和舒适度。
参见图1和图8,座椅本体2的侧方设有升降扶手,升降扶手包括底座21和扶手盖板28,底座21设有驱动扶手盖板28在高度方向上往复移动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驱动源和导向机构,导向机构包括滑座23和滑板27,滑板27的顶部与扶手盖板28固定连接,滑座23的底部固定安装在底座21内。滑座23靠近滑板27的侧面设有滑轨25,滑板27靠近滑座23的一侧设有滑块26,滑块26开设有与滑轨25相匹配的滑槽,在装配状态下,滑轨25插入滑槽中。
为了提高扶手盖板28滑动的流畅性以及平衡扶手盖板28的受力,滑轨25设置有两个,两个滑轨25对称设置在滑座23的侧面。滑块26设置有四个,每两个滑块26为一组,两组滑块26对称设置在滑板27的侧面。
驱动源通过传动机构与滑板27连接。在本申请中,驱动源为驱动电机24。应当说明的是,传动机构可以为同步带组件。具体的,同步带组件包括同步带、从动轮、主动轮和夹块,同步带套设在从动轮和主动轮的外周侧面,主动轮与驱动电机24的输出轴固接,夹块的一端与滑板27固定连接,夹块的另一端夹持在同步带上。工作时,驱动电机24驱动主动轮转动,主动轮带动同步带转动,同步带带动夹块和滑板27升降运动。
传动机构也可以为齿条齿轮组件。具体的,齿条齿轮组件包括齿条和齿轮,齿轮通过减速箱与驱动电机24固接,齿条与滑板27固定连接,齿轮与齿条啮合,工作时,驱动电机24驱动齿轮转动,齿轮带动齿条和滑板27作升降运动。当然,传动机构除了上述两种结构外,还可以采用其他升降结构,只要能够实现扶手盖板28进行升降运动即可。
在本申请中,为了增加升降扶手的安全性,底座2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外壳22,驱动装置安装在外壳22内部。在本申请中,为了进一步提高扶手盖板28的升降流畅度,扶手盖板28的底面设有伸入外壳22内部的导向部29,导向部29设置在滑板27的外侧。
本实施例商务座椅的升降扶手,通过设置驱动装置驱动扶手盖板28作升降运动,从而实现扶手盖板28升降,乘客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对扶手盖板28的高度进行调节,增强了扶手的实用性,增强乘客的体验感。
本实施例的一种商务座椅的排列方法,请见图6,包括多个上述的商务座椅,多个商务座椅前后间隔排布,在前后相邻的两个商务座椅中,其中一个商务座椅的容置腔11位于左侧,另外一个商务座椅的容置腔11位于右侧,位于后方的商务座椅的座椅本体2对准位于前方商务座椅的脚踏空间4。在保证乘客私密性的前提下,将前后两个商务座椅的座体本体错开设置,位于后方的乘客能够将其活动空间延伸至前方商务座椅一侧的脚踏空间内,取代了以往仅能在商务座椅背面活动的方式,本申请的排列方法能够在不增大两个商务座椅之间的间距情况下,增大后座乘客的活动空间,空间利用率更高。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申请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